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结构的快速SVPWM三电平PWM整流器的研究
基于SVPWM的三电平整流器的研究

煤
炭
工
程
基于 S P V WM 的 三 电平 整 流 器 的 研 究
王 大伟 ,岳 云 涛
( 北京建筑工程学 院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 院 ,北京 104 0 0 4)
摘
要 :论 文讨论 了三相 三电平二极 管 中点箝位 型 P WM 整 流 器电路拓 扑 ,详 细 分析 了空 间 矢
Ab t a t sr c :T e p p rd s u s d t e cr u t o oo y o e t r ep a e h e e e , d o e n u rl—p it lmp d P M h a e ic s e h i i t p lg f h e h s .t r e lv l id e ta c t h on —ca e W
W ANG Da— we . YUE n — to i Yu a
( col f lc cadIfr tnE gne n ,B in nvri fCvl nier gadAc icue e ig104 S ho et n n mai n ier g eigU i syo i g e n n rht tr,B in 00 4,C ia oE r i o o i j e t iE n i e j hn )
rc i e n n deala ay e heba i i c p e o he S W M . Thet r e VS c n rls se wo d ha e av ha e a d e tf ra d i t i n lz d t scprn i l ft VP i h e R o to y tm ul v o g n
it r r n e c p ct n t e d a t g s a l a ih p a t a i t . n e e e c a a i a d o h ra v n a e swel sa hg r ci b l y f y c i
三电平逆变器SVPWM控制策略的研究

三电平逆变器SVPWM控制策略的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逆变器作为高效、可靠的电力转换装置,在新能源发电、电机驱动、无功补偿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中,三电平逆变器因其输出电压波形质量好、开关损耗小、动态响应快等优点,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 SVPWM)作为一种先进的调制策略,通过合理分配三相桥臂的开关状态,可以实现对输出电压波形的精确控制,进一步提高逆变器的性能。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三电平逆变器的SVPWM控制策略,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探索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化方法和潜在问题。
文章首先介绍了三电平逆变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为后续的控制策略分析奠定基础。
随后,详细阐述了SVPWM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包括空间矢量的定义、合成和分配等关键步骤。
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分析了三电平逆变器SVPWM控制策略的优化方法,包括减小开关损耗、提高直流电压利用率、改善输出电压波形质量等方面。
本文还通过实验验证了三电平逆变器SVPWM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通过搭建实验平台,测试了不同控制策略下的逆变器性能,包括输出电压波形、开关损耗、动态响应等指标。
实验结果表明,采用SVPWM控制策略的三电平逆变器在各方面性能上均表现出明显的优势,验证了本文研究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本文总结了三电平逆变器SVPWM控制策略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二、三电平逆变器的基本原理三电平逆变器是一种在电力电子领域中广泛应用的电能转换装置,其基本原理在于利用开关管的导通与关断,实现直流电源到交流电源的高效转换。
与传统的两电平逆变器相比,三电平逆变器在输出电压波形上拥有更高的精度和更低的谐波含量,因此在大规模电力系统和电机驱动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
三电平逆变器的基本结构通常包括三个直流电源、六个开关管以及相应的控制电路。
毕业论文-单相三电平SPWM整流器的研究与设计(shrimplm)

毕业论文-单相三电平SPWM整流器的研究与设计(shrimplm)┊┊┊┊┊┊┊┊┊┊┊┊┊装┊┊┊┊┊订┊摘要随着电力电子器件、高精度高速运算芯片、实时仿真及控制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类电力电子装置正广泛地应用于交直流可调电源、电力供电系统、电气传动控制与电化学生产等领域,然而大多数的电力电子装置都是通过变流器与电网相连,总存在网侧功率因数低以及输入电流谐波成分高的问题。
为了减小谐波干扰对电网质量的危害,以及可能因此而引发的事故,1994年3月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了国标GB/T 14549-1993《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
抑制电力谐波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装设专用的谐波补偿装置,该方法相应地带来了成本增加的问题;另一种是采用新型的高功率因数变流器。
PWM整流器作为高功率因数变流器的一个重要方向,在各种工业生产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不仅要求中间直流环节的电压保持恒定,交流侧功率因数为1,还要求尽量减少电流谐波。
然而相对于两电平PWM整流电路,三电平PWM整流器的功率开关管所承受的关断电压为直流侧电压的一半,减少了功率开关管的电压强度,同时电平数的增加使入端电流更接近正弦波,在同样的的开关频率及控制方式下,其电流谐波总畸变率(THD)要远小于两电平PWM整流器。
因此,本毕业设计以单相三电平PWM整流器为研究对象, 首先介绍了课题的产生背景、研究概况及意义,阐述了PWM整流器的工作原理,并对其开关工作模态以及拓扑结构进行了分析;其次,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三电平整流器的系统数学模型,并对PWM控制技术进行总结,采用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利用MATLAB/Simulink进行了仿真实验。
仿真结果表明,系统的工作情况与理论分析相符合,该系统不仅能使直流电压在一定范围内可调,而且使整流器交流侧电流谐波降低,实现了单位功率因数运行。
关键词:三电平整流功率因数校正MATLAB仿真┊┊┊┊┊┊┊┊┊┊┊┊┊装┊┊┊┊┊订┊┊┊┊┊┊┊┊┊┊┊┊┊┊装┊┊┊┊┊订┊┊┊┊┊┊┊┊┊┊┊┊┊┊装┊┊┊┊┊订┊电流1u直流侧电容C1两端电压2u直流侧电容C2两端电压aS1-a S4/ b1S-b S4三电平整流器左/右半桥臂四个开关管aVD1-aVD4/bVD1-bVD4三电平整流器8个反并联二极管1C/2C直流侧上下两个支撑电容R入端电阻L入端电感LR直流侧输出负载电阻AS三电平整┊┊┊┊┊┊┊┊┊┊┊┊┊装┊┊┊┊┊订┊流电路简化模型的A相开关BS三电平整流电路简化模型的B相开关目录摘要 ...................................................................................................................................... I I ABSTRACT...........................................................................................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文翻译异步电动机基于svpwm的简化三电平矢量控制系统的研究--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异步电动机基于SVPWM的简化三电平矢量控制系统的研究1 绪论三电平逆变器是应用于高压大容量传输领域的电源转换器,起源于1977年德国学者霍尔兹提出的三电平逆变器主电路及其程序。
1980年,纳夫莱和日本长冈大学的一些人在此基础上继续研究发展,用一对二极管取代了辅助夹开关,并且连接到上部和下部引脚主要开关的中点的按顺序分别补足中点箝位。
图1显示了该二极管中性点固定三电平逆变器的拓扑结构。
图1 二极管中性点固定三电平逆变器拓扑图2 简化三电平SVPWM算法三电平逆变器拓扑结构的每一相需要四个功率开关,两个钳位二极管,和四个持续流二极管。
不同的开关组合能产生不同的电压空间矢量规范,三电平逆变器可以产生27种不同的电压空间矢量规范, 每个适量对应着三电平逆变器不同的开关状态。
三电平电压空间矢量图如图2所示。
图2 三电平电压空间矢量三电平电压空间矢量比两电平电压空间矢量复杂很多。
过去,多数的三电平电压空间矢量控制方式是将一个象限划分为四个小三角形。
然后在每个小三角形里解决每个有效矢量动作时间。
解决所有的24个小三角形计算量是巨大的,为了确定的模式向量合成它需要解决在每个象限每个三角形的开关角。
所以与三角载波比较时我们可以计算比较。
这个计算方法是复杂的,很难适用于拓扑的三级或n能级(n≥3)逆变器。
三电平空间矢量可以被认为是由传统二级空间向量构成的6个小六角形。
三电平空间矢量图的每一个六角形的中心是小六边形内部的顶点。
三级空间矢量的分析如图3所示图3 三电平空间矢量分析三级电压空间矢量平面原始点是V0,当我们将三电平电压空间矢量平面减为两相电压空间矢量平面时,期望合成输出电压空间矢量的平面转化为包含参考电压空间矢量的小六角形。
原始点的6小六角是V1、V2、V3、V4、V5和V6.修正后我们可以考虑新的参考电压空间向量作为所需的输出电压空间矢量,然后按有效的顺序变换每个有效矢量和零矢量的坐标,然后整个研究平面完全转换为两级电压空间矢量平面。
基于g_h坐标系SVPWM算法三电平PWM整流器的研究

基于g 2h 坐标系SV PWM 算法三电平PWM整流器的研究符晓,伍小杰,于月森,姜小艳,葛娟(中国矿业大学文昌校区信电学院,江苏徐州221008) 摘要:介绍了三相三电平二极管中点钳位型PWM 整流器电路拓扑。
详细分析了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 )的基本原理,针对传统的复杂SV PWM 算法,分析了一种基于g 2h 坐标系的简化SV PWM 算法。
这种方法在矢量选取和作用时间计算方面进行了简化,避免了大量三角函数的运算,可以应用到三电平及多电平SVPWM 算法中。
最后在Matlab 仿真环境中建立了三相三电平PWM 整流器的电压定向控制系统(VOC )的仿真模型,对三电平g 2h 坐标系SV PWM 算法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三电平;脉宽调制整流器;空间矢量脉宽调制;g 2h 坐标系中图分类号:TM461 文献标识码:AR esearch on SVPWM Algorithm for Three 2level PWM R ectif ier B ased on g 2h CoordinateFU Xiao ,WU Xiao 2jie ,Yu Yue 2sen ,J IAN G Xiao 2yan ,GE J uan(School of Inf ormation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 echnologyWenchang Cam pus ,X uz hou 221008,J iangsu,China )Abstract :The topology of three 2phase three 2level neutral 2point 2clamped PWM rectifier was presented.The basic principle of space voltage pulse width modulation was analyzed ,and the algorithm based on g 2h coordi 2nates was proposed.The algorithm simplified vectors selecting and f unction time calculating.No trigonometric function computing is needed compared to the traditional SVPWM algorithm.It can be applied in three 2level and multi 2level SV PWM algorithm.Finally ,the simulation of voltage oriented control (VOC )system for three 2phase three 2level voltage 2source PWM rectifier is set up.Simulation results prove the validity of the algorithm.K ey w ords :three 2level ;pulse width modulation rectifier ;space voltage pulse width modulation ;g 2h coordi 2nates system 基金项目:中国矿业大学校青年科研基金项目(OC080248) 作者简介:符晓(1985-),男,博士研究生,Email :xjwu @ 三相电压型PWM 整流器(VSR )目前已被广泛用于电网污染改造和提高电能利用率。
三电平NPC变流器SVPWM算法研究

三电平NPC变流器SVPWM算法研究多电平变流器是目前电力电子技术研究的焦点之一,相对于传统两电平变流器优点明显,但其常用的空间电压矢量控制算法(SVPWM)也更加复杂。
文章阐述了三电平SVPWM算法的基本原理以及1 概述随着新能源的不断发展,尤其是风电技术等新能源电力技术的发展,变流器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高。
而相对于传统两电平变流器,三电平变流器具有明显的优点,如主开关器件承受的电压和du/dt减小一半,输出电压谐波小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应用价值[1]。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1][2]具有输出电流谐波少、转矩脉动小、直流利用率高等优点,是三电平变流器控制的首选方案。
相对传统算法,文章阐述了一种相对简单的方式来得到所需的作用时间,只需一个大区域的18个作用时间即可得到所需的所有作用时间,另外以60度坐标系来判断扇区简化计算,使算法变得简单。
2 SVPWM算法三电平SVPWM算法根据参考电压矢量由幾个基本矢量合成的原则来进行三电平变流器的控制,根据所需量的先后顺序,可以分为区域判断、作用时间计算以及作用时间分配三个部分。
2.1 参考矢量所在区域判断与传统算法类似,我们将基本空间矢量区域划分为6个大扇区、24个小区域。
但与传统算法不同,这里采用60度g-h坐标系来划分区域,简化计算。
以公式(1)转换到60度g-h坐标系后,以下列规则判断大扇区:N=1时,Vg>0且Vh>0;N=2时,Vg0且Vg+Vh>0;N=3时,Vg0且Vg+Vh0且Vh0且Vh0;2.2 作用时间计算判断完参考矢量在具体某一个区域之后,我们就可以根据伏秒平衡原理预先计算各个基本矢量所需的时间。
首先需要找到合成参考矢量所需的三个基本矢量V1、V2、V3,然后根据下面进行计算:V1T1+V2T2+V3T3=VrefTs (2)T1+T2+T3=Ts (3)类似地可以得到参考电压矢量在其他区域时的各基本矢量的作用时间,需要将各个区域所有基本矢量作用时间都计算出来,方便在使用时直接提取数据。
三电平pwm整流器控制策略研究

ea ia Rs
0
eb ib Rs
ec ic Rs
Sa1
Da1
Sa2
Ls Ls Ls
Da 2 Sa3
Sb1
Db1
1 Sb2
Sc1 Dc1 1 Sc2
Db22 Sb3
Dc2 2
S c3
Sa4
Sb4
Sc4
图 1 三电平 PWM 整流器主电路图
i dc P
+
C1
-
udc1
RL
udc2
+
C2
-
N
2 三电平整流器的数学模型
三 电 平 PWM 整 流 器 的 工 作 本 质 在 于 通 过 控 制 Si1-Si4 的开通与关断,保证稳定的直流侧输出电压 udc,
《变频器世界》 January, 2020
同时使得三相电流 ia、ib、ic 正弦化,并按照要求产生单 位功率因数,以使得整个系统不对电网产生无功污染 [4]。
在建立三电平整流器数学模型前,假设有如下前提 条件:
(1) 公共电网三相对称,刚性且稳定,为理想平衡 电压;
(2) 主电路开关元件为理想元件,其通断控制由开 关函数来描述;
(3) 直流侧负载为等效负载。 根据电路原理和坐标变换理论,三电平 PWM 整流 器在 d-q 坐标系下的电压方程为:
(1)
式(1)中,ud、uq 分别为整流器交流侧电压。 将 d 轴 定 向 于 电 网 电 压 矢 量 方 向,q 轴 超 前 d 轴 900。 由 式 (1) 可 以 看 出 d、q 轴 电 流 除 受 控 制 电 压 量 ud、uq 的影响外,还受耦合电压 ωLiq、-ωLid 电网电压 扰动 ed、eq 的影响。对此可以采用状态反馈实现 d、q 轴电流间的解耦,采用前馈补偿消除电网电压扰动。所 以,实际的控制电压应该包含三部分:
三电平NPC变流器SVPWM算法研究

三电平NPC变流器SVPWM算法研究作者:李兴熊明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年第21期摘要:多电平变流器是目前电力电子技术研究的焦点之一,相对于传统两电平变流器优点明显,但其常用的空间电压矢量控制算法(SVPWM)也更加复杂。
文章阐述了三电平SVPWM算法的基本原理以及1 概述随着新能源的不断发展,尤其是风电技术等新能源电力技术的发展,变流器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高。
而相对于传统两电平变流器,三电平变流器具有明显的优点,如主开关器件承受的电压和du/dt减小一半,输出电压谐波小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应用价值[1]。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1][2]具有输出电流谐波少、转矩脉动小、直流利用率高等优点,是三电平变流器控制的首选方案。
相对传统算法,文章阐述了一种相对简单的方式来得到所需的作用时间,只需一个大区域的18个作用时间即可得到所需的所有作用时间,另外以60度坐标系来判断扇区简化计算,使算法变得简单。
2 SVPWM算法三电平SVPWM算法根据参考电压矢量由几个基本矢量合成的原则来进行三电平变流器的控制,根据所需量的先后顺序,可以分为区域判断、作用时间计算以及作用时间分配三个部分。
2.1 参考矢量所在区域判断与传统算法类似,我们将基本空间矢量区域划分为6个大扇区、24个小区域。
但与传统算法不同,这里采用60度g-h坐标系来划分区域,简化计算。
以公式(1)转换到60度g-h坐标系后,以下列规则判断大扇区:N=1时,Vg>0且Vh>0;N=2时,Vg0且Vg+Vh>0;N=3时,Vg0且Vg+Vh0且Vh0且Vh0;2.2 作用时间计算判断完参考矢量在具体某一个区域之后,我们就可以根据伏秒平衡原理预先计算各个基本矢量所需的时间。
首先需要找到合成参考矢量所需的三个基本矢量V1、V2、V3,然后根据下面进行计算:V1T1+V2T2+V3T3=VrefTs (2)T1+T2+T3=Ts (3)类似地可以得到参考电压矢量在其他区域时的各基本矢量的作用时间,需要将各个区域所有基本矢量作用时间都计算出来,方便在使用时直接提取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网络结构的快速SVPWM三电平PWM整流器的研究
三电平空间矢量脉宽调制PWM整流器神经网络
1引言
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装置的广泛应用,电网中的谐波污染也日趋严重。
消除电网谐波污染和提高电网功率因数的根本措施是使变流装置实现网侧电流正弦化,并运行于单位功率因数。
具有高功率因数的三相PWM整流器通过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可实现三相输入的高功率因数校正,同时能使直流侧输出电压恒定且可控,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
而三电平PWM整流器相对于两电平整流器,每个功率器件承受的关断电压仅为直流侧电压的一半,并且在相同的开关频率下,交流侧的电压和电流谐波含量低,直流电压纹波小。
因此在高压大功率传动、高压直流输电、可再生能源的并网发电等领域,三电平PWM整流器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1]。
三电平PWM整流器的调制方法主要分为基于电压空间矢量的脉宽调制(SVPWM)技术和基于载波比较的脉宽调制技术。
SVPWM因具有直流电压利用率高、器件开关次数较少、易于数字化实现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2]。
传统的三电平SVPWM调制方法计算量大,涉及较多的查表和三角函数,普通定点DSP难以满足要求。
为此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很多改进算法[3-6]。
文献[6]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结构形式的快速SVPWM算法,并应用到三电平电压型逆变器的过调制控制策略中。
该算法在基矢量选取及其作用时间计算方面进行了简化,节省了处理器的计算时间,从而在三电平过调制控制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本文将基于网络结构形式的快速SVPWM算法应用到三电平PWM整流器中,并
在 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中对该算法进行了验证。
对于三电平PWM整流器固有的中点电位平衡问题,本文通过判断中点电流方向和电容的电压差,采用了一种易于实现的滞环控制方法。
仿真结果表明,三相PWM整流器具有较好的稳态和动态性能,从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2三电平PWM整流器SVPWM基本原理
二极管箝位型三电平PWM整流器的主电路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其交流侧采用三相对称的无中线连接方式,每一相桥臂有4个功率开关管、4个续流二极管、2个箝位二极管。
对于任意给定的三相基波电压瞬时值vao、vbo、vco,若考虑三相为平衡系统,则可在复平面内定义电压空间矢量为
其中,α=ej2π/3。
图2给出了三电平整流器空间电压矢量在α-β坐标系下的分布,其中含有6个模为2vdc/3
的大矢量,6个模为的中矢量以及6个模为vdc/3的小矢量,三个零矢量(PPP、NNN、000)位于坐标原点。
图1 二极管钳位型三电平PWM整流器主电路
图2 三电平PWM整流器空间电压矢量图
3基于网络结构的快速SVPWM算法
3.1 网络结构
在网络结构中,网络采用一定的竞争学习机制,完成对复杂模式的分类过程。
当网络完成对输入模式的学习之后,会将各个模式分布地记忆在网络的各个连接权值上。
当在输入层输入标幺化的矢量时,该网络的中间节点值等于输入矢量与网络权值矢量的内积,可表示为
(1)
式中,θ为U、W的夹角。
由于输入矢量和权值矢量都已标幺化,中间节点值由以上两个矢量夹角的余弦值决定。
其中最大的中间节点赢得比较,即赢得比较的矢量最靠近输入矢量,其过程如图3所示。
在SVPWM算法过程中,首先需要确定参考电压矢量vr处于确定的6个分类模式区域中的哪一个,因此属于对输入模式的学习问题,并且所有模式的权值都是已知的,不需要对网络的权值进行训练。
图2中,va,r与6个大矢量的内积分别为1,0.5,-0.5,-1,-0.5,0.5,这些值即为该
竞争网络的权值。
基于网络结构形式的SVPWM算法较传统的SVPWM简单、精确,其核心就是网络结构模块,其框图如图4所示。
参考电压矢量经过6个线性运算后,其结果被送入比较单元进行处理。
其中第k个计算单元的输出值,也等于参考电压矢量和第k个基矢量的内积,即:k=13, 14 (18)
(2)
从式(2)可以看出,和参考电压矢量vr最近的基矢量vk,其对应的计算单元输出值nk最大。
若参考电压矢量vr落在vi和vi+1组成的扇区中,相对应的ni和ni+1将大于其他各nk值。
比较单元中两个最大的输出值为
(3) 式中,θ为参考电压矢量和与之最近的基矢量之间的夹角。
由比较单元输出的两个最大值下标,可以确定参考电压矢量所在的扇区;而最大输出值ni和ni+1则为合成基矢量的作用时间计算提供了方便。
3.2 基矢量的选取
在确定参考电压矢量所在扇区之后,首要任务就是通过坐标变换把参考电压矢量规划到第Ⅰ扇区进行处理。
例如,参考电压矢量落在第Ⅱ扇区时,变换到第Ⅰ扇区为
(4)
在参考电压矢量转换到第Ⅰ扇区后,便可以通过区域判定单元进行小区判断,图5给出了第Ⅰ扇区的小区分布图。
令
C=A×B (5)
式中,C=[a b c]T;B=[3vα1/2vdc 3vβ1/2vdc 1]T,为标幺化的参考电压矢量矩阵;A为系数矩阵,由v1,v2,v7三个基矢量的顶点所在的三条直线确定,其值为
式(5)中,若a<0,则参考电压矢量落在第1小区;若b<0,则参考电压矢量落在第3小区;若c<0,则参考电压矢量落在第4小区;否则,参考电压矢量落在第2小区。
当参考电压矢量位于某小区时,根据NTV(Nearest Three Vector)原则直接由该小区的三个顶点对应的基矢量进行合成。
3.3 基矢量的作用时间
在合成基矢量确定以后,根据伏秒平衡原则,便可以求得3个基矢量的作用时间。
以参考电压矢量落在图5中第3小区为例,则vr可由v1、v7、v13合成,且
v1t0+v13t1+v7t2=vrT
t0+t1+t2=T (6)
式中,t0、t1、t2分别为矢量v1、v13、v7的作用时间,T为空间矢量调制周期。
可得
(7)
式中,m为调制度,定义。
由式(3)知,
(8)
将式(8)和m的值代入式(7)可得
(9) 由式(9)可以看出,合成基矢量的作用时间计算仅是简单的线性计算,避免了大量的三角函数,从而可节省处理器的计算时间。
3.4 直流侧中点电位控制
三电平整流器在运行中必须保证中点电位平衡,否则将导致输入电流波形畸变,损坏功率开关器
件和滤波电容,不利于整流器的安全运行[7]。
本文采用基于控制因子ρ的滞环控制方法,即通过重新安排冗余电压矢量的时间分配对中点电位进行控制。
以参考电压矢量位于图5中小区3为例,小矢量v1对应正小矢量v1p和负小矢量v1n,它们对中点电位的影响相反,其优化后的电压基矢量作用顺序为:v1p-v7-v13-v1n-v13-v7-v1p。
其中,v1p和v1n的作用时间为
t1p=t1(1+ρ)/2t1n=t1(1-ρ)/2(10)
式中,ρ为控制因子,且-1≤ρ≤1。
由于小矢量v1p和v1n的幅值和相角相同,故只要满足式(10),则改变两个矢量的作用时间,将不会影响输出电压矢量,并可达到控制中点电位的目的。
图3 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4 基于网络结构形式的SVPWM框图
图5 第Ⅰ扇区的小区分布图
4仿真研究
本文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平台搭建了三电平PWM整流器的电压定向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对基于网络结构形式的SVPWM算法进行仿真研究。
系统的仿真参数如下:三相输入为三相对称正弦电压,相电压幅值为220V,输入侧等值电阻为R=0.1Ω,电感为L=10mH,直流侧电容为C1=C2=2600μF,负载RL=100Ω,直流电压给定Vdc=550V,开关频率f=5kHz。
图6为整流器直流侧电压波形,可见控制系统在稳定运行时,直流侧电压为550V,与给定相符,且波形平直、波动小。
从图7和图8中可以看出,输入电流与输入电压同相位,功率因数接近为1,电流畸变率为3.33%。
图9为直流侧两电容上的电压波形,可以看出采用控制策略后,中点电位的波动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图6 直流侧电压波形
图7 电网电压与电流(放大10倍)波形
图8 网侧电流频谱图
图9 直流侧电容两端电压波形
5结束语
本文介绍了三电平PWM整流器的拓扑结构,分析了基于网络结构形式的SVPWM算法,该算法计算简单,无需复杂的三角函数运算,有利于计算机的数字化实现。
文中将该算法应用到三电平PWM整流器中,并在Matlab仿真环境中验证了该算法。
仿真结果表明,三相PWM整流器具有较好的稳态和动态性能,从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陈炎
更多请访问:中国自动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