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卒中后癫痫的诊断和治疗
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分析

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分析(广东东莞石龙博爱医院广东东莞523320)【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2007年5月-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1204例脑卒中病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脑卒中后癫痫的总发病率为8.14%,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癫痫的发病率最高为22.89%,脑梗死和脑出血病例的早发性癫痫发病率均明显低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皮质层癫痫发作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皮质层下,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表2 各种脑卒中后癫痫类型分布[n(%)]2.3 癫痫发作与脑卒中部位:皮质层癫痫发作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皮质层下,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表3脑卒中部位与癫痫发作分析[n(%)]3 讨论3.1 癫痫发病机制:很多研究表明脑卒中后癫痫主要是由于脑血管出血所引发的弥漫性脑血管痉挛使脑部缺血缺氧所导致,颅内高压、血肿、脑水肿及代谢紊乱等刺激使神经元异常放电会导致癫痫发作[3]。
早发性癫痫发作的机制可能为:脑出血血肿刺激皮层运动区,引发脑局部发生低糖、低氧、低钙以及代谢紊乱刺激神经元放电过度;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者脑出血引发弥漫性或者局限性脑血管痉挛,导致神经元异常放电;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早期脑组织缺血缺氧,会引发钠离子大量内流而改变神经细胞膜的稳定性。
而迟发性癫痫发作的发病机制很可能与脑膜脑瘢痕形成以及神经胶质细胞增生有关[4]。
另外激素水平改变、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的紊乱等均会引发癫痫发作。
总之,癫痫发作的病理生理基础与脑卒中早期缺血缺氧、脑代谢紊乱以及改变神经元细胞膜稳定性等相关,而癫痫发作很可能与神经细胞膜生理特性改变、神经元丢失以及神经元活动同步化等相关。
4 总结通过对本组资料结果进行分析显示,相比于其他类型脑卒中,蛛网膜上腔出血后癫痫的发病率最高,脑梗死和脑出血病例的早发性癫痫发病率均明显低于蛛网膜上腔出血病例,说明癫痫发作与脑卒中类型密切相关,另外皮质层癫痫发作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皮质层,说明脑卒中发病部位与癫痫发作同样具有相关性。
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临床观察护理

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临床观察护理60岁以上的脑卒中后患者易于发生癫痫疾病,患者处于急性期时发生癫痫疾病会导致患者的病情进一步发展,处于恢复其的患者发生癫痫则会导致其原有的一些临床表现更加严重,而可出现意愿外伤害。
笔者对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脑卒中后继发癫痫发作26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以研究其如何进行护理措施,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自2002年至2007年5月以来笔者所在医院治疗26例患者,均为脑卒中后继发癫痫发作,其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在52~83岁之间,中位年龄为66.4岁。
所有患者均进行病史的询问,并对所有患者均进行神经方面的检查,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符合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标准[2],所有患者均经腰穿、mri或ct等检查明确诊断。
所有患者中14例(54%)为脑梗死,脑出血6例(占23%)、蛛网膜下脑出血4例(占15.4%)、脑栓塞2例(占7.7%)。
1.2 癫痫发作的时间:早期癫痫发作(卒中2周以内)15例(57%),在早期发作的病例中有5例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发病后24小时内出现癫痫发作;迟发性癫痫发作(卒中后2周后)11例。
1.3 发作的类型:全身性强直一阵痉挛发作14例(占53.8%);单纯部分发作6例(占23%);单纯部分性发作继发全身发作3例(占7.7%);小发作2例;癫痫持续状态1例(占3.8%)。
2.结果所有患者中2例出现死亡,其死于肺部发生感染、脑疝等疾病;2例患者中有1例为持续的癫痫。
13例患者早期发生癫痫,给予其治疗后癫痫情况得到改善,停止发作,给予其继续应用药物治疗2~4周之后可以停药,观察未再发作。
11例迟发的患者根据其具体的类型应用单一一种药物进行治疗后患者的情况得到明显好转。
3.讨论此疾病可分为迟发性、早期发作。
kllpatrit等[2]曾研究称此疾病和下面几种因素有一定的关联:①患者体内的钠泵衰竭情况改变了其体内的稳定性情况。
脑卒中后继发癫

腹主动脉末端闭塞 为慢性 主髂 动 脉闭塞 性疾 患 (ot l c ar ia oi oc s edsai , ID) 病变涉及 。 cl i i s e A O , uv e s 肾动脉 以下腹 主动脉 、 髂动 脉、 股动脉 、 胭动脉至胫动脉 , 由动脉粥样硬 化引起 。一般 表 多
点及规律 , 对临床诊治具有积极 的指导意 义。本研究通过 对本
卒 中后癫痫 的诊 断标 准与分类标准 : 凡在首次脑卒 中后 即刻或
住 院期 间出现 ≥1 次癫痫发作 , 且除外其他 任何原 因所致 的痫
性发作均 可诊 断 ; 痫 发作 类 型按 19 癫 9 3年 国 际抗癫 痫 联 盟
[ ] 李茂全 , 1 徐克 , 李彦豪等. 临床血管介 入治疗 学.北 京 : 中国协和 医科大学出版社 ,0 5 :0  ̄1 . 2 0 ,25 7 (0 1 70 2 1- - 0 5收稿 )
・
短 篇 ・
脑 卒 中后 继 发 癫痫 的 临床 分 析
陈 怡 梁其 生 叶伟健 梁艳 宁 叶 健
(L E 分类划分 。排 除标准 : 影像学 检查 见肿 瘤及 感染 IA ) 脑
院 4 卒中后继 发癫 痫 患者 的 回顾 性分 析 , 5例 探讨卒 中后 继发
癫痫 的临床特点。
所致癫痫者 ; 其他原因所致的癫痫者 。
2 方 法 .
资料 与方法
1一 般 资 料 .
本文病例均通过病历 回顾及随访采集 , 随访方式 为 电话或 门诊 , 随访 时间为卒 中后至 1年半 。并 对 4 5例患 者 的癫 痫 发 作时间 、 型 , 中类型 , 痫 与 病灶部 位间 的关 系, 类 卒 癫 治疗及 预
中 图 分 类 号 : 7 10 R 4 .2
脑卒中后继发癫痫发作的临床分析

胆 囊 并 胆 总 管结 石 是 临 床 常 见 的外 科 疾 病 ,腹 腔镜 胆 囊 切
除术 现 在 已成 为 了胆 囊 切除 术 的金 标 准口。胆 总管 结石 的微创 治 ] 疗 有 4 可 行 方 法 :可通 过 腹 腔镜 、胆 道 镜 、十二 指 肠 镜 的不 同 种
卒 中为多 ( 5 占2%),发作类型以部分发作为多;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与病灶部位有关,皮质病灶较易发生卒中后癫痫,皮质与皮质下比
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 5 . )。结论 :脑卒中后癫痫发作很常见,其发生率及预后与卒中类型及病变部位性质相关。 0
[ 词] 关键 脑卒 中 ;癫 痫 ;临 床分 析
以P . 为差 异有 统计 学意 义 。 <0 5 0
质下 病变 较 少 ,占1例 ( 1 % ),两 者 比较 ,差 异 有统 计 学意 3 2. 7 义 ( <00 )。卒 中后 癫痫 原发 病 灶 以脑 叶 病变 为 主 ,好 发部 尸 .5 位依 次 为额 叶 、颞 叶 、顶 叶 。其 原 因可 能是 由于皮 质部 以神 经细 胞 和 轴 突为 主 ,更 容易 放 电 ;深部 脑 组 织 以 白质 纤 维 和 树 突为 主 ,癫痫 发生 率较低 。这与 同内部 分报 道结果 相似 。 】 针 对 卒 中后 继 发 痫 性发 作 的 发 病机 制 , 目前 闰 内外 有 以下 解释 :脑 内细胞 多数都 有抗 癫痫 损伤 的保 护机 理 ,达 到一定 阈值 的损 伤 才能 引起 癫痫 的发作 。而脑卒 中可引起 癫痫 发作 阈值 的降
[] 凤军 , 绪亭 , 楠海 , . 镜联 合 内镜 治疗 胆石症 [ . 3刘 智 寿 等 腹腔 J 中华 ] 肝 胆外 科杂 志, 0, () 6 2 41 1: . 0 0 2
76例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治疗

2 2 6・
齐齐哈尔 医学院学报 2 0 1 3年第 3 4卷第 2期
J o u r n a l o f Qi q i h a r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Me d i c i n e , 2 0 1 3 , V o 1 . 3 4, N o . 2
.
经 验 交 流 .
7 6例脑 卒 中后 继 发 性 癫痫 的临床 治 疗
常杰 张云
【 摘要 】 目的 分析脑卒 中后继发性癫痫 的发病机理与治疗方法 。方 法 选 择 2 0 0 5年 8月至 2 0 1 1
年 8月 住 院 的 6 8 5例 脑 卒 中病 患 里 出 现 继 发 性 癫 痫 的 7 6例 , 对 其 临 床 特 点 与 治 疗 情 况 进 行 分 析 。 结
疗效果死亡 , 4例复发患者 , 则对其继 续给药 , 半 年以后停药 , 3例达到满意疗 效 , 另 外 1例再 次发作 , 需要 长期 控 制性 服 药。对 于发生脑卒 中 1 5天之后出现的癫痫 患者 , 当对 其进行 早期发作 控制后 , 连续 对其给药 1~ 3个月停药 , 其 中只有 1 例仍需要长期服药进行控制。 讨论 脑卒 巾后继发型癫痫病 患者 , 脑卒巾发病之前 , 没 有癫痫发作病史 , 癫痫 首次发作于脑 中风血管疾病之后 , 但 文
痫患 者 , 其 中属脑梗死有 1 5例 , 属脑 出血有 6例 , 属蛛 网膜 出 f I I L 有 5例 。在脑 中风发 病后 的第 2周 里 , 出现 3 3例癫 痫 患 者, 其 中属脑梗死有 1 6例 , 属脑 出血有 1 3例 , 属蛛 网膜 出血 有 4例 。在 中风发作 1 5天 以后 , 出现 1 7例 , 其 中属脑梗死 1 1 例, 属脑 出血有 2例 , 属蛛 网膜出血有 4例。 3 . 发作类 型: 首发表现为癫 痫的共 有 1 6例 , 其 中脑 出血 有 9例 , 蛛网膜出血 4例 , 脑梗死 3例 。首发表现为癫痫症 状 的1 6例患者全部 表现 为发作全身强直性阵挛 。其余 病例 中, 有3 2例表现为部分单纯性 发作 , 有2 1例表 现为部 分复杂 发 作, 有 5例表现为全身强直 与阵挛并发 , 有 2例表现为癫痫 持 续, 有 1 例表现为失神性发作 。 4 . 卒 中部位 同癫痫 问的关系 : 癫痫发生于脑叶 的有 3 5例 ( 其 中含大面积梗死 8例 ) , 此外有 8例颞叶 、 7例顶叶 、 5例枕
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病因诊治分析

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病因及诊治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病因及诊治分析。
方法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期间,我院诊治的56例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56例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中,38例以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为主,18例以部分发作为主。
经颅脑ct、mri检查,均可以发现梗死灶,其中41例脑叶梗死、7例内囊梗死、3例丘脑梗死、1例壳核梗死,以及4例多发性梗死。
经过相应治疗后,46例得到完全控制,其中早发性癫痫17例,迟发性癫痫29例。
结论对于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规范、系统地应用抗癫痫药物治疗,才能有效控制癫痫发作,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
【关键词】脑卒中;继发癫痫;病因;诊治缺血性脑卒中继发癫痫作为临床上的常见疾病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癫痫发作可以出现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任何阶段,甚至是作为首发或者主要临床表现出现[1]。
所以,掌握脑卒中继发癫痫的致病因素、临床特点,以及治疗等相关信息,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及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2]。
本研究中,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期间,我院诊治的56例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期间,我院诊治的56例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根据患者的肢体瘫痪、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颅脑ct、mri检查结果,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的相关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确诊为脑卒中后继发癫痫。
56例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中,24例在脑卒中发生2周内继发癫痫,称之为早发性癫痫;32例在脑卒中发生2周后继发癫痫,称之为迟发性癫痫。
56例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中,男46例,女10例,年龄45.0~76.0岁。
1.2治疗方法对于早发性癫痫患者,一般情况下,进行2周抗癫痫药物治疗,然后逐渐停药,同时控制血压、改善脑水肿,预防肺部感染等对症处理,对于出现昏迷或者意识障碍患者,静脉注射安定,或者肌内注射苯巴比妥钠;对于迟发性癫痫患者,多需要长期用药,服药0.5~1年后,再逐渐停药。
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研究

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研究作者:方爽任海霄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01期【摘要】目的对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与发生特点进行讨论,以提高临床认识与医疗质量。
方法从2010年6月到2012年6月,这两年间内作者所在医院神经内科共收治了46例首次发作的脑卒中后癫痫病人。
主要研究方法是通过对这46例病人的脑卒中性质、发作时间、发作类型、卒中部位进行科学的分析。
结果脑卒中的发作类型、性质以及部位等特征与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有明显的联系。
结论对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与发生特点进行讨论,对于提高临床认识与医疗质量,增强病人体质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脑卒中后癫痫;临床;分析研究脑卒中后癫痫对于病人的正常生活有很大的影响,而且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
很多脑卒中病人都在急性期入院,出院后可能出现其他后遗症,因此,要想非常有效地对癫痫进行治疗,需要的治疗时间较长,不少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未能坚持下来,从而导致了其他并发症出现。
该文以作者所在医院神经科的46例首次发作脑卒中后癫痫病人为例,进行了资料收集与分析,望能从中探寻各种关联,以提高临床认识与医疗质量。
1基本资料从2010年6月到2012年6月,这两年间内作者所在医院神经内科共收治了46例首次发作的脑卒中后癫痫病人。
其中男性病人25例,女性病人21例,年龄区间在49岁到83岁,平均年龄为62岁。
他们中有5例脑栓塞、9例脑血栓形成、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6例脑出血,所有诊断均符合相关标准,同时经过MRI、CT证实。
所有病人中,无一例存在癫痫病史,且所有脑卒中患者的首次癫痫发作都与癫痫综合征分类与癫痫发作分类相符合。
2临床分析研究统计学处理均采用SPSS13.0。
2.1脑卒中性质与部位及癫痫发作类型分析46例病人中,共有20例属于部分性癫痫发作,其中有7例出血性卒中,13例缺血性卒中。
共有26例属于全面性癫痫发作,其中有17例出血性卒中,9例缺血性卒中。
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分析

脑卒 中后癫 痫又称卒 中后癫痫 ,是指脑 卒 中前无癫痫病 史 ,在脑 卒 中后 一定时 间内出现的癫痫发作 ,并排除脑部和其它 代谢 性病变 。
脑卒 中后癫 痫是癫 痫最 为常见 的病 因之一 。研究表 明约2 4 %~ %的卒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病情及抑郁程度等方面,差异均
无统计学意义 (>0 5 P . ),具有可 比性 。 0
1 治疗 方法 . 2
抑 郁 是P D的常见 并 发症 ,其 发病 机 制 尚未 明确 ,但有 研 究表
明,P 伴抑 郁的发病 可能与患者 的性别 、发病年 龄、P D D亚型 、疾病
观察组9 例治 愈、1例显效 、8 有效 ,总有效率为7 . %,两组总有 4 例 75 0 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0 5 P . )。 0
[. J 中国实用 内科 杂 志, 0 , () 3. ] 2 5 59: 9 0 2 8
[ MaexRT e “e o i hp tei f ersi ak 4 ] yu .h smt n y o s ” o dpes ni Pri n h s r o n — no’dsae ] y erl 905 :6—6. sn es[ . uo, 9 , 1316 Si JAd N 1 3
严重程 度、文化程 度、多 巴胺受 体激动剂 的应用等 多种 因素有 关 。
Maexo 4 yul等[ 发现伴 抑郁的P 患者脑脊液 中5H 代谢产 物5HA D .T . IA水
对 照 组 :氟 西 汀 2  ̄ 0 / ,疗程 为8 ;观 察 组 :氟 西 汀 0 3 mgd 周 2~ 0 g + O3m / 奥氮平2  ̄mg ,疗程为8 d .5 / 5 d 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纲
• 定义 • 流行病学 • 危险因素 • 致痫机制 • 癫痫发作与卒中预后 • 治疗 • 文献研究
定义与概念
• 卒中和癫痫是神经科的最常见疾病 • 卒中是老年人癫痫发作最常见的原因 • 卒中后癫痫的诊断、治疗存在分歧
定义与概念
• 卒中 • 癫痫发作 • 癫痫 • 早期癫痫发作 • 迟发性癫痫发作 • 卒中后癫痫
动脉粥样硬化 8.3%
其他 12.3%
Rowan AJ et al. Neurology 2005; 64: 1668-73
卒中是成人癫痫的首位病因
卒中是1/3老年癫痫的直接 病因
卒中引起的癫痫 发生率为7%-14%
作者
Lossius MI, Ronning OM, Slapo GD, 等。
离子/递质变化
神经元 缺血缺氧
兴奋性氨基酸 释放 重摄取
谷氨酸 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
痫性发作
含铁血黄素沉积
1. 血肿对脑组织的直接破坏 2. 血液成分的直接刺激 3. 继发性血管痉挛 4. 脑水肿
与缺血性卒中相似
痫痫性性发发作作
含铁血黄素在出血部位及其 周围脑组织沉积
出血性卒中所特有
血管再通
慢性严重颅外颈动 脉狭窄灌注不足
• 根据发作出现的时间 可分为早发性和迟发 性痫性发作
• 过去文献标准:2周为 界
• ILAE推荐:7天为界
• 各国或各研究中心的时间划分 不一,从卒中后2天到30天不等, 多以卒中后14-15天作为划分早 发性和迟发性痫性发作
Jos´e M. Ferro and Francisco Pinto. Poststroke Epilepsy. Drugs Aging 2004; 21 (10): 639-653
胆固醇水平
4
痫性发作
离子/递质变化
1细胞膜通透性改变 2Ca2 + 和Na+在细胞内聚集 3梗死灶周围细胞膜电位去极化 4其他Ca2+介导的效应
抑制性神经元GABA受体敏感性降低 神经兴奋-抑制遭到破坏
痫性发作
离子/递质变化 — Kessler KR 的研究
对象: 卒中后局灶性运动性痫性发作的患者 方法: 以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来测量静止期的长短 结果:静止期明显缩短,可能部分地与功能性或 结构性GABA能神经元损害有关
*Kessler KR, Schnitzler A, Classen J, et al. Reduced inhibition within primary motor cortex in patients with poststroke focal seizures. Neurology 2002; 59: 1028-33
57.4 % 42.6 %
一个脑叶 37.6 % 多个脑叶 62.4 %
以颈内动脉的供血区多见
致痫机制
卒中后痫性发作的病理机制
是并发症,也是后遗症 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一些假设:
神经递质变化 细胞间离子的变化 血管再通 含铁血黄素的沉积 卒中部位 ……
*Garzia Marciani M, Santone G, Sancesario G, et al. Epileptic activity following 10 minute cerebral ischemia in Mongolian gerbils: an lectrophysiological study. Neurosci Lett 1990;112: 48-53
Devuyst G等发现,卒中后痫性发作患者的血清胆固醇 明显低于非痫性发作患者,因此推测: 高胆固醇对防止痫性发作及继发性缺血起到保护作用? 痫性发作导致低胆固醇血症?
Devuyst G, Prodromal and early epileptic seizures in acute stroke: does higher serum cholesterol protect? Neurology 2003 Jul 22; 61 (2), pp. 249-52
Benbir G, Ince B, Bozluolcay M.
Camillo C, Goldstein LB.
来源
Epilepsia 2005;46:1246–1251 Acta Neurol Scand
2006;114:8–12. Stroke
2004;35:1769–1775.
卒中后癫痫发 生率
2.5%—3.1%
3.6%
3% to 67%
危险因素
• 卒中类型
出血性卒中、大脑静脉血栓形成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导 致的ES的发生率明显偏高
心源性脑梗死后出现癫痫发作的风险要高于其他类型 的缺血性卒中
• 卒中部位
皮质卒中 腔隙性脑梗死 脑叶
危险因素
• 卒中严重程度
与病情有关,特别是意识
流行病学
• 卒中是成人症状性癫痫的首要病因,占所有病因的11% • 有1/3的新诊断老年人群癫痫发作或癫痫与卒中相关 • 卒中可使癫痫发作的发生率增加23-35倍,而进展为卒中
后癫痫的风险比同年龄普通人群要高17倍
老年患者中癫痫的病因
பைடு நூலகம்
脑梗塞 38.0%
出血 2.0%
脑外伤 6.9%
原因不明 32.6%
• 早发性和迟发性癫痫发作
早发性
• 卒中前病史
高胆固醇血症能够减少卒中后ES,而卒中前痴呆患者脑梗 死后发生迟发性癫痫发作的风险显著增高
卒中病灶部位与癫痫
颞叶 顶叶 枕叶 额叶 岛叶 深部
41 % 41 % 22 % 12 % 10 % 3.7 %
皮质 皮质下
大脑半球内小动脉自动调 节功能失调、慢性扩张
痫性发作
血管再通后这些 小动脉不能收缩
血管周围感觉神经释 放血管活性神经肽
低灌注
海马
全脑的低灌注也导致痫性发作,尤其如海 马等癫痫起源区对缺血尤其敏感
缺血半影区
缺血半影区在癫痫发作中所起的作用尚未 明确,可能与生化改变导致缺氧后去极化有 关
其它研究
迟发性痫性发作的病理机制
1正常神经元被胶质细胞取代 神经兴奋性持续异常
1神经轴索的重新组织
2异常疤痕的形成 2GABA抑制通路的丧失
与外伤后脑膜组织瘢 3谷氨酸受体比例的改变
痕引起的痫性发作相似
1
3皮质神经元含铁 (出血性卒中后痫性发作的
2
血黄素的存在 发生率高与缺血性卒中)
3
4其他
自由基形成 细胞膜的去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