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键》学案

合集下载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2:化学键学案4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2:化学键学案4

科目高一化学课题第三节化学键(第4课时) 年级班姓名学习目标:(1)、对共价键和共价化合物概念的理解;从化学键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2)、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判断和被破坏的化学键类型的判断。

四、化学键(1)定义:使相结合或相结合的通称为化学键。

(3)化学反应的实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就是旧化学键与新化学键的过程。

五、分子间作用力与氢键(1)分子间作用力①概念:分子之间存在着一种把分子叫做分子间作用力,又称。

②强弱: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它主要影响物质的、、等物理性质,化学键属分子内作用力,主要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

③规律:一般来说,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越大,分子间作用力,物质的熔点、沸点也越。

④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只存在于由分子组成的共价化合物、共价单质和稀有气体的分子之间。

在离子化合物、金属单质、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等物质中只有化学键,没有分子间作用力。

(2)氢键①概念:像、、这样分子之间存在着一种比的相互作用,使它们只能在较高的温度下才能汽化,这种相互作用叫做氢键。

②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分子间形成的氢键会使物质的熔点和沸点,这是因为固体熔化或液体汽化时必须破坏分子间的氢键,消耗更多的能量。

【小组讨论、总结】1、从概念、所含化学键的类型、达到稳定结构的途径、常含元素的类型及电子式的书写等方面讨论总结有关两类化合物的区别。

【自我测试】2.(08年全国重庆卷)在初我国南方遭遇的冰雪灾害中,使用了一种融雪剂,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XY2,X、Y均为周期表前20号元素,其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且1molXY2含有54mol电子。

⑴、该融雪剂的化学式是_______;X与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是__________。

⑵、元素D、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D与Y相邻,则D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D与E能形成一种非极性分子,该分子的结构式为_______;D所在族元素的氢化物中,沸点最低的是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化学键 (第1课时)教案

高中化学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化学键 (第1课时)教案

化学键 (第1课时)【课标要求】知识与技能要求:理解离子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要求:通过离子键的学习,培养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像力。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认识事物变化过程中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性。

【教学重点】离子键的概念。

【教学方法】讨论、比较、归纳 。

【教学过程设计】[引言]从元素周期表我们可以看出,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一百多元素,元素原子可以相互碰撞形成分子,那是不是所有的原子都可以相互碰撞形成新的物质呢?[实验]见课本19页实验1—2。

描述实验现象: 。

[思考与交流](1)从宏观上讲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新的物质氯化钠,若从微观角度考虑,又该如何解释呢?(2)画出钠和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试解释氯化钠是怎样形成的?能否画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4)从定义上分析离子键形成的条件?离子键的实质?构成离子键的粒子的特点?[归纳与整理]第三节 化学键一 离子键1.定义: 叫作离子键。

2.形成条件: 活泼金属 M M n+化合离子键 活泼非金属 X Xm- 3.离子键的实质: 间的静电吸引和静电排斥。

4. 构成离子键的粒子的特点:活泼金属形成的 离子和活泼非金属形 离子。

5、离子化合物:由 构成的化合物,所以一般离子化合物都很稳定。

[思考与交流](1)所有金属和非金属化合都能形成离子键吗?举例说明。

(2)所有非金属化合都不能形成离子键吗?举例说明。

(3)什么是电子式?[归纳与整理]二.电子式:在元素符号的周围用小黑点(或×)来表示原子 电子的式子1.表示原子Na Mg Cl O[课堂练习] Al Si P S H-ne - +me - 吸引、排斥 达到平衡2.表示简单离子:阳离子:阴离子:[课堂练习] Ca 2+ Br - K + F– 3.表示离子化合物NaF MgO KCl[课堂练习] KBr NaCl MgCl 2 K 2O4.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判断下列表示是否正确]1. ∶Cl • + ×Mg × + •Cl ∶ Mg 2+[∶Cl ∶]-22 . ∶Cl • + ×Mg × + •Cl ∶====== [∶Cl ∶]-Mg 2+[∶Cl ∶]-3. ∶Cl • + ×Mg × + •Cl ∶ [∶Cl ∶]-Mg 2+[∶Cl ∶]- [注意点]①反应物要用原子的电子式表示,而不是用分子式或分子的电子式表示;生成物中“同类项”,只能分写,不能合并。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1.3化学键25-人教版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1.3化学键25-人教版

化学2 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化学键的概念,培养学生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力。

2、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及成因,了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对化学键的认识与理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通过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化学键形成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

2、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3、培养学生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重点】第一课时: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及成因;化学键的概念;化学反应的实质。

第二课时:电子式的书写;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第一课时:化学键的概念;化学反应的实质。

第二课时:阴、阳离子电子式书写方法区分;易错电子式辨析。

第一课时一种神奇的力教学过程【科学视野】左图一壁虎能飞檐走壁,它借助的是脚上数以百万计的刚毛与墙壁之间的分子间作用力,又称范德华力。

右图二冰山能漂洋过海。

冰,水为之而轻于水,水分子之间的这种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氢键,使冰的密度小于水,也使得生命存在并延续……【速读挑战】2分钟速读课本23页【科学视野】,找到并标记以下课外知识点:1. 范德华力定义 P 232. 范德华力大小比较 P 233. NH 3 、H 2O 、HF 沸点反常的原因 P 24思考1据P 24图1-11推测无氢键时水的沸点?分析:应在0℃以下,对生命体来讲应是个灾难!【导 语】还有一种十分神奇的力,好似上帝之手,仅用百余种原子,却创造出数以千万计的分子,构成了我们多姿多彩的物质世界!它就是化学键。

一、 化学键----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

思考2为什么离子、原子要结合?稀有气体原子会相互结合吗?【动画演示】原子结合的动力。

分析:稀有气体原子满足稳定结构,无需结合,是单原子分子。

结论:原子均有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的趋势。

高中化学1.3《化学键》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化学1.3《化学键》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三节 化学键 第1课时化学键:〔1〕定义: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通称化学键。

2〕化学反响的本质:反响物分子内旧化学键的断裂和产物分子中新化学键的形成离子键 3〕化学键的类型共价键 金属键一.离子键1.定义:把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 离子键。

实质 :静电作用〔包含吸引和排斥〕2.离子键的判断:〔1〕第IA 、ⅡA 族的活泼金属 元素 之间所形成的化学键是 离子键[Na2O 、MgCl2等] 第ⅥA、ⅦA 族的活泼非金属元素2〕带正、负电荷的原子团之间形成的化学键——离子键。

[(NH4)2SO4、NaOH 、NH4Cl 、Mg(NO3)2等]3.决定强弱的因素:①离子电荷数:离子电荷越多,离子键越强;②离子半径:离子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

4.电子式:(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价电子〕的式子叫〔1〕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 电子式。

原子:元素符号→标最外层电子数,如:H OMg N F 单核阳离子:阳离子符号即为阳离子的电子式,如:Na +、Mg 2+、Al 3+ 写法:单核阴离子:元素符号→最外层电子数→ [ ] →标离子电荷数 如: 3– 2– Cl FN S原子团的阴阳离子:原子团→最外层电子→ [ ] →标离子电荷数〔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的形成:NaCl 离子键的形成: MgBr 2离子键的形成:〔3〕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第2课时 二.共价键1.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 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2.共价键的判断:如:H2、Cl2、N2、O2、O3、P4等。

〔1〕同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单质中的化学键: 〔稀有气体除外: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属于无化学键分子〕〔2〕不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学键:①非金属氧化物、氢化物等:H2O、CO2、SiO2、H2S、NH3等1②酸中的化学键〔全部是共价键〕:HNO 、HCO 、HSO 、HClO 、CHCOOH 等。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教案-3_化学键_教学设计_教案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教案-3_化学键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通过对Cl2、HCl形成过程的分析,理解共价键、共价化合物和化学键的涵义以及化学反应的本质。

2、学会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以及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

2.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共价键、共价化合物和化学键的涵义以及化学反应的本质。

难点: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以及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

3. 教学用具课件4. 标签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第三节化学键。

教师板书课题。

二、明确学习目标和重难点学习目标:1、通过对Cl2、HCl形成过程的分析,理解共价键、共价化合物和化学键的涵义以及化学反应的本质。

2、学会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以及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

重点:共价键、共价化合物和化学键的涵义以及化学反应的本质。

难点: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以及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

三、新课教学(一)教学题1:某ⅡA族元素X和ⅦA族元素Y可形成离子化合物,请用电子式表示该离子化合物。

学生自己思考后举手发言,集体评价。

(二)教学题2:钠与氧气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氧化钠,请用电子式表示氧化钠的形成过程。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同桌讨论,集体交流。

(三)讨论:活泼的金属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化合时形成离子键。

那么,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能形成离子键吗?为什么?答:不能,因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均有获得电子的倾向。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可通过共用电子对使双方最外电子层均达到稳定结构。

(如HCl的形成)(四)教学“共价键”1、概念: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2、类别:非极性共价键;极性共价键3、特点:非极性共价键特点:共用电子对不偏移,成键原子不显电性极性共价键特点:共用电子对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原子一边(氯原子),氯原子带部分负电荷,氢原子带部分正电荷。

(五)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六)成键微粒:原子。

相互作用:共用电子对1、成键元素: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2、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3、不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形成极性共价键;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形成非极性共价键4、氢氧化钠晶体中,钠离子与氢氧根离子以离子键结合;在氢氧根离子中,氢与氧以共价键结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导学案-化学键(第2课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导学案-化学键(第2课时)

第一章物質結構元素週期律第三節化學鍵(第2課時)課前預習學案一預習目標 1.理解共價鍵、非極性鍵、極性鍵的含義。

2.能用電子式表示共價化合物的形成過程。

3.知道化學鍵的含義及其分類,並從化學鍵的角度認識化學變化的本質。

二預習內容:理解共價鍵的含義,共價鍵的形成條件和分類,能用電子式表示共價化合物的形成過程,知道化學鍵的含義及其分類。

三提出疑惑:共價鍵的形成條件是什麼?怎樣用電子式表示共價化合物的形成過程?化學鍵該如何分類課內探究學案學習目標:1.理解共價鍵、非極性鍵、極性鍵的含義。

2.能用電子式表示共價化合物的形成過程。

3.知道化學鍵的含義及其分類,並從化學鍵的角度認識化學變化的本質學習重難點:共價鍵、非極性鍵、極性鍵的含義、用電子式表示共價化合物的形成過程學習過程:根據H Cl的形成過程,結合課本填寫下列空白。

一、共價鍵1、共價鍵叫做共價鍵①成鍵微粒:②成鍵本質:③成鍵條件:注意:(1)只含有共價鍵的化合物屬於共價化合物(即若存在離子鍵,一定為離子化合物)(2)共價鍵存在於非金屬單質的雙原子分子中,共價化合物和某些離子化合物中(如NaOH、Na2O2)。

2、共價鍵的表示方法①電子式:H2Cl2N2 O2CO2CH4HCl H2O NH3②結構式(用短線“-”表示一對共用電子):H2N2 HClH2O NH3CO2CH4Cl2二用電子式表示共價化合物的形成過程:H2:HCl:例1 用電子式表示下列化合物的形成過程CO2:H2O:三共價鍵的分類:①非極性鍵:在雙原子單質分子中,同種原子形成的共價鍵,兩原子吸引電子的能力,共用電子對任何一個原子,成鍵的原子都電性。

這樣的共價鍵叫做非極性共價鍵,簡稱非極性鍵,可見非極性鍵是同種原子之間形成的共價鍵。

如:H-H鍵,Cl-Cl鍵,Na2O2中的O-O鍵等。

②極性鍵::在化合物分子中,不同種原子形成的共價鍵,由於不同種原子吸引電子的能力,共用電子對必然偏向吸引電子能力的一方,所以吸引電子能力強的一方顯電性,吸引電子能力弱的一方顯電性。

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2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三节化学键教案

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2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三节化学键教案

化学键(第一课时)宜春八中甘一(08090108)教材:人教版《化学2》第一章第三节。

教材分析:这一节的内容在“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之后,是对于化学物质的组成方式的初步解析,也是对化学反应本质的进一步探讨。

很好的衔接了之前的元素周期表的有关内容,也联系了之前的有关原子结构、离子的概念、化合价的概念、电解质的概念等等。

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选修三的第二章第一节——共价键,第三章第四节——离子晶体;选修四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知识内容做了很好的铺垫。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就已经知道了粗略的原子结构、化合价、离子等等概念,在高一上学期的学习中也知道了自由移动的离子组成的电解质等概念,也学习了比较多的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在本课之前也刚刚学习过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具备了通过元素周期表推断元素性质的变化的能力。

但对于物质之间是怎样结合在一起的,特别是原子之间是怎么结合在一起的,还不清楚,甚至可能都还没有考虑过,对于化学反应的理解也停留在具体物质之间,是较为宏观的层面。

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对于理论的逻辑推理能力,在理论思维的发展基础上,高中生思维的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的等能力也在协调发展;思维的创造性也在提升,能不断地提出新的假设、理论,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明显增强。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离子键,能用自己的语言,或是借助具体的化合物说明离子键。

②明白共价键的含义,能举例说明共价键。

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离子键与共价键的联系和区别,能举出几个离子键、共价键的例子。

④逐步培养从已有大量知识的基础上总结规律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实验的观察,以及原有知识的分析推导,大胆地做出猜想;通过视频、文献等等资料,验证推论。

②培养自己联系前后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再思考,并推导出一些结论的能力,培养自己的科学直觉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通过自己的大胆推测,了解到科学知识的前后关联性,体会到对于已有知识进行再思考的乐趣,培养严谨的科学思维。

化学必修二化学键教案

化学必修二化学键教案

化学必修二化学键教案【篇一: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教案表】揭阳第三中学教案表【篇二: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单元化学键教学设计】化学键单元教学设计主备人:胡义霄备课组成员:赵学红杨绕波李尧戚云伟秦恒友集体备课:2015年3月10日一、内容及其解析1.内容本单元的内容如下:本单元主要内容是离子键、共价键、及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其中核心内容是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根据核心内容的知识类型,教学应该按概念课课型设计并实施。

2.解析(1)对核心内容的解析本单元是在学习了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知道了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元素如何构成形形色色的物质,以及物质的构成形式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从本单元内容来看,离子键、共价键、及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是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本节教材内容属于物质结构理论的范畴,而物质结构不仅是本书的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教材的重点。

通过本节教材的学习,形式认识了化学键和化学反应的实质,对分子结构理论将有整体认识。

所以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及其形成过程是本单元的核心内容。

(2)对有关事实性知识的解析本课按概念课课型设计并实施,化学键存在于微观结构中,我们无法进行观察,只能通过cai演示,使学生去了解形成过程。

这部分内容属于化学基本概念,这在高考试题中也属于重点,所以很有必要去突破这部分内容。

所以,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的教学重点是了解离子键,共价键概念,而关键是利用实验探究nacl、hcl的形成帮助学生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含义。

二、目标及其解析1.目标(1)单元目标:①掌握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

②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2)课堂教学目标:①通过对nacl形成过程的分析,理解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含义。

②学会用电子式表示原子、离子、离子化合物以及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键》学案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化学键(第2课时)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1.理解共价键、非极性键、极性键的含义。

2.能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3.知道化学键的含义及其分类,并从化学键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

二预习内容:理解共价键的含义,共价键的形成条件和分类,能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知道化学键的含义及其分类。

三提出疑惑:共价键的形成条件是什么?怎样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化学键该如何分类
课内探究学案
学习目标:1.理解共价键、非极性键、极性键的含义。

2.能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3.知道化学键的含义及其分类,并从化学键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
学习重难点:共价键、非极性键、极性键的含义、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学习过程:根据H Cl的形成过程,结合课本填写下列空白。

一、共价键
1、共价键
叫做共价键
①成键微粒:
②成键本质:
③成键条件:
注意:(1)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属于共价化合物(即若存在离子键,一定为离子化合物)
(2)共价键存在于非金属单质的双原子分子中,共价化合物和某些离子化合物中(如NaOH、Na2O2)。

2、共价键的表示方法
①电子式:H2 Cl2 N2 O2
CO2 CH4 HCl H2O NH3
②结构式(用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H2 N2 HCl
H2O NH3 CO2 CH4 Cl2
二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H2:
HCl:
例1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CO2:
H2O:
三共价键的分类:
①非极性键:在双原子单质分子中,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两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共用电子对任何一个原子,成键的原子都电性。

这样的共价键叫做非极性共价键,
简称非极性键,可见非极性键是同种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

如:H-H键,Cl-Cl键,Na2O2中的O-O键等。

②极性键::在化合物分子中,不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由于不同种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共用电子对必然偏向吸引电子能力的一方,所以吸引电子能力强的一方显电性,吸引电子能力弱的一方显电性。

这样的共价键叫做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可见极性键是不同种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

如:H-Cl键,NaOH中的O-H键等。

例2.下列共价化合物中,以极性键结合的(),以非极性键结合的()
(1)F2(2)O2(3)NH3(4)CH4(5)SO2
四、化学键
1.含义及其分类
通称为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和共价键。

化学键的形成与有关,它主要通过原子的或来实现。

2.一个化学反应的过程,本质上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例3.物质之间发生反应时,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颜色
B.状态
C.化学键
D.原子核
五、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1.分子间作用力
在分子内我们称为化学键。

在分子之间还存在一种
的作用力,叫做分子间作用力,又称。

分子间作用力不是化学键,它比化学键要弱得多,它广泛地存在于分子与分子之间,但只有在分子与分子充分接近时,分子间才有明显的作用。

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的熔点、沸点、溶解度等都有影响。

2.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的区别
分子间作用力存在于:分子与分子之间。

化学键存在于:分子内相邻的原子之间。

3.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
一般来说,对于和的物质,,
,物质的、也越高。

例如,卤素单质,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增大,它们的熔点,沸点也相应升高。

4.HF、H2O、NH3的沸点有反常现象,是因为它们的分子之间存在着一种比分子间作用力稍强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叫。

氢键比弱,比强,所以把氢键看作是一种稍强的分子间作用力。

例如:H2Te、H2Se、H2S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减小,分子间作用力依次减弱,因而熔沸点依次降低。

然而H2O由于分子间氢键的形成,分子间作用力骤然增强,从而改变了Te—O氢化物熔沸点降低的趋势而猛然升高,卤族中的HF和氮族中的NH3也有类似情况。

反思总结:1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属于共价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一定含有共价键,一定不含离子键,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为离子化合物。

2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时不用箭头表示。

3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和共价键,共价键包括非极性键和极性键。

当堂检测:
1.下列物质中,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A.Na2O2B.Na2O C.NaOH D.CaCl2
2.下列物质中,不含非极性键的分子是()
A.Cl2B.H2O C.N2D.CH4
3.下列关于极性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不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共价键
B.由同种元素的两个原子形成的共价键
C .分子中必定含有极性键
D .共用电子对必然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原子一方
4.下列化学键一定属于非极性键的是
() A .共价化合物中的共价键 B .离子化合物中的化学键
C .H 2O 分子中的化学键
D .非金属单质双原子分子中的化学键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非金属原子之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
B.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C.离子化合物中可能有共价键
D.共价化合物中可能有离子键
6.下列物质中,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A.NaOH
B.NaCl
C.H 2
D.H 2 S
7.下列物质中,含有极性共价键的是()
A.单质碘
B.氯化镁
C.溴化钾
D.水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必是离子化合物
B.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必是共价化合物
C.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
D.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
9.下列微粒中,同时具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是()
A .3NH
B .Cl NH 4
C .S H 2
D .KOH
10.下列分子的结构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不能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的是()
A .3BF
B .4CCl
C .2CO
D .5PCl
11.下列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A .•••••••⨯Cl H
B .•••••••⨯•⨯••••••O
C O C .-•••••••⨯]H O [
D .•••
••••⨯•••••••⨯O Cl H 课后练习与提高:
12.有A 、B 、C 、D 四种元素,A 和B 两种元素的原子各有两个电子层;C 、D 两元素的原子各有三个电子层。

A 和B 能化合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AB 2,C 和D 能化合生成C 2 D ,B 和D 是同族元素,B 离子和C 离子核外电子数相同。

(1)这四种元素分别是:A B C D
(2)用电子式表示C 和D 形成化合物的过程:。

参考答案:1C 2BD 3AC 4D 5C 6C 7D 8AD 9BD 10AD 11AC
12A 为C ,B 为O ,C 为Na ,D 为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