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边DR胸片在1000例重症监护患者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拍摄床边X光片的要点

拍摄床边X光片的要点作者:黄正平来源:《中外医疗》 2011年第11期黄正平(湖北省红安县人民医院放射科湖北红安 438400)【摘要】讨论和总结拍摄床边X光片的技术要点。
【关键词】放射技术床边片投照【中图分类号】 R4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1)04(b)-0182-01由于临床诊疗工作的需要,放射技师常常要到病房为住院患者拍摄床头X光片。
而这些患者大多数因骨关节疾患行牵引固定术而行动不便,或者是卧床不起,意识不清,病情危重者,大大增加了拍片的难度。
为了能拍摄一份满意的x光片,应注意做到如下几点。
1 准备工作放射技师应充分了解拍片的目的和要求。
和患者及其陪护人员进行充分沟通,讲明本次拍摄的要求、步骤和注意事项,以期得到患者及其陪护人员的完全理解,积极配合。
还要调整好技术参数,在尽可能的减轻患者痛苦的前提下,选择最适宜的体位进行投照,并应尽量减少敷料及牵引固定器械的干扰。
如有留置引流管应妥善摆放。
2 投照位置拍摄胸部正位片,若患者能自主配合检查,则可采用坐位后前位。
可让患者骑坐于靠背椅上抱住暗盒,中心线正对其后背相当于第5胸椎水平投照;侧位则让患者侧向坐于靠背椅上,患侧贴近椅背,暗盒放置在患侧与椅背之间,中心线对准第5胸椎平面的侧胸壁中点投照。
若患者不能下床,但意识清醒能配合者,则可采用仰卧前后位,将暗盒放置于背后,让患者两手叉腰,双肩和双肘向前,中心线对准胸骨中点投照;侧位胸片,均可让患者侧卧,患侧在下(如果是液气胸或气胸则健侧在下),暗盒置于身下,双臂上举。
倘若患者意识不清,则嘱随员协助扶持,使患者的双肩双肘向前,尽量将肩胛骨拉出肺野之外,暗盒放在身下投照。
重病人应小心使其头部后仰,以保持气道通畅。
侧位可让病人侧卧,患侧在下贴近暗盒,双臂上举,让随员协助保持所需体位。
如果患者不能侧翻,则可采用水平侧位投照,就是让患者仰卧,双臂上举,暗盒放置患侧胸廓旁,横放竖立,球管呈水平方向投照。
DR成像原理及其临床应用

DR成像原理及其临床应用DR(数字化射线)成像是一种用于获取X射线影像的先进技术,它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将X射线图像转化为数字信号,再经过计算机处理和显示,从而获得高质量的X射线影像。
DR成像原理基于平板探测器,其临床应用广泛,如下所述。
DR成像原理是通过平板探测器将X射线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
平板探测器由大量的探测单元组成,每个探测单元中包含能够感应X射线的硅或其他材料。
当X射线穿过患者体内并到达平板探测器时,硅材料中的电子将受到激发并转化为电荷。
这些电荷被平板探测器上的薄膜电路收集,然后被转换为数字信号。
数字信号经过计算机处理和显示后,形成高质量的X射线影像。
DR成像的临床应用:1.临床诊断:DR成像在临床医学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检查和诊断。
它可以用于骨骼系统的骨折、关节脱位和骨质疏松等病变的诊断。
此外,DR成像也可用于肺部、胸部、腹部和盆腔等区域的影像检查,帮助检测和诊断肿瘤、感染、结石和器官病变等。
2.快速成像:相比传统的胶片成像,DR成像速度更快。
传统的胶片成像需要等待片子曝光、显影和定影等多个步骤,而DR成像可以直接显示图像,因此节省了大量时间。
这对于急诊科室和手术室等需要快速进行检查和诊断的场合尤为重要。
3.耐久性:DR成像在临床中的使用寿命和耐久性更好。
传统的胶片成像需要反复曝光和处理,而DR成像只需将平板探测器放置在X射线束下进行拍摄即可。
这种持久性使得DR成像在长期使用中更加可靠。
4.像素级图像处理:DR成像通过数字信号处理,能够对图像进行各种处理和增强。
通过调整对比度、增加锐度和减少噪音,可以改善图像的质量和清晰度。
这对于医生进行诊断和分析非常有帮助。
总结起来,DR成像原理基于平板探测器将X射线转换为数字信号,从而获得高质量的X射线影像。
其临床应用广泛,包括临床诊断、快速成像、耐久性和像素级图像处理。
DR成像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愈发重要,为临床工作带来了便利和准确性。
床边DR(移动DR)技术规格要求

阳极热容量≥140kHU
3.3
阳极类型:旋转阳极
4
球管支持系统
4.1
旋转立柱曲臂式机械臂,机械臂折叠设计可达到更大焦距
▲4.2
球管焦点距离地面最大距离≥200cm
4.3
球管焦点距离地面高度可变距离≥170cm
▲4.4
球管焦点距离立柱距离(最大伸长)≥120cm
▲4.5
主立柱旋转≥300
4.6
球管支架左右偏转≥90Fra bibliotek▲6.3车体宽度≤58cm
▲6.4
整机总重量(含平板探测器)≤430kg
▲6.5
X射线条件设定及机身位置电动微调:车身面板和球管端均可实现
6.6
驱动方式:双重马达驱动,分别单独控制左右驱动轮,可实现原地旋转
6.7
防碰撞方式:车体前端具备障碍物接触传感器
6.8
具备无线遥控曝光手闸,非红外方式,可穿墙遥控曝光
5.4.1
具备DICOM发送/存储
5.4.2
具备DICOM打印
5.4.3
具备DICOM Worklist工作列表
5.4.4
具备DICOM MPPS
5.5
支持无线数据传输,可连接医院无线热点进行登记信息接收及图像数据发送
5.6
具备长骨拼接摄影软件功能
6
其他
6.1
供电方式:蓄电池供电
6.2
车体移动模式:快速/半速/床边/微调
五、
主要技术规格要求:
1
无线平板探测器
1.1
类型:非晶硅材质,非拼接整板设计
1.2
探测器有效采集尺寸≥14×17英寸
1.3
像素矩阵≥2800×3300
DR摄影检查的优势

DR\CR摄影检查的优势
在现代医学中,X光检查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有许多病人因病情需要而进行X光检查,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手段是X光透视和摄影检查。
现在,许多医疗机构都开展了DR\CR摄影检查,相对X光透视而言,DR\CR摄影检查在以下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1 DR\CR摄影检查受检者接受的辐射剂量大大减少。
众所周知,接受X光照射对人体尤其是造血系统、生殖系统、皮肤和甲状腺有一定的危害,而DR\CR摄影检查可以大大减少受检者接受的X光照射剂量,以胸部检查为例,DR\CR摄影检查受检者接受的X光照射剂量大约只有胸部透视的三十到四十分之一,这样就能显著减低X光照射对人体的危害。
2 DR\CR摄影检查图像清晰,分辨率高。
DR\CR摄影检查可以获取九百万像素的高清晰度、高分辨率的图像,组织器官的细小结构显示的更好。
这样,就便于发现早期的较小的病变,为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机会。
3 DR\CR摄影检查或取得高质量照片便于保存和携带,为日后复诊和外诊提供了便利。
而所获取的影像资料在医疗机构长时间保存,这对治疗后病变有无变化、发生了何种变化提供了客观准确的证据,能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
鉴于DR\CR摄影检查的巨大优势,目前很多医疗机构已经用DR\CR摄影检查替代了胸腹部透视检查,为了您的身体健康,建议大家尽量选择DR\CR摄影检查。
“床旁胸片”知多少?怎样合理的进行“床旁胸片”。

“床旁胸片”知多少?怎样合理的进行“床旁胸片”。
某天我来接夜班时,有同事告诉我晚上XX病房有病人需要拍床边,你晚上去拍一下,不是很着急。
当晚上九点左右时我推着我的小宝马飞奔着,来到XX病房护士站,停了下来。
说道:“你好,我是放射科技师,听我们科同事说,今天你们打电话说XX床需要拍摄床旁胸片,病人现在情况怎么样?”“你好你好,病人现在情况还可以,只是患者自己不愿意下去拍片,所以打电话给你们。
”护士小姐姐说道。
“我去”,我的内心崩溃了,难道护士小姐姐不知道我从遥远的地方来吗?“下次不能这样啊,床旁胸片一般都是急诊危重病人或者不方便下床的病人拍摄的,这种能下床自己走的并且病情稳定的一定要自己下去拍摄”,我有点无奈的说道。
“好的好的,不好意思啊”,护士小姐姐表示歉意。
“今天就算了,我去给他拍摄掉吧?不过下次要注意啊,晚上放射科就我一个人值班。
”这是某天晚上夜班发生的真实事情,我清楚记得。
现在想想,关于床旁胸片,真的是医生一开单,我们就要到吗?我有几点要说。
何为床旁胸片?大家都知道,胸片是胸部的X片。
是DR拍片中常见的检查部位,也是临床医生常用的检查方法。
普通病人可以去放射科进行站立拍片,然后通过拍片得到检查图像报告,临床医生根据图像和报告进行诊断。
但是有一类病人是无法来到放射科进行拍片的,这类病人通常是病情比较危重的病人。
比如ICU病人或者是行动不方便需要拍片的病人。
病人自己不能配合站起,只能躺下,然后我们需要把移动床边机推到病人床前进行拍摄,故叫床旁胸片。
床旁胸片与立位胸片的区别?拍摄床旁胸片可以观察两肺的情况,是否有肺部炎症;是否有胸腔积液和气胸,胸腔积液有多少,气胸压缩多少;观察心脏的形态,心脏是否明显增大;观察骨折情况,是否有骨折以及骨折愈合情况;观察胃管,胃管是否在位等等。
立位胸片和床旁胸片(图片来源于网络)但是,床旁胸片与立位胸片是有区别的:床旁胸片纵膈增宽,仰卧位时胸片正常心胸比增加到0.56,上纵膈增宽可以达到10%到40%。
DR放射检查技术在临床急诊中的应用

DR放射检查技术在临床急诊中的应用DR放射检查技术是当前医学影像学领域中的最新技术之一,相比传统X光技术,这种技术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灵敏度,能更准确地显示人体内部病理变化和异常情况,因此在临床急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技术原理、应用优势和临床表现等方面详细介绍DR放射检查技术在临床急诊中的应用。
一、技术原理DR放射检查技术是数字化X光成像技术的一种,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X射线通过被检测部位后,由数字探测器将信息转换成数字信号,再通过计算机处理得到高清晰度的影像。
相比传统X光技术,DR放射检查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分辨率高:数字探测器的分辨率高,能够捕捉更细微的细节,对于微小病变或病灶有更准确的定位和诊断。
2.反差增强:数字化的成像技术能够对影像进行后处理,对比度更强,能够清晰展现人体内部病理变化和异常情况。
3.数据存储方便:数字化的影像可以进行无损复制和存储,方便医生进行远程会诊、命名和打印成像结果。
二、应用优势1. 快速诊断:DR放射检查技术的成像速度快,可以在几秒钟之内得到高质量的影像,对于急症状患者可以快速进行诊断。
2. 显像质量高:DR放射检查技术的分辨率高,能够更清晰地显示组织结构和病变情况,对于早期发现病变或者疑难病例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度。
3. 辐射剂量小:相比传统X光技术,DR放射检查技术辐射剂量小,对于儿童和孕妇等敏感人群尤为适用。
三、临床表现1. 骨折和损伤诊断:DR放射检查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了解骨折情况和部位,帮助医生进行正确处理和治疗。
同时还可以检查软组织损伤情况,帮助医生做出更细致的诊断。
2. 脑外伤诊断:DR放射检查技术可以快速地获得颅骨和颅腔内病变的影像,诊断脑外伤和颅脑损伤,快速判断颅内血肿、脑实质损伤等情况,为制定治疗计划提供重要依据。
3. 肺部疾病诊断:DR放射检查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诊断肺部疾病,如肺炎、肺结核、肺气肿、肺癌等。
影像能够清晰地显示肺部结构和病灶,有利于进行病情评估和治疗方案制定。
床边CR胸片在CCU患者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CCU 患 者 疾 病 诊 断 中 的 作 用
吴 天 文
( 东省 罗定 市人 民医 院 影像 科 ,广 东 罗定 57 0 ) 广 22 0
[ 中图分类号]T 74 H 7 [ 文献标识码]B [ 文章编号] 10 02—27 (00 7 09—0 36 2 1)0 —0 2 2
胸 片 ,患者 不 能控 制 呼吸 ,存 在 曝光时 间较 长 、监
护设 施 的干 扰及 散射 等不足 ,此外 ,床 边摄 片应 注 意散 射线 累 及邻 近 患者 。应 清楚 认识 床 边摄 片 的这 些 限制 l 。在床 边胸 片上 ,胸 前份 的结 构如 心影 会 】 J 被放 大 ,经 常 会 看 到肺 血 重新 分 布 的 现象 ,此 外 ,
例 在 随后 的复 查 随访 中鉴 别诊 断 明确 。在 诊断 心衰 肺 水 肿 4 肿 ,根 据 床边 C 0例 R胸 片 表 现 鉴 别 有 困
些 困难 。本文 通 过分 析一 组 C U患 者床 边 C C R胸
片 资料及 临床特 点 ,充分 认 识 床 边 C R胸 片 在 C U C 患者心 肺 疾 病 诊 断 中 的 作 用 ,提 高 其 诊 断 的 正 确
3 。% (0例 ) 06 3 ,其 中照 片 条件 不 足所 占比例 较 少
( 6例 ) ;需 重 照 病 例 ( 4例 ) 仅 ,主要 原 因 是 体 位
虑这 些影 像 特点 ,必 要 时可 改 变体 位补 充检 查 。诊 断医师 要 充 分 利 用 C 数 字 化 图 像 技 术 进 行 后 处 R
所 用 x线 床边 摄 片装 置 为爱 克 发 C R系统 。分 析照 片质 量 ,对胸 片 技术 条件 合格 照 片进 行心 肺疾
DR检查是什么?在体检中有什么作用?

DR检查是什么?在体检中有什么作用?如今在数字化的时代中,医疗界中的检查器械产品都向数字化的方向发展,DR系统相比较于国内的传统X光机而言,获得很多医院的关注。
在医学临床中更是广泛应用。
DR检查主要是数字化的平面检查,一些医院在进行检查时,已经将普通的平片检查更新为DR检查,不仅提高了放射科的检查水平,还提高了放射的工作效率。
1、DR检查的概念DR系统指的是直接数字化影像系统。
是利用平板探测器中的影像效果直接转化技术的数字化摄影。
这种检查可以对人体全方面进行系统的检查,特别是检查骨科,骨科的一些患者有颈椎病和腰间盘突出,这时,患者就可以进行检查。
DR检查主要是可以检查患者的骨骼和肺部,但是如果患者的体内有其它的异物,也能够通过DR检查检测出来。
因此,DR检查在医学中的应用比较广泛,成为医院中放射科的主要设备之一。
2、DR系统对患者的检查DR系统数字化的影像与传统放射科的X射线影像都能够得到放射部位的影像,所以,传统的X射线能够照射的部分也可以使用DR系统进行成像。
但是DR系统具有成像清晰、检查环节少,缩短检查时间、对检查者的辐射强度小等优点,比传统的X射线影像更值得在医学临床中推广。
2.1使用DR对体检者胸部进行检查对体检的人员进行胸部检查时,可以使用DR系统进行检查,使用DR系统进行检查很大程度上缩短了患者检查胸部的时间,提高了检查后影像的清晰度。
DR系统中随着KV的增大,有效提高了检查影像的层次以及影像的对比度,有助于医生观察体检者体内被心脏遮挡的左肺下叶的病变情况和纵膈内发生的病变。
与传统的X射线检查的原理有所不同,就使得检查后获得的成像方式也有所差异,使用DR系统检查后呈现影像的质量比较高。
而且在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先对体检者的情况进行登记,再进行检查成像的环节中能够直接读取,接着再对影像的后续进行处理。
通过DR系统减少了检查的环节,提高了检查的效率和影像的采集率,有利于放射科医生对体检者的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床边DR胸片在1000例重症监护患者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摘要]目的探讨对1000例重症监护患者实施床边DR胸片检查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治疗的10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床边DR 胸片对其进行检查,对比检查结果情况。
结果 1000例重症监护患者中,床边DR胸片对肺不张、肺水肿、肺炎、心包积液、胸腔积液等疾病检出率为99.30%,明显高于未检出率(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床边DR胸片显示肺不张、肺水肿、肺炎、心包积液、胸腔积液诊断结果准确率分别为34.20%、23.60%、18.40%、5.80%、15.30%,与病理诊断结果34.50%、23.80%、18.30%、5.60%、15.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优质片903张,对照组918张,观察组优质片率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03,P=0.273)。
结论对重症监护患者实施床边DR胸片检查的临床意义显著,提高了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安全可靠,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床边DR胸片;重症监护患者;病理诊断[中图分类号] R541.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8(c)-0102-03ICU收治的患者均为病情危重、免疫力低下者,易因获得性感染的侵袭而致原发病的加重,故而该护理单元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极高,对家属探视的限制十分严格,但因患者病情的危重状态,又使患者及其家属的探视心理需求高于其他护理单元[1-3]。
重症监护患者一般行动困难,自理能力较差,在日常诊疗过程中存在诸多不便,为提高对疾病的诊断准确性与治疗效果,一些床旁辅助检查措施尤为重要[4],因此,我院开展本项目为进一步研究重症监护患者实施床边DR胸片检查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治疗的10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30例,女470例;年龄30~79岁,平均(53.62±13.77)岁。
纳入标准[5-6]:①患者处于清醒状态,能够接受相关评价;②家属交流沟通能力正常,能够接受相关调查;③患者及其家属愿意参加本研究。
排除标准:①患者在意识状态差,或存在精神方面疾病,无法自行配合完成研究;②患者家属沟通能力差,无法辅助完成检查等。
本研究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患者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目的和方法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主动签署知情同意书。
所有患者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000例床旁DR胸片作为观察组。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由一名家属协助检查人员完成检查,胸片拍摄装置为国产南京普爱床边照相机及锐珂DRX-1 DROC系统照片,并由至少一名副主任医师及一名高年资技师对胸片拍摄的结果进行评价与分析。
选择同一时间段来我院进行DR室进行常规胸片检查病例1000例作为对照组。
1.3观察指标对1000例患者的床边DR胸片检查结果进行统计与观察,并记录分析,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观察1000例患者检查后的疾病确诊准确率情况。
观察两组胸片的拍摄质量并进行比较。
胸片质量评价标准,具体如下。
甲级片:位置正确,图像清晰,对比度好,符合诊断要求;乙级片:位置正确,图像清晰,对比度好,基本符合诊断要求;丙级片:位置差,图像比较模糊,只能看清大致解剖结构;废片:位置差,图像模糊不能诊断。
其中甲级片和乙级片作为优质片。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床边DR胸片检查结果的比较1000例患者中,床边DR胸片显示,肺不张、肺水肿、肺炎、心包积液、胸腔积液等疾病检出率为99.30%,未检出率为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1、表1)。
2.2检测结果准确率的比较1000例重症监护患者中,床边DR胸片显示肺不张、肺水肿、肺炎、心包积液、胸腔积液检测准确率分别为34.20%、23.60%、18.40%、5.80%、15.30%,与病理检测结果准确率(34.50%、23.80%、18.30%、5.60%、(15.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两组患者DR片质量的比较观察组优质片903张,对照组918张,观察组优质片率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03,P=0.273)(表3)。
3讨论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因病情重而处于生理需要及安全需要均受到严重威胁的状态,此时特别渴望获得来自于亲属朋友等的关爱与支持,但出于预防感染及避免过多探视影响患者休养等方面的考虑,ICU一般均采取封闭式管理和限制式探视,这导致患者及家属的探视需求难以获得充分满足而负性情绪程度上升,并且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多种检查方式不便完成,患者家属对检查的结果关注度较高,护患摩擦与纠纷频发[7-8]。
事实上,患者及家属的情况均是处于动态变化且具备个性化特征的,机械的限制性探视制度,已不能适应现代医疗模式人本化理念的要求[9-10]。
重症监护患者中,经治疗后致残率与死亡率均较高,对患者的危害极大,不但伤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同时也为家庭乃至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因比实施有效的床边辅助检查尤为重要[11-12]。
重症监护患者长期卧床的情况下,加重了胸腔疾病的发生率,如肺不张、肺心病、心包积液等,早期诊断的意义十分重大,虽然胸腔疾病具有较多的临床症状,但仍有一部分的患者没有定位体征或不明显,很容易造成对疾病的忽视而错过了诊断与治疗的最佳时期,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本研究显示,1000例重症监护患者中,床边DR胸片显示肺不张、肺水肿、肺炎、心包积液、胸腔积液等疾病检出率为99.30%,高于未检出率(0.70%);床边DR胸片显示肺不张、肺水肿、肺炎、心包积液、胸腔积液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没有差异。
床边DR胸片是近几年来临床上新兴的一种床旁胸部疾病检查手段,该方法主要是通过指导患者做好检查前准备,再将仪器设备等指标调整至适当范围,带到患者的床旁,在患者适当卧位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准确的影像学检查,并且将得到的影像学结果进行一定程度的处理后,由两名影像医师对其作出最终的诊断[13-14]。
床边DR胸片通过多个不同的环节,对患者的胸部结构与胸腔内各个脏器的状态进行整体的诊断,以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为患者的后续治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预后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循环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作用[15]。
在应用床边DR胸片检查后,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是确保影像学检查结果的根本依据。
床边DR胸片能够通过不同的途径,深入地对胸腔内病灶部位进行进一步的剖析,为影像学医师提供更直接、更清晰的影像资料,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使患者对诊断的过程更为满意,临床意义极其重大。
与此同时,床边DR胸片对各个大血管与脏器之间连接的部位检测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该检查方法可以通过及时的、多图检查的成像技术,对胸腔内部结构中的畸形能够准确地诊断,相对于常规彩色超声,床边DR胸片方便快捷,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
但部分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床边DR胸片并不能够完全普及,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进一步加大对此方面的研究,争取减少诊断所需费用,造福于患者,使重症监护患者均能够得到及时且有效的诊断,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临床上日益恶化的医患关系,为患者提供更可靠的治疗手段,使患者治疗后的预后效果更为显著等。
综上所述,实施床边DR胸片对重症监护患者检查的过程中,其临床意义极其显著,较大程度地提高了患者各种胸腔疾病诊断结果的准确性,较为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满意度,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苏勇泉.DR胸片与16层螺旋CT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对比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9):889-890.[2]林家健,黎洁飞,尚来换.16层螺旋CT与DR胸片在诊断肋骨骨折的价值分析[J].中国数字医学,2015,10(4):29-30.[3]王青宏,王凯,张原生,等.CR、DR床旁胸部摄影规范化操作对比分析及应用价值[J].中国辐射卫生,2015,24(1):90-93.[4]刘学文,孙冰伟,许林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235 例的DR胸片诊断及鉴别诊断[J].临床合理用药,2015,8(6):157-158.[5]李征军.利用床旁CR摄片诊断NRDS及其并发症的应用分析[J].江西医药,2015,50(12):1502-1505.[6]商雪林,莫春开,黄柱飞,等.DR双能量减影技术骨组织像在外伤性肋骨骨折诊断的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13, 34(6):50-51.[7]张爱军,王银昌,王超.床旁DR摄影在新生儿气胸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9(22):4258-4260.[8]曹建彪,梁婧,李征,等.数字射线胸片与高仟伏胸片对尘肺病诊断结果的meta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5,31(17):2334-2337.[9]赵胜伟.DR 胸片与高仟伏X线胸片在尘肺病影像诊断中的对比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4):96-97.[10]周云芝,李宝平,刘建新,等.煤工尘肺高千伏胸片和DR胸片对比研究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4,30(11):1450-1452.[11]王太平.胸部DR和16层螺旋CT诊断肋骨骨折的对比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5):612-613.[12]韩扬,顾连兵.高千伏与DR摄片诊断183例尘肺的对比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5):60-62.[13]商雪林,莫春开,黄柱飞,等.DR双能量减影技术骨组织像在外伤性肋骨骨折诊断的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13, 34(6):50-51.[14]宋鑫,魏君,洪常华,等.胸部 DR 双能量减影与DR 胸片及胸部CT吸收剂量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6644-6645.[15]沈明华,王小平.新生儿床边胸部两种X线摄影结果比较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13,35(1):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