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碳排放与低碳建筑

合集下载

碳排放与低碳建筑

碳排放与低碳建筑

碳排放与低碳建筑1.碳排放所谓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或简称。

1997年于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纲要公约第三次缔约国大会中所通过的〔京都议定书〕,明确针对六种温室气体排放进行削减,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及六氟化硫(SF6)。

其中,后三类气体造成温室效应的能力最强,但对全球升温的影响百分比来说,由于二氧化碳含量较多,所占的比例也最大,约为55%。

因此用碳(Carbon)一词作为代表。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和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温室气体排放量越来越大,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地球环境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

1997年的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

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2003年,在英国发表的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提到“低碳经济”一词,2007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明确提出中国要“发展低碳经济”,2009年末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让低碳、减排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2. 低碳建筑2.1 什么是低碳建筑低碳建筑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目前低碳建筑已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

2.2为什么发展低碳建筑人们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到二氧化碳排放量猛增,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而全球气候变暖会对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严重威胁。

一个经常被忽略的事实是:建筑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几乎占到了50%,这一比例远远高于运输和工业领域。

实际上,城市里碳排放,60%来源于建筑维持功能本身上,而交通汽车只占到30%。

具体到房地产行业就更是能耗大户。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建成1平方米的房屋,约释放出0.8吨碳。

低碳建筑的概念

低碳建筑的概念

低碳建筑的概念低碳建筑呀,这可是个超有趣又特别重要的概念呢。

咱先来说说啥是低碳建筑。

简单来讲,低碳建筑就像是建筑界的“环保小卫士”。

它在建造的过程中呀,就会特别注意二氧化碳这些温室气体的排放。

比如说,在选择建筑材料的时候,就不会随随便便地用那些会释放大量有害气体的材料。

像有的传统建筑材料,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好多二氧化碳,那低碳建筑就会尽量避免用它们。

那低碳建筑在能源利用方面也很有一套。

它就像个聪明的小精灵,会巧妙地利用各种可再生能源。

比如说太阳能,在低碳建筑里,你能看到好多太阳能板,就像一片片小铠甲,把太阳光收集起来变成电能。

这样一来,就不需要完全依赖那些烧煤或者烧油发出来的电啦,减少了好多碳排放呢。

还有风能,要是建筑的地方适合,也会装个小型的风力发电设备,让风也为建筑的能源需求出份力。

再讲讲低碳建筑的设计。

它的设计可不像普通建筑那么死板。

低碳建筑的设计师就像魔法师一样,会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来设计。

如果是夏天特别热的地方,建筑的朝向就会很讲究,可能会让更多的面朝着可以有自然风的方向,这样就不需要一直开空调啦。

而且窗户的大小、位置也都是精心设计的,让阳光在冬天能多照进来取暖,夏天又不会让太多的热进来。

低碳建筑的内部空间利用也很有特色。

它不会造成空间的浪费,就像一个会过日子的小家庭一样。

每一寸空间都被安排得妥妥当当的。

比如说,一些公共区域可能会设计成多功能的,既可以是休息区,又可以是小型的交流活动区。

这样不仅节省了空间,也减少了因为空间过大而需要更多能源来维持温度等需求的情况。

从长远来看呀,低碳建筑对我们的地球妈妈可是超级友好的。

咱们都知道现在全球变暖是个大问题,二氧化碳排放太多就是罪魁祸首之一。

低碳建筑就像是在和全球变暖作斗争的勇士,一点点地减少建筑领域的碳排放。

而且,住在低碳建筑里,其实对我们自己也特别好。

空气会更清新,因为建筑材料都是环保的呀,不会有那些刺鼻的味道。

能源利用得好,也能让我们在水电费这些方面省不少钱呢。

《2024年低碳建筑技术体系与碳排放测算方法研究》范文

《2024年低碳建筑技术体系与碳排放测算方法研究》范文

《低碳建筑技术体系与碳排放测算方法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低碳、绿色、可持续已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低碳建筑不仅有利于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同时也能够提高建筑能效,降低运行成本。

因此,研究低碳建筑技术体系及碳排放测算方法,对于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低碳建筑技术体系概述低碳建筑技术体系涵盖了建筑设计、材料选择、施工工艺、运行维护等多个环节的低碳化技术。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绿色建筑设计技术:包括建筑的整体规划、设计理念、空间布局等方面的技术,旨在从源头上减少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2. 节能建筑材料与技术:采用高性能的保温材料、节能门窗、太阳能光伏材料等,以提高建筑的能效。

3. 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技术,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4. 建筑废弃物回收与再利用技术:通过回收建筑废弃物,进行再利用或再生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

5. 智能建筑管理系统:通过智能化技术对建筑内的能源、环境等进行实时监控与管理,提高建筑的运行效率。

三、碳排放测算方法研究碳排放测算方法是评估建筑碳排放量、制定减排措施的重要依据。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命周期评估法:对建筑从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到拆除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的碳排放进行评估。

2. 排放因子法:根据建筑的不同阶段、不同材料、不同设备的碳排放因子,计算建筑的碳排放量。

3. 实时监测法:通过在建筑内安装碳排放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建筑的碳排放量,为减排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四、低碳建筑技术体系与碳排放测算方法的结合应用将低碳建筑技术体系与碳排放测算方法相结合,可以更好地推动建筑的低碳化发展。

首先,通过碳排放测算方法评估建筑的碳排放量,找出减排的瓶颈和重点;其次,根据评估结果,采用低碳建筑技术体系中的相关技术,制定针对性的减排措施;最后,通过实时监测法对减排效果进行评估,不断优化减排措施,实现建筑的低碳化发展。

低碳建筑

低碳建筑

低碳建筑目录[隐藏]简介背景起源技术要求代表示范区前景摘要: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目前低碳建筑已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

一个经常被忽略的事实是:建筑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几乎占到了50%,这一比例远远高于运输和工业领域。

在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上,建筑的“节能”和“低碳”注定成为绕不开的话题。

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目前低碳建筑已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

[编辑本段]简介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低碳建筑已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

欧洲近年流行的“被动节能建筑”可以在几乎不利用人工能源的基础上,依然能够使室内能源供应达到人类正常生活需要。

这在奥地利、德国等国家,已经成为现实。

在中国,低碳建筑思想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已写进国家的发展规划中。

事实上,早在2007年我国提出的《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10年,将使单位GDP能耗比2006年降低20%的目标。

当然,中国低碳建筑的发展还需要有一套符合中国实际的可操作的标准,同时也应辅有相应的政策支持。

二氧化碳排放和建筑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王伟强在论坛上强调,上海正在成为绿色资源聚集地,改善能源结构、降低碳的密度,“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将成为上海城市规划中重要的一环。

[编辑本段]背景人们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到二氧化碳排放量猛增,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而全球气候变暖会对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严重威胁。

实际上,城市里碳排放,60%来源于建筑维持功能本身上,而交通汽车只占到30%。

具体到房地产行业就更是能耗大户。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建成1平方米的房屋,约释放出0.8吨碳。

低碳生活MicrosoftWord文档

低碳生活MicrosoftWord文档

低碳⽣活MicrosoftWord⽂档低碳⽣活尝试' 低碳⽣活'「低碳⽣活(low carbon living)」,正是指⽣活作息时所耗⽤能量要减少,从⽽减低碳,特别是⼆氧化碳的排放。

低碳⽣活,对于我们普通⼈来说,是⼀种态度,⽽不是“⾏为艺术”,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活,注意节电、节油、节⽓,从点滴做起。

在中国,年⼈均⼆氧化碳排放量2.7吨,但⼀个城市⽩领即便只有40平⽅⽶的居住⾯积,开1.6L车上下班,⼀年乘飞机12次,碳排放量也会在2611吨。

节能减排势在必⾏。

如果说保护环境,保护动物,节约能源这些环保理念已成⾏为准则,低碳⽣活则更是我们急需建⽴的绿⾊⽣活⽅式。

简单理解,低碳⽣活就是返璞归真地去进⾏⼈与⾃然的活动,主要是从节电节⽓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活细节,包括以下⼀些良好的⽣活习惯:冰箱■⾷品之间、⾷品与冰箱之间应留有约10毫⽶以上的空隙。

■⽤数个塑料盒盛⽔,在冷冻室制成冰后放⼊冷藏室,这样能延长停机时间、减少开机时间。

空调■空调启动瞬间电流较⼤,频繁开关相当费电,且易损坏压缩机。

■将风扇放在空调内机下⽅,利⽤风扇风⼒提⾼制冷效果。

■空调开启⼏⼩时后关闭,马上开电风扇。

晚上⽤这个⽅法,可以不⽤整夜开空调,省电近50%。

■将空调设置在除湿模式⼯作,此时即使室温稍⾼也能令⼈感觉凉爽,且⽐制冷模式省电。

洗⾐机■在同样长的洗涤时间⾥,弱档⼯作时,电动机启动次数较多,也就是说,使⽤强档其实⽐弱档省电,且可延长洗⾐机的寿命。

■按转速1680转/分(只适⽤涡轮式)脱⽔1分钟计算,脱⽔率可达55%。

⼀般脱⽔不超过3分钟。

再延长脱⽔时间则意义不⼤。

微波炉■较⼲的⾷品加⽔后搅拌均匀,加热前⽤聚丙烯保鲜膜覆盖或者包好,或使⽤有盖的耐热的玻璃器⽫加热。

■每次加热或烹调的⾷品以不超过0.5千克为宜,最好切成⼩块,量多时应分时段加热,中间加以搅拌。

■尽可能使⽤“⾼⽕”。

建筑 双碳目标

建筑 双碳目标

建筑双碳目标
建筑领域的双碳目标是中国政府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旨在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具体来说,建筑领域的双碳目标包括:
1.建筑建造和运行相关二氧化碳排放占中国全社会总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比例约38%,其中,建筑建造占比为16%、建筑运行占比为22%。

2.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建筑的运行能耗在今后5-10年仍将保持增长,建筑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任务十分艰巨。

为了实现双碳目标,建筑领域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
1.优化建筑设计,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建筑运行能耗。

2.推广可再生能源应用,如太阳能、风能等,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3.促进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加强建筑节能管理,提高建筑能源管理水平。

总之,实现建筑领域的双碳目标需要全行业的共同努力,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参与,以推动建筑业的绿色低碳发展。

低碳建筑标准

低碳建筑标准

低碳建筑标准
低碳建筑标准是指在建筑设计、施工、运营和拆除过程中,通过减少碳排放、降低能源消耗以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措施来减少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的建筑标准。

低碳建筑标准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能源效率:通过优化建筑的能源系统设计、提高建筑外部墙体、窗户和屋顶的隔热性能、使用高效的设备和照明系统等措施来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

2. 温室气体排放减少:采用可再生能源、能源回收利用技术、减少使用化石燃料等方法来减少建筑的温室气体排放。

3. 环保材料:选择环保材料,减少使用对环境有害的材料,如使用可再生材料、减少使用有毒材料、提高材料的循环利用率等。

4. 水资源管理:通过使用节水设备、收集和利用雨水、优化景观设计等方法来降低建筑的用水量。

5. 建筑周期及废弃物管理:优化建筑的设计,减少建筑施工和拆除过程中的碳排放和废弃物产生。

低碳建筑标准的推行可以减少碳排放,降低能源消耗,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有利于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应对。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已经制定了相应的低碳建筑标准,并鼓励和支持开发和采用低碳建筑技术和解决方案。

《2024年低碳建筑技术体系与碳排放测算方法研究》范文

《2024年低碳建筑技术体系与碳排放测算方法研究》范文

《低碳建筑技术体系与碳排放测算方法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重,减少碳排放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而作为建筑行业,由于其能耗大、碳排放量高,成为了降低碳排放的关键领域。

低碳建筑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对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低碳建筑技术体系及碳排放测算方法进行研究。

二、低碳建筑技术体系概述低碳建筑技术体系是以降低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为目标,综合运用节能、环保、可再生能源等先进技术,实现建筑的高效、低碳、环保的建筑技术体系。

该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节能设计技术:包括建筑物的外形设计、建筑材料选择、建筑结构优化等,以降低建筑物的能耗。

2. 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通过将这些可再生能源转化为电能或热能,为建筑物提供能源。

3. 绿色建筑材料技术:采用环保、节能、可再生的建筑材料,如绿色混凝土、节能玻璃等,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和碳排放。

4. 智能控制技术: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对建筑物的能耗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

三、碳排放测算方法研究碳排放的准确测算对于评估建筑物的低碳性能至关重要。

目前常用的碳排放测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清单法:通过对建筑物在全生命周期内的能耗、用电量、用热量等数据进行统计,再结合碳排放因子,计算出建筑物的碳排放量。

2. 软件计算法:采用专业的碳排放计算软件,输入建筑物的相关参数和运行数据,软件自动计算出建筑物的碳排放量。

3. 模型模拟法:通过建立建筑物的能源消耗模型和碳排放模型,模拟建筑物在不同条件下的能耗和碳排放情况,从而得出建筑物的碳排放量。

四、低碳建筑技术应用与碳排放测算实践以某低碳建筑为例,该建筑物采用了节能设计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绿色建筑材料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等多种低碳技术。

在建设过程中,我们采用了清单法对该建筑物的碳排放进行了准确测算。

首先,我们收集了该建筑物在全生命周期内的能耗、用电量、用热量等数据,并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政策法规等影响因素,计算出了该建筑物的碳排放因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碳排放与低碳建筑
1.碳排放
所谓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或简称。

1997年于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纲要公约第三次
缔约国大会中所通过的〔京都议定书〕,明确针对六种温室气体排放进行削减,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及六氟化硫(SF6)。

其中,后三类气体造成温室效应的能力最强,但对全球升温的影响百分比来说,由于二氧化碳含量较多,所占的比例也最大,约为55%。

因此用碳(Carbon)一词作为代表。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和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温室气体排放量越来越大,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地球环境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

1997年的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

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2003年,在英国发表的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提到“低
碳经济”一词,2007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明确提出中国要“发展低碳经济”,2009年末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让低碳、减排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2. 低碳建筑
2.1 什么是低碳建筑
低碳建筑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目前低碳建筑已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

2.2为什么发展低碳建筑
人们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到二氧化碳排放量猛增,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而全球气候变暖会对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严重威胁。

一个经常被忽略的事实是:建筑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几乎占到了50%,这一比例远远高于运输和工业领域。

实际上,城市里碳排放,60%来源于建筑维持功能本身上,而交通汽车只占到30%。

具体到房地产行业就更是能耗大户。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建成1平方米的房屋,约释放出0.8吨碳。

另外,在房地产的开发过程中建筑采暖、空调、通风、照明等方面的能源都参与其中,碳排放量很大。

因此,尽快建设绿色低碳住宅项目,实现节能技术创新,建立建筑低碳排放体系,注重建设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以有效控制和降低建筑的碳排放,
并形成可循环持续发展的模式,最终,使建筑物有效的节能减排并达到相应的标准,是中国房地产业走上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开发商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低碳经济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多地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
并将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关键是市场的认可,随着人们对低碳经济的认知和了解,市场的认可是指日可待,不会太久,没有绿色低碳内容的项目恐怕就要被市场淘汰,而积极筹划运营开发的低碳项目或将大行其道。

2.3 怎样实现低碳建筑
以下技术的应用是实现低碳建筑的基础。

约增加的建筑投入在总成本的5%左右,却能取得30%~40%的减排效果。

(1)外墙节能技术:墙体的复合技术有内附保温层、外附保温层和夹心保温层三种。

我国采用夹心保温作法的较多,在欧洲各国,大多采用外附发泡聚苯板的做法,在德国,外保温建筑占建筑总量的80%,而其中70%均采用泡沫聚苯板。

(2)门窗节能技术:中空玻璃,镀膜玻璃(包括反射玻璃、吸热玻璃)高强度LOW-E防火玻璃(高强度低辐射镀膜防火玻璃)、采用磁控真空溅射方法镀制含金属银层的玻璃以及最特别的智能玻璃。

(3)屋顶节能技术:利用智能技术、生态技术来实现建筑节能的愿望,如太阳能集热屋顶和可控制的通风屋顶
等。

(4)采暖、制冷和照明是建筑能耗的主要部分,如使用地(水)源热泵系统、置换式新风系统、地面辐射采暖。

(5)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太阳能热水器、光电屋面板、光电外墙板、光电遮阳板、光电窗间墙、光电天窗以及光热、光电玻璃幕墙等。

(6)屋顶节能技术:利用智能技术、生态技术来实现建筑节能的愿望,如太阳能集热屋顶和可控制的通风屋顶等。

(7)采暖、制冷和照明是建筑能耗的主要部分,如使用地(水)源热泵系统、置换式新风系统、地面辐射采暖。

(8)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太阳能热水器、光电屋面板、光电外墙板、光电遮阳板、光电窗间墙、光电天窗以及光热、光电玻璃幕墙等。

2.4 低碳建筑代表
2008年落成、2009年投入使用的北京电视台高楼,是北京新兴建筑物中并不起眼的一座,没有明星建筑师光环、没有耀眼的外形设计。

不过,对于中国建筑师来说,它可能有着别样的样板意义。

由于采用了低碳建筑技术,北京电视台集成了目前建筑界对环保建筑要求的最佳状态。

这其中,不仅大到包括了所有建筑材料的就地取材、无铅化设计、太阳能和日光利用、
噪音、振动对策,而且小到电梯的节能、低辐射玻璃、既能蓄热也能散热的天窗,甚至是能根据二氧化碳浓度控制新风量等技术。

低碳已经成为现在最为倡导的话题,低碳建筑已经成为世界建筑行业的主流方向,减少碳排放,共同创建清新的地球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