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教学设计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新人教版 教案

第三单元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学分析】教学目标(1)了解慕尼黑协定、德军闪击波兰、法国投降、德军闪击苏联、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珍珠港事件。
(2)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通过指导学生收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二战资料及影视资料,分析历史信息,掌握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学习的方法,体验学习历史的快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认识到“慕尼黑阴谋”是帝国主义大国牺牲小国达到祸水东引的一次大阴谋,体会法西斯的贪婪和残暴,增强学生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
(2)让学生了解法西斯的凶暴和战争的残酷性、破坏性,了解各国人民为反对法西斯战争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3)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问题,树立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观念。
【教学思路】·教学重难点1.重点: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莫斯科保卫战、珍珠港事件。
突出重点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反映二战爆发、扩大的图片、文字资料等,突出二战爆发和扩大的标志性事件。
2.难点:对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实质的理解突破难点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反映慕尼黑会议的图片(或漫画)、文字材料,并进行问题设计,帮助学生对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实质的理解。
【教学设计】·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收集反映二战的图片、视频,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可在学习本课之前观看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电影或音像资料,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含文字和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温故知新(幻灯二)问:1929—1933年爆发了世界性经济危机,美国、德国和日本分别采取了什么对策?这些对策对世界有何影响?答案提示:(1)美国:罗斯福新政。
维护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避免了法西斯上台。
为今后领导美国参加反法西斯战争并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
(2)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
威胁世界和平,大战不可避免了。
(教师引入课题)面对法西斯的战争威胁,英法等国又是什么态度呢?下面就学习本课内容。
初中历史二战优质课教案

初中历史二战优质课教案课程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二战的背景、过程、主要战役及影响等基础知识,了解二战对全球历史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地图、图片、史料等资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到和平的珍贵,树立反战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1. 二战的背景、过程、主要战役及影响。
2. 二战对全球历史的影响。
教学难点:1. 二战过程中各战场的特点及战况。
2. 二战对全球历史的影响。
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历史》相关章节。
2. 课件、地图、图片、史料等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二战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二战的了解和疑问。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教材和教师提供的资料,自主学习二战的过程、主要战役及影响。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教师结合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详细讲解二战的过程、主要战役及影响。
2. 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四、课堂讨论(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二战对全球历史的影响。
2. 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和平的珍贵,树立反战意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表达爱国主义情感。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二战的知识点,强调重点。
2. 学生整理笔记,巩固所学。
七、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绘制二战主要战役的地图。
2. 撰写一篇关于二战影响的历史短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二战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和平观。
初中二战历史教案

初中二战历史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二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2. 能够描述二战中的重要战役和事件。
3. 掌握二战的影响和教训。
教学重点:
1. 二战爆发的原因和过程
2. 二战中的重要战役和事件
3. 二战的影响和教训
教学难点:
1. 描述二战中的重要战役和事件
2. 分析二战的影响和教训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幻灯片
2. 二战相关视频资料
3. 二战历史书籍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用幻灯片展示一些二战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对二战的兴趣。
2. 授课(30分钟)
(1)二战爆发的原因
教师讲解二战爆发的背景和原因,包括纳粹德国的崛起、慕尼黑协定和波兰战役等重要事件。
(2)二战中的重要战役和事件
教师介绍二战期间的重要战役和事件,如斯大林格勒会战、诺曼底登陆和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等。
(3)二战的影响和教训
教师分析二战对世界的影响和留下的教训,引导学生反思战争的危害和重要性。
3. 活动(15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讨二战的影响和教训,并将结论呈现给全班。
4. 总结(10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二战的重要性和教训。
5. 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二战的读后感,包括自己对二战的认识和想法。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讲解二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使学生对二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引起了学生对战争和和平的思考。
未来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战期间会议教学设计

二战期间会议教学设计引言:二战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战争之一,它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二战期间,各国领导人多次召开会议讨论战争战略和解决方案。
通过设计一个以二战期间会议为主题的教学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会议的目的和内容,更好地理解全球战争以及会议对后来的国际关系、政治局势和世界地缘政治的影响。
一、目标通过本教学设计,学生将能够:1. 理解二战期间重要会议的目的和重要性;2. 分析各个重要会议的议程、结果和影响;3. 掌握二战期间会议对战前和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4. 提高学生的研究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课程内容1. 介绍二战期间重要会议的背景和目的。
a. 慕尼黑会议:重温慕尼黑会议的背景,探讨会议目标和决议。
b. 大西洋宪章会议:分析盟军领导人的目标和宪章内容。
c. 开罗会议:讲解会议讨论的主要议题,重点关注对太平洋战争策略的影响。
d. 德黑兰会议:探究会议对战后国际秩序的影响。
e. 基辅会议:分析盟军关于德国未来解决方案的讨论。
2. 分组研究会议内容。
a.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研究并向全班介绍一个具体的会议(或根据班级规模分配多个会议)。
b. 学生需要阅读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会议的背景、议程、参与人员和决议。
c. 小组根据研究的内容进行展示,并回答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
3. 分析会议共同点和差异。
a. 班级共同讨论各个会议的共同点和差异。
b. 引导学生思考各个会议对二战和战后世界的影响。
c. 鼓励学生与其他小组分享他们的发现和观点。
4. 小结和总结。
a. 教师总结二战期间重要会议的目的、议程和结果。
b. 回顾会议对二战和战后局势的影响。
c. 学生分析并讨论会议对国际关系、政治局势和世界地缘政治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广泛阅读:学生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资料来了解二战期间的会议;2. 分组研究: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研究,并进行展示;3. 全班讨论:班级共同讨论会议的共同点和差异,并分享自己的观点;4. 总结和分析:教师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新版中职历史教材教案

以下是一个新版中职历史教材教案的示例:
标题:二战的爆发与胜利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二战的基本背景和爆发原因。
2. 掌握二战的主要战役、战争局势和转折点。
3. 分析二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全球视野。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 通过展示一些二战的历史照片和影像资料,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
2. 提问:你们知道二战是什么时候爆发的吗?这场战争对世界产生了什么
影响?
二、新课学习(30分钟)
1. 二战背景介绍:讲述二战爆发前的国际局势,包括经济危机、法西斯主
义的崛起、领土争端等。
2. 战争爆发:讲解德国入侵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等事件,介绍二战的起点。
3. 主要战役与局势发展:讲述诸如淞沪会战、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
战役等重要战役,引导学生了解战争的局势和发展。
4. 转折点:分析二战的几个关键转折点,如阿拉曼战役、中途岛战役等,
帮助学生理解战争的走向。
三、深入探究(15分钟)
1. 二战的影响:让学生分组讨论二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包括对国际关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2. 个人观点分享: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二战的认识和观点,引导他们从多
个角度看待历史事件。
四、小结与作业(5分钟)
1. 小结:对本课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二战的重要性和影响。
2. 作业:要求学生课后搜集关于二战的相关资料,准备下节课进行讨论。
教学反思:
课后对本节课进行反思,思考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教学方法是
否得当,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等问题,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二战》教学设计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人教版)一、教学背景分析学情分析1、此教学设计所面对的是初三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判断能力和理解能力,他们的抽象概括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对事物的内在联系的理解也提高了,喜欢独立思考,敢于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
2、战争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加之前两课已经介绍了邪恶轴心的形成及大战的爆发,使学生对于二战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所以他们对于本课有积极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渴望进一步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到底是怎样转折和如何胜利的以及其影响是什么?教材内容分析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在世界现代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苦难与伤痛,法西斯集团的野蛮扩展,激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反抗。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订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在联盟的通力合作下,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等战役后,战略的主动权转向了盟军。
诺曼底登陆盟军开辟了欧洲的第二战场,使德国陷入东西夹击的困境中。
雅尔塔会议的召开对德国战后的处理和战后世界格局有着深远的影响,攻克柏林是法西斯集团中坚力量的瓦解,日本投降标着着二战的结束。
这场战争浩劫使和平发展深入人心。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让学生认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必然性和重大历史意义。
2、使学生掌握二战中的转折和胜利的重大战役(斯大林格列战役、诺曼底登陆、攻克柏林等)3、正确认识二战的性质、胜利的原因、影响和启迪,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综合能力。
过程与方法1、老师拓展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步骤,使其认识联盟建立的必然性。
通过阅读课本,了解联盟建立前的战争形势,让学生讨论联盟建立的意义。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掌握事实概况及影响的基础上,各小组选派代表讲解斯大林格列战役、诺曼底登陆、雅尔塔会议、攻克柏林等内容,并进行小组讲解问答比赛。
3、结合材料,结合现实分析二战的影响和启迪。
4、回忆二战的爆发、进一步扩大等状况,战场形势的转变,分析二战的性质。
初中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第二次世界大战适用年级所需时(说明:课内共用几课时,每周几课时;课外共用几课时)间主题单元学习概述(说明:简述主题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单元的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二战在本册书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包括二战的爆发和二战的胜利两节。
重点:以慕尼黑会议为例,认清绥靖政策的实质及恶劣影响。
简述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逐步扩大的主要事件。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战争形势的转折,意、德、日相继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难点:一是对绥靖政策的实质和危害的理解。
二是如何综合分析苏德战争苏军有效地遏止德军的原因。
英美对法西斯侵略战争的政策转变的原因。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战争形势的转折,意、德、日相继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及其启迪,雅尔塔会议,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作用,法西斯集团的崩溃给我们的认识。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慕尼黑阴谋,法西斯德国吞并捷克斯洛克。
德军“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德军占领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和北欧国家,英国遭到德国飞机的轰炸。
德军对苏联进行突然袭击,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
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等知识内容。
雅尔塔会议及主要协议的历史作用;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诺曼底登陆,在欧洲开辟了第二战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果及影响过程与方法:第一,培养学生阅读地图,提炼信息的能力。
第二,通过补充相关的历史资料,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原有认识去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第三,通过巧妙设置问题创设历史情景,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交流合作查找、整理、筛选、运用各种有效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六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案)

中华书局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学设计呢?今天就让我们去探究吧!讲授新课师:德意日法西斯建立后,是怎样勾结在一起的呢?他们又是怎样进行侵略扩张的呢?让我们先学习第一篇章。
一、慕尼黑协定和绥靖政策的实质师:我们先学习轴心国集团是怎样建立的呢?1.轴心国集团的形成:(1)时间:(2)国家:(3)影响:师:我们去看看三国轴心国集团建立的有关图片。
课件展示图片: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国建立,见第5张PPT。
师:德、意、日结成侵略轴心后,他们更加肆无忌惮地对外进行扩张,德国制造了什么样的阴谋呢?2.慕尼黑阴谋:齐读第一篇章名称。
生:1937年11月。
生:德、意、日正式结成“柏林—罗马—东京”的侵略轴心。
生:三国肆无忌惮地扩军备战,局部战争烽烟四起。
学生观看图片。
有利于学生形成整体感知。
培养从教材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轴心国的位置有所了解。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观看视频,结合课本回答以下问题。
课件播放视频:慕尼黑阴谋,见第7张PPT。
教师明确:(1)背景:①1938年春,吞并奥地利。
接着,要求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区,遭拒绝。
②英、法强迫捷克斯洛伐克满足德国的要求。
(2)时间:1938年9月。
(3)参与国家:德、意、英、法。
(4)内容:签订《慕尼黑协定》,规定:将苏台德区和捷克斯洛伐克南部与奥地利接壤的地区割让给德国;捷方必须在十日内交出上述地区。
师:我们一起去看看慕尼黑阴谋的有关图片吧!课件展示图片:慕尼黑阴谋,见第张PPT。
师:捷克斯洛伐克的人民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情呢?课件展示图片:捷克边境小镇海布的居民流着眼泪“欢迎”德军,见第10张PPT。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捷克斯洛伐克本来是英、法的盟国,为什么对希特勒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呢?教师组织学生读一读:什么是绥靖政策呢?课件补充:20世纪30年代,英法美等国的统学生观看视频。
学生观看图片。
学生观看图片。
学生朗读资料。
创设历史情境,培养学生的兴趣,学生能对慕尼黑阴谋有所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胜 利:
诺曼底登陆——1944、6、6、 雅尔塔会议——1945、2、
德国投降——1945、5、8、
日本投降——1945、8、15、
斯大林格勒会战是二战的转折点。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体验创新。
自制多媒体教力培养
激情引趣 问题探究 合作学习
体验交流
电脑播放《精忠报国》歌曲烘托课前气氛, 由教师提出我们反对战争,希望世界永远和平等 导入新课。
1、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2、二战中具有转折性的战役? 3、二战中召开的国际性会议? 4、德、意、日法西斯投降的时间? 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为什么战初法西斯国家侵略屡屡得
学习共同 体验探究 展示日本 投降资料 师生讨论
团结协作 精神 培养学生 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归纳总结
签署投降书——1945、9、2、
☆讨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取得胜利的
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们带来哪些启示?从现在的伊拉克战争你想
对美国总统说些什么?你认为如何才能避免战争?
巩固拓展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多媒体播 放歌曲
多媒体展 示
自主学习 合作讨论 主体参与 共同进步 师生合作 学习
手?
归纳总结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1、斯大林格勒战役
---二次大战的转折点 2、中途岛海战
---太平洋战场转折点
3、阿拉曼战役
---北非战场的转折点
直观感受 培养兴趣 渲染气氛
质疑探究 培养提出 问题能力 培养学生 收集处理 信息的能 力和爱国 情感
培养学生 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师生合作 培养学生
1、意大利投降——1943、9、3、 ☆意大利的投降说明了什么?
2、诺曼底登陆——1944、6、6、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3、雅尔塔会议---1945、2、 4、德国投降——1945、5、8、 5、日本投降——1945、8、15、
美国总统罗斯福曾经问丘吉尔:应该给这场战争取一个什么名 字。丘吉尔说“……”。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联想,完成丘吉尔 的话。
第 7 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1942、
转1、1、 折:
斯中大途林岛格海勒战战--役-太--平-二洋战战的场转转折点
折阿点拉曼战役---北非战场转折 意大利投降——1943、9、3、
二战教学设计
A18GG】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
第 7 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
课题 教 学 目 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辅助教学 教学流程
第 7 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鹤岗四中
姜晓华
知识与技能 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作用。掌握二战中的
转折点及转折性战役。为取得胜利召开的国际性会
议。法西斯国家的投降及二战的结束。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创
新意识,以及集体合作共同提高的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 1、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是二战取得胜利的重要
与价值观 保证。
2、中国的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伟大
贡献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国和日本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