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27总需求与总供给

合集下载

总供给和总需求

总供给和总需求

总需求的决定因素
居民消费
企业投资
居民的收入水平、消费习惯和预期等因素 影响其消费需求,是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 分。
企业对未来的经济前景预期、生产扩张计 划以及设备更新等因素影响其投资需求, 也是总需求的重要来源。
政府购买
出口
政府支出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如基础设 施建设、公共服务提供等,也是总需求的 一部分。
就业
总需求的变化会影响就业水平。当总需求增加时,企业可能会扩大生产,从而 增加雇佣;反之,总需求减少时,企业可能会减少生产,导致裁员。
通货膨胀和价格水平
通货膨胀
当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时,物价水平可能会上升,导致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可能会 导致购买力下降和生活成本增加。
价格水平
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会影响一般价格水平和特定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如果总供 给不足,特定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可能会上涨;如果总供给过剩,价格可能会下降 。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来影响总供给和总需求。例如,增加 政府支出和减税可以刺激总需求;减少政府支出和增税可以 抑制总需求。
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货币政策来影响总供给和总需求。例如, 降低利率可以刺激投资和消费,增加总需求;提高利率可以 践应用
2
当总需求不足时,政策制定者可以通过增加政府 支出、降低税率等方式来刺激需求。
3
当总供给过剩时,政策制定者可以通过提高利率、 减少货币供应等方式来抑制供给。
经济发展战略
01
经济发展战略需要运用总供给 和总需求理论,制定符合国家 发展阶段和特点的经济发展战 略。
02
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需要 考虑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 避免出现产能过剩或需求不足 的情况。

总供给与总需求概念

总供给与总需求概念

“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含义及其理解2010-05-24 16:20:55| 分类:山人呓语|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国民经济体是一个创造财富、消费财富的有机体;它是一个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子过程、并不间断地、周而复始地重复上述四个子过程的循环体。

其中,总供求就是驱使这个经济体永续地内在循环、增长的动力。

那么,什麽叫做总供求呢?总供求即是最终产品与劳务的供给与需求;亦即GDP的总供求。

我们先看总需求。

由于总需求就是对于GDP的需求,而GDP所要核算的就是一个社会在一段时间内所创造出来的最终消费品、最终资本品和劳务,因此总需求等于:消费需求(C)+投资需求(I)+政府需求(G)+出口(X)-进口(M)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与支出法下GDP的计算式相比,在上述总需求的计算式中,其投资需求不包括企业库存的非计划增加。

总需求是对最终产品与劳务的事前核算;而GDP则是对最终产品与劳务的事后核算。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们才将支出法下的GDP计算式写为:消费支出(C)+投资支出(I)+政府购买支出(G)+出口发生额(X)-进口发生额(M)可见,总需求不一定等于当期的GDP。

二者的差距集中体现在GDP计算式当中的投资需求包涵了库存的非计划性增加。

现在我们再看总供给。

总供给的价值量亦即GDP的价值量。

而作为财富的增量,与GDP相对应的这部分价值量最终形成居民和政府的收入。

为了与总需求的构成项目相匹配,我们对总供给的构成项目进行进一步的分解。

具体地,我们将居民的收入进一步地区分为“准备用于消费的收入(C)”与“不准备用于消费的收入(S)”两大部分。

并且把不准备用于消费的那部分收入叫做“储蓄”,并用T来表示政府的收入。

这样一来,总供给(亦即GDP)就等于:C+S+T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储蓄包括企业的库存增量。

其中也包括存货的非计划性增加。

存货的持有者主要为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

在生产部门中,存货主要包括制成品、在制品、半成品以及原材料等。

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

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

第五章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重点提示:前面有关国民收入决定问题的一个基本假设就是在资源闲置的条件下,总供给可以适应总需求的变动而变动,且不论社会总需求如何变动,只会引起产量、收入变动,不会引起价格的变动。

这样也就没有考虑总供给对国民收入及价格水平决定的影响。

然而长期中,价格是可以灵活调整以使总供给与总需求保持均衡的。

本章在IS-LM模型中放宽价格水平不变的假设,引进劳动力市场,把总需求分析和总供给分析结合起来,发展成为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并利用此模型来分析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及价格水平的决定问题。

第一节总需求曲线一、总需求与总需求函数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 简称AD)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每一物价水平下,对物品和劳务的需求总和。

通常以总支出这一统计指标表示。

包括国内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需求和净出口四个组成部分。

可表示为:AD=C+I+G+(X-M) (5.1)其中,C代表消费需求,指国内居民对产品的需求;I代表投资需求,指企业对资本品的需求;G代表政府需求,指政府采购产品的需求。

(X-M)代表净出口。

因此,总需求这一概念描述了经济消费方的行为,它是总支出,也是GDP。

总需求反映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个经济社会的总需求量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实质上它揭示的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物价水平和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

这种函数关系我们称之为总需求函数。

以表示使得经济处于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P表示价格水平,则总需求函数可以表示为:Y=AD(P)。

描述总需求函数的曲线称为总需求曲线,如图 5.1。

把对应于每一物价水平的所有产出总量描绘在以物价水平为纵轴,产出总量(国民收入)为横轴的坐标图上就得到总需求曲线。

它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其经济含义是:其它条件相同时,物价水平下降,导致总需求上升,反之,总需求下降。

总供给与总需求

总供给与总需求

结构性改革
部分国家推行结构性改革, 优化营商环境,提高生产 效率,以增强经济内生增 长动力。
对未来经济形势的预测
经济复苏乏力
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
贸易战影响持续
贸易战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将持续存在,对贸易、投资和产业链造成 冲击。
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
随着技术创新加速,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将为经济增长 注入新动力。
产出与价格水平的关系
价格水平
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商品和劳务的平均 价格水平。
价格水平与产出的关系
当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时,价格水平会上升;反之, 当总供给超过总需求时,价格水平会下降。
价格水平对产出的影响
价格水平的变化会影响企业的生产和投资决策,进 而影响产出水平。
政策干预与市场调整
政策干预
预期收益
生产者对未来市场的预期收益会影响其供给 决策,预期收益越高,供给意愿越强。
总供给曲线
定义
总供给曲线表示在某一价格水平 下,生产者愿意并能够提供的商 品和服务的数量。
移动
总供给曲线的移动受多种因素影 响,包括生产要素投入、技术进 步、政策调整等。
斜率
总供给曲线的斜率反映了价格变 动对供给量的影响程度,斜率越 大,价格变动对供给量的影响越 大。
短期分析:凯恩斯主义观点
凯恩斯主义认为,在短期内,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总需求曲线向右 下方倾斜。
当总需求增加时,会导致物价水平上升和产出增加;当总需求减少时,会 导致物价水平下降和产出减少。
凯恩斯主义主张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总需求,以实现经济的稳 定增长。
长期分析:古典主义观点
古典主义认为,在长期中,总供给曲线是一条 垂直线,表示生产能力已经充分利用,物价水 平不会因为总需求的变动而变动。

总供给与总需求

总供给与总需求

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本章的目的在于引出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并且说明这两条曲线的作用如何造成价格水平和国民收入的变动。

对总需求曲线,西方学者的认识大致相同,但对于总供给曲线,存在较大分歧(分三类观点)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总需求通常由产出水平来表示,由c,I,g,nx,构成;也即是,总需求是经济中各种主体的总支出。

总需求函数:是以产量(国民收入)所表示的总需求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价格水平为纵坐标,产出水平为横坐标;总需求曲线的几何表示就是总需求曲线。

利率效应: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利率的同方向变动,并进而促使投资和产出水平反向变动的情况。

实际余额效应;价格水平上升,人们持有的货币和其他以货币衡量的具有固定价值的资产的实际价值降低人们变得相对贫穷,消费水平相应的减少。

总需求曲线的推导是由IS曲线:y=c(y-t)+i(r)+g,以及LM曲线:M/P=L1(y)+L2(r),联立后消去其中的r得到的y与P的函数关系式。

总需求函数是形如:y=3000+960/P.总需求曲线表示需求总量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反向关系,及总需求曲线总是向右下方倾斜的;价格水平越高,需求总量越小,价格水平越低,需求总量越大。

(原理是:价格水平的提高使货币需求提高,由于货币量保持不变,利率提高,导致投资支出减少,总需求减少)一般性结论:无论是扩张性财政政策还是扩张性货币政策都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

宏观生产函数:又叫总量生产函数,表示总投入和总产出之间的关系。

y=f(N,K),N表示社会就业水平或就业量,K表示社会资本存量,其中技术水平没有明确表示出来(避免麻烦)宏观生产函数的两条重要性质:总产出随总就业量的增加;在技术水平不变和k为常数的前提下,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对着就业量的增加,总产出按递减的比率增加。

宏观生产函数分短期和长期两种。

长期:1,技术水平可以有很大的进步;2,人口的增长能影响充分就业的劳动者的数量;3,资本存量也会随积累的增加有很大的变化。

总需求与总供给分析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总需求与总供给分析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总需求与总供给分析例题和知识点总结一、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概念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AD)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社会中所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外国部门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总量。

总需求由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和净出口(NX)构成,用公式表示为:AD = C + I + G + NX 。

总供给(Aggregate Supply,AS)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社会中所有企业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

总供给取决于生产要素的数量、质量和技术水平等因素。

二、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曲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价水平与总需求之间的关系。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这意味着物价水平下降会导致总需求增加,物价水平上升会导致总需求减少。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财富效应:当物价水平下降时,货币的实际价值增加,消费者感到更富有,从而增加消费支出,导致总需求增加。

2、利率效应:物价水平下降会导致实际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下降,投资和消费增加,总需求增加。

3、汇率效应:物价水平下降会使本国利率下降,汇率贬值,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净出口增加,总需求增加。

三、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价水平与总供给之间的关系。

总供给曲线可以分为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

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原因在于粘性工资、粘性价格和错觉。

在短期内,工人的工资和企业的产品价格不能迅速调整,当物价水平上升时,企业的利润增加,会增加产出,导致总供给增加。

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表示在长期中,经济的潜在产出水平是固定的,不受物价水平的影响。

长期总供给取决于劳动、资本、技术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

四、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是指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相交的点,此时的物价水平和产出水平称为均衡物价水平和均衡产出水平。

当总需求增加时,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会导致物价水平上升和产出增加;当总需求减少时,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会导致物价水平下降和产出减少。

总需求与总供给

总需求与总供给

长期均衡分析
• 上述的萧条状态、繁荣状态和滞胀状态都被认为是短期存 在的状态。根据西方学者解释,在短期内,例如在几个月 或在一两年内,企业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相对不变, 因而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延伸。在长期内,一切价格都能 自由地涨落,经济具有达到充分就业的趋势,因而总供给 曲线成为垂线。如图6-14所示: • 图3中的LAS是长期总供给曲线,它和潜在产量线完 全重合,当总需求曲线为AD时,总需求曲线和长期总供 给曲线的交点E决定的产量为Y,价格水平为 P。当总需 求增加使总需求曲线从AD向上移动到AD时,总需求曲线 和长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E决定的产量为Y,价格水平为P, 由于Y=Y=Y*,所以在长期中总需求的增加只是提高了价 格水平,而不会改变产量或收入。
经济滞胀分析
• 下面考察总供给曲线变动, 需求曲线不变条件下的市 场价格和国民收入的变动。 在短期内,如果AD不变, AS曲线发生位移,则会产 生市场价格与国民收入反 方向的运动。如果AS的水 平下降,市场价格会上升, 而国民收入则下降,产生 经济发展停滞和通货膨胀 共生的“滞胀”现象。如 图6-7所示:
总需求与总供给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AS模型)
•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AS模型):将总需求与总供 给结合在一起格变化的原因以及社会经济如何实 现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 •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后凯恩斯主流派——新古典综合 派用于分析国民收入决定的一个工具,这个模型是在凯恩 斯的收入—支出模型和希克斯的IS—LM模型的基础之上, 进一步将总需求和总供给结合起来解释国民收入的决定及 相关经济现象,是对前两个模型仅强调总需求方面的片面 性进行的补充和修正。所以,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所依据 的理论已经不是标准的或纯粹的凯恩斯理论。

总供给与总需求理论

总供给与总需求理论
总供给与总需求理论
目录
• 总供给理论 • 总需求理论 • 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 • 政策应用与建议 • 案例分析
01
总供给理论
总供给的定义
总供给是指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 利用现有的生产要素所能够生产的全 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总供给是经济社会的总产出,它反映 了一个经济社会的生产能力。
全球需求。
当前案例:中国的经济政策与实践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中国应对经济下行的措施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 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企 业融资成本。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近年来,中国面临经济下行压力,总供给与总需求关系出 现变化。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平衡供需关系。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总供给曲线
总供给曲线表示总供给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它反映了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经济社会能够提供的 总产出。
总供给曲线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正常、向上倾斜和垂直型。在正常型总供给曲线中,当价格水平上升 时,总供给会增加;在向上倾斜的总供给曲线中,价格水平上升时,总供给增加的幅度会逐渐减小; 在垂直型总供给曲线中,无论价格水平如何变化,总供给都不会发生变化。
当物价水平上升时,总需求减少;当 物价水平下降时,总需求增加。
总需求理论是宏观经济学中的重要概 念,它描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 时期内和一定价格水平上,居民、企 业、政府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和。 总需求的决定因素包括消费、投资、 政府购买和净出口,这些因素的变化 会影响总需求的变化。总需求曲线反 映了总需求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 是宏观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
总供给的决定因素
01
02
03
生产要素的供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实际GDP
Billions of 1992 Dollars
$7,000 6,500 6,000 5,500 5,000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1965
1970
1975
1980
衰退
Real GDP
1985 1990
1995
经济波动的三个关键事实
Three Key Facts About Economic Fluctuations
大多数宏观经济变量同时波动
Most macroeconomic variables fluctuate together.
大多数衡量某种收入、支出或生产过程的宏观经济变量 几乎是同时变动的。
Most macroeconomic variables that measure some type of income or production fluctuate closely together. 虽然许多宏观经济变量同时变动,但他们波动的幅度并 不相同。 Although many macroeconomic variables fluctuate together, they fluctuate by different amounts.
In some years normal growth does not occur, causing a recession.
短期经济波动
Short-Run Economic Fluctuations
实际GDP的减少,收入的下降与失业 增加的时期被称为衰退。 A recession is a period of declining real GDP, falling incomes, and rising unemployment. 严重的衰退就构成了萧条。 A depression is a severe recession.
货币供给的变动影响名义变量,但并不影响实际变量。
Changes in the money supply affect nominal variables but not real variables in the long run. 在研究逐年的经济波动时,货币中性的假设就不再适用 了。
The assumption of monetary neutrality is not appropriate when studying year-to-year changes in the economy.
12
10
失业率
8
6

2
0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短期与长期的不同
How the Short Run Differs From the Long Run
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古典理论描述长期世界, 并不描述短期世界。
Most economists believe that classical theory describes the world in the long run but not in the short run.
经济波动的三个关键事实
Three Key Facts About Economic Fluctuations
经济波动是无规律的和无法预测的。
Economic fluctuations are irregular and unpredictable.
经济中的波动通常被称为经济周期。 Fluctuations in the economy are often called the business cycle.
大多数宏观经济变量同时波动。
Most macroeconomic variables fluctuate together. 随着产量减少,失业增加。
As output falls, unemployment rises.
短期经济波动的观察 A Look At Short-Run Economic Fluctuations
总需求与总供给
Aggregate Demand and Aggregate Supply
第27章 Chapter 27 (对应教材33章)
短期经济波动
Short-Run Economic Fluctuations 经济活动每年都有波动。
Economic activity fluctuates from year to year.
1995
经济波动的三个关键事实
Three Key Facts About Economic Fluctuations
随着产量减少,失业增加
As output falls, unemployment rises.
实际GDP变化与失业率的变化呈负相关。 Changes in real GDP are inversely related to changes in the unemployment rate. 整个衰退时期,失业率都大幅度上升。
During times of recession, unemployment rises substantially.
短期经济波动的观察
A Look At Short-Run Economic Fluctuations
(c) 失业率
Percent of Labor Force
Recessions
在大多数年份,物品与劳务的生产是增长的。
In most years production of goods and services rises. 平均而言,在过去的50年间,美国经济每年增长3%左 右。
On average over the past 50 years, production in the U.S. economy has grown by about 3 percent per year. 在一些年份,名义上的增长没有出现,引起了衰退。
短期经济波动的观察 A Look At Short-Run Economic Fluctuations
Billions of 1992 Dollars
$1,100 1,000 90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1965
(b) 投资支出 1970 1975 1980
衰退
投资支出
1985 19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