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与干制柑橘皮果胶物化特性比较分析

新鲜与干制柑橘皮果胶物化特性比较分析
新鲜与干制柑橘皮果胶物化特性比较分析

柑橘皮果胶的提取实验

实验果胶的提取 一、目的要求 1.学习从柑橘皮中提取果胶的方法。 2.进一步了解果胶质的有关知识。 二、实验原理 果胶物质广泛存在于植物中,主要分布于细胞壁之间的中胶层,尤其以果蔬中含量为多。不同的果蔬含果胶物质的量不同,山楂约为6.6%,柑橘约为0.7~1.5%,南瓜含量较多,约为7%~17%。在果蔬中,尤其是在未成熟的水果和果皮中,果胶多数以原果胶存在,原果胶不溶于水,用酸水解,生成可溶性果胶,再进行脱色、沉淀、干燥即得商品果胶。从柑橘皮中提取的果胶是高酯化度的果胶,在食品工业中常用来制作果酱、果冻等食品。 三、实验器材 恒温水浴、布氏漏斗、抽滤瓶、玻棒、尼龙布、表面皿、精密pH试纸、烧杯、电子天平、小刀、真空泵、 柑橘皮(新鲜)。 四、实验试剂 1.95%乙醇、无水乙醇。 2.0.2 mol/L盐酸溶液 3.6 mol/L氨水 4.活性炭 五、操作步骤 1.称取新鲜柑橘皮20 g(干品为8 g),用清水洗净后,放入250 mL烧杯中,加120 mL水,加热至90 ℃保温5~10 min,使酶失活。用水冲洗后切成3~5 mm大小的颗粒,用50 ℃左右的热水漂洗,直至水为无色,果皮无异味为止。每次漂洗都要把果皮用尼龙布挤干,再进行下一次漂洗。 2.将处理过的果皮粒放入烧杯中,加入0.2 mol/L的盐酸以浸没果皮为度,调溶液的pH 2.0~2.5之间。加热至90 ℃,在恒温水浴中保温40 min,保温期间要不断地搅动,趁热用垫有尼龙布(100目)的布氏漏斗抽滤,收集滤液。 3.在滤液中加入0.5%~1%的活性炭,加热至80 ℃,脱色20 min,趁热抽滤(如橘皮漂洗干净,滤液清沏,则可不脱色)。 4.滤液冷却后,用6 mol/L氨水调至pH 3~4,在不断搅拌下缓缓地加入95%酒精溶液,加入乙醇的量为原滤液体积的1.5倍(使其中酒精的质量分数达50%~60%)。酒精加入过程中即可看到絮状果胶物质析出,静置20 min后,用尼龙布(100目)过滤制得湿果胶。 5.将湿果胶转移于100 mL烧杯中,加入30 mL无水乙醇洗涤湿果胶,再用尼龙布过滤、挤压。将脱水的果胶放入表面皿中摊开,在60~70 ℃烘干。将烘干的果胶磨碎过筛,制得干果胶。

果胶含量的测定方法二

果胶的测定(方案一): 黄晓钰,刘邻渭等.食品化学综合实验[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2.158~159 实验原理:果胶经水解,其产物——半乳糖醛酸可在强酸环境中与咔唑试剂产生缩合反应,生成紫红色化合物,其呈色深浅与半乳糖醛酸含量成正比,由此可进行比色定量 测定果胶。 实验试剂:1.化学纯无水乙醇或95%乙醇。 2.精制乙醇:取无水乙醇或95%乙醇1000ml,加入锌粉4g,硫酸(1:1)4ml, 至于衡温水浴中回流10h,用全玻璃仪器蒸馏,馏出液每1000ml加锌粉和氢 氧化钾各4g,并进行蒸馏。 3. 0.15%咔唑乙醇溶液:称取咔唑g,溶于精制乙醇并定容至100ml。 4.半乳糖醛酸标准溶液:先用水配置成浓度1 g/L的溶液,再配制成浓度分别为 (0、10mg/L、20 mg/L、30 mg/L、40 mg/L、50 mg/L、60 mg/L、70mg/L)的 系列半乳糖醛酸标准溶液。 5.优级纯浓硫酸。 操作方法:1样品处理: 总果胶提取:(鲜样)研磨新鲜样品50g,放入1000ml烧杯中,加入L HCl 400mL,放置沸水浴中加热1h,加热时应随时补充蒸发损失的水分。冷却后, 移入500ml容量瓶,定容摇匀,过滤,滤液待用。(干样)磨细的干燥样品 5g,置于250ml三角烧瓶,加入L HCL 150ml,装上冷凝器,与沸水浴中加热 回流1h,取出冷却甚至室温,用水定容至200ml,摇匀,过滤,滤液待用。 水溶性果胶提取:新鲜样品应尽量研磨碎,干燥的样品应磨细后过60目筛。 样品中存在有果胶酶时,为了顿化酶的活性,可以加入适量热的95%乙醇, 是样品溶液的乙醇最终浓度约为70%,然后于沸水浴中沸腾回流15min,使果 胶酶钝化,冷却过滤后,以95%乙醇洗涤多次,再用乙醚洗涤,以除去全部 糖类、脂类及色素,最后风干除去乙醚。 2果胶提取:水溶性果胶的提取:将样品研碎,新鲜样品标准称取30~50g,干 燥样品准确称取5~10g至于250ml烧杯,加入150ml水。加热至沸腾,并保 持此状态1h。加热过程随时填补蒸发损失的水分。取出冷却,将杯中物质移 入250ml容量瓶,用水洗涤烧杯,洗液并入容量瓶,最终定容至刻度,摇匀 过滤,记录滤液体积。 3标准曲线制作:取试管8支,各加入12ml浓硫酸,置冰水浴中冷却后,分别 将各种浓度的半乳糖醛酸2ml 徐徐各加入试管中,充分混匀后,再置冰水浴 中冷却,然后置沸水浴中加热10min,迅速冷却至室温,各加入1ml %咔唑试 剂,摇匀,与室温下静置30min,用0好使观众的溶液调仪器零点,在530nm 波长下测定各管溶液的A530nm值,以A为横坐标,半乳糖醛酸浓度为纵坐标 绘制标准曲线。 4测定:取果胶提取液用水稀释至适量浓度(含半乳糖醛酸10~70mg/L)。移 取12ml 冰水冷却的浓硫酸加入试管中,然后加入2ml 样品稀释液,充分混 合后,至于冰水冷却。取出后在沸水浴中加热10min,冷却至室温,加入1mL % 咔唑试剂,摇匀,于室温下静置30min,用空白试剂调零,在530nm波长下 测定A530nm值,与标样对照,求出样品果胶含量。 计算:

果胶的提取与果胶含量的测定

果胶的提取与果胶含量 的测定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果胶的提取与果胶含量的测定 一、引言 果胶广泛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如苹果中含量为—%(以湿品计),在蔬菜中以南瓜含量最多(达7%-17%)。果胶的基本结构是以α-1,4苷键连接的聚半乳糖醛酸,其中部分羧基被甲酯化,其余的羧基与钾、钠、铵离子结合成盐。在果蔬中,尤其是未成熟的水果和皮中,果胶多数以原果胶存在,原果胶通过金属离子桥(比如Ca2+)与多聚半乳糖醛酸中的游离羧基相结合。原果胶不溶于水,故用酸水解,生成可溶性的果胶,再进行提取、脱色、沉淀、干燥,即为商品果胶。从柑橘皮中提取的果胶是高酯化度的果胶(酯化度在70%以上)。在食品工业中常利用果胶制作果酱、果冻和糖果,在汁液类食品中作增稠剂、乳化剂。 二、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材料:桔皮,苹果等; 试剂:%HCL,95%乙醇(AR),精制乙醇,乙醚,LHCl,%咔唑乙醇溶液,半乳糖醛酸标准液,浓硫酸(优级纯) 仪器:分光光度计,50mL比色管,分析天平,水浴锅,回流冷凝器,烘箱等三、实验步骤 (一)果胶的提取 1、原料预处理:称取新鲜柑橘皮20g(或干样8g),用清水洗净后,放入250mL容量瓶中,加水120mL,加热至90℃保持5-10min,使酶失活。用水冲洗后切成3~5mm的颗粒,用50℃左右的热水漂洗,直至水为无色、果皮无异味为止(每次漂洗必须把果皮用尼龙布挤干,在进行下一次的漂洗)。 2、酸水解提取:将预处理过的果皮粒放入烧杯中,加约%HCL溶液,以浸没果皮为宜,调pH至~,加热至90℃煮45min,趁热用100目尼龙布或四层纱布过滤。 3、脱色:在滤液中加入~%的活性炭,于80℃加热20min,进行脱色和除异味,趁热抽滤(如抽滤困难可加入2%~4%的硅藻土作为助滤剂)。如果柑橘皮漂洗干净萃取液为清澈透明则不用脱色。

果胶

柑橘果皮中天然产物的提取和评价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柑橘果皮中的天然产物组份都有哪些。 2、了解果胶的性质和提取原理。 3、掌握果胶的提取工艺。 4、学习果胶的检验方法和果酱的制备方法。 二、实验原理: 果皮中含大量的功能性物质,如香精油、果胶、类胡萝卜素、橙皮苷、柠檬苦诉等等。 果胶是一组聚半乳糖醛酸,是由半乳糖醛酸组成的多糖混合物,它含有许多甲基化的果胶酸。天然果胶是以原果胶,果胶,果胶酸的形态广泛分布于植物的果实、根、茎、叶中的多糖类高分子化合物,是细胞壁的一种组成成分,伴随纤维素而存在。它具有水溶性,工业上即可分离,其分子量约5万一30万。在适宜条件下其溶液能形成凝胶和部分发生甲氧基化(甲酯化,也就是形成甲醇酯),其主要成分是部分甲酯化的a(l,4)一D一聚半乳糖醛酸。 在可食的植物中,有许多蔬菜、水果含有果胶。柑橘、柠檬、柚子等果皮中约含30%果胶,是果胶的最丰富来源。柑桔为芸香科柑桔属,其产量居于水果之首。而柑桔皮约占柑桔果重的20%,其中果胶含量约为30%。目前,柑桔皮除少量药用外,大从柑桔皮中提取的果胶不仅是对柑桔皮的“废物利用”,可解决废物处理问题,还可提高柑桔生产加工的经济效益,是柑桔综合利用的很好途径。

果胶的提取主要采用传统的无机酸提取法(酸法萃取)。该法的原理是是利用果胶在稀酸溶液中能水解,将果皮中的原果胶质水解为溶性果胶,从而使果胶转到水相中,生成可溶于水的果胶。然后在分离出果胶。提取液经过滤或离心分离后,得到的是粗果胶液,还需进一步纯化沉淀,本实验采用醇沉淀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果胶不溶于醇类有机溶剂的特点,将大量的醇加入到果胶的水溶液中,形成醇—水混合溶剂将果胶沉淀出来,一般将果胶提取液进行浓缩,再添加60 %的异丙醇或乙醇,使果胶沉淀,然后离心得到果胶沉淀物,用更高些浓度的异丙醇或乙醇洗涤沉淀数次,再进行干燥、粉碎即可。 三、主要仪器试剂: 烧杯(100、250ml),电炉,纱布,电子天平,锥形瓶,胶头滴管,石棉网,PH试纸,玻璃棒,温度计,恒温水浴锅,蒸发皿,表面皿,洗瓶。 柑橘皮,0.25%~0.3%HCL溶液,1%氨水,95%乙醇。 四、实验步骤: 1.原材料预处理 称取新鲜柑橘皮40g用水漂洗干净后,于250ml烧杯中加水约120ml,加热到90℃(先加热到90℃再放果胶),(加热柑橘皮的目的是灭酶,以防果胶发生酶解。)保持10分钟。取出用水冲洗后切成尺寸约1cm大小的颗粒,在250ml烧杯中用50~60℃的热水漂洗。2.酸法萃取 将洗净的果皮放入锥形瓶中,加水50~60ml,加0.25%~0.3%

原果胶含量试剂盒说明书

货号:MS3113 规格:100管/48样 原果胶含量试剂盒说明书 微量法 注意:正式测定之前选择2-3个预期差异大的样本做预测定。 测定意义: 果胶是植物细胞壁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分为水溶性果胶和不溶性果胶,即原果胶。因其具有良好的乳化、增稠和凝胶作用,在食品、纺织、印染、烟草、冶金等领域具有较广泛的应用。 测定原理: 原果胶在稀酸中水解为可溶性果胶,并进一步转化为半乳糖醛酸,产物在强酸中与咔唑缩合生成紫红色化合物,在530 nm处有特征吸收峰。 自备实验用品及仪器: 天平、研钵、常温离心机、水浴锅、可见分光光度计/酶标仪、微量石英比色皿/96孔板、浓硫酸和蒸馏水。 试剂的组成和配制: 提取液一:液体100mL×2瓶,4℃保存。 提取液二:液体100mL×1瓶,4℃保存。 标准品:液体1mL×1支,4℃保存。 试剂一:浓硫酸,自备。 试剂二:液体2mL×1支,4℃保存。 试剂三:液体3mL×1瓶,4℃避光保存。 样品处理: 将组织样品捣碎,按照样品质量(g)和提取液一体积(mL)为1: 20的比列(建议取约0.05g样品,加入1mL提取液一),置于90℃恒温水浴锅中浸提30min,取出冷却后于5000g、 25℃离心10min,去掉上清,沉淀中再加入1mL提取液一重复操作一次,离心后去上清,沉淀中加入1mL提取液二,置于90℃恒温水浴锅中水解1h,取出冷却后于8000g、25℃离心15min,取上清液待测。 第1页,共2页

注意:空白管和标准管只需测定一次。 计算公式: a.用微量石英比色皿测定的计算公式如下 原果胶含量(mg /g 鲜重)= (C标准×V标) ×△A2÷△A1÷(W×V样÷V样总) = 0.25×△A2÷ △A1÷W C标准:标准品浓度,0.25mg/mL;V标:反应体系中加入标准品体积,0.02mL;V样:反应体系中加入样本体积,0.02mL;V样总:加入提取液体积,1mL;W:样本鲜重,g。 b.用96孔板测定的计算公式如下 原果胶含量(mg /g 鲜重)= (C标准×V标) ×△A2÷△A1÷(W×V样÷V样总) =0.25×△A2÷ △A1÷W C标准:标准品浓度,0.25mg/mL;V标:反应体系中加入标准品体积,0.02mL;V样:反应体系中加入样本体积,0.02mL;V样总:加入提取液体积,1mL; W:样本鲜重,g。 注意事项: 1.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操作时需特别注意,90℃加热取出后冷却再打开盖子,以防液体飞 溅烧伤。 2.若吸光值超过1,可将样本提取液进行适当稀释再进行测定,并在计算公式中乘以稀释倍 数。 3.最低检出限为10μg/g。 第2页,共2页

干细胞生物特性及其应用

子抗体相关性研究[J ]1中国男科学杂志,2006,20(2):57~591 [7] Berger RE 1Eti ol ogy manifestati ons ang therapy of therapy of acute ep i 2 didy m itis:Pr os pective study of 50cases [J ]1J U r ol ogy,1979,750:754~7611 [8] Hales RB ,D ie mer T,Hales KH 1Role of cyt okine in tesicular functi on [J ]1Endocrine,1999,10(1):201~2071 [9] 朱应武,卢芳国,伍参荣等1解脲脲原体感染对精子质量的影响 [J ]1实用预防医学,2003,12(10):931~9331 [10]史海军,常永超1支原体感染与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质量状况分 析[J ]1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5,19(6):358~3591 [11]Nunez CR,Caballer o P,Redondo C,et al 1U reap las ma U realyticum re 2 duces motility and induces me mbrane alterati ons in human s per mat o 2z oa [J ]1Hum Rep r od,1998,13(10):2756~27611 [12]林成楚,许恩赐,汪志伟等1解脲脲原体感染与精子凋亡的关系 [J ]1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5,21(4):3661 [13]ZiniA,FischerMA,Sharir S,et al 1Prevalence of abnor mal s per m P NA denaturati on in fertile and infertile men [J ]1U r ol ogy,2002,60(6):1069~72 [14]徐 晨1解脲支原体引起男性不育的机理研究I 1精子形态学观 察[J ]1男性学杂志,1992,6(2):661 [15]徐 晨,王一飞1支原体与男性不育的研究进展[J ]1男性学杂 志,1992,6(1):541 [16]石建莉,鲁梅格,王一飞1溶脲脲原体与人精子膜蛋白交叉反应 性抗原的研究[J ]1生殖与避孕,2003,23(3):153~1571 [17]Desil Va 1Patticja A Q 1Localizati on of endogenous activity of phos pho 2 li pases A and C in ureap las ma urealyticum [J ]1Jchn M icr obi ol,1991,29:14981 [18]胡 涛,王海燕,高美华1沙眼衣原体、溶脲脲原体感染致精浆 T NF 2a,Il 26升高在男女不育发病中的意义[J ]1生殖与避孕,1999,19(2):80~841 [19]王光荣,周曾娣,郭争鸣1精子凋亡与男性不育关系的初探[J ]1 中华男科学,2002,8(1):25~271 [20]Dousset B,Hussenet F 1Cyt olines in the human se men 1A ne w ap 2 p r oach t o male fertility [J ]1Presse Med,1997,26(1):24~291[21]Forrest VJ,Kang YH,Mcclain DE,et al .Oxidative stress 2induced ap 2 op t osis p revented by Tr ol ox [J ]1Free Radic B i olMed,1994,16(6):675~6841 [22]Halli w ell B,Gutteridge Jm,Role of free radicals and cataiytic metal 2 li ons in human disease:an overvie w methods [J ]1Enzy mol ogy,1990,186(1):1~31 [23]杨 欣,王 琦1溶脲脲原体感染与精液不液化症的相关性研究 [J ]1中国男科学杂志,1998,12(4):222~2241 [24]逯 越,陈国卫1解脲脲原体感染对附睾上皮分泌功能影响的研 究[J ]1解剖学研究,2003,25(4):277~2781 [25]马春杰,唐立新,蒋 敏1供精者解脲脲原体感染与精液参数的 相关性研究[J ]1广东医学,2006,27(1):59~611 [26]W ang Y,L iang CL,W u JQ,et al 1Do U reap las ma urealyticum infec 2 ti ons in the genital tract affect se men quality [J ].A sian J Andr ol,2006,8(5):562~568. [27]ReichartM,Levi B ,Kahane I,et al 1Dual energy metabotis m 2depend 2 ent effect of ureap las ma urealyticum infecti on on s per m activity [J ]1J Andr ol,2001,22(3):404~4121 (收稿日期:2008210206) 作者简介:余文静,泸州医学院2006级研究生 △ 通讯作者:李著华(指导老师) 干细胞生物特性及其应用 余文静  综述,李著华△  审校(泸州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四川泸州646000) 【摘要】 近年来人们对干细胞的认识逐渐增加,当知道干细胞具有独特的分化潜能,能治愈组织难以自愈的创伤,能治疗临床上难以治愈的疾病,甚至可以使人返老还童,让青春永驻时,人们便开始企盼着干细胞时代的到来。本文就干细胞近年来在其生物学特性及应用方面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 干细胞;生物特性;应用 【中图分类号】 R 39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27193(2009)0120094203 近年来人们对干细胞的认识逐渐增加,当知道干细胞具有独特的分化潜能,能治愈组织难以自愈的创伤,能治疗临床上难以治愈的疾病,甚至可以使人返老还童,让青春永驻时,人们便开始企盼着于细胞时代的到来。本文就干细胞近年来在其生物学特性及应用方面进展做一综述。 1 干细胞的概念 干细胞是一种具有自我复制功能和多分化潜能的早期未 分化细胞,医学界称之为“万用细胞”。按照干细胞的分化潜能,分化层次及其所具有的功能,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胚胎干细胞、组织干细胞和专能干细胞。胚胎干细胞又称全能干细胞,是从哺乳动物包括人的早期胚胎分离培养出来的。其分化潜能大、增殖能力强,既是胚胎发育的基础,又是机体各种细胞最早的祖先,由它可形成完整的生物个体,如早期的卵裂球细胞、胚泡中的内细胞群中的细胞、早期生殖嵴的胚芽细胞等。从某种意义上说受精卵也可视为特殊的全能干细胞。胚胎干 ? 49?

实训8:柑橘皮果胶的提取及检测 (1)

综合实训8柑橘皮中果胶的提取及检测 摘要:为提高果胶质量,本实验拟采用酸性乙醇沉淀法协同酶法提取柑橘皮中的果胶,从而为工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柑橘皮果胶酸性乙醇沉淀酶法 1 前言 果胶本身为白色或淡黄色的粉末,稍有特异气味,在二十倍的水中几乎完全溶解,形成一种含负电荷的粘性液体。果胶的一个最重要性质是其胶凝化作用,在食品工业中被用作胶冻稳定剂和增稠剂;在医药中用来制造止血剂、血浆代用品等;在轻工业中还可以用来制造化妆品及代替琼脂做部分微生物的培养基,应用非常广泛。 柑橘为我国著名果品之一,柑橘皮中果胶含量约占20%~30%。从柑橘皮中提取的果胶是高酯化度的果胶,酯化度在70%以上,提取的果胶不仅安全优质而且是对柑橘皮的“废物利用”,不仅可解决废物处理问题,还可提高柑橘生产加工的经济效益,是柑橘综合利用的很好途径。 2 实验目的 掌握酸性乙醇沉淀法[1]协同酶法[2] [3]提取果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掌握咔唑比色法[4]测定果胶含量的基本方法和操作 3 实验原理 果胶是一种植物胶体,分布于果蔬类植物中,存在于植物的细胞壁和细胞内层,是细胞壁的一种组成成分。不同的果蔬中果胶的质量和含量不同,在未成熟的水果和果皮中,果胶多数以原果胶存在,原果胶不溶于水,用酸水解,生成可溶性果胶,再经乙醇沉淀、洗涤,即得果胶粗提液。 纤维素酶是酶的一种,具有高度专一性,能够在分解纤维素时发挥催化作用,在果胶提取的过程中加入纤维素酶可破坏细胞壁,从而增加果胶的提取率。(本次实验不用纤维素酶) 淀粉酶可以水解淀粉和糖原,从而提高果胶的纯度。综合利用两种酶辅助酶解提取果胶,可显著提高果胶质量。 果胶含量的测定方法主要有质量法、容量法、滴定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和比色法等。咔唑比色法快速简单易行,可对果胶粗品进行检测,从而对果胶含量进行半定量分析。其测定果胶含量的原理是果胶在硫酸的作用下水解成半乳糖醛酸,在硫酸溶液中与咔唑试剂进行缩合反应,生成紫红色化合物,在525nm处有最大吸收峰。测定样品中半乳糖醛酸的含量,即可确定果胶的含量。 4 实验设备 电热恒温水浴锅,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台式离心机,电子天平,分析天平,样品粉碎机,比色皿,称量纸,药匙,烧杯,玻璃棒,pH计,纱布,容量瓶,量筒,离心杯,试管,试管架,比色管(25mL),移液枪,枪头,100目筛,电磁炉。

离子结合型果胶含量试剂盒说明书(分光光度法

离子结合型果胶(ISP)含量试剂盒说明书 分光光度法50管/24样 正式测定前取2-3个预期差异较大的样本做预测定 测定意义: 果胶是构成细胞初生壁和中胶层的主要成分,主要由原果胶、果胶酸甲酯和果胶酸组成。果胶中含有半乳糖醛酸、乳糖、阿拉伯糖、葡萄糖醛酸等,是许多高等植物细胞壁中含量最丰富的多糖成分,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影响着植物源食品的口感和品质。果胶间以Ca2+桥及其他离子键、氢键、糖苷键、酯键和苯环偶联的方式交联,通过不同的抽提方法可以提取各种形式的果胶,如水溶性果胶(WSP)、离子结合型果胶(ISP)和共价结合果胶(CSP)。测定原理: 利用带有螯合剂的酸溶液提取离子结合型果胶(ISP),采用咔唑比色法测定果胶含量。果胶水解成半乳糖醛酸,在硫酸溶液中与咔唑试剂进行缩合反应,生成物质在530 nm处有最大吸收峰。 需自备的仪器和用品: 可见分光光度计、水浴锅、可调式移液器、1mL玻璃比色皿、80%乙醇、丙酮、浓硫酸(不允许快递)、研钵和蒸馏水。 试剂的组成和配制: 试剂一:液体50mL× 1瓶,4℃保存。 试剂二:液体50mL× 1瓶,4℃保存。 试剂三:标准液1mL× 1支,4℃保存。 试剂四:液体5 mL× 1瓶,4℃保存; 样品的前处理: 1、细胞壁的提取:取约0.3g样本,加入1mL 80%乙醇,室温快速匀浆,95℃水浴20min, 冷却至室温,4000g 25℃离心10min,弃上清。沉淀加入1.5mL80%乙醇和丙酮各洗一遍(涡旋振荡2min左右,4000g 25℃离心10min,弃上清即可),沉淀即为粗细胞壁,加入1mL试剂一(去除淀粉)浸泡15小时,4000g 25℃离心10min,弃上清,将沉淀干燥,称重得细胞壁物质(CWM)。 2、ISP的提取:称取烘干的CWM 3mg,加入1mL试剂二,充分匀浆。8000g 4℃离心10min, 取上清液待测。 测定步骤: 1、分光光度计预热30min以上,调节波长至530nm处,蒸馏水调零;试剂三和试剂四37℃预热10min以上; 别记为A1、A2、A3和A4。若A大于2,需将待测样本用蒸馏水稀释(可稀释10倍或20

果胶的测定

韩雅珊.1992(2002)?.食品化学实验指导[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果胶的测定: 一、实验原理 本实验采用钙离子螯合剂和果胶酶提取水果中的总果胶物质,然后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果胶物质,先用乙醇处理样品,使果胶沉淀,再用乙醇溶液洗涤沉淀,除去可溶性糖类、脂肪、色素等物质,从残渣中提得果胶物质。采用NaOH溶液将果胶物质皂化,生成果胶酸钠,再经乙酸酸化使之生成果胶酸,再加入果胶酶使之水解。 分光光度法测定是以果胶分子的基本结构单位——半乳糖醛酸和咔唑的反应为基础的。果胶经水解生成半乳糖醛酸,在强酸中与咔唑发生缩合反应,生成紫红色化合物,其呈色强度与半乳糖醛酸含量成正比,测定的结果可用脱水半乳糖醛酸(AUA)。 二、实验仪器与试剂 仪器:玻璃器皿烧杯、试管、玻棒、胶头滴管、容量瓶、PH计、分光光度计 试剂:①果胶酶提取液:1份果胶酶试剂和10份水在一起搅拌1h,然后离心除去沉淀,上清液即为果胶酶提取液;②1%EDTA溶液(乙二胺四乙酸);③醋酸溶液(1份醋酸+2份水);④浓硫酸;⑤95%乙醇;⑥精制乙醇:在1L 95%乙醇中,加入4g锌粉和4ml硫酸(1+1),在水浴中回流24h,然后蒸馏,在馏出液中加入4g锌粉和4gKOH后再蒸馏一次;⑦一水半乳糖醛酸。 三、实验步骤 1、果胶物质的提取 将10g新鲜橘皮和125ml95%乙醇一起捣碎,抽滤后保留沉淀,用50ml75%乙醇洗涤沉淀两次,将沉淀转移到250ml烧杯中,加入100ml 1%EDTA溶液,用1mol/LNaOH 将PH调节至11.5,保持30min后,再用醋酸溶液将果胶溶液酸化到PH5.0,然后加入10ml 果胶酶提取液,搅拌0.5h后,定容至250ml,用脱脂棉过滤,弃去沉淀和前20ml滤液,

柑橘皮中果胶的提取

柑橘皮中果胶的提取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柑橘皮中果胶的提取 实验方案 一、目的要求: 1.学习从柑橘皮中提取果胶的方法。 2.进一步了解果胶质的有关知识。 二、实验原理 : 果胶物质广泛存在于植物中,主要分布于细胞壁之间的中胶层,尤其以果蔬中含量为多。不同的果蔬含果胶物质的量不同,山楂约为6.6%,柑橘约为0.7~1.5%,南瓜含量较多,约为 7%~17%。在果蔬中,尤其是在未成熟的水果和果皮中,果胶多数以原果胶存在,原果胶不溶于水,用酸水解,生成可溶性果胶,再进行脱色、沉淀、干燥即得商品果胶。从柑橘皮中提取的果胶是高酯化度的果胶,在食品工业中常用来制作果酱、果冻等食品。 三、实验药品: 仪器: 恒温水浴、布氏漏斗、抽滤瓶、玻棒、尼龙布、表面皿、精密 pH 试纸、烧杯、电子天 平、小刀、真空泵。 材料: 柑橘皮(新鲜)。 试剂: 1.95%乙醇、无水乙醇。 2.0.2 mol/L 盐酸溶液。 3.6 mol/L 氨水。 4.活性炭。 四、操作步骤 : 1.称取新鲜柑橘皮20 g(干品为8 g),用清水洗净后,放入250 mL 烧杯中,加120 mL 水,加热至90 ℃保温5~10 min,使酶失活。用水冲洗后切成3~5 mm 大小的颗粒,用50 ℃左右的热水漂洗,直至水为无色,果皮无异味为止。每次漂洗都要把果皮用尼龙布挤干,再进行下一次漂洗。 2.将处理过的果皮粒放入烧杯中,加入0.2 mol/L 的盐酸以浸没果皮为度,调溶液的 pH 2.0~ 2.5之间。加热至90 ℃,在恒温水浴中保温40 min,保温期间要不断地搅动,趁热用 垫有尼龙布(100目)的布氏漏斗抽滤,收集滤液。 3.在滤液中加入0.5%~1%的活性炭,加热至80 ℃,脱色20 min,趁热抽滤(如橘皮漂洗干净,滤液清沏,则可不脱色)。 4.滤液冷却后,用6 mol/L 氨水调至 pH 3~4,在不断搅拌下缓缓地加入95%酒精溶液,加入乙醇的量为原滤液体积的1.5倍(使其中酒精的质量分数达50%~60%)。酒精加入过程中即可看到絮状果胶物质析出,静置20 min 后,用尼龙布(100目)过滤制得湿果胶。 5.将湿果胶转移于100 mL 烧杯中,加入30 mL 无水乙醇洗涤湿果胶,再用尼龙布过滤、挤压。将脱水的果胶放入表面皿中摊开,在60~70 ℃烘干。将烘干的果胶磨碎过筛,制得干果胶。 五、注意事项: 1.脱色中如抽滤困难可加入2%~4%的硅藻土作助滤剂。 2.湿果胶用无水乙醇洗涤,可进行2次。 3.滤液可用分馏法回收酒精。 六、实验现象及结论记录表:

果蔬分类及化学特性

第二章果蔬的分类、品质及化学特性 第一节果蔬的分类 果蔬的分类方法很多:生产上一般是根据栽培及食用部位来分 一、果品的分类 1、仁果类:苹果,梨,枇杷,山楂,沙果等 2、核果类:桃,梅,枣,樱桃,芒果,橄榄等 3、浆果类:杨梅,草莓,猕猴桃,香蕉,无花果 4、坚果类:核桃,板栗,白果,椰子,腰果等 5、柑桔类:桔,橙,柚,柠檬,佛手等 6、复果类:菠萝,树莓,桑椹(shèn) 7、瓜果类:西瓜,甜瓜,白兰瓜,哈蜜瓜 二、蔬菜的分类: 1、白菜类:以叶球为食用部分,如白菜,甘兰等,质高价廉,可鲜食,腌制,酸渍,干制等 2、绿叶菜:菠菜,莴苣,香菜,鲜,干,腌,速冻 3、葱蒜类:调味,腌制,及干制 4、茄果类:茄子,番茄,辣椒,鲜,腌,酱,脱水,速冻 5、瓜类:南、黄,冬,丝,苦,风味鲜嫩,生食及加工,腌,干,等 6、豆类:菜,豇,扁,蚕,豌,鲜食,干,腌,速冻等 7、薯芋类:马铃薯,山药,芋,姜等为根及茎,鲜,罐,糖制 8、多年生蔬菜:竹笋、黄花菜、石刁柏,鲜,干,罐 9、水生菜类:藕、慈姑、荸荠等,鲜,糖,罐 10、食用菌:包括野生和人工,鲜,罐,干 1

第二节果蔬的品质 主要涉及色泽、香味、味道、质地等与化学组成有关,见食品化学, 二、果蔬的组织结构与加工的关系 组织由细胞构成,细胞的大小、形状与果蔬种类和组织结构,而不同细胞由细胞液及内部的原生质体组成 1、细胞壁与细胞膜 细胞壁为纤维素构成为全透性,而细胞膜半透性膜,影响渗透压,易形成膨压造成质壁分离。这些与干制、糖制及腌制、速冻等有关。 2、细胞液:内有盐类、糖类、植物碱、单宁、花色素等,与果蔬品质的酸、甜、苦、涩等有关。 3、原生质体:细胞质、线粒体、质体及高尔基体等 质体有白色体(可转化为淀粉、)叶绿体(叶绿素)、有色体(黄与部分红色的来源) 4、细胞可形成组织如分生组织、薄壁、保护、机械及输导组织其中分生、薄壁及输导组织可用于加工;而保护与机械组织的细胞常角质化、木栓化,食用品质低下在加工中一般应去除,但对贮藏有利。 第三节果蔬的化学特性 果蔬的化学组成及特性直接影响到果蔬的贮藏性及加工性,果蔬加工除了防止腐败变质外,还要尽可能地保护果蔬制品的营养成分、风味、色泽、质地,即控制果蔬化学成分的变化,故应了解果 2

柑橘皮中提取果胶工艺条件研究(王文娇)

《果蔬加工工艺》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柑橘皮中果胶提取工艺研究 学生姓名王文娇学号 202015031 专业班级园林工程系2010级食品科学与工程 授课教师孙磊完成时间 2012-12-01 2012 年12月01日

柑橘皮中提取果胶工艺条件研究 食品科学与工程王文娇 201015031 摘要:本文以干燥的柑橘皮粉末为原料,采用传统的酸水解法和正交试验法进行果胶提取的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果胶产率的强弱因素依次为C>A>D>B,提取果胶的最佳条件为:温度(A)85 ℃、料液比(B,g/g)1∶15、pH 值(C)1.0、提取时间(D)90 min,即最佳组合条件为A3B2C4D3,此时果胶的提取率达到最优化,果胶质量最好。 关键词:柑橘皮;果胶;工艺 The Processing Study of the Pectin Extracted from the Citrus Peel Abstract:This paper make the dry powder of Citrus skin as raw material, using the traditional method of acid solution and orthogonal experiments to study the optimal design of the experiment of extraction of pecti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rthogonal extraction time, The impact of the strength of pectin yield factors were C>A>D>B, the best conditions for extraction of pectin is: temperature(C) 85 ℃, raw and liquid ratio(A) 1∶15, pH value (B)1.0, extraction time(D) 90 min, in other words, the best combination of condition is A3B2C4D3. Key words:Citrus peel;pectin;processing 柑橘皮含果胶在1.5 %~3 %以上,提取后可用于制作果酱、果冻、果汁的增稠剂,化妆品的乳化剂,制药工业的油膏基,还可以降血糖、降血脂、降胆固醇[1-2]。果胶(Pectin)是柑橘皮中一种重要的水溶性膳食纤维,属于异性分支(heterogeneous branched)多糖[3],存在于初级细胞壁和细胞间质内,其分子中除主链的α-D-(1-4)-半乳糖醛酸基外,还包括20 %的中性多糖侧链:D-半乳糖、L-阿拉伯糖和L-鼠李糖。本文对柑橘皮中提取果胶的影响条件及提取工艺进行初步优化研究,以期为进一步综合利用柑橘皮渣提供依据。 1 材料与器材 1.1 原料 柑橘:购于水果批发市场。 1.2 主要药品

实验四 果胶的提取

实验四果胶的提取 一、引言 果胶广泛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如苹果中含量为0.7—1.5%(以湿品计),在蔬菜中以南瓜含量最多(达7%-17%)。果胶的基本结构是以α-1,4苷键连接的聚半乳糖醛酸,其中部分羧基被甲酯化,其余的羧基与钾、钠、铵离子结合成盐。 在果蔬中,尤其是未成熟的水果和皮中,果胶多数以原果胶存在,原果胶通过金属离子桥(比如Ca2+)与多聚半乳糖醛酸中的游离羧基相结合。原果胶不溶于水,故用酸水解,生成可溶性的果胶,再进行提取、脱色、沉淀、干燥,即为商品果胶。从柑橘皮中提取的果胶是高酯化度的果胶(酯化度在70%以上)。在食品工业中常利用果胶制作果酱、果冻和糖果,在汁液类食品中作增稠剂、乳化剂。 二、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材料:桔皮,苹果等; 试剂:0.25% HCL,95%乙醇(AR),精制乙醇,乙醚,0.05mol/L HCl,0.15%咔唑乙醇溶液,半乳糖醛酸标准液,浓硫酸(优级纯) 仪器:分光光度计,50mL比色管,分析天平,水浴锅,回流冷凝器,烘箱等 三、实验步骤 (一)果胶的提取 1、原料预处理:称取新鲜柑橘皮20g(或干样8g),用清水洗净后,放入250mL容量瓶中,加水120mL,加热至90℃保持5-10min,使酶失活。用水冲洗后切成3~5mm的颗粒,用50℃左右的热水漂洗,直至水为无色、果皮无异味为止(每次漂洗必须把果皮用尼龙布挤干,在进行下一次的漂洗)。 2、酸水解提取:将预处理过的果皮粒放入烧杯中,加约60mL 0.25% HCL 溶液,以浸没果皮为宜,调pH至2.0~2.5,加热至90℃煮45min,趁热用100目尼龙布或四层纱布过滤。 3、脱色:在滤液中加入0.5~1.0%的活性炭,于80℃加热20min,进行脱色和除异味,趁热抽滤(如抽滤困难可加入2%~4%的硅藻土作为助滤剂)。如果柑橘皮漂洗干净萃取液为清澈透明则不用脱色。 4、沉淀:待提取液冷却后,用稀氨水调pH至3~4。在不断搅拌下加入95%乙醇溶液,加入乙醇的量约为原体积的1.3倍,使酒精浓度达到50%~65%。 5、过滤、洗涤、烘干:用尼龙布过滤(滤液可用蒸馏法回收酒精),收集果胶,并用95%乙醇洗涤果胶2~3次,再于60~70℃干燥果胶,即为果胶产品。

果胶的检测技术

3 果胶的检测技术 在对果胶的研究中,通常以含量、酯化度、相对分子质量、凝胶度等作为评价指标。3.1 果胶含量的测定 目前,测定果胶含量的方法主要有:质量法、咔唑比色法、果胶酸钙滴定法和蒸馏滴定法。果胶酸钙滴定法较适于纯果胶的测定,对于例如柑橘果皮这种有色样品,不易确定滴定终点;而蒸馏滴定法在蒸馏的时候部分糠醛会发生分解,影响回收率,故而运用较少。所以,果胶含量的测定一般采用质量法和咔唑比色法。近年来新的果胶含量检测方法——离子交换色谱法(Ion ex-change chromatogram,IEC)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其常用的色谱柱和检测器见表3。 吴玉萍等[1]研究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烟草中果胶含量。烟草中的果胶先采用盐酸水解,水解产生的半乳糖醛酸以Waters Sugar-Pak1钙型阳离子交换柱为固定相,0.05g/L EDTA钙钠水溶液为流动相,示差折光仪为检测器测定半乳糖醛酸含量,由半乳糖醛酸含量换算为果胶含量。B.M. Yapo等[2]以高效阴离子色谱-脉冲安培检测(HPAEC-PAD)技术测定果胶含量。采用脉冲安培检测器,离子色谱以CarboPacPA-100柱(250mm×4 mm i.d.)为固定相,流动相为0.1 mol/L NaOH 和0.17 M NaOAc,流速为1 mL/min;柱温30℃,测 表3:检测果胶含量的离子交换色谱法 3.2 果胶酯化度的测定 自然界果实中天然存在的果胶都是高酯果胶,经酸或碱处理高酯果胶降低酯化度后可获得低酯果胶。果胶中含甲氧基的最大理论值为16.3%,若该值以酯化度来表示是100%,则甲氧基含量与酯化度的转换计算式应是: 酯化度= 甲氧基含量/16.3%。 果胶酯化度的检测技术由最早的比色法、滴定法发展到80年代的高效液相和气相、90年代的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等方法。而近几年,拉曼光谱分析果胶的酯化度的方法也有报导。Synytya等[4]用拉曼谱不仅可测定甲酯化程度,而且还可测定乙酰化程度。果胶钾盐的甲酯和乙酰化化合物在拉曼谱中有特征吸收,它在857 cm-1处的强吸收对果胶的甲酯和乙酰化程度十分敏感。甲酯化程度增加波数减少(最小值:850 cm-1);乙酰化程度增加波数增加(最大值:862 cm-1)。

咔唑比色法测定果胶含量

咔唑比色法测定果胶含量-标准曲线的制作 1方法原理 方法基于果胶物质水解,生成半乳糖醛酸在强酸中与咔唑的缩合反应。然后,对其紫红色呈色溶液进行比色定量。 2试剂 (1)乙醇(化学纯):无水乙醇和950mL·L-1乙醇。 (2)精制乙醇:取无水乙醇(化学纯)或950mL·L-1乙醇1000mL,加入Zn粉4g和硫酸(1∶1)4mL,置恒温水浴中回流10h后,用全玻璃仪器蒸馏。馏出液每1000mL加入Zn粉和KOH各4g,进行重蒸馏。 (3) 1.5g·L-1咔唑乙醇溶液:称取化学纯咔唑0.150g,溶解于精制乙醇,并定容至100mL。 (4)标准半乳糖醛酸:以医药公司上海化学试剂采购供应站分装的L.Light出品α-D水解半乳糖醛酸作为标准半乳糖醛酸。 (5)浓硫酸(优级纯)(注2)。 (6)0.05mol·L-1HCl溶液。 3 操作步骤 (1)半乳糖醛酸标准曲线的制作:准确称取α-D-水解半乳糖醛酸100mg,溶解于蒸馏水,并定容至100mL,混合后得1mg·mL-1的半乳糖醛酸原液。移取上述原液1.0、2.0、3.0、4.0、5.0、6.0、7.0mL,分别注入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即得一系列浓度为10、20、30、40、50、60、70μg·mL-1的半乳糖醛酸标准溶液。 取30mm×200mm的硬质大试管7支,用吸管注入浓H2SO4各12mL。置冰水浴中冷却,边冷却边分别沿壁徐徐加入上述不同浓度的半乳糖醛酸标准溶液各2mL,充分混合后,再置冰水浴中冷却。然后,在沸水浴中加热10min,冷却至室温后,加入1.5g·L-1咔唑溶液各1mL,充分混和。另以蒸馏水代替半乳糖醛酸标准溶液,依上法同样处理,作为试剂空白。室温下放置30min后,用721型分光光度计,在波长530nm下,分别测定其吸光度(A),以测得的吸光度(A)为纵座标,每mL标准溶液中半乳糖醛酸的含量为横座标,制作标准曲线。 2、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未知浓度的样品含量。

干细胞的生物学基本特征及其应用价值

干细胞的生物学基本特征及其应用价值 干细胞是具有多种分化潜能,自我更新能力和高度增殖能力的细胞。由于干细胞可无限扩增、易于遗传操作和冻存,且又不失其全能性或多能性,并在适当条件下,可被诱导分化 为多种细胞组织。因此干细胞的研究在基础研究领域和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 义。1989年首例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Fancni贫血获得成功后,即引起全球的关注。其后,学者们先后分离出不同组织的干细胞,使干细胞的研究进入新的高潮,生命科学研究的又一热点。 1 干细胞的研究简况 早在1945年临床上就开始对暴露于大剂量射线的人进行干细胞的移植。1961年,Till 和McCulloch提出了多能造血干细胞的概念,并且认为,干细胞就是在单一细胞水平具有自 我更新和多谱系分化的特性。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造血干细胞移植已经成为治疗许多疾 病的重要手段。1981年,Evans等首次成功地建立了小鼠胚胎干细胞系,后来人们陆续建立了兔、绵羊、山羊等动物和人类胚胎干细胞系。但是由于对于细胞的性质和功能认识的不足 以及研究技术缺乏,因而限制了干细胞研究的发展。 1998年,Science杂志上报道了关于ES细胞的研究后,重新点燃了人们对干细胞的热 情,与之同时,亦引发了有关人类ES研究的伦理学争论,1999年,美国议会许多议员提出:反对人类ES干细胞研究;同时美国许多州的法律规定,杀死胚胎属于犯罪行为。 因此人ES细胞的研究受到很大的阻碍。现在就人们对于细胞的研究状况来看,可按以 下两种方法对干细胞进行分类:第一,根据干细胞分化能力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三类:①全能干细胞,如ES细胞。②多能干细胞,如成人组织干细胞。③单能干细胞,如出生后肝细胞 的再生来自于肝细胞,若肝细胞再生受阻,则来自于小管细胞。第二,根据分化类别的不同可将其分为:①神经干细胞,包括外周神经干细胞和中枢神经干细胞。②造血干细胞,包括脐血造血干细胞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③上皮干细胞。④视网膜干细胞。⑤ES干细胞,等等。 2 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2.1 多能性或全能性 干细胞具有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的潜能,但不同干细胞的分化潜能有所不同。ES细胞具有全能性,可分化发育成构成机体任何一部分组织器官的能力。在体外,ES细胞可被诱导分化出包括3个胚层在内的所有分化细胞,在动物体内,ES细胞可分化产生出由3个胚层细胞构成的畸胎瘤。而多能干细胞,如神经干细胞具有多能性,即一个干细胞能产生出几种不同类型的细胞。若将从成年动物海马获得的神经干细胞扩增后移植回海马,则能产生出新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若将同样的干细胞移植到嘴侧的迁移流,则能产生嗅球神经元;若将同样的干细胞移植到成年动物通常不产生神经元的区域(如完整的大脑),则不能产生神经元,但在受损时能产生神经胶质细胞;最引人瞩目的报道是将来自胚胎或成年鼠脑的遗传标 记的干细胞在体外扩增成球团后被移植到照射过的宿主鼠,则产生包括髓系和淋巴系甚至更 原始的造血干细胞。神经干细胞的研究不但说明了成年干细胞具有多能性.而且说明其多向分化的潜能与其所处的微环境有绝对的关系。综上可知,全能性或多能性是干细胞的关键内容。 2.2 自我更新能力 干细胞一旦形成,在机体终生都具有自我更新能力,这完全不同于有限自我更新能力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