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_浅基础1

合集下载

第2章浅基础(26-28)1

第2章浅基础(26-28)1
4
9.在计算地基承载力修正特征值时,基 础埋置深度一般自( )算起。对于地 下室,如采用箱形基础或筏基时,基础 埋置深度自( )算起;当采用独立基 础或条形基础时,应从( )算起。
5
10.下面有关建筑物基础埋置深度选择的叙述正 确的是:
(1)当地基中存在承压水时,可不考虑其对基础 埋置深度的影响;
(1)0.02b (2)(0.01~0.02)b (3)(0.01~0.015)b (4) 0.01b
7
12.地基变形验算对具体建筑物所需验算的地基变 形特征取决于建筑物的结构类型、整体刚度和使 用要求,地基变形特征有( ):
(A)沉降量;(B)沉降差;(C)倾斜;(D)局部倾斜。 13.以下基础形式中属于浅基础的形式是( )。 (A)柱下条形基础;(B)箱形基础;(C)筏
5.扩展基础一般包括( )和( )。 6.基础埋深是指( )距天然地面的距离。
3
7.除岩石地基外,天然地基上的箱形和筏 形基础其埋置深度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 ( ),桩箱或桩筏基础的埋置深度(不计 桩长)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 )。
8. 除岩石地基外,基础埋深不宜小于 ( )。为了保护基础,一般要求基础构 造顶面低于最低设计地面至少( )。
净反力可得柱边II-II截
面的弯矩为:
MⅡ
1 24
pj
b
bc
2
2l
ac
(2-61)
AsⅡ
MⅡ 0.9 fyh0
(2-62)
阶梯形基础在变阶处也是抗弯的危险截面, 应验算Ⅲ - Ⅲ 、Ⅳ- Ⅳ截面弯距。柱边和 变阶处计算的配筋取大者。
钢筋布置时哪个方向的钢筋在底部?
偏心荷载作用
(1)确定基础高度
16

基础工程课件 第2章 浅基础设计原理-1

基础工程课件 第2章 浅基础设计原理-1

地基:为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 天然地基:地基土有良好土层,不需经人工
处理,而直接承受基础荷载的天然岩土层, 即为天然地基。
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一般将天然地基上,
埋臵深度小于5m的基础及埋臵深度虽超过5m 但小于基础宽度的基础统称为天然地基上的 浅基础。
人工地基:当天然地基土层较软弱或具有
平板式筏基是一块等厚度(0.5~2.5m)的钢 混平板; 梁板式筏基是在筏板上沿柱轴纵横向设臵基 础梁而形成。

筏板基础可在六层住宅中使用,也可在50层 的高层建筑中使用,如美国休斯敦市的52层壳体 广场大楼就是采用天然地基上的筏板基础,它的 厚度为2.52m。
4.箱形基础
箱形基础是由钢筋混凝土底板、顶板、侧墙、 内隔墙组成,形成一个整体性好、空间刚度大的箱 体。 箱形基础比筏板基础具有更大的抗弯刚度,可 视为绝对刚性基础,产生的沉降通常较为均匀。适 用于软弱地基上的高层、重型或对不均匀沉降有严 格要求的建筑物。
砖墙

底板 垫层
过梁
(a)
(b)
单独基础
图2-2墙下扩展条形基础
图2-3墙下独立基础
(a)
(b)
(c)
柱下独立基础
2. 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条形基础——长度远大于宽度的基础 分为墙下条形基础、柱下条形基础和十字交叉条形基础。 墙下条形基础:横截面积根据受力条件又可分为不带肋 和带肋两种。可看作是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特例,其计算 属于平面应变问题,只考虑在基础横向(扩展方向、基底宽 方向)受力发生破坏。
表3-1 基础材料 混凝土基础 毛石混凝土基 础 砖基础 毛石基础
无筋扩展基础台阶宽高比的允许值 台阶宽高比的允许值 pk≤100 1:1.00 100< pk≤200 1:1.00 200< pk≤300 1:1.25

浅基础1( 2.4承载力及变形计算)讲解

浅基础1( 2.4承载力及变形计算)讲解
起的地基变形,对于砌体承重结构应由局部倾斜值控制, 0.002-0.003; 对框架和单层排架结构应由相邻柱基沉降差控制; 对于多层、高层、高耸结构应由倾斜值控制,必要时,应控制 平均沉降量。 必要时,需预估建筑物在施工期间和使用期间地基变形值
2019/5/31
黑龙江工程学院
19
2.刚性基础与扩展基础
3)按规范承载力表确定
规范给出了按野外鉴别结果、室内物理、力学指 标,或现场动力触探试验锤击数,查取地基承载力特
征值的表格,求得fak。
砂土承载力特征值fak
击数N
10
15
30
50

中砂、粗砂
180
250
340
500
粉砂、细沙
140
180
250
η b、η d—基础宽度和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查表2-5; γ —基底持力层土的天然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有效重度γ ′;
b—基础底面宽度,当b<3m按3m计,当b>6m按6m计; γ 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有效重度; d—基础埋置深度,当d<0.5m按0.5m计。一般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在填 方整平地区,可自填土地面标高算起,但填土在上部结构施工后完成时,应从天然地
ck ccm 8
2.刚性基础与扩展基础
公式中 ck ,k 的确定
统计修正系数 c

1 1.704 n
4.678 n2




c
1 1.704 n

4.678 n2



c
k m
ck ccm
n
i
i 1
n

第2章 浅基础

第2章 浅基础

计算土压力、地基稳定性时,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 效应的基本组合,分项系数为1.0。
基础结构计算时,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效应组合与地基反 力,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采用相应 的分项系数。
• 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基本组合值可取 标准组合值的1.35倍。
S=1.35Sk
地基基础设计原则 • 概率极限设计法与极限状态设计原则 • 极限状态设计法为从结构的可靠度指标来 度量结构的可靠度,并且建立了结构可靠 度与极限状态方程关系的设计方法就是以 概率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 极限状态分为两类: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地基土层 组成类型

好 软 软
(A) (B) A:考虑荷载情况,按最小埋深要求确定; B:考虑人工地基,连续基础或深基础方案;
(C)
C:地基土分为两层,上硬下软: 硬土层厚度满足要求时,尽量“宽基浅埋”( 中 小型,6层以下的住宅); 硬土层厚度很薄时, 按B情况考虑;
地基土层 组成类型

(D) D:地基土分为两层,上软下硬:
在结构设计中,不直接按可靠指标来研究,而是根 据两种极限状态要求(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承载能 力极限状态)设计要求,采用以荷载代表值,材料 设计强度(标准强度),分项系数,几何参数标准 值及各分项系数表达的实用表达式去设计。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针对结构的受力性能,最大承 载力等对于安全可靠度方面的,比如梁被压断;正 常使用极限状态是针对结构构件的适用性和美观性 方面的,比如梁未断裂,但出现了裂缝。
• 2.岩石地基 • 当岩层距地表很近或高层建筑、大型桥梁等荷载通 过基础底面传给土质地基,地基土体承载力、变形 验算不能满足相应规范要求时,则必须选择岩石地 基。(如南京长江大桥的桥墩基础) • 岩石根据成因不同,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它们有足够的抗压强度,颗粒间有较强的连接。硬 质岩石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可高达60MPa以上,当 岩层埋藏浅,施工方便时,它应是首选的天然地基 持力层。

中职教育-《基础工程》第四版课件:第二章 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一)(人民交通出版社).ppt

中职教育-《基础工程》第四版课件:第二章  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一)(人民交通出版社).ppt
第二章 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
第二章 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
定义:通常将埋置深度较浅(一般在数米以内),且施
工相对简单的基础称为浅基础。
特点:施工一般采用敞开挖基坑修筑基础的方法,故亦
称为明挖基础。设计计算时可以忽略基础侧面土体对基础 的影响,基础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法也较简单。
回顾
第二章 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
2-1天然地基上浅基础的类型、构造和适用条件
第二章 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
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的概念
基础在基底反力作用下,在a-a断面产生弯曲拉应力和剪应力
若超过了基础圬工的强度极限值,为了防止基础在a-a断面开
裂甚至断裂,可将刚性基础尺寸重新设计,并在基础中配置 足够数量的钢筋,这种基础称为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
第二章 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
刚性基础的概念
基础在外力(包括基础自重)作用下,基底的地基反力 为σ,此时基础的悬出部分a-a断面左端,相当于承受着强 度为的均布荷载的悬臂梁,在荷载作用下,a-a断面将产 生弯曲拉应力和剪应力。当基础圬工具有足够的截面使材 料的容许应力大于由地基反力产生的弯曲拉应力和剪应力 时,a-a断面不会出现裂缝,这时,基础内不需配置受力 钢筋,这种基础称为刚性基础。它是桥梁、涵洞和房屋等 建筑物常用的基础类型。
回顾
➢天然地基:没有经过人为加固处理的地基 ➢人工地基:需人工加固的软弱地基 ➢浅基础:埋深较浅,用一般方法、工艺施工 ➢深基础:(桩基、沉井),特殊工艺施工
方 天然地基

组 合
人工地基
浅基础 深基础
方 案 选
造价低 易施工 安全合理
择 技术先进
2-1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的类型、构造和适用条件
第二章 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

基础工程 第二章:浅基础

基础工程 第二章:浅基础

Fk f a G d w hw
Fk f a G d w hw
(独立基础)
b

b
(方形基础) (条形基础)
b
Fk fa Gd

b
Fk f a G d w hw
• 基础底面面积确定步骤
暂不考虑宽度修 正
f a f ak d m (d 0.5)
饱和粘土短期承载力:fa=3.14cu+γmd 地基与基础底面宽度无关
• 按静载荷试验方法确定
载荷试验装置 荷 载 次梁
支 墩 百分表 试坑
承压板 主梁
千斤顶
静载荷试验装置
静载荷试验装置
试验p~s曲线及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
低压缩性土
高压缩性土
p~s 曲线为“陡降型”; 一般取“比例界限荷载 p1”作为地 基承载力特征值;
2.5 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
1.按地基持力层承载力计算基础底面尺寸 2.地基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 3.按允许沉降差调整基础底面尺寸 4、地基稳定性验算
1. 按地基持力层承载力计算基础底面尺寸 中心荷载作用
• 持力层承载力要求:
Fk Gk d 持力层
pk f a
• 基底压力
pk
Fk Gk A
• 基础底面面积及埋深: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标准组合;
• 地基变形: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准永久组合; • 地基稳定:承载力极限状态、基本组合; • 基础结构内力与强度:承载力极限状态、基本组合。
基本组合值=1.35标准组合值
地基基础设计原则: • 所有建筑物的地基计算应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 • 设计等级为甲、乙级的建筑物,均应按地基变形 设计;

基础工程第二章_浅基础

基础工程第二章_浅基础



计算地基承受荷载
确定基底平面尺寸

必要时的验算
(软弱下卧层强度、变形稳定、抗滑验算等)
计算地基净反力
基础结构设计(基础剖面尺寸、配筋)
编制施工说明、绘施工图
二、浅基础设计方法
常规设计法 考虑地基基础上部结构相互作用的方法
三、地基基础设计原则
1、对地基计算的要求
地基复杂程度
分级 建筑物规模 依据 功能特征
选择地基基础类型时要考虑的因素:
建筑物的性质
用途 重要性 结构形式 荷载形式 荷载大小
地基的工程地质 和水文地质条件
岩土层的分布 岩土的性质 地下水
建筑物的型式与功能 场地勘察与室内试验资料 上部结构荷载资料
场地施工技术条件
基础型式方案比较

拟定基础型式及平面布置

确定基础埋深
步 骤
确定地基承载力
(5)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基本组合值可取标准组 合值的1.35倍。
(6)基础设计安全等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结构 重要性系数应按有关规范的规定采用,但结构重 要性系数γ0不应小于1.0。
第二节 浅基础的类型
▪扩展基础 ▪联合基础 ▪柱下条形基础 ▪柱下十字交叉基础 ▪筏形基础 ▪箱形基础 ▪壳体基础
5、冻胀土中基础埋深的要求
dmin = zd– hmax
Zd 设计冻深; Z0 标准冻深;
hmax允许残留冻土最大厚度
室内地面
Z0 Zd
dmin hmax
基础埋深
冻胀丘Pingo
随冻结面向下发展,当冻结层上水的压力大于上覆土层强度时,地 表就发生隆起,便形成冻胀丘。
基础埋深
基础埋深
第四节 浅基础的地基承载力

基础工程--浅基础

基础工程--浅基础

b200
150 150
15d 600 1000
h350
200
200
毛石基础 钢筋混凝土基础 灰土基础
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100
300 120 60 120 h1 h2 h H
40d
崔自治
第二节 浅基础类型
二、按受力情况分类 ⑴刚性基础:由砖,毛石,毛石混凝土,混凝土,灰 土,三合土等材料建造的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独立 基础。 ⑵扩展基础:系指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和柱下钢 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⑶连续基础

hw
Z
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崔自治
第三节 基础埋深选择
⑸土的冻胀和融陷性 ①冻胀性 《规范》GB50007依据土的类型、含水量,地下水 位低于冻深的最小距离和平均冻胀率将地基土分为不冻 胀、弱冻胀、冻胀、强冻胀和特强冻胀土。 ②设计冻深 Zd Z0 zs zw ze
式中:
三、浅基础设计应掌握的资料
⑴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 ⑵当地的建筑经验,施工条件和材料供应情况。 ⑶上部结构的类型,布置,建筑物的安全等级。
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崔自治
第二节 浅基础类型
一、按材料分类
8@100 砖基础
二皮一收 0.450 60 60 二一间隔收 0.000 混凝土基础 60 500 240
崔自治
作业
1、P28:1,3 2、P52:1,2,3,4,6,8
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崔自治
第一节 概述
浅基础是埋深不大于5m,也不大于基础底面宽度, 施工技术简单,地基不做处理或稍作处理就在其上建造 的基础。 浅基础造价比较低,是多层和低层建筑常用的 基础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M II = p j (b − bc ) (2l + ac ) 24
垂直于II- 截面的受力筋面积: 截面的受力筋面积 垂直于 -II截面的受力筋面积:
As II
M II = 0.9 f y h0
同理:地基净反力对基础变阶III- 截面产生的弯矩为: 截面产生的弯矩为 同理:地基净反力对基础变阶 -III截面产生的弯矩为: 基础变阶
二、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设计
墙下条形基础的截面设计包括:基础高度和 墙下条形基础的截面设计包括:基础高度和基础底板 配筋。 配筋。 地基净反力p 的概念: 地基净反力 j的概念: 仅由基础顶面处的荷载所产生的的地 基反力,即 基反力 即: F pj = A 基底压力: 基底压力:
F +G p= A
bm-冲切破坏锥体斜裂面上、下边长 t、bb的平均值,如 冲切破坏锥体斜裂面上、下边长b 的平均值, 图示: 图示:
Fl = p j A1
A1-冲切力的作用面积,如图示: 冲切力的作用面积,如图示: 时有: 当 b ≥ bc + 2h0 时有:
l ac b bc A1 = − − h0 b − − − h0 2 2 2 2
V h0 ≥ 0 .7 f t
M As = 0.9 f y h0
三、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设计
1、构造要求 、 除应满足条形基础的要求处, 除应满足条形基础的要求处, 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1)阶梯形基础的每阶高度,0-500mm;当基础高 宜为 ; 度大于600mm而小于 而小于900mm 度大于 而小于 时,阶梯形基础分为二级; 阶梯形基础分为二级; 当基础高度大于900mm时, 当基础高度大于 时 则分为三级; 则分为三级;当采用锥形基 础时, 础时,其边缘高度不宜小于 200mm,顶部每边应沿柱边 , 放出50mm. 放出
3、偏心荷载作用
若只在长边方向产生偏心, 若只在长边方向产生偏心,且e<L/6则基础边缘处的 则基础边缘处的 最大净反力设计值: 最大净反力设计值: F 6e0 F 6M ) p j max = + 2 或 p j max = (1 + lb l lb bl 则基础高度: 则基础高度:
p j max A1 ≤ 0.7 β hp f t bm h0
第2章 浅基础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概述 浅基础的类型 基础埋置深度的选择 浅基础的地基承载力 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 扩展基础设计 联合基础设计 减轻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措施
2.6
扩展基础设计
一、无筋扩展基础设计 二、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设计
一、无筋扩展基础设计
M III
1 2 = p j (l − l1 ) (2b + b1 ) 24
垂直于III- 截面的受力筋面积: 截面的受力筋面积 垂直于 -III截面的受力筋面积:
As III
M III = 0.9 f y h10
同理:地基净反力对柱边Ⅳ 截面产生的弯矩为 产生的弯矩为: 同理:地基净反力对柱边Ⅳ- Ⅳ截面产生的弯矩为: 柱边
p j max
F 6M = + 2 b b

p j max
F 6e0 = (1 + 2 ) b b
则悬臂根部的剪力和弯矩设计值: 则悬臂根部的剪力和弯矩设计值:
1 V = ( p j max + p j )b1 2 1 M = (2 p j max + p j )b12 6
则基础的高度和配筋: 则基础的高度和配筋:
(a)二一间收 二一间收
(b)二皮一收 二皮一收 砖基础构造
(2)砌石基础 (2)砌石基础 毛石基础的每阶伸出宽度不宜大于200mm, 毛石基础的每阶伸出宽度不宜大于 , 每阶高度通常取400~600mm,并由两层毛石错 每阶高度通常取 , 缝砌成. 缝砌成
(3)素混凝土基础 3)素混凝土基础 3)
2、轴心荷载作用
(1)基础高度
墙下条形基础的受力条件是平面应变,即破坏只发生在 墙下条形基础的受力条件是平面应变 即破坏只发生在 宽度方向,常常由于底板产生斜裂缝而破坏 常常由于底板产生斜裂缝而破坏,因此按抗剪强 宽度方向 常常由于底板产生斜裂缝而破坏 因此按抗剪强 度验算底板的厚度,由下式确定 由下式确定: 度验算底板的厚度 由下式确定: 沿墙长度方向取1m作为计算单元 沿墙长度方向取 作为计算单元
则基础弯矩为: 则基础弯矩为:
MI = 1 ( p j max + p j )(2b + bc ) + ( p j max − p j )b (l − ac )2 48
[
]
2.7 联合基础设计
典型的双柱联合基础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矩形联合基 础、梯形联合基础和连梁式联合基础 设计假定: 1)基础是刚性的,一般认为当基础高度小于柱距的1/6 时,基础可视为刚性的。 2)基底压力为线性分布 3)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土质均匀 4)不考虑上部结构刚度的影响。
1 2 M I = p j A1234l0 = p j (l − ac ) (2b + bc ) 24
垂直于I- 截面的受力筋面积: 截面的受力筋面积 垂直于 -I截面的受力筋面积:
MI As I = 0.9 f y h0
同理:地基净反力对柱长边II- 截面产生的弯矩为: 截面产生的弯矩为 同理:地基净反力对柱长边 -II截面产生的弯矩为: 柱长边
V ≤ 0.7 f t h0
V = p j b1
V h0 ≥ 0.7 f t F pj = b
V-为剪力设计值,F-相应于荷载效 -为剪力设计值, - 基本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 应基本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 竖向力 ft-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b1-基础悬臂部分的挑出长度; 基础悬臂部分的挑出长度; h0-基础有效高度
1、构造要求
(4)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5)当基础的宽度大于或等于 )当基础的宽度大于或等于2.5m 时,底板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取宽度 的0.9倍,并宜交错布置; 倍 并宜交错布置;
1、构造要求
(6)基础底板在 形及十字形交 )基础底板在T形及十字形交 接处, 接处,底板横向受力钢筋仅沿一 个主要受力方向通长布置, 个主要受力方向通长布置,另一 方向的横向受力钢筋可布置到主 要受力方向底板宽度1/4处 图 。 要受力方向底板宽度 处(图b)。 在拐角处底板横向受力钢筋应沿 两个方向布置(图 。 两个方向布置 图c)。
无筋扩展基础系指由砖、毛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 无筋扩展基础系指由砖、毛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 灰土和三合土等材料组成的墙下条形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 灰土和三合土等材料组成的墙下条形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 由于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较低, 由于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较低,因 此必须控制基础内的拉应力和剪应力, 此必须控制基础内的拉应力和剪应力, 设计时通过控制材料强度和台阶宽高比 来确定基础截面尺寸。 来确定基础截面尺寸。 刚性基础的台阶宽高比应要求: 刚性基础的台阶宽高比应要求:
b2 b − b0 = ≤ tan a h h
无筋扩展基础的构造要求 无筋扩展基础的构造要求
(1) 砖基础细部构造 砖基础一般做成台阶式,俗称“大放脚” 砖基础一般做成台阶式,俗称“大放脚”。其砌 筑方式有两种,一是“二一间收” 筑方式有两种,一是“二一间收”,如图 (a) ,另 一是所示“二皮一收” 一是所示“二皮一收”,如图 (b)所示 所示
M IV
1 2 p j (b − b1 ) (2l + l1 ) = 24
垂直于Ⅳ 截面的受力筋面积 的受力筋面积: 垂直于Ⅳ - Ⅳ截面的受力筋面积:
As IV
M IV = 0.9 f y h10
最后按A 中的大值配置平行于L边 最后按 sI和AsIII中的大值配置平行于 边 方向的钢筋,并放置在下层; 方向的钢筋,并放置在下层; 中的大值配置平行于b边方向 按AsII和AsIV中的大值配置平行于 边方向 的钢筋,并放置在上排。 的钢筋,并放置在上排。
2、轴心荷载作用
(2)基础底板配筋
悬臂根部的最大弯矩设计值M为 悬臂根部的最大弯矩设计值 为:
1 2 M = p j b1 2
则基础每米长的受力钢筋载面面积: 则基础每米长的受力钢筋载面面积:
M As = 0.9 f y h0
fy-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3、偏心荷载作用
基础边缘处的最大净反力设计值: 基础边缘处的最大净反力设计值:
1、构造要求
(1)梯形截面基础的边缘高度,不宜小于 )梯形截面基础的边缘高度,不宜小于200mm;基 ; 础高度小于250mm时,可做成等厚板。 础高度小于 时 可做成等厚板。
1、构造要求
(2)垫层的厚度不宜小于 )垫层的厚度不宜小于100mm,每边伸出基础 ,每边伸出基础50 ~100mm,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为C10 ,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为
为保证基础不发生冲切破坏, 为保证基础不发生冲切破坏,必需使冲切锥体以外的地基 净反力所产生的冲切力小于或等于冲切面处混凝土的抗冲 切力能力。 切力能力。
2、轴心荷载作用 、 (1)基础高度 ) 对矩形截面柱的矩形基础应验算柱与基础交接处以及基 础变阶处的受冲切承载力,以确定基础高度是否满足要求 以确定基础高度是否满足要求。 础变阶处的受冲切承载力 以确定基础高度是否满足要求。 对于矩形基础一般沿柱短边一侧先产生冲切破坏, 对于矩形基础一般沿柱短边一侧先产生冲切破坏,所 一般沿柱短边一侧先产生冲切破坏 以只需根据短边一侧的冲切破坏条件确定基础高度。 以只需根据短边一侧的冲切破坏条件确定基础高度。
时有: 当 b < bc + 2h0 时有: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