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具--直观教学的重要手段

合集下载

直观教学 小学科学教育的有效方法

直观教学 小学科学教育的有效方法

直观教学小学科学教育的有效方法小学科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阶段。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直观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科学概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讨小学科学教育中直观教学的有效方法和实施步骤。

一、概念讲解直观教学是指通过使用具体、实际的教学材料、实验、模型或图像等,来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抽象的科学概念。

与传统的抽象概念讲解相比,直观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经验和认知水平,能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增强他们的记忆力和理解力。

二、直观教学的有效方法1. 使用实物教具实物教具是直观教学的重要工具之一。

教师可以使用实物教具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科学实验现象,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比如,在教授水的三态变化时,教师可以使用冰块和水蒸气来展示物质的不同态。

学生可以亲自触摸和感受不同态的物质,从而更好地理解物质状态的概念。

2. 进行实验演示实验演示是直观教学的常用方法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亲眼目睹科学原理的实际应用,提高他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比如,在教授电流的概念时,教师可以通过搭建简单的电路,让学生亲自实验并观察灯泡的亮灭,从而理解电流的概念和原理。

3. 制作模型和图像制作模型和图像是直观教学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制作科学模型和图像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记忆抽象的科学概念。

比如,在教授太阳系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制作一个太阳系模型,让学生观察和了解各个行星的位置和运动规律。

三、直观教学的实施步骤1. 预习在进行直观教学之前,学生需要进行预习。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教学资料,让学生提前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和实验现象。

通过预习,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科学概念的初步认识,为后续的直观教学做好准备。

2. 展示和讨论在进行直观教学时,教师需要向学生展示具体的实物教具、实验演示或模型图像等。

初中数学教师如何利用教具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数学教师如何利用教具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数学教师如何利用教具提高教学效果引言:教学是一种艺术,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和提升,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数学教学作为一门理科学科,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而教具作为一种辅助教学工具,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探讨初中数学教师如何利用教具提高教学效果。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对于初中生来说,常常觉得枯燥无味。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教师可以利用教具进行直观化教学。

例如,使用数学拼图、玩具等教具,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例子,通过教具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产生兴趣,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

二、提升学生的概念理解和记忆能力数学需要学生理解和记忆大量的概念和公式。

而很多学生对于抽象的概念理解困难,容易混淆记忆。

在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运用教具进行示范和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概念。

例如,利用三角板来演示三角函数的概念,通过物理实物的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概念的具体含义。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基于教具的互动活动,让学生通过操作教具来探索和理解概念,更加深入地记忆知识点。

三、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技巧,更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

而传统的书本教学往往偏重于知识点的传授,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利用教具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思维拓展和实践操作。

例如,利用数学益智玩具进行逻辑推理训练,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操作和组合,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共同合作解决问题,锻炼他们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用教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教具可以帮助教师更加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使得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基于教具的互动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而且,教具也可以节省教师的备课时间,使得教学更加高效有序。

合理利用直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合理利用直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合理利用直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作者:杨凤玲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8年第15期直观教学是指利用教具作为感官传递物,向学生展示相关内容,以达到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

小学数学的课堂上,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见到的东西印象深刻,记忆越牢固,并在复习时通过回忆再现。

所以,合理利用实物直观的教学方法可以将复杂的数学信息更好地和图形结合起来,形成有效的图文对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数学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直观教具在图形中的作用更为突出。

点、线、面、体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位置和度量关系,单凭书本上的文字表达,对小学生来说还是难以想象,不易弄懂的。

在进行解题之前往往需要对题意有正确的理解,由于学生对很多问题的理解还存在问题,这时,几何直观方法可以帮助他们对题目有更加准确的理解。

教师要利用学生周围的具体事物或特别的模型教具进行演示,借以使学生弄清楚有关概念和关系。

如果学生能自己动手去制作模型与教具并自行操作演示,则有更大的教育意义。

它不仅使学生能更好地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而且有利于学生形成空间概念和发展空间想象力。

以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为例,我尽量使其达到最大化,教学之前我先让学生做两个完成一样的三角形,让学生自己分别拼一个以前学过的图形,学生通过自己的演示,发现两个完成相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并且三角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通过直观演示与观察,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由此可见,通过具体直观的物体,引导学生了解每个概念,能让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其中获得亲身经历,实现知识的再创造。

利用直观教具可以将复杂的公式直观清晰地表现出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体会知识的由来,充分发挥了直观教学在知识形成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利用直观教具可以有效地分析计算方法和过程,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进而培养其思维能力。

直观教具的种类及特点

直观教具的种类及特点

直观教具的种类及特点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进行,直观教具在生物教学中的使用更加丰富,本文归纳直观教具的种类包括实物、标本、插图、挂图、模型、板图和多媒体课件,及其优点和缺不足。

关键词:直观教具生物教学直观教具是指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的直观的、可感知的材料,包括实物、模型、图片、图表等教学用具。

直观教具的种类很多,一般可以分为直接直观、间接直观和语言直观三类。

一.直接直观利用实物和相关的标本等进行教学的教具,叫做直接直观教具。

(一)实物实物是指生物活体,包括活的动植物及其离体的器官组织等。

优点:首先,实物是真实、具体和有生命性的,能直观的反映生物的外部形态、生理习性、运动情况、活动过程、生活状况和一些可见的功能,能显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实物才真正是生物教学的所在,是进行实验教学的首选材料,在没有实物或实物不好获取的情况下,我们才另辟蹊径。

其次,形象的展示,激发学习兴趣,实物能够真实地反映出该生物及其同类的形态和结构特征。

提高记忆的水平,提高学习的效率。

正确的掌握有关形态结构的知识,是理解生理知识的必要基础不足:但在课堂教学中实物不便演示构造和生理;不易控制;还受时空、个体大小和生态保护的限制。

(二)标本标本是生物体或其器官组织经过加工处理而保存下来的完整的或部分的物体形态。

优点:首先,是真实反映生物体形态结构特征和部分过程性特征,可用缩时的方式表现复杂长过程的概貌,可表现同类生物体的比较解剖学内容,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使用起来比较方便,能使学生观察到平时不易见到的生物及现象,如人体寄生虫、远方的动植物、生物化石、动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等。

其次,能直观的反映生物的形态和构造,在教学中凡是讲授生物形态、结构的知识时,都应当展示标本给学生看。

标本能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鉴定标本以此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

不足:容易失去真实色泽和活动特征,小体积的标本信息传递面受到限制。

二.间接直观利用人工制作的教具,使学生间接地去认识生物体而进行教学的直观形式,叫间接直观教具。

地理教学实践活动——制作地球仪

地理教学实践活动——制作地球仪

地理教学实践活动——制作地球仪马莲渠中学金凤霞地球仪是简易的直观教具,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让学生动手制作地球仪可以强化地理直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深化地理教学改革。

学生自制地理直观教具具有以下效益:1、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地理教学内容的具体化、形象化,使地理教学生动活泼,凝聚力强,从而为学生感知、理解和记忆、应用地理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创造条件。

2、有利于生动活泼地进行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地球仪制作活动,使学生手脑并用,理论与实践结合,不仅加深了对地理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地理基本技能的形成,而且陶冶了情操,培养了劳动观念和改革创新意识,以及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地理科学等思想感情,对那些立志献身地理科学事业的学生,起到启蒙与导向作用。

一、首先介绍相关知识,让学生对地球仪有初步认识制作地球仪模型前要先向学生展示地球卫星照片和地球仪,提出相关问题:①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什么区别? ②地球仪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地球仪的外貌,并与真实的地球作比较,使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自己总结地球仪的特点。

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归纳表达能力,还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所学知识的要点。

教师总结,向学生介绍相关知识:①地球仪是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的模型。

②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分别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这样可以方便我们了解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地理分布。

③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的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

④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假象轴——地轴,而这个地轴在真实的地球上却没有。

二、制作过程提醒每位学生按照要求带好工具,学生地球仪、乒乓球(也可用其它物品替代)、铁丝、胶布等。

制作时可两人组成一组,按事先计划,互相协作,共同完成。

初中生物教具教学的作用

初中生物教具教学的作用

初中生物教具教学的作用摘要:教具教学是教师用演示方法结合课堂知识进行的教学,是一种直观教学手段。

通过课堂教具演示,教师可以更为形象地讲解生物学概念、现象和规律等,同时可以培养学生自身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等。

因此教具教学成为生物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丰富和完善教学资源的重要渠道。

关键词:教具初中生物教学作用初中生物教学大纲要求教师根据不同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进行启发和讨论式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通常方法有多样,其中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便是教具教学。

因为教具教学不仅可以更形象地讲解生物学概念、现象和规律等,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自身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等。

因此教具教学成为生物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丰富和完善教学资源的重要渠道。

一、教具教学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关键。

利用教具展示导入,教具形象直观的特点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课堂就会变得开放、活跃,气氛热烈,教学效果自然很好。

例如,在讲“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时,我请两名学生分别扔一张纸和一个叠好的纸飞机,看谁扔得更远,一下子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一看便知道是纸飞机扔得远,因为它能在空中“飞”行一段时间,由纸飞机学生立即联想到鸟类。

此时便可乘机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探究鸟类适合飞行的特点。

”这样,利用自制教具创设情境,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接下来的新课教学顺理成章。

2.激发兴趣,提高学生参与面面向全体学生是初中生物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教具教学形象生动的特点刚好可以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如“开花和结果”一节中,学生对于花的结构既熟悉又陌生,为了使学生更进一步掌握花的结构及功能,课前让同学们每个人准备一朵百合花带到课堂上。

上课时先请几位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说一朵花都有哪些结构,然后让每个同学对照课本中桃花的结构熟悉百合花的结构。

教具——直观教学的重要手段

教具——直观教学的重要手段
第 4卷 (0 0年 ) 21 第 1 0期 第 4 — 6页 54
中 学 课 程 辅 导 ・ 学 研 究 教
S c nd r ho r i ̄tm e o a y Sc olCu rc t Coa hn Te c c ig・ a  ̄ng Re e c s ) 4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9 2 7 1(0 01— 05 0 19 — 7 2 1)0 0 4 —2 1
用 直 观 教具 是 对 上 述 三 种 方法 的高 度 概 括 。 于数 学 这 对

直观 教 学 的重 要性
直 观 性 原 则 就 是 教 师 在 教 学 中利 用 学 生 的 感 性 经 验 , 通 过 一 定 手 段 给 学 生 提供 感 性 经 验 , 助 学 生 以 或 帮
数学 教 学 中既 要 充 分合 理 运 用 现 成 的 教 具 , 又要 大
胆 创 新 . 发制 作 自制 教 具 , 培养 学 生 的创 造性 思 维 , 开 以 提 高 课堂 教 学 的效 益 , 此 。 须 加 强 以下 几点 意 识 : 为 必 1 合 理使 用 教 具 , 免 “ . 避 负效 应 ”
够 亲 身 经 历 到 的 。 此 , 生 容 易 犯 空 洞 、 象 、 离 实 故 学 抽 脱
际 的 毛病 , 些 难 度 较 大 的知 识 很 难 理 解 , 也 需 要 一 一 这
定 的直接 经验 为 基础 。
因此 , 学 教 学 中更 要最 大 限度 地 贯彻 直 观性 原 则 , 数
门抽 象性 和 实 践 性 都很 强 的学 科 来 说 , 充分 合 理 地 运 用 教 具 , 仅 给 课 堂 教 学 带 来 了 活 力 , 分 体 现 愉 快 教 学 不 充 的 思 想 。 且 也 培 养 了学 生 的 专 注 力 , 学 中 自然 会 收 而 教 到事 半 功倍 的效 果 。

强直观教学 塑数学素养——略述小学低年段运用直观教具教学的有效途径

强直观教学 塑数学素养——略述小学低年段运用直观教具教学的有效途径

小学教育2019 年 3 月63强直观教学 塑数学素养——略述小学低年段运用直观教具教学的有效途径李云贞(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太平镇第二中心小学 广东广州 510000)摘 要:小学数学低年段的学生的直观思维较强,在具体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形象的、具体的教具进行有效的教学。

在课堂上的看、展、践和感这些有形的或是无形的直观图像、直观声音、直观工具会让孩子们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学生自然地掌握了要学的知识。

关键词:年龄特点 学科特点 学习实际 直观教具 提升素养小学低年段学生因为年龄小自制力差,认识事物的时间较短。

所以在,在小学低年段的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运用直观教具进行课程的讲述是合适我们上课的要求和标准的。

因为,运用直观教具对低年段学生进行教学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很重要的手段。

在课堂上的看、展、践和感这些有形的或是无形的直观图像、直观声音、直观工具会让孩子们有强烈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无意识地自然而然地掌握了要学的知识,这何乐而不为呢?[1]一、清学生特点,有进行直观教学的信心找准点是好开始的标准!我们教师在接受每个班的教学之前首要的是尽可能地了解孩子的特点及其学习能力等方面的情况。

我们也知道低年段的孩子因为其年龄小、注意力的时间短、活跃、对新鲜事物及未知的事物充满着满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为此,作为低年段的数学教师,我清楚地知道:我要尽可能根据孩子们的特点,想尽办法让学生有所得,用尽合适的方式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得有效果,这是我在教学每一个新班都要必备的信心和决心。

为此,我以让学生运用合适的直观教具进行教学的方式是我要在具体的教学中落实的。

我想,只要我们老师有运用一切手段和方式对学生进行目的性的教学,效果肯定是会有的。

[2]二、寻教材特色,有进行直观教学的内容教材特色决定你的教学方式!人教版的小学低年段的数学教材在整体内容上是合乎低年级孩子的学习要求的。

教材的版面大方而不失活泼。

很多的板块是于学习、视觉、思考、动手能力等融为一体的教材选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读] 教学原则是为了保证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皆取得良好效果。

贯彻教学原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摘要:教学原则是为了保证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皆取得良好效果。

贯彻教学原
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直观性原则作为一条重要教学原则被渗透在各种教学活
动中。

数学教学中贯彻直观性原则是数学学科特点的必然要求,合理科学地使用教具是贯
彻直观性原则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教具;数学教学;直观性原则;手段
作者简介:陈永君,任教于甘肃省镇原县上肖初中。

一、直观教学的重要性
直观性原则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感性经验,或通过一定手段给学生提供感性
经验,帮助学生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进行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全面深刻地理解概念、
规律和原理。

直观性教学的目的除了给学生一定的感性经验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建立学生
的感性经验,为学生学好理论知识、发展能力服务。

因此,有人把它称为“形象直观和抽象
概括相结合的原则”。

教学要受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认识特点制约,教学中必须有效贯彻直观性原则。

由于
数学极具抽象性,尤其青少年学生年龄越小,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思想能力较差,需要
一定的直观感性经验,作为支持学习的基础。

况且,学习内容以间接经验为主,绝大多数
不是学生能够亲身经历到的。

故此,学生容易犯空洞、抽象、脱离实际的毛病,一些难度
较大的知识很难理解,这也需要一定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因此,数学教学中更要最大限度地贯彻直观性原则,使学生获得鲜明、生动、深刻的
印象,不但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理解知识,促进知识的巩固,也有助于发展他们的观察
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培养辩证思维的观念。

然而,贯彻这一教学原则最有效的方法
就是制作和使用教具。

荀况说过:“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

”捷克教育家J·A夸美纽斯说:“可以为教师们定下一则金科玉律。

在可能范围内,一切事物都应该尽可
能地放到感官的跟前。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各种感官对获取知识的重大意义。

教学中,教材的直观方式分为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语言直观。

运用直观教具是对上述三种方法的高度概括。

对于数学这门抽象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来说,充分合理地运用教具,不仅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活力,充分体现愉快教学的思想,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专注力,教学中自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具在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教学中直观教具主要有实物、图片、图表、模型、测量工具、幻灯、录音、录像、电影、电视、多媒体技术等,还包括实地参观、实地测量等。

直观性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记忆品质,提高学习效率。

要加强直观性教学,特别是几何直观性教学。

例如,在函数极值的条件(充分和必要)、导数的定义和应用、凸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微分和积分中值定理等等都应加强直观性教学。

注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恰当地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图形+实物+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教学中常见的教具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国家教学仪器设备单位统一生产的正规教具,另一类是由师生根据教学实际需要自行设计制作的简易教具。

数学教学中既要充分合理运用现成的教具,又要大胆创新,开发制作自制教具,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为此,必须加强以下几点意识:
1.合理使用教具,避免“负效应”
选择和使用教具要能正确鲜明地反映事物的实况和规律,围绕教学目标、重难点恰当地运用直观教具。

防止与目标无关内容喧宾夺主,产生“负效应”。

如有位教师在讲“黄金分割”的知识时,讲到了“有趣的人体黄金分割”,展示一张美女图作教具,好多同学的注意力被图画所吸引,大大降低了教学的效果。

如果能用简笔画取而代之,效果则不言而喻。

2.教具直观与语言启发相结合
使用直观教具时应与讲解结合起来。

要指导学生的观察活动,提供学生不能直接感受到的知识,分析现象的本质,使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结合起来。

教师运用自己的语言、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生动的比喻、形象的描述,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达到直观的教学效果。

语言直观的运用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自身素养。

3.重视教具的自制与研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是新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

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具的制作之中,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又能培养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将间接经验转化成直接经验的有效方法。

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寻找答案,得出结论。

如在教“平面直角坐标系”一章时,笔者与学生共同研制了“活动式万能坐标系”,改变了每研究一个问题建立一次甚至几次坐标系的麻烦,只需将题目要求的点、线“摆放”在“万能坐标系”中即可。

并且在学习一次、反比例、二次函数时,作图更轻而易举,事半功倍。

4.简约直观方式,谨防电脑代替人脑
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电脑被广泛地运用在课堂教学之中,它不仅能反复呈现事物的外部形象,还可以演示事物的内部结构,有独特的教育作用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有其他教具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在所有教具当中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然而在许多观摩课中,使用过多过滥,使人眼花缭乱,甚至越俎代庖,有些未经学生思考的问题,被鼠标轻轻一点,答案迅速呈现。

粉笔、钢笔、练习本基本不用,“节约”了大量能源,也“节约”学生的脑细胞,似乎是两全其美的好事。

孰不知这恰恰在残害青少年的大脑,只能让学生的大脑变得越来越愚笨,出现电脑完全替代人脑的现象。

降低了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且会把简单的教学过程复杂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混淆主次,脱离学生实际。

5.挖掘和充分利用教材,让《数学活动》活动起来
新编中学数学教材中每一章均设置了《数学活动》一节,但实践中大多数教师把这节最能体现直观性原则,最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必修课上成选修课,甚至忽略。

这是对课程资源的极大浪费,必须充分挖掘教材,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最大限度发挥教材的作用。

在教完《解直角三角形》这一章,笔者带领学生实地测量旗杆、锅炉烟囱、教学楼等建筑物的高度,池塘、沟壑等自然事物的宽度。

学生在活动之前自制出了“多功能测倾仪”,用自己的工具测出了建筑物的高度,得到了实验结果,学生怎能不喜不自胜,怎能不对所学知识记忆犹新呢?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对数学的各种应用有着精彩描述: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等各个方面,无处不有数学的重要贡献。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每位数学教师面对的课题。

力求将“应用性教学”思想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只要可能,都应该提出应用的问题和可以应用的方面。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创新的时代,是教育科学技术迅猛发的时代,如何提高教学效益,
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现代化建设人才,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交流、探索、总结。

遵循教育规律,全面贯彻教学原则,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素质教育贡献绵薄之力。

作者单位:甘肃省镇原县上肖初中
邮编:744504
参考文献:
[1]睢文龙.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