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

合集下载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论文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论文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论文农村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特殊现象,它的出现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浅析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浅析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论文篇一《浅析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一批批农民进城务工,谋求经济利益,致使农村出现青壮年空洞化现象。

在此形势之下农村出现了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与此同时产生的农村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问题日益成为公众共同的关注的话题。

伴随中国经济发展出现的这种特殊现象,它的出现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同时也带来一些利弊影响。

我国农村人口达半数以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问题已经是中国教育事业中不可小觑的一环。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现状隔代教育问题解决方案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1 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产生的原因伴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和乡村城镇化的发展,时代步伐的加快,一些父母将其子女全权托付给老一辈抚养,由此出现了由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的隔代教育或祖孙教育的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尚处在接受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

①随着社会高龄化趋势的形成,时代步伐的加快,生活节凑的增速,隔代教育现象愈来愈普遍,这一现象在我国农村表现得尤为突出。

随着农村“空巢”趋势不断上升,导致的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现象逐渐凸显出来。

为此该如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话题。

在一次学者对湖南省洞口县、隆回县等欠发达地区的调查中发现,隆回县109万人口,长年外出务工或经商者至少有22万(2000年隆回县统计局数字)。

与亲子教育的孩子相比,缺少亲自教育的孩子成为问题学生的概率是其两倍。

②由此看来,亲子教育是不可替代的。

2 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现存在的主要问题2.1 彼此缺乏长期的的交流,影响儿童性格全方面的发展由于城镇化的推进,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他们为了生计长期在外务工,这样就将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隔离。

农村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问题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谋求更好的生活机会,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农村地区出现了大量留守儿童现象。

留守儿童的父母闯荡在城市里,给孩子们创造了更多的物质条件,然而,孩子和父母却失去了交流的机会,随之而来的是隔代教育无法避免。

本文将从留守儿童的经济、心理、教育等角度探讨隔代教育问题。

一、留守儿童的经济问题父母不在身边,孩子们在生活上也会遇到许多问题。

在经济方面,父母的工资收入不仅要维持生计,还要给孩子们寄钱,这对他们的经济负担可谓是巨大的。

为了赚更多的钱,很多父母在城市里寸土必争,忙碌地工作着,有的甚至要修路、搬砖、打工等,这使得父母无暇顾及留守儿童的生活起居,同时也导致了留守儿童往往只能依靠祖辈长辈们的经济拮据生活。

长期下来,留守儿童经济压力加重,缺乏物质资源的支持,难以提高生活质量。

二、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留守儿童在与父母和姐妹的分离中,很容易出现失落、焦虑、孤独、抑郁、行为问题和人际交往能力不足等问题。

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留守儿童面临的父母不在身边,孤单一人,渴望家庭温暖的心灵冷落所致。

由此,留守儿童的性格也会逐渐形成。

一些留守儿童会变得独立、沉默寡言、没有安全感。

在面对困难和压力时无法及时求助和解决,对心情和身体健康产生极大影响。

此外,留守儿童也容易陷入网络游戏、暴力沉迷等不良行为,失去健康成长的路径。

三、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因为父母的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在教育方面乃至生活方面无法得到父母的指导和关爱,在成长过程中,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产生一定的不良行为或成长倒退。

此外,由于缺乏足够的家庭照顾,留守儿童的成绩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下降。

留守儿童的教育机会和质量受到限制,对儿童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四、为什么需要隔代教育?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走进我们的生活。

隔代教育,是指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交由祖父母、家族长辈等照顾,为他们提供游戏、看护、指导、日常护理等服务。

农村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问题隔代教育是指孩子与父母或监护人不在同一个居住环境下,亲属或外界代替父母对孩子的教育。

在农村中,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流动人口的增多,许多家庭面临着留守儿童的问题,这些留守儿童往往需要由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来承担隔代教育。

本文将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问题。

一、留守儿童与隔代教育农村留守儿童是指随着农民工在外务工、务农或到城市谋生,留在家中的儿童。

从国家统计数据来看,留守儿童人数在逐年增加。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

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为了家庭、社会和国家关心的问题之一。

隔代教育对于留守儿童来说,既有利也有弊。

得益于隔代教育,一些留守儿童可以接受到更好的教育,比如说爷爷奶奶会对他们更加关注、呵护,给予更多的爱和慰籍。

但是,隔代教育也面临诸多问题,比如说年龄差距、部分家庭教育观念滞后、有些亲属缺乏教育指导,这些问题可能会给留守儿童带来一些不利影响。

二、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1. 教育观念滞后一些爷爷奶奶的教育观念滞后,他们对教育的概念和方法不了解。

一些爷爷奶奶过于溺爱孙子,给予过多的物质和情感支持,使得孩子缺乏自我约束和社会适应能力。

2. 学习环境不利一些爷爷奶奶家庭条件差,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很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另外,一些留守儿童家庭缺乏读物、图书馆等资源,使得孩子难以接触到更多的知识。

3. 亲属带来的影响一些留守儿童所在的家庭会让亲属来接管孩子的教育,但是由于他们没有经验和方法,经常会给孩子带来不良的影响,使得孩子的个性和心理发展受到损害。

三、应对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为了弥补隔代教育所带来的弊端,我们应该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减轻留守儿童的焦虑和困苦。

1. 加强教育宣传和教育指导我们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家长和亲属的教育宣传和教育指导,使得他们理解并采用科学的教育方式,使得隔代教育能够产生更好的效果。

2. 改善学习环境为了改善留守儿童的学习环境,我们可以在农村建立一些阅读室和图书馆,增加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让留守儿童有条件的接触到知识。

对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的探讨

对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的探讨

对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的探讨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年轻人都选择离开农村来到城市谋生。

但是,这就会产生一个问题,那就是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

随着许多父母的离开,在农村留守的儿童越来越多,他们需要面对隔代教育的问题,隔代教育也随之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什么是隔代教育?隔代教育是指由祖父母或其他长辈负责对孙子或外孙的教育和抚养工作。

在家庭中,许多因素都可能导致家长无法参与孩子的教育和抚养,其结果就是孩子需要由祖父母或其他长辈来负责教育和抚养。

这种情况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尤为普遍。

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是指那些父母因为赚钱需要而离开了农村,让孩子独自生活在农村的儿童。

这类儿童没有家长的关爱,很容易暴露于各种危险中。

更严重的是,他们面临的教育问题也日益严重。

他们的家庭经济状况不是很好,无法进入更好的学校,因此通常只能进入农村教育水平比较低的学校,完全跟不上城市孩子的学习进度和教学质量。

所以,他们需要依靠祖父母或其他长辈来教育和关爱。

隔代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尽管隔代教育有利于照顾农村留守儿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长时间的不在孩子身边,大多数留守老人的年龄较大,他们很难跟上孩子的学习进度和知识水平。

他们与孩子之间的代沟和语言不通也让教育变得更加困难。

长期缺少正常的社交环境,孩子们会面临自卑、抑郁的情绪问题,长期的亲情缺失也让他们对未来感到迷茫。

如何解决隔代教育问题为了解决隔代教育问题,我们需要做出一些改变。

1.政府应该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社会福利。

政府应该加强教育投入,在乡村地区建立更多的幼儿园、小学和初中,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使农村留守儿童得到更好的教育。

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家庭的扶持,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让更多的农村留守儿童能够回到父母身边。

2.家庭教育也需要更多的关注。

在隔代教育中,我们不能仅仅依赖于老年人,需要提供专业的教育支持和指导,比如通过线上课程和教育视频,帮助孩子和长辈学习新知识,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浅谈隔代的家庭教育的论文(2)

浅谈隔代的家庭教育的论文(2)

浅谈隔代的家庭教育的论文(2)隔代教育的论文篇3浅谈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一、农村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现状1.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概念的界定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在本文中特指因父母一方或双方都外出务工,将儿童留在户籍所在地,使得儿童不能跟随父母共同生活,无法得到父母的有效监护,全权委托长辈监护,由长辈进行教育和管理的现象被称为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

2.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的现状2.1隔代教育逐渐成为最常见,最让父母放心的家庭教育方式。

隔代教育是在父母外出务工后由祖父母,外祖父母代为监护留守儿童的监护方式。

由于隔代教育主要是儿童最亲密且又最疼爱儿童的长辈监护,父母则往往更加认同隔代教育是最适合,最放心的监护方式。

2.2农村留守儿童的被监护质量不高。

首先是生活质量不高,由于隔代教育的祖辈往往是过惯了艰苦且又俭朴的生活,只能保证留守儿童的温饱问题。

其次,因为祖辈往往都较年迈,无法承担众多的体力活和家务,这使得本因被照顾的留守儿童反而要承担起照顾祖辈的义务。

最后,祖辈往往都未受到过正规的学校教育,没有足够的能力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上的帮助,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质量。

2.3农村留守儿童得不到有效的监护和引导。

由于祖辈和留守儿童存在思想观念上的代沟,难以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同时又忙于农活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看管孩子,这就给孩子创造了无人监督的“自由空间”。

同时,隔代监护人往往受教育程度不高,处于文盲和半文盲状态,无法提供正确的引导方式和心理疏导,采取暴力的行为进行惩罚式的教育。

二、隔代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影响隔代教育过程中,祖辈有丰富的时间和精力去监护和照顾小孩,由于血缘关系,他们认为帮助子女照顾小孩是他们的义务和责任,同时晚年生活能够与孙辈们生活在一起他们也能从中获得许多乐趣。

然而,因为老年监护人年龄的不断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使他们在监护孩子方面力不从心,缺乏精力,不但照顾不好孩子,反而更加需要孩子来照顾他们。

浅析当前农村的隔代教育

浅析当前农村的隔代教育

浅析当前农村的隔代教育隔代教育是指父母不在身边的情况下,由祖父母或其他长辈来照顾和教育孩子。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在农村地区出现了大量隔代教育现象。

隔代教育对农村孩子的成长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浅析当前农村的隔代教育。

一、隔代教育的现状分析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这就带来了一大波留守儿童和隔代教育现象。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6000万,其中绝大部分是由祖父母来照顾和教育。

而一些调查数据显示,相当数量的农村孩子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由祖父母抚养和教育。

这种隔代教育的现状一方面反映了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凸显了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局面。

二、隔代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隔代教育对农村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由于祖父母们对教育理念、方式和方法的更新较慢,他们的教育方式往往比较传统,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这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全面发展。

在农村地区,许多祖父母的素质和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他们的言行举止和价值观往往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孩子的需求,这可能会对孩子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素养产生负面影响。

由于父母长时间不在身边,孩子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导,这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情感发展,甚至出现一些行为习惯不良的问题。

三、农村隔代教育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农村隔代教育面临着诸多问题,必须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加强对农村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让更多的农村孩子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

应该建立完善的农村教育政策和机制,通过政府、社会和家庭三方的共同努力,为农村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教育资源。

应该鼓励和引导一些优质的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鼓励和支持一部分优秀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到农村地区去工作。

四、加强家庭教育,弥补隔代教育的不足在当前农村的隔代教育背景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浅谈农村留守幼儿隔代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浅谈农村留守幼儿隔代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浅谈农村留守幼儿隔代教育的现状与对策随着城乡发展的不平衡,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因为经济条件的限制、父母外出务工等原因而导致留守儿童和隔代教育现象逐渐增多。

留守幼儿是指父母迁往城市或外地务工,将孩子留在农村老家由祖父母或其他亲属照料;而隔代教育是指由祖父母或其他长辈负责孩子的教育和成长。

这一现象给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许多问题,特别是在儿童的早期教育方面。

我们有必要关注农村留守幼儿隔代教育的现状并提出对策。

农村留守幼儿隔代教育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缺乏科学的早期教育由于大部分留守幼儿的父母长期在外工作,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大多停留在基本生活照料,缺乏科学系统的早期教育。

这对孩子的智力和情感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限制,影响了孩子的全面成长。

2. 健康成长受到威胁留守幼儿通常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照顾,长期在祖辈或其他亲属的照料下,往往会出现情感上的缺陷,甚至在饮食和生活习惯方面受到威胁,进而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3. 教育资源匮乏农村地区相比城市往往教育资源匮乏,缺少良好的学前教育机构和优质教育资源,这使得留守幼儿在接受教育上面临更大的困难。

二、农村留守幼儿隔代教育的对策为了解决农村留守幼儿隔代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来改善留守幼儿的生活和教育条件。

1. 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照顾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照顾,尤其是建立健全的留守儿童关爱机制,增加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投入。

2. 增加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建立更多的学前教育机构,提高农村学前教育的质量,为留守幼儿提供更多的入学机会。

3. 加强家庭教育加强对农村家庭的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农村父母了解科学的育儿知识和育儿技巧,提高父母的育儿能力和育儿水平。

4. 建立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政府和社会应该建立留守儿童关爱中心,通过专业的机构和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关爱,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5. 增加留守儿童回乡就学机会政府应该鼓励和支持留守儿童回乡就读,增加留守儿童回乡就学的机会,提高他们的教育机会和水平。

浅析当前农村的隔代教育

浅析当前农村的隔代教育

浅析当前农村的隔代教育当前农村的隔代教育,是指父母因工作生活等原因无法陪伴孩子成长,而将孩子寄养在老人身边,由老人来承担教育教养的责任。

隔代教育已成为农村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它不仅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和教育质量,也反映了农村教育资源的不足和教育制度的问题。

本文将从隔代教育的背景和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浅析,希望能够引起社会的关注和关心。

一、隔代教育的背景和现状隔代教育在农村并不是一个新问题,尤其是在我国农村地区长期受到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的影响,许多父母无法在家照顾孩子。

隔代教育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隔代教育的背后是家庭结构变迁和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同时也反映了农村教育资源的不足和教育制度的问题。

隔代教育的现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老年人承担教育责任。

在许多农村家庭中,孩子由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照顾成长,父母却长期在外务工,无法陪伴孩子成长。

这就使得老年人承担了孩子们的教育教养责任。

2. 孩子成长环境不稳定。

在隔代教育的环境下,孩子的成长环境往往缺乏稳定性,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成长造成一定的影响。

3. 教育资源不足。

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方面的欠缺也影响了隔代教育的实施和效果。

二、影响因素隔代教育的出现与诸多因素相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

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已成为一种常态,很多家庭的父母都在外打工,长期无法陪伴孩子成长。

2. 家庭结构变迁。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的家庭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许多老人青黄不接,需要照顾孙辈成长。

3. 教育资源不足。

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不足,教师队伍和教学设施的欠缺也制约了农村地区教育的发展。

三、应对措施针对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以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保障孩子的教育权益。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完善农村教育资源。

加大对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教育基础设施和教师队伍水平,将优质的教育资源引入农村地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
摘要】20世纪80年代,伴随我国城镇化建设发展政策的实行,城乡差距拉大,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寻找就业机会。

这就使得农村产生了“留守儿童”这
一特殊群体。

然而在众多监护类型的选择中,祖辈监护类型的相对优势成为父母
的首要选择,致使隔代教育逐渐在农村盛行开来。

但是,隔代教育有积极影响也
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因此,本文旨在研究隔代教育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中产
生的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这些因素提出解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城乡二元结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
05-175-02
一、农村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现状
1.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概念的界定
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在本文中特指因父母一方或双方都外出务工,将儿童
留在户籍所在地,使得儿童不能跟随父母共同生活,无法得到父母的有效监护,
全权委托长辈监护,由长辈进行教育和管理的现象被称为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

2.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的现状
2.1隔代教育逐渐成为最常见,最让父母放心的家庭教育方式。

隔代教育是在父母外出务工后由祖父母,外祖父母代为监护留守儿童的监护方式。

由于隔代教
育主要是儿童最亲密且又最疼爱儿童的长辈监护,父母则往往更加认同隔代教育
是最适合,最放心的监护方式。

2.2农村留守儿童的被监护质量不高。

首先是生活质量不高,由于隔代教育的祖辈往往是过惯了艰苦且又俭朴的生活,只能保证留守儿童的温饱问题。

其次,
因为祖辈往往都较年迈,无法承担众多的体力活和家务,这使得本因被照顾的留
守儿童反而要承担起照顾祖辈的义务。

最后,祖辈往往都未受到过正规的学校教育,没有足够的能力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上的帮助,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质量。

2.3农村留守儿童得不到有效的监护和引导。

由于祖辈和留守儿童存在思想观念上的代沟,难以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同时又忙于农活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
和精力看管孩子,这就给孩子创造了无人监督的“自由空间”。

同时,隔代监护人
往往受教育程度不高,处于文盲和半文盲状态,无法提供正确的引导方式和心理
疏导,采取暴力的行为进行惩罚式的教育。

二、隔代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影响
隔代教育过程中,祖辈有丰富的时间和精力去监护和照顾小孩,由于血缘关系,他们认为帮助子女照顾小孩是他们的义务和责任,同时晚年生活能够与孙辈
们生活在一起他们也能从中获得许多乐趣。

然而,因为老年监护人年龄的不断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使他们在监护孩子方面力不从心,缺乏精力,不但照顾不好
孩子,反而更加需要孩子来照顾他们。

同时,老年人陈旧的思想观念和受教育水
平有限无法与新时代孩子思想进行良好的沟通。

再者,老年监护人由于亲密的血
缘关系,使得祖辈过分溺爱孩子,纵容诸多不良行为嗜好的产生和继续,引发后
续更加严重的自身问题和社会问题。

三、隔代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造成不良影响的原因
1.祖辈自身条件限制了家庭对留守儿童教育的作用
隔代教育将祖辈把对孩子的疼爱扭曲变成一种溺爱,会将孩子引向注重努力
赚钱忽视读书重要性的道路,严重扭曲孩子的价值观。

祖辈陈旧的思想观念阻碍了孩子们创造思维的形成,文化水平低无法给孩子提供知识的熏陶和新知识的补充,进一步阻碍了孩子的成长,忽视了家庭在孩子成长道路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学校生活的单调乏味
我国农村教育资源明显落后于城市水平,农村地区教育落后,基础教育设施不完备,娱乐设施就更无法进入到农村学校留守儿童们的生活中。

农村留守儿童就无法在单调的学习中获得放松和享受学习的乐趣,同时农村学校教育人员水平有限,不能在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扮演好“父母”的角色,无法为孩子提供父母般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也就不能在学校找回缺失的那部分亲情的温暖。

3.政府方面的原因
3.1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制度的不健全。

首先是城乡间资源配置的不公平,在教育投资方面,国家投入力度重点在城市,这就导致农村教育水平低,教育设施不完备,教学工作难以正常展开;其次国家对农村的社会保障水平过低,表面上的制度却不能真正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农民需要寻求自我保障的形式;最后,农村劳动就业问题严重,缺乏相关保障农民就业的政策制度,农民工不能同工同酬,社会地位较低。

3.2农民缺乏本地获取经济收入的渠道。

农民在农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都是依靠土地,但是这种靠天吃饭的不稳定状况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各方面消费水平,如教育经费,生活必须品消费等方面。

迫使大批农民外出务工,改善家庭经济状况。

3.3政府保障农村留守儿童接受良好文化的力度不够。

在网络发达的今天,一些新型的娱乐方式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和吸引力,特别是一些农村黑网吧在利益驱使下,无视国家明令禁止未成人上网的规定,将暴力,血腥以及低级趣味的不良文化病毒一样的祸害着农村留守儿童。

国家由于对城乡制度重视程度的不同,对农村不良文化的监管并没有起到有效的作用,缺乏对农村复杂形式的研究,未能针对农村的特殊性制定特定的监管制度。

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的对策
1.祖辈和父母要更新教育观念,创造良好家庭文化氛围
作为监护人的祖辈们应主动转变自己的陈旧观念,将只注重孩子温饱转到注重教育和健康成长的中心上来,对孩子各方面的表现和想法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确保孩子更快乐的生活和健康的成长。

祖辈作为监护人要理解和尊重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下的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引导孩子学习,培养促进孩子身心发展的兴趣爱好,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努力创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气氛。

2.学校应转变教育形式,丰富学校生活
学校作为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是孩子受教育的重要渠道。

因此学校就应该发挥它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主导作用,去掉功利性色彩,将只注重学业知识的获得为唯一衡量标准转变为注重孩子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主要目标,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激励留守儿童向更好,更优的方向发展。

3.政府在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充分履行相应的职责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经逐渐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政府监管力度不足的情况下,应严厉打击农村“黑网吧”接收未成年人上网的现象。

其次,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使得农民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保障,户籍制度的缺陷使农村留守儿童无法享受与城市儿童同等的受教育权。

这就需要政府打破教
育壁垒,降低城市中小学入学门槛,方便进城务工子女能够入学。

第三,农村因为教育投资力度不够引起的一系列教育瓶颈问题需要政府加大对农村教育投资,改善教学基础设施,聘请高素质高水平教学人员进行教学。

最后,政府要拓展农民增收渠道,改善农民的经济状况,鼓励发展乡镇经济,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留住农民发展本地经济,实现本地就业,更有利于教育子女,减少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减轻留守儿童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智,朱成科.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隔代监护的教育困境及解决路径.[J].江苏教育研究,2013.4:7-10.
[2]李雯婷.浅谈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基于隔代教育对其的影响[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10月,第21卷第10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