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煤化集团技术标最终版

合集下载

郑煤集团技术标准体系(地质测量)

郑煤集团技术标准体系(地质测量)

设计技术标准1.1
2011/5/4 2011/5/4 2010/3/6
地质标准
DZ0130.0—1994
1.1.1
通用
GB/T 11615-1989 GB/T 11615-1989
14C年龄测定
1995/9/14 1996/1/7 1995/9/14 2006/6/5 1996/1/7 1992/11/9 1994/10/31 1993/12/9 1993/12/9 1995/9/14 1991/6/11 1995/3/1 1993/2/24 1993/2/24 1993/12/9 1998/2/13 1993/6/19 1993/6/19 2010/11/10 2010/11/10 1998/2/13 2001/4/29 1993/6/19 2002/8/28 1999/6/8 1995/8/7 1993/2/12 1990/4/19 1993/7/7
地质标准
2011/7/7 2011/5/4
共 12第1
表1 淮北矿业集团技术标准体系明细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 第2部分:露天煤矿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 第3部分:井工煤矿 煤炭地球物理测井规范 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常用法律法规文件汇编(第三版) 郑煤集团直管矿井地质管理规定 郑煤集团直管矿井资源储量管理规定 郑煤集团矿井地质“三书”编制技术要求 郑煤集团兼并重组矿井地质管理规定 郑煤集团兼并重组矿井资源储量管理规定 1.1.1.1 1.1.1.2 1.1.1.3 1.1.1.4 1.1.1.5 1.1.1.6 1.1.1.7 1.1.1.8 1.1.1.9 1.1.1.10 1.1.1.11 1.1.1.12 1.1.1.13 1.1.1.14 1.1.1.15 1.1.1.16 1.1.1.17 1.1.1.18 1.1.1.19 1.1.1.20 1.1.1.21 1.1.1.22 1.1.1.23 1.1.1.24 1.1.1.25 1.1.1.26 1.1.1.27 1.1.1.28 1.1.1.29 1.1.2.1 1:50000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 1:200000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及图式 1:500000 1:1000000省(市、区)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 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 第一部分 总则 地质仪器产品设计文件分类编号方法 固体矿产勘查报告编写规定 固体矿产勘查报告格式规定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 浅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细则(1:50000) 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 区域地质及矿区地质图清绘规程 沙漠地区工程地质调查技术要求(比例尺1:10万~1:50万) 岩溶地区工程地质调查规程(比例尺1:10万~1:20万) 自然电场法技术规程 大洋多金属结核矿产勘查规程 地球化学勘查术语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符号 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 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附录) 地质矿产勘查测绘术语 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 煤地质学 工程地质术语 固体矿产地质勘探规范总则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煤矿科技术语;煤田地质与勘探 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比例尺1: 50000) 综合工程地质图图例及色标 综合水文地质图图例及色标 DZ/T0157-1995 DZ/T0160-1995 DZ/T0159-1995 DZ/T0130.1-2006 DZ/T0163-1995 DZ/T0033-92 DZ/T0131-1994 DZ/T0079-1993 DZ/T0078-1993 DZ/T0158-1995 DZ/T0001-1991 DZ/T0156-1995 DZ/T0059-1993 DZ/T0060-1993 DZ/T0081-1993 GB/T17229-1998 GB/T14496-93584 GB/T14499-93 GB/T11615-2010 GB/T11615-2010 GB/T17228-1998 GB/T9649.17-2001 GB/T14498-93 GB/T13908-2002 GB/T17766-1999 GB/T15663.1-1995 GB/T14158-93 GB/T12328-1990 GB/T14538-1993 DZ/T0184.9-1997 地质标准 地质标准 地质标准 地质标准 地质标准 地质标准 地质标准 地质标准 地质标准 地质标准 地质标准 地质标准 地质标准 地质标准 地质标准 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 地质标准 TD/T 1031.2-2011 TD/T 1031.3-2011 DZ/T 0080-2010

河南煤化集团煤矿管理技术人员序列岗位工资标准和岗位绩效贡献系数对照表

河南煤化集团煤矿管理技术人员序列岗位工资标准和岗位绩效贡献系数对照表

件1
河南煤化集团煤矿管理技术人员序列岗位工资标准和岗位绩效贡献系数对照表
类 别
岗位工资标准 职务 薪 档 B A E D 标准 3900 3800 3500 3400 600
岗位绩效贡献系数 管理技术职务名称 级差 安全生产副总师;矿长助理。 其他副总师。 基建矿井钻井、安装(区)队长等直接生产(区)队行政正职;生产矿井采煤(区)队长、开拓(区)队长、掘进(区)队长等直接生产(区)队行政正职;瓦斯防突、 抽放(区)队行政正职。 机关安全生产部门行政正职;基建矿井、生产矿井直接生产(区)队书记;瓦斯防突、抽放(区)队书记;放炮(区)队长、机电(区)队长、运输(区)队长、通风 (区)队长、监测(区 )队长等辅助生产(区)队行政正职。 机关安全生产部门特聘工程师;机关企管、财务、供应、人力资源(人事、劳资、组织)、审计、计划等经营管理部门行政正职;基建、生产矿井直接生产 0.6 (区)队特聘工程师;瓦斯防突、抽放(区)队特聘工程师;辅助生产(区)队书记;机修厂长,负责职工食堂、澡堂、宿舍、家属区供水电、保洁、绿化等后勤 服务(区)队行政正职。 机关经营管理部门特聘师;机关行办、保卫、党群部门正职;辅助生产(区)队特聘工程师;后勤服务(区)队书记。 机关党群部门特聘政工师;后勤服务区队特聘工程师。 基建矿井钻井、安装(区)队副队长等直接生产(区)队行政副职;生产矿井采煤(区)队副队长、开拓(区)队副队长、掘进(区)队副队长等直接生产(区)队行政 副职;瓦斯防突、抽放(区)队行政副职。 机关安全生产部门行政副职;基建矿井、生产矿井直接生产(区)队党群副职;瓦斯防突、抽放(区)队党群副职;放炮(区)队副队长、机电(区)队副队长、运 输(区)队副队长、通风(区)队副队长、监测(区)队副队长等辅助生产(区)队行政副职。 1.1 机关安全生产部门主任工程师;机关企管、财务、供应、人力资源(人事、劳资、组织)、审计、计划等经营管理部门行政副职;基建矿井、生产矿井直接生 产(区)队主任工程师;瓦斯防突、抽放(区)队主任工程师;辅助(区)队党群副职;机修厂副厂长,负责职工食堂、澡堂、宿舍、家属区供水电、保洁、绿化 等后勤服务(区)队行政副职。 机关经营管理部门主任师;机关行办、保卫、党群部门副职;辅助(区)队主任工程师;后勤服务(区)队党副职。 机关党群部门主任政工师;后勤服务区队主任工程师。 见习期满博士;井下技术员(工程师)。 见习期满硕士;地面生产技术员(工程师)、经济、政工员级(经济、会计、政工师等);满8年科员。 0.4 见习期满本科;技术员(助理工程师);满5年科员。 见习期满大专;技术员(员级)。 见习期满中专。 博士 硕士 本科 大专 中专

永煤公司化工企业双基标准执行说明(新版)

永煤公司化工企业双基标准执行说明(新版)

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永煤公司化工企业2011年安全“双基”建设标准执行说明(试行)一、“双基”建设基本要求1、制定安全“双基”建设实施办法、建设标准和考核细则;成立“双基”建设领导小组,行政正职任组长,下设办公室,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员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公司、分厂(车间)领导熟知集团公司安全“双基”建设标准及考核方法。

考核办法:查文件、查制度。

评分标准:未制定实施办法,扣1分;无领导小组,未成立办公室各扣0.5分;建设标准和考核细则不切合实际扣1分;相关领导1人不熟知集团公司标准扣0.2分。

执行说明:制定的“双基”建设制度和实施办法必须包括以下内容:(1)开展“双基”建设的指导思想、目的及意义;(2)“双基”建设的工作目标;(3)“双基”建设的主要内容要突出基层建设和基础建设;(4)开展“双基”建设的主要措施;(5)制定完善的“双基”建设标准及考核办法,标准要符合实际,要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并严格落实。

缺少一项内容扣0.5分。

各化工企业及所属分厂(车间)要成立“双基”建设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明确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部门及办公室的“双基”建设工作的分工与职责,确保安全生产“双基”建设工作得以扎实、深入开展和责任落实到位。

各单位要落实党政工团在“双基”建设工作中职责,加强“双基”建设工作的领导、宣传、组织、教育及考核,让每一位员工理解开展“双基”建设工作的主要目的与重大意义,切实把“双基”建设工作推向深入,并取得实效。

2、领导小组每月至少召开两次会议,研究部署“双基”建设工作。

(可和安全办公会一块召开,但必须有“双基”建设内容)。

考核办法:查记录。

评分标准:未召开会议扣1分;无实质性内容扣0.5分;会议内容落实不好一次扣0.5分。

无月度工作重点、工作计划扣0.5分。

执行说明:各化工企业及所属分厂(车间)“双基”建设领导小组每月在安全办公会中安排部署“双基”建设工作,或至少召开两次专门“双基”建设工作会议。

技术标范本68205

技术标范本68205

施工投标文件(技术标)工程名称:XXX投标人:XXX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代理人:(签字或盖章)日期:年月日目录1.11.22.12.22.32.43.13.23.33.4明确项目各管理阶段的任务 (43)3.5项目管理模式 (43)3.6项目部管理职责 (44)第四章工程进度控制与管理 (45)4.1进度计划总体安排 (45)4.2保证工程进度的组织措施 (45)4.3保证工程进度的管理措施 (50)4.4材料供应保证借施 (51)4.5拟分包项目情况表 (52)第五章分布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 (53)5.15.25.35.45.55.65.75.85.95.106.16.26.3质量保证体系 (119)6.4质量保证组织措施 (122)6.5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123)6.6质量检验及技术措施 (126)6.7质量管理制度 (128)6.8现场材料质量管理 (133)6.9确保目标实现,实行标准化管理 (136)6.10控制结构工程样板层的分项工程质量 (136)第七章HSE管理及文明施工 (138)7.17.27.37.48.18.28.39.19.29.310.1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 (168)10.2施工总平面布置策划 (169)10.3临时设施布置及临时用地表 (170)10.4施工总平面布置 (171)10.5施工用电 (172)第十一章风险防范措施 (176)11.1危险源辨识 (176)11.2风险评估 (176)11.3风险控制方案 (177)11.411.511.611.711.811.9案12.112.212.312.4协调管理方式 (193)第十三章地上、地下设施及文物保护措施 (193)13.1地上、地下设施保护措施 (193)13.2地下文物保护措施 (194)第一章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及说明1.1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编制依据:招标文件、施工图纸及答疑、补充文件;通过施工现场勘察获得的施工场地情况资料,以及现场条件的“三通一平”情况;《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33-200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建筑给排水与采暖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4G101-3,4;03G101-1,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应用技术规程》J186-2002结砖M7.5混合砂浆砌筑;装饰瓦屋面;整体作为统一接地体,形成共用接地系统。

技术标投标文件范文

技术标投标文件范文

招标编号:项目技术标投标文件工程名称:招标单位:投标单位:截标日期:目录一、投标人/企业规模简介公司有专业人员10名,管理人员7名,能过安全放心的为用户服;公司主要经营汽油-18°C≤闪点<23°C、柴油闪点<60°C、煤油、石油气液化的、天然气含甲烷的;液化的、甲苯、甲酮、甲基乙基酮、硫酸、盐酸、氨溶液10%<含氨≤35%、次氯酸钠溶液含有效氯>5%、氢氧化钾、氢氧化钾溶液、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液、亚硫酸氢钠、正磷酸、正丁烷、乙烷压缩的,乙烷液化的、乙烯压缩的,乙烯液化的、乙炔、石油气、天然气含甲烷的;压缩的、氩压缩的,氩液化的、氧压缩的,氧液化的、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氢气混合物、煤气、氢压缩的,氢液化的、氨液化的,含氨>50%,甲烷压缩的、甲烷液化的、丙烷、丙烯、氮压缩的,氮液化的、二氧化碳压缩的,二氧化碳液化的、氦压缩的,氦液化的、三氯异氰尿酸、硝化沥青、煤焦油、粗苯、石脑油、石油醚、燃料油闪点<60°C、甲醇、甲基叔丁基醚、苯、1,2-二甲苯、1,2-环氧丙烷抑制了的、1,3-二甲苯、1,4-二甲苯、石油原油、乙酸乙酯、乙醇无水、正丁醇、正己烷、三氯乙烯、煤焦沥青不带有储存设施经营天然气、石油气用于工业生产原料等非燃料用途;五金配件、仪器仪表、机械设备、阀门、钢材、电线电缆、节电设备销售;永无止境的追求是公司立于行业领先地位的前提,是天扬员工在产品的质量、服务、创新、科研、实现双赢等方面的不断追求和探索;在追求中寻求发展,在发展中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始终秉承“追求永无止境,发展没有终点”的企业精神,这种追求让这颗冉冉升起的新星绽放璀璨光芒;服务是企业的核心;公司的服务宗旨“服务现代农业,造福万户千家”,公司从技术和市场两方面,将服务的理念贯穿在企业和全体员工的工作行为中,严格售前、售中及售后服务,用心追求客户满意;企业投标资质情况简表二、投标人企业资质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加盖公章、税务登记证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证;可加页生产许可证、资质证书复印件,有关鉴定材料;可加页三、业绩四、货物的主要技术和性能特性的详细说明书1、总则2、项目概况3、化学药品一招标数量及要求:4、化学药品一技术要求:5、货物的主要技术和性能特性的详细说明1.亚硫酸氢钠的主要技术和性能特性的详细说明一、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亚硫酸氢钠化学品英文名:sodium bisulfite二、成分/组成信息纯度:工业级不低于 %CAS No:7631-90-5分子式:NaHSO3分子量:三、危害性概述危害性类别:危害性概述:对皮肤、眼、呼吸道有刺激性,可引起过敏反应;可引起角膜损害,导致失明;可引起哮喘;大量口服引起恶心、腹痛、腹泻、循环衰竭、中枢神经抑制;目标器官:呼吸系统、眼睛、皮肤健康危害:眼睛:可引起严重刺激,并有可能导致角膜损伤;亦有引起短暂失明的报道皮肤:对皮肤有刺激性;可能会造成皮肤过敏;食入:引起恶心、腹痛、腹泻、循环衰竭、中枢神经抑制;;吸入:吸入可引起哮喘;慢性毒性:无资料四、急救措施眼睛: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皮肤: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五、消防措施易燃性:可燃烧自燃点:无资料概述:在任何形式的火情发生时,应戴防毒面具,以及全身消防服;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六、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酸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七、操作处置及储存贮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久存,以免变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清洁卫生:使用后及时彻底清洗,避免接触眼睛及皮肤,避免吸入含有该物质的尘土、蒸汽等;八、接触控制及个人防护职业控制:采取必要的职业控制措施,如操作区域封闭、局部副压通风,或其他控制措施以防止空气中的含量达到危害性的程度;如果以上条件不能达到,操作人员应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必要时应寻求专业的培训机构帮助,来选择合适的防护措施,并接受合适的训练、监督;职业防护:眼睛: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皮肤:戴防护服及橡胶耐酸碱手套以避免皮肤接触;衣物: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呼吸: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其他防护: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九、理化特性外观与形状:白色小颗粒;饱和蒸汽压:无资料蒸汽密度:无资料;沸点:无资料水中溶解度:易溶于水,微溶于醇、乙醚;相对密度: ;十、稳定和反应活性化学稳定性:在常温、常压下稳定;避免接触的条件:无资料;有毒聚合物:未见报道十一、废弃处理加入水中,加纯碱,再用盐酸中和,然后用大量水冲入下水道;若可能,重复使用容器或在规定场所掩埋;十二、法律依据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类酸性腐蚀品;2.氢氧化钠的主要技术和性能特性的详细说明一、化学品名称中文名称:氢氧化钠外文名称:caustic soda化学式:NaOH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品类别:无机强碱是否管制:是熔点:318 °C 591 K沸点:1388 °C 1663 K二、基本信息氢氧化钠NaOH,俗称火碱﹑烧碱及苛性钠,因其另一英文名为“caustic soda”被香港人俗称为“哥士的”是一种具强腐蚀性的碱性物质,溶于水后可使酚酞试液呈现红色、石蕊试纸呈现蓝色;氢氧化钠被广用于工业中,诸如纸浆、纺织品、饮用水、肥皂与洗洁剂等的制作与加工,其于2004年的全球产量高达6000万公吨1,足可看出化学工业对氢氧化钠的需求;三、基本简介:NaOHmLat 20°C熔点318 °C 591 K沸点1388 °C 1663 K闪点176-178°C四、理化特性熔融白色颗粒或条状,现常制成小片状;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1g溶于冷水、沸水、无水乙醇、甲醇,溶于甘油;溶于水、乙醇时或溶液与酸混合时产生剧热;溶液呈强碱性;相对;熔点318℃;沸点1390℃;半数致死量小鼠,腹腔40mg/kg;有腐蚀性;其水溶液有涩味和滑腻感;25%的氢氧化钠溶液对二氧化碳有吸收作用,也是生物实验常用的化学品;固体的氢氧化钠不具有挥发性,具有碱的通性;五、基本特性1 吸水性有强烈的腐蚀性,有吸水性及潮解性所以NaOH敞口放置,质量会增加,可用作,但是,不能干燥二氧化硫、、和等酸性气体,因为可以和CO2等发生反应从而变质;会与酸性气体发生反应;且在空气中易潮解而液化因吸水而溶解的现象,属于物理变化;溶于水,同时放出大量热;能使酚酞变红,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属于强碱;腐蚀铝性物质,不腐蚀塑料;只需放在空气中数分钟,就会吸收水分,成为液态;其熔点为℃;除溶于水之外,氢氧化钠还易溶于乙醇、甘油;但不溶于乙醚、、液氨;2 强碱性其液体是一种无色,有涩味和滑腻感的液体;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可与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反应的为:2NaOH + CO2==== Na2CO3 + H2O钠Na与水反应与水反应时,应用烧杯并在烧杯上加盖玻璃片,反应时钠块浮在水面上,熔成球状,游于水面,有“嘶嘶”的响声,产生氢气,并有生成物飞溅,生成强碱性NaOH溶液,并放出;固体NaOH中OH以O-H结合,Na+与OH-以强离子键结合,溶于水其解离度近乎100%,故其水溶液呈强碱性,可使无色的变红色,或使PH试纸、紫色溶液等变蓝;3 其他性质纯的无水氢氧化钠为白色半透明,结晶状固体;氢氧化钠极易溶于水,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溶解时能放出大量的热,288K时其浓度可达L1:1;它的水溶液有涩味和滑腻感,溶液呈强碱性,能与酸性物质反应,具备碱的一切通性;市售烧碱有固态和液态两种:纯固体烧碱呈白色,有块状、片状、棒状、粒状,质脆;纯液体烧碱为无色透明液体;氢氧化钠还易溶于乙醇、甘油;但不溶于乙醚、、液氨;对、皮肤、玻璃、等有腐蚀作用,溶解或浓溶液稀释时会放出热量;与无机酸发生也能产生大量热,生成相应的盐类;与金属铝和锌、非金属硼和硅等反应放出氢;与氯、溴、碘等卤素发生;能从水溶液中沉淀金属离子成为氢;能使油脂发生,生成相应的有机酸的钠盐和醇,这是去除织物上的油污的原理;注:氢氧化钠只要拿出来放在空气中就会迅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子即潮解而溶解生成氢氧化钠溶液;六、相关危害健康危害该品有强烈刺激和性;粉尘或烟雾会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与NaOH直接接触会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环境危害危险特性:该品不会燃烧,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具有强腐蚀性;燃烧分解产物: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七、安全措施密闭包装,贮于阴凉干燥处;与酸类、铵类、易可燃物等分储分运;不可与皮肤接触,若皮肤眼睛接触,用流动清水冲洗,涂抹硼酸溶液;若误食,用水漱口,饮牛奶、豆浆或蛋清等酸性7无害食品且需立即就医;处理方法废弃的氢氧化钠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可以利用酸性中和,如盐酸、硫酸等;化学方程式为 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NaOH + HCl = NaCl + H2O八、注意事项大量接触烧碱时应佩带防护用具,工作服或工作帽应用棉布或适当的合成材料制作;操作人员工作时必须穿戴工作服、口罩、防护眼镜、橡皮手套、橡皮围裙、长筒胶靴等;3.氯锭的主要技术和性能特性的详细说明一、化学品名称化学品名称:氯锭主要成分:三氯异氰尿酸CAS 号:87-90-1推荐用途:化工原料;用作强氧化剂、强氯化剂;广谱高效杀菌消毒剂;工业污水处理剂;限制用途:生活用水二、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类氧化剂健康危害本品粉末能强烈刺激眼睛、皮肤和呼吸系统;受热或遇水能产生含氯或其他毒气浓厚烟雾;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应急方式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三、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白色块状固体,有氯的气味;化学品名称氯锭有害物成分三氯异氰尿酸有效氯含量≥88%相对密度水=1>120℃pH值四、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五、消防措施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灭火剂:可用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也可用砂土掩盖或大量水灭火; 特别危险性:强氧化剂;与易燃物、有机物接触易着火、燃烧;遇氨、铵盐、尿素等含氮化合物及水生成易爆炸的三氯化氮;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氯化氢;六、泄漏应急处理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用水刷洗泄露污染区,对污染地带进行通风;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最好用大量水冲释后,进行废水处理;七、操作处置与储存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碱类接触;远离易可燃物;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应与还原剂、碱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八、接触控制/个体防护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身体防护: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九、稳定性和反应性稳定性:不稳定禁配物:碱、水、潮湿空气,与之性质相抵触的易燃、易爆气、液体,还原剂、铵盐等;避免接触条件:高热、明火、潮湿空气、水;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氯化氢十、废弃处置废弃物性质:强氧化剂、危险废物废弃处置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用大量水中和、溶解后,排入废水系统处理,也可废物利用用作工业循环用水的杀菌灭藻等;废弃注意事项:操作人员应戴防毒面具、防护手套、穿胶布防护衣和防护靴; 十一、运输注意事项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运输时单独装运,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严禁与碱类、铵盐类、易燃物、有机物、还原剂、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等并车混运;运输时车速不宜过快,不得强行超车;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运输车辆装卸前后,均应彻底清扫、洗净,严禁混入有机物、易燃物等杂质;4.次氯酸钠的主要技术和性能特性的详细说明一、化学品名称中文名:次氯酸钠英文名:Sodium hypochlorite别名:次氯酸钠溶液次氯酸钠液体褪色,漂白剂安替福民次亚氯酸钠溶液其他名称:次氯酸钠溶液次氯酸钠液体褪色,漂白剂安替福民次亚氯酸钠溶液二、成分/组成信息分子式:NaOCl分子量:三、理化特性1. 性状:次氯酸钠为白色粉末,在空气中极不稳定;受热后迅速自行分解,在碱性状态时较稳定;一般工业品是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含有效氯为100~140g/L;2. 密度g/mL 25四、毒理学数据1.急性毒性1LD50:8500mg/kg大鼠经口2.刺激性2 家兔经眼:10mg,中度刺激;3.致突变性3 微生物致突变:鼠伤寒沙门菌1mg/皿;DNA损伤:大肠杆菌420μmol/L;细胞遗传学分析:人淋巴细胞100ppm24h;姐妹染色单体交换:人类胚胎149mg/L;4.致癌性4 IARC致癌性评论:G3,对人及动物致癌性证据不足;五、生态学数据1.生态毒性:暂无资料2 .生物降解性:暂无资料3.非生物降解性:暂无资料4.其他有害作用: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六、分子结构数据计算化学数据性质与稳定性1.避免接触酸,还原剂,易氧化材料,有机材料,二氧化碳,胺,氨;2.水溶液与碱金属,碱土金属和许多有机无机的活性化学药品是不相容的;3.易溶于水生成烧碱和次氯酸,次氯酸再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新生氧,因新生氧的氧化能力很强,所以次氯酸钠是强氧化剂;其稳定度受光、热、重金属阳离子和pH值的影响;具有刺激气味;尚未分离出无水试剂;碱性溶液为无色液体;缓慢分解出NaCl,NaClO3和O2;分解速度与浓度和游离碱有关;光照或加热能加速分解;4.高浓度的次氯酸钠溶液在储存过程中浓度会自动降低;固体次氯酸钠无论是在含有5个结晶水还是无水状态下均易发生爆炸;它也是一种强氧化剂,因此应避免长时间的皮肤接触或吸入;5.具有强氧化性和腐蚀性;皮肤接触会引起烧伤;进入体内会导致黏膜腐蚀、食管或气管穿孔、咽喉水肿;吸入肺内会引起支气管严重烧伤和肺内水肿;接触和使用的工作人员应做好防护,防止次氯酸铵溶液进入人体内和皮肤;七、贮存方法应贮存在低温阴凉、通风的库房内;远离热源,严防日光曝晒;八、合成方法1.液碱氯化法将一定量的液碱加入适量的水,配成30%以下氢氧化钠溶液,在35℃以下通入氯气进行反应,待反应溶液中次氯酸钠含量达到一定浓度时,制得次氯酸钠成品;2.向冷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在反应器中将500g NaOH溶于500mL水,将此溶液与2kg碎冰混合;用致冷剂尽量冷却混合物温度应低于-10℃,在冷却下减压通入氯气直至溶液增重800g为止;所得NaClO溶液中等浓度,可在阴暗冷处长期保存;3.用漂白粉和碳酸钠反应制备;把100g含35%~36%有效氯的漂白粉与170mL水混合均匀搅拌15min;在搅拌下向此溶液中加入70g Na2CO3溶于170mL水的溶液;反应物最初变稠,然后变稀,过滤除去CaCO3沉淀得320mLNaClO溶液;有效氯71~100g/L;4.将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即可制得次氯酸钠的饱和溶液,含量为%;九、用途1.是一种氧化性杀菌剂,其杀菌机理与液氯相似;工业循环水中一般用次氯酸钠溶液;同时次氯酸钠使循环水的pH值有所提高;因此,在以液氯为杀菌剂的循环水体系中,余氯难以达到指标,在pH值下降严重的情况下,用较大剂量的次氯酸钠冲击投加,即可保证余氯和pH的指标;2.主要用于纸浆、纺织品如布匹、毛巾、汗衫等、化学纤维和淀粉的漂白;制皂工业用作油脂的漂白剂;化学工业用于生产水合肼、单氯胺、双氯胺;也用于制造钴、镍的氯化剂;水处理中用作净水剂、杀菌剂、消毒剂;染料工业用于制造硫化宝蓝;有机工业用于制造氯化苦,电石水合制乙炔的清净剂;农业和畜牧业用作蔬菜、水果、饲养场和畜舍等的消毒剂和去臭剂;食品级产品用于饮料水、水果和蔬菜的消毒,食品制造设备、器具的杀菌消毒;3.次氯酸钠用于处理含氰废水,也可用作丝网图形的脱膜剂;4.氧化剂、氯化剂;用于氯仿反应,吲垛的β一氯代,芳环侧键氧化,使芳乙酸氧化成醛,氨基酸氧化脱羧,甲基乙烯基酮的环氧化,醇的氧化;在伯醇基存在下选择氧化仲醇基成酮;5.用于水的净化,以及作消毒剂、纸浆漂白等,医药工业中用作制氯胺等;5.工业盐酸的主要技术和性能特性的详细说明一、化学品名称分子式:HCl相对分子质量:二、主要组成部分与性状主要成分:32%氯化氢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透明液体,由于纯度不同,颜色自无色、黄色棕色,有时呈浑浊状;三、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等组织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蒸汽或雾可引起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失明;四、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流动的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开水,催吐,就医;五、燃爆特性与消防燃烧性:不易燃危险特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 放出氢气;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与碱发生中合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具有较强的腐蚀性;灭火方法:用碱性物质如碳酸氢钠、碳酸钠、消石灰等中和;也可用大量水扑救;六、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七、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5%;保持容器密封;应与碱类、胺类、碱金属、易可燃物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八、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烟雾时,佩戴防毒口罩;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耐酸碱工作服手防护:高浓度接触时,戴耐酸碱防护手套;其他: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6.氨水的主要技术和性能特性的详细说明一、化学品名称名称:氨水别称:氢氧化铵;阿摩尼亚水英文名称:Ammonium hydroxide;Ammonia water分子式:NH3·H2O分子量:350.45二、主要组成部分与性状结构:水合氨分子是氨分子和水供给的氢以配位键相结合形成的;CAS No.:1336-21-6国标编码:82503危险标记:20碱性腐蚀品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熔点:-77℃蒸汽压:20℃相对密度:氨含量越多,密度越小;质量分数28%的氨水相对密度,35%的,电离常数:K=×10ˇ-525℃三、理化特性1、稳定性:受热或见光易分解其它:极易挥发出氨气;浓氨水对呼吸道和皮肤有刺激作用,并能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弱碱性;2、挥发性氨水易挥发出氨气,随温度升高和放置时间延长而增加挥发率,且浓度的增大挥发量增加;3、腐蚀性氨水有一定的腐蚀作用,碳化氨水的腐蚀性更加严重;对铜的腐蚀比较强,钢铁比较差,对水泥腐蚀不大;对木材也有一定腐蚀作用;4、弱碱性氨水中存在以下化学平衡:NH3+H2O=可逆=NH3·H2ONH3·H2O=可逆=NH4+OH因此仅有一小部分氨分子与水反应而成铵离子NH</SUP>+</SUP><SUB>4</SUB>和氢氧根离子OH</SUP>-</SUP>,故呈弱碱性;5、氨水具有碱的通性:①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实验室中常见此法检验NH3的存在;②能与酸反应,生成铵盐;浓氨水与挥发性酸如浓盐酸和浓硝酸相遇会产生白烟;NH3+HCl=NH4Cl 白烟NH3+HNO3=NH4NO3 白烟而遇不挥发性酸如硫酸、磷酸无此现象;实验室中可用此法检验NH3或氨水的存在;工业上,利用氨水的弱碱性来吸收硫酸工业尾气,防止污染环境;SO2+2NH3·H2O=NH42SO3+H2ONH42SO3+SO2+H2O=2NH4HSO36、不稳定性—水合氨不稳定,见光受热易分解而生成氨和水;NH3·H2O=NH3↑+H2O。

煤化工程施工方案

煤化工程施工方案

煤化工程施工方案一、施工概况1.1 项目名称:煤化工程施工方案1.2 项目地点:中国1.3 项目背景: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日益受到关注,煤化工程是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

本项目的目的是在煤炭矿区开展煤化工程,通过对煤炭进行加工、转化成市场需求的产品,提高经济效益并减少环境污染。

1.4 项目规模:本项目占地面积约1000亩,包括煤矿开采区、原料加工区、产品生产区、配套设施等。

1.5 施工内容:本项目包括煤炭的开采、加工、转化成沥青、油品和化肥等产品,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

1.6 施工单位:本项目由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担总包施工。

1.7 施工周期:本项目总施工周期为3年。

二、项目前期准备2.1 勘察设计:项目前期进行了地质勘察、可行性研究、建筑设计等准备工作,确定了项目的具体施工方案。

2.2 材料采购:施工前期已经完成了项目所需的煤炭开采设备、原料加工设备、产品生产设备等材料的采购工作。

2.3 人力资源:施工前期已经组建了一支经验丰富的施工队伍,并对施工人员进行了岗前培训和安全教育。

2.4 相关手续:施工前期已经取得了项目施工所需的各项许可证、审批文件和施工许可证等相关手续。

2.5 安全防护:在施工前期已经对施工现场进行了安全隐患排查,并制定了相关的安全生产标准和应急预案。

三、施工方案3.1 煤矿开采:在项目开始阶段,首先进行煤矿的开采工作。

开采过程中,需严格遵守相关的开采标准和安全生产规定,确保煤矿资源的有效开采和利用。

3.2 原料加工:在煤矿开采的同时,进行原料的初步加工工作,包括煤炭的破碎、筛分、磨粉等工艺处理,使煤炭成为适合转化的原料。

3.3 产品生产:经过原料加工后,进行产品的生产工艺,根据项目需要生产相应的沥青、油品、化肥等产品,确保产品质量和产量。

3.4 设施建设:同时进行项目所需的设施建设,包括厂房建设、设备安装、管道铺设等工程,确保设施的完善和运行的顺利进行。

采煤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Word最新版)

采煤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Word最新版)

采煤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第一章?采煤平安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方法及执行说明第1条???????? 采煤平安质量标准化矿井必需具备以下条件:1、采煤工作面回收率达到设计要求。

本条系指采煤工作面不得随意丢煤柱、留煤顶和煤底及超过规定的浮煤量。

采煤工作面回收率达到规定,即薄煤层≥97%、中厚煤层≥95%、厚煤层≥93%、放顶煤工作面≥80%。

2、考核期内采煤面无干脆责任的死亡事故。

干脆责任的死亡事故是指违反“三大规程”所造成的死亡事故。

3、检查资料齐全。

检查资料齐全主要指:⑴、??????? 工作面支护质量原始记录和数据处理分析报表;⑵、??????? 工程质量自检原始资料;⑶、??????? 班评估记录资料;⑷、??????? 月地质预报;⑸、??????? 作业规程及其复审、贯彻资料。

第2条采煤平安质量标准化矿井分为三个等级,考核标准如下:1、??? 一级:采煤工作面平安质量标准得分在90分及以上,优良品率100%;二级:采煤工作面平安质量标准得分在80分及以上,优良品率80%,无不合格品;三级:采煤工作面平安质量标准得分在70分及以上,优良品率50%以上,无不合格品。

2、??? 考核标准的分数系指矿井内全部采煤工作面的平均得分,即按第三条规定的计算公式所得;关于“优良品率”系指全年的工程质量优良品率。

一级“优良品率100%”,一年中有十个月采煤工作面工程质量达到100%,无不合格品,可视为全年的工程质量“优良品率100%”。

二级“优良品率80%”,一年中有十个月采煤工作面工程质量达到80%,无不合格品,可视为全年的工程质量“优良品率80%”。

三级“优良品率50%”,一年中有十个月采煤工作面工程质量达到50%以上,无不合格品,可视为全年的工程质量“优良品率50%以上”。

第3条?采煤平安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方法(详细见附表14和附表15)。

采煤平安质量标准化得分,按下列公式计算:1、月度矿井采煤平安质量标准化得分=各采煤工作面得分之和/采煤工作面个数。

平煤集团夏店煤矿矿井水井下处理地面回用工程初步方案

平煤集团夏店煤矿矿井水井下处理地面回用工程初步方案

平煤集团夏店煤矿矿井水井下处理地面回用工程初步方案公司:电话:传真:地址:邮编: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概述 (1)1.1.1项目名称 (1)1.1.2项目性质 (1)1.1.3项目地点 (1)1.1.4建设单位及概况 (1)1.1.5编制单位概况 (1)1.1.6编制单位 (1)1.2设计依据 (1)1.4工程范围 (2)1.5处理系统性能参数以及设计结论 (3)第二章工艺技术方案 (4)2.1废水来源及设计规模 (4)2.1.1废水来源 (4)2.1.2设计规模 (4)2.2废水水质及排放标准 (4)2.2.1废水水质指标 (4)2.2.2废水排放标准 (4)2.3处理方法的选择 (5)2.3.1水处理工艺选择 (5)2.3.2污泥处理工艺选择 (7)2.4矿井水处理工艺方案设计 (8)2.4.1工艺流程图 (8)2.4.2工艺流程说明 (8)2.4.3主要构筑物设计参数 (9)2.4.4主要设备技术参数表 (11)第三章矿建工程设计 (17)3.1 矿建设计 (17)3.1.1硐室位置选择 (17)3.2 结构设计 (18)3.2.1结构形式 (18)第四章电气工程设计 (18)4.1概述 (18)4.1.1范围 (18)4.1.2电压等级及功率 (19)4.2电气设计依据及规范 (19)4.3计量单位 (19)4.4功率计算 (20)4.5电气控制系统方案 (22)4.6配电线路 (22)4.7接地系统 (23)4.8防爆和防护等级 (23)4.9电机综合保护器 (23)第五章自控及仪表工程设计 (24)5.1自控系统概述 (24)5.2 控制系统说明 (24)5.3 现场仪表 (25)5.3.1流量计 (25)5.3.2液位计 (26)5.3.3电磁阀 (26)第六章生产组织和劳动定员 (27)6.1组织机构 (27)6.1.1 组织管理措施 (27)6.1.2 操作维护措施 (27)6.1.3 生产组织 (27)6.2 劳动定员 (27)6.3 工作制度 (28)6.4人员培训 (28)第七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28)7.1项目总投资估算 (28)7.1.1编制依据 (28)7.1.2 项目投资估算 (28)7.2资金来源及资金筹措 (31)7.3投资计划 (31)第八章地面回用水过滤消毒 (31)8.1过滤工艺的选择 (31)8.2消毒工艺的选择 (32)8.3工程详细设计 (33)8.3.1过滤器 (33)8.3.2消毒系统 (34)8.4用电负荷计算表 (35)第九章成本分析与效益分析 (35)9.1成本分析 (35)9.2 效益分析 (36)9.2.2环境效益分析 (36)9.2.3经济效益分析 (36)第十章结论 (38)综述 (38)建议: (38)第一章总论1.1概述1.1.1项目名称项目名称:平煤集团夏店煤矿600m3/h矿井水处理工程1.1.2项目性质项目建设性质:新建1.1.3项目地点项目建设地点:夏店煤矿-560水平中央水仓前端1.1.4建设单位及概况建设单位:平煤集团夏店煤矿1.1.5编制单位概况北京中力信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以高效水处理工艺为核心,专注于水处理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在全国率先将磁分离一体化水处理成套工艺及设备应用于煤矿井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煤业化工集团科技研发中心项目桩基工程施工招标施工组织设计北京中电奥龙建筑工程有限公司2011年12月28日编制:审核:批准:目录一、编制依据 (4)二、工程概况及地质水文情况 (6)1、工程概况 (6)2、地质情况 (6)3、水文情况 (10)三、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11)1、混凝土灌注桩后压浆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11)1.1、施工准备 (11)1.2、施工工艺 (12)1.3、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 (14)1.4、混凝土后压浆施工难点分析与控制 (24)1.5、泥浆处理.................. .. (28)1.6、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 (29)2、CFG桩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31)2.1、施工准备 (31)2.2、重要施工工序 (31)2.3、施工主要工艺流程 (33)2.4、技术措施 (34)2.5、质量通病及措施 (36)3、抗浮锚杆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37)3.1、抗浮锚杆施工方案 (37)3.2、抗浮锚杆施工工序及技术措施 (40)3.3、排污措施 (43)3.4、成品保护措施 (44)4、冬雨季施工注意事项 (44)5、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上地下设施保护加固措施 (46)四、与总包和其他承包单位的配合方案和措施 (48)1、与总包单位的配合 (48)2、与其他承包单位的配合 (48)五、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50)1、质量方针及目标 (50)2、质量管理体系及主要责任 (50)3、质量保证措施 (52)4、质量管理及检验标准 (54)六、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55)1、安全管理目标 (55)2、安全管理体系及主要责任 (55)3、安全管理制度及办法 (56)4、安全组织技术措施 (56)5、实施计划 (60)七、环境管理体系与措施 (63)1、环境保护目标及重要性 (63)2、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64)3、环境保护与降低污染的措施 (65)4、文明施工的目标、组织机构和实施方案 (65)5、文明施工考核、管理办法 (68)八、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 (70)1、施工进度计划说明 (70)2、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71)3、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 (72)4、成桩时间网络图 (73)5、单桩成桩时间说明 (74)6、确保措施 (74)九、资源配备计划、项目部及劳动力安排计划 (78)1、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计划 (78)2、拟配备本项目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计划 (80)3、机械设备及仪器进场计划 (81)4、材料配置计划 (81)5、施工用水、用电计划 (83)6、项目部管理人员配置计划 (85)7、劳动力安排计划 (86)十、施工平面图、现场设置和针对现场困难的分析和对策 (87)1、施工平面图.........................................................2、现场设置和针对现场困难的分析和对策十一、确保报价完成工程建设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十二、新技术的应用及合理化建议1、新技术的应用(扩大头锚杆的应用)2、合理化建议十三、附图1、拟投入本项目的主要施工设备表2、拟配备本项目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3、临时用地表4、劳动力计划表5、施工进度横道图6、施工进度网络图7、施工总平面图8、抗浮锚杆设计详图一、编制依据1.《河南煤业化工集团科技研发中心项目桩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2.《河南煤业化工集团科技研发中心项目桩基工程设计图纸》3.《河南煤业化工集团科技研发中心项目桩基工程地质勘察报告》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5.《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2-2002》6.《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8.《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JGJ\T27-2001\J140-2001》9.《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10.《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1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1-2001》12.《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13.《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14.《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1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2》16.《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17.《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18.《建筑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19.《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20.《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21.《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2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23.《建筑工程施工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2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88》2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26.《建筑施工扣件或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30-2001》27.《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2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29.《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30.《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范CECS22-1990》3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3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2》二、工程概况及地质水文情况1、工程概况本工程是由河南煤业化工集团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招标建设的河南煤业化工集团科技研发中心项目桩基工程。

建设地点位于开封市汴西新区郑开大道北、第一大街与第三大街之间,占地约110亩,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

其中桩基工程分为后压浆混凝土灌注桩共计836根,桩长22m、桩径800mm、总混凝土量约9244立方米;CFG桩总混凝土量约3620立方米、桩长22m、桩径600mm;抗浮锚杆为方案招标,各单位自行设计,我司采用的是扩大头抗浮锚杆,共计88000m左右。

2、地质情况拟建场区大地构造位置属华北断块区南部、豫皖断块开封凹陷中南部,根据区域资料,周边有活动断裂与隆起、凹陷分隔,对场址有影响的区域活动断裂主要有新乡—商丘断裂、开封断裂、中牟断裂等,区域地质构造较复杂,近场区存在发生中强地震的构造条件。

根据野外钻探揭示,(1)-(12)层为第四纪全新世冲积、洪积形成的地层,以粉土、粉质粘土为主;(13)-(21)层为第四纪晚更新世冲积形成的地层,以粉土、粉细砂、粉质粘土为主。

现将勘察深度内的土层按其不同的成因、时代及物理力学性质差异划分为21个工程地质单元层。

分述如下:(1)细砂(Q42):层顶高程-0.88~0.93,平均层顶高程0.03;层厚1.50-3.10m,平均层厚2.26m。

黄褐色,松散-稍密,湿-饱和。

表层0.5米为耕植土,富含植物残体、根系等,可见螺壳碎片等,矿物以石英、长石为主。

局部夹有粘性土或粉土,呈薄层或透镜体状分布。

(2)粉土(Q42):层顶高程-3.47~-1.05,平均层顶高程-2.23;层厚0.40-2.50m,平均层厚1.20m。

黄褐色-灰褐色,稍密,很湿。

夹有铁质斑纹等,干强度低,韧性低,无光泽,摇震反应迅速。

局部夹粉质粘土,流塑状,呈透镜体状分布。

(3)粉质粘土(Q42):层顶高程-4.45~-2.07,平均层顶高程-3.41;层厚1.00-2.90m,平均层厚1.65m。

灰褐色,流-软塑状。

偶见碎砖瓦块及腐植质等,切面稍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局部夹稍密状态的粉土薄层或透镜体。

(4)层粉土(Q24):层顶高程-6.39~-3.97,平均层顶高程-5.06;层厚0.40-2.10m,平均层厚1.14m。

黄褐色,中密为主,湿。

砂感,较纯净,干强度低,韧性低,无光泽,摇震反应迅速。

局部夹粉质粘土薄层或透镜体。

(5)层粉质粘土(Q24):层顶高程-7.65~-4.77,平均层顶高程-6.20;层厚0.50-3.10m,平均层厚1.94m。

棕红色-黄褐色,软塑状。

切面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局部夹粘土、粉土薄层或透镜体。

(6)层粉土(Q24):层顶高程-9.48~-6.48,平均层顶高程-8.14;层厚0.50-3.10m,平均层厚1.96m。

黄褐色,稍-中密,湿。

较纯净,干强度低,韧性低,无光泽,摇震反应迅速。

局部夹粉质粘土薄层或透镜体。

(7)层粉土(Q24):层顶高程-11.88~-8.32,平均层顶高程-10.10;层厚0.80-3.10m,平均层厚1.98m。

灰褐色,稍密,很湿。

见少量碎砖块、瓷块等,稍粘,干强度低,韧性低,无光泽,摇震反应迅速。

局部夹粉质粘土薄层或透镜体。

(8)粉质粘土(Q24):层顶高程-13.38~-10.32,平均层顶高程-12.07;层厚1.10-3.00m,平均层厚2.01m。

灰褐色为主,局部灰黑色,软塑状。

含腐植质、螺壳碎片等,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切面光滑。

局部夹粉土薄层或透镜体。

(9)粉质粘土(Q14):层顶高程-15.58~-12.70,平均层顶高程-14.10;层厚0.50-4.70m,平均层厚1.68m。

黄褐色-棕黄色,可塑状。

夹有铁锈斑纹及钙质结核和螺壳碎片等,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切面稍光滑。

局部夹粉土、粘土薄层或透镜体。

(10)层粉土(Q14):层顶高程-19.18~-11.82,平均层顶高程-15.60;层厚0.60-4.90m,平均层厚1.73m。

黄褐色,中密,湿。

含铁质斑纹及少量钙质结核等,干强度低,韧性低,无光泽,摇震反应较迅速。

局部夹粉质粘土薄层或透镜体。

(11)层细砂(Q14):层顶高程-21.30~-13.32,平均层顶高程-17.02;层厚1.20-8.00m,平均层厚4.83m。

黄褐色-灰褐色,中-密实,饱和。

矿物成份以石英、长石为主,少量云母,可见少量螺壳碎片。

局部夹粉土、粘性土、粉砂薄层或透镜体。

(12)粉质粘土(Q14):层顶高程-24.60~-20.47,平均层顶高程-21.78;层厚0.80-3.40m,平均层厚2.07m。

黄褐色-棕黄色,可塑状。

夹有铁锈斑纹及钙质结核等,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切面稍光滑。

局部夹粉土、粘土、细砂薄层或透镜体。

(13)层细砂(Q3):层顶高程-26.08~-22.67,平均层顶高程-23.86;层厚19.50-25.50m,平均层厚23.08m。

黄褐色-褐黄色,密实,饱和。

矿物成份以石英、长石为主,少量云母,偶见螺壳碎片。

局部夹粉砂、中砂、粉土、粘性土薄层或透镜体。

(14)粉质粘土(Q3):层顶高程-48.17~-45.28,平均层顶高程-46.99;层厚1.10-4.60m,平均层厚2.86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