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课件
合集下载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课件)-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

②能源结构问题
我国目前的能源结构以化石燃料为主,这必然使我们面临着 两个严峻的问题:
一是化石燃料的蕴藏量有 限,社会对能源的大量需求 导致能源枯竭;
二是大量化石燃料的开采 和利用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 染和生态破坏.
世界能源消耗
中国能源消耗
二、能量与可持续发展
③能源资源分布不均
主要表现在经济发达地区能源短缺和农村商业能源 供应不足,必须依靠北煤南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南水北调等工程来缓解这些地区的资源短缺状况。
②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依靠科技进步改变能源结构、开发和推广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已成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当务之急.
二、能量与可持续发展
未来的理想能源应该是来 源丰富、可再生、洁净、安全, 获取方便且经济的。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 水能和氢能这五种能源今后将 会优先获得开发和利用。
4. 热机的效率
对于热机来说,转化为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所释放的 能量之比叫作热机的效率。
为了提高热机的效率,人们一直 在努力地减少热机工作过程中各种能 量的损失。由蒸汽机发展为喷气发动 机,能源利用效率从6%提高到50% 以上。可见,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离 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
热机的效率
名称
效率
二、能量与可持续发展
2. 我国面临的能源问题
①我国人口众多,能源短缺 据统计,我国煤炭资源的人均可开采量是89.8t,仅约为世界平均水 平的55%;石油资源的人均可开采量是2.6t,仅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1%;天然气资源的人均可开采量是1074m³,仅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5%,如图所示。
二、能量与可持续发展
九年级下册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课件

详细描述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各国政府和企业纷纷加大清洁 能源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未来,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将在能源结构 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核能的安全与利用
总结词
核能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其安全和利用问题备受关注,需要加强监管和 技术创新。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目录
• 能源概述 • 可持续发展概述 •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未来能源发展趋势 • 实践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能源概述
能源定义与分类
能源定义
能源是一种自然界中能够提供能 量的物质和自然现象,是人类社 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所必需的 宝贵资源。
能源分类
能源可以根据其形成方式、利用 方式和属性进行分类,如化石能 源、核能、太阳能、风能等。
建议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国 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能源和环境挑战。
THANKS
感谢观看
推广节能技术和产品,提高能 源利用效率。
发展清洁能源
鼓励和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
制定排放标准
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限制高 污染产业的发展。
实施绿色税收政策
对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征收环 保税,鼓励企业采取环保措施
。
04
未来能源发展趋势
清洁能源的发展前景
总结词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清洁能源的发展前景广阔,将逐渐成为未来能源的 主导。
德国政府推出了多项计划,以提高能源效 率并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这些计划包 括对建筑物进行节能改造、推广节能设备 和技术、提高工业和交通领域的能效标准 等。这些措施显著提高了德国的能源效率 ,减少了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各国政府和企业纷纷加大清洁 能源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未来,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将在能源结构 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核能的安全与利用
总结词
核能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其安全和利用问题备受关注,需要加强监管和 技术创新。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目录
• 能源概述 • 可持续发展概述 •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未来能源发展趋势 • 实践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能源概述
能源定义与分类
能源定义
能源是一种自然界中能够提供能 量的物质和自然现象,是人类社 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所必需的 宝贵资源。
能源分类
能源可以根据其形成方式、利用 方式和属性进行分类,如化石能 源、核能、太阳能、风能等。
建议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国 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能源和环境挑战。
THANKS
感谢观看
推广节能技术和产品,提高能 源利用效率。
发展清洁能源
鼓励和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
制定排放标准
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限制高 污染产业的发展。
实施绿色税收政策
对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征收环 保税,鼓励企业采取环保措施
。
04
未来能源发展趋势
清洁能源的发展前景
总结词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清洁能源的发展前景广阔,将逐渐成为未来能源的 主导。
德国政府推出了多项计划,以提高能源效 率并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这些计划包 括对建筑物进行节能改造、推广节能设备 和技术、提高工业和交通领域的能效标准 等。这些措施显著提高了德国的能源效率 ,减少了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三、优化经济发展模式(3/6)
o中国产业现状
• 以高耗能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只占33%,不到美、日一半 1999年美国、日本、中国不同产业的产值、能耗比重,%
国家
美国 日本 中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产值比 重
1.62
能耗比重 产值比重
-
24.93
能耗比 重
36.7
1.48
-
32.13 47.1
17.63
13.9 135 30.9 10.3 45.0
16.5 140 31.5 11.8 52.4
30.0 195 37.0 15.4 81.1
50.0 243 42.0 20.6 119.0
中国 0.91 1.01 1.08 1.27 2.14 3.33
tce 世界 2.05 2.14 2.22 2.29 3.10 3.74
3.67
12.03
3.42
2.14
1.67
29.35
10.20
4
一、中国能源的基本特点(3/5)
o浪费严重,需求量大
•需求量大
能源需求预测
年份
1996 2000 2002 2004 2020 2035
能源总量
亿tce
%
中国 世界 美国 中/世 中/美
11.4 124 29.0 9.2 39.0
12.8 131 30.3 9.8 42.2
4.7
49.42 69.7
第三产业
产值比 重
73.45
能耗比 重
63.3
66.39 51.0
32.95 21.2
• 冶金、化工、建材,产值不足工业总产值20%,耗能超过60%
人教教材《能源与可持续发展》PPT高中物理课件

解析 在发生能量转化的宏观过程中,其他形式的能量最 终转化为流散到周围环境的内能,无法再回收利用,这种现象 叫能量耗散.能量耗散并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宇宙中的能量 既没有减少,也没有消失,它从能量角度反映出自然界中与热 现象有关的宏观自发过程具有方向性,故A、C两项错误,B、 D两项正确.
课时训练
4.(多选)下列关于能量耗散的说法,正确的是(BCD ) A.能量耗散使能的总量减少,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B.能量耗散是指耗散在环境中的内能再也不能被人类利用 C.各种形式的能量向内能的转化,是能够自动全额发生的 D.能量耗散导致能量品质的降低
解析 能量耗散是能量在转化的过程中有一部分以内能的 形式被周围环境吸收,遵守能量守恒定律,但使得能量的品质 降低,故A项错误,D正确;耗散的内能无法再被利用,B项正 确;其他形式的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全部转化为内能,但相 反过程却不能够全额进行,C项正确.
3.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次重大飞跃, 它是最普遍、最重要、最可靠的自然规律之一.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C )
A.因为能量守恒,所以不需要节约能源 B.因为能量不会消失,所以不可能有能源危机 C.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D.能量可以被消灭,也可以被创生
解析 自然界的总能量是守恒的,能量既不能被消灭,又 不能被创生,但随着能量耗散,能量可以利用的品质会降低, 可利用的能源会减少,所以会有能源危机,我们要节约能源,C 项正确.
解析 除重力外其余力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变化量, 除重力外其余力做正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加量,故A、C两项 错误;由动能定理,可知合力做功是动能变化的量度,合力做 正功,物体的动能一定增加,重力势能的变化是看重力是否做 功,故B项正确,D项错误.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PPT精品课件

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1.能量的存在形式及相互转化 (1)各种运动形式都有对应的能:机械运动有机械能,分子的热 运动有内能,还有电磁能、化学能、原子能等。 (2)各种形式的能,通过某种力做功可以相互转化。例如,利用 电炉取暖或烧水,电能转化为内能;煤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列车刹车后,轮子温度升高,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14mgh
D.12mgh
第十七页,共四十三页。
A [去掉右侧盖板之后,液体向左侧流动,最终两侧液面相平, 液体的重力势能减少,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内能。如图所示,最 终状态可等效为右侧12h 的液柱移到左侧管中,即增加的内能等于该 液柱减少的重力势能,则 Q=18mg·12h=116mgh,故 A 正确。]
1.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自然过程都是_不_可__逆__的。
2.能量耗散:在能量转化过程中流散到周围环境中的内能很难
再_收_集__起来重新利用的现象。
3.节约能源的根本原因:在能源的利用过程中,能量在数量上
虽未减少,但在可利用的品质上降__低__了,即从便于利用的能源变为
不便于利用的能源。
4.自然界中的宏观过程具有_方_向__性。
第五页,共四十三页。
三、能源的分类与应用 1.能源的分类
(1)不可再生能源:像煤炭、_石_油__和天然气这类无法在短时间内 再生的能源,也叫_化_石__能源。
(2)可再生能源:像水能、风能、潮汐能这类在自然界可以再生 的能源。
2.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开发
(1)太阳能发电;(2)水力发电;(3)风能发电;(4)_核_能__发电。
第十六页,共四十三页。
【例 1】 如图所示,一个粗细均匀的 U 形管内装有同种液体,
液体质量为 m。在管口右端用盖板 A 密闭,两边液面高度差为 h,U 形管内液体的总长度为 4h,先拿去盖板,液体开始运动。由于管壁 的阻力作用,最终管内液体停止运动,则该过程中产生的内能为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课件第22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总复习 (共21张PPT)

环境。
第二十二章 总复习
• 6.解决能源紧张的途径:由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使得能源的消耗量持续增长,因此人类必须不断 地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同时增强节能意识,不断 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这是目前解决能源紧张的重 要途径。
第二十二章 总复习
• 1.下列关于太阳能的直接转化的说法中,错误的 是( D )
• A.用太阳灶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
• A.太阳能属第一类能源,核能属第二类能源 • B.太阳能属第二类能源,核能属第三类能源 • C.太阳能属第二类能源,核能属第一类能源 • D.太阳能属第一类能源,核能属第一类能源
第二十二章 总复习
• 5.下列能源中不属于一次能源的是( C )
• A.石油
B.天然气
• C.柴油
D.风能
• 6.下列选项中,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内能的 是( C )
第二十二章 总复习
• 专家预测,在21世纪30年内,煤炭在我国一次能 源构成中仍将占主体地位,这种以煤炭为主的能 源结构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我国作为一个迅 速崛起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经济增长和环境保 护的双重任务。为了保护环境并实现经济的持续 增长,改变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开发和利用 可再生、清洁的能源是必然的选择。
第二十二章 总复习
• 4.太阳能的优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清洁无 污染等。
• 5.未来的理想能源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 (1)必须足够丰富,可以保证长期使用。 • (2)必须足够便宜,可以保证多数人用得起。 • (3)相关的技术必须成熟,可以保证大规模使用。 • (4)必须足够安全、清洁,可以保证不会严重影响
为六个字:“富煤、贫油、少气”。从储量看, 我国现已探明的能源储量,煤炭约9.5×1011 t, 石油约7.0×109 t,天然气约8.0×1011 m3。从 占世界总储量的比例看,我国煤炭储量占世界总 储量的11%,石油约占2.4%,天然气仅占1.2%。 据报道,目前我国能源消耗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 位,约占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11%。
第二十二章 总复习
• 6.解决能源紧张的途径:由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使得能源的消耗量持续增长,因此人类必须不断 地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同时增强节能意识,不断 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这是目前解决能源紧张的重 要途径。
第二十二章 总复习
• 1.下列关于太阳能的直接转化的说法中,错误的 是( D )
• A.用太阳灶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
• A.太阳能属第一类能源,核能属第二类能源 • B.太阳能属第二类能源,核能属第三类能源 • C.太阳能属第二类能源,核能属第一类能源 • D.太阳能属第一类能源,核能属第一类能源
第二十二章 总复习
• 5.下列能源中不属于一次能源的是( C )
• A.石油
B.天然气
• C.柴油
D.风能
• 6.下列选项中,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内能的 是( C )
第二十二章 总复习
• 专家预测,在21世纪30年内,煤炭在我国一次能 源构成中仍将占主体地位,这种以煤炭为主的能 源结构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我国作为一个迅 速崛起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经济增长和环境保 护的双重任务。为了保护环境并实现经济的持续 增长,改变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开发和利用 可再生、清洁的能源是必然的选择。
第二十二章 总复习
• 4.太阳能的优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清洁无 污染等。
• 5.未来的理想能源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 (1)必须足够丰富,可以保证长期使用。 • (2)必须足够便宜,可以保证多数人用得起。 • (3)相关的技术必须成熟,可以保证大规模使用。 • (4)必须足够安全、清洁,可以保证不会严重影响
为六个字:“富煤、贫油、少气”。从储量看, 我国现已探明的能源储量,煤炭约9.5×1011 t, 石油约7.0×109 t,天然气约8.0×1011 m3。从 占世界总储量的比例看,我国煤炭储量占世界总 储量的11%,石油约占2.4%,天然气仅占1.2%。 据报道,目前我国能源消耗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 位,约占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11%。
《太阳能》能源与可持续发展PPT优秀课件

太阳能
知识点一:太阳能的利用 太阳的结构:太阳是一个巨大的“核能火炉”,在太阳内部,氢原子 核在超高温下发生聚变,释放出巨大的核能量。太阳每时每刻都在发 生氢弹爆炸,比原子弹爆炸的威力更大。
太阳能
知识点一:太阳能的利用 太阳能:太阳内部氢原子发生氢氦聚变释放出巨大核能而产生的能, 这些能量以辐射的形式到达地球,就是我们说的太阳能,也是狭义的 太阳能。地球上的风能、水能、海洋温差能、波浪能和生物质能都来 源于太阳;即使是地球上的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从根 本上说也是远古以来贮存下来的太阳能,所以广义的太阳能所包括的 范围非常大,狭义的太阳能则限于太阳辐射能的光热、光电和光化学 的直接转换。
知识要点
1. 太阳的组成:太阳核心、辐射层、对流层和太阳大气。 2. 太阳能是太阳内部的氢原子在高温下发生聚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3. 煤、石油和天燃气等一次能源,从根本上说就是古代贮存下来的太阳 能。 4. 直接利用太阳能的两种方式。 太阳能→内能;太阳能→电能。
太阳是人类能源的宝库
沧海桑田,经过几百万年的沉积、化学变化、地层的运动,在高压下 渐渐变成了石油和煤(见下图)。在石油形成过程中还放出天然气。 今天,我们开采化石燃料来获取能量,实际上是在开采上亿年前地球 所接收的太阳能。
石油、天然气的形成
煤的形成
想想议议
根据右图,说明太阳辐射到地球的能 量的利用、转化和守恒的情况。
第二十二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太阳能
-.
复习引入
核能 裂变 聚变
太阳——巨大的“核能火炉”
太阳距地球1.5亿千米,它的直径大约是地球 的110倍,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质量是地 球的33万倍,核心的温度高达1500万摄氏度 (见右图)。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 下发生聚变,释放出巨大的核能。因此可以讲 ,太阳核心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氢弹爆炸,比原 子弹爆炸的威力更大。
物理中考复习《内能的利用__能源与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5.[2010·天津] 如图6-5甲所示,将两个 底面削平的铅柱紧压在一起,下面吊一 个重物也不能把它们拉开,说明分子间 存在___引__力___;如图乙所示,在一个配 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 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棉花燃 烧起来,说明对物体做功,物体的_内__能___增大。
6. [2009·天津] 能源危机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
(3)核电站能量转化过程: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3.太阳能 (1)来源: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__聚__变____,释放 出的巨大能量以光和热的形式向四周辐射。 (2)利用方式 ①直接利用:一是用集热器把水等物质加热,如太 阳能热水器等;二是用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能转化为 电能。 ②间接利用:化石能源、生物质能都间接来源于太 阳能。
4. [2013·邵阳] 多数汽油机是由四个冲程不断循环来保
证持续工作的,其中,完成将汽油机燃烧产生的废气
排出汽缸的冲程是 A.吸气冲程
( D)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5.[2013·青岛] 下列关于能量转化、转移现象的说法
中,错误的是 A.电池充电,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 )
B.电动机工作,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答案] 34.8%
[解析] (1)汽油是从石油中分离出来的,是不可再生能源; 汽车发动机是汽油机,属于内燃机,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 械能。(2)利用水作为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根据水 的体积算出水的质量(m=ρV),再根据公式 Q=cmΔt 求出吸收 的热量。(3)汽车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汽车的重力,根据公式 p =FS可求出压强。(4)轿车启动时,将电磁铁的电路接通,电动机 可工作。(5)汽车前进时发动机所做的功与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 热量的比值等于发动机的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三、未来的理想能源:
人类的理想能源 —— 太阳能
13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我国石油现状及前景:
14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8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二、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水土流失
9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二、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水土流失
10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二、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水土流失
11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三、未来的理想能源:
满足条件: 1、必须足够丰富,可以保证长期使用; 2、必须足够便宜,可以保证多数人用得起; 3、相关的技术必须成熟,可以保证大规模 使用; 4、必须足够安全、清洁,可以保证不会产 生严重的后果;
第17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2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3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一、21世纪的能源趋势:
4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一、21世纪的能源趋势:
5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二、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大气污染
6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二、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大气污染
7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二、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大气污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三、未来的理想能源:
人类的理想能源 —— 太阳能
13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我国石油现状及前景:
14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8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二、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水土流失
9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二、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水土流失
10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二、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水土流失
11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三、未来的理想能源:
满足条件: 1、必须足够丰富,可以保证长期使用; 2、必须足够便宜,可以保证多数人用得起; 3、相关的技术必须成熟,可以保证大规模 使用; 4、必须足够安全、清洁,可以保证不会产 生严重的后果;
第17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2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3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一、21世纪的能源趋势:
4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一、21世纪的能源趋势:
5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二、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大气污染
6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二、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大气污染
7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二、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大气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