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灭火系统技术要求(新版)

合集下载

气体灭火系统安装技术要求

气体灭火系统安装技术要求

气体灭火系统安装技术要求Hessen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气体灭火系统安装技术要求一、管道支、吊架安装1、支、吊架使用材料的规格2、管道应固定牢靠,管道支、吊架的最大间距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支、吊架之间最大间距3、管道末端应采用防晃支架固定,支架与末端喷嘴间的距离不应大于500mm。

4、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50 mm的主干管道,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至少应各安装1个防晃支架,当穿过建筑物楼层时,每层应设1个防晃支架。

当水平管道改变方向时,应增设防晃支架。

5、管道支、吊架应做防腐处理,两遍防锈漆,钻孔应采用台钻。

二、管道的安装1、套麻/生胶带/或加树脂胶时应注意内口2~3扣位置应空丝,不能加胶带,不能露树脂胶。

2、紧固时应满扣,最低不少于6扣,填充料不能挤入管道内。

3、将预制加工好的管道按草图顺序在地面组装一部分,长度以便于吊装为宜。

起吊后轻落在支吊架上,再依次进行连接,最后采用U型卡将管道固定。

安装完毕后还应拨正调直,从管端上看过去,整根管道应在一条水平线上,局部管段不应有“下垂”或“拱起”现象。

4、安装顺序:在综合吊架下,尤其是通道位置安装时,应先装靠墙一侧的管道,一组管道安装完应打压,合格后,再依次进行内侧管道安装,打压合格后,再次进行内侧管道安装。

5、集流管安装1)把集流管设置在支架上面,将固定螺栓临时拧紧,连接口垂直向下,将高压软管安装后使其扭曲度不产生附加应力,把所定的方向调整到符合要求后,固定拧紧即可。

2)集流管安装前应清洗内腔并封闭进出口。

3)集流管应固定在支、框架上。

支、框架应固定牢靠,且应做防腐处理。

集流管上的泄压装置的泄压方向不应朝向操作面。

4)集流管外表面应涂红色油漆。

5)集流管工作压力不小于12 MPa。

6、灭火剂输送管道的安装1)公称直径等于或小于80mm时采用螺纹连接。

管材宜采用机械切割;螺纹不得有缺纹、断纹等现象;螺纹连接的密封材料应均匀附着在管道的螺纹部分,拧紧螺纹时,不得将填料挤入管道内;安装后的螺纹根部应有2~3条外露螺纹;连接后,应将连接处外部清理干净并做防腐处理。

气体灭火系统技术要求

气体灭火系统技术要求

气体灭火系统技术要求在工业生产、商业贸易、市政公共设施等场所,由于设备运行、人员活动、电器维护等多种原因,火灾的发生难以完全避免。

气体灭火系统是一种重要的灭火手段,具有快速、有效、环保、维护方便等特点。

针对使用气体灭火系统的场所,制定必要的技术要求,是保障火灾安全的重要措施。

本文将介绍气体灭火系统技术要求的基本概念和具体规定。

技术要求的基本概念气体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Gas extinguishing system)是指通过使用特定的气体进行灭火的一种系统工程,通常包括气体灭火装置、气瓶组、气源管道、控制系统、报警系统、喷头、监控系统、消防联动等部分,按照需求,可能还需要加装气体外泄报警系统、漏气报警系统、交火控制应急装置等。

设计规范设计规范(Design standard)是指设计、安装、使用和管理气体灭火系统应遵守的相关标准、规范和规定,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气体灭火系统的正常工作,保障设备的运行安全和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管理制度管理制度(Management system)是指气体灭火系统应遵照的相关管理办法、要求和规范,包括管理体系的建立、管理流程和制度、行为规范等要素,目的在于规范使用、维护和管理气体灭火系统,使其发挥最大的灭火效益。

技术要求的具体规定设计要求1.设计应符合国家有关气体灭火系统技术及执行标准的规定;2.设计应充分考虑使用场所的特性和实际需要;3.设计应满足气体灭火系统的灭火目标;4.设计应充分考虑气体灭火系统的容量、布局及安装位置,保证覆盖全区域;5.根据具体情况,应选用合适的气体灭火系统类型和相应的控制与监测系统;6.设计应选用适当的规格和型号的喷头,喷头的布局要合理;7.应根据用户需求选用低压、高压气瓶组;8.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漏气保护和排气装置的设置。

设备要求1.压力容器(气瓶)应符合GB5100《液化石油气钢质无缝气瓶》或GB11640《高压气瓶》的要求;2.气体灭火系统应选用符合GB5022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的喷头;3.漏气探测器应符合JJG576《气体(千分之一)探测器检定规程》的技术要求;4.控制器应符合JJG594-2014《气体灭火系统控制器检定规程》和GB/T 22239《气体灭火系统控制器》的技术要求;5.储气瓶应使用高压气瓶限定使用年限内;6.空调、通风、组件等设备应放置在安全区域。

气体灭火系统技术规格书

气体灭火系统技术规格书

气体灭火系统技术规格书一、管道要求1、输送气体灭火剂的管道采用内外热镀锌无缝钢管,其质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8163《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GB5310等的规定。

2、输送气体灭火剂管道的连接,当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80mm时,采用螺纹连接,大于80mm时,采用法兰连接。

无缝钢管及钢制管道附件的内外壁应采用热镀锌法镀锌,应做镀锌层的重量测定。

其平均值应不小于500g/m²。

其中任何一个试样不得小于480g/m².无缝钢管应做镀锌层均匀性试验。

钢管试样在硫酸铜液体中连续浸渍5次不得变红(镀铜色)。

无缝钢管的内外表面应有完整的镀锌层。

不得有未镀锌上锌的黑斑和气泡存在。

允许有不大的粗糙面和局部锌瘤存在。

无缝钢管表面应进行钝化处理或其他保护层。

二、施工要求1、气体灭火系统安装分为气体灭火系统主设备和喷嘴管路系统,增加弯头和延长管路等须经设计同意。

2、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50mm的主干管道,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至少应各安装一个防晃支架。

当穿过建筑物楼层时,每层应设一个防晃支架。

当水平管道改变方向时,应增设防晃支架,防晃支架见03S402室内管道支架及吊架支、吊架之间的最大间距3、管道穿过墙壁、楼板处设置套管。

穿墙套管的长度与墙体厚度一致,,穿过楼板的套管长度高出版面50mm。

管道与套管之间的缝隙采用柔性防火封堵材料填塞紧密。

穿墙、穿楼板钢套管尺寸4、管道安装完成后应进行水压(气压)强度试验,水压试验压力为系统减压后管网最大工作压力的1.5倍,(气压试验压力为系统减压后管网最大工作压力的1倍),持续5分钟无明显泄露,且不变形。

5、分布管系的水平定向敷设坡度取顺向0.001-0.003。

6、管道系统安装完成后,应进行气密性试验,试验介质为氮气或压缩空气,试验压力为减压后管网最大工作压力,在无气源补充的条件下,持续3分钟,压力下降不得超过试验压力的10%。

7、管网部分的管件采用锻件,工作压力为18MPa。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技术要求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技术要求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技术要求七氟丙烷(HFC-227ea)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灭火剂,具有高效、环保、安全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灭火系统中。

在设计和使用七氟丙烷灭火系统时,需要满足一定的技术要求,以确保其灭火效果和安全性。

以下是关于七氟丙烷气体灭火技术要求的一些重要内容:1.设计要求(1)灭火剂浓度计算:根据火灾现场、物体种类、密闭性、燃烧过程等因素,计算出七氟丙烷灭火剂的最佳浓度,以确保消防效果。

(2)气体灭火装置的选择:根据灭火场所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灭火装置,如喷洒系统、淹没系统等。

(3)喷洒装置的设计:喷洒头的布置、喷嘴的选型、管道的布局等要能满足灭火要求,保证七氟丙烷能够均匀喷洒到火灾现场。

2.安装要求(1)施工要求:严格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施工,确保灭火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2)系统配管:按照要求使用高品质七氟丙烷专用钢瓶和配管材料,确保系统的密封性和耐腐蚀性。

(3)阀门和连接件:选择高质量的阀门和连接件,并按照要求进行安装和固定,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电气连接:灭火系统的电气线路连接要符合国家电气安全标准,电气元件要进行可靠接地。

3.运行和维护要求(1)监测装置:安装恰当数量和位置的火灾探测器和监测装置,能够实时监测火灾情况和灭火剂浓度,确保系统能够及时响应。

(3)维护保养:定期对灭火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保持设备的完好性和可用性。

特别是要定期对灭火装置的压力、喷嘴、连接管道等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总之,七氟丙烷气体灭火技术要求包括设计、安装、运行和维护等多个方面,旨在确保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灭火效果和安全可靠性。

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系统能够及时有效地灭火,保护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火探管式气体灭火系统技术规范(内容)

火探管式气体灭火系统技术规范(内容)

前言火探管式气体灭火系统是一种新型的非电自启动灭火系统,它具有施工方便、灭火快速有效、能传递火灾信号、无须电源控制、可采用多种灭火介质的特点。

特别适宜于扑救相对密闭、容积较小的空间或电器设备火灾,目前已大量应用于工程实践。

本规范由河南省公安厅消防局、陕西西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编制。

编制组遵照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地方标准制定的规定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对火探管式气体灭火系统在我省以及其他省的工程应用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在总结已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广泛征求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经反复讨论和修改,最后经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有关专家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六章和2个附录,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设计、施工、验收、维护管理。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及审查人员:主编单位:河南省公安厅消防局陕西西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参编单位:罗达莱克斯阀门(上海)有限公司河南省电力公司河南净瓶实业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审查人员:目次1 总则 (1)2 术语和符号 (2)2.1 术语 (2)2.2 符号 (3)3 设计 (4)3.1 一般规定 (4)3.2 设计参数 (6)3.3 系统组件 (8)4 施工 (10)5 验收 (13)6 维护管理 (15)附录A 火探管式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参数 (16)附录B 火探管式气体灭火系统竣工验收报告 (17)本规范用词说明 (18)附:条文说明 (19)Contents1 General provi sions (1)2 Terms & (2)2.1 Terms (2)2.2 S ymbols (3)3 Design (4)3.1 General specifications (4)3.2 Design parameters………………………………….. .(6)3.3 System components (8)4 Constructionn (10)5 Acceptance (13)6 Maintenance management (15)Appendix A : Design parameters of gas fire-extinguishingsystem uesd fire trace tube (16)Appendix B: Completion acceptance report of gas fire-extinguishing system used fire trace tube… (17)Explanations of terms (18)Explanations of regulation (19)1总则1.0.1 为了规范火探管式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管理,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气体灭火系统规范及标准

气体灭火系统规范及标准

*气体灭火系统及部件GB 25972 -2010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气体灭火系统及构成部件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参数和型号编制方法、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使用说明书编写要求、灭火剂充装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七氟丙烷(HFC227ea)灭火系统、三氟甲烷(HFC23)灭火系统、惰性气体灭火系统[包括: IG-01(氩气)灭火系统、IG-100(氮气)灭火系统、IG-55(氩气、氮气)灭火系统、IG-541(氩气、氮气、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5.5.11 手动操作要求容器阀应具有机械应急启动功能,按6.16 规定的方法进行应急启动手动操作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a) 手动操作力不应大于150 N;b) 指拉操作力不应大于50 N;c) 指推操作力不应大于10 N;1b 指充装密度为950 kg/m3 时。

5.1.1.3 系统喷射时间灭火系统的最大喷射时间为:a)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10 s;b) 三氟甲烷灭火系统:10 s;c) 惰性气体灭火系统:60 s。

5.1.2 系统构成5.1.2.1 内贮压式七氟丙烷灭火系统、三氟甲烷灭火系统至少应由灭火剂瓶组、驱动气体瓶组、单向阀、选择阀(适用于组合分配系统)、驱动装置、集流管、连接管、喷嘴、信号回馈装置、安全泄放装置、控制盘、检漏装置、低泄高封阀(适用于具有驱动气体瓶组的系统)、管路管件等部件构成。

5.1.2.2 惰性气体灭火系统至少应由灭火剂瓶组、驱动气体瓶组(不适用于直接驱动灭火剂瓶组的系统)、单向阀、选择阀(适用于组合分配系统)、减压装置、驱动装置、集流管、连接管、喷嘴、信号反馈装置、安全泄放装置、控制盘、检漏装置、低泄高封阀(适用于具有驱动气体瓶组的系统)、管路管件等部件构成。

5.1.2.3 同一系统各部件应固定牢固、连接可靠,部件安装位置正确,整体布局合理,便于操作、检查和维修。

5.1.2.4 系统中相同功能部件的规格应一致(选择阀、喷嘴除外),各灭火剂贮存容器的容积、充装密度或充装压力应一致。

GB 50263-97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63-97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1 总则1。

0.1 为了确保气体灭火系统的施工质量,保护设置场所内人身和财产的安全,制定本规范.1。

0。

2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中设置的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卤代烷1211灭火系统和卤代烷1301灭火系统的施工、验收及维护管理。

1。

0。

3 气体灭火系统的施工及验收,应遵循国家有关法规和方针政策,做到安全实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0。

4 气体灭火系统的施工及验收,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施工准备2。

1 一般规定2。

1。

1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前应具备下列技术资料:2。

1。

1。

1 设计施工图,设计说明书,系统及其主要组件的使用、维护说明书.2。

1.1。

2 容器阀、选择阀、单向阀、喷嘴和阀驱动装置等系统组件的产品出厂合格证和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出具的检验报告;灭火剂输送管道及管道附件的出厂检验报告与合格证。

2.1。

1.3 系统中采用的不能复验的产品,如安全膜片等,应具有生产厂出具的同批产品检验报告与合格证。

2.1。

2 气体灭火系统的施工应具备下列条件:2.1。

2。

1 防护区和灭火剂贮瓶间设置条件与设计相符。

2.1。

2。

2 系统组件与主要材料齐全,其品种、规格、型号符合设计要求。

2.1.2.3 系统所需的预埋件和孔洞符合设计要求.2。

2 系统组件检查2。

2.1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前应对灭火剂贮存容器、容器阀、选择阀、单向阀、喷嘴和阀驱动装置等系统组件进行外观检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2.2.1。

1 系统组件无碰撞变形及其他机械性损伤。

2。

2。

1。

2 组件外露非机械加工表面保护涂层完好。

2。

2。

1.3 组件所有外露接口均设有防护堵、盖,且封闭良好,接口螺纹和法兰密封面无损伤.2.2.1.4 铭牌清晰,其内容符合相应的现行国家标准《卤代烷1211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J110、《卤代烷1301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63和《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93的规定。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规范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规范

七氟丙烷(HFC-227ea)洁净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主编单位:深圳市消防局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1 总则第1.0.1条为了合理设计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及财产的安全,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中新建、改建、扩建工程设置的七氟丙烷全淹没灭火系统。

第1.0.3条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设计,应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第 1.0.4条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可用于扑救下列火灾:1、电气火灾;2、液体火灾或可熔化的固体火灾;3、固体表面火灾;4、灭火前应能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

第1.0.5条七氟丙烷灭火系统不得用于扑救下列物质的火灾:1、含氧化剂的化学制品及混合物,如硝化纤维、硝酸钠等;2、活泼金属,如钾、钠、镁、钛、锆、铀等;3、金属氢化物,如氢化钾、氢化钠等;4、能自行分解的化学物质,如过氧化氢、联胺等。

第 1.0.6条灭火剂七氟丙烷HFC227ea的化学分子式为CF3CHFCF3 ,其质量应符合下列技术指标。

性能技术指标纯度≥99.6%(摩尔/摩尔)酸度≤3ppm水含量≤10ppm不挥发残留物≤0.01%悬浮或沉淀物不可见第1.0.7条七氟丙烷灭火系统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2.1术语第 2.1.1条防护区能满足七氟丙烷全淹没灭火系统要求的有限封闭空间。

第 2.1.2条全淹没灭火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向防护区喷射一定浓度的七氟丙烷,并使其均匀地充满整个防护区的灭火系统。

第 2.1.3条预制灭火装置按一定的应用条件,将七氟丙烷储存装置和喷放喷头等部件预先组合成套的灭火装置。

第 2.1.4条组合分配系统用一套七氟丙烷储存装置保护两个或两个以上防护区的灭火系统第 2.1.5条灭火浓度在101Kpa大气压和规定的温度条件下,扑灭某种火灾所需七氟丙烷在空气中的最小体积百分比。

第 2.1.6条惰化浓度当引火源加入时,在101Kpa大气压和规定的温度条件下,能抑制空气中任意浓度的可燃气体或可燃液体蒸汽的燃烧发生所需的七氟丙烷在空气中的最小体积百分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气体灭火系统技术要求(新版)气体灭火系统技术要求(新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

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定义七氟丙烷:一种无色的无气味气体状态的卤素碳,并且叫做HFC-227、HFC-227ea、FE-227或者FM-200,它的化学式是C3HF7,结构式是F3CCHFCF3。

防护区:满足全淹没灭火系统要求的有限封闭空间。

全淹没灭火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向防护区喷放设计规定用量的灭火剂,并使其均匀地充满整个防护区的灭火系统。

管网灭火系统:按一定的应用条件进行设计计算,将灭火剂从储存装置经由干管支管输送至喷放组件实施喷放的灭火系统。

组合分配系统:用一套气体灭火剂储存装置通过管网的选择分配,保护两个或两个以上防护区的灭火系统。

灭火浓度:在101KPa大气压和规定的温度条件下,扑灭某种火灾所需气体灭火剂在空气中的最小体积百分比。

泄压口:灭火剂喷放时,防止防护区内压超过允许压强,泄放压力的开口。

、系统执行标准系统的生产、检测、设计、安装及验收等必须执行并满足以下规范及标准,但不限于以下规范及标准,如出现各规范及标准要求不一致时,按最高标准执行,且所有标准及规范应采用合同生效之日起的最新版本:、系统设计及施工标准Ø《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Ø《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Ø《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Ø《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2007Ø《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Ø《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07Ø《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 Ø《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产品生产检测标准Ø《气体灭火系统及零部件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A400-2002 Ø《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技术要求及实验方法》GB4715-2005Ø《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技术要求及实验方法》GB4716-2005Ø《火灾报警控制器》GB4717-2005Ø《固定灭火系统驱动、控制装置通用技术条件》GA61-2002Ø《消防联动控制系统》GB16806-2006、系统基本技术条件系统构成及设备要求机房。

压力容器要求Ø系统的设备,包括安装中所使用的设备、材料、布线方法、安装工艺、调试开通及验收等,均应符合国家的消防规范及标准。

Ø压力容器钢瓶上的瓶头阀的安全阀应采用知名安全阀专业公司生产的安全膜片,安全性能可得以保障。

Ø气体灭火系统中各灭火剂瓶头阀出口均应安装安全保护帽,使产品在生产、运输、装卸、安装、调试等一系列过程中,即使灭火剂钢瓶误启动,也能确保操作者的人身安全。

Ø压力容器钢瓶上的瓶头阀应采用HPb59-1(Y)冷拉黄铜棒锻压成型,使瓶头阀材质呈流线流纹组织结构,密度增大。

保证瓶头阀受撞击后不会断裂。

4、设备运行的环境条件Ø环境温度:防护区环境温度见下表3.5-1。

防护区环境温度表表3.5-11.环境温度为4~27℃的防护区所有弱电系统设备房及控制室。

2.环境温度为4~36℃的防护区变电设备房Ø相对湿度:5%~98%,恶劣情况下会有凝露现象。

Ø海拔高度:≤1000米。

Ø地震烈度:8度。

Ø供电电压范围:220V±10%。

5、系统框架要求管网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由灭火剂瓶、容器阀(瓶头阀)、启动阀、选择阀、单向阀、安全阀、低压安全泄漏阀、压力讯号器、框架、喷嘴、管道系统等主要设备组成。

根据使用要求,可组成单元独立系统,组合分配系统和无管网装置等多种形式。

平时是由本系统独立的控制子系统来监视各防护区的状态,在发生火灾时能按预先设定的程序启动灭火装置,达到扑救防护区火灾的目的。

5.1、控制子系统要求Ø控制子系统具有对气体灭火系统相关设备的监控功能;应采用智能型集中控制系统,投标人可在投标文件中按自己的产品特点提出详细的改进措施,但投标人的系统投标配置必须满足系统配置及功能要求。

Ø各防护区现场气体灭火就地控制盘安装于防护区门外。

Ø火灾的确认方式是由气体灭火防护区门外的手自动转换开关决定。

Ø自动确认:当手自动转换开关处于自动位且防护区发生火灾时,系统自动对火灾进行确认并按照系统自动操作方式运行。

Ø人工确认:当手自动转换开关处于手动位且防护区发生火灾时,系统需在进行人工确认后才能启动相关气体灭火设施。

Ø各防护区内设置可编址的智能感烟探测器和智能感温探测器。

其设置统一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执行,报警回路采用环形连接,接入至火灾报警控制器报警回路中,技术要求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招标文件相应部分。

Ø防护区门外设置现场手动操作装置包括紧急启动、紧急停止、手/自动转换装置等。

5.2、管网七氟丙烷灭火系统框架要求Ø采用管网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

Ø防护区预期温度详见3.5.1。

Ø灭火系统贮存压力:储存容器增压压力为4.2Mpa;设计浓度:扑灭固体表面火灾的灭火浓度为5.8%;油浸变压器室、带油开关的配电室和自备发电机房的灭火设计浓度为9%;通讯机房和计算机房的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8%。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灭火设计浓度不应小于灭火浓度的1.3倍,惰化设计浓度不应小于惰化浓度的1.1倍。

防护区实际应用的浓度不应大于灭火设计浓度的1.1倍;设计温度采用20℃。

Ø在通讯机房和电子计算机房等防护区,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8s;在其它防护区,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10s,木材、纸张、织物等固体表面火灾,灭火浸渍时间宜采用20min;通讯机房、电子计算机房内的电气设备火灾,灭火浸渍时间应采用5min;其它固体表面火灾,灭火浸渍时间宜采用10min;气体和液体火灾,灭火浸渍时间不应小于1min。

Ø在储存容器或容器阀上,应设安全泄压装置和压力表,安全泄压装置应动作可靠,动作压力符合相应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规定。

Ø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防护区采用组合分配系统时,一个组合分配系统所保护的防护区不应超过8个。

Ø组合分配系统的灭火剂储存量,应按储存量最大的防护区确定。

Ø灭火系统的灭火剂储存量,应为防护区设计用量与储存容器的剩余量和管网内的剩余量之和。

Ø灭火系统的储存装置72小时内不能重新充装恢复工作的,应按系统原储存量的100%设置备用量。

Ø灭火系统的设计温度,应采用20℃。

Ø同一集流管上的储存容器,其规格、充压压力和充装量应相同。

Ø同一防护区,当设计两套或三套管网时,集流管可分别设置,系统启动装置必须共用。

各管网上喷头流量均应按同一灭火设计浓度、同一喷放时间进行设计。

Ø管网上不应采用四通管件进行分流。

Ø喷头的保护高度和保护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Ø最大保护高度不宜大于6.5m;Ø最小保护高度不应小于0.3m;Ø喷头安装高度小于1.5m时,保护半径不宜大于4.5m;Ø喷头安装高度不小于1.5m时,保护半径不应大于7.5m。

Ø喷头宜贴近防护区顶面安装,距顶面的最大距离不宜大于0.5m。

Ø系统设备规格、尺寸必须考虑现场条件,设备应满足顺利进场和现场安装。

Ø防护区泄压装置的设置应满足《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的要求。

6、系统功能需求及技术指标6.1、系统操作方式及灭火过程当某一防护区火灾被确认后,(不存在集中型、给系统图)集中型气体灭火控制器经延时启动火灾区域相对应的启动装置,向防护区释放灭火剂。

在延时阶段集中型气体灭火控制器将完成相关设备的联动,在此阶段值班人员也可直接按下手动释放装置或通过紧急机械手动装置直接启动灭火装置。

管网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设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和机械应急操作三种启动方式。

自动控制:系统自动完成火灾联动控制及灭火整个过程。

联动步骤为:控制器上控制方式选择开关,置为“自动”位置时,灭火装置处于自动控制状态。

本灭火装置配有(改为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和感温火灾探测器。

当只有一种探测器发出火灾信号时,控制器装置即发出火警声光信号,通知有火警情况发生,而并不启动灭火装置;当两种探测器同时发出火灾信号时,探测器会发出火灾声光报警,通知有火灾发生,请有关人员撤离现场,并向控制中心发出火灾信号,控制器发出联动指令,关闭风机、防火阀等联动设备。

经过一段时间延时后,发出灭火指令,打开电磁铁,电磁铁推动顶针刺破密封膜片,使瓶头阀开启,释放灭火剂实施灭火。

(吸气式一路感温一路按照规范描述)为防止因探测器误动作引起灭火剂释放,或因火灾较小值班人员能自行扑救等,在报警过程中发现不需启动灭火装置的情况,可按下手动控制盒或控制器上的“紧急停止”按钮,阻止控制器灭火指令的发出,不启动灭火装置,不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混乱。

手动操作方式:将控制器上的控制方式选择开关置为“手动”位置时,灭火装置处于电气手动控制状态。

在该控制方式下,当探测器发出火灾信号时,控制器发出火灾声光报警,但并不启动灭火装置。

工作人员可通过按下“紧急启动”按钮,启动灭火装置,实施灭火。

紧急机械操作方式:气体灭火系统自动模式和手动模式均不能启动电磁阀或者有必要时采用的一种应急操作。

通过在启动装置上的一个机械启动器,人工开启相应的容器阀和选择阀释放灭火气体。

当保护区发生火情,控制器不能发出灭火指令时,应立即通知人员撤离现场,关闭联动设备。

然后拨除灭火剂储瓶上电磁铁上的手动保险夹片,压下手柄,即可打开灭火剂储瓶瓶头阀,释放灭火剂,实施灭火。

释放灭火剂前,人员应撤离现场,所以如果灭火装置置于保护区内时,不宜使用机械应急手动控制方式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