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几种气体灭火技术(标准版)
目前国内气体灭火标准中涉及的几种气体灭火系统

中国标准导报
CH I A TA NDAR DS REVI N S EW
合 剂 组 成 。 主 要 分 为 热 气 溶 胶 和 冷 气 溶 胶 。 冷 气 溶 胶 主 要 指 干 粉 灭 火 剂 , 属 于 气 体 灭 火 。 在 这 里 不
划》 的实施 , 哈龙 生产 和 消费 量 的大 幅度 削 减 , 哈龙
替代 品和替代 技术迅 速发 展 , 目前 国 内气 体标 准 中
所涉及 到 的几 种气 体 灭 火 系 统 主要 有 二 氧 化 碳 灭 火系 统 、 氟 丙 烷 ( M一0 ) 火 系 统 、 性 气 体 七 F 20 灭 惰
范 》 G 0 1 —2 O《 铁 冶金 企 业设 计 防火 规 和 B544 o 7钢
局 部应 用灭 火系统 的气 体灭火 剂 。
按照 二 氧化 碳 的 贮 存 状 态 又 可 分 为 低 压 二 氧
化 碳灭火 系 统 和 高 压 二 氧 化 碳 贮 存 系 统 。在 低 压 二 氧化碳 灭 火 系 统 中 , 火 剂 存贮 在 储 罐 中, 存 灭 贮
质 火 灾 可 用 于 全 淹 没 灭 火 系 统 , 是 唯 一 可 用 于 也
变配 电室设备 、 电机 组 、 算 机 室等 带 电设 备 , 发 计 贵 重、 精密 设 备 及 电气 线 路 等 不 适 宜 用 水 扑 灭 的 火 灾, 气体灭 火作 为 最 有 效 最 干 净 的 灭火 手 段 , 日益 受 到重视 。其 中 , 0 1- 2 0 《 筑 设 计 防 火 GB 5 0 6 0 6 建 规 范》 GB 5 o 5 1 9 { 、 O 4 — 9 5 高层 民用 建筑 设 计 防火规 {
2 目前 常 用 的 几 种 气 体 系统
浅议几种气体灭火技术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浅议几种气体灭火技术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2936-95 浅议几种气体灭火技术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人类社会的发展对气体灭火技术提出了除了灭火、人身安全两大衡量指标外的一个新指标,即对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保护指标。
从根本上讲,气体灭火技术不但要灭火,还要保护人身安全,更要确保不干扰和不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
这就是现代灭火技术发展的最大特点。
1 几种典型替代技术简介为了确保尽可能地减少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干扰和破坏,人们舍弃了灭火性能和人身安全均为最佳的哈龙灭火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推出多种替代技术,如惰性气体IG—01,洁净气体IGl00和混合气体IG55,以及IG—541,FM—200和CO2等。
1.1 1G—01氩气灭火技术Ar(氩气)又称IG—01。
它由100%的惰性气体氩气组成,其密度是空气密度的1.38倍,特别适用于固体深位火灾,可以维持灭火浓度相当长一段时间,达到抑制火灾复燃的作用。
氩气是人类很熟悉的一种惰性气体,大量应用在钢铁冶炼等行业。
氩气是从大气中分离出来的,因为它的惰性,即使在火灾造成的高温高压下也不参与任何化学反映。
气体灭火技术标

气体灭火技术标【原创实用版】目录一、气体灭火技术的概念与分类二、气体灭火技术的原理与特点三、气体灭火技术的应用场景与优势四、气体灭火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正文一、气体灭火技术的概念与分类气体灭火技术是一种采用化学灭火剂,通过在火源周围产生惰性气体,降低火场氧气浓度,从而达到灭火目的的灭火技术。
气体灭火技术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全淹没气体灭火技术,指灭火剂在整个防护区内均匀分布,使火源周围氧气浓度降至不能支持燃烧的浓度;另一种是局部应用气体灭火技术,指灭火剂仅应用于火源周围,达到灭火目的。
二、气体灭火技术的原理与特点气体灭火技术的原理主要是通过降低火场氧气浓度,使火源周围无法维持燃烧。
其特点如下:1.灭火速度快:气体灭火技术采用化学灭火剂,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降低火场氧气浓度,达到灭火目的。
2.灭火范围广:气体灭火技术可以对整个防护区进行灭火,适用于较大范围的火灾。
3.环保性能好:气体灭火技术所采用的灭火剂多为环保型化学物质,对环境影响较小。
4.操作简单:气体灭火技术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可实现远程控制。
三、气体灭火技术的应用场景与优势气体灭火技术广泛应用于以下场景:1.数据中心:数据中心设备价值昂贵,对环境要求高,采用气体灭火技术可以有效保护数据中心设备。
2.仓库:仓库火灾往往面积较大,采用气体灭火技术可以快速灭火,减少损失。
3.实验室:实验室内往往存放有易燃易爆物品,采用气体灭火技术可以有效防止火灾蔓延。
4.交通工具:交通工具如火车、汽车等,火灾发生时,可以采用气体灭火技术进行灭火。
气体灭火技术具有速度快、范围广、环保性能好等优势,可有效保护各类场所免受火灾侵害。
四、气体灭火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气体灭火技术将不断完善和提高,发展趋势如下:1.灭火剂将更加环保: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气体灭火技术所采用的灭火剂将更加环保。
2.灭火系统将更加智能化:未来气体灭火系统将结合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实现更加智能化的火灾预警和灭火。
浅议几种气体灭火技术

浅议几种气体灭火技术人类社会的发展对气体灭火技术提出了除了灭火、人身安全两大衡量指标外的一个新指标,即对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保护指标。
从根本上讲,气体灭火技术不但要灭火,还要保护人身安全,更要确保不干扰和不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
这就是现代灭火技术发展的最大特点。
1 几种典型替代技术简介为了确保尽可能地减少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干扰和破坏,人们舍弃了灭火性能和人身安全均为最佳的哈龙灭火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推出多种替代技术,如惰性气体IG—01,洁净气体IGl00和混合气体IG55,以及IG—541,FM—200和CO2等。
1.1 1G—01氩气灭火技术Ar(氩气)又称IG—01。
它由100%的惰性气体氩气组成,其密度是空气密度的1.38倍,特别适用于固体深位火灾,可以维持灭火浓度相当长一段时间,达到抑制火灾复燃的作用。
氩气是人类很熟悉的一种惰性气体,大量应用在钢铁冶炼等行业。
氩气是从大气中分离出来的,因为它的惰性,即使在火灾造成的高温高压下也不参与任何化学反映。
它不导电,无色无味无毒,对环境和人体没有任何不良影响。
氩气的罐装技术在国内已经非常成熟,业主可在任何一家空气分离厂自行得到。
氩气灭火采取的是窒息法。
它将燃烧区中的氧气替换或驱散,将物质燃烧所需的氧气降到可燃浓度以下,以熄灭燃烧。
IG01不足之处在于:灭火浓度高,以气态形式储存,造成贮存瓶组多,装置庞大。
IG—0l全淹没系统适用于扑救A、B、C类和电气设备火灾。
1.2 1G—100氮气灭火技术N2(氮气)又称IG—100,它由100%的氮气组成,其密度接近于空气密度。
由于由纯N2组成,在灭火过程中有可能参加反应。
其灭火机理为稀释燃烧区内氧气,达到窒息灭火的目的。
1.3 1C—55氮气氩气灭火技术IG—55由50%氮气,50%氩气组成。
其密度大于空气密度。
由于含有N2,在灭火过程中有可能参加反应。
其灭火机理为稀释燃烧区内氧气,达到窒息灭火的目的。
气体灭火技术标

气体灭火技术标(实用版)目录一、气体灭火技术的概述二、气体灭火技术的分类三、气体灭火技术的工作原理四、气体灭火技术的优缺点分析五、气体灭火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六、气体灭火技术的发展前景正文一、气体灭火技术的概述气体灭火技术是一种采用化学灭火剂来实现火灾的快速扑灭的技术。
这种技术具有反应速度快、灭火效率高、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因此在火灾防控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气体灭火技术的分类气体灭火技术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惰性气体灭火技术,如 IG-541 混合气体灭火技术;另一类是化学灭火技术,如 FM-200 气体灭火技术。
三、气体灭火技术的工作原理气体灭火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火灾发生时,灭火系统会自动检测到火灾,并立即启动,释放出灭火剂。
这些灭火剂会在火灾区域迅速扩散,降低火灾区域的氧气浓度,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四、气体灭火技术的优缺点分析气体灭火技术的优点包括:反应速度快,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火灾的扑灭;灭火效率高,可以有效地保护火灾现场的人员和财产安全;对环境影响小,不会对保护对象造成损害。
然而,气体灭火技术也存在一些缺点,如系统设备复杂,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且在释放灭火剂时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
五、气体灭火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气体灭火技术在我国的火灾防控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数据中心、图书馆、博物馆等重要设施中,都广泛采用了气体灭火技术。
这些设施往往具有重要的信息或文化遗产,因此,采用气体灭火技术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这些设施的安全。
六、气体灭火技术的发展前景随着科技的发展,气体灭火技术也在不断地进行改进和优化。
未来,气体灭火技术的发展方向将主要集中在提高灭火效率、降低系统设备复杂度、减少灭火剂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
几种气体灭火系统小议_0

几种气体灭火系统小议- 消防给排水论文简介:气体灭火系统在实际设计中,需考虑火险隐患、火灾扑救、环境保护、经济实用等诸多因素中,择一种满意的消防设防方案,常常十分复杂。
本文仅对CO2、FM-200、气溶胶、烟烙尽IG541等四种替代哈龙1301的产品作一些讨论,供同仁参考。
关键字:气体灭火CO2 FM-200 气溶胶前言气体灭火在我国始于80年代,盛于90年代,新型灭火方式和灭火剂在应用过程中经历了许多变化,在火险隐患、火灾扑救、环境保护、经济实用等诸多因素中选择一种满意的消防设防方案,常常十分复杂。
本文就此作一些讨论,仅供同仁参考。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图书、博物、档案等馆舍内建成的气体消防系统,采用的灭火剂大多是哈龙1301。
当时,人们认为哈龙1301是适合各种不同类型火灾的最佳的火焰抑制剂。
但是,由于其对环境的影响,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不同程度造成全球变暖,1993年在加拿大出台了《蒙特利尔协定》,限制生产破坏臭氧层的物质,并规定到2005年全球禁止使用。
现在哈龙的替代物多种多样,本文仅讨论CO2、FM-200、气溶胶、烟烙尽IG541等四种替代产品。
一、环保评定一种灭火剂的环境指标一般有三项:1、ODP值:对臭氧层的耗损潜能值;2、GWP值:温室效应潜能值;3、ALT值:合成物在大气中存留寿命。
以上几种气体灭火剂的环境指标参数如下:灭火剂种类ODP值GWP值ALT值1301165800100CO201120FM-2000205031~42气溶胶0≤0.50烟烙尽IG541000从上表对比可知,1301的三个环境特性指标值皆高,这正是其被淘汰的主要原因之一。
CO2和FM-200对臭氧层不破坏,但在大气中存活寿命较长,同时,大量的CO2和FM-200进入大气层后,对全球温室效应会有较大影响,美、英等国已将其列入受控使用计划之列,不宜作长期替代物考虑。
但按我国现有实情,公安部仍推荐使用二氧化碳和惰性气体灭火系统,也可使用含氢氟酸(HFC)的灭火系统,故这两种气体特别是CO2气体灭火系统现仍有一定的使用率。
浅议几种气体灭火技术

浅议几种气体灭火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火灾的各种灭火技术也在不断地革新和创新。
气体灭火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灭火技术。
它不仅可以消除火源,还能防止二次污染并保证人员安全。
那么,什么是气体灭火技术呢?今天,我们将从几个角度来浅议几种气体灭火技术。
气体灭火技术的定义气体灭火技术是利用气体在灭火过程中扮演的作用,使得火灾得以消除或者控制,以达到灭火的效果。
气体灭火技术一般适用于容易燃烧、易爆炸的环境。
根据绝热性质,气体灭火技术有较强的抑制火焰的效果,可以在短时间内控制火灾,减少二次污染,并保证人员的安全。
目前常用的气体灭火技术1.惰性气体灭火技术惰性气体灭火技术是利用惰性气体在火场燃烧区域形成一定的惰性气体层,从而减少氧气的供应,达到灭火的目的。
惰性气体通常包括二氧化碳、惰性气体混合气等。
其中,二氧化碳因为其绿色环保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在大型电力设备间、机房、军事设施等重要场所使用比较多。
2.泡沫灭火技术泡沫灭火技术利用泡沫的物理特性阻断空气、消除火源。
其中,泡沫水灭火技术是利用一种高效的泡沫产生器或喷墨器将泡沫粘附在可燃物表面,消除可燃物表面的火源,迅速扩散到整个燃烧区域,形成一个覆盖层,继续发展燃烧的火焰就可以被彻底扼灭。
3.雾化灭火技术雾化灭火技术是一种相对较新的灭火技术,是一种最新开发的纳米粒子技术,利用高压雾化器,将液态灭火药剂喷成非常小的粒子,从而形成一个雾化状的灭火场景。
这种灭火技术可以在更小的区域内完成更大的扼灭,避免更多的水损失。
气体灭火技术的特点1.高效性气体灭火技术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扼灭火源,有效解决火灾问题。
2.环保性气体灭火技术使用的灭火剂通常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等问题,能够有效的减少环境污染。
3.安全性气体灭火技术具有显著的安全性。
在使用气体灭火技术灭火时,其灭火剂主要是惰性气体,相对于传统的灭火方式,更安全、更稳定,更能保障人员的安全。
气体灭火技术的适用场景气体灭火技术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火灾,在机房、发电站、石化装置等重要的建筑设施上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关于消防气体灭火的详细介绍

关于消防气体灭火的详细介绍消防气体灭火是一种常见的灭火方式,它利用不同种类的气体来抑制火灾的发展,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这种灭火方式相对于传统的水灭火更为适用,可以有效地灭掉各种类型的火灾,而且对火灾现场的人员和设备的损害相对较小。
在下面的文章中,将详细介绍消防气体灭火的原理、应用场景以及常用的气体类型。
一、原理消防气体灭火的原理是通过将灭火气体释放到火灾现场,使其与火灾产生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抑制火焰的形成和燃烧的持续。
火灾是一种氧的燃烧过程,消防气体作为一种化学物质,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不易燃烧的物质,如二氧化碳。
这种反应使得火焰燃烧的条件得不到满足,从而达到灭火的效果。
二、应用场景消防气体灭火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场景,特别是那些需要保护重要设备和物品,以及人员生命安全的场所。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1. 电气设备室:电气设备室是火灾发生的高风险地区,因为电气设备本身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易导致火灾。
同时,使用传统的水灭火方法容易导致设备受损,所以消防气体灭火是更为适用的选择。
2. 机房:机房内有大量的电子设备和敏感设备,这些设备一旦遭受火灾将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使用消防气体可以快速有效地灭火,同时保护设备免受损坏。
3. 博物馆和图书馆:博物馆和图书馆内的文物和珍贵文献是不可替代的,一旦遭受火灾将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消防气体灭火可以在不损坏这些宝贵的文物的同时,迅速灭火。
4. 化学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内存在着各种易燃易爆的化学品,一旦发生火灾将会引发更大的灾害。
消防气体灭火可以在不产生二次污染的情况下有效灭火。
三、常用气体类型在消防气体灭火中,常见的气体类型有以下几种:1. 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碳是最常见的消防气体,它具有高致密性和高灭火效果。
二氧化碳可以快速覆盖火灾区域,抑制火焰的燃烧,并且不留下任何残留物。
2. 温室气体替代剂:随着对温室气体的排放的关注日益增加,一些对臭氧具有危害的消防气体,如卤代烷烃(如哈龙)不再被广泛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浅议几种气体灭火技术(标准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浅议几种气体灭火技术(标准版)人类社会的发展对气体灭火技术提出了除了灭火、人身安全两大衡量指标外的一个新指标,即对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保护指标。
从根本上讲,气体灭火技术不但要灭火,还要保护人身安全,更要确保不干扰和不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
这就是现代灭火技术发展的最大特点。
1几种典型替代技术简介为了确保尽可能地减少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干扰和破坏,人们舍弃了灭火性能和人身安全均为最佳的哈龙灭火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推出多种替代技术,如惰性气体IG—01,洁净气体IGl00和混合气体IG55,以及IG—541,FM—200和CO2等。
1.11G—01氩气灭火技术Ar(氩气)又称IG—01。
它由100%的惰性气体氩气组成,其密度是空气密度的1.38倍,特别适用于固体深位火灾,可以维持灭火浓度相当长一段时间,达到抑制火灾复燃的作用。
氩气是人类很熟悉的一种惰性气体,大量应用在钢铁冶炼等行业。
氩气是从大气中分离出来的,因为它的惰性,即使在火灾造成的高温高压下也不参与任何化学反映。
它不导电,无色无味无毒,对环境和人体没有任何不良影响。
氩气的罐装技术在国内已经非常成熟,业主可在任何一家空气分离厂自行得到。
氩气灭火采取的是窒息法。
它将燃烧区中的氧气替换或驱散,将物质燃烧所需的氧气降到可燃浓度以下,以熄灭燃烧。
IG01不足之处在于:灭火浓度高,以气态形式储存,造成贮存瓶组多,装置庞大。
IG—0l全淹没系统适用于扑救A、B、C类和电气设备火灾。
1.21G—100氮气灭火技术N2(氮气)又称IG—100,它由100%的氮气组成,其密度接近于空气密度。
由于由纯N2组成,在灭火过程中有可能参加反应。
其灭火机理为稀释燃烧区内氧气,达到窒息灭火的目的。
1.31C—55氮气氩气灭火技术IG—55由50%氮气,50%氩气组成。
其密度大于空气密度。
由于含有N2,在灭火过程中有可能参加反应。
其灭火机理为稀释燃烧区内氧气,达到窒息灭火的目的。
1.4FM—200七氟丙烷类灭火技术FM—200又称七氟丙烷或HFC—227ea,是HFC的一种。
其灭火机理:通过化学抑制作用终止燃烧的连锁反应,灭火速度快。
FM—200灭火过程中会分解出氢氟酸,其酸气的生成量是哈龙1301的8~10倍。
输送距离短是它的不足。
1.5IC—541烟洛尽(Inergen)灭火技术烟洛尽又称IG—541,它是氮气、氩气和二氧化碳以52:40:8的体积比例混合而成的一种灭火剂。
它的3个组成成分均为无色、无味、不导电、无毒的气体,其密度近似于空气的密度,由于含有CO2和N2,所以这两种气体在灭火过程中有可能参加反应。
其灭火机理为稀释燃烧区内氧气,达到窒息灭火的目的。
其中的二氧化碳主要起刺激人体呼吸作用,但随着灭火浓度的增大,保护区内的CO2的含量接近于4%时有可能对人体造成危险。
IG541的缺点在于:罐装需特殊设备,在国内只有上海、天津等有限的大城市可以罐装。
1.6CO2灭火技术二氧化碳(CO2)是地球大气成分之一,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无味、不导电、化学上呈中性、无腐蚀的气体。
其灭火机理主要是稀释氧气,起窒息作用,二氧化碳可液化储存,这种方式比IG01的储存要方便。
由于CO2的浓度达到10%时在几分种内会使人丧失意识甚至死亡,这一浓度远低于其34%的最小设计浓度。
因此CO2系统应用于有人环境时必须考虑人身安全防范问题。
CO2灭火技术较为成熟,在哈龙被禁止后又重新被人类所认识,发挥其潜能。
2哈龙的替代技术的选择标准针对某一应用场所选择适当的替代技术,首先要明确选择的标准,亦即衡量产品性能的指标。
哈龙替代品的性能指标有很多,包括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多个方面,但是应用性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对大自然的干扰级别对大自然的干扰,分A、B和C三级。
这是一个宏观指标,定性描述灭火技术与大自然的协调和对大自然的干扰程度。
其中人为地通过化学方法合成的灭火剂对大自然进行干扰的为A级,以某种物理方式对大自然进行干扰的为B级,几乎不对大自然产生干扰的为C 级。
2.2臭氧耗减潜能值ODP(ozonedepletingpoten—tial)以CFC—11为基准,设其ODP值为1。
2.3全球变暖潜能值GWP(globalwarningpoten—tial)用于表示和比较消耗臭氧层物质对全球气候变暖影响能力的大小。
2.4大气存留时间ALTA(atmosphericlifetime)表示消耗臭氧层物质在大气中的存在寿命,以年为单位。
2.5灭火效率哈龙替代物的灭火浓度、灭火时间指标综合反映了灭火剂的灭火效率。
2.6毒性灭火剂的毒性包括灭火剂本身的毒性及灭火剂受热分解产物的毒性两个方面,常以NOAEL(无毒性反应的最高浓度)、LOAEL(出现毒性反应的最低浓度)等表示。
2.7存贮稳定性包括耐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
2.8能见度能见度的降低不利于人员的疏散,因此对于有人工作场所,能见度成为关键性指标。
IG01和Inergen为气态储存,在排放时没有雾气生成;FM—200和CO2喷射时有较强烈气化及吸热效应,致使空气冷凝出现浓雾。
2.9残留物灭火后若有残留物,为防止发生意外事故必须清理干净。
气体灭火剂属清洁灭火剂,灭火后不留痕迹。
2.10质量与占用空间对于某些特殊应用场所,灭火系统的质量与占用空间成为重要的考虑因素。
2.11工程造价在保证灭火能力、不破坏环境、确保人员和财产安全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投资,提高哈龙替代品的性能价格比。
3气体灭火系统的定性选择3.1环境因素几种气体灭火剂的环境特性参数见表1[7]:在进行分析时,首先我们把对自然的干扰为A级(即化合物)的灭火剂排除。
我们选用B、C级灭火气体进行比较,可以看到,在B、C级中有IG—01、IGLOO和IG55,以及IG—541,IG—541和IG—55均由混合气体组成,且IG—541含有CO2,IG—55中含有N2,在高温高压下有可能参与化学反应,对自然有一定干扰。
最后我们来分析C级灭火气体中的IG—01和IGLOO,这两种气体均为单质,但IG1OO 为N2组成,在高温高压下有可能参与化学反应;而IC—01气体完全由自然界存在惰性气体组成,它的释放是将这些气体放归自然,对环境没有影响。
3.2毒性关于毒性方面的比较,我们分别以对生命的保护和对财产的保护两个方面来论述。
3.2.1对生命的保护对生命的保护主要要求灭火剂毒性低,对人体无影响,有利于防护区人员的安全疏散等。
四种灭火剂的毒性参数见表2:从表2可知IG—01、IG—100、IG—55、七氟丙烷和IG—541的NOAEL均不小于系统的最小设计浓度,就灭火剂在防护区内本身喷放而言,对人体是相对安全的。
因此,我们选用IG—01、IG—541、七氟丙烷和C02为代表进行比较。
IG—541中由于含有8%的CO2,随着灭火浓度的增高,保护区中的CO2:含量随之增大。
特别是对于计算机房类火灾来说,无论是欧洲CEA标准、德国VDS标准还是我国唯一的气体灭火标准(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93—93)中同样要求电子计算机房的灭火浓度为47%,且要求抑制时间10分钟。
此时,IG—541中的CO2的含量接近于4%,有可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七氟丙烷最小设计浓度为7.5%,无毒性反应的最高浓度(NOAEL)为9%,有毒性反应的最低(LOAEL)为10.5%,该三个值比较接近。
事实上,当防护区内七氟丙烷的浓度在5%~9%时,人员可停留时间为1min。
而浓度高于9%时只能用于无人停留区域。
此外七氟丙烷在灭火过程中的高温条件下裂解有剧毒物氢氟酸产生,散发着刺鼻的气味,有一定的腐蚀性。
这也是灭火时七氟丙烷必须在10s内释放完毕的关键原因。
CO2对人体危害主要是窒息作用,在有人场合使用具有危险性。
CO2不同浓度对人体的影响详见表3[8]: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最小设计灭火浓度为34%(Kb=1.0),大于20%为致死浓度。
所以CO2灭火系统用于有人的场所必须考虑人员报警与撤离延时喷放问题。
此外,七氟丙烷和CO2以液态储存,喷放过程中迅速气化会产生大量的“白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部人员的安全疏散。
IG—01的灭火机理是降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一般而言,当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低于15%时燃烧难于维持。
IG—01在实施灭火时,将氧气的含量降低至12.05%,使火熄灭。
对处于火灾现场的人而言,正常人在10%以下的氧气条件下会缺氧。
IG—01是以气态储存的纯惰性气体,喷放时可以清楚地看到紧急出口,在高温条件下甚至与火焰接触也不会分解产生有毒或有腐蚀性的分解物。
因此IG—01对人员是安全的。
因此,从保护生命的角度出发,在有人场所适合选择IG—01灭火系统。
但IG—01灭火系统也有不可克服的缺点,如因为以气态储存,导致钢瓶数量多,且储存压力高达16MPa,高于其他气体灭火系统,亦可视为一种不安全因素。
3.2.2对财产的保护CO2是以液态储存的灭火剂,喷放时会使防护区内的温度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使精密设备和珍贵财物因“冷激”或“冷脆”作用而损坏。
喷放时还从周围吸收大量热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大量凝结,产生严重的结露”现象而损坏财物。
尤其是对计算机房、通信机房内的集成芯片、电路有较大影响,并会使电器设备表面产生静电积累。
七氟丙烷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与CO2相同的危害。
由于七氟丙烷在灭火过程在高温条件下会裂解产生HF等酸性分解物,从而产生结露,对设备造成损害。
IG—541以压缩气体的形式储存,喷放时防护区内温度变化很小,仅为2C左右,不会在保护设备表面形成冷凝。
IG—541由氩气、CO2、氮气气体组成,由于含有CO2和氮气,在高温高压下有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
IG—01以压缩气体的形式储存,喷放时防护区内温度变化很小,仅为2C左右,不会在保护设备表面形成冷凝。
IG—01由100%惰性气体氩气组成,无腐蚀性,喷放后无残留物,灭火时不会发生化学反应,不污染环境,无毒,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能,不会对被保护设备构成损害。
因此,对于有精密设备、珍贵财物等的场所,使用IG—01灭火系统较为适宜。
4气体灭火性能的定量选择灭火效率主要是通过灭火浓度来衡量的,灭火时间和灭火效果也对系统的灭火效率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