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观教具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及运用
直观教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分析

直观教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分析摘要】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教具是必备的辅助手段之一。
不仅可以向学生直观的传授知识,还有助于增强教学的效果。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比较抽象,用直观教具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展现在学生眼前,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本文主要结合小学数学的教学现状,分析直观教具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应用直观教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直观教具;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教具只是一种辅助工具,它有利于老师传授知识给学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想象力的拓展。
而当前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想象力都普遍较弱,因此,使用相应的教具能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从而进一步的提高课堂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使用直观道具,提高学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教材中的内容往往都是较为抽象化的,学生普遍都不能理解知识,并且对于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所要求[1]。
但是很多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较弱,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觉得数学特别难学,对于数学知识也不理解,长久下去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在课堂上使用教具,可以将一些抽象化的知识转化为直观化,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更加容易,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与此同时,在使用一些较为简单的教具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制作的过程中,共同探究知识,这样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生的动手参与能力,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一文时,在课堂开始前,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用纸做出许多的角,并且在课堂中提出问题“如何将这些角进行分类”,通过采用小组之间进行合作的模式,让学生对角进行分类,当学生分类完成之后,老师可以提问“是依据什么进行分类的?这些角应该成为什么角?”有的学生说,这些角是按照大小进行分类的,有的学生说这些角是按照角度进行分类的[2]。
这时,老师可以让学生们对这些角进行测量,从而让学生分清钝角、锐角、直角的区别。
浅谈数学教学中直观教具的使用

浅谈数学教学中直观教具的使用数学的特点是具有抽象性和逻辑严密性。
因此,在小学数学中对思维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培养学生初步的思维能力。
小学生正处在以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特别是中高年级学生,思维正处在“飞跃”阶段,而且小学生的注意力不够稳定,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当的运用直观教具进行教学,对学生顺利获得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直观教具是教师的得力助手。
在教学中恰当的运用直观教具,能充分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中获得知识。
一、通过直观教具的演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注意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开端,它对整个心理活动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前提。
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一些概念、理论和一味的讲解很难引起他们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分散。
而小学生往往对一些色彩鲜明、新奇的事物感兴趣,从而引起他们的注意,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的运用直观教具能引起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二、运用直观教具有助于对知识的记忆小学生主要是形象思维,记忆形式也主要是形象记忆。
如:我们到某一公园后,当人们再次提到这个公园时,我们脑子里就会再现公园景色。
这是一种无意识的记忆,但这种形象化了的记忆往往能够长久地保持下去。
如在教学“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认识”时,教师拿出一些纸盒(如墨水瓶、火柴盒等)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说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让学生对正方体和长方体形成一种立体的多重的直观形象的了解,当再一次提起正方体和长方体时,学生大脑就会再现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形状,而且始终不会忘记。
三、直观教具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以感性认识为前提的。
小学生的感性认识主要是通过对直观材料的感知而形成。
直观教具就是学生对知识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的桥梁。
在教学中对于那些用语言难以叙述清楚或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结合直观教具进行讲解分析,使学生在直观表象的支持下结合形象化的语言,顺利突破教学难点,同时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促进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
直观教具在低年级教学中的应用

直观教具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小学低年级学生思维比较单一,掌握的只是比较肤浅,概括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比较差,主要注重直观形象的表象。
只有通过直观教学,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逐步在心目中形成理论概念,在应用到实际学习中,以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一.直观教具能激发学生的感知能力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感知能力较差,掌握的知识较少,因而在头脑中难以形成的整体形象,分析能力受到较大的影响。
因此,借助教具实际操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如:在讲加法2+1=3时,我先在黑板上出示1棵树梢,将2只小鸟实物贴在树梢上,告诉学生:树上有2只鸟,又接着贴上1只鸟,告诉学生:又飞来1只,现在树上有几只鸟?全班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出来。
在此将以上的图中,取下1只,告诉学生:现在飞走了1只。
问:还剩几只鸟?同样全班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出来,从而引出了减法3−1=2的教学。
在教学“多几”、“少几”时,让学生与我同时操作。
学生:在课堂上用红色小棒和绿色小棒(或其他教具)实际操作,操作时注意将上下两排学具一一对齐。
师:黑板上演示,没有对应的用线圈起来,问:这部份表示什么?(同样多)没有对应就即为多出的部分,通过实物演示,学生们都认识到怎样为“多出”“少出”了。
二.直观教育激发学生的认识能力因为低年级学生没有抽象思想能力,主要以性象思维为主,直观教学为思维活动提供了具体的材料,通过直观演习可以吧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有助于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过度。
在摆脱教具后,能借助表象,抽象出计算过程。
如:教学“角的大小和角的两条边长是否有关”时,许多学生都认为两边越长,角就越大了。
为了把抽象化为具体,我在黑板上画多个角,学生上台把角的两条边延长。
再一个例子:用两根硬纸条顺着三角板上的两条边延长。
通过操作,大家都知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而是与两条边的叉口有关,角的两边开口越大,角越大,开口越小,角越小。
谈谈直观教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多媒体技术走进课堂 , 逼真 的教学环境 , 动静结合 的教学图 像, 使课 堂上 一些难 以理解 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 ; 枯燥无 味的内 容变得 生龙活虎 。作 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 正显示 出无与伦 比 的优 势 。或 许“ 顾此’ 僦 容 易“ 失彼 ” , 在 充 分 掌 握 和 利 用 信 息 技 术 的教 学环 境下,多数教师对使用传统意义 的教 具 已经兴趣淡 然 了 。无 论 是平 时讲 课 还 是 做 课 , 老 师 们 优 先 的 选 择 是 制 作 多 媒 体 课 件 讲 课 。大 ‘ 不 用 多 媒 体 就 落伍 、 就是不合时宜’ , = 艺势 。但 用 信息技术 教学的老 师都可能体会到,多媒体课件 的制作对信 息 技术 的要 求很 高, 制作和使用这种课件我 们需要满足许 多条件 , 既有教师本 身对信 息技 术的掌握 程度 的要求 ,也有 学校硬件 的 要求等等 。除北京、 上海等大城市之外, 在我们广大 的农村 、 中小 城市 , 更多的地区甚至连学生 的课桌都成 问题 , 如此 落后 的环境 如何信息技术化 ?所 以盲 目追 求时髦否定传统是极不 明智的, 我 们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在 教学 《 观察物 体》 这部分 内容 时, 需要准备正 方体 教具很 多个 , 而 且最 好 还 要 稍 大 个 点 , 利 于 学 生 的观 察 。为 此 , 我 找遍 了 学 校 的所 有 物 体 ,可 是 怎么 也 找 不 到 几 个 一 模 一 样 的 正 方 体 的 物 体 。没 办 法 , 我 利 用 晚 上 休 息 的 时 间 用 卡 纸做 了好 几 个 正 方 体 准备第二天下午的课 上使用 。第二天早上来到办公室, 我就跟 同 事聊起我制作正方体的烦恼 , 同事们 也没有好 的办法 。中午 回家 我正准 备做午饭 , 无 意中我看 到了家里 的大 白萝 卜 , 突然, 灵机 动, 提起 菜刀 , “ 嚓嚓 ” 几下 , 一 个 白 白正 正 的 正 方 体 出现 在 我 的面前, 想 多大就多大 , 一下子就做 了好几个 。真好, 带上这样 的
初中数学教师如何利用教具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数学教师如何利用教具提高教学效果引言:教学是一种艺术,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和提升,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数学教学作为一门理科学科,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而教具作为一种辅助教学工具,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探讨初中数学教师如何利用教具提高教学效果。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对于初中生来说,常常觉得枯燥无味。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教师可以利用教具进行直观化教学。
例如,使用数学拼图、玩具等教具,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例子,通过教具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产生兴趣,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
二、提升学生的概念理解和记忆能力数学需要学生理解和记忆大量的概念和公式。
而很多学生对于抽象的概念理解困难,容易混淆记忆。
在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运用教具进行示范和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概念。
例如,利用三角板来演示三角函数的概念,通过物理实物的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概念的具体含义。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基于教具的互动活动,让学生通过操作教具来探索和理解概念,更加深入地记忆知识点。
三、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技巧,更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
而传统的书本教学往往偏重于知识点的传授,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利用教具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思维拓展和实践操作。
例如,利用数学益智玩具进行逻辑推理训练,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操作和组合,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共同合作解决问题,锻炼他们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用教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教具可以帮助教师更加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使得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基于教具的互动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而且,教具也可以节省教师的备课时间,使得教学更加高效有序。
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直观教具

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直观教具数学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一些抽象知识的理解、定律性质的认识,都需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探索发现新知识。
数学教学的直观性原则告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的事物,或借助教师形象的语言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或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感性知识,从而掌握理论知识(间接经验)。
形象直观的事物给学生感性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减少学生抽象概念的难度;可以展示事物内部的结构、相互关系和变化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概念,认识科学原理。
新课标指出:数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教学过程中教具选择的恰当,运用的合理,加上与讲解的合拍通畅,教师语言的形象逼真,恰当的组织,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就数学课程来说,教师在选择、使用数学教具进行组织教学,谈自己的一点做法。
一、正确选择直观教具直观教具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实物直观,包括各种实物、标本、实验、参观等;一类是摸像直观,包括图片、图表、幻灯、录像、电视、电影多媒体展示等。
为了形成学生清晰的表象,获得最佳的直观效果,运用直观教具要注意放大所学部分,用色彩突出要观察的部位,用动态来揭示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
如教学长方体、正方体时,可把它们的八个顶点涂上与面异样的颜色,十二条棱涂上不同的颜色,以昭示学生。
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相互关系时,教师可制作一个可以伸缩拉动的长方体,全部伸出则是长方体,缩回一部分后变成正方体。
这样学生会在观察中很有印象地认识了二者的相互关系。
二、直观教具的使用要适时,符合学生特点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很多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喜欢运用直观教具来弥补课本插图和文字说明的局限性,追求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数学教学中的教学用具与实物应用

数学教学中的教学用具与实物应用数学是一门抽象而理论性强的学科,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常常是一项挑战。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教学用具和实物应用在数学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数学教学中教学用具和实物应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运用它们。
一. 教学用具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教学用具是一种视觉化的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通过使用教学用具,学生可以观察、操作和体验数学概念,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教学用具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1. 数学棋盘:数学棋盘是一种具有各种数学概念的游戏板,通过玩这个游戏,学生可以巩固他们对数字、形状、模式和空间的理解。
例如,通过移动棋子来理解坐标系和图形的平移、旋转和反射。
2. 计数棒:计数棒是一种用来教授基本算术、分数和代数等概念的教学用具。
学生可以使用计数棒来进行数学计算、模拟数学问题并解决实际问题。
3. 几何工具:几何工具包括尺子、量角器和圆规等,这些工具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准确的几何测量和构图。
通过使用这些工具,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几何概念和原理。
二. 实物应用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实物应用是指将数学概念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通过实际问题来展示数学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实物应用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1. 食物:在教授分数和比例等概念时,可以使用食物作为实物来进行教学。
学生可以通过将食物分成若干部分来理解分数的概念,也可以通过食物的比例来理解比例的概念。
2. 量化实验:通过进行实际的量化实验,例如测量长度、质量和容量等,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中的度量单位和测量原理。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获得直观的数值和概念。
3. 金钱:将金钱应用到数学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货币和经济概念。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实际购物和找零的练习来理解加减法和多样化的货币面值。
三. 如何有效地使用教学用具和实物应用为了有效地使用教学用具和实物应用,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清晰的目标:在选择和使用教学用具和实物应用之前,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并确保所选教学用具和实物应用能够有效地达到这些目标。
浅析直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浅析直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一、引言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和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直观教学法就是在数学教学中使用具有直观特点的教学材料和实物进行教学,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和解决问题。
二、直观教学法的基本原则1.提供具体实物和有意义的活动。
直观教学法强调给学生提供具体的、真实的物质和活动,以便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操作等方式直接感知数学概念和知识。
2.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直观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通过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数学思维方式。
3.强调启发性教学和个性化教学。
直观教学法强调通过启发性教学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并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差异开展个性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直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1.使用具体教具和实物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使用具体教具和实物来辅助教学。
例如,教师可以用色彩鲜艳的拼图来讲解图形的构成和性质,用实际的计量器材来讲解长度、重量等概念,用各种颜色的水果来讲解分数等概念。
2.开展数学游戏和活动直观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可以通过开展数学游戏和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数学竞赛、数学拼图比赛、数学趣味运动等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
3.利用图表和图片辅助教学直观教学法强调利用图表和图片来辅助教学,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和计算方法更具体、易于理解。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制作简单明了的图表和图片来讲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用图表展示数学规律,用图片解释几何问题等。
4.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直观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发思考、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行操作演示,则有更大的教育意义。它不仅使学生能更
用到实践中去。例如,用天平去演示等量公理,是符合实
好地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而且有利于学生 践性原则的。 .
形成空间概念和发展空间想象力。这样,对于学生将来离
4 目的性、使用直观教具的目的是要从具体的材料中抽
开具体模型与教具,也是有益的。以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
涂文扬 湖北郧县城关向阳小学,442500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EXPERIMENT AND EQUIPMENT FOR PRIMARY SCHOOL 2007,17(1)
本文链接:/Periodical_hbzxxsys200701016.aspx
要的。
一‘
面积具有一定的启发。这种方式即直观,又有启发性。.
在数学教学中,直观教具在图形中的作用更为突出。
2科学性、直观教具演示的科学性与科学知识本身一致,
点、线、面、体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位置和度量关系,
如果演示的媒体并非有助于科学知识的理解,甚至与教学
单凭在黑板上画图和文字表述,对初学的学生来说还是难
平的阶段性,一般说来,早形成概念的初期可以多用,当
发现并理解数学知识,有利于发展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
抽象概念形成后,就不应该过多的依赖模型去说明概念,
有利于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事实上,对直观教具进行观 而应该依据概念所反映的属性去想象模型。这有利于学生
察、实验、测量能充分调动感觉器官的作用,从而形成大 抽象思维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的不断发展。
象出本质属性和内部联系。因此,始终要把握方向,不要
为例,让学生做两个相同的三角形,让学生自己分别拼一 为直观而直观。在学生具有某些知识经验的情况下,可以
个以前学过的图形。学生通过自己的演示,发现两个完全
直接利用这些知识经验建立新的概念或法则,这时直观就
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并
量的感觉和表象,这些是形成数学结论的基础。
直观教具的运用应注意如下几点:
收稿日期:2007一01—18
丝篁篁篁篁篁箜望篁望望箜簟鲎塑望篁篁望篁篁堑篁望望望望箜箜笪望鳖望望望望篁丝篁笪望篁篁篁鲎
算结果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性质及重力加速度g的结 论。课件如要再次使用,可以在PowerlⅪit编辑状态下重 新双击击活表格保留c3、D4、E5及F大格(因为其中包 含了数学函数),其它都用“清除内容”清除干净。
是不必需的了。直观焦距的演示要与语言配合,使演示紧
且,三角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
紧的为教学内容服务。
半。通过直观演示与观察,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
直观教具的演示是贯彻直观教学原则的重要手段,不
积的计算公式。
过,使用模型也不是愈多愈好,必须注意学生思维发展水
பைடு நூலகம்直观教具的利用,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帮助学生
内容相抵触,那么这种演示是不科学的、有害的。 、
以想象,不易弄懂的。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周围的具体事
3实践性、直观教具的演示应与实践保持一致。演示不
物或特制的模型教具进行演示,借以使学生弄清楚有关概
仅是为了使学生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从具体认识
念和关系。如果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制作模型与教具,并 过度到抽象认识,而且还要有利于把握性、抽象的知识运
接触转化成与具体事物无关的感性认识,再把感性认识转
纸板制成这样的教具:剪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切割、拼
化成为抽象、概括的理性认识。所以在现代教学中,对于 成一个长方形,由于剪、拼后的面积不变,不难发现平行
用具体模型和直观教具进行说明与进行演示操作是十分重
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对今后学习三角形、梯形和圆的
Excel是微软0mce系列办公软件中的一款,此软件 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我们可以将其应用于处理实验 数据,其处理迅速且准确。
图5 6单击左下方,重新进入播放状态,就可以以相应的计
收稿日期:2006一ol一18
万方数据
直观教具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及运用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200r7年第l期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实验教学研究
第17卷(总第89期)
·5l·
直观教具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及运用
湖北郧县城关向阳小学(442500) 涂文扬
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学生在形成数学概念
1启发性、直观教具的演示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例
的最初阶段,都必须借助于感觉,先把具体事物的观察和
如,用演示教具的方法讲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用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