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备考要“接地气”
申论备考:100个申论题目范例

申论备考:100个申论题目范例1.用实干为乡村振兴“铸魂”2.用新思维为传统制造业”破冰”3.保护用户信息安全要守也要攻4.智能生活有待双手去创造5.机构改革要解决民生痛点6.用奋斗打开生命的强光7.鲜奶分级,监管要跟上8.“以命相搏”刺激视觉神经该叫停9.“重典”治虐童10.传统节日唤回来、走出去11.用法治补上“知识产权”这块短板12.让更多百姓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13.慎终追远,脚步不要太匆匆14.激活“新状态”,须治“庸懒怠”15.公用事业不容腐败“黑洞”16.雾霾治理也关乎执政“够不够格”17.超纲教学禁之不绝,在于治标不治本18.保护隐私不是曝光违法的挡箭牌19.共享单车治理要找到放管平衡点20.“减负”需提升整个社会的“教育素养”21.科技造福民生,生物医药大有可为22.向碎片化阅读要质量23.精神在,脚步就不会停24.创新多元机制推动专利技术产业化25.大学建设既要“冲一流”也要补短板26.破除全球贸易“围墙心态”27.发展之果,孕自创新之花28.让创新驱动发展行稳致远29.挤掉“坑人”产品生存空间30.高质量发展助力生态文明31.相比刻苦学习,法制教育更加重要32.少些功利才能重拾学习的乐趣33.不要让野生动物等不起34.推进应急救援职业化、专业化正当其时35.用高质量供给提升消费者满意度36.以创新开辟企业出路37.让法治与改革相得益彰38.机构改革,顺应时代的螺旋式上升39.“互联网+”助力大学生就业40.以改善消费体验为第一诉求41.促进网络教育发展需线上线下相结合42.以钉钉子精神打赢蓝天保卫战43.裸贷高利贷多发,非法放贷该当何罪44.绿色发展引领长江经济带建设45.让“特色”成为脱贫“亮色”46.科技创新让百姓“获得感”更炫47.创新让非遗更好传承48.打通体制机制“任督”二脉49.以“尺寸之功”立“为政以德”50.全力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51.以坚强政治纪律作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52.细节决定成败需多积尺寸之功53.高“言值”是脚板走出来的54.智慧社会让生活更美好55.改革是实现自我净化的有效路径56.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关键在抓落实57.机构改革不是简单“翻烧饼”58.让教育公平更让人省心59. 让食品安全更令人放心60. 让金融监管更用心61. 将文物保护纳入法治轨道62. 产业旺,乡村振兴有底气63. “金融+电商”开启精准扶贫“众筹”模式64.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为企业松绑释放经济活力65. 扎实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根基66. 坚定主心骨画好同心圆67. 稳定脱贫持续发展走向共同富裕68.迈过荆棘是坦途69. 把“经典”与“老土”划等号是痴人说梦70. 草根与精英并肩走进创时代71. 莫让“群发请柬索礼金”助长庸俗风气72. 重视网络民意也是走网络群众路线73. 让科技成果更“接地气”74.网络直播不能“野蛮生长”75. 让“老味道”焕发新生机76. 繁荣网络文艺,提升国家软实力77. 文艺要回应时代的需求78. 文艺作品,“走流量”更需“走心”79. 补齐最突出“短板”打赢扶贫攻坚战80. “互联网+”,加出来的红利关联你我他81.别做增速重压之下的“莽夫”82. 改革“圈粉”更需督察发力83. 撸起袖子勇担当84.兴边富民,让小康社会没有死角85. 以实干承载重托,用智慧剿灭“劣水”86. 守好食品安全防线,保障人民健康福祉87. 开创生态文明新时代绘出美丽中国新图景88. 上好“家风”这堂必修课89. 抓好文化扶贫共建全面小康90. 维护监督权利坚守公平正义91. 留住人才还需城市练好内功92. 请为下一代守住全民娱乐的底线93. 让温馨从容成为春运新常态94. 垃圾分类应多点“接地气”的实招95. “隐形扣费”的大戏究竟如何收场96. 保障儿童安全用药托起健康中国未来97. 假货能打,谣言难治?98. 事情办到桌面上还要办到心坎里99. 高校思政课改革,让知识入脑入心100. 发展乡村旅游要聚力品牌建设。
2021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地市级

历年考试真题---2024年整理2021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地市级材料一上午9点不到,“老马工作室”的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
“我们小区消防栓不出水、电梯天天出故障,您可得给评评理。
”“啥情况?你们先说,我记一下。
”老马笑着掏出随身带着的笔和本,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老马是街道首席调解员,也是全国人大代表,做了30年的调解工作。
“老老少少都叫我‘老马’。
去年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也亲切地喊我‘老马’,让我又惊又喜!总书记握着我的手说,老马讲得好,接地气,很结合实际。
”老马乐道,“总书记还说,基层工作就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必须夯实基层。
我们需要千千万万像老马同志这样的基层干部。
”去年,老马接待群众600多人次,有家长里短,有邻里矛盾,也有基层治理中的一些问题。
接待群众是门“技术活”,不仅要真诚待人,还得对政策烂熟于心。
“当好基层这根‘绣花针’,状态要投入,本领得过硬,我一天都不敢怠慢。
”虽已年过花甲,老马仍每天坚持学习3个小时。
30年来,老马成功调解矛盾纠纷2000多起,写了160多本、520多万字的工作笔记。
一天下午,老马接待了一对夫妻,女的一说话就哭起来:“老马,我和他是没法过了。
”原来,两人从农村进城打拼多年,生活富裕了,但矛盾也多了。
老马一边安抚一边分析:“为什么穷的时候没有什么矛盾,富了反而矛盾多?说明精神贫穷,有短板。
”一个小时的交流后,两人带着笑容离开,与来时相互指责的样子截然不同。
“时代不一样了,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大的矛盾冲突越来越少。
基层调解,更多的是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做好情绪疏导和心灵抚慰工作。
”老马总结道,“我不一定能帮助所有人解决问题,但我要尽最大努力帮大家都解开心结。
所有的矛盾,只要用心去调就有解。
调解常常不是说服了群众,而是感动了群众。
”老马这根与时俱进的“针”连得巧、织得密、缝得牢。
多年来,老马给自己立下了接待群众的24字规矩:起立迎接,请坐倒水,倾听记录,交流引导,解决问题,出门相送。
公务员申论阅读概括题应答技巧

公务员申论阅读概括题应对技能申论考试备考题型解答是有难度的,考生得区分清楚每道题的答题规律和角度,熟练运用知识点,答题规范,这样才能使得答题的正确率更高。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公务员申论阅读概括题应对技能,期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公务员申论阅读概括题应对技能“三遍四步法”,即读三遍文章,分四步完成概括主要内容的任务。
强调:阅读之前一定要有“问题意识”,要把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材料看成是一个整体。
脑袋里要装着问题:这些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怎样?不同的材料之间有什么关系?第一步:对段落标号,勾画关键词或关键句。
关于什么是关键词或关键句的问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那么什么是关键呢?有几个技能:1.首尾句原则:一样来说,写文章总是要讲求起承转合。
百分之六十左右的材料都是能从首句或尾句中找到段落大意或中心思想。
这个原则,在申论写作中也需要大家注意。
(时间答应可以举202X年国家真题的例子)2.关联词原则:这一条在言语知道中也非常好。
比如,转折连词显现的地方,强调的一定是后面的内容,后面的内容一定是应当选的答案。
再比如,因果关系中,强调的原因的情形比较多见。
“由于……所以,虽然……但是,不但……而且,然而、同时、于是、其实、还”3.常见词原则:在申论考试的材料中,常常触及事件或问题的表现、原因或解决措施等问题。
因此,与此相干的常见词也是常常显现。
只要我们认真反思和分析历年的真题,我们就会发觉,这些词显现的地方就是关键的地方。
所以,我们必须要对这些词保持足够的敏锐性。
我们既要有政治敏捷性,又要有材料的敏捷性。
根源、危害、教育、体制、领导、法律法规、监督、落实、体会教训等等经调查、资料显示、反应、看出、告知、据某某讲、据报道、初步推断、分析、强调、指出、认为等等。
第二步:总结段落大意。
这个工作不需要浪费太多时间,需要掌控整体性原则和关联性原则。
我们没有必要对每一段材料的段落大意都进行仔细推敲,只需要在知道材料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整体性的掌控,对其进行简单标注几个关键词即可:比如可标注“原因”、“措施”等等。
申论热点:让法治文化接地气润人心600字

申论热点:让法治文化接地气润人心600字
在当下,法治文化培育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它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也是强化国家治理的重要支撑力量。
法治文化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使法律走进人民群众,让法治文化接地气、润人心。
首先,让法治文化接地气,需要推动法治文化发展,落实法治文明建设工作,切实把法治要求纳入各项方案、法令和行政规章,在全社会形成法治正风正俗的良好氛围。
其次,要把法治理念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把法治文化深入基层组织、家庭单位,让社会大众都能体会到法治力量,学习法治思想。
再者,要依靠媒体和教育等手段,大力推广法治文化,加强法律教育,接受法治观念,使人民群众不断增强法治意识,建立起正确的法治观忼。
总之,让法治文化接地气、润人心,就是要把法治理念深入到每一个人心中,用法治的力量涵养社会的道德,让国家政权的建立与运行在法治的轨道上不断发展,让每个公民都能够在法治的权利和责任中生活和发展,实现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充分的协调发展,让每一个人都能在法治大家庭里安居乐业、安心发展。
国考申论备考技巧:申论归纳概括知识点之归纳总结技巧

国考申论备考技巧:申论归纳概括知识点之归纳总结技巧归纳概括题是国考申论考试中的基本题型,而做好归纳概括题需要具备一定的归纳总结能力,此外,归纳总结能力不仅适用于归纳概括题,而且适用于其他题型。
一、把握概念在分条分类基础上,得出归纳词/总结词,通过总分形式呈现。
归纳词/总结词,本身应该具有总括作用,能盖住后面的小点内容。
可以是核心主旨的凸显,也可以是目的效果的凸显。
1.核心主旨凸显例1:以受众为导向,创新制作播出模式,边拍边播,直接对接市场,接受评判,及时调整创作方向;创新制作播出模式:以受众为导向,边拍边播,直接对接市场,接受评判,及时调整创作方向。
例2:贯穿尊老爱幼优良传统,通过日常生活、交流,传递普世价值观;传递普世价值观:贯穿尊老爱幼优良传统,通过日常生活、交流传递。
2.目的效果凸显例1:加大投入,提高制作水平和水准,保证质量精良;保证质量精良:加大投入,提高制作水平和水准。
例2:以现实为题材,手法写实,描述生活情感,贴近观众生活,邀请顾问专家进行技术把关,确保内容真实可信;确保内容真实可信:以现实为题材,手法写实,描述生活情感,贴近观众生活,邀请顾问专家进行技术把关。
二、适用情况1.必须:题干或要求有“归纳”,总结/概括/指出…并简要说明,每个词占1分左右,可能有3—7分。
2.自选:必须以外,显得概括水平高,总体增加1—2分印象分。
三、总分形式分条总分1.归纳词:……;2.归纳词:……;3.归纳词:……【韩剧美剧的成功经验】1.明确受众定位:对受众有明显划分。
2.创新制作模式:以受众为导向,边拍边播,直接对接市场,及时调整创作方向;3.保证质量精良:加大投入,提高制作水平和水准;4.确保内容可信:以现实为题材,手法写实,描述生活情感,贴近观众生活,邀请顾问专家进行技术把关;5.传递价值趋向:贯穿尊老爱幼优良传统,通过日常生活、交流传递普世价值观;6.开拓国际市场:加强文化产品对外输出能力。
2023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新时代呼唤正能量3篇

2023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新时代呼唤正能量3篇2023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新时代呼唤正能量1 2023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新时代呼唤正能量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新时代呼唤着我们每个人为社会创造正能量。
正能量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能量,它源于社会的进步和文明,带动人们的向上思考和发展,促进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正能量的创造和推广,为社会注入更多的积极向上的力量。
首先,我们要创造积极向上的氛围。
积极向上的氛围是正能量的源头,只有在充满希望和进步的气氛中,人们才会有更多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因此,我们要积极倡导正能量,让每个人都能在积极进取的氛围中成长和发展。
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包括媒体宣传、社交平台、社区活动等形式,向社会传递正能量,鼓励大家发扬自己的创造力和激情,成就更美好的生活和社会。
其次,我们要坚持做真实、客观、公正的传播者。
正能量需要传播,而传播的过程必须是真实的、客观的、公正的。
在信息高速公路网络风生水起的今天,我们要在向外传递正能量的同时,注意传播真实性和公正性,不给人错误引导,不偏袒任何一方,让人们获得真实、有利于学习和发展的信息和知识。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社会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最后,我们要积极倡导正向行动。
正向行动是正能量的体现,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为社会创造正能量。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应该坚持互帮互助、积极进取的态度,与他人共享喜悦,帮助他人解决难题,传递真挚的关爱和温暖。
只有通过不懈的正向行动,才能更好地展示我们的个性和信念,贡献我们的力量,为社会创造更多的正能量。
总之,新时代呼唤着我们每个人为社会创造正能量,让社会更加和谐、进步。
为此,我们要引入合理的制度,倡导积极进取的氛围,坚持真实、客观、公正的传播,积极倡导正向行动,共同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积极向上的力量。
让我们共同努力,愉快地创造美好的社会和美好的未来在新时代,创造正能量已经成为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
省考申论高分范文

省考申论高分范文各位考公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就来唠唠省考申论咋拿高分这事儿。
一、立意新颖:跳出常规,独树一帜。
申论就像是一场思想的大比拼,要是立意平平,就像在一群漂亮的鸟儿里混着一只灰扑扑的麻雀,很难引起考官的注意。
咱得学会从新的角度看问题。
比如说,大家都在谈城市建设要搞绿化,你要是光说绿化能美化环境,那可就太普通了。
你可以从绿化对城市小气候的调节,对居民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甚至是从城市绿化与历史文化传承相结合的角度去立意。
就像把绿化当成是一个城市的绿色文化名片,这一下子就高大上起来了,还独特新颖。
这就好比同样是做蛋糕,别人都用普通的水果做装饰,你用了可食用的鲜花,那你的蛋糕肯定更吸引人眼球。
二、内容丰富:“肚子里有货”才是硬道理。
1. 论据充足。
在申论的作答中,论据就像是打仗的弹药,没有足够的弹药,怎么能在考场上“大杀四方”呢?咱们可以从多方面搜集论据。
比如说,时事新闻就是个大宝库。
你要是写关于创新发展的话题,就可以把那些知名企业的创新案例搬出来,像华为不断投入研发,5G技术领先全球;或者是抖音短视频平台的创新模式,改变了人们的娱乐和社交方式。
这些鲜活的例子就像一把把利剑,能让你的论述更加犀利、有说服力。
除了新闻,历史故事也是很好的佐料。
古有商鞅变法,创新秦国的政治制度,让秦国走向强大;今有中国改革开放,大胆创新经济体制,才有了如今的繁荣昌盛。
这些古今对比的例子,就像一道丰富的大餐,既有古代的韵味,又有现代的气息,让考官吃得津津有味。
2. 深入分析。
光有例子还不够,还得像个经验老到的厨师一样,把这些食材好好地加工处理。
对于论据要进行深入的分析,不能只是简单地罗列。
比如说你提到了华为的创新案例,你得分析华为为什么要创新,它创新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这些创新对整个行业乃至国家有着怎样深远的意义。
这就像是把一颗洋葱层层剥开,每一层都展现出不同的精彩,让考官看到你不仅知道这个例子,还真正理解了背后的内涵。
申论范文宝典半月谈

申论范文宝典半月谈各位考公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唠唠申论备考中特别有用的两样东西——申论范文宝典和半月谈。
先说说申论范文宝典吧。
这就像是一位贴心的小老师,在你迷茫于申论到底该怎么写的时候,给你指条明路。
它里面的范文那可都是精华中的精华。
每一篇范文就像一个小宝藏,你能从中挖出好多有用的东西。
比如说文章的结构,它会告诉你开头怎么引人入胜,就像钓鱼得先下好饵一样。
有的范文开头用个小故事或者一个惊人的数据,一下子就把读者(也就是阅卷老师啦)的注意力给抓住了。
再看中间部分,那论证的逻辑就像一个严丝合缝的拼图。
从提出论点,到给出论据,再到合理的分析,环环相扣。
咱就好比学武功,这范文里的论证逻辑就是那些精妙的招式。
你照着学,自己写申论的时候也能把道理说得头头是道。
结尾呢,有的范文结尾干净利落,还能起到升华主题的作用,就像一场精彩演出最后的华丽谢幕。
还有那些范文里用的好词好句,就像是做菜的调料。
你想啊,本来一篇干巴巴的文章,加上几句高大上又恰到好处的话,立马就变得有滋有味了。
而且范文宝典里不同类型的范文都有,不管是政论文、策论文还是其他的,你都能找到对应的优秀范例,这就像是进了一个大超市,想买啥样的申论“商品”都能找到。
再聊聊半月谈。
半月谈可不得了,它就像是一扇通往时政世界的大门。
咱都知道,申论考试很多时候都离不开时政热点。
半月谈就像是一个装满时政新鲜事儿的大箩筐。
它把当下社会的热点问题、国家的政策解读、民生百态等等都呈现在你面前。
你读半月谈的时候,就像是在和这个社会的各个层面进行对话。
你能了解到政府在想什么,在做什么,老百姓关心什么,遇到什么困难了。
这对于申论写作来说,那就是素材的源泉啊。
你写文章的时候总不能空口说白话吧,得有实实在在的例子。
半月谈里的案例就像是你手中的一把把宝剑,可以在申论的战场上披荆斩棘。
而且半月谈的语言风格也很接地气,虽然它讲的都是时政大事,但一点都不晦涩难懂。
这就给咱们做了个好榜样,让我们知道在写申论的时候,既能保证文章高大上有内涵,又能让阅卷老师轻松读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申论备考要“接地气”
考生要想在申论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备考过程中必须尽量抛弃纯功利主义,要夯实基础“接地气”。
否则,在片面追求所谓技巧的同时,忽视自身素质的提升,最终结果往往是“年年岁岁‘分’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连续多次考试都没有很大的进步.2013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在巨大的就业压力和公务员热持续升温的背景下.势必会有更多的青年学子投入到公务员考试的大军当中去,、历年考生中,很多人付出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有些人为了一考成“公”,不惜“背水一战”,辞职在家潜心备考。
然而由于忽视了申论备考的特殊性,很多考生在片面追求所谓技巧的同时,忽视自身素质的提升.结果往往是“年年岁岁‘分’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连续多次考试都没有很大的进步。
考生要想在申论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备考过程中必须尽量抛弃纯功利主义.夯实基础“接地气”.“接地气”重在平时点滴积累
所谓申论备考要“接地气”是指,考生在备考过程中不要单纯把其当做一场考试,脱离生活、脱离实际.而是把申论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结合起来,多思考,多分析,在这个过程中真正去提高思考、分析、概括的能力。
如果是这样.在备考过程中就会感觉到个人的进步.甚至享受这一过程.申论考试是对机关工作人员日常工作的一种模拟,这种模拟强调考生应该站在政府公务员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社会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它来源于生活实际.又要求考生注意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深入分析.
譬如,媒体报道中经常提到的摊贩问题.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也经常会遇到,但是我们是否思考过小摊小贩给我们带来哪些便利9是否探究过这些小摊小贩产生哪些问题7是否又站在管理者的角度考虑过如何处理这些问题9如果我们去阅读2007年北京市招录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的材料,就会发现命题者也就是用材料来回答这几个问题.
再比如.食品安全问题与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媒体报道中也经常提到黑作坊的问题,、如果我们是管理者,又应该如何处理?2012 年国考副省级的申论考试第一题.就是让考生根据材料中提到的黑作坊问题写出非常具体的对策,、这种考查.不但反映了考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而且反映了考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和在具体工作中的贯彻执行能力,、用申论的思维分析热点
在申论备考的过程中要做到“接地气”.平时就应该注重分析能力的培养.“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能力的培弄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如果过于功利,只是把申论考试单纯看成足一场考试.指望短时间题海战术提高分数,平时不注重能力的培养.那么结果自然是事与愿违,、
具体来说,就是对平时接触到的热点,用申论思维进行分析,按照“是什么、怎么了、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进行整理。
这些热点可以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环境污染、城市市容管理和食品安全问题等,也可以通过比较权威的媒体进行积累,如《半月谈》杂志、《隙望》杂志、人民日报社论.以及人民网评、新华网评等。
这些媒体对当前热点有比较系统的整理和非常全面的分析,不仅有利于考生把握正确的观点,而且有利于积累写作时的参考语言。
在收集热点的过程中,要注意两个问题.首先不要“押题”,刻意去猜当年申论考试的主题,而是在收集热点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申论考试的主题往往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即使是同一主题,也有不同的出题角度。
譬如,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2011年十七届六中全会更是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把文化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很明显,这是热点话题, 2013年的国考和2012年下半年的多省联考都涉及这一主题.但是出题角度却有明显差异。
2013年国考省部级和地市级的申论材料.都是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考查,而2012年的多省联考.却是从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这一角度来考查。
其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收集热点的过程中.准备一个资料本.记录下收集到的热点以及对这个热点的分析,后面复习时随时翻看.不断完善.
从历年真题中发掘好素材
在申论备考的过程中要做到“接地气”.还要善于发掘历年真题.从中积累自己的素材和规范性语言.提高政治理论素养.而不是简单做题,、
公务员考试作为一种全国性的考试.受到各界关注,出题也是相当严谨。
历年的申论材料,看似凌乱,却都是从几十万字的素材里反复筛选打磨的结果。
这些申论材料,如果我们认真分析,往往对某一问题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这些积累对于提高考生的素质和能力是有很大帮助的.
比如.2012年下半年的多省联考申论材料谈到的“孔子学院”问题,在网上曾有很大争议。
很多人质疑在国内敦育投入还不足的情况下,建孔子学院是否合适?材料其实给了我们很好的回答:孔子学院的建立目前确实有一些困境,但建立是必要的,因为文化的传播是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我们不仅要“修内功”,还要“走出去”。
最后,在申论备考过程中要做到“接地气”,还要注意一些细节。
因为申论阅卷具有时间短、强度大的特点.阅卷入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给出分数.所以在阅卷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失“卷面分”的情况。
备考申论的过程就应该注意卷面,练练字.不一定要写得很好看,但是一定要清晰、整齐。
现在大家使用电脑、手机过多,使用的往往是拼音输入法,很多人都存在提笔忘字的情况。
如果在考试时出现这样的问题,势必会影响得分,、所以平时就要注意,克服这个问题。
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两天能做到的,、每个有志于进入公务员队伍的青年学子.现在就应该着手准备,、每天不一定要花大量的时间在申论备考上面.但每天都必须积累,、我们不能把申论考试备考仅仅当做一场知识型的考试备考来对待.而是应该将备考过程当做一个提高个人综合素养的过程,脚踏实地,多“接地气”.从各方面提高自身能力,这不仅是当下公务员考试的需要.更是今后工作以及个人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