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段预制拼装桥梁短线匹配法施工监测方案word版本
短线匹配法节段预制箱梁施工技术(3)

六、线型控制(一)短线法线型控制原理短线法是一种在有限场地上进行桥梁节段预制的有效方法,该方法将梁体划分为若干节段,采用一套模板(有一端为固定端模)进行节段预制。
预制从第1个节段开始。
第1个节段在固定端模和活动端模之间浇筑,这个节段通常被称为段,然后将该节段前移作为匹配梁(充当活动端模)进行第2节段浇筑,这样能保证相邻节段之间的匹配质量。
重复这个过程,将第i个节段前移进行第i+1节段浇筑,直到所有节段预制完毕。
短线法预制线性控制就是通过每次调整匹配梁的空间位置来保证梁体的设计线型,包括两个方面:匹配梁理论安装位置和每次制造误差的修正。
假设梁体的整体线型为整体坐标,即将浇筑的相邻节段为局部坐标,这就需要进行一定的坐标转换来确定匹配梁的理论安装位置。
(二)坐标转换原理首先根据设计线型确定总体坐标系,确定在总体坐标系中各节段梁之间的理论接缝位置,并在每一个接缝上确定用于短线预制的控制点的位置以及在总体坐标系中的坐标;然后计算各个局部坐标系的余弦以及相对于总体坐标系的坐标位移,再进行坐标转换,即将各接缝的控制点的总体坐标转换为局部坐标;最后由同一节段梁在不同坐标系中的不同坐标计算每一节段梁从现浇位置移动到匹配位置的位移量。
需说明的是:第1节段浇筑的梁没有匹配梁,只有活动端模板;最后的节段梁不用计算其平移。
(三)线型控制方法短线法节段预制拼装施工工艺的线型控制主要是在预制场完成,一般采用三维定位软件及测量控制系统。
短线法的线型控制是在每一次密接匹配预制时,精确地调整匹配节段的方位及模板的相对位置来实现的。
线型控制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
要想达到理想的目的,最主要的是精密地测量计及正确地调控旧节段(相邻匹配节段)与新节段模板之间的相对位置。
首先在预制场内设置稳定的观测塔和目标塔,在观测塔上架设测量仪器进行调控。
在节段预制过程中,观测塔、目标塔及观测塔上的测量仪器均不得有任何移位,否则必须重新建立测量系统。
端模板必须永远保持垂直、水平和方正,所有线型控制都依赖预制曲线来移动旧节段(匹配节段)进行的。
桥梁工程施工监测方案范本

桥梁工程施工监测方案范本一、引言本桥梁工程施工监测方案是为了保障桥梁工程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减少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和损失而编制的。
对于桥梁施工监测的范围、内容、方法和要求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规定,以确保施工过程中各项监测工作得到有效的实施和监测数据得到准确的采集和分析。
二、监测范围桥梁工程施工监测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桥梁主体结构的施工监测:包括桥梁桩基承台施工、箱梁浇筑、拱桥拱肋安装等主体结构工程;2. 施工场地的沉降监测:包括桩基承台施工过程中可能引起的周边地面沉降情况;3. 施工过程中的水文气象监测:包括监测施工过程中的降雨、风速等气象条件对施工的影响;4. 施工现场的安全监测:包括监测施工现场人员的安全状况和施工设备的安全情况等。
三、监测内容桥梁工程施工监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结构变形监测:包括桥梁结构的轴力、弯矩、剪力等变形情况的监测;2. 水平位移监测:包括桥梁结构的水平位移情况的监测;3. 垂直位移监测:包括桥梁结构的垂直位移情况的监测;4. 桥台、桥墩倾斜监测:包括桥台、桥墩倾斜情况的监测;5. 沉降监测:包括桥梁结构的沉降情况的监测;6. 温度监测:包括桥梁结构的温度情况的监测。
四、监测方法桥梁工程施工监测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传感器监测法:通过安装传感器对桥梁结构的各项监测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处理;2. 测量监测法:通过测量仪器对桥梁结构的变形、位移等监测数据进行测量和分析;3. 视觉监测法:通过现场实时监控摄像头对桥梁结构进行实时监测和录像。
五、监测要求桥梁工程施工监测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监测数据必须准确无误,不存在人为偏差或错误;2. 监测数据的及时性:监测数据必须及时上传和处理,不能出现滞后现象;3. 监测数据的连续性:监测数据必须保持连续性,不得出现中断或缺失的情况;4. 监测数据的分析与研究:监测数据的分析和研究必须及时进行,为施工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短线匹配法节段梁双向测量监控预制施工工法.(DOC)

短线匹配法节段梁双向测量监控预制施工工法前言在建筑工程中,结构施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环节,而在结构施工中,预制楼板的使用越来越普遍。
然而,在预制楼板的安装过程中,如何保证施工质量,提高安全性,一直是困扰着施工人员的问题。
短线匹配法节段梁双向测量监控预制施工工法正是一种有效地解决方案。
工法原理短线匹配法短线匹配法是一种测量方法,它主要是通过在母板下方及支模上方分别设立两个短线,然后利用这两个短线进行测量。
在使用过程中,将水准仪放置在测量面的法线处,再分别对两个短线进行测量。
通过比对两次测量结果的差异,就可以确定母板的水平位置。
节段梁节段梁就是在混凝土楼板的现浇龙骨基础上,将一部分的混凝土预制后,再与现浇的混凝土龙骨进行配合,完成楼板的安装。
在使用节段梁进行预制楼板的制作时,需保证节段梁的几何尺寸精度和装配精度。
双向测量双向测量是指在预制楼板安装过程中,需要对楼板的两个方向进行测量。
通过测量,可以判断楼板在两个方向的位置是否正确,以及楼板的变形情况。
监控预制施工在使用预制楼板进行施工时,需要进行监控,以保证施工质量。
监控预制施工包括测量、记录、分析等一系列工作,从而保证预制楼板的施工质量。
工法实施在短线匹配法节段梁双向测量监控预制施工工法中,具体实施流程如下:设立短线在母板下方和支模上方,分别设立两个短线,两个短线需保持一定的距离。
确定基准面在母板表面选取一个基准面,然后在基准面的法线处放置水准仪。
进行测量分别对设立的两个短线进行测量,记录测量结果。
计算误差将两次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计算两次测量的误差。
调整母板根据计算出的误差,对母板进行调整,直到两次测量的误差满足要求。
安装节段梁在母板上安装节段梁,保证节段梁的几何尺寸精度和装配精度。
进行双向测量对安装好的节段梁进行双向测量,检测节段梁的位置和变形情况。
监控预制施工在预制楼板施工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控,及时记录施工情况,并进行分析。
工法应用短线匹配法节段梁双向测量监控预制施工工法广泛适用于预制楼板的安装施工中,可以提高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桥梁工程施工监测方案模板

桥梁工程施工监测方案模板一、工程概况1.1 项目背景本项目为XX桥梁工程,位于XX市XX道路,跨越XX河,连接XX区与XX区,工程内容包括主桥、引桥、接线道路等。
桥梁全长XX米,宽XX米,采用双向XX车道,设计速度XX公里/小时。
工程结构形式为主跨XX米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墩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1.2 工程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桥梁工程位于XX市XX道路,周边环境主要包括居民区、商业区、工业区等。
工程区域地质条件为河流冲积平原,地质结构较为稳定。
1.3 主要施工内容本项目主要施工内容包括主桥、引桥的箱梁预制、安装,桥墩、桥台、基础等施工,以及接线道路的施工。
二、施工监测目的和任务2.1 监测目的为确保桥梁工程质量和安全,降低施工风险,提高工程投资效益,特制定本监测方案。
通过对施工过程的全面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问题,为工程提供科学、合理的调整依据。
2.2 监测任务(1)对桥梁主体结构进行施工监测,包括箱梁预制、安装,桥墩、桥台、基础等施工过程。
(2)对施工周边环境进行监测,包括地质、地形、水文、气象等方面。
(3)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质量、进度、成本等方面进行综合监测。
三、监测项目和内容3.1 主体结构监测(1)箱梁预制监测:主要包括箱梁尺寸、重量、应力、挠度等。
(2)箱梁安装监测:主要包括箱梁安装位置、高程、应力、挠度等。
(3)桥墩、桥台、基础监测:主要包括混凝土强度、沉降、位移等。
3.2 周边环境监测(1)地质监测:主要包括地基承载力、土体变形等。
(2)地形监测:主要包括河流水位、流速等。
(3)水文监测:主要包括水质、水温等。
(4)气象监测:主要包括温度、湿度、风力等。
3.3 安全、质量、进度、成本监测(1)安全监测:主要包括施工现场安全设施、人员安全防护等。
(2)质量监测:主要包括工程质量标准、施工工艺等。
(3)进度监测:主要包括工程进度计划、实际完成情况等。
(4)成本监测:主要包括工程预算、实际支出等。
短线法节段预制拼装桥梁监控量测技术规程

短线法节段预制拼装桥梁监控量测技术规程
短线法节段预制拼装桥梁监控量测技术规程是指在桥梁的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利用短线法和节段预制拼装技术进行桥梁的监控和量测的技术规范。
以下是该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
1. 监测目标和范围:确定监测的目标和范围,包括桥梁的结构、变形、应力等重要参数的监测。
2. 监测仪器和设备:确定监测所需的仪器和设备,包括短线法测量仪器、节段预制拼装仪器、数据采集系统等。
3. 监测点的设置:确定监测点的位置和数量,要充分考虑桥梁的结构特点和重要部位。
4. 监测方案和频次:制定监测方案和频次,包括监测的时间点、持续时间、监测频率等。
5. 数据处理和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的录入、计算、整理和绘图等。
6. 监测报告和评估:根据监测数据,编制监测报告,并对桥梁的健康状态进行评估和预警。
7. 维护和保养:对监测仪器和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准确性。
8. 安全措施:制定安全措施,确保监测工作的安全进行。
9. 质量控制:对监测工作进行质量控制,包括监测点的设置、数据的采集和处理等。
10. 环保要求:在监测过程中,要符合环保要求,合理使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以上是短线法节段预制拼装桥梁监控量测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该技术规程的实施可以提高桥梁的监控和量测的准确性和效率,确保桥梁的安全和可靠性。
短线匹配法节段预制箱梁施工技术2.

3、混凝土垫块安装混凝土保护层垫块采用梅花形砂浆垫块,安装时,垫块按梅花型布置,间距需满足垫块受力要求, 并用镀锌铅丝固定牢固,底板与腹板交接处适当加密。
垫块颜色与结构混凝土外表一致,强度不低于箱梁混凝土强度。
(二钢筋骨架入模钢筋骨架采用专用吊具多点平衡起吊。
钢筋骨架上的吊环用Φ16的圆钢弯制而成,吊环与钢筋骨架的主筋焊接。
入模时,检查各预应力管道的堵头塑料塞有无松动或掉落。
五、混凝土施工(一凝土的拌制、运输混凝土由设置于现场搅拌站拌制,配置两台 750搅拌能力的搅拌站。
混凝土通过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至前场, 经卸料到吊罐内后, 由龙门吊吊吊罐或混凝土地泵入模。
(二混凝土的浇筑1、底板浇注利用混凝土地泵布料浇注。
底板浇筑时以插入式振捣器为主。
在底板与腹板交接处的钢筋密集区, 在底板两端各加装 2台附着式振捣器辅助振捣。
底板浇筑时采取中央往两侧浇注。
浇注腹板时,适当降低混凝土坍落度 1~2cm ,以防止混凝土向底板上翻。
2、腹板浇注腹板采用两边对称下料。
振捣以插入式振捣器为主,在腹板底部可借助附着式振动器辅助振捣。
对于有底板锚固块的梁段,需特别注意底板锚固块内混凝土的振捣,确保该位置混凝土密实。
3、顶板浇注顶板混凝土由一侧向另一侧连续浇筑,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混凝土浇筑时两侧均匀布料,严格控制分层厚度在 30cm 以内,振捣时严格按“快插慢拔”的技术要领操作,并注意观察混凝土表面气泡排出情况,掌握好振捣时间,确保混凝土密实。
(三混凝土养护1、一般情况下的养护一般情况下采用洒水养护, 使混凝土表面的潮湿状态保持在 15天以上。
混凝土浇注完毕终凝后开始洒水养护,在箱梁顶板及底板上覆盖土工布,并使土工布保持潮湿,模板未拆除前向模板表面洒水降温。
箱梁梁段吊入修整区后,如果养护时间还不足 15天,则需要对其继续洒水养护。
2、冬期施工期间的养护为了减少拆模等待时间,避免因温差过大而产生裂缝,尽快使箱梁梁段达到抗裂所必需的强度,冬期施工期间,梁段预制采用暖棚养护。
短线匹配法节段梁双向测量监控预制施工工法.(DOC)

短线匹配法节段梁双向测量监控预制施工工法中交一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李响胡风明兰胜强胡古月王一霏1. 前言乐清湾1号桥合同段全长4305m,起讫桩号K228+265~K232+570。
其中K228+265~K232+265为乐清湾1号桥,由东侧非通航孔+通航孔+西侧非通航孔组成,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拼装连续箱梁,标准联长5跨一联.K228+265~K230+965为东侧非通航孔,桥跨布置为9×(5×60)=2700m,共9联;K231+435~K232+265为西侧非通航孔,桥跨布置为2×(5×60)+(3×60+47)=827m,共3联;K230+965~K231+435为通航孔,桥跨布置为85+2×150+85,共一联.图1—1 箱梁横断面图图1-2 连续梁60m边跨的节段划分示意图图1-3 连续梁60m中跨的节段划分示意图非通航孔箱梁采用等高度单箱单室斜腹板断面形式,上下行分幅布置,全桥共计2524榀.节段梁全部采用工厂集中预制,运至现场拼装,采用T构对称悬拼。
节段拼装桥梁施工是将梁体划分为节段,在工厂或工场预制后进行组拼,并施加预应力使之成为整体结构物的一种桥梁施工方法。
这种施工方法在技术上较为合理,产品质量可控,可实现大跨度桥梁工厂化预制.预制节段梁的浇筑方法主要有短线法及长线法两种。
长线法需要整孔的节段梁同时浇筑,需要的空间比较大。
而短线法利用已经浇筑好的节段梁作为相邻准备浇筑梁段的匹配模板,大大减少预制场的空间要求。
短线匹配法节段预制拼装桥梁技术具备预制用地少、施工速度快、控制精度高等特点,实现工厂化作业后,成型模具和生产设备可重复使用, 耗材少, 节约资源和费用, 而预制节段在工厂内生产, 可减少外界环境影响,提高了混凝土质量,增加桥梁结构使用寿命。
同时,预制构件现场装配可避免或减轻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短线匹配法节段梁双向测量监控预制施工工法概要

短线匹配法节段梁双向测量监控预制施工工法概要概述短线匹配法节段梁双向测量监控预制施工工法是现代化桥梁建设中的一种新型工法,它将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物理测量技术和材料工程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套系统化、科学化的桥梁施工管理流程。
这种工法主要适用于公路桥、铁路桥和其他大跨度桥梁的建设,具有施工周期短、结构可靠、工程质量高等优点。
工法流程1.建立模型在作业现场建立三维模型,包括了测斜测沉测量点及临时支撑、临时测点、主体结构属性及支护结构等各项要素。
2.定位测量点根据建立的三维模型,利用全站仪等测量设备对测量点进行高度和坐标的测定,并将数据录入计算机。
3.测量数据处理通过计算机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建立起节段梁双向测量监控系统,以实现对测量点、临时支承、桥梁结构变形等进行精确测量。
4.预制节段根据计算机模拟结果,精确预制各个节段,并在作业现场进行拼装,保证结构精度的达到设计要求。
5.梁段转移采用拔梁法进行梁段转移,同时进行多措并举控制结构变形,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施工的安全。
6.施工监测在施工过程中,不断进行测量监控,同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保证整个结构的控制点的精度以及结构的稳定性。
工法特点1.短线匹配法可以准确控制建筑物内部的形变、沉降和扭矩,并对这些参数进行高精度的测量、监测和实时反馈。
2.技术先进,施工速度快,可大幅度缩短施工周期,减少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
3.操作简单,对人员技术要求低,满足现代化建筑技术的要求。
4.工程稳定可靠,可以充分满足结构安全、经济、美观等多种设计要求。
工法应用短线匹配法节段梁双向测量监控预制施工工法被广泛应用于公路桥、铁路桥和其他大跨度桥梁的建设。
其优点显而易见,包括节省时间和人力成本、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随着现代桥梁建设技术的不断发展,短线匹配法节段梁双向测量监控预制施工工法也将不断更新、改进,更好地服务于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