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荒漠化pptPPT课件

合集下载

2.1-荒漠化的防治ppt

2.1-荒漠化的防治ppt

次生盐渍化
次生盐渍化又称“次生盐碱化”,指由于不合 理的灌溉而引起的土壤盐渍化过程。多发生在气候干 旱、蒸发量大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和半湿润地区。在 我国多发生在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因受人为不合理 灌溉的影响,使地下水抬升,在当地蒸发量大于降水 量的条件下,使土壤表层精盐品课分件 增加,引起土壤盐化。
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 于1千米的特殊天气现象。图5示意我国沙尘暴主要活动路径和强沙 尘暴多发区;图6依次表示1464—1913年华北地区沙尘暴按月份累 计次数和逐年统计次数。回答下列问题(2006年高考文综第36题)
沙尘暴活动路径
强沙尘暴多发区
塔里木 (1)西路沙尘暴先后影响的两大盆地是:
精品课件
西北地区地形
西部
地形 高大的山系和巨大内陆
盆地
东部 贺
高原
特征
地形 区
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兰 辽阔坦荡
被描述为“三山夹两 盆”
准噶尔盆地、天山、塔 里木盆地
山 内蒙古高原
精品课件
2)自然特征 ——干旱为主
位 置 深居内陆

山地、高
形 原阻隔
水汽难 以到达
干旱
气候
河流
地貌
植被
生产
大陆性强、 多内流 干燥少雨、 河、河 日照强烈、 流稀少、 风力强盛 欠发育
精品课件
P20活动
2、将传统的游牧经济和商业性的定居牧业进 行对比,比较它们对草场的影响。从表中可 知,传统的自给性的游牧经济,因其牲畜品 种多样、经营规模小且分散、季节游牧,有 利于牧草的恢复生长,是一种适应于当地自 然条件的经济模式,而商业性的定居牧业从 牲畜品种的单一性、大规模的集中经营、采 取掘井定居的经营模式,势必增加草场的压 力,结果必然导致草场的退化,甚至导致整 个草场的毁灭。

土壤荒漠化 PPT

土壤荒漠化 PPT

生态垫
• 生态垫由马来西亚进 口,是一种环保材料。 用棕榈油生产的主要 副产品--棕榈果实的 空壳制成的棕褐色网 状草甸,疏松多孔, 可以降低土壤侵蚀和 有利于生物降解,促 进植被恢复。主要用 于恶劣生态环境下的 生态修复。
活沙障
• 活沙障是一种值得推广 的固沙方法,即采用易 生根的柽柳、耐早的篙 类、沙枣树等枝条等作 为沙障材料。结果表明, 4m× 4m的网状活沙障, 治沙效果好于同间距的 带状沙障,且沙障内生 物多样性高,起到良好 的生态恢复的效果。近 些年采用活沙障进行生 态修复的较为广泛,且 生态恢复的效果较为显 著。
林地退化 气候变异等自然 因素
次生盐渍化
土壤荒漠化的类型
土地沙漠化
土地沙漠化是指单纯风力作用引起的沙质荒漠化。 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地区,另外在藏北高原、东 北地区的西部和华北地区的北部也有较大面积分布。
石质荒漠化
石质荒漠化是指在原来的岩石地带的植物被破坏,可 能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并最终成为岩石裸露的地表,形 成类似荒漠的景观。石质荒漠化在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 (贵州、云南、广西)表现尤为明显。
常见的固沙植物:
工程固沙
• 工程固沙就是采用人工机械沙障固定流沙;目前 多采用沙障、生态垫、植物活沙障等固沙技术进 行生态修复,达到水土保持、涵养水源的目的。
草方格沙障
• 传统工程固沙:草方 格沙障是一种防风固 沙,涵养水分的治沙 方法,用麦草,稻草, 芦苇等材料在沙漠中 扎成方格形状。草方 格沙障是一种使地表 粗糙度增加,削减风 力,再一个可以截留 水分,如雨水,提高 沙层含水量,有利于 固沙植物的存活。
化学固沙
• 化学固沙是利用稀释了 的具有一定胶结性的化 学物质喷洒于松散的流 沙沙地表面,水分迅速 渗入到沙层以下,而那 些化学胶结物质则滞留 于一定厚度(1-5mm)的沙 层间隙中,将单粒的沙 子胶结成一层保护壳, 以此来隔开气流与松散 沙面的直接接触,从而 起到防止风蚀的作用。

高二地理《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课件)

高二地理《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课件)
一、荒漠化的含义
1. 概念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
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
一、荒漠化的含义 2. 类型 风蚀荒漠化 ——西北 水蚀荒漠化 ——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 盐渍荒漠化 ——华北 石质荒漠化 ——西南(喀斯特地貌区) 冻融荒漠化 ——高山高原地区
二、风蚀荒漠化
1. 荒漠化的成因
气候:干旱少雨,日照时间长, 自
盐碱荒漠化
分布 ——华北平原、东北平原
西北内陆、滨海地区
盐碱荒漠化
分布 ——华北平原、东北平原
西北内陆、滨海地区 形成条件
盐碱荒漠化
分布 ——华北平原、东北平原
西北内陆、滨海地区 形成条件 (1) 气候干旱和地下水位高;
盐碱荒漠化
分布 ——华北平原、东北平原
西北内陆、滨海地区 形成条件 (1) 气候干旱和地下水位高; (2) 地势低洼,没有排水出路。

燕山










盐碱荒漠化
华北地区土壤盐碱化
(1) 成因
自然 原因
气候
地形
盐碱荒漠化
华北地区土壤盐碱化
(1) 成因
自然 原因
气候 ——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 快,蒸发旺盛,致使土壤中 盐分向地表集中;
地形 ——地势低平,地下水位高, 洼地排水不畅。
盐碱荒漠化
华北地区土壤盐碱化
(1) 成因
——土地退化后红壤等红色土层裸露的现象
水蚀荒漠化
南方低山丘陵红色荒漠化 (1) 分布 ——湖南、江西、福建、广东等
水蚀荒漠化
南方低山丘陵红色荒漠化 (2) 成因
水蚀荒漠化
南方低山丘陵红色荒漠化 (2) 成因

荒漠化的防治ppt课件

荒漠化的防治ppt课件
断完善防治措施。
04
国际合作与成功案例
国际公约与协议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
这是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重要国际公约之一,旨在全球范围内防治荒 漠化,保护受影响地区的人民和经济。
《国际湿地公约》
旨在保护湿地及其生态系统,同时也关注因湿地减少和退化导致的荒漠化问题。
成功防治的国家和地区
中国
中国在荒漠化防治方面取得了显 著成就,通过实施一系列的生态 工程,如“三北”防护林工程, 有效地遏制了荒漠化的进程。
02
03
04
科技创新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卫星遥 感、GIS等技术,对荒漠化地
区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
生态产业
发展生态产业,如生态旅游、 绿色食品等,促进当地经济发
展和就业。
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 技术和管理经验,共同推进全
球荒漠化防治工作。
问题
经验分享
各国在防治荒漠化的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经验,通过国际合作项目,这 些经验得以分享和传播,有助于提高全球荒漠化防治的整体效果。
05
中国荒漠化防治的挑战 与机遇
中国荒漠化的特点与挑战
荒漠化面积大
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 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积 约为27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
积的28%。
分布范围广
视程度。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02
引导和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荒漠化防治工作。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03
积极参与国际荒漠化防治合作项目,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
技术。
谢谢观看
土壤改良
采取土壤改良措施,如施加有机肥、 土壤酸碱度调节等,改善土壤质量, 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和适应性。

《土地荒漠化》课件

《土地荒漠化》课件
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土 地被占用,导致土地荒漠 化。
土地荒漠化的过程
土壤侵蚀
风蚀和水蚀作用导致土 壤侵蚀,土壤肥力下降

植被退化
植被覆盖率降低,植物 种类减少,生态系统脆
弱。
地表沙化
地表逐渐变为沙地,地 表物质稳定性降低。
土地生产力下降
土壤肥力下降,土地生 产能力降低,农业生产
受到严重影响。
03
05
土地荒漠化的未来展望
国际合作与政策制定
全球合作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 制定防治荒漠化的国际政策,推 动全球范围内的土地保护行动。
政策协同
促进各国政府在政策层面上的协 同,包括投资、技术转移、信息 共享等方面的合作,形成合力应 对土地荒漠化问题。
技术创新与生态修复
技术研发
鼓励和支持技术创新,研发更高效、 环保的土地修复和治理技术,提高生 态修复的效率和成功率。
美国西部地区的土地荒漠化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美国西部地区曾经是广袤的草原和森林,但由于过度开发 和气候变化,土地荒漠化问题严重。
美国西部地区曾经是广袤的草原和森林,但由于过度开发 和气候变化,土地荒漠化问题日益严重。例如,加利福尼 亚州和亚利桑那州的荒漠化问题尤为突出,这些地区原本 是肥沃的农田和牧场,但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条件的恶化 ,逐渐变成了沙漠。土地荒漠化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影响了当地居民,结合当 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生态修 复工作,恢复土地生态功能。
提高公众意识与参与度
教育宣传
加强土地荒漠化问题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土地荒漠化危害的认识,增强环保 意识。
社会参与
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土地保护行动,发挥民间组织、企业和个人的力量,形 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原因 1土质:黄土结构松散 ,土质疏松 ; 2气候:降雨集中,多暴雨 3 特殊的地理位置 4 自然灾害多发地区
人为原因 1、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轮荒制 度,露天开矿, 工程建设等) 。
2 、对植被的破坏(农业垦荒, 建筑房屋,伐木,战争树造林好处多
首先,植树造林可以净化空气,树木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光 合作用,能吸收大量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从而使空气得到净 化。据科学家推算,地球上的树木。草地每年为人类处理掉废 气达200亿吨。有时一个气孔在一秒钟内能吸进25000亿个二氧 化碳分子,数目之多可想而知。
其次,植树造林可以防风固沙。(一)培植防护林可以抵御风 沙袭击,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减小风的力量,风遇到防护林, 速度就减小70%-80%。(二)是培植草皮。有了草坪覆盖地面,即 使有风,刮起的沙子也不多,这就减少了沙粒的来源。从这两 点可以看出,植树造林对防风固沙有很重要的作用。
沙漠化的危害
• 破坏土地资源,使可供农牧的土地面积减 少,土地滋生能力退化,植物量减少,土 地载畜力下降,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降低 ,给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牧业和人民 生活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 恶化生态环境,破坏生存条件,加剧自然 灾害发生,制约经济发展,加深了贫困程 度,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沙漠化的防治
穿过黄土高原北 部的三北防护林 是世界最大的生 态工程,被称为 “中国的绿色长 城” 。
三北防护林
植树造林好处多:
树的根须深入地下很大面积,可以锁住泥土, 水分,阻止水土流失。 树木作用: 1.美化环境。 2.维护生态平衡: ①调节、影响气候。 ②调节水的循环。 ③增加土壤的净水资源。 ④保护水土,使土壤不受风化。
地球的烦恼
• 1、人口膨胀 • 2、土地荒漠化 • 3、水土流失 • 4、地球水荒 • 5、大气污染 • 6、多种动物以及高等植物濒临灭绝 • 7、人类的乱砍滥伐
• 土地的荒漠化(即:沙漠化)
在脆弱的生态系统下,由于人为 过度的经济活动,破坏其平衡,使原 非沙漠的地区出现了类似沙漠景观的 环境变化过程。
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为 150~160万km2 每年流失土壤 50多亿吨
占世界流失总量(600亿吨) 1/12 相当于毁坏耕地 100万亩
失我 最国 严是 重世 的界 国上 家水 之土 一流
1000000亩=666.6666667平方千米(km²)
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近四成
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黄土高原地区
• 1、淡水本来就不多 • 2、我们用了太多的水 • 3、很多的淡水被污染了
全球水荒状况
• 地球的淡水比例仅占2.8%左右,其中99%以 上蕴藏在南北两极的冰雪中或在地下口其余不到 1%的淡水又有将近一半被土壤和空气吸收,余 下的部分蕴藏在地球表面分布极不均等的江河湖 泊之中。据统计,过去的50多年,全世界淡水使 用量增加将近4倍,每年高达4130立方千米,农 业用水占全部用水的60%,因为过去的20余年中 ,灌溉面积增加三分之一以上。亚洲国家的用水 量增长最快。据预测,亚洲的用水量下世纪将从 目前占世界用水量的一半上升到近三分之二。
•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对荒漠 化的概念作了这样的定义:荒漠化是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 动等因素,使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 旱灾害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发生了退 化。
土地荒漠化的原因
• 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利用 。比如对土地进行不合理耕 种和过度耕种;对草原地区 不合理放牧和过度放牧开垦 ;林区乱砍滥伐,致使土地 裸露、水土流失导致沙化。
• 合理利用水资源 • 利用生物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 • 调节农林木牧渔的关系 • 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当地能源问题 • 控制人口增长 • 推广作物的轮休制度 • 推进土壤保护制度 • 多种植树木
土壤是植物的母亲,是绿色家园繁 荣昌盛的物质基础。保护和利用好土 地,就是保护了绿色家园,保护了人 类自己。
举例:文明发祥地
• 中东的美索不达米亚(今伊拉克)地区 是世上最早发展农业的地域之一,从而发 展成世上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美索不 达米亚的土壤本来甚为肥沃,不过由于过 度的农业活动、人们不理会土地长期枯渴 ,更开发河段上流、采伐森林,上流土地 从而不能吸收降雨,从而造成水土流失以 及洪水。
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
• 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2.2万平方公里, 占国土面积的27.4%,近4亿人口受到荒漠 化的影响。
• 中国荒漠化土地中,以大风造成的风蚀荒 漠化面积最大,占了160.7万平方公里。
• 土地的沙化给大风起沙制造了物质源泉。 因此中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强沙尘暴俗称 “黑风”。因为进入沙尘暴之中常伸手不 见五指)发生越来越频繁,且强度大,范 围广。
再次,植树造林可以防止水土流失,由于我国长期垦殖开 荒,所以有一些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据测算,20厘米厚的表土 层,如果被雨水冲刷干净,林地需要57.5万年,草地需要8.2万 年,耕地是46年,裸地只要18年。这说明,缺少森林植被会使 土壤侵蚀加剧。
• 这是水稻田吗?!
11/9/2019
我们的调查:地球闹水荒的原因
土地荒漠化ppt
地球本是多姿多彩:从海拔几千米的高
山到深达万余米的海沟,众多的生物相依相 存,构成缤纷绚丽的生命图景,可以说地球 是人类美丽的家园。然而人类在地球上按着 自己的意愿建设家园的同时,也损伤了地球 的机体。地球不得不向人类发出严正的警告: 停止任性的行为,还我绿色的大地,否则你 们将失去美好的生活、美丽的家园,甚至宝 贵的生命。
• 天文说:认为由于地球轨道参数变
化,使中高纬度夏季辐射量减少,导 致冰期的发生和沙漠区的扩大。
• 变冷说:认为气候变冷导致降水能
源减少,蒸发量减少,干旱使沙漠扩 大。
• 产生沙漠化的自然因素主要是干旱、地表 为松散砂质沉积物和大风的吹扬等;人为 因素主要是过度放牧、过度垦殖、过度砍 伐和不合理地利用水资源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