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荧光定量PCR技术在乙型肝炎病毒检测中的应用评价
两种荧光定量PCR试剂检测HBV-DNA的比较与评价

两种荧光定量PCR试剂检测HBV-DNA的比较与评价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PCR(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日益成为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工具。
特别是在病毒感染的检测和诊断中,PCR技术被广泛应用。
HBV-DNA是乙型肝炎病毒的DNA,而HBV-DNA的检测对于乙型肝炎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而在PCR技术中,荧光定量PCR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在本文中,我们将比较和评价两种荧光定量PCR试剂检测HBV-DNA的效果,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让我们了解一下两种荧光定量PCR试剂的原理和特点。
第一种试剂使用的是探针法,这是一种利用双探针技术测定HBV-DNA含量的方法。
它结合了两种荧光探针技术:TaqMan和MGB(minor groove binder)。
这种试剂可以通过测定DNA探针的荧光信号来定量检测HBV-DNA,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特点。
第二种试剂则采用SYBR Green I技术,它是一种利用DNA结合荧光染料的方法。
在PCR过程中,SYBR Green I可以结合到双链DNA并发出荧光信号,从而实现对HBV-DNA的定量检测。
这种试剂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的特点。
接下来,让我们比较两种试剂在检测HBV-DNA方面的性能差异。
首先是灵敏度方面,探针法的灵敏度相对更高,可以实现对低浓度HBV-DNA的检测。
而SYBR Green I技术在低浓度样本的检测中相对较弱。
其次是特异性方面,探针法由于其双探针技术的特点,对非特异性反应的抑制能力更强,特异性更好。
而SYBR Green I技术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存在非特异性反应。
探针法需要设计特异性探针,成本较高,而SYBR Green I技术只需要通用引物,成本较低。
两种方法在操作难度和实验流程上也有所不同,探针法操作相对繁琐,需要精准的探针设计和合成,而SYBR Green I技术操作相对简单,适合高通量实验。
综合以上比较,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两种荧光定量PCR试剂在检测HBV-DNA方面都具有优势和劣势,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试剂。
国产普通荧光定量PCR技术与罗氏内标法荧光定量PCR技术在HBV检测中的意义评价

国产普通荧光定量PCR技术与罗氏内标法荧光定量PCR技术在HBV检测中的意义评价摘要】目的:分析国产与罗氏内标法荧光定量PCR技术在HBV检测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集的120例HBV患者,收集的时间为2017年5月—2019年5月。
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检查结果。
结果:罗氏内标法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法中,有106例在实际检测值范围内,其中在103≤DNA<104(33.02%)内的例数最多,其次为104≤DNA<105(23.58%)。
国产普通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法中,有80例在实际检测值范围内,其中在103≤DNA<104(30.00%)内的例数最多,其次为104≤DNA<105(17.50%)。
两种检测方法在HBeAg(+)患者中,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两种检测方法在HBeAg(-)患者中,检测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两种检测方法在检测HBeAg(+)患者中相比无显著差异,但是在HBeAg(-)患者中差异显著,因此有明显乙肝体征、症状的患者,若经国产PCR技术检测为阴性,建议给予罗氏检测法再检测,可以使患者得到有效且有价值地诊断与治疗。
【关键词】 PCR;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罗氏内标法;国产普通荧光法【中图分类号】R5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22-0231-02乙型肝炎病毒已经属于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且据统计世界上有20亿患者感染过HBV病毒,且有约350万人长期感染乙肝病毒,其中有5%~10%的感染者将发展为慢性病毒携带者,多数患者终身或者是多年携带乙肝病毒,后续可发展为慢性活动性肝炎,甚至出现肝硬化以及肝癌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影响较大,因此给予该类患者及时且有效的检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
当前临床上诊断乙肝的常用方法为免疫学方法以及肝功能检查法,在免疫学检查中,有血清HBV抗体、抗原、HBV-DNA多聚酶法等。
实时荧光PCR检测在乙型肝炎病毒DNA检测方面的临床意义

实时荧光PCR检测在乙型肝炎病毒DNA检测方面的临床意义邹敏【摘要】目的对采用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确定为乙型肝炎的患者进行实时荧光PCR 检测,探讨实时荧光PCR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乐昌市人民医院自2007年7月到2009年12月门诊及体检中心进行血清学标志物检测(HBV-M)诊断为阳性的乙型肝炎患者336例,采取实时荧光PCR检测,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大部分乙型肝炎患者定量PCR检测HBV-DNA的结果与HBV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结果一致.大三阳、小三阳患者血清中PCR结果拷贝数均较高,而HBsAb(+)或HBsAg(-)的标本PCR有个别阳性结果,但其拷贝数很低.结论实时荧光PCR检测HBV-DNA在判断体内HBV是否在复制,复制程度以及HBV血清学标志阴性肝炎患者的诊断方面,较优于血清学标志物检测,值得临床推广.【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0(008)019【总页数】2页(P196-197)【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实时荧光PCR;DNA;临床意义【作者】邹敏【作者单位】广东省乐昌市人民医院检验科,512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2.6+2目前肝炎病毒至少有5型。
在肝炎病毒当中,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危害性最大,其传播广泛,易形成持续性带病毒状态或转变为慢性感染,少数可演变为肝硬化、原发性肝细胞癌。
因此,准确、快速诊断HBV的感染情况对于防治乙型肝炎极为重要。
HBV基因组为双股环状DNA,考虑到HBV-DNA是直接反应HBV存在、活动性复制及具有传染性的可靠指标,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PCR法进行HBV-DNA检测共336例,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1 标本来源本组为乐昌市人民医院从2007年7月至2009年12月门诊及体检中心进行血清学标志物检测(HBV-M)为阳性的乙型肝炎患者336例,其中男171例,女165例,16~83岁,平均为56岁。
三种乙型肝炎病毒基因检测方法的比较与评价

三种乙型肝炎病毒基因检测方法的比较与评价李桂珍;徐云芳;江雪【摘要】目的:探讨广州达安、上海复兴、上海之江三种国产乙型肝炎病毒基因(HBV-DNA)实时荧光定量PCR试剂盒的临床检测结果间的差异性.方法:选取138例已知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浆标本,5例已知正常血浆标本每个标本均用三种国产HBV-DNA实时荧光定量PCR试剂盒进行HBV-DNA定量测定,然后再比对检测结果并分析相互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分别用上述三种试剂盒进行HBV-DNA 定量检测,结果显示三种国产试剂盒HBV-DNA定量检测结果相差在半个数量级以内的占73.9%(102/138),相互之间小于一个数量级的占94.9%(131/138),大于一个数量级而小于两个数量级的占5.07%(7/138),经统计学分析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上述三种国产HBV-DNA实时荧光定量PCR试剂盒在同一台仪器上的检测结果相互之间差异很小,有很好的准确度,它们的检测结果可以相互进行比较.【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0(023)009【总页数】3页(P1052-1054)【关键词】国产试剂盒;乙型肝炎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准确性;差异【作者】李桂珍;徐云芳;江雪【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肝病研究所,223002;江苏省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肝病研究所,223002;江苏省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肝病研究所,223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5乙型肝炎病毒(简称乙肝)是目前流行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病毒性肝炎之一,据统计,全世界约有3.5亿人感染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其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在中国[1]。
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可以导致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2,3],全球每年死于乙肝及并发症的人多达一至二百万[4]。
因此,HBVDNA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显得尤为重要。
定量检测患者血清或血浆HBV-DNA已成为乙型肝炎临床诊断、监测抗病毒治疗的有效性及预测治疗成功与否的重要手段[5,6]。
荧光定量PCR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在乙型肝炎病毒检测中的应用价值体会

荧光定量PCR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在乙型肝炎病毒检测中的应用价值体会荧光定量PCR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是乙型肝炎病毒检测中常用的两种方法。
这两种方法在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并且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就这两种方法在乙型肝炎病毒检测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详细的探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荧光定量PCR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的基本原理。
荧光定量PCR法是一种核酸分子的定量检测方法,通过PCR扩增样品中的乙型肝炎病毒DNA,然后利用荧光信号来定量扩增的目标DNA分子。
这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高准确性的优点,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样品中的乙型肝炎病毒DNA。
而酶联免疫吸附法是一种利用抗体-抗原相互作用进行免疫分析的方法,通过将样品中的乙型肝炎病毒抗原与标记有酶的抗体结合,再利用底物转化产生吸光度信号来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抗原的含量。
这种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的特点,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样品中的乙型肝炎病毒抗原。
这两种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荧光定量PCR法可以检测出样品中极微量的乙型肝炎病毒DNA,并且能够把这些DNA分子进行定量分析,具有非常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而酶联免疫吸附法则可以检测出样品中甚至只有极微量的乙型肝炎病毒抗原。
这就意味着,即使是在早期感染或者低病毒载量的情况下,这两种方法也能够准确地检测出乙型肝炎病毒的存在,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这两种方法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荧光定量PCR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在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时,能够准确地定量检测出病毒DNA和抗原的含量,且结果的可靠性也非常高。
这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指导具有很大的意义,医生可以根据检测结果来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这两种方法具有快速、简单的优点。
荧光定量PCR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的操作流程相对简单,而且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检测,能够提高检测的效率,加快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进程。
乙肝病毒DNA检测2种不同核酸提取方法的性能验证情况分析

乙肝病毒DNA检测2种不同核酸提取方法的性能验证情况分析董剑;许小华【摘要】目的:对乙肝病毒DNA(HBV-DNA)检测的2种不同核酸提取方法,即手工法(煮沸法)和全自动核酸提取仪法(磁珠法),在使用相同的检测试剂和核酸扩增仪的条件下进行性能验证,以评价其验证结果.方法:依据《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等相关文件,由同一操作人员应用中山达安公司生产的HBV-DNA检测试剂盒和ABI7500实时荧光核酸扩增仪,分别采用手工法和全自动核酸提取仪法提取HBV-DNA进行临床样本的批内精密度、批间精密度、正确度、线性范围性能验证实验.结果:手工法的高值血清批内精密度为2.18%,低值血清批内精密度为3.76%;高值质控品批间精密度为3.29%.全自动核酸提取仪法的高值血清批内精密度为1.78%,低值血清批内精密度为2.44%;高值质控品批间精密度为2.84%.正确度验证分别取浓度为2.0×103、2.0×104、2.0×105、2.0×106copies/ml的可溯源标准品进行验证,手工法偏倚分别为-4.88%、-2.51%、-2.46%,-2.12%,全自动核酸提取仪法偏倚分别为-2.37%、-0.95%、0.74%、-1.33%.线性范围验证中,手工法和全自动核酸提取仪法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660、0.985 8,均能满足临床检测的需求.结论:全自动核酸提取仪法较手工法提取核酸有利于简化HBV-DNA提取流程,实现分子生物实验室自动化提取核酸.【期刊名称】《医疗卫生装备》【年(卷),期】2019(040)006【总页数】4页(P40-43)【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检测;手工(煮沸法);全自动核酸提取仪法(磁珠法);性能验证;血清【作者】董剑;许小华【作者单位】联勤保障部队第909医院检验科,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检验科,福建漳州363000;联勤保障部队第909医院检验科,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检验科,福建漳州36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R446.10 引言乙型肝炎也被称为乙肝,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一类传染病,据不完全统计[1] ,在全世界范围每年至少有100万以上的患者死于乙肝。
荧光定量PCR仪检测HBV DNA结果比对分析

荧光定量PCR仪检测HBV DNA结果比对分析陈亘志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重庆401520)〔摘要〕目的探讨应用ABI 7500和Roche Light Cycler 480型荧光定量PCR仪器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对结果进行评估。
方法随机选取医院的20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测定 患者血浆中HBV D NA水平,根据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中对H B V的检测标准要求,将Roche light Cycler480作 为参比仪器,将ABI7500作为实验仪器,测定患者的HBV D NA水平,并比较两种不同仪器测定结果,并判断结果 的可比性。
结果ABI7500和Roche Light Cycler480在H BV D N A检测中相关性良好,偏差在能接受范围之内。
结 论ABI7500和Roche Light Cycler480在检测HBV D N A中具有较高一致性,能联合应用于HBV DNA检测。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荧光定量PCR;D N A检测〔中图分类号〕R81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 -2376 (2017) 08 -0036 -02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世界上常见的一类传染病,我 国是H B V感染人群较多的国家,H B V是一类嗜肝的D N A病 毒,该病毒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和抵抗力,具有多种传播途径,多数乙型肝炎极易发展为肝硬化、慢性肝炎,最终易导致肝 癌[1]。
临床多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仪检测患者 血浆中HBV D NA水平,本研究应用ABI7500和Roche Light Cycler480型荧光定量PCR仪器检测HBV,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一4月在医院接收的20例患者中H B V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人 选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12 ~35岁,平均(26.4 ±3.2)岁。
国产与进口荧光定量PCR试剂检测HBV DNA的结果比较

2021年第2期健康女性●论著●·33·国产与进口荧光定量PCR 试剂检测HBV DNA 的结果比较秦晓红1 易琼英2(通讯作者)1.重庆市合川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重庆合川 410520;2.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 重庆合川 401520【摘 要】目的:分别通过将国产和进口的HBV DNA 的试剂盒应用于荧光定量PCR 检测中,对两种不同试剂盒的性能以及应用效果进行干研究分析。
方法:随机选择100例血清样本,分别通过国产的HBV DNA 试剂盒和进口的HBV DNA 试剂盒检测血清样本,进口试剂盒应用CAP/CTM 系统,国产试剂盒应用上海科华所产,对比两种试剂的对于不同水平的HBV DNA 的检测结果,对两种试剂盒的检测结果进行评价。
结果:对于不同的HBV DNA 含量进行检测发现,通过CAP/CTM 系统检测得到的定量检测结果均优良于上海科华的定量检测结果。
HBvDNA 含量为9.99×107-1.00×107:CAP/CTM 系统结果为:7.59±0.26,上海科华结果为:6.71±0.56;HBv DNA 含量为9.99×106-1.00×106:CAP/CTM 系统结果为:6.41±0.31,上海科华结果为:5.73±0.84;HBv DNA 含量为9.99×105-1.00×105:CAP/CTM 系统结果为:5.40±0.37,上海科华结果为:5.14±0.64;HBv DNA 含量为9.99×104-1.00×104:CAP/CTM 系统结果为:4.45±0.30,上海科华结果为:3.65±0.66;HBv DNA 含量为9.99×103-1.00×103:CAP/CTM 系统结果为:3.54±0.47,上海科华结果为:3.23±0.31,两组比较,差异明显,经统计学计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n h u i Me d i c a l a n d P h a r m a c e u t i c a l J o u r n a l 2 0 1 6 S e p , 2 0 ( 9 )
・ 1 7 2 3・
不 同荧 光定量 P C R技术在 乙型肝炎病毒检测 中的应 用评价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E p i d e m i o l o g y , T h e F i r s t A f il f i a t e d H o s p i t a l o fA n h u i M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H e f e i , A n h u i 2 3 0 0 2 2, C h i a) n
g y i n d e t e c t i n g HBV- D NA. Me t h o d s We c o l l e c t e d 1 9 0 s e r u m s a mp l e s f r o m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c h r o n i c HB V i n f e c t i o n s i n T h e F i r s t A f i f l i a t e d Ho s p i t a l o f An h u i Me d i c a l Un i v e r s i t y a n d t h e s a mp l e s we r e mo it n o r e d b y d o me s t i c r e a g e n t a n d C o b a s T a q Ma n r e a g e n t . he T p e fo r r ma n c e s
Ap p l i c a t i o n e v a l ua t i o n o f d i fe r e n t PCR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i n de t e c t i n g H BV - DNA
ZHU Mi n g y a n, YE Yi n g
0 . 0 5 ) ; ( 3 ) 根据不 同 HB e A g 状态和抗病毒要求 的 D N A载 量对标本进 行一致性分 析 , HB e A g (+) 组K a p p a 值为0 . 7 5 2 ; H B e A g (一) 组 K a p p a 值为0 . 3 8 1 。结论 对于 HB e A g (+) 患者 , 可 以应 用国产试剂 检测患者 的 HB V . D N A水平 , 而对 于 H B e A g (一)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e v a l u a t e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d o me s t i c P C R 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 C o b a s A m p l i P r e p / C o b a s T a q Ma n 4 8 P C R t e e h n o l o —
o f t h e t w o r e a g e n t s we r e c o mp a r e d a n d a n ly a z e d b y c o r r e l a t i o n na a ly s i s a n d Ka p p a t e s t . Re s u l t s T he 1 9 0 s e r u m s a mp l e s w e r e t e s t e d b y
一
致性。结果
( 1 ) 1 9 0份标本 中, 罗氏 C o b s 试剂与 国产试剂检测结果呈线性相关 ( a R = 0 . 6 7 0 7 , P< 0 . 0 5 ) ; ( 2 ) 分成 H B e A g
Hale Waihona Puke ( +) 与H B e A g (一) 两组 比较 , 两组 中 C o b a s 试 剂与 国产 试剂 检测 均呈 线性 相关 ( R = 0 . 5 8 6 4, P< 0 . 0 5 ; R =0 . 5 2 2 6 , P<
朱 明岩 , 叶英
( 安徽 医科 大学第一附属 医院感染病科 , 安徽 合肥 2 3 0 0 2 2 )
摘要 : 目的 评价普通荧光定量 P C R技术与罗 氏内标法荧光定量 P C R技术在 乙型肝炎病毒 ( H B V) 检测 中 的意义 。方法 采
集H B V患者的血清 1 9 0份 , 分别用两种方法进行检测 , 通过相关性分析和 K a p p a检验评价两种试剂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性及
t w o a s s a y s a n d t h e r e w ss a i g n i i f c nt a l i n e r a c o r e l a t i o n b e t w e e n t h e t w o m e t h o d s ( R = 0 . 6 7 0 7 , P< 0 . 0 5 ) . he T s e r u m s mp a l e s w e r e a s —
患者 , 建议应用 C o b a s 试 剂检测 其患者的 H B V — D N A水平 。
关键词 : 乙型肝炎病毒 ; 多重聚合酶链 式反应 ; 荧光抗体技术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9— 6 4 6 9 . 2 0 1 6 . 0 9 . 0 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