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族元素练习题(四).doc
高一化学《氮族元素》习题

高一化学《氮族元素》习题高一化学《氮族元素》习题1关于氮族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单质熔沸点依N----Bi而升高B、铋的最高价氧化物水溶液的酸性比磷酸强C、它们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化学式通式为H3RO4D、氮的非金属性比磷强,但氮气没有白磷活泼2、氮的固定是指A、植物从土壤中吸取含氮养料B、豆科植物根瘤菌将氮的化合物转变为植物蛋白C、将氨转变为硝酸及其他氮的化合物D、将单质的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3、在氮的氧化物中,有一种N与O两元素质量比为7 :12,则N的化合价为A、+4B、+3C、+2D、+14、下列氧化物中不是酸酐的是A、N2O5B、NO2C、N2O3D、P2O55、在NO2被水吸收的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和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质量比是A、3 :1B、1 :3C、1 :2D、5 :36、NO2和Br2蒸气均为红棕色气体,可以用于鉴别它们的最佳试剂是A、AgNO3溶液B、湿润的KI淀粉试纸C、H2OD、紫色石蕊试液7、能用浓H3PO4或P2O5干燥,却不能用浓H2SO4干燥的气体是A、NH3B、HIC、H2SD、NO8、除去红磷粉末中的少量白磷的试剂是A、水B、二硫化碳C、硝酸D、稀硫酸9、安全火柴盒的侧面所涂的物质是某一混合物,其中含有A白磷和三硫化二锑B、红磷和三硫化二锑C、氯酸钾、二氧化锰和硫D、硝酸钾和二氧化锰和硫10、使0.1molP在一定量的Cl2中燃烧,最后固体的质量增加15g,则生成物是A、只有PCl3B、只有PCl5C、0.05mol PCl3和0.05mol PCl5D、0.02mol PCl3和0.08mol PCl511、磷在氯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其化学方程式为若参加反应的磷与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 1.8,充分反应后,生成物中PCl5和PCl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下列能说明白磷和红磷为同素异形体的是A、红磷是暗红色粉末,无毒;白磷是白色蜡状固体,剧毒B、白磷易溶于二硫化碳,红磷不溶于二硫化碳,两者都不溶于水C、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不同但燃烧后均生成五氧化二磷D、在一定条件下,两者能相互转化氨与铵盐13、对于A2型的分子是以键结合成的分子,如;对于AB型的分子是以健结合成的分子,如;对于ABn型的分子是以健结合,若中心原子A的化合价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则属于分子,如,反之为分子,如。
氮族元素练习

氮族元素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磷酸叙述正确的是A、五氧化二磷与水化合仅生成磷酸B、常温下,磷酸是无色的液体C、磷酸的正盐大多不溶于水D、磷酸是难挥发性酸,不具有氧化性,有毒2、下列氧化物中,不是酸酐的是A、NOB、N2O5C、SO2D、SiO23、下列气体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是A、CO2B、NH3C、NOD、HCl4、下列过程中属于人工固氮的是A、闪电时,氮气转化为NOB、氨氧化法制硝酸C、用NH3和CO2合成尿素D、合成氨5、我国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是A、N2、CO2、Cl2、SO2B、SO2、NO2、CO、粉尘C、NH3、CO2、NO、雾D、HCl、SO2、N2、粉尘二、选择题(下列各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6、除去混在NO2气体中的少量NH3,可选用的试剂为A、浓H2SO4B、NaOH溶液C、稀H2SO4D、水7、盛有N2和NO2混合气体25毫升的量筒,倒立于盛有水的水槽中,过一段时间后,气体的体积不再变化,测得气体体积为15毫升,则原混合气体中N2和NO2的体积比是()A、3:2B、1:4C、2:3D、3:18、从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考虑,大量制取硝酸铜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A、Cu+HNO3(浓)→Cu(NO3)2B、Cu+HNO3(稀)→Cu(NO3)2D、Cu+AgNO3→Cu(NO3)29、在NO2被水吸收的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和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其质量比为A、3:1B、1:3C、1:2D、2:110、下列离子组中能大量共存的是11、据报道,最近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H3分子,则H3和H2属于A、同位素B、同一种物质C、同素异形体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12、为了除去镀在铝表面上的铜镀层,可选用的试剂是A、浓硝酸B、稀硝酸C、氢氧化钠D、浓硫酸13、下列物质中,既可以与硫酸反应又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是①Al(OH)3 ②NaHCO3③(NH4)2S④NaHSO4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14、下列说法中都包含有两个数据,其中前者小于后者的是A、质量分数为20%的氨水与质量分数为10%的氨水的密度B、熟石灰在20℃时与60℃时的溶解度C、红磷与白磷的着火点D、金属锂与金属铷熔点15、在容积为1升的干燥烧瓶中,用向下排空气法充入氨气后,测得烧瓶中的气体对H的相对密度为9.7,若将此气体进行喷泉实验,当喷泉实验停止后,进入烧瓶中的溶液的体2积应为A、1/2升B、3/4升C、4/5升D、1/5升16、选用一种试剂就能鉴别K2SO4、(NH4)2SO4、NH4Cl、NaNO3四种溶液,应选用(必要时可加热)A、氢氧化钠B、氢氧化钡C、硝酸根D、稀硝酸17、将1体积选项中的气体与10体积O2混合后,依次通过盛有足量浓NaOH溶液的洗气瓶和盛有足量灼热铜屑的管子(假设反应都进行完全),最后得到的尾气可能是A、Cl2B、COC、CO2D、N218、下列反应中,Na2O2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的是A、Na2O2+MnO2=Na2MnO4B、2Na2O2+2CO2=2Na2CO3+O2C、3Na2O2+Cr2O72-+14H+=6Na++2Cr3++7H2O+3O2↑D、2Na2O2+2H2SO4=2Na2SO4+2H2O+O2↑19、下列物质有毒的是①红磷②白磷③五氧化二磷④硫化氢⑤一氧化碳⑥二氧化碳⑦偏磷酸⑧氢氟酸⑨磷酸⑩二氧化氮A、①③⑥⑨B、②④⑤⑦⑧⑩C、①②④⑤⑧D、④⑤⑦⑧⑩20、制取氨气的装置,在实验室中还可以用于制取下列气体中的A、H2B、O2C、CO2D、HCl21、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A、NH4+、Al3+、SO42-、NO3-B、K+、Na+、CO32-、NO3-C、K+、NH4+、MnO4-、SO42-D、Na+、K+、NO3-、I-22、有一无色混合气体,可能有CO、CO2、NH3、HCl、H2和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当混合气体通过浓H2SO4、AgNO3、灼热的CuO和无水CuSO4时。
氮族元素练习.doc

氮族元素练习1、( )A气体(Cl2和NO2混合)和B气体(SO2和O2混合)的平均式量分别为51和48,将A,B 混合后再通入盛满水的倒立在水槽中的试管中,反应后试管中无气体存在,则A,B两种混合气体的体积比为:A、5:2;B、1:2;C、1:1;D、4:1。
2、( )含1molCO,1molNH3和1molNO的气体混合物,某实验室的工作者拟通过下述操作,从其中分离出纯净而干燥的CO:①通过浓烧碱溶液;②通过浓H2SO4;③加入0.5mol O2。
正确操作顺序是:A、②③①;B、③①②;C、②①③;D、③②①。
3、( )鉴别NO2气体和Br2蒸气,可用:A、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B、AgNO3溶液;C、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D、烧碱溶液。
4、( )把盛有10 mLNO2和NO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槽中,充分作用后,试管内还有5mL 无色气体,则原混和物中NO2和NO的体积之比是:A、1:1;B、2:1;C、3:1;D、4:1。
5、( )容积相同的4个集气瓶,分别装满下列气体,将其倒立在水槽中,充分作用后,集气瓶中进水最多的是:A、NO;B、NO2;C、等体积的NO2和O2;D、等体积的NO和O2。
6、( )下列含氧酸的酸性依次增强的是:A、H2SO4,H3PO4,HClO4,H2SiO3;B、H2SO4,HClO4,H3PO4,H2SiO3;C、HClO4,H2SiO3,H2SO4,H3PO4;D、H2SiO3,H3PO4,H2SO4,HClO4。
7、( )273k,1.01×105pa下,1个装满氯气的容器的总质量为37.3克,若装满氮气时的质量为33克,则此容器的体积为___升:A、4.48;B、2.24;C、1.12;D、0.56。
8、常温时,测知某气体对H2的相对密度比由分子式计算出来的值要大,该气体能使KI--淀粉液变蓝,但不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沉淀,则该气体的:A、NH3;B、溴蒸气;C、CH4;D、NO2。
高一化学氮族元素习题

高一化学氮族元素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元素中,属于氮族元素的是:A) 碳 (C)B) 氮 (N)C) 氧 (O)D) 硅 (Si)2. 氮族元素最外层电子的电子排布方式为:A) 2s2B) 2s2 2p3C) 2s2 2p6D) 2s2 2p43. 氮族元素的原子半径和原子序数之间的关系是:A) 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增加而增加B) 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增加而减小C) 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无关D) 原子半径的大小与氮族元素无关4. 氮族元素的电离能是:A) 氮气的电离能最小B) 氧气的电离能最小C) 磷的电离能最小D) 硼的电离能最小5. 氮族元素在化合物中的氧化态可以是:A) +1和-1B) +2和-2C) +3和-3D) +4和-4二、填空题1. 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的主要产物是_______。
2. 氮族元素的化合价一般不超过_______。
3. 氮气在经过高温和高压处理后,可以与氢气发生反应生成_______。
三、解答题1. 以氮气和氢气为原料,描述制取氨的工业过程。
2. 铜在氨水溶液中有显著的溶解度,而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
请解释这种现象。
3. 简述硝酸的制取过程和用途。
四、应用题1. 氮气是一氧化二氮(N2O)的原料,也是茵红染料的原料。
请解释氮气在这两个反应中的作用。
2. 我们知道,氮气是大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
请阐述氮气在环境中的重要作用和对人类的影响。
以上是针对高一化学氮族元素的一些习题,通过做这些习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氮族元素的性质和应用。
希望这些习题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三化学氮族元素单元测试题

高三化学氮族元素单元测试题时间:60分钟 分值:10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因含有氮的氧化物而污染大气,造成产生氮的氧化物的主要原因是A .燃烧含氮化合物燃料引起的B .燃烧含铅汽油引起的C .是由于燃烧不充分引起的D .是在气缸中N 2被氧化生成的2、引起下列环境污染的原因不正确的是A.重金属、农药和难分解有机物等会造成水体污染B.装饰材料中的甲醛、芳香烃及氡等会造成居室污染C.SO 2、NO 2或CO 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D.CO 2和氟氯烃等物质的大量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3、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A 、浓硝酸保存在无色玻璃试剂瓶中B 、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C 、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具橡皮塞的玻璃试剂瓶中D 、新制的氯水通常保存在棕色玻璃试剂瓶中4、用铜锌合金制成的假金元宝欺骗行人的事件屡有发生。
下列不易区别其真伪的方法是A.测定密度B.放入硝酸中C.5、下列气体的制备可采用右图装置的是A .铜与浓硝酸反应制NO 2B .铜与稀硝酸反应制NOC .乙醇与浓硫酸反应制乙烯D .氯化钠与浓硫酸反应制HCl6、已知元素砷(As )的原子序数为3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砷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3B .砷元素是第四周期的主族元素C .砷原子的第3电子层含有8个电子D .砷的氧化物的水溶液呈弱碱性7、将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条,插入下列溶液中,不会发生反应的是A .稀硝酸B .稀盐酸C .硝酸铜D .氢氧化钠8、将a L NH 3通过灼热的装有铁触媒的硬质玻璃管后,气体体积变为b L(气体体积均在同9满①NH 3②NO 2,进行喷泉实验,如图所示,经充分反 a应后,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A.①>②B.①<②C.①=②D.不能确定10、等量镁铝合金粉末分别与下列4种过量的溶液充分反应,放出氢气最多的是A.、6 mol·L-1 KOH溶液B、18 mol·L-1 H2SO4溶液C、2 mol·L-1 H2SO4溶液D、3 mol·L-1 HNO3溶液11、在一定条件下,将m体积NO和n体积O2同时通入倒立于水中且盛满水的容器中内,充分反应后,容器内残留m/2体积的气体,该气体与空气接触后变为红棕色。
氮族元素碳族元素练习

氮族元素、碳族元素练习第4题 (10分) (CN)2被称为拟卤素,它的阴离子CN - 作为配体形成的配合物有重要用途。
4-1 HgCl 2 和Hg(CN)2反应可制得 (CN)2, 写出反应方程式。
HgCl 2 + Hg(CN)2 = Hg 2Cl 2 + (CN)2 (1分) 4-2 画出CN -、(CN)2的路易斯结构式。
CN-[]C C (各1分,共2分)短线画成电子对同样得分;不画孤对电子不得分。
4-3 写出(CN)2 (g) 在O 2 (g) 中燃烧的反应方程式。
(CN)2(g) + 2O 2(g) = 2CO 2(g) + N 2(g) (1分) 不标物态也可。
4-4298 K 下,(CN)2 (g) 的标准摩尔燃烧热为1,C 2H 2 (g) 的标准摩尔燃烧热为mol 1,C 2H 2 (g) 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227 kJ mol 1,H 2O (l) 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 -286 kJ mol 1,计算 (CN)2 (g) 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CN)2(g) + 2O 2(g) = 2CO 2(g) + N 2(g)2Δf H m (CO 2)f H m[(CN)2 2Δf H m (CO 2+Δf H m [(CN)2]C 2H 2(g) + 2.5O 2(g) = 2CO 2(g) + H 2O(l) 2Δf H m(CO 2) +Δf H m (H 2f H m(C2H2) =-12Δf H m (CO2) =+ 286kJ mol + 227 kJ mol Δf H m [(CN)2] = 1095 kJ mol+ 286kJ mol+ 227 kJ mol= 308 kJ mol(2分)计算过程正确计算结果错误只得1分。
没有计算过程不得分。
Δf H m [(CN)2] = 1095 + 286 + 227 = 308(kJ mol )也可以。
但不加括号只得1.5分。
《氮族元素》测试题.doc

《氮族元素》测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O 16 Cu 64 Fe 56 Zn 65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①红磷加热升华变成白磷 ②氯化铵晶体受热后由试管底部移到试管上部 ③固体碘受热变成碘蒸气 ④干冰汽化 ⑤浓硝酸从无色液体变成黄色液体A ①②B ③④C ④⑤D ③④⑤2、下列试剂:①浓HNO 3 ②AgNO 3 ③KNO 3 ④氯水 ⑤氨水 ⑥NaHCO 3应避光保存的是( )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①②④ D ②③⑥3、 下列含氮的氧化物中称为硝酐的是( )A NOB N 2O 3C NO 2D N 2O 5 4、 下列反应起了氮的固定作用的是( ) A N 2和H 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 3 B NO 和O 2反应生成NO 2 C NH 3经催化氧化生成NO D 由NH 3制碳铵和硫铵5、 关于磷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红磷没有毒性而白磷剧毒B 、白磷在空气中加热到260℃可转变为红磷C 、白磷可用于制造安全火柴D 、少量白磷应该保存在水中6、 下列混合物可用加热的方法分离的是( )A 、碘和氯化铵B 、硝酸钾和二氧化锰C 、硫酸钾和氯酸钾D 、氯化铵和氯化钡7、某温度下,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适量的NH 3和Cl 2恰好完全反应。
若反应产物只有N 2和NH 4Cl 固体,则反应前后容器中的压强比接近于( )A 、1:11B 、11:1C 、7:11D 、11:78、经研究发现,有一种磷分子具有链状结构,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是一种极性分子,易溶于水B 分子中每个磷原子以3个共价键与3个磷原子结合C 相对分子质量8倍于白磷分子D 它和白磷是磷的同素异形体9、氨和酸反应生成铵盐的实质是( )A 氨极易溶于水B 氨具有碱性C 氨分子与H +形成铵离子 D 氨分子是极性分子10、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中应含Fe 2+,若食亚硝酸盐,则导致血红蛋白中的Fe 2+转化为高铁血红蛋白而中毒。
《氮族元素》试卷.doc

《氮族元素》试卷(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12.1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N: 14 Na: 23 Cl: 35.5 C: 12 Ca: 40 Cu:64S: 32 Fe: 56 Mg: 24 P: 31 Zn:65 Ba:137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4分,共60分。
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1. 在实验室中,下列实际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①白磷保存在冷水中②Na保存在CCl4中③HF 溶液保存在塑料瓶中④AgNO3固体保存在棕色试剂瓶内⑤浓硝酸保存在棕色广口瓶内A.①③④B.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2.下列除去杂质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A.食盐中有少量的NH4Cl:加过量的烧碱溶液后加热蒸干B. NO2中有少量的NO:通入适量的氧气C.CO2中混有少量的HCl:通过饱和的NaHCO3溶液后再干燥D.红磷中有少量的白磷:加热到40℃,使白磷自燃3.氢叠氮酸(HN3)与醋酸酸性相近, 其盐稳定, 但撞击发生爆炸生成氮气, 有关氢叠氮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NaN3的水溶液呈碱性②HN3的固体属于分子晶体③NaN3的固体属于离子晶体④NaN3可用于小汽车防撞保护气囊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全对4.下列关于浓HNO3与浓H2SO4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可用铁制容器贮存B.常温下都能与铜较快反应C.露置于空气中,溶液质量均减轻D.露置于空气中,溶液浓度均降低5.往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溶液的颜色变化应该是A.颜色变浅B.变为深绿色C.没有改变D.变棕黄色6.已知某溶液中存在OH-、H+、NH4和Cl-四种离子,其浓度大小有如下关系:①c (Cl-)> c (NH4+)> c (H+)> c (OH-) ②c (Cl-)> c (H+)> c (NH4+)> c (OH-)③c (Cl-)= c (NH4+)且c (OH-)= c (H+) ④c (OH-)> c (H+)> c (Cl-)> c (NH4+)⑤c (H+)> c (OH-)> c (Cl-)> c (NH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氮族元素练习题(四)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_ i.填空(1)久置的浓硝酸呈黄色,说明硝酸具有性;(2)打开浓硝酸瓶塞时有白雾生成,说明硝酸有性;(3)铝质或铁质容器可贮存冷的浓硝酸,说明硝酸有性;(4)王水是由和组成的混合物,其体积比为1︰3。
ii.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N2、O2、Cl2、HCl、NH3、NO、NO2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现将此无色透明的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后,气体体积明显减小,当剩余气体与空气接触时,立即变为红棕色,则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的气体是,一定不存在的气体是,可能存在的气体是。
iii.在白炽灯的灯泡中加入极少量的红磷,其作用是什么?除此之外,还要充入一定量的氮气,其作用是什么?iv.亚硝酸盐对人体有毒,原因是它易使血液中的“高铁血红蛋白”含量增加;而维生素C能防止亚硝酸盐中毒,说明维生素C是一种较强的。
v.英国科学家瑞利用氯化铵与亚硝酸钠反应制得的“纯氮气”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06克/升;而自空气中提取的“纯氮气”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70克/升,二者相差0.0064克/升。
他百思不得其解,在1892年9月《自然》杂志上公开求答,后来导致重大发现。
请回答:为什么两者有如此的差异?并估计后来导致什么重大发现?vi.在一较浓的盐酸中加入一块铜片,即使加热也不发生反应;现在上述溶液中加入某种钠盐,不需要加热就可发现铜片参加反应,并最终得到蓝色透明的溶液,且有气体生成,请解释上述现象。
vii.取氯化铵、消石灰(过量)混合物14g,混合均匀后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应选用法收集气体。
若要知道气体是否收满通常用,证明已经收满;也可以用一根玻璃棒蘸取,靠近收集气体的试管口,若有大量生成,同样表示气体已收满。
在收集气体时,试管口常常塞一团棉花,其作用是。
如果要干燥这种气体,一般选用的干燥剂是,不能选用、五氧化二磷和无水氯化钙等作它的干燥剂。
假如上述方法在标准状况下收集到2.24L气体,则发生反应的氯化铵 g。
viii.一支干燥的小试管中,装有少量的白色物质(约占试管容量的1/10),已知该白色物质是碳酸铵、碳酸氢钠、碳酸钠和氯化铵中的一种,现只通过加热试管中的固体进行鉴定。
(1)写出使用酒精灯给试管中(试管的夹持不必回答)固体加热的操作要点碳酸钠氯化铵示意图中A是简易的氢气发生器,B是大小适宜的圆底烧瓶,C是装有干燥剂的U型管,D是装有还原铁粉的反应管,E是装有酚酞试液的烧杯。
实验前先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开始时,先关闭旋转活塞,并取下烧瓶B,向A中加入一定量浓度适当的盐酸,发生氢气。
经必要的操作[见问题(2)]后,在导管的出口处点燃氢气,然后如图所示套上烧瓶B,塞紧瓶塞,氢气在烧瓶中继续燃烧。
用酒精灯加热反应管D中的还原铁粉,待B中氢气的火焰熄灭后,打开活塞,气体通过反应管D 进入试管E中,使酚酞溶液呈红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前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点燃氢气前必须进行操作,进行该操作的方法是。
(3)写出B、D中分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x.下图中A是H2发生器,B是大小适宜的圆底烧瓶,C是装有干燥剂的U形管,D 是装有还原铁粉的反应管。
实验前先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
实验开始时,先关闭活塞W,并取下烧瓶B;向A中加入一定量浓度的盐酸适量,产生H2。
经必要的操作后,在导管的出口处点燃氢气,然后如图所示套上烧瓶,塞紧瓶塞,氢气在烧瓶中继续燃烧。
用酒精灯加热反应管D中的还原铁粉,待B中氢气的火焰熄灭后,打开活塞W,B瓶中的气体通过U形管后在D中反应,进入E,最后进入F中(F中装有某种物质的溶液,作检验之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前如何检查装置气密性?(2)点燃H2前必须进行什么操作?为什么?(3)写出B、D中分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中。
D中。
(4)U形管中,应盛试剂是,其作用是。
(5)E装置作用是。
(6)F中可装的溶液,发生的现象为。
xi.微型化学实验具有装置小巧,节约药品,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安全可靠,减少污染等特点。
右图是某同学设计的NH3催化氧化并检验反应生成的酸性物质的微型装置(图中必要的铁架台、铁夹、微型酒精灯等均已略去)。
已知:NO2+NO+2NaOH=2NaNO2+H2O实验中所用的试剂不超出下例范围:①NH4Cl和Ca(OH)2的混合物;②4∶1氨水;③NaOH固体;④KClO3和MnO2的混合物;⑤蒸馏水;⑥NH4HCO3固体;⑦6mol·L-1NaOH溶液;⑧0.5mol·L-1 NaOH溶液;⑨酚酞试液;⑩碱石灰;⑾浓H2SO4;⑿CuO。
试回答下列问题:(1)微型叉形管中液态物质A是,固体物质B是;(2)C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混合物D是为了检验酸性物质的生成而放入的,其组成是,实验过程中的现象是;(4)E处球形玻璃管的作用是;(5)F处的棉花应蘸取的物质是,其作用是。
xii.干燥的氨气在高温下能被氧化铜氧化,生成两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
完成上述反应可选用下列装置进行。
(1)当气体流向从左到右时,仪器连接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装置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xiii.氨气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氮气和水。
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可测定氨分子的组成(图中夹持、固定装置均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氨气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在A的锥形瓶中放入NaOH固体的目的是。
(3)在干燥管B里不能选用的干燥剂是(填序号)。
A 碱石灰B 生右灰C 五氧化二磷D 氢氧化纳(4)在C的玻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5)E装置中盛装浓硫酸的目的是。
(6)待实验完毕后,若实验测得N2的体积(折算成标准状况)为止,则被还原的氧化铜的物质的量为mol;若测得干燥管D增重bg,则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为(用含a、b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7)上述实验中,如果省去B装置,测定氨分子组成的N、H原子个数的比值将会(填“增大”、“减少”或“无影响”),理由是。
i (1)不稳定性(2)挥发性(3)强氧化性(4)浓盐酸浓硝酸(8分)ii NH3、NO Cl2、NO2、HCl、O2N2(7分)iii (1)除去灯泡内残留的氧气,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2)使灯泡内保持一定的压强,并阻止钨丝的氧化和挥发,使灯泡经久耐用iv 还原剂v 由化学药品制得的氮气相对较纯净:NH4Cl+NaNO2=N2↑+NaCl+2H2O,其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06克/升。
而由空气除去氧气等其它杂质后,剩余的气体除氮气外还有当时还未发现的稀有气体,主要是氩气,它虽为单原子分子,但分子量为40,比氮气的分子量大,它约占空气的1%,正因为由它的存在,就使得由空气制得的“纯氮气”实际上存在着一定量的氩气,其密度比纯净的氮气大也就毫不奇怪了,由此导致后来氩元素的发现。
vi 加入的钠盐是硝酸钠,因硝酸根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使之发生如下的反应:8H++2NO3-+3Cu=3Cu2++2NO↑+4H2Ovii 2NH4Cl+Ca(OH)2CaCl2+2NH3↑十2H2O(2分)向下排空气集气(1分)湿润的红色石获试纸放在收集氨气的试管口,若试纸变蓝(2分)浓盐酸(1分)白烟(1分)防止与空气对流,氨气大量逸出污染大气,缩短集气时间,提高氨气的纯度(2分)碱石灰(1分)浓硫酸(1分) 5.35g(2分)viii (1)试管口略微向下倾斜,开始用外焰在试管底部来回移动均匀加热,然后用外焰在有气泡冒出,A中漏斗颈内水面上升,则可说明整个装置气密性良好(2)检验氢气的纯度略(3)2H2+O2=2H2O N2+3H2=2NH3x (1)关闭W,用手握住E瓶,或微热D管,若F中导气管处有气泡排出,松开手或停止加热,导气管中有一段水柱上升,证明W →F 气密性好。
在A 中,从长颈漏斗处加水至浸没长颈漏斗下口端(液封),再关闭W ,用手握住烧瓶B (或微热B ),若A 中水沿长颈部分上升一段水柱,松手或停止加热后,水柱回落,证明A →W 部分气密性好。
(2)用一小试管集满H 2后,移近火焰,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证明气体不纯;若只听到轻微“噗”的声响,证明H 2纯净。
(3)B 中:2H 2+O 2=2H 2O D 中:N 2+3H 22NH 3 (4)碱石灰;除去HCl 和水蒸气 (5)防止水倒吸进入D 中加热的试管中,兼收集NH 3的作用 (6)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xi 4︰1氨水(或②) KClO 3和MnO 2的混合物(或④) (2)4NH 3+5O 2−−−→−∆催化剂,4NO +6H 2O (3)0.5mol/L NaOH 溶液和酚酞试液(或⑧、⑨) 红色褪去 (4)安全(或防止液态物质冲出) (5)6mol/LNaOH 溶液(或⑦) 吸收氮的氧化物 xii (1)A 、C 、D 、B ;(2)吸收多余的氨气 干燥氨气;(3)2NH 3+3CuO3Cu +N 2+3H 2O xiii (1)2NH 3+3CuO N 2+3Cu +3H 2O (2)NaOH 的强碱性及溶解产生的热利于氨气的逸出。
(3)C (4)黑色粉末变为光亮的红色固体。
(5)将反应剩余的氨吸收。
(6)3a/22.4 9a/11.2b (7)减小,D 装置吸收的水中包含了从A 中带出的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