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植物栽培材料
设施农业复习资料

设施农业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 温室是指采用透光覆盖材料作全部或局部围护构造材料,可供冬季或其它不适宜栽培植物的寒冷季节(或地区)栽培植物的设施。
2 聚氯乙烯〔PVC〕塑料薄膜:它是在PVC 树脂中参加增塑剂,稳定剂,功能性助剂,经压延成膜的一类塑料薄膜。
3 渗灌:是通过埋在土壤外表以下的渗管或渗头等将水灌到土中的一种灌溉系统。
这种灌溉系统作业时不会影响耕作,且灌水不易蒸发。
4 临界控制:指温室只具备加热器与通风设备,当温度低于某一临界值时,起动加热器,当温度高于某一临界值时,起动通风设备,在上下临界值之间不进展控制,这种温室环境控制称为临界控制。
5 保温面积比:温室的建筑面积及外围护构造面积的比值称为保温面积比。
6 精量播种生产线:该生产线包括基质筛选—基质混拌—基质提升混装料箱—穴盘装料—基质刷平—基质压穴—精量播种—穴盘覆土—基质刷平—喷水等工艺过程,播种准确性高于95%,可播种除黄瓜外的各种蔬菜种子,播种速度为6盘/分。
7 无滴膜〔双防农膜〕:在PVC 或PE原料中参加耐老化及流滴剂等功能性助剂而制成的农膜。
这种膜同时具有防老化与流滴特性,耐侯性、透光性与保温性好,是目前性能较全、使用广泛的农膜品种。
8 温室透光率:指透进温室内的光亮占室外光亮的百分率。
9 环境控制:指利用各种手段来影响温室内部的环境条件,最终目标是提供作物生长适宜的条件。
10 滴灌:又称滴水灌溉,是通过出水孔口非常小的滴头或滴水带把水一滴一滴均匀而缓慢的滴在作物根部的土壤中。
11温室气肥:指二氧化碳肥料。
12 自动控制中的闭环系统:指具有控制结果返回信息的自动控制系统。
13 设施农业:是用一定设施与工程技术手段改变自然环境,在环境可控条件下,按照动植物生长发育要求的最正确环境〔光照、温度、湿度、营养等〕,以最少资源投入,进展生产的现代农业。
14 连栋温室:将两栋以上的单栋温室在屋檐处连接起来,去掉相连接处的侧墙,加上檐沟〔天沟〕而构成的温室称为连栋温室。
设施番茄栽培技术

设施番茄栽培技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设施番茄栽培技术备受青睐。
设施番茄栽培技术以其不受季节影响、可控性强、产量高等优势,成为现代农业中的一大亮点。
本文将对设施番茄栽培技术的原理、操作要点等进行详细介绍,帮助读者了解该技术并在实践中取得成功。
一、设施番茄栽培的原理设施番茄栽培是指利用大棚或温室等人工设施进行保护和调控番茄生长环境,以获得更加理想的生产效果。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温度控制:番茄生长的最适温度范围为15℃-30℃,因此在设施环境中,通过控制供暖装置、通风设备等,保持室内温度在适宜范围内,有利于番茄的快速生长和发育。
2. 光照管理:番茄对光照要求较高,通过合理放置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如玻璃或塑料薄膜等,促进光的穿透和利用,提高番茄的光合作用效率,增加产量和品质。
3. 水分供应:番茄是一个耐湿涝植物,在设施番茄栽培中,通过喷灌、滴灌等方式,科学合理地供应水分,保持土壤湿度,避免番茄因水分不足或过多而生长受阻。
4. 营养调控:在设施番茄栽培中,可通过水培、土壤改良等手段,控制番茄所需的营养元素供应,如氮、磷、钾、钙等,确保番茄的养分均衡,提高产量和品质。
二、设施番茄栽培的操作要点1. 土壤选择:设施番茄栽培中宜选择土壤肥沃、疏松、透气性好的土壤,以便促进番茄根系发育和水分、养分的吸收。
2. 播种管理:在设施中进行番茄栽培时,可采用盘栽或钵栽方式,尽量保持苗期环境温度稳定,适当控制湿度,促进幼苗快速生长。
3. 支架搭建:番茄生长过程中需要支撑,设施番茄栽培中可使用竹杆、铁丝网等材料建立支架,有助于提高通风透光,促进果实的形成。
4. 病虫害防治:设施栽培环境相对封闭,容易滋生病虫害,因此要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可使用生物农药、人工捕虫、熏烟等方式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5. 管理措施:在设施番茄栽培中,定期修剪、支援番茄植株,清除病叶杂草,保持栽培环境卫生,有利于番茄的通风、透光和抗病虫害。
设施蔬菜栽培技术

设施蔬菜栽培技术设施蔬菜栽培技术是一种通过利用设施,如温室或塑料大棚等,为蔬菜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和保护措施的栽培方法。
这种技术在现代农业中被广泛应用,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来种植蔬菜,并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设施蔬菜栽培技术的一些关键要点。
一、选择设施在进行设施蔬菜栽培之前,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设施。
常见的设施包括温室和塑料大棚。
温室通常是由玻璃或塑料材料构建而成,可提供更稳定的温度和湿度环境。
而塑料大棚则通常是使用塑料膜覆盖,成本更低。
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和经济状况,选择适合的设施对于顺利实施设施蔬菜栽培至关重要。
二、控制温度和湿度设施蔬菜栽培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控制温度和湿度。
通过设施内的通风、遮阳、加湿和降温装置,可以调节环境温度和湿度,为蔬菜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
温度的控制对于不同阶段的蔬菜生长尤为重要,要根据不同蔬菜的生长习性和需求,合理设置温度控制装置。
三、提供适宜的光照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对于设施内的蔬菜栽培也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设施的设计和布局,合理利用自然光和人工光源,为蔬菜提供充足的光照。
特别是冬季和阴雨天气,通过人工光源的补光,可以促进蔬菜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四、供给适宜的水分和营养蔬菜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水分和营养。
在设施蔬菜栽培中,通过喷灌、滴灌等方式,为蔬菜提供适量的水分。
此外,还需定期施加适宜的肥料,以补充蔬菜生长所需要的养分。
通过科学合理的施肥措施,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五、病虫害防治设施蔬菜栽培环境相对封闭,容易滋生病虫害。
因此,进行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理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定期检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问题。
同时,要注意合理使用农药,并遵守使用规范和安全操作,以保证蔬菜的健康生长和品质。
六、合理地管理和操作设施蔬菜的栽培需要进行合理地管理和操作。
包括定期修剪疏松植株、除草、整理设施等工作。
此外,要加强病虫害监测,关注蔬菜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管理措施。
设施蔬菜(栽培)学

第一章绪言一、定义:设施蔬菜栽培学是研究设备、环境条件与蔬菜作物生长需要三者之间复杂关系的一门学科。
二、意义:1、它保证了蔬菜周年供应2、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和品质3、经济效益高.是很好的开发农业项目。
4、高投入和高产出的生产方式,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快速发展5、设施农业是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标志三、特点:1、选用必要的保护材料和设备。
2、具有特定的环境条件。
3、需要严格的栽培管理技术。
4、实行生产专业化。
5、多样化生产。
第二章蔬菜设施的类型、结构、性能及应用蔬菜设施有风障、荫棚、覆盖畦、阳畦、温床、塑料薄膜棚、温室以及软化场地等类型。
第一节简易覆盖简易覆盖:简易覆盖栽培是设施栽培中的一种比较简单的形式,即在植株上或在栽培畦土面上,用各种防护材料如蒿草、苇毛、薄膜等进行覆盖生产。
比不覆盖的露地栽培植物早熟,生长期长,产量高。
一、地面覆盖:即用防护材料直接覆盖在土壤表面,目的是改良土壤表层的环境条件1、草粪覆盖2、沙石覆盖3、稻草覆盖。
二、近地面覆盖是将防护材料直接覆盖在生长的植株上面,用以改变蔬菜周围的小气候环境,使各种蔬菜在不良的条件下能正常生产的一种覆盖栽培方式。
1、防寒覆盖2、遮荫覆盖三、塑料薄膜覆盖(地膜0.01~0.02㎜或0.003~0.006㎜)(一)地膜覆盖方式:1、平畦覆盖2、高垄覆盖3、高畦覆盖(二)地膜覆盖对环境条件的影响:①对土壤温度的影响:可以有效地增温,增加植株间的温度和田间光照量。
②对土壤水分的影响:保水防涝。
③对土壤养分地影响:有保肥作用,促进养分地分解,加速了有益微生物的活动。
④对土壤结构的影响:防止土壤板结;克服耕作层的盐渍化。
(三)地膜覆盖对蔬菜生长发育的影响1、加快了生长速度(能提早出苗,缩短了缓苗期,植株生长加快);2、提早开花,雌花率高,座果期提前。
四、地膜覆盖的技术要点1、整地质量:要求畦面平整,土块要打碎;2、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同时注意P、K肥;3、灌溉:灌足底水,虽然浇水次数和量较少,但每次均要浇足(沟灌)4、盖膜时间和方法:最好提前盖膜,遇到高温和干旱时要及时揭膜;5、清除旧膜:保护土壤。
植物的设施栽培

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总结,评估新品 种的效果
结语
正确选择适合设施栽培的植物品种,重视品种的 耐病性和产量,及时引入新品种并进行试验,利 用品种改良和遗传育种的方法,都是提高设施栽 培效果和产量的关键。不断优化种植品种,将有 助于实现高效的植物生长和丰收。
● 06
第6章 设施栽培的未来展望
设施栽培与食品安全
安全食品
解决问题
可靠性
设施栽培可以提供更加安 全的食品
未来食品安全问题将得到 更好的解决
设施栽培的生产过程更可 控,食品安全性更有保障
设施栽培与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设施栽栽培 中实现资源的循
环利用
未来展望
通过不断的科技创新和技术发展,设施栽培将在 未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从提高生产效率到解决 食品安全问题,设施栽培将为人类提供更加健康、 安全的食品,同时也对环境保护起到积极作用。
长和发育
常见微量元 素
铁、锌、硼等微 量元素的补充方
法
微量元素的补充
01 维持正常生长
植物需要微量元素来维持正常生长和发育
02 常见微量元素
铁、锌、硼等微量元素的补充方法
03
● 04
第四章 设施栽培的病虫害防 治
病害的防治
病害对植物的危害严 重影响着产量和质量, 为了有效防治病害, 农民通常会选择使用 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 生物农药以生物制剂 为主,安全环保;化 学农药效果迅速,但 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品种改良与遗传育种
基因工程
通过改变植物基 因结构,提高抗
病性和产量
适应性试验
在不同环境条件 下进行试验,验 证品种的适应性
传统育种
通过自然杂交或 人工选择,培育
《设施园艺》课件

调节市场供应
促进农业现代化
提高农民收入
通过设施园艺实现植物的周年连续生产,调节市场供应,缓解季节性供需矛盾。
设施园艺采用现代化技术和设备,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
设施园艺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能够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02
设施园艺的类型与特点
总结词
温室园艺是一种利用温室进行植物栽培的园艺方式,具有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的可控性。
01
02
03
总结词:设施内的气体环境对植物的生长具有重要影响,需要进行合理的调控。
04
设施园艺的种植技术与管理
利用温室环境调节,种植各种季节性蔬菜和花卉。
温室种植
塑料大棚种植
植物工厂种植
适合种植短期作物,如叶菜类蔬菜。
通过人工光源和环境控制,种植无污染、高品质的蔬菜。
03
02
01
通过喷头将水均匀喷洒到植物上,适合大面积灌溉。
THANKS
感谢观看
喷灌
通过滴头将水缓慢滴入土壤中,节水且灌溉均匀。
滴灌
通过渗水管将水渗入土壤中,适用于需要精准控制水分的植物。
渗灌
利用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等生物资源控制病虫害。
生物防治
使用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需注意安全间隔期和使用量。
化学防治
利用物理手段,如灯光诱杀、色板诱杀等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
05
设施园艺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19世纪中叶
20世纪初
20世纪中叶
21世纪
01
02
03
04
设施园艺起源于欧洲,主要用于花卉和蔬菜的栽培。
随着玻璃温室的出现,设施园艺逐渐普及。
设施栽培的名词解释

设施栽培的名词解释设施栽培是一种以人工手段创造和控制特定环境条件,以促进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农业生产方法。
它利用温室、智能设备和现代技术等工具,为植物提供所需的水分、养分、光线和空气等必要条件,以达到优化植物生长的目的。
设施栽培已经成为现代农业中的重要技术,广泛应用于蔬菜、花卉、水果和草坪等作物的生产中。
设施栽培的基本原理是创造理想的生长环境,为植物提供最适宜的生长条件。
其中,温室是设施栽培的核心,它能够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因素,使植物在不受外界气候条件限制的情况下生长。
温室通常由钢结构和玻璃或塑料材料构成,具有保温、透光和抗风等特点。
通过合理的温室设计和管理,可以调节内部温度、通风和灯光,从而创造适合不同作物生长的环境。
设施栽培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智能设备。
智能设备包括自动灌溉系统、气候控制器、营养溶液供应器和灯光系统等,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方式,实现对植物生长环境的持续监测和调控。
自动灌溉系统能够根据植物的需求,准确控制水分的供应量和频率。
气候控制器则能够实时监测温湿度等参数,并根据设定的阈值进行调节,确保温室内的环境始终符合植物的需求。
营养溶液供应器则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保证其健康生长。
灯光系统则可以补充光照,延长日照时间,提高作物的光合效率。
设施栽培不仅能够提供理想的生长环境,还可以有效地节约资源和提高产量。
由于设施栽培过程中能够实现水、肥料和光线的精确控制,相比于传统的露天种植方式,节约用水量可达50%以上,施肥用量可减少30%左右。
同时,由于温室内的环境条件稳定,作物不受季节和气候的限制,可以实现全年连续生产。
这对于改善农产品供应、提高农民收入和满足人们对绿色生态产品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设施栽培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局限性。
首先,设施栽培需要高昂的投资和运营成本,包括温室建设、设备购置和能源消耗等。
其次,设施栽培对技术要求较高,需要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操作人员。
此外,设施栽培也会面临灾害风险,如温室倒塌、病虫害等,这需要及时有效的管理和防治措施。
设施园艺实践指导

(1)竹木结构:拱杆、拉杆和立柱为竹竿和木棍。
(2)钢材结构:拱杆为钢筋片架或钢管,拉杆为钢筋或钢管,无立柱。
(3)混合结构:拱杆为钢筋片架或钢管、竹竿,拉杆为钢筋或钢管,无立柱或水泥立柱。
(4)无机复合材料:拱杆和拉杆为无机复合材料。
6.温室
组成:由东西山墙、后墙、屋顶、前屋面骨架构成屋架,前屋面覆盖薄膜后压压杆(或压膜线),低温季节夜间覆盖草苫等覆盖物。
2.范双喜,张玉星主编.园艺植物栽培学实验指导(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
实践五 稀特蔬菜的识别与分类
稀特蔬菜是指当地较为新颖的蔬菜,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近年,随着消费者对蔬菜的需求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过渡。稀特蔬菜的发展很快,其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稀特蔬菜来源于国外和国内地区间的引种,以及本地区的珍稀蔬菜、野生蔬菜以及一些新颖的小规模栽培种类。一些稀特蔬菜具有特殊的风味,营养丰富,具有保健作用,开发前景广阔。有一些稀特蔬菜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的能力,几乎不需使用农药,为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提供了可能;同时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在不同的时期,稀特菜所包含的范围不尽相同,而且都为不常见的蔬菜种类,有必要从农业生物学、植物学和食用器官三方面进行识别与分类。
二、材料与用具
皮尺、钢卷尺、游标卡尺、量角器
三、实践内容与方法
全班划分成若干小组,按实践内容要求进行调查、访问,将测量结果和调查资料,整理成报告。调查内容如下:
1.识别主要设施类型,观察设施场地选择、方位和规划情况
2.阳畦结构和规格测量
测定项目:风障、畦框、覆盖物、场地大小等。
3.塑料棚结构观测
测定项目:棚的大小、架材用料及规格、压膜设施、放风口、棚门、棚跨拱比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施植物栽培学复习材料第一部分:1、根据冬季叶幕特性分类落叶果树秋季集中落叶苹果、沙果、梨、桃、梅、李、杏、樱桃、山楂、核桃、板栗、枣、葡萄常绿果树常绿,不集中落叶柑桔类、荔枝、龙眼、杨梅、橄榄、火龙果、莲雾2、四大干果:核桃、板栗、柿、枣3、果树的分类及各有什么代表水果按叶生长特性分:落叶果树(苹果)和常绿果树(荔枝)栽培地区气候条件:寒带果树(榛子)、温带果树(苹果)、亚热带果树(枇杷)、热带果树(香蕉)生长特性:乔木(梨)、灌木(石榴)、藤本(葡萄)、多年生草本(香蕉)等果实构造:仁果(苹果)、核果(桃)、柑果(柑橘)、坚果(核桃)、浆果(葡萄)、复果类(菠萝)4、果树设施栽培已形成促成、延后、避雨类型等栽培技术体系及其相应模式5、我国果树设施栽培存在的问题。
1树种、品种结构不合理;2、设施结构简易;3、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较低;4、果品商品化处理和产业化经营滞后。
6、设施果树管理的关键技术1、选择适宜的品种选择早熟或者晚熟品种(1)根据设施栽培的目的选择(2)选择需冷量低的品种(3)选择花粉量大、自花结实能力强、早实丰产的品种(4)选择优质的鲜食品种(5)选择树体紧凑、矮化、易花、早果的品种(6)选择适应性强的品种2、树形的控制(1)整形修剪;(2)起垄栽培;(3)容器限根;(4)应用生长调节剂3、注意花果的调整(1)控长促花;(2)人工授粉7、果树设施栽培的管理要点P312(1)增加光照:a、选择透光性好的覆盖材料b、利用反射光,地面铺设反光材料,设施内墙刷白C、用人工光源技术d、适宜的树形及整形修剪技术(2)施用CO2(3)调节土壤及空气湿度(4)调控温度,有2个关键期:a、花期:夜间加温或降温措施b、果实生育期:后期果树设施管理应注意通风换气(5)人工授粉(6)生长调节剂的应用:GA3——促进果树生长矮壮素——抑制葡萄新梢生长,提高座果率多效挫——防止枝叶徒长(7)整形修剪(8)土肥水管理(9)病虫害防治8、草莓设施栽培存在的问题1)自育品种占有率低2)苗木生产不规范,质量参差不齐3)重茬和病虫害(病毒病和枯萎病)防治亟待解决4)贮运加工技术薄弱5)推广和销售体系不完善9、全国主要栽培草莓品种是丰香、甜查理、红颜福建栽培品种:章姬、卡姆罗莎草莓被称为“活的维生素丸”10、草莓相关研究方向1)资源育种(品质育种和抗病育种)2)栽培生理与技术研发3)风味分析与生物技术4)贮运保鲜和加工5)三级育苗体系与示范推广11、草莓植物学特征茎:分为新茎、根状茎和匍匐茎不定根自花能实耐旱怕涝喜光耐阴12、在日光温室内栽培草莓,宜选择耐弱光、不徒长、休眠期短、早熟高产、鲜食口味好的品种进行栽培。
如明宝、丰香13、草莓害虫:蚜虫、白粉虱和红蜘蛛用500倍液吡虫啉最有效防治草莓病虫害要坚持预防为主,全程控制的原则14、草莓病害:白粉病(与蚜虫、红蜘蛛有关)、灰霉病(湿度)和褐斑病(温度)用1000~2000倍液的甲基托布津,对付真菌性、细菌性的病害有效15、调温控湿是控制病虫害发生的主要手段16、葡萄搭架的形式称为架式。
目前,生产上采用的架式主要是篱架和棚架两种17、篱架一般平地大面积葡萄园多采用篱架。
主要是单壁篱架、双壁篱架两种,福建主要采用T字形架优点:通风透光好、管理方便、适宜密植和机械化管理18、棚架此架是立柱上设横梁或拉铁丝,形似荫棚,故称为棚架包括水平棚架(适合南方)和倾斜棚架19、葡萄促成栽培P31420、葡萄促成栽培类型:早促成栽培型、标准促成、一般促成21、葡萄栽培品种选择早熟性状好、品质优良、耐弱光、耐潮湿、需冷量低、生理休眠期短的品种22、葡萄的避雨栽培(一)、方法避雨栽培一般在开花前覆盖,落叶后揭膜,全年覆盖约7个月。
避雨覆盖最好采用厚度0.08mm的抗高温高强度膜,可连续使用2年,不能用普通膜。
棚架、篱架葡萄均可进行避雨覆盖,在充分避雨前提下,覆盖面积越小越好。
(二)、使用栽培设施1、塑料大棚;2、遮雨小拱棚(三)主要适宜品种南方葡萄避雨(促成)栽培主要选择品质好、坐果多、需冷量低及耐贮运的欧亚种葡萄为主(四)管理要点1.露地期管理2.盖膜期管理:一般欧亚种宜在开花前盖膜,如萌芽后阴天多雨,则宜提早盖膜,起到防治黑痘病的作用,此外,覆盖后白粉病危害加重,虫害也有增加趋势。
3.揭膜期管理:早、中熟品种宜在葡萄采果后揭膜,尤其是易裂果的品种。
晚熟品种在南方梅雨期过后可揭膜,果穗必须预先套袋;进入秋雨期再行盖膜,至直采果后揭膜。
4. 水分的管理:覆盖后土壤易干燥,要注意及时灌水,而滴灌是避雨栽培最好的灌水方法。
5.温度管理:夏季如覆盖设施同内出现35℃以上的高温,可打开顶部通风降温。
其他管理基本与露地葡萄相同。
6.畦面管理:坐果后应畦面覆草,一则有利保持土壤湿润,二则可以防除杂草。
)23、组织培养育苗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的繁殖方法。
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放在培养基上培养。
促使其分裂分化或诱导成苗的技术24、组织培养包括胚胎培养、器官培养、愈伤组织培养、细胞培养、原生质体培养等多种类型,用于育苗以器官培养中的茎叶离体成苗技术最为普遍。
25、果树盆景的造型形式:直干式、斜干式、曲干式、悬崖式、卧干式、枯干式、垂枝式、合栽式、双干式、藤蔓式、附石式第二部分:第八章花卉设施栽培一、概述1、设施栽培在花卉生产中的作用 P2781,加快花卉种苗的繁殖速度,提早定植。
2,进行花卉的花期调控3,提高花卉的品质4,提高花卉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抵抗能力,提高经济效益5,打破花卉生产和流通的地域限制6,进行大规模集约化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2、花卉分类及举例生态习性分类:一、二年生花卉(鸡冠花,五彩石竹);球根花卉(水仙,百合,唐菖蒲等);宿根花卉(芍药,玉簪);多浆及仙人掌类(仙人掌,景天科、大戟科等科的植物);室内观叶植物;兰科植物(石斛,春兰,蕙兰等);水生植物(睡莲,荷花);木本花卉3、设施栽培花卉的主要种类:切花花卉:指用于生产鲜切花的花卉,是国际花卉生产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室内花卉:泛指用于室内装饰的盆栽花卉。
花坛花卉:多数为一二年生草本花卉,作为园林花坛花卉盆栽花卉:在生长期间要求高温,不能忍受0℃以下温度,又称温室花卉。
4、四大切花月季,唐菖蒲,菊花,康乃馨(香石竹)。
二、月季(中日性)1.1867年“天地开”代表现代月季出现2.用于切花生产的主要有茶香月季、壮花月季、丰花月季3.切花月季品种要求:优良的观赏品质、足够的长度、产量高、栽培管理方便4.切花月季主要特征:1.花型优美,开放过程慢,花色艳,花瓣质地硬 2.叶片大小适中,叶面平整有光泽 3.花枝硬挺、直顺,茎秆刺少 4.具有旺盛生长力,发芽力强,耐修剪,产花率高5.光照的影响:长日照有利于生长开花,日照12h以上花芽败育少,花期提前,花朵大6.繁殖方法:扦插繁殖(全日照喷雾扦插法)、嫁接繁殖(砧木多用野生蔷薇)7.栽培管理:1)栽植:a、一般以春、秋定植为好b、若是嫁接苗,应注意嫁接部位应置于土面上1-2cmc、定植后灌透水,待土壤沉实后,松土弄平2)水肥管理:定植后见干见湿,尤其在修剪后;现蕾期加大浇水量,花期需水多,应保持土壤湿润。
3)整枝修剪:a、开花母枝修剪b、日常修剪:去除开花母枝的侧蕾侧芽、去除砧木上发出的芽、接穗、自生根、弱枝的花蕾,留外向芽C、冬季修剪8、月季花期调控的方法1)修剪、摘心为主,合理调节定植时间调节花期2)通过温度、光照的调节,实现月季在保护地条件下的周年开花。
3)调节水肥,实现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协调。
4)通过生长类似物促进或延缓月季花期(GA提前开花;B8延缓开花)三、菊花(短日照性)1.生态习性:性喜凉爽,耐寒(小菊类耐寒性最强),喜光照充足,耐寒,忌积涝,喜N、K肥2.繁殖方式:切花菊以扦插为主,造型和盆景菊以嫁接为主3.扦插繁殖:嫩梢扦插,一般插后5-7月开花春节开花需8月扦插,要防止莲座化,将插穗冷藏在2℃五周时间;3月扦插,8-9月开花,需做短日照处理。
带蕾全光雾扦插育苗,苗生长快,根系发达,育苗天数短,植株矮小,花蕾大小一致。
4.莲座化:生长暂时停止,不进行节间伸长或生长缓慢,处于不完全停滞的状态,即使给它适宜条件也不能改变5.嫁接繁殖:用蒿属作砧木,5-6月组织还未硬化时嫁接,采用劈接、切接或腹接6.分株繁殖:花落后翻盘时进行,秋冬花后盆土较干时进行,常用于大立菊和悬崖菊。
菊花生物学特征 P284花期调控的方法1,栽培措施调控(1)调控生长开花期:人为控制繁殖期、萌芽期、移植期、上盆期、翻盆期来调控。
(2)控制生长速度:摘心、修剪、摘蕾、剥芽、摘叶、环刻、嫁接是调节菊花生长速度的主要栽培措施。
(3)调节水肥控制花期:A水分控制;摘心时需要减少浇水量,待新芽萌发后再逐渐加大,花芽分化期必须扣水,现蕾后可适当补水。
B施肥控制:花芽分化时,停止施肥一周,现雷后可适当增加水肥的施用。
2,物理控制:(1)光照调控A、光照强度B、光质——蓝光有利于菊花茎叶生长和侧枝生长,形成丰满株型,并能提前花期12d,深夜补光处理用红光效果最好C、光照时间D、补光——开始时期,摘心前时期补光:通过人工补充光照使光照时间延长补光开始时间:摘心后10-15d,侧芽长至10-12cm,花芽尚未分化时(若花芽已分化时,进行补光是会促进柳叶形成)停止补光时间:根据补光时间,季节以及当时的气温高低酌情而定停止补光到发芽分化需10-15d,从花芽分化到开花需50-55d,共计60-70d,因此补光结束期应掌握在开花前60-70dE、遮光——遮光处理可提早菊花开放(2)温度调控:温度高,菊花花期相对提前,花期缩短,反之菊花花期相对延迟3,化学调控:NAA, GA3, PP333, IBA等调节剂对菊花在短日照下有调节花期的作用采收:P287四、百合(长日照性)1、常见百合栽培品系亚洲百合杂种系、麝香百合杂种系、东方百合杂种系、麝香百合与亚洲百合杂交种(L/A)2、百合的生长习性(环境适应性)1,温度(生长适温+休眠温度+萌发温度)切花百合耐寒性强,喜冷凉湿润气候,生长适温白天25度,夜间10—15度,5度以下,28度以上生长受到影响。
亚洲百合系生长发育较低(多为长日照);东方百合要求比较高的夜温(多为日中性);麝香百合类种系属于高温性百合(对日照长度要求居中)打破种球休眠需低温:一般2—8度,4度能使绝大百合打破休眠。
萌发期需冷凉条件:5—15度的温度有利于根系发育。
2,光照百合大部分属于长日照植物,光照长度、光周期均会影响百合的生长发育。
均需要比较高的光照强度。
光照缺乏,则株型瘦弱,叶色变浅,植株易落花蕾,瓶插寿命缩短。
3,水分温室促成栽培时,以略湿润的土壤及大气湿度生长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