欧洲主要建筑风格和特点和代表建筑共82页文档
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的特征与表现

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的特征与表现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作为中世纪的重要建筑风格之一,具有独特的特征与表现形式。
它的出现和发展,不仅标志着欧洲文化的繁荣与进步,也对后来的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在建筑结构上有着鲜明的特点。
与罗马式建筑相比,哥特式建筑更加注重进一步加强建筑的空间感和垂直感。
典型的哥特式教堂通常有高大的尖顶和高耸的塔楼,它们给人一种向上延伸的感觉,使得建筑整体呈现出一种神圣与庄严的氛围。
此外,哥特式建筑中采用了更多的拱顶和穹顶结构,这使得建筑内部空间更加宽敞与明亮。
这种结构的运用使得建筑不再是简单的纵向延伸,而是兼具纵深感和立体感。
其次,哥特式建筑在细节装饰上表现出鲜明的个性。
尽管哥特式建筑的整体结构相对复杂,但它的细节装饰却精美而富有创意。
在建筑外立面上,人们可以看到精心雕刻的飞拱、花窗、扶壁等装饰元素,这些元素的存在为建筑增添了独特的美感。
在教堂内部,我们也会被细致入微的壁画、雕塑和马赛克镶嵌所吸引。
哥特式建筑的这些细节装饰不仅展现了建筑的艺术价值,也是建筑师对美的追求和对技艺的完美展示。
此外,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的特征还体现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
哥特式建筑通常使用天然石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如石灰石、大理石等。
这些石材不仅具有较强的抗风化能力,还能够展现出石材的质感和纹理,使得建筑更富有层次感。
此外,相比于其他建筑风格,哥特式建筑对玻璃的运用也较为突出。
在教堂的窗户上,人们可以看到庄严的彩色玻璃,它们通过光线的折射和反射,为建筑带来了神秘而美丽的效果。
最后,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在宗教表达上有着独特的内涵。
哥特式建筑的主要用途是作为教堂或修道院,因而它与宗教信仰紧密相关。
哥特式教堂的建筑形式和装饰元素都充满了宗教象征与意义。
高大的尖顶和塔楼象征着人们对上帝的敬畏和崇高,而细致入微的装饰则传达了圣经中的故事与信仰。
哥特式建筑通过结构与装饰的完美结合,以及宗教表达的体现,使得人们在进入建筑内部时,能够从物质世界中超越出去,获得心灵上的宁静和安慰。
欧洲建筑风格指南

欧洲建筑风格指南我们到欧洲或者西方一些国家,经常能够看到各种特色古建筑,在欣赏这些华美建筑的同时,我们也有必要了解一下这些建筑的不同风格、发展历史。
1、古罗马建筑古罗马建筑在公元1~3世纪为极盛时期,达到西方古代建筑的高峰。
古代罗马建筑是建筑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它承载了古希腊文明中的建筑风格,凸显地中海地区特色,同时又是古希腊建筑的一种发展。
罗马建筑与其雕塑艺术大相径庭,以建筑的对称、宏伟而文明世界。
建筑特点:古罗马建筑一般以厚实的砖石墙、半圆形拱券、逐层挑出的门框装饰和交叉拱顶结构为主要特点。
古罗马世俗建筑的形制相当成熟,与功能结合得很好。
例如,罗马帝国各地的大型剧场。
古罗马建筑能满足各种复杂的功能要求,主要依靠水平很高的拱券结构,获得宽阔的内部空间。
2、罗曼建筑(罗马式建筑)罗马式建筑(英文:Romanesquearchitecture)是10-12世纪,欧洲基督教流行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格。
罗马式建筑风格多见于修道院和教堂,是10世纪晚期到12世纪初欧洲的建筑风格,因采用古罗马式的券、拱而得名,给人以雄浑庄重的印象。
对后来的哥特式建筑影响很大。
特点:1.罗马式建筑的基本典型是教堂,就像神殿之于古希腊艺术。
2.技术处理方面,罗马式建筑的设计与建造都以拱顶为主,以石头的曲线结构来覆盖空间。
无论是教会建筑还是世俗建筑,罗曼式建筑普遍给人以坚固而有力的印象。
3.罗马式建筑的美学观点,就是建筑物巨大、繁复,强调明暗对照法(让光线从寥若晨星的小孔照射进来),但建筑的装饰则简单粗陋。
4.艺术形式有着主次关系:建筑居于主导地位,而其他的艺术活动,如绘画、雕塑、镶嵌艺术等,则居于附属地位。
3、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
它由罗曼式建筑发展而来,为文艺复兴建筑所继承。
“哥德式”一词则于文艺复兴后期出现,带有贬意。
哥德式建筑最常见于欧洲的主教座堂、大修道院与教堂。
区分欧洲三大建筑风格:拜占庭式,哥特式,巴洛克式

区分欧洲三大建筑风格:拜占庭式,哥特式,巴洛克式区分欧洲三大建筑风格:拜占庭式,哥特式,巴洛克式一、拜占庭(Byzantine)建筑关键词:穹窿顶建筑特点:第一个特点: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
第二个特征:整体造型中心突出。
体量既高又大的圆穹顶,往往成为整座建筑的构图中心,围绕这一中心部件,周围又常常有序地设置一些与之协调的小部件。
第三个特点:是它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
第四个特点:在色彩的使用上,变化与统一结合,使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立面显得灿烂夺目。
代表建筑物:土耳其圣索菲亚大教堂,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俄罗斯红场上的华西里·伯拉仁内教堂土耳其圣索菲亚大教堂俄罗斯红场上的华西里·伯拉仁内教堂二、哥特(德)式(Gothic)建筑关键词:高耸的拱券建筑特点:是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
在设计中利用尖肋拱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
新的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使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常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
哥特式建筑最明显的建筑风格就是高耸入云的尖顶及窗户上巨大斑斓的玻璃画。
代表建筑物:科隆大教堂、米兰大教堂、巴黎圣母院意大利米兰大教堂三、巴洛克(Baroque)建筑关键词:流动的线条建筑特点: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代表建筑物:圣彼得大教堂的巴洛克元素、罗马耶稣会教堂巴洛克——教堂华盖——伯尼尼设计罗马耶稣会教堂1. 拜占庭建筑是在继承古罗马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由于地理关系,它又汲取了波斯、两河流域、叙利亚等东方文化,形成了自己的建筑风格。
2. 哥特(德)式建筑: 发源于十二世纪的法国,持续至十六世纪,哥德式建筑在当代普遍被称作'法国式'(Opus Francigenum).3. 巴洛克时期的建筑物,一方面有着更强烈的情绪感染力与震撼力,另一方面引人注目、炫耀教会的财富与权势。
欧洲建筑介绍

欧洲建筑介绍欧洲作为建筑艺术的发源地之一,拥有许多独特而又壮丽的建筑。
这些建筑代表了欧洲各个时期的历史和文化,展示了欧洲建筑的多样性和精湛的工艺。
古希腊和罗马时期的建筑对欧洲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希腊建筑以其简洁、优雅和对对称的追求而闻名。
帕台农神庙是古希腊建筑的代表之一,它展示了古希腊人对几何形状和比例的精确掌握。
而罗马建筑则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宏伟的气势,斗兽场和罗马斗兽场就是典型的例子。
中世纪的欧洲建筑以教堂和城堡为主,体现了宗教和封建制度的权威。
哥特式建筑是中世纪建筑的代表,其特点是高耸的尖顶、细长的尖拱和复杂的花窗玻璃。
巴黎圣母院和科隆大教堂是哥特式建筑的杰作,它们不仅展示了建筑师的技艺,也代表了中世纪宗教建筑的鼎盛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建筑经历了一场革命。
建筑师们开始回归古希腊和罗马的建筑原则,追求对称、比例和经典的美学。
意大利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的圣彼得大教堂是文艺复兴建筑的代表作之一,它巨大的圆顶和华丽的装饰展示了文艺复兴时期对建筑的新理解。
巴洛克风格在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盛行于欧洲,其特点是华丽、奢侈和装饰华丽。
凡尔赛宫是巴洛克建筑的杰作,它的庞大和宏伟展示了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权威。
19世纪,欧洲建筑经历了浪漫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时期。
浪漫主义建筑强调个性和情感的表达,而新古典主义建筑则更注重对古希腊和罗马建筑的模仿。
伦敦议会大厦和柏林博物馆岛都是新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
20世纪是建筑领域的创新时期。
现代主义建筑追求简洁、功能和材料的真实性。
勒·柯布西耶的巴西利亚大教堂和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滑铁卢博物馆都是现代主义建筑的杰作。
欧洲建筑的多样性和精湛的工艺使其成为世界各地建筑师和游客的灵感来源。
欧洲的建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无论是古希腊的优雅、中世纪的庄严还是现代主义的简洁,欧洲建筑都展现了人类对美的追求和对建筑的独特理解。
它们不仅是建筑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欧洲文化的瑰宝。
(完整版)欧洲传统建筑艺术风格特点

2.古罗马的新建筑类型
• 在继承古希腊柱式技术的同时,独创了拱券结构, 从而获得更加宽阔的内部空间,建筑物也因此朝 着更加宏伟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尼姆城的高架渠(公元前2世纪)。水道架在三层叠起来的连续券上,该高 架渠横跨戛合河谷,现存长度约 300米,最高达49米, 最大券跨度为22米。
3.古罗马建筑的新柱式和柱式组合
面的大理石板材的厚度竟可小于2.5厘米)等也都 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罗马的万神庙,建于公元118-126年。科林斯柱式,但柱身无凹槽,与建筑的浑圆特点 相吻合。
水平和纵向内径都是43.3m。为了透光,顶部留有直径8.9m的圆洞。为了抵消穹隆顶的 侧推力,墙壁厚度达6米。
三、拜占庭建筑
1.历史背景
• 基督教会从地下走向公开,得以迅速发展,教徒 们开始兴建基督教堂。
1、筒形拱示意图; 2、个筒形拱正交,构成一个十字拱; 3、罗马的戴克利提乌姆浴场(Thermae Diocletiani, 公元306年) 主厅和次厅都用十字拱覆盖,只有墩子承重,内部空间流畅,装饰十分富丽。
5.混凝土和穹隆顶
• 混凝土:火山灰、水、碎石 • 与此相配套的工艺如浇筑、大理石贴面(用于贴
1555-1561
拜十个 莫
占字较 斯
庭。低 科
风建的 克
格 的 特 别 贡 献 。
筑 的 构 图 和 色 彩 华 美 而 活 泼 , 洋 葱 式 圆 顶 是 俄 罗 斯 对
3.突出的中央穹隆顶
• 帆拱技术:穹顶是覆盖在正方形四个角上的四根 独立支柱上的。
1,帆拱技术示意图,四个角支起顶部的帆状穹隆顶。 2,帆拱之上再建一个小半圆穹顶 3和4,在顶部的小半圆穹顶和帆拱之间加一个鼓座, 3,的鼓座为八棱柱状,托起的小半球也成八棱状; 4,的鼓座为园筒形。
欧洲各国的建筑风格资料

巴黎圣母大教堂
圣母大教堂,据说是缩小版的巴黎圣母院
意大利米兰大教堂
米兰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教堂,也是规模仅次于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的世界 第二大教堂。教堂长158米,最宽处93米。塔尖最高处达108.5米。总面积11700平方米, 可容纳35000人。教堂内外共有人物雕像3159尊,其中2245尊是外侧雕刻;有96个巨大的 妖魔和怪兽形的排水口;顶上有135个大理石精雕细刻而成的尖塔,英国小说家劳伦斯称 大教堂“活像一只刺猬”,中央塔顶圣母玛丽亚镀金雕像,高4.2米,重700多公斤,由 3900多片黄金包成。
曼彻斯特市政厅
古罗马建筑
古罗马建筑是古罗马人沿习亚平宁半岛上伊特鲁里 亚人的建筑技术,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在建筑形制、 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 的一种建筑风格。在公元 一~三世纪为极盛时期,达到西方古代建筑的高峰。 古罗马建筑艺术成就很高,大型建筑物 的风格雄 浑凝重,构图和谐统一,形式多样。罗马人开拓了新的 建筑艺术领域,丰富了建筑艺术手法。 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新创了拱券覆盖下的内部空间, 有庄严的万神庙的单一空间,有层次多、变化大的皇家 浴场的序列式组合空间,还有巴西利卡的单向纵深空间。 有些建筑物内部空间艺术处理的重要性超过了外部体形。 发展了古希腊柱式的构图,使之更有适应性。最有 意义的是创造出柱式同拱券的组合,如券柱式和连续券, 既作结构,又作装饰。
维琴察圆厅别墅
法国枫丹白露宫
浪漫主义建筑
浪漫主义建筑是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下半叶,欧美一些国家在文学
艺术中的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下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 浪漫主义在艺术上强调个性,提倡自然主义,主张用中世纪的艺术风格 与学院派的古典主义艺术相抗衡。这种思潮在建筑上表现为追求超尘脱俗的 趣味和异国情调。
欧洲建筑风格特点及代表

北欧建筑设计风格材质上的精挑细选,工艺上的尽善尽美,回归自然,崇尚原木韵味,外加现代、实用、精美的设计风格,反映出现代都市人进入后现代社会的另一种思考方向。
北欧人强调简单结构与舒适功能的完美结合,即便是设计一把椅子,不仅要追求它的造型美,更注重从人体结构出发,讲究它的曲线如何与人体接触时完美地吻合在一起,使其与人体协调,倍感舒适。
松木家具的大量使用满足了人们既想亲近自然,又要注重环保的最新需要。
北欧家具设计风格的色彩?编辑本段北欧瑞典风格的居家,浅淡的色彩、洁净的清爽感,让居家空间得以彻底降温。
客厅空间的布置重点,在于家具的选购与色彩以及布品的搭配,协调、对称的技巧,让每一个细节的铺排,都呈现出令人感觉舒适的气氛。
想要营造一个北欧风格的居家空间,色调上以浅色系为主:白色、米色、浅木色等,而材质方面以自然的元素,如木、藤、柔软质朴的纱麻布品等,所使用材质、色彩都可兼容,而且比重拿捏得当,若想做点装饰变化亦需掌握重点;使用北欧风格不可或缺的天然元素,再加入一点点其它材质如金属类,然后再考量颜色的搭配是否协调。
何谓北欧风格?编辑本段大体来说,有两种,一是充满现代造型线条的modern style,另一种则是自自然然的nature style,不过当然其间并没有那么严格的界线,很多混搭后的效果也是不错的,现在的居家不会完全遵循同一种风格,通常是以一个风格为基础,再加入自己的收藏或喜好。
丹麦和瑞典的建筑,那种古典的风格总给人一种纯朴、原木古典的韵味。
石砌的街道,青铜的雕塑,广场上的喷泉,和喷泉旁边成群的鸽子。
有北欧最古老的斯堪森露天民俗博物馆,还有安徒生的故乡欧登塞,乐高乐园,怀柔「MYVILLA」在别墅用地叫停后,今年政府部门又下令对低密度住宅进行限制。
作为已搭上低密度住宅的项目末班车的MYVILLA,以本身特有欧式规划设计优势及京承高速路通车等利好因素,成为怀柔区标杆项目。
M Y V I L A香港其士集团开发2005年9月开盘占地4 3 0亩双拼低密度住宅一期均价6800元/平米无论户内空间,还是私家花园,MYVILLA都尽量体现原汁原味的欧洲风格。
欧洲建筑艺术风格特点简略

欧洲建筑艺术风格特点简略序言在钢精混凝土被发明和大量使用之前,欧洲的高大纪念性建筑主要靠石块垒砌而成,粘和剂的作用主要是防止相邻石块之间的位移,这样的建筑对每一块石料的大小和形状都有严格的要求。
从这个意义上讲,古代欧洲建筑的基本原理如同小孩玩的“搭积木”游戏。
有过搭积木经验的人都知道,积木搭建的高度是有限的,再高就会垮塌下来。
而那些以石块为“积木”的建筑虽然克服这种垮塌的风险,但却面临着另一种更大的风险——底层石块被压碎成粉而导致整个建筑塌陷。
不同石材的耐压强度各不相同,这种以石块为“积木”所搭建的楼房高度极限通常为150米至200米。
比如用红色砂岩建造的德国科隆大教堂,高度达到157.38米,已经接近高度极限了。
如果超过这样的高度,底部的沙岩石材就会被压成粉末,整个大厦就会像美国“世贸中心”遇到“9.11”袭击那样塌陷下来。
这种把石块当作“积木”所搭建起来的高大建筑在欧洲比比皆是,也是当地最美、最耐看和最重要的人文景观。
设计师必须对每块“积木”的形状和排布方式都作出准确详细的规定,只有这样,搭建起来的建筑才能稳定、美观和实用,才能实现内部结构与外部形状的高度统一。
欧洲的砖石“积木”建筑大约起始于公元前9百年,不断延续到19世纪前后。
在这近3千年的时间内(特别是后半个1千5百年),人们搭建的“积木”建筑,犹如现代人所追求的流行时装,也有一个新旧风格替换的演化历程。
必须强调的是,一种建筑风格不仅蕴含着特定的建筑式样和结构,它还是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比如,你在欧洲某地看到了一座巴洛克风格的宫殿,你就可以八九不离十地说,此宫殿建造于17-18世纪之间;如果你在北京或深圳见到一座外形酷似巴洛克风格的建筑,你可以称之为仿巴洛克建筑,而不应该称之为巴洛克建筑。
下面,以直白的语言,清楚的图例。
就欧洲各种建筑风格以及其主要代表性建筑,介绍各个建筑风格的基本特征和它们产生的历史背景。
欧洲传统建筑风格之一: 古希腊建筑1. 历史文化背景古希腊人信奉泛神论,他们信奉的诸神如同人一样也有亲缘关系,还能不断繁衍,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庞大、复杂而开放的神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