裳凤蝶污斑亚种的生物学与规模化饲养的初步研究
池养珠江斑鱯人工繁殖和胚胎发育的初步研究

池养珠江斑鱯人工繁殖和胚胎发育的初步研究第2O卷第4期2005年12月大连水产学院JOURNALOFDALIANFISHERIESUNIVERSITYV oL2ONn4Dec.2OO5研究简报?文章编号:1000—9957(2005)04—0352一o4池养珠江斑鳢人工繁殖和胚胎发育的初步研究朱新平,陈煜慈,谢刚,陈永乐,李新辉,刘毅辉,杜合军,郑光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广州510380)摘要:对在养殖池塘中培育珠江斑鲮Mystusguttatus亲鱼和人工繁殖的主要方法进行了总结,并提出:斑鲮雌,雄亲鱼的外观特征可作为鉴别其性成熟度的依据;对斑鲮雌鱼进行人工催产时宜分2次注射(间隔时间为24),第l针注射PG(鲤)+£一A+DOM,第2针注射LRtf—A+DOM+HCG.对斑鲮进行人工授精后,在水温27.5~C的条件下,受精卵约经l730rain进入原肠期,胚胎孵化时间约为55.关键词:珠江斑鲮;人工繁殖;胚胎发育中图分类号:5"961.2文献标识码:A斑鲮Mystusguttatus俗名鲥鱼,芝麻鲥,西江鲋,主要分布于珠江水系的西江流域,为珠江水系四大名鱼之一¨.斑鲮个体大,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经济价值颇高,但因其性成熟年龄较高,怀卵量较少,其资源日渐减少.近年来,有关斑鲮人工繁殖及其生物学研究的报道很少引,而对斑鲮胚胎发育的研究尚未见报道.1材料和方法1.1亲鱼培育2003年秋,于佛山市顺德区一养殖场获取170尾成鱼作为后备亲鱼(该批鱼是1999年购人的西江野生1龄鱼苗放养于池塘,经4年饲养大的成鱼),放养于珠江水产研究所池塘单独培育,2004年3月中旬,将鱼转人另一个经过清淤的0.2hm.专塘进行强化培育.每天定时,定量投喂冰鲜鱼块,加喂少量维生素E,维生素C,卵磷脂,甜菜碱和鱼肝油等5种添加剂,混合后用淀粉黏合于饲料鱼中投喂.池塘中设增氧机定时增氧,4月中旬开始定时冲注少量新水.3月下旬第1次检查雌亲鱼时均探不到卵子,5月上旬检查时,外观鱼体健壮,一部分雌鱼腹部轻微膨大,多数雌鱼被探到有卵,但卵粒较细小,不够饱满,解剖雌鱼观察,性腺成熟系数仅为2.5%,故判定卵子尚未达到完全成熟.5月末检查时,雌鱼腹部比以前膨大,饱满,色泽黄,晶莹,大多数雌鱼都能探到卵子,但雄鱼仍挤压不出精液,此时多数雌,雄鱼生殖孔微红,个体重约为 2.5~3.5kg.笔者判定亲鱼性腺发育已趋成熟,可以于近期内进行人工催产试验.1.2亲鱼雌雄的鉴别及性成熟亲鱼的挑选区分已达性成熟年龄的雌,雄亲鱼,需仔细观察其生殖孔.雌鱼的生殖孔较大,且周围稍鼓胀;雄鱼的生殖孔较小,周围稍下凹,有白色网状条纹.雄鱼精巢呈分枝(指)状(与长吻能相似,但精巢发育比长吻能差)J.判定性成熟亲鱼的主要依据是:1)雌鱼腹部膨大,两侧稍能显出卵巢轮廓,手摸有明显松软感,其生殖孔稍红,鼓胀.2)雄鱼生殖孔微红.收稿日期:2004?12.17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兴渔专项资助项目(200301CO1)作者简介:朱新平(1964一),男,副研究员,博士.E—mail:*******************第4期朱新平,等:池养珠江斑鳗人工繁殖和胚胎发育的初步研究3531.3人工催产及授精方法人工催产应挑选鱼体健壮,无伤的雌,雄亲鱼.采用探卵技术,便可判定可否进行催产.若雌鱼经判定可以催产,则同一塘内的雄鱼也可进行催产.催产用水为经曝气的自来水与新鲜塘水的混合水,受精卵孵化用水为经曝气的自来水.通过注射外源药物诱导雌鱼排卵,注射分2次,注射部位为胸鳍基部浅凹处,间隔时间约为24h.在注射第2针后,应将雌,雄亲鱼分放不同的水池,以免因亲鱼发情而使雌鱼被雄鱼弄伤.催产雌,雄亲鱼的比例可为3—5:1.第1针注射PG(鲤)+LRH—A+DOM,第2针注射LRH—A+DOM+HCG.人工授精时,先取出雄鱼精巢,将其分成数份,继之轻压雌鱼腹部挤出"离巢"卵子于小盘内,再将碎精巢与生理盐水混合后立即倒入小盘,用羽毛轻轻搅拌,使卵充分与精子混匀受精,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胚胎发育情况.2结果笔者于2004年6—7月先后对斑鲮进行4次人工催产试验,结果见表1.表12004年斑鲮人工催产情况Tab.1Thedataofartificialinducedspawningofspottedlongbarbelcatfishinpondsin2004注:表中"最高受精率"是指该批被催产鱼中受精率最高的1尾鱼.斑鲮成熟卵子呈圆形,黄色,卵子直径为3.1—3.8mm,外包1层较厚的卵膜.卵子受精后约l5min开始吸水.吸水后最大卵径为4.0—4.2mm.受精卵黏性很小,不黏盘和羽毛,洒在网片上稍能黏附着.随着发育进程,不久卵子黏性全失.卵膜透明(但透明度远比家鱼的差),故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胚胎发育情况.胚胎发育程序与家鱼的基本相同,但也有区别:1)吸水层相对比家鱼的小得多,胚盘隆起及其后的胚胎分裂群的大小(与卵黄部分相比较)比家鱼的小;2)家鱼胚胎发育至尾鳍期后,卵黄随着胚体向后延伸而逐渐向后拉长,但斑鲮胚胎此时的卵黄却不拉长,而只是胚体后部继续发育延伸,肌节增多,到一定时间后胚体后部开始与卵黄分离,并且围绕着卵黄逐渐延长,直到胚体头和尾端差不多相碰时,胚体将破膜孵出;3)胚体自肌肉效应期起至孵出止,其扭动程度不如家鱼的强烈,仅仅是尾部常作摆动而已,发育至心跳期后,胚体间歇转动.在水温27.5℃下,受精卵发育经17h30min进入原肠期,胚胎孵化所需时间约为55h.胚胎发育过程和所需时间见表2.表2斑鳢胚胎发育过程Tab.2Embryonicdevelopmentofspottedlongbarbelcatfish发育期距受精时间发育期距受精时间发育期距受精时间受精032细胞期4h18rain胚孔封闭期20h胚盘隆起1h10min64细胞期4h50rain神经胚期21h15min2细胞期2h15min128细胞期5h25rain肌节出现期(4节)22h5rain4细胞期2h45rain多细胞期6h20rain肌肉效应期28h10rain8细胞期3h14rain囊胚中期8h55rain心跳期39h5rain16细胞期3h45rain原肠中期17h30rain孵出55h10rain注:表中数据是在水温(27.5±O.5)℃条件下测得的.3讨论野生斑鲮鱼苗可放入静水池塘人工驯化和培育至性腺完全成熟的亲鱼,斑鲮最小性成熟年龄一般为5—6龄.本试验中,笔者催产的斑鲮雌,雄亲鱼均为5龄,但是雌鱼的怀卵量相对较少.因此,354大连水产学院第2O卷生产上使用的亲鱼应选6龄或稍大些为好.在培育雌亲鱼的过程中,可在投喂的冰鲜鱼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E,维生素C,卵磷脂,鱼肝油和甜菜碱等,这对促进卵巢的发育十分有效,可使雌亲鱼性成熟率达到90%以上,并能够使大多数亲鱼催产后排卵顺畅(顺产).但是,雄亲鱼的性腺发育普遍比较差,精巢饱满度低,颜色不够白.因此,宜于催产前1~2个月开始对雄亲鱼进行多次适量的外源激素诱导其性腺发育(催熟),这样,得到的精巢可能会比较理想.大多数斑鲮产出的卵子的受精率都相当低,有些鱼的卵子甚至未受精,还有些鱼的卵子与精巢液进行人工授精后不到1h便全部死亡变白,只有个别鱼的卵子的受精率较高.据了解,同行中对斑鲮进行人工授精的结果也是如此.本试验中,虽然用肉眼观察到的雄鱼精巢不太理想,但镜检到的精子在遇水激活瞬间,其激烈游动的程度还是很高的.由此推断,精子的成熟度不是主要问题,而主要问题出在卵子方面.笔者发现,经催产的雌亲鱼,若轻压其腹部能顺畅流出大量卵子,但此时的受精率都比较低,且卵子"离巢"后能够受精的时间是相当短的.因此,掌握好卵子合适的受精时间很关键.斑鲮胚胎孵化率的高低与受精卵的质量和其孵化密度有关,笔者的经验是孵化密度宜疏,有条件的应以弱流水式孵化为佳.笔者在实践中也发现,经培育的斑鲮雌亲鱼从性腺完全成熟至性腺开始退化,一般为30d左右.若此期间亲鱼受惊扰过多(如多次拉网等),会明显加速亲鱼的性腺退化.在本试验中(表1),6月3日和6月7日进行人工催产的雌鱼产卵率都较高,个别鱼卵的受精率也较高,但7月6日催产的5尾雌鱼腹部明显变小,且都没有排卵,连续拉网检查,同一池塘中的多尾雌鱼都探不到卵.这与长吻鲍雌亲鱼的性腺成熟至退化的过程很相似J.因此,在培育斑鲮亲鱼时,应备有多口小面积池塘(0.07~0.13hm),在各池塘中轮流挑选亲鱼催产,以减少拉网次数,避免因拉网挑选亲鱼而惊扰其它性腺已成熟的亲鱼;同时,每批催产的亲鱼数和组合应尽可能多些.参考文献:[1]潘炯华.广东淡水鱼类志[M].广东:科技出版社,1985.141—142.[2]李骏珉,许镇平,陈洁,等.斑鳗的人工繁殖试验[J].水产科技情报,1998,(1):30—32.[3]陈煜慈,邬国民,李恒颂,等.珠江斑鳇年龄和生长的研究[J].中国水产科学,1999,(4):62—66.[4]张耀光,罗泉笙,钟明超.长吻脆精巢及精子结构的研究[J].水生生物,1993,(3):246—251[5]钟麟,李有广,张松涛,等.家鱼的生物学和人工繁殖[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50~53. Theartificialpropagationandembryonicdevelopmentofspotted longbarbelcatfishMystusguttatusinpondsZHUXin—ping,CHENKun—ci,XIEGang,CHENY ong—le,LIXin—hui,LIUYi—hui,DUHe-jun,ZHENGGuang—ming (PearlRiverFisheriesResearchInstitute,ChineseAcademyofFisherySciences,Guangzho u510380,China)Abstract:Theartificialpropagationincludingbroodfishcareanddeterminationofsexandma turityandembry—onicdevelopmentofspottedlongbarbelcatfishMystusguttatuswerestudiedinponds.Twom ethodsofinjection ofagonadotropiehormonewereusedintheartificialspawningatanintervalofabout24hoursb etweenthein—jections.Theagentswerepituitaryglandfromcommoncarp,luteininghormonereleasinghor moneanalogue(LRH—A)anddomperidone(DOM)inthefirstinjectionandLRH—A,DOMandhumanchorionicgonado—tropin(HCG)inthesecondinjection.Themethod(slicetestestopiecesanddilutionwithphysi ologicalsa—lineandpouringitintotheeggsjustpressedoutandstirringthemixture)wasadoptedintheartifi cialfertiliza—tion.Theembryonicdevelopmentwasobservedanddescribed.Thefertilizedeggdevelopedt ogastrulastage17hoursand30minutesafterfertilization.andsomeembryosbegantohatch55hoursafterfert ilization.Keywords:Mystusguttatus;artificialpropagation;embryonicdevelopment。
蝴蝶科学生态饲养方法及开发利用初步探讨

蝴蝶科学生态饲养方法及开发利用初步探讨佘震加指导老师:吴珍泉(研究员)福建农林大学生物防治研究所摘要: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的重视,蝴蝶作为美丽的化身,越来越收到人们的喜欢。
本文主要探讨在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下,采用不同的试验方法,力求做到蝴蝶科学饲养,并为蝴蝶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关键词:蝴蝶,生态,饲养,开发1.前言蝴蝶,体态阿娜,艳丽多姿,在飞舞探吸花蜜的过程中,既帮助植物传授花粉,又以其自身斑斓的色彩图案,点缀了大自然,使自然界更加绚丽多彩,也维持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都把蝴蝶作为讴歌的对象[1]。
因此被誉为和平、幸福和爱情的象征。
近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旅游业的兴旺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蝴蝶除极具观赏价值,其经济地位日益突出,蝴蝶公园、蝴蝶养殖、蝴蝶工艺加工等产业应运而生[2]。
蝴蝶不仅可以使人领略大自然无与伦比的美丽与神奇,还能激发我们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意识,提高我们高雅文化的素养。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和蝴蝶资源的合理利用,经过近半年的试验,初步得到一些较为科学合理的蝴蝶饲养方法,现将已有的资料整理如下。
有些方法还有待在进一步的试验中改进。
值得一提的是,在人工条件下饲养蝴蝶,可能出现品种弱化、寄生、病害等问题,此类问题急需有待解决。
2.材料与方法2.1 材料2.1.1 虫源:1、园内已有饲养品种,主要是:大帛斑蝶、玉带凤蝶、达摩凤蝶、柑桔凤蝶、美凤蝶等;2、野外捕捉蝴蝶成虫。
2.1.2 寄主植物来源:1、室内种植品种,如:爬森藤、柑桔、柚子、双面刺、飞龙掌血、刺葱、贼仔树等;2、室外种植品种,如:爬森藤、柑桔、柚子等。
2.1.3 蜜源植物来源:1、室内种植品种,如:繁星花、长穗木、大王星丹花、五色梅等;2、野外开花植物。
2.1.4采集、饲养工具:捕虫网、棉质三角纸袋、牙签盒、养虫盒、养虫箱、养虫袋等;2.2 方法2.2.1 不同种凤蝶科蝴蝶对不同寄主植物产卵偏好性试验先将柑桔、柚子、双面刺、飞龙掌血、刺葱、贼仔树各一株分两排置于6.5m×7.5m×4m产卵室中,从野外捕捉各种凤蝶科蝴蝶:玉带凤蝶10头(8雌2雄)、碧凤蝶2头(2雌)、柑桔凤蝶8头(6雌2雄)、达摩凤蝶10头(8雌2雄),园内饲养凤蝶科蝴蝶:美凤蝶80头(70雌10雄)共计110头凤蝶科蝴蝶放入产卵室,观察记录各寄主植物产卵情况。
绢蝶属(凤蝶科:绢蝶亚科)主要代表种类的高原适应性分子进化机制及其谱系演化历史

绢蝶属(凤蝶科:绢蝶亚科)主要代表种类的高原适应性分子进化机制及其谱系演化历史蝶类是一类隶属于鳞翅目、双孔次亚目的昆虫,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之一,在维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同时,它们也逐渐成为生物学诸多研究领域,如进化生物学、发育生物学、保护生态学等的重要模式生物之一。
绢蝶属(Parnassius)隶属于凤蝶科、绢蝶亚科,主要分布于中亚至青藏高原高山山脉地区,然而却是绢蝶亚科中物种数最多的一个类群。
前期关于绢蝶属蝶类起源与演化的相关研究表明,它们是在青藏高原造山运动这一复杂的地质环境演变背景下形成并快速分化的典型昆虫类群之一。
同时,由于绢蝶在漫长进化过程中已适应了高寒、缺氧等极端环境,因而它们可以作为研究昆虫高原适应机制的一个理想模式生物类群。
然而,绢蝶属高原适应的内在分子机制、形成与演化的时空格局及其相关地质环境背景仍然不甚清晰,还需要运用多方面的证据进一步综合探讨。
本研究首次对我国绢蝶主要代表种类开展了较大规模的转录组测序、组装和注释工作,分析了不同海拔分布的8个绢蝶代表种共11个代表样本的转录组特征,并基于基因表达模式分析和选择压力分析结果对绢蝶高原适应相关的分子进化机制进行了研究;同时,利用大量单拷贝直系同源基因序列并结合PCR扩增若干基因序列片段,对绢蝶属深部分支的系统发生关系进行了分析,最后综合寄主植物起源与演化、青藏高原隆升以及古气候变化等资料,对绢蝶属谱系年代及其演化的主要环境背景进行了较系统的解析。
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绢蝶进行较大规模的转录组深度测序,共获得了超过6.7亿个高质量Reads以及总长度达98.34Gbp的碱基序列,组装后共获得了超过55.4万个Unigene(平均长度492bp);平均每个物种有27,104个Unigene(56.32%)具有可靠的同源注释结果,其中在NR 数据库中获得注释的Unigene数目最高(25,818,53.65%),获得eggNOG、SwissProt以及GO注释的Unigene数目分别为25,491(53.25%)、18,409(37.31%)和16,623(34.10%),各物种间的基因注释一致性程度较高。
美凤蝶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的幼 叶及落花的幼果 等幼嫩组织 ; 组织老熟 , 感病性降
扩大、 木栓化 , 形成灰 白色至暗褐色 圆锥 状疮痂 , 病斑
一
我们在全县 马家柚生产基地设 定 了 2 O个观察 点进行 低 。叶片染病 , 开始产 生油渍状黄色小斑点 , 病斑逐渐 面突出 , 凹陷 , 一面 形似漏 斗。 严重 时病斑连片 , 导致 叶片扭 曲畸形 。幼叶染病常干枯脱落 ; 幼果染病 , 果面 密生茶褐色疮痂 , 常早期脱落 。 1. .2防治措施 : 2 结合冬季和早春修剪 , 去病枝病 叶。 春
( atoy m n iu 、 萸( .inhie) Z n xl id m)食茱 h u t z aato s等植物 。 l d
3 生物 学习性及分布
美凤蝶本地雄性 只有一种类型 ,雄蝶因为美丽 华 贵, 给人一种巧夺天工之美 , 以赣 中地区之人常常叫 所
她“ 黑凤蝶 ” “ 或 黑玫 瑰 ”雌性分 为有尾 和无 尾 2 , 种类
12 疮痂 病 .
1 . 害症状 : . 1危 2 疮痂病是一种真菌性病 害 , 发生。 普遍 该病 主要为害叶片 、 梢和果实 , 新 尤其易侵染 尚未展开
丰马家柚 主要病虫害 , 为生产无公 害马家柚提供依据 ,
监测 。现将 马家柚病虫发生与防治报道 如下 :
1 主 要 病 害
美 凤蝶 P p i f e e i sm m o ine s 属 a io M n ld ) e nnLn au 所 l ae
色渐淡 , 老熟时则呈 绿色 。第 1 3 幼虫身体 呈橄榄 ~龄 绿色 , 2 4腹 节有 斜 白纹在 背部相 接 , 7 9腹节 第 — 第 - 也有 白纹扩展到背部 。 4龄幼虫体 色转 为绿褐 色 , 背部 白纹减退。老熟幼 虫第 4 5 腹节有 白色斜带 ,有时会 在背面相接 , 带上有黑绿 色小纹 。 6腹节侧面也有 1 第 同色斑纹。 门褐色 。 角初龄时呈淡橙 白色 , 气 臭 随成长 而颜 色渐深 , 末龄 时呈橙 红色。
金裳凤蝶人工养殖技术初探

YU B o1, CHEN Guo- qiang2, JIANG Yan- yun1
( 1 Institute o f Sc ientific R esea rch, X ishuangbanna N ationa l N ature R eserve, Jinghong Y unnan 666100, China; 2 Station o fA g ricu ltura lM anag em ent o f X ishuangbanna P re fecture, Jinghong Y unnan 66610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investigat ion, that hab itat o f butterflies has been su ffer ing severe threats and ex cessive catching results in sharp decrease on spec ies and quantity o f butterflies in X ishuangbanna. T here fo re, it is significant for butterflies artific ial breed ing for the purposes of eco log ica,l econom ic, tour as w e ll as sc ientific teaching values. T ak ing T roides aeacus as an examp le, the paper d iscusses the tech n ique m easures for the breeding. K ey w ords: art ific ial breed ing; T roides aeacus; technique fo r breeding; X ishuangbanna
裳凤蝶污斑亚种的生物学特征

性 养虫 室在 野外 独 立建 筑 , 近 自然 , 加 光 、 接 不 热 等 其 他 条 件 。 大 棚 在 野 外 搭 起 高 8 m、 7 宽
m 、
长 2 用 阿 围 上 。成 虫 在 养 虫 室 内 的养 虫 o m,
13 养 虫 工 具 . 5 m ×4 m ×8 m 的 木 柜 0c 8c oc
生世 代 如 图 l 各 世 代 历 期 长 短 与 气 温 有 关 , 。
从 1 1月 到 次 年 3 月 气 温 较 低 在 近 5个 月 中 只 有 2代 , 在 5—7月 气 温 较 高 1代 只 需 5 而 Od
14 饲养观察 . 初 羽 化 成 虫 投 放 到 栽 有 寄 主
各 虫 态 历期 见 表 1 。
收 稿 日期 :0 10 .1 修 回 日 期 :0 11.2 2 0 .52 , 20 .10
出饲 喂 时 , 轻 甩 动 , 其 表 面 水 分 蒸 发 , 即 轻 使 后 可 用 于 饲 喂 。 另 于 3月 份 采 种 子 , 芽 种 植 , 催 盆
栽 或 一 食 作
之 用 。2个 月 后 即 可 供 产 卵 和 幼 虫取 食 之 用 。
15 野 外 定 点 观 察 .
每 隔 1 0 d到 离 养 虫 室 4
k 的 热 带 雨 林 丛 中 有 寄 主 的地 方 观 察 记 录 成 m
虫 , 、 虫 出现 情 况 。 卵 幼
2 结 果
验时将 叶片连 同叶柄摘下 洗净 , 去表 面水珠 , 擦 用 湿 润 纱 布 ( 拧 不 滴 水 ) 层 纱 布 一 层 叶 片 包 轻 一
蝴蝶的生态多样性及其研究

蝴蝶的生态多样性及其研究“穿花蝴蝶深深见,点水蜡蜒款款飞”。
蝴蝶一大自然的舞姬、美丽的自然使者,色彩斑斓、轻盈柔美,象虫国的西施,搪戏追逐在绿树红花间;又似会飞的花朵,争奇斗妍于泉溪!蝴蝶是一类在科学文化、经济、艺术、医药等诸多方而均具重要价值的昆虫资源,充分认识其资源优势和潜在价值,在科学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蝴蝶的资源忧势蝴蝶是鳞翅目Lepid optera锤角亚目R hopal ocera昆虫的俗称,全世界现有17000多种,隶属于1855属,大多数分布在南北美洲的热带丛林地区,尤以南美的亚马逊河流域最为丰富,种群数最最多。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多样,植物种类繁多,为各种蝴蝶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营养条件和栖息环境。
从平原到高山,从温暖地带至寒冷地区,均有蝴蝶的足迹。
现已查明的蝴蝶多达1500余种,分属于12科246属。
其中,云南、海南和台湾素有“蝴蝶王国”的盛誉,产蝶种数分别达到约700种、500种和410种。
丰富的资源优势,使我国的蝴蝶多样性自成一体,独具特色。
自古以来在人们心中是自由与美好生活的象征,世界各地都有关于蝴蝶的美丽故事。
许多蝴蝶色彩艳丽、飞行姿态优雅,具有级高的观赏价值,而在当今又被誉为“会飞的花朵”。
古往今来,蝴蝶被广泛地作为诗画、装饰和广告题材。
许多蝴蝶为显花植物传递花粉,大量的幼虫又为其他昆虫、鸟类和两栖类等提供了食物,因此,可以说蝴蝶对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不可缺少的环节,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蝴蝶标本的贸易早在18世纪就开始了,到维多利亚时代发展到了顶峰。
珍贵的热带蝴蝶标本成为欧洲上流社会的时尚。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蝴蝶正与观赏植物一道,形成一个全新的蝴蝶园艺领域,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尤其是城市蝴蝶观赏园,将很快以清新的形象出现在各地,供人们观光休闲和开展美育科普活动。
200多年前,在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创建了第一座蝴蝶园。
蝴蝶种群遗传多样性及其生态学意义研究

蝴蝶种群遗传多样性及其生态学意义研究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很多物种的生存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其中,蝴蝶种群数量的下降情况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
作为生态系统中的昆虫,蝴蝶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为此,科学家们对蝴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生态学意义进行了深入研究。
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物种内部个体的基因差异以及物种间的遗传变异。
在自然界中,由于环境的不断变化,物种必须具备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并保证种群稳定性。
而蝴蝶种群中的遗传多样性则表现为物种内部的个体间差异以及物种间的遗传变异。
从生态学角度来讲,蝴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和生态保护至关重要。
首先,蝴蝶是一种重要的传粉昆虫,它们通过采食植物花蜜的方式传播植物花粉,从而起到了重要的传粉作用。
在蝴蝶种群中,具有较高遗传多样性的蝴蝶个体对植物的传粉效率更高,能够更好地维持植物种群的稳定性,保证环境的生态平衡。
其次,蝴蝶也是重要的生物指示物种。
例如,瑞典有一种黑蚁式的蝴蝶——草地蓝灰蝶,它们生活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下,并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因此在瑞典境内数量逐渐下降。
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变,草地蓝灰蝶的种群遗传多样性也发生了变化。
研究发现,遗传多样性显著降低的草地蓝灰蝶个体更容易受到瑞典特有的蜉蝣寄生生物的感染,从而导致它们的寿命缩短。
此外,蝴蝶种群中的遗传多样性还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复杂,很多生物间都存在着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
而生物间的捕食关系往往是基于物种间的遗传多样性的。
一个物种如果存在较高的遗传多样性,那么它的生态适应性也就更好,同时在生物间的相互作用中也更具竞争力。
因此,蝴蝶种群中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对于维持各种物种间的捕食关系、合作关系以及竞争关系等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蝴蝶种群中的遗传多样性对于保护生态系统、研究生态演化以及开展生物资源保护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u d w t v r p ig6g n rt n ia ine gigfrs e c e r h p rp it rw h tmp rtr o o n i o el pn e e ai si Han nJa fn l et ah y a .T ea p o raego t e eauefr h a o n n o
的研 究 ” 作者简介 :陈仁利 (9 0 ) 男 , 18 一 , 海南儋州人 , 硕士 , 助理研究员 , 究方 向: 研 蝴蝶人工养殖.
第 6期
陈仁利等 : 裳凤蝶 污斑 亚种的生物学 与规模化饲养的初步研究
73 9
大量 开发利 用 , 蝶 的寄 主 植 物 马兜 铃 已很 少 ,导 该 致 裳凤 蝶在 自然 界 中 十分 稀 少 ; 有 个 别 地方 的 人 还 工 采捕 , 其 资源 濒 临 枯 竭 。裳 凤 蝶 污 斑 亚种 可供 使 生态 蝴蝶 园 - ]喜 庆场 合 等 放 飞 观 赏 、 本 收藏 、 l、 o 标 标 本展 览 , 用其制 作 的工艺 品大 气而 观 赏水 准 高 , 属
凤 蝶污 斑亚 种 To e hl asi t o shl, 于 ri s e n l i R t c i 产 d e p oa h d
屿 l , 6 岛屿效 应促 进 了多亚 种 的形 成 』 尤其 是 印 一 ,
度 尼西 亚 。裳 凤 蝶 和 金 裳 凤 蝶 ( rie hl aLn Tods e n i- e nes 都 是 我 国体 型 最 大 的 蝶 种 ’ ,它 喜 访 花 , au) 在 生态 系统 中发 挥 积 极 的作 用 , 蝶 金 黄 色 的后 翅 该 闪烁金光 , 丽而 动人 , 美 滑翔 缓慢 飞行 , 除低 海拔 林 区外 , 多见 于 丘 陵 地 或 台地 。近 年 来 , 由于 土 地 的
裳凤 蝶 污斑亚 种 6 0 500多 头 , 际 可根 据 市场 需 求 实
调整种植面积; 另盆栽耳叶马兜铃 , 盆中有攀缘支架
供其 攀绕 , 于成虫 在茎 、 便 叶上 产卵 。 125 卵的 收 集 方 法 . . 成 虫在 繁 育 室 内寄 主 上 产
珍稀的蝶种 ,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 《 中被
wh n c l ci g i d o n u d o .T e lr a h u d b r n f re o t e h s p a t ln e n t e f l i e e ol t n o ra d o to r h a v e s o l e t se rd t h o t ln s p a t d i h ed w t n t e n a i h
林 业 科学 研 究
Fo etRee rh rs s a c
2 1 ,4 6 :9 0 12 ( )7 2~ 76 9
文 章 编 号 :O t19 (0 1 0 - 9 -5 lO 一 8 2 1 )60 20 4 7
裳 凤蝶 污 斑亚 种 的 生物 学 与规模
化 饲 养 的 初 步 研 究
列 为濒危 物种 , 国际 野 生 动物 I级 保 护对 象 。因 是 I 此, 大规模 人 工 养 殖 裳 凤 蝶 有 着 特 别 的意 义 ¨ 是 , 保护 野生 资源 、 优化 生态 环境 、 美化 现代 生 活 和发 展
经 济 的 需 要 。 鉴 于 该 蝶 国 内 虽 有 研 究 报
ii2 t s 5—3 ℃ .a d t e h mi i s7 % 一8 % . L r e s ae a t iilb e d n f T od s h ln p lt t s 0 n h u dt i 0 y 0 ag -c l r f a r e i g o r ie ee a s 收卯时问于当天 1 8时后进行 , 裳凤蝶的卵 比较 硬, 可用手 指 轻轻 从 叶 上 或 支架 上 抹 下 放 在 收 卵 瓶
内或小盒 内。若在 温室 中保育 , 度控制 在 2 温 5~ 2 8 ℃, 空气 湿 度 控 制 在 6 % ~ 8 % , 的保 湿 可 在 室 0 0 卵
内多次喷水。种植于林缘地带 的马兜铃每天都有 自
然 界 中裳 凤蝶 飞来产 卵 , 也可 用上述 方法 收集 卵 。
道[
, 缺 少 规 模 化 养 殖 方 法 的 报 道 ,09— 但 20
126 幼 虫的饲养 方 法 .. 126 1 生活 史 饲养 . .. 用 于生 活 史 观 察 的 每代 为 3 0粒卵 , 1虫 1 , 璃瓶 直径 为 6c 高 1 m, 瓶 玻 m, 0c 瓶
C E e— C IW ii 。 Z O i n Z A a —a D e— ag ,G a .i H N R nl ,A ej g , H U T - g , H O C nnn , U W nc n UM o n i -n e i r h b
( .R sac nt ueo rpc l oet , hn s c d myo o s y u n z o 5 0 2 G a g o g C ia 1 eer hI s tt f o ia F rs y C ieeA a e fF r t ,G a gh u 1 5 0, u n d n , hn ; i T r er
陈仁利 ,蔡卫 京。 ,周铁烽 ,赵灿 南 ,杜 文 昌 顾 茂彬 ,
(.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 广东 广州 5 0 2 ; .昆明中林 观赏昆虫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15 0 2 云南 昆明 602) 5 24
关键 词 : 裳凤蝶污斑亚种 ; 形态学 ; 生物学 ; 饲养
ba s n r n frt e t i e e th s lnt i l c o i g t heri sa s a d f o n a e;te i d o o u a g ;a d ta se h m o df r n o tp a s t f mey a c M n o t i n tr n o d i tk h n o rp p l — to n iy s o l o to ld.Du o t e4—5 i sa slr a l n e ta g e td a ffo i n de st h ud be c n r l e e t h n tr a ewi i g s r a e lo o d,t e e d t e f d v l h y n e ob e 3 tme y i h r ng,a tr o n a d t e e e i .Th y o s s n he p pa whe e di n o r a d i s a da n t e moni f n o n h v nng e e wa s t u pe d t u n f e ng i d o n o t o rv r c o dng t h r e i g fc l i s u d o a y a c r i o t e b e d n a ii e .Th u h ud b o lce n uti h me g n e r o a d t e p pa s o l e c l td a d p n t e e re c o m n e h g t e u c o d n o t i aurls a .T ui b e tmpea u ef ri i 5—28 o ,a d h miiy i 0% un h m p a c r i g t hern t a h pe he s t l e a r t r o t s2 C n u d t s6
口盖 湿纱 布并 用胶 圈扎 紧 , 璃 瓶 置 于 网式 繁育 室 玻
21 00年 , 文作 者在 海南 省 尖 峰 岭对 裳 凤 蝶 成 功进 本 行 规模 化养 殖 的 同时 , 对其 形态 学 、 生物 学作 了初 步
观 察 和研究 。
1 材 料 与方 法
1 1 研究 地 自然概 况 .
中 图 分类 号 : 9 9 9 Q 6 .7 文献标识码 : A
Th o o y o r i e ee a s t Roh c i n h e Bi lg fT o d sh ln p o t shl a d t e d
Pr lm i a y S u fIsLa g -c l e d ng ei n r t dy o t r e s a e Br e i
里, 使饲 养条 件 达 到 自然 生 态 环 境 。从 收 卵 开 始 每 天逐 虫记 载 , 卵孵 化 后 幼 虫 每 天更 换 新 鲜 饲 料 并 清
一
8 0% .
Ke r s:T od s h ln pioi t s hi y wo d r ie ee a s lta Roh c l d;mo p oo y;b oo y;br e i g r h lg ilg e dn
裳 凤蝶 指 名 亚 种 Todshn ahl aLnau ri e n e n ines e e (7 8 分 布于 泰 国 、 15 ) 印度 尼 西 亚 。我 国分 布 的是 裳
2 hn l ra na sc ceti LmidC mpn ,K n ig 5 24, u nn, hn ) .Z ogi Onmet I etSi ic i t o a y u mn 6 0 2 Y n a C ia n l n nf e
Ab t a t s r c :Th a g s n s r c o s Ch n s t r y T od s h ln pioi t c id i c u rn l y a e l r e ta d mo tp e iu i e e bu t f r i e ee a s lta Rohs h l s o c ri g a l e r el
海南 J广东、 、 广西 、 云南 、 j台湾 、 J福建、 浙江 、 J 湖南 、 湖北 、 江西等 ; 该蝶共有 3 个亚种 , 1 分别分
布于 国外 的越南 、 甸 、 缅 印度 、 马来 西亚 等 及 其 各 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