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生物总复习遗传定律和伴性遗传课时练
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课后习题课时规范练19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5单元孟德尔遗传定律与伴性遗传课时规范练19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必备知识基础练考点一基因分离定律的发现1.(2023·海南海口模拟)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具有隐性基因的个体都表现出隐性性状B.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2的表型比为3∶1C.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D.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2.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
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定律。
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B.孟德尔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进行“演绎推理”的过程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D.测交后代性状比为1∶1,可以从细胞水平上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3.(2023·湖北孝感期末)玉米中因含支链淀粉多而具有黏性(由基因W控制)的籽粒和花粉遇碘不变蓝色;含直链淀粉多不具有黏性(由基因w控制)的籽粒和花粉遇碘变蓝色。
W对w为完全显性。
把WW和ww杂交得到的种子播种下去,先后获取花粉和籽粒,分别滴加碘液观察统计,结果应为()A.花粉1/2变蓝色、籽粒3/4变蓝色B.花粉、籽粒各3/4变蓝色C.花粉1/2变蓝色、籽粒1/4变蓝色D.花粉、籽粒全部变蓝色考点二基因分离定律重点题型突破4.(2023·安徽安庆二模)水稻的多粒和少粒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现有多粒植株甲和少粒植株乙,为了判断多粒和少粒的显隐性关系,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一:让甲与乙杂交。
方案二:让甲和乙分别自交。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方案一的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则出现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B.若方案一的子代出现两种性状,则让子代两种个体继续杂交可判断性状显隐性C.若方案二的子代有一方发生性状分离,发生性状分离的亲本性状为显性性状D.若方案二的子代均未发生性状分离,则让二者子代进行杂交可判断性状显隐性5.(2023·湖南模拟)玉米是一种二倍体异花传粉作物,玉米颖果的球形和扁球形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
高中生物高考大题专项练2 遗传定律和伴性遗传

高考大题专项练2遗传定律和伴性遗传1.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患病的原因之一是患者体内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发生了改变,该基因的模板链局部碱基序列由GTC突变为GTG,使其编码的氨基酸由谷氨酰胺变成了组氨酸,导致患者体内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使体内的苯丙氨酸不能正常转变成酪氨酸,而只能转变成苯丙酮酸,苯丙酮酸在体内积累过多就会损伤婴儿的中枢神经系统。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苯丙酮尿症是由相应基因的碱基对发生了而引起的一种遗传病。
(2)从上述材料分析可知,编码谷氨酰胺的密码子为。
(3)苯丙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供应不足也会导致生长发育迟缓,若某婴儿已确诊为苯丙酮尿症患者,你认为有效的食疗措施是。
(4)下图为某家族苯丙酮尿症(设基因为B、b)和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设基因为D、d)的遗传系谱图,其中Ⅱ4的家族中没有出现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
①Ⅲ4的基因型是;Ⅱ1和Ⅱ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②若Ⅲ5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那么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是其(填“父亲”或“母亲”)。
③若Ⅲ1与一正常男人婚配,他们最好生(填“男孩”或“女孩”);在父亲的基因型为Bb的情况下,该性别的孩子患苯丙酮尿症的概率为。
2.已知黑腹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偶然出现的XXY个体为雌性可育。
黑腹果蝇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红眼(B)对白眼(b)为显性。
现有2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残翅白眼♀甲长翅红眼♂乙实验①P aaX B X B×AAX b Y↓F1长翅红眼♀长翅红眼♂个体数 920 927实验②P aaX B Y×AAX b X b↓F1长翅红眼♀长翅白眼♂长翅白眼♀个体数9309261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设计实验①与实验②的主要目的是验证。
(2)理论上预期实验①的F2基因型共有种,其中雌性个体中表现上图甲性状的概率为,雄性个体中表现上图乙性状的概率为。
(3)实验②F1中出现了1只例外的白眼雌果蝇,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训练:第五章 遗传的基本定律与伴性遗传 第讲 含答案

第5章第20讲1.(2015·海南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A.孟德尔定律支持融合遗传的观点B.孟德尔定律描述的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中C.按照孟德尔定律,AaBbCcDd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有16种D.按照孟德尔定律,对AaBbCc个体进行测交,测交子代基因型有8种解析:孟德尔定律不支持融合遗传的观点,A错误;孟德尔定律描述的过程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错误;AaBbCcDd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有34种,C错误;AaBbCc能产生8种配子,而aabbcc只产生1种配子,故AaBbCc测交子代基因型有8种,D正确。
2.(2016·全国卷丙)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
若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株;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
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A.F2中白花植株都是纯合体B.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C.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D.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种类比红花植株的多解析:根据题意,由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白花≈9 ∶7,可推知红花与白花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假设相关基因用A、a和B、b表示),即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C错误;双显性(A_B_)基因型(4种)的植株表现为红花,B错误;单显性(A_bb和aaB_)和双隐性(aabb)基因型的植株均表现为白花,所以F2中白花植株有的为纯合体,有的为杂合体,A错误;F2中白花植株共有5种基因型,比红花植株(4种)基因型种类多,D正确。
3.(2016·全国卷甲)某种植物的果皮有毛和无毛、果肉黄色和白色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前者用D、d表示,后者用F、f表示),且独立遗传。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训练:第五章 遗传的基本定律与伴性遗传 课时达标 含答案

课时达标(二十)[解密考纲]主要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及实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考题往往结合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以遗传实验为背景考查。
1.基因的自由组合过程发生在下列哪个环节中(A)A.①B.②C.③D.④解析: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2.如图为某同学总结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联系图,有些联系是错误的,其中全为错误联系的选项是(D)A.①⑤⑧B.①③④C.⑦⑧D.⑤⑧3.(2016·辽宁沈阳模拟)现有①~④四个纯种果蝇品系,其中品系①的性状均为显性,品系②~④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
这四个品系的隐性性状及控制该隐性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下表所示。
品系①②③④隐性性状-残翅黑身紫红眼相应染色体Ⅱ、ⅢⅡⅡⅢA.①×④B.①×②C.②×③D.②×④4.(2016·山西太原模拟)番茄红果对黄果为显性,二室果对多室果为显性,长蔓对短蔓为显性,三对性状独立遗传。
现有红果、二室、短蔓和黄果、多室、长蔓的两个纯合品系,将其杂交种植得F1和F2,则在F2中红果、多室、长蔓所占的比例及红果、多室、长蔓中纯合子的比例分别是(A)A.9/64、1/9 B.9/64、1/64C.3/64、1/3 D.3/64、1/645.(2016·广东佛山质检)莱航鸡羽毛的颜色由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其中B、b分别控制黑色和白色,A能抑制B的表达,A存在时表现为白色。
某人做了如下杂交实验:代别亲本(P)组合子一代(F1) 子二代(F2)表现型白色(♀)×白色() 白色白色∶黑色=13∶3C)2233 A.杂合子占2/9B.杂合子多于纯合子C.黑色占8/9D.黑色个体都是纯合子6.某植物的果实重量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三对基因独立遗传,并且对果实重量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现象。
已知隐性纯合子和显性纯合子果实重量分别为90g和210g。
新课标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习(十九)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含答案

课时练习(十九)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1.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人发育成男性,但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果蝇却发育成雌果蝇。
由此推测人和果蝇的性别决定差异在于()A.人的性别主要取决于X染色体数目,而果蝇取决于Y染色体数目B.人的性别主要取决于是否含有X染色体,而果蝇取决于X染色体数目C.人的性别主要取决于是否含有Y染色体,而果蝇取决于X染色体数目D.人的性别主要取决于X染色体数目,果蝇取决于是否含有Y染色体解析:选C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人发育成男性,正常男性性染色体组成为XY,所以人的性别决定主要与Y染色体有关;而性染色体组成为XX和XXY的果蝇都发育成雌性,说明其性别决定与X染色体数目有关。
2.图甲为摩尔根等人研究并绘出的果蝇X染色体上几个基因的相对位置图,图乙为利用荧光标记各个基因,得到的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图。
由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和图乙都能说明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且呈线性排列B.图甲中朱红眼基因和深红眼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图乙中方框内的四个荧光点所在的基因所含遗传信息一定不同D.图乙中从荧光点的分布来看,图中是两条含有染色单体的非同源染色体解析:选A图甲中朱红眼基因和深红眼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不能自由组合,B 错误;图乙中方框内的四个荧光点位置相同,说明这四个基因可能是相同基因(遗传信息相同),也可能是等位基因(遗传信息不同),C错误;由图乙知,图示为两条染色体,二者形态大小相似、基因位点相同,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同时每条染色体的同一位置有两个基因(荧光点),据此可推测染色体中有染色单体,因此图乙是一对含有染色单体的同源染色体,D 错误。
3.(2023·北京高考)纯合亲本白眼长翅和红眼残翅果蝇进行杂交,结果如图。
F2中每种表型都有雌、雄个体。
根据杂交结果,下列推测错误的是()A.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B.F1雌果蝇只有一种基因型C.F2白眼残翅果蝇间交配,子代表型不变D.上述杂交结果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解析:选A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产生的F1中白眼均为雄性,红眼均为雌性,说明性状表现与性别有关,且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同时说明红眼对白眼为显性;另一对相对性状的果蝇杂交,无论雌雄均表现为长翅,说明长翅对残翅为显性,F2中无论雌雄均表现为长翅∶残翅=3∶1,说明控制果蝇翅形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A 错误。
专题4 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进化 第1练 遗传的两大定律及伴性遗传(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2022·常州期末)果蝇的棒眼(B)对圆眼(b)为显性、红眼(R)对杏红 眼(r)为显性,现有纯合棒眼杏红眼雌果蝇和纯合圆眼红眼雄果蝇杂交, F1雌果蝇均表现为棒眼红眼,雄果蝇均表现为棒眼杏红眼。让F1雌雄果 蝇杂交,不考虑交叉互换及特殊基因组合致死的可能。下列叙述错误的 是( )
A. 若F2圆眼红眼只有雄蝇,则F2中棒眼杏红眼雌蝇出现的概率是1/4 B. 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可能均位于X染色体上,其遗传总是 和性别相关联
C. 若F2圆眼红眼既有雌性也有雄性,则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 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 控制红眼和杏红眼的基因可能存在常染色体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分析题干:两个纯合品系果蝇A和B都是猩红眼,根据表格 数据,用A和B进行了正反交实验,发现正反交结果不一致,说明与性 别有关系,且杂交①的F1均为野生型,可以推测野生型为显性性状,由 于受两对基因控制,假设用A/a和B/b控制,根据杂交①的F1交配结果F2 中,雌性中野生型∶猩红眼≈3∶1,雄性中野生型∶猩红眼≈3∶5, 可以推测同时含有A和B基因是野生型,其余是猩红眼。因此杂交①的 亲本基因型是aaXBXB和AAXbY,F1是AaXBXb,AaXBY均为野生型符 合 题 意 。 杂 交 ② 的 亲 本 是 AAXbXb 和 aaXBY , F1 是 AaXBXb( 野 生 型 ) , AaXbY(猩红眼)符合题意。一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另一对等位 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因此这两对基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全国高考生物总复习遗传定律和伴性遗传课时练

第 1 讲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一)( 建议用时: 10 分钟 )1.(2017 河南郑州一中月考,17) 已知马的栗色和白色受一平等位基因控制。
现有一匹白色公马 ( ♂) 与一匹栗色母马 ( ♀) 交配,先后产生两匹白色母马(♀)(以下图) 。
依据以上信息剖析,可得出的结论是()A.马的白色对栗色为显性B.马的毛色遗传为伴性遗传C.Ⅱ1与Ⅱ2的基因型必定相同D.Ⅰ1与Ⅱ2的基因型必定不同2.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基因A、a 控制,下表是对于番茄果实颜色的 3 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
以下剖析正确的选项是()F1的表现型和植株实验组亲本表现型数目红果黄果1红果×黄果4925042红果×黄果99703红果×红果 1 511508A.番茄的果色中,黄色为显性性状B.实验 1 的亲本基因型:红果为AA,黄果为aaC.实验 2 的后辈红果番茄均为杂合子D.实验 3 的后辈中黄果番茄的基因型可能是Aa 或 AA3. (2017 安徽高三段考,11) 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实现的分别比一定同时知足的条件是()①察看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② F1形成的两种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③雌、雄配子联合的时机相等④F2 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等⑤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整的⑥F1 体细胞中各基因表达的时机相等A.①②⑤⑥ B .①③④⑥C.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⑥4.(2017 甘肃天水一中周练,15) 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的数目比靠近,最重点的原由是()5.为了加深对基因分别定律的理解,某同学在 2 个小桶内各装入( 红色、蓝色各 10 个,分别代表配子D、d) ,分别从两桶内随机抓取将积木放在旁边,没有放入本来的容器中,这样直至抓完桶内积木,=。
对上述做法,你以为应当改变的做法和原由是()20 个等大的方形积木1 个积木,记录组合后,统计结果是A.把方形积木更换为质地、大小相同的小球;以便充足混淆,防止人为偏差B.抓取时应闭上眼睛,并充足摇匀;保证基因的随机分派和配子的随机联合C.将一桶内的 2 种配子各减少一半,另一桶数目不变;因为卵细胞数比精子数少D.每次抓取后,应将抓取的积木放回原桶;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 建议用时: 25 分钟 )6.小麦抗锈病对易染锈病是显性,现有甲、乙两种能抗锈病的小麦,但只有一种是纯合子。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训练:第五章 遗传的基本定律与伴性遗传 课时达标21 含答案

课时达标(二十一)[解密考纲]主要考查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分析;性染色体及性别决定;伴性遗传的种类及特点。
也可将伴性遗传与遗传的基本规律、人类遗传病等综合在一起考查。
1.对摩尔根等人得出“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这一结论没有影响的是(D)A.孟德尔的遗传定律B.萨顿提出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C.摩尔根的精巧实验设计D.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2.(2016·东北师大附中模拟)下列关于性染色体及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的说法,正确的是(D)A.各种生物的细胞中都含有性染色体B.ZW型性别决定生物的体细胞中含有两条异型的性染色体C.X和Y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它们含有的基因都是成对的D.男性X染色体上的基因只能遗传给他的女儿3.下列有关性染色体及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B)A.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都比X染色体短小B.在不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双亲表现正常,不可能生出患红绿色盲的女儿C.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D.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解析:果蝇中Y染色体比X染色体大;若不发生基因突变,父亲正常,女儿不可能出现红绿色盲;没有性别之分的生物没有性染色体与常染色体之分,如豌豆。
4.下列关于性染色体及其基因的遗传方式和特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A.具有同型性染色体的生物,发育成雌性个体,具有异型性染色体的生物发育成雄性个体B.X、Y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离,X、X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离C.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男性发病率高,且女性患者的母亲和儿子均为患者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只符合伴性遗传的特点,而不遵循孟德尔定律解析:ZW型性别决定与XY型性别决定不同,ZW型性别决定中,ZW个体为雌性,ZZ 个体为雄性,A错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中,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均为患者,C错误;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D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讲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建议用时:10分钟)1.(2017河南郑州一中月考,17)已知马的栗色和白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现有一匹白色公马(♂)与一匹栗色母马(♀)交配,先后产生两匹白色母马(♀)(如图所示)。
根据以上信息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A.马的白色对栗色为显性B.马的毛色遗传为伴性遗传C.Ⅱ1与Ⅱ2的基因型一定相同D.Ⅰ1与Ⅱ2的基因型一定不同2.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下表是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3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番茄的果色中,黄色为显性性状B.实验1的亲本基因型:红果为AA,黄果为aaC.实验2的后代红果番茄均为杂合子D.实验3的后代中黄果番茄的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3.(2017安徽高三段考,11)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实现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 )①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②F1形成的两种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③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④F2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等⑤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⑥F1体细胞中各基因表达的机会相等A.①②⑤⑥ B.①③④⑥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4.(2017甘肃天水一中周练,15)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的数量比接近,最关键的原因是( )5.为了加深对基因分离定律的理解,某同学在2个小桶内各装入20个等大的方形积木(红色、蓝色各10个,分别代表配子D、d),分别从两桶内随机抓取1个积木,记录组合后,将积木放在旁边,没有放入原来的容器中,这样直至抓完桶内积木,统计结果是=。
对上述做法,你认为应该改变的做法和理由是( )A.把方形积木改换为质地、大小相同的小球;以便充分混合,避免人为误差B.抓取时应闭上眼睛,并充分摇匀;保证基因的随机分配和配子的随机结合C.将一桶内的2种配子各减少一半,另一桶数量不变;因为卵细胞数比精子数少D.每次抓取后,应将抓取的积木放回原桶;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建议用时:25分钟)6.小麦抗锈病对易染锈病是显性,现有甲、乙两种能抗锈病的小麦,但只有一种是纯合子。
下列方法对鉴别、保留纯合子抗锈病小麦最简便的方法是( )A. 甲、乙分别自交B. 甲、乙分别与隐性类型测交C. 甲×乙D. 甲×乙得子代后自交7.(2017福建泉州、石狮期中,2)萝卜的花色(红色、紫色和白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选用紫花植株分别与红花、白花、紫花植株杂交,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红花植株与红花植株杂交,后代均为红花植株B.白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后代均为白花植株C.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后代只有紫花植株D.决定萝卜花色的等位基因遗传时不符合基因分离定律8.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中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全部存活,而基因型为aa 的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
现有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
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第一代后,再让第一代群体随机交配,所获第二代中基因型为AA和Aa 的个体的比例是( )A....9.如图所示为一对夫妇的基因型和他们子女的基因型及他们对应的表现型(秃顶与非秃顶)。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人群中,男性、女性在秃顶和非秃顶方面的表现没有差异B.若一对夫妇均为秃顶,则所生子女应全部表现为秃顶C.若一对夫妇均为非秃顶,则所生女儿为秃顶的概率为0D.若一对夫妇的基因型为b+b和bb,则生一个非秃顶孩子的概率为1/210.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
猫的无尾、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
为了选育纯种的无尾猫,让无尾猫自交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
由此推断正确的是( )A.猫的有尾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B.自交后代出现有尾猫是基因突变所致C.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中无尾猫约占1/2D.自交后代无尾猫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11.将基因型为Aa的玉米自交一代的种子全部种下,待其长成幼苗,人工去掉隐性个体,并分成两组,(1)一组全部让其自交;(2)二组让其自由传粉。
一、二组的植株上aa基因型的种子所占比例分别为( )A.1/9、1/6 B.3/8、1/9C.1/6、5/12 D.1/6、1/912.(2017山西太原一模,31)研究人员采用某品种的黄色皮毛和黑色皮毛小鼠进行杂交实验。
第一组:黄鼠×黑鼠→黄鼠黑鼠2 398;第二组:黄鼠×黄鼠→黄鼠黑鼠1 235。
多次重复发现,第二组产生的子代个体数总比第一组少1/4左右。
请分析回答问题:(1)根据题意和第二组杂交实验分析可知:黄色皮毛对黑色皮毛为________性,受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________定律。
(2)第二组产生的子代个体数总比第一组少1/4左右,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品种中黄色皮毛小鼠________(填“能”或“不能”)稳定遗传。
13.(2017黑龙江哈尔滨期中,38)葫芦科植物喷瓜的自然种群中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植株,A基因决定雄株,a基因决定两性植株,a-基因决定雌株,A对a、a-显性。
现有喷瓜植株甲(雄株)、乙(雌株)、丙1(两性植株)、丙2(两性植株),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实验1:甲×乙→F1雄株雌株=实验2:丙1自交→F1全为两性植株实验3:丙2自交→F1两性植株雌性=实验4:甲×丙2→F1雄株雌株两性植株=实验5:丙2×乙→F1两性植株雌株=请回答:(1)根据实验结果对a-、a的显隐关系做出相应的推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喷瓜自然种群中雄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雌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
(3)将植株丙1与雌株乙间行种植,F1基因型为________。
将雌株上收获的种子种植,让其自花传粉,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________。
第2讲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建议用时:10分钟)1.(2017黑龙江大庆中学期中,30)已知玉米有色子粒对无色子粒是显性。
现将一有色子粒的植株X 进行测交,后代出现有色子粒与无色子粒的比是,对这种杂交现象的推测不确切...的是( ) A .测交后代的有色子粒的基因型与植株X 相同B .玉米的有、无色子粒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 .玉米的有、无色子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D .测交后代的无色子粒的基因型至少有三种2.(2017河南南阳一中月考,20)下图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过程的示意图。
下列对此过程及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AaBb ――→①AB 、Ab 、aB 、ab ――→②配子间M 种结合方式受精卵――→③子代:N 种基因型,P 种表现型A .A 与B 、b 的自由组合发生在②B .雌、雄配子在③过程随机结合C .M 、N 和P 分别为16、9和4D .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2017湖南茶陵三中考学测试,14)某同学用豌豆进行测交实验,得到4种表现型的后代,数量分别是85、92、89、83,则这株豌豆的基因型不可能是( )A .DdYYRRB .ddYyRrC .DdYyrrD .DDYyRr4.(2017安徽淮北濉溪期中,5)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子粒糯性对非糯性是显性,将两纯合亲本间行种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非糯性亲本所结子粒均为糯性B .糯性亲本所结子粒均为纯合子C .糯性亲本所结子粒种植后,所获子粒中糯性非糯性>D .糯性亲本所结子粒种植后,所获子粒中糯性非糯性=5.已知A 与a 、B 与b 、C 与c 3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AaBbCc 、AabbCc 的两个体进行杂交。
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A .表现型有8种,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1/16B .表现型有4种,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1/16C .表现型有8种,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1/8D .表现型有8种,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1/166.(2017河北定州中学周练,13)某生物的基因组成如图,则它产生配子的种类及它的一个卵原细胞产生卵细胞的种类分别是( )A .4种和1种B .4种和2种C .4种和4种D .8种和2种(建议用时:25分钟)7.(2017湖南娄底期中,27)将纯合的野鼠色小鼠与棕色小鼠杂交,F1全部表现为野鼠色。
F1个体间相互交配,F2表现型及比例为野鼠色黄色黑色棕色=。
若M、N为控制相关代谢途径的显性基因,据此推测最合理的代谢途径是( )8.(2017湖南岳阳一中月考,27)番茄红果对黄果为显性,二室果对多室果为显性,长蔓对短蔓为显性,三对性状独立遗传。
现有红果、二室、短蔓和黄果、多室、长蔓的两个纯合品系,将其杂交种植得F1,F1自交得F2,则在F2中红果、多室、长蔓所占的比例及红果、多室、长蔓中纯合子的比例分别是( )A.9/64、1/9 B.9/64、1/64C.3/64、1/3 D.3/64、1/649.(2017山东烟台质检,35)拉布拉多犬的毛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毛色,其中黑色(B)对棕色(b)为显性;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颜色的表达,颜色表达(E)对不表达(e)为显性。
无论遗传的毛色是哪一种(黑色或棕色),颜色不表达导致拉布拉多犬的毛色为黄色。
一位育种学家连续将一只棕色的拉布拉多犬与一只黄色的拉布拉多犬交配,子代小狗中有黑色和黄色两种。
根据以上结果判断亲本最可能的基因型是( ) A.bbEe×bbee B.bbEE×BbeeC.bbEe×BBee D.bbee×Bbee10.(2017广东蕉岭中学开学考试,30)短尾蝮蛇体色的遗传机理如下图所示,物质甲、乙均不存在时表现为白色。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白蛇的基因型是aaBbB.雌雄黑红花斑蛇交配,后代可能有四种表现型C.黑蛇与红蛇交配的后代不可能出现白蛇D.对杂合黑蛇进行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为的前提是各种配子成活率为100%11.(2017黑龙江哈尔滨六中开学测试,5)某种鼠中,皮毛黄色(A)对灰色(a)为显性,短尾(B)对长尾(b)为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