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气体灭火系统的比较分析示范文本

合集下载

目前国内气体灭火标准中涉及的几种气体灭火系统

目前国内气体灭火标准中涉及的几种气体灭火系统

中国标准导报
CH I A TA NDAR DS REVI N S EW
合 剂 组 成 。 主 要 分 为 热 气 溶 胶 和 冷 气 溶 胶 。 冷 气 溶 胶 主 要 指 干 粉 灭 火 剂 , 属 于 气 体 灭 火 。 在 这 里 不
划》 的实施 , 哈龙 生产 和 消费 量 的大 幅度 削 减 , 哈龙
替代 品和替代 技术迅 速发 展 , 目前 国 内气 体标 准 中
所涉及 到 的几 种气 体 灭 火 系 统 主要 有 二 氧 化 碳 灭 火系 统 、 氟 丙 烷 ( M一0 ) 火 系 统 、 性 气 体 七 F 20 灭 惰
范 》 G 0 1 —2 O《 铁 冶金 企 业设 计 防火 规 和 B544 o 7钢
局 部应 用灭 火系统 的气 体灭火 剂 。
按照 二 氧化 碳 的 贮 存 状 态 又 可 分 为 低 压 二 氧
化 碳灭火 系 统 和 高 压 二 氧 化 碳 贮 存 系 统 。在 低 压 二 氧化碳 灭 火 系 统 中 , 火 剂 存贮 在 储 罐 中, 存 灭 贮
质 火 灾 可 用 于 全 淹 没 灭 火 系 统 , 是 唯 一 可 用 于 也
变配 电室设备 、 电机 组 、 算 机 室等 带 电设 备 , 发 计 贵 重、 精密 设 备 及 电气 线 路 等 不 适 宜 用 水 扑 灭 的 火 灾, 气体灭 火作 为 最 有 效 最 干 净 的 灭火 手 段 , 日益 受 到重视 。其 中 , 0 1- 2 0 《 筑 设 计 防 火 GB 5 0 6 0 6 建 规 范》 GB 5 o 5 1 9 { 、 O 4 — 9 5 高层 民用 建筑 设 计 防火规 {
2 目前 常 用 的 几 种 气 体 系统

2024年气体灭火系统分类和组成(3篇)

2024年气体灭火系统分类和组成(3篇)

2024年气体灭火系统分类和组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气体灭火系统作为一种高效、环保、可靠的灭火方式,在2024年将有更多的应用和发展。

根据灭火剂的种类和使用方式,气体灭火系统可以分为固定式气体灭火系统和便携式气体灭火系统。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这两种气体灭火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一、固定式气体灭火系统固定式气体灭火系统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气体灭火系统,主要用于固定场所的消防灭火。

根据灭火剂的类别不同,固定式气体灭火系统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惰性气体灭火系统惰性气体灭火系统采用惰性气体作为灭火剂,常见的有氮气、氩气、氦气等。

惰性气体灭火系统主要是通过将惰性气体注入被保护空间,使氧气浓度降低,达到灭火的目的。

惰性气体具有不导电、不腐蚀、不污染等特点,适用于电子设备、计算机机房、通信设备等敏感设备的灭火。

2. 卤代烷类气体灭火系统卤代烷类气体灭火系统利用卤代烷类化合物作为灭火剂,常见的有FM200、HFC227ea等。

卤代烷类气体灭火系统主要是通过化学反应抑制火焰的传播,并降低燃烧过程中的温度,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由于卤代烷类气体具有高效、无污染、无残留等特点,适用于计算机机房、文档室、仓库等场所的灭火。

3. 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是一种传统的气体灭火系统,广泛应用于机房、变电站、船舶等场所。

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利用二氧化碳作为灭火剂,通过增加空间内二氧化碳浓度,抑制火焰的燃烧,达到灭火的目的。

二氧化碳气体具有高效、无污染、无残留等特点,但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需要慎重使用。

固定式气体灭火系统通常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组成。

1. 储存容器储存容器是固定式气体灭火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用于储存灭火剂。

根据灭火系统的要求和场所的实际情况,储存容器可以选择钢瓶、压力罐等不同类型。

2. 管道系统管道系统是固定式气体灭火系统的输送通道,用于将储存容器内的灭火剂输送到被保护的空间。

管道系统通常需要经过严格设计和布置,以确保灭火剂能够在短时间内覆盖到整个被保护空间。

几种常见的气体灭火系统的比较

几种常见的气体灭火系统的比较
质 没打 破坏 作用 ,不导 电,灭 火迅速 彻
二、几种常见的气体灭火系统
底 ,灭火 后不 留痕迹 ,不污 损物品 ,成本较 低 ,无毒害物质产生 。适
虽然灭火剂 的种类 繁多 ,但其 中技 术 比较成 熟 ,综合性 能指标 比 用于扑救A、B 类 、 电气设备 火灾和棉花 、织物、纸张等部分 固体 、C 较合 理 ,为大家所 熟知 ,又具有 实际推 广应 用价值 的灭 火剂主 要柯 : 物质的深位火 灾 ,以及石 蜡 、沥 青等可溶化 的固体火灾。缺点是对地
I G一5 1 体 灭 火 剂 是 由氮 气 、 二 氧化 碳 、氩 气 按照 5 %、 4气 2 随着我 国国民经济 的飞速 发展 ,在 工业与 民用 建筑工程项 目中需 0 %的比例混合 的混合气体 。 要采用气体灭火 系统 的场所越来越 多 。本文对 目前市场 上几种常见 的 4 %、8 气体灭火系统进行 了介绍 ,并从 其从灭火效 果、对环境 的影响 、安全 性、防护 区面积及容 积、灭火药 剂输送距离 、造价等方 面进行 了分析 析 . 大家在进行气体灭火设计 时参考 使用 。 供
常有人工作或停留的场所。在释放过程中因为 固态C :( O 干冰)存 1 .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 系统 在 ,会使 防护区温度 急剧下 降 ,可 能会对 精密仪器和精密设备造成 一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是物理方式 ( 冷却)和化学方式 ( 消耗火 定的影响 。 焰 中的 自由基 ,抑制燃烧 的链 式反应 )相 结合 的一种 灭火方式 最早 1 火效果的 比较 . 灭 的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是美 国大湖公司生产 的F 0 。 M20 七氟 内烷 灭火 I5 1 火系统 二氧化碳灭 火 G 4灭 系 统 系统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按气体灭火剂输送压力的来源可分为内贮 灭火原 理 化 学抑 制 物理稀 释 窒息 压 式灭火系统和外贮压 式 ( 又称备压 式)灭火系统 。

几种气体灭火剂比较

几种气体灭火剂比较

几种气体灭火剂比较1、七氟丙烷(FM200)灭火系统FM200的基本情况:七氟丙烷HFC227ea的化学分子式为CF3CHFCF3。

FM200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哈龙替代物,对大气的臭氧层没有破坏作用,消耗大气臭氧层的潜能值ODP为零,但有很大的温室效应,其潜能值GWP高达2050。

FM200有很好的灭火效果,并被美国环境保护署推荐,得到美国NFPA2001及ISO的认可。

FM200的灭火机理:FM200的灭火机理与卤代烷系列灭火剂的灭火机理相似,属于化学灭火的范畴,通过灭火剂的热分解产生含氟的自由基,与燃烧反应过程中产生支链反应的H 、OH-、O2-活性自由基发生气相作用,从而抑制燃烧过程中化学反应来实施灭火。

FM200灭火系统的优点:FM200具有良好的灭火效率,灭火速度较快、效果好,灭火浓度(8-10%)也较低,基本接近哈龙1301灭火系统的灭火浓度(5-8%)。

FM200灭火系统的缺点:作为哈龙替代物,除了要考虑替代物本身的环保效应,也要考虑替代物自身的急性毒性和灭火时产生的其他物质对保护对象的破坏作用。

1)大量的实验证明,含氟卤代烷灭火剂在灭火现场的高温下,会产生大量的氟化氢(HF)气体,经与气态水结合,形成氢氟酸(白雾状),氢氟酸是一种腐蚀性很强的酸,对皮肤、皮革、纸张、玻璃、精密仪器有强烈的酸蚀作用。

美国海军实验室和美国航天航空局对FM200做了的大量研究,对不同规模和喷放时间的火灾进行了实验,测定出哈龙1301与FM200的灭火时间和灭火时所产生的HF的浓度。

以下数据是美国航天航空局用FM200、哈龙1301灭火剂在1.2m3的分隔空间里进行试验的试验结果。

(灭火剂的浓度是杯式燃烧法浓度的1.2倍)从试验结果分析:FM200灭火系统随着火灾规模和喷放时间的越长,产生的HF浓度越高,对精密仪器和设备的酸蚀作用越强,对人的皮肤腐蚀作用随之增强。

同时,因FM200在喷放时产生“白雾”,具有腐蚀性,在气体疏散的过程中具有更大的危害性。

气体灭火系统全面解析

气体灭火系统全面解析

气体灭火系统全面解析气体灭火系统是传统的4大固定式灭火系统之一(水、气体、泡沫、干粉),应用广泛,具有灭火效率高、灭火速度快、保护对象无污损等优点。

气体灭火系统一般根据灭火介质命名,目前常用的气体灭火系统有CO2灭火系统、七氟丙烷~、IG-541或混合气体~第1节:系统灭火机理★★★★一、CO2灭火系统★★★★CO2灭火主要在于窒息、其次是冷却。

常温常压下CO2的物态为气相,当储存于密封的高压气瓶中,低于临界温度31.4℃时为气、液两相共存。

灭火时,一是∵CO2释放压力骤降,使CO2由液态变成气态,稀释空气中的含氧量,这是窒息作用;二是∵CO2释放时由于焓降的关系,CO2温度急剧下降,CO2形成细微的固体干冰粒子,干冰吸取热量而升华,这是冷却作用二、七氟丙烷灭火系统★★★★液态灭火剂迅速转变成气态吸热,热解产物抑制燃烧过程。

七氟丙烷是一种无色、无味、不导电的气体,其密度约是空气的6倍,可在一定压力下呈液态储存。

该药剂为洁净药剂,释放后无残余物,不会污染环境和保护对象。

灭火时,一是七氟丙烷迅速由液态变成气态,吸收大量的热;二是七氟丙烷的热解产物对燃烧过程也具有相当程度的抑制作用七氟丙烷灭火剂属于卤代烷灭火剂系列,具有灭火性能强、灭火剂性能稳定的特点,其臭氧层损耗能力(ODP)为0,全球温室效应潜能值(GWP)很小,不会破坏大气环境。

但七氟丙烷灭火剂及分解物对人体有毒性危害,使用时应注意三、IG-541或混合气体灭火系统★★★★IG-541混合气体灭火剂属于物理灭火剂,混合气体释放后把氧气浓度降低到不能支持燃烧来扑灭火灾(窒息)IG-541混合气体灭火剂是由氮气、氩气、CO2气体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气体(氮气50%、氩气40%、CO210%),该类气体在大气层中自然存在且来源丰富,对大气层臭氧没有损耗(消耗臭氧能力值ODP=0),也不会产生温室效应。

混合气体无毒、无色、无味、无腐蚀性、不导电,既不支持燃烧又不与大部分物质反应,从环保角度来看,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灭火剂IG-541混合气体灭火剂属于物理灭火剂。

灭火系统性能对比

灭火系统性能对比
抑制燃烧的化学链反应,它依靠气灭火剂与火焰的接触,由于高温使灭火剂分解产生活性游离基,与燃烧链式反应中生成的自由基反应,产生稳定的分子和低活性的游离基,从而使高活性的自由基销毁,是燃烧链式反应终止。此外,兼具冷却及降低氧浓度即窒息的物理作用。
应用场所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可用于扑救下列火灾:
1、灭火前可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
预制灭火系统(2.5MPa)
设计依据
GB 50193-93《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 50370-2005《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制造依据
GB 16669-1996《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及部件通用技术条件》
GA 400-2002《气体灭火系统及零部件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对人的危害
窒息,严重时导致死亡.(二氧化碳对人体的危害最主要的是刺激人的呼吸中枢,导致呼吸急促,并且会引起头痛、神智不清等症状。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但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对人体会产生有害的影响。)
1、电气火灾;
2、固体表面火灾;
3、液体火灾;
4、灭火前能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
气体灭火系统不适用于扑救下列火灾:
1、硝化纤维、硝酸钠等氧化剂或含氧化剂的化学制品火灾;
2、钾、镁、钠、钛、锆、铀等活泼金属火灾;
3、氢化钾、氢化钠等金属氢化物火灾;
4、过氧化氢、联胺等能自行分解的化学物质火灾。
5、可燃固体物质的深位火灾。
七氟丙烷的毒性较低,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的体积浓度临界值(NOAEL)为9%,并允许在浓度(LOAEL)为10.5%的情况下使用1min.七氟丙烷在灭火过程中会分解出微量的氢氟酸的有害气体,散发着刺鼻的气味,有一定的腐蚀性。
环保性能
1、不会破坏大气臭氧层,对大气臭氧层的耗损潜能值为0;

几种气体灭火系统的比较

几种气体灭火系统的比较

几种气体灭火系统的比较几种气体灭火系统的比较公用王伟瑜气体灭火种类较多,但目前得以广泛应用的仅有二氧化碳、卤代烷(1211、1301)以及近几年从国外引进的FM200和INERGEN等。

1、卤代烷 (1211、1301)卤代烷灭火剂问世于20世纪初,始用于飞机及船舶。

70年代初,美国防火协会(NFPA)先后制定并通过了1301灭火系统和1211灭火系统的正式标准,从而促使1211和1301在世界范围的迅速推广。

我国卤代烷的引进和研究始于1964年,但系统的应用研究和相关规范标准的制定到80年代才开始,卤代烷灭火剂是以卤素原子取代一些低级烷烃类化合物中的部分或全部氢原子后所生成的具有一定灭火能力的化合物的总称,又称Halon(哈龙)灭火剂。

它作为一种清洁灭火剂曾得以大力推广,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力电子设备房,70年代发现卤代烷为破坏大气臭氧层的元凶之一。

1991年通过了《蒙特利尔议定书(修正案)》,各发达国家已全面停止使用卤代烷,我国也将于2005和2010年分别对1211和1301灭火剂全面禁用。

表2 常用灭火剂性能一览表1211 1301 FM200(七氟丙烷)二氧化碳INERGEN(IG-541)气溶胶成份/分子式CF2ClBrCF3BrHFC-227ea(别名) CF3CHFCF3CO2氮气、氩气、CO2混合气比例52:40:8金属盐类.金属氧化物.水蒸汽.CO2.N2等分子量165.8 148.9 170.03 44 平均34.1 ---沸点(101.3kPa)/℃-3.4 -57.8 -16.4 -78.5(升华)--- ---冰点(101.3kPa)/℃-160.5 -168 -131 --- --- ---灭火机理化学抑制为主化学抑制为主化学抑制为主窒息为主窒息化学抑制为主设计灭火浓度(1)/%5.0 5.0 8.040-62 37.5-42.8 --- NOAEL(2) /% --- 5.0 9.0 --- 43 --- 灭火剂施放时间/s≤10≤10≤8≤60≤60≤60灭火剂在防护区的扩散速度快,且分布均匀 快,且分布均匀快,且分布均匀快,且分布均匀 快,且分布均匀慢,不易分布均匀系统分类有管网/无管网有管网/无管网有管网/无管网高压/低压/局部有管网无管网灭火剂贮存压力(21℃)/MPa 2.5/4.0 2.5/4.22.5/4.22.07/5.1715 ---灭火剂喷射后形态气态、清洁气态、清洁 气态、清洁气态、清洁气态、清洁胶体(尘埃)灭火剂喷射后房间环境效应有一定噪声和喷射气流,环境温度降有一定噪声和喷射气流,环境温度降有一定噪声和喷射气流,环境温度降低,产生薄雾,不严重影响有较大噪声和喷射气流,环境温度骤降,产生浓有较大的噪声和喷射气流,环境温度基本正常,很少薄雾,不影响视觉.有一定喷射气流,环境温度升高,产生大量高浓度尘埃,严重影响视觉.低,产生薄雾,不严重影响视觉. 低,产生薄雾,不严重影响视觉. 视觉. 雾,影响视觉.灭火剂毒性有一定毒性,但短时接触对人体无严重影响NOAEL值大于设计浓度,短时接触对人体无影响 NOAEL值大于设计浓度,短时接触对人体无影响4%的浓度人体即有不适感觉,20%浓度可致死亡控制设计浓度,短时接触对人体无影响。

几种常见气体灭火系统的比较分析

几种常见气体灭火系统的比较分析

几种常见气体灭火系统的比较分析随着哈龙(1301,1221)气体灭火系统的使用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受到限制和淘汰,替代哈龙产品的新型洁净气体灭火系统的开发和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使用的最多的是二氧化碳、七氟丙烷(FM-200)和烟烙尽(INERGEN)系统。

其中二氧化碳作为气体灭火剂应用已有近一百年的历史,而七氟丙烷和烟烙尽是近年来新开发出的产品,下面谨就这三种系统的各项性能及其优缺点作一分析比较。

一、环保特性所谓洁净气体灭火剂,除了必须有良好的灭火性能以外,还要求具备良好的环保特性。

评价一种气体灭火剂环保特性的好坏,主要有三个指标,即该气体物质臭氧消耗潜能值(ODP),对全球温室效应的影响指标(GWP)及其在大气中存留的时间。

在上述三种气体灭火剂中,环保特性最好的首推烟烙尽气体,因为组成该种气体的主要成分来源于大气本身,其ODP值和GWP值都为零,当然也不存在气体在大气中存流时间问题。

七氟丙烷气体的ODP值也为零,但GWP值为2050(哈龙1301的GWP值为5800),在大气中的存留时间为30-40年,这说明七氟丙烷气体虽然对臭氧层无影响,但对全球温室效应的影响比较大。

从环保特性上讲,它还算不上一种好的洁净气体灭火剂。

二氧化碳气体的ODP值同样为零,GWP值也不高(仅为1),但目前造成的全球温室效应,使气候变暖的最主要原因却是人类大量使用石油、煤炭等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

而且这种气体一旦进入大气,在大气中存留的时间高达120年,因此,从二氧化碳气体本身来讲,他的环保特性并不好。

但作为灭火剂而采用的二氧化碳却并非是专门生产出来的,而是取自于其他行业的副产品。

据统计,上海石化总公司每天排出的高纯度二氧化碳气体高达数千吨,这些二氧化碳除了极少部分被取作他用之外,绝大部分都被白白的排空了,所以取这些二氧化碳之一部分作为灭火剂使用,不但不会增加对环境的损害,反而是变害为利的好事。

从这一角度讲,利用二氧化碳作为灭火剂不但不应受责难,而是应该提倡和鼓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种常见气体灭火系统的比较分析示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几种常见气体灭火系统的比较分析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随着哈龙(1301,1221)气体灭火系统的使用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受到限制和淘汰,替代哈龙产品的新型洁净气体灭火系统的开发和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使用的最多的是二氧化碳、七氟丙烷(FM-200)和烟烙尽(INERGEN)系统。

其中二氧化碳作为气体灭火剂应用已有近一百年的历史,而七氟丙烷和烟烙尽是近年来新开发出的产品,下面谨就这三种系统的各项性能及其优缺点作一分析比较。

一、环保特性所谓洁净气体灭火剂,除了必须有良好的灭火性能以外,还要求具备良好的环保特性。

评价一种气体灭火剂环保特性的好坏,主要有三个指标,即该气体物质臭氧消耗潜能值(ODP),对全球温室效应的影响指标(GWP)及其在大气中存留的时间。

在上述三种气体灭火剂中,环保特性最好的首推烟烙尽气体,因为组成该种气体的主要成分来源于大气本身,其ODP值和GWP值都为零,当然也不存在气体在大气中存流时间问题。

七氟丙烷气体的ODP值也为零,但GWP值为2050(哈龙1301的GWP值为5800),在大气中的存留时间为30-40年,这说明七氟丙烷气体虽然对臭氧层无影响,但对全球温室效应的影响比较大。

从环保特性上讲,它还算不上一种好的洁净气体灭火剂。

二氧化碳气体的ODP值同样为零,GWP值也不高(仅为1),但目前造成的全球温室效应,使气候变暖的最主要原因却是人类大量使用石油、煤炭等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

而且这种气体一旦进入大气,在大气中存留的时间高达120年,因此,从二氧化碳气体本身来讲,他的环保特性并不好。

但作为灭火剂而采用的二氧化碳却并非是专门生产出来的,而是取自于其他行业的副产品。

据统计,上海石化总公司每天排出的高纯度二氧化碳气体高达数千吨,这些二氧化碳除了极少部分被取作他用之外,绝大部分都被白白的排空了,所以取这些二氧化碳之一部分作为灭火剂使用,不但不会增加对环境的损害,反而是变害为利的好事。

从这一角度讲,利用二氧化碳作为灭火剂不但不应受责难,而是应该提倡和鼓励。

二、灭火性能在上述三种洁净气体灭火剂中,七氟丙烷属于化学灭火剂,而烟烙尽和二氧化碳则属于物理灭火剂。

前者灭火浓度低(仅为7%),用量小,灭火性能好,而后两者灭火浓度较高(达34-47%,甚至更高),用量较大。

其中由于大多数可燃物燃烧后的最终生成物都是二氧化碳,所以采用二氧化碳灭火剂不但有惰性抑制灭火的作用,还由于大大提高了生成物的浓度而降低了燃烧反应的速率。

并且液态储存的二氧化碳在喷射灭火时气化要吸收大量的热,又具有冷却的作用,显而易见它的灭火性能要优于仅有惰性抑制灭火作用的烟烙尽气体。

三、安全特性七氟丙烷气体对于人是有毒的,这属于一种化学毒性。

虽然它的毒性较低,不是那种高毒性的化学毒气,但当这种气体在大气的浓度超过10%时,也会造成人员的中毒、失去知觉,甚至死亡,当七氟丙烷遇热分解时,其分解产物的毒性则会大大的加强。

二氧化碳虽然在大气存在,人的呼吸中也包含着许多二氧化碳,但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对人却是十分有害的,它的主要危害性在于会令人呼吸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窒息死亡,所以,二氧化碳作为灭火剂使用时,必须谨慎小心。

我国在对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设备制造、系统设计、工程施工、验收使用、质量管理等方面,都已制定了十分周到、全面、严格的标准和检测方法,以充分保证它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现在,值得注意的是,人们普遍认为:烟烙尽是对人体绝对无害的气体灭火剂,甚至认为,在有人员存在的区域内喷放烟烙尽气体,也可使人安然无恙,无任何影响,笔者认为,这种认识是错误和有害的。

因为:第一、烟烙尽气体是由惰性气体(氮气、氩气和二氧化碳)组成的,其中不含氧气,所以烟烙尽气体对人体的窒息性与二氧化碳是相同的,人不可能呼吸烟烙尽气体而生存;第二、所谓烟烙尽气体灭火剂的安全性仅仅体现在当空气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烟烙尽时,可以使原空气中的氧含量由21%下降到12~15%,在这种低氧气浓度的氛围中,燃烧将不在继续,而人却能依靠其中4%左右二氧化碳对呼吸系统的刺激继续呼吸不至于窒息死亡(如同在高山缺氧地区的呼吸一样)。

但是,这种情况只有在烟烙尽气体与空气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后才会存在,当高浓度的烟烙尽气体从喷嘴喷放到封闭空间时,置身于气流中的人不可能呼吸到起码的氧气,其人身安全是不可能得到保证的。

因此,烟烙尽的安全性只是相对的,危害性才是绝对的;第三、片面强调烟烙尽气体灭火剂的安全性,而闭口不谈或掩盖其危害性的本质,势必造成该气体灭火系统的生产、设计、施工和使用者对其质量可靠性、使用安全性以及可能对人产生伤害的危险性的忽视,产生麻痹松懈思想,这将是产生灾祸的根源。

因此,不管我们是采用七氟丙烷,二氧化碳亦或是烟烙尽来设计、安装气体灭火系统时,都必须同等地重视它的安全可靠性;在使用灭火时,都必须保证在气体喷放前,区域内人员全部撤出;在人员多、成份杂的公共场所,应避免上述气体作为全淹没灭火系统安装和使用。

真正安全的气体灭火剂还有待于人类的努力开发。

四、二次损失所谓二次损失,是指系统在实施喷放气体灭火时造成对被保护物质非火灾性的损失。

作为化学灭火剂的七氟丙烷气体,由于设计浓度低,用量小,所以喷射出来时,对防护区域结构以及被保护物造成机械性伤害的可能性较小。

但在灭火时,七氟丙烷遇热分解后产生氟酸类的物质,这种物质对其它物体(包括玻璃)有着较强的腐蚀性,所以在实施气体灭火后,一定要对区域内物体进行认真的清洁工作。

烟烙尽气体来源于大气,是惰性气体,对物体没有任何腐蚀作用,喷射后不留任何痕迹。

但由于它是气态储存、气态喷放、压力高、喷射口径大,所以在喷射时,剧烈喷出的气流对保护区结构和被保护对象可能带来机械性损伤,且会造成系统管网较强的振动,这是在系统设计、安装和检查验收时需要充分注意的。

二氧化碳气体也是一种十分稳定的气体,用它来灭火同样对物体没有任何腐蚀作用,也不留任何痕迹,并且在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灭火剂为液态储存、液态喷放,在喷嘴出口才会气化,所以,系统的储存压力、喷射口径、喷射时的烈度等都远低于烟烙尽系统,可能产生机械性损伤的危险性也要小得多。

但二氧化碳的气体会使室内温度下降,所以对温度很敏感的物品要小心。

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二氧化碳灭火剂气化吸热的制冷作用,会带来结露现象,从而影响区域内精密仪器、仪表、计算机设备的工作以及损坏这些设备,其实,这种看法是站不住脚的。

因为从原理上讲,大气结露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大气中所含水汽的量,一般用水汽分压来表示;另一个是大气的温度,通常通过水的饱和蒸汽压来体现,二者统一在一起用大气的相对湿度反映出来。

当大气中含水汽量较多即水汽分压较高,而气温较低(即水的饱和蒸汽压)时,才会有结露的倾向。

当二者相平衡,且仍有水分补充时,就会出现结露现象(如在雾天或澡堂里看到的现象一样)。

在实施二氧化碳喷放灭火时,液态的二氧化碳在区域中的汽化的确需要吸收大量的热。

这种热的来源是一种物体燃烧的生成热(这种吸热冷却对于灭火是有帮助的),当燃烧生成热不足时,则会吸收环境中的热,造成区域内气温的下降,对应的水的饱和蒸汽压也会降低。

从上式可见,由此会造成相对湿度的提高,带来结露的可能,上述观点的依据大概也就如此了。

但事实上,在另一方面,大量汽化的二氧化碳是极其干燥的气体(其含水量仅为几十个ppm),如此干燥的气体注入区域内,将会使区域内混合气体中的含水比例大大下降;二氧化碳汽化时造成的室内外的压差,还会将室内原来空气的部分通过泄压口、门窗缝隙等挤出室外,这样的结果使得室内的水汽分压大大降低,相对湿度不但没有提高,反而降低了。

五、系统经济性气体灭火系统的经济性评价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综合考虑:一是其设备投资的大小,二是其使用灭火剂的成本,三是其运行费用。

在上面提到的三种气体中,一般来讲,应数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的设备投资最省。

虽然它的设计浓度最小,灭火剂用量最少,需要的储存钢瓶数也最少,但由于它的传输距离较短,管网不能太长,所以对于相距较远或跨楼层较多的防火区域就无法共用一套储存钢瓶,大大提高了它的设备成本。

相比较起来,高压二氧化碳和烟烙尽气体灭火系统(尤其是后者)由于储存压力高,可以传输到相对较远的区域里去,所以可使许多区域共用一套储存钢瓶。

但是它们都是采用物理灭火的方式灭火,需要的灭火剂浓度高,用量大,储存钢瓶数量较多,设备投资也较大。

在相同条件下,高压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的设备投资一般为七氟丙烷系统的三倍,而烟烙尽系统又约是高压二氧化碳系统的三倍,是七氟丙烷系统的九倍。

使用钢瓶多带来的另一项投资是需要更多的钢瓶储存面积,这在造价高的建筑里也是一笔不可小看的投资。

在三种气体灭火剂中,二氧化碳来源广泛,到处都可采购到,它的成本可以说仅仅在于收集、储存和运输的费用,可以说采用二氧化碳作灭火剂是最方便、最廉价的。

烟烙尽气体成分采自大气,但需要进行空气分离来获取,成本高于二氧化碳,虽然烟烙尽气体在国内还没有专业生产厂家,价格不详,但根据一般的估计,在同一区域内达到相同灭火浓度所需要的烟烙尽气体的成本将为二氧化碳的三倍,而七氟丙烷的成本为二氧化碳的一百多倍。

上述两项投资费用综合在一起,可以估计出,对于同一简单系统,按照二氧化碳、七氟丙烷、烟烙尽气体灭火剂来分别进行设计,其初期投资(包括设备投资和灭火剂成本)的对比为:1?1.5?3,显而易见,二氧化碳是最经济的。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良好的经济性还表现在系统的运行成本同样是最低的,而且灭火剂来源方便的优势更是其它灭火剂无法比拟的。

同样以上述三种气体灭火系统设计方案的初期投资比值为基础,可以得出系统经过第一次,第二次喷放运行后,系统总费用比值之间的变化关系:二氧化碳七氟丙烷烟烙尽初期投资1 1.5 3第一次喷放后1.01 2.5 3.03第二次喷放后1.02 3.3 3.06由上表可见,二氧化碳和烟烙尽系统由于灭火剂比较廉价,运行成本很低,而七氟丙烷气体灭火剂价格昂贵,运行费用很高,尽管在初期安装时,它的投资仅为烟烙尽系统的一半,但在经过两次运行后,它的总费用水平就已经超过了烟烙尽系统,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对目前已经推向市场的三种常见的洁净气体灭火系统的各项特性有一个比较全面、客观的认识,以便于正确、合理地运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