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大全.doc

合集下载

高二通用地理会考知识点

高二通用地理会考知识点

高二通用地理会考知识点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结构地球是一个近似椭球体,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2. 地球的运动与地理经纬度地球自转和公转导致地球表面的昼夜交替和季节变化。

地理经纬度作为测量地球表面位置的基本系统。

二、自然地理环境1. 气候与气象气候是指一定时期内某地区的天气状况统计特征,包括温度、降水量、湿度等。

气象是研究气候的科学。

2. 植被与土壤植被是指一定地区生长的植物总体。

土壤是由岩石经过风化、侵蚀和剥蚀形成的上地壳固体颗粒堆积体。

三、人文地理环境1. 人口与城市化人口是指某一地区居住的人的总数。

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2. 区域分化与城市群区域分化指不同地区之间发展水平和条件的差异化。

城市群是多个城市及其周边地区构成的连片区域。

四、资源与可持续发展1. 能源与非能源矿产资源能源是指人类可以利用的各种能量资源,如石油、煤炭、天然气等。

非能源矿产资源包括金属矿物、非金属矿物等。

2. 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水资源是指地球上的水体资源,包括江河、湖泊、地下水等。

水环境问题涉及水污染、水资源缺乏等方面。

五、地理与可持续发展1. 自然灾害与减灾自然灾害是指地球自然力量引发的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等。

减灾是指通过各种措施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

2. 国际合作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是指各国之间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合作,包括资源共享、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合作。

六、地理调查与地理信息技术1. 地理调查方法地理调查是指通过实地勘察和数据采集等方法获取地理信息的过程。

2.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地理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进行地理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以上是高二通用地理会考的主要知识点,掌握并理解这些知识将有助于你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保持对地理科目的兴趣,并注重实践与应用,相信你能在地理学习中取得进步!。

高二会考地理知识点梳理整合5篇最新

高二会考地理知识点梳理整合5篇最新

高二会考地理知识点梳理整合5篇最新高二会考地理知识点1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球体。

依据: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实例。

2、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二、地球仪在地球仪上识记以下内容。

南、北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三、纬线、纬度⑴、纬线:在地球仪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的圆圈叫纬线。

纬线有三个特点:①、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②、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最后成一个点);③、自成一个圆。

⑵、纬度:①、赤道为0°,赤道以北为北纬(0°—90°N),赤道以南为南纬(0°—90°S)。

赤道将地球平分南、北两个半球。

纬度数从赤道向北、向南逐渐增大。

纬度值90°。

②、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四、经线和经度1、经线:在地球仪上,连结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经线有三个特点:⑴、指示南北方向;⑵、长度都相等;⑶、自成半圆。

2、经度:⑴、经度的起点是0°经线,也称“本初子午线”。

0°经线以东为东经(0°—180°E);以西为西经(0°—180°W),所以东西经度数为180°。

经度数从0°经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大。

⑵、180°经线:180°E和180°W重合的经线。

⑶、任何一个经线圈,都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

国际上规定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两个半球的分界线。

如:15°W位于东半球;165°E位于西半球。

五、经纬网1、利用经纬网确定地面上任何一点的位置。

2、读经纬网图,能回答有关问题(举例说明)⑴、A点的经纬度:30°W40°NB点的经纬度:10°W10°N⑵、从东西半球看:A点位于西半球B点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A点位于北半球B点位于北半球。

高二地理必修一会考知识点

高二地理必修一会考知识点

高二地理必修一会考知识点1、地理学的概念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空间组织和人类活动的学科。

2、地球形状和地球的运动地球是一个近乎球体的椭球体,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3、地球的尺度与地图的绘制地球尺度指地球上某一物理量与对应现象在地图上的比例关系。

4、地球的重力与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的重力是由地球自身质量吸引物体的结果,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5、地球的大气圈地球的大气圈主要由氮气、氧气、水蒸气和一些稀有气体组成。

6、地球的水圈地球的水圈由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和生物体内的水组成。

7、地球的陆地和海洋地球的陆地和海洋分布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和大陆之间的纬带上。

8、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地理环境对于人类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人类活动又对地理环境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9、地理技术地理技术是指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进行地理研究和应用的方法。

10、地理学科的发展地理学科的发展经历了古代地理学、近代地理学和现代地理学三个阶段。

11、地球的气候系统地球的气候系统由大气、水圈、陆地和生物圈相互作用所形成。

12、气候变化与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变化是指长期气候统计数据的变化,全球气候变暖是当前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

13、地球与环境保护地球与环境保护是促进可持续发展,保护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任务。

总结:地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探究地球表面的空间组织、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了解地球形状和运动、地球的尺度与地图的绘制、地球的内部结构、大气圈和水圈等基本知识点是掌握地理学的基础。

同时,认识地球的陆地和海洋分布、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气候系统和气候变化等内容也十分重要。

地理学的发展和地球与环境保护也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

通过深入学习地理学的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保护我们的地球。

高二地理知识点会考总结归纳

高二地理知识点会考总结归纳

高二地理知识点会考总结归纳
高二地理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自然地理:
- 地球基本性质与结构: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内部结构、板块构造与地震、火山与地壳的运动。

- 气象与气候:大气层和大气环流、气象要素与天气现象、气候类型与分布、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

- 水文与水资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循环、河流和湖泊的特征、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 生物地理:生物的界、门、纲的分类、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人口与资源环境问题。

2. 人文地理:
- 人口与城市:人口与人口问题、城市的性质和功能、城市化进程与城市规划。

- 农业与农村:农业类型及其特征、农业区位与布局、农业发展与农业问题。

- 工业与工业区:工业发展与工业区划、工业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工业问题与环境保护。

- 交通与通信:交通方式及其特点、交通网络与区域联系、通信与信息技术的发展。

3. 地理实践:
- 实地考察和地理实验:实地考察的方法、实地考察的内容、地理实验的设计和分析。

- 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GIS):地图的制作和解析、地图的使用与地图阅读技巧、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在备考高二地理时,建议进行以下总结归纳:
- 将重点知识点整理成条理清晰的笔记或思维导图,以方便自己复习和回顾。

- 高二地理考试以理论知识和实地考察为主,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考试成绩。

- 注意理解地理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掌握地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 积极参与实地考察活动,了解地理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增加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 多做真题和模拟试卷,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水平。

高二地理知识点会考总结归纳

高二地理知识点会考总结归纳

高二地理知识点会考总结归纳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自然地理知识点:
- 大地构造与板块运动:包括地球内部结构、板块构造及运动、地震和火山活动等。

- 气候与气象:包括气候带、大气环流、气象要素和气象预报等。

- 水资源与水循环:包括水循环过程、全球水资源分布和利用、水污染和水资源管理等。

- 生物地理:包括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等。

- 地貌与地理环境:包括地貌类型、河流地貌、海洋地貌和岩溶地貌等。

2. 人文地理知识点:
- 人口与城市:包括人口统计学指标、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等。

- 农业与农村:包括农业类型、农业区位、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等。

- 工业与城市:包括工业类型、工业区位、工业化进程和城市经济发展等。

- 交通与通信:包括运输方式、交通网络和通信技术等。

- 区域开发与规划:包括区域差异和区域规划等。

3. 地理分析方法:
- 图件与地图:包括地图阅读、地图解析和地图制作等。

- 地理信息系统(GIS):包括空间数据操作、地理分析和地图制图等。

以上是高二地理知识点的总结归纳,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定要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应用。

高二地理科目会考知识点归纳

高二地理科目会考知识点归纳

高二地理科目会考知识点归纳1.高二地理科目会考知识点归纳篇一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异:①地理位置差异:位于北纬30度附近,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大致位于北纬43-48度,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②气候条件差异:长三角在_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三角。

③土地条件差异:长三角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三角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2.高二地理科目会考知识点归纳篇二气候的降水类型:全年降水多的就是年雨型,例如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夏季或者夏半年降水多的就是夏雨型,如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_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降水多的就是冬雨型,例如地中海气候。

终年降水少的就是少雨型,例如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3.高二地理科目会考知识点归纳篇三太阳辐射与地球1、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2、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释放的能量3、太阳辐射能的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4、太阳辐射波长范围是0.15-4微米,分为紫外光、可见光和红外光,50%的能量集中于可见光。

5、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生物生长离不开太阳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太阳辐射本身及大气运动、水循环等为人类提供能源为生产生活提供煤、石油等能源4.高二地理科目会考知识点归纳篇四1.晨昏线的概念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夜半球)。

高二地理会考知识点必考点

高二地理会考知识点必考点

高二地理会考知识点必考点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的科学,研究地球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及其相互作用。

在高二地理学习中,有一些知识点是必考的,掌握了这些知识点,将能有效提升考试成绩。

下面将介绍高二地理会考的必考点。

1. 自然地理知识点1.1 地球的形状与地球仪的使用地球是一个近乎球形的天体,通过地球仪可以了解地球的形状、地理经纬度以及地球上不同地区的位置关系。

1.2 大地构造与板块运动大地构造是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和板块运动的科学,了解大地构造理论和板块运动的基本原理对于理解地壳变动以及地理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1.3 地球的水资源与气象要素地球的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水资源的分布、利用以及气象要素的组成与变化规律,有助于理解天气的形成和气候的变化。

1.4 地球的地貌与地理环境地貌是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地理环境是指地球上自然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的综合体,了解地球的地貌和地理环境对于理解地理过程和地球生态具有重要意义。

2. 人文地理知识点2.1 人口与城市人口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了解人口的分布、变化以及人口迁移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有助于理解人口与城市之间的相互关系。

2.2 农业与工业农业是人类最早的生产方式,工业则是现代社会的重要产业。

了解农业和工业的发展现状、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农业与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有助于理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2.3 交通与通信交通与通信是连接地理空间的纽带,了解交通与通信的发展状况、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及交通运输与通信技术的创新,有助于理解地理空间的联系与交流。

2.4 区域经济与全球化区域经济是指特定区域内的经济活动,而全球化则是指世界范围内经济、文化和政治的相互联系和依存。

了解区域经济与全球化的内涵、特点以及对地理格局的影响,有助于理解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和地缘政治的演变。

以上所提到的知识点是高二地理会考中必考的重点内容。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和掌握,学生将能在考试中有所依据和把握。

高二会考地理知识点梳理大全五篇

高二会考地理知识点梳理大全五篇

高二会考地理知识点梳理大全五篇高二会考地理知识点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1、背景:天然气的利用:优点:①干净、清洁、使用方便;②燃烧效率高、比较价格低地位:我国将天然气开发和利用作为21世纪初能源结构优化和石油工业产业升级的重点天然气的分布(陆上):特点:西多东少,北多南少;分布地区:四川、陕甘宁、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大气区:新疆、青海、川渝、鄂尔多斯开发利用格局:①东部油气田(东北、华北)产量递减;②西部地区是我国油气工业新的战略接替区;③西部地区油气开发的限制条件(a勘探开发资金短缺日益严重b西部地区对天然气的市场需求量有限c现有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外运需要);④东部地区对天然气需求市场巨大(a人口稠密、经济增长快,但能源短缺现状长期未改变;b以煤炭为主要能源,使得大气环境恶化、酸雨大面积发生;c煤炭发电和运输占用大量土地、港口和水资源)——我国天然气产品的短缺地区2、西气东输:能源输送大动脉资源保证:塔里木气区、鄂尔多斯气区技术保证:石油化工基地、现代工业体系市场前景广阔:长江三角洲深远影响:东部地区:改善能源结构、改善经济格局(轻重工业的调整)高二会考地理知识点21、地震(1)我国地震的基本特点:分布范围广;频率高,强度大;震源浅,危害大。

(2)我国地震多发的原因:处于地壳活跃地带2、泥石流和滑坡灾害(1)泥石流:定义: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2)类型:①暴雨泥石流:西部和半湿润、半干旱气候过渡带②冰川泥石流:102°E以西的高原(3)泥石流发生的条件:①地形:坡陡谷深的山区②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③植被:缺乏,山坡表层缺少保护④气候:暴雨或连续性降雨或冰雪融水汇集(4)泥石流分布地区:以燕山、太行山、龙门山、邛崃山、大凉山和乌蒙山一线为界;以西:呈带状或片状;以东:呈零星分布(5)滑坡①定义: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二下学期很多理科生会迎来地理会考,而地理会考是注重平时知识点的积累。

以下是小编整理地理会考常考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地理会考。

行星地球
行星地球,在会考中约占13%。

其中对地球运动,要记住自转、公转的特点,特别提醒公转的近日点速度最快在一月初而不是冬至,远日点反之。

地转偏向力主要偏向。

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是南北方向。

昼夜交替和时差关键记住同纬度地方时“东早西晚”;计算某一时区的区时,根据未知在已知的方向“东加西减”时差,算出结果。

判断昼夜长短,太阳直射哪个半球,此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夏至昼最长夜最短,冬至反之。

判断正午太阳高度,某地距直射的纬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四季划分以北半球为准,南半球反之。

五带中只有南北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北极圈一年只有夏(冬)至一天极昼(夜);南极圈反之。

热带除南北回归线一年只有一天直射外,其他都有两次直射。

大气
大气,在会考中约占15%。

大气根本热源是太阳短波辐射,而直接热源是地面长波辐射;大气的削弱作用是针对太阳辐射的;而保温作用是针对地面的,起作用的是大气逆辐射。

热力
环流重点看地球表面哪冷哪热,一般地表冷高压热低压,风由高压吹向低压。

气压带风带中高压都是干燥的,低压都是湿润或多雨的,风带要记风向;气候重点记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气候、地中海气候3种的成因、气候特征和识记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

考生还要注意4个天气系统特点和对我国天气的影响及灾害性天气。

水循环、水资源、洋流、地表形态的塑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多出现在选择题中。

农业工业区位
必修二的农业区位、工业区位的分析,农业地域类型和传统、新兴工业区的分布、生产特点、区位条件是重点,和必修三的产业转移,资源跨区域调配,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湿地、能源、河流流域开发,工业化、城市化、区域特征及比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相结合,可能会出现在最后三道综合题中。

想要得好成绩,考生要认真复习,注重平时积累生活和旅游中的一些常识。

只靠突击复习很难获得高分,地理会考题越来越贴近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