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定制设计——共源共栅放大器

合集下载

全定制设计——共源共栅放大器

全定制设计——共源共栅放大器

实践教学要求与任务:设计一个共源共栅放大器,满足如下要求:(1)电路面积最优;(2)负载10PF电容;(3)增益A=60;(4)不限其余参数;(5)采用gpdk0.18通用工艺库;(6)完成全部流程:设计规范文档、原理图输入、功能仿真、基本单元版图、整体版图、物理验证等。

工作计划与进度安排:第1-2天:讲解题目,准备参考资料,检查、调试实验软硬件,进入设计环境,开始设计方案和验证方案的准备;第3-5天:完成设计,经指导老师验收后进入模块电路设计(验收设计文档);第6-9天:完成模块电路代码输入,并完成代码的仿真(验收代码与仿真结果);第 9-10天:约束设计,综合(验收约束与综合结果);第11-12天:布局布线,完成版图(验收版图结果);第13-14天:物理验证、后仿真,修改设计(验收物理验证结果和时序仿真结果);第15天:整理设计资料,验收合格后进行答辩。

摘要由于共源共栅放大器把电压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而共栅放大器的输入信号可以为电压信号也可以为电流信号,如果将共源放大器输出的电流信号作为共栅放大器的输入,则构成了共源放大电路与共栅放大器的级联,即成级联放大器或共源共栅放大器,此结构放大器件与级联器件属于同一性质,可称为伸缩式级联。

本次课程设计利用全定制设计流程完成了一个共源共栅放大器,所有设计是在cadence公司全定制平台IC5141工具下完的,IC5141工具主要包括集成平台design frame work II、原理图编辑工具virtuoso schematic editor、仿真工具spectre、版图编辑工具virtuoso layout editor、以及物理验证工具diva。

设计流程(全定制)步骤包括以下内容,设计输入(Composer、ICStudio/DesignArchitecture、Sedit、ViewDraw)等,产生SPICE网表,模拟设计环境;设计验证(Hspice、Spectre、Eido、SmartSpice)等;版图编辑(Virtuso、ICStation、Ledit、Laker、CosmosLE)等包括各个Foundry的PDK;关于版图验证则需要的是DRC/ERC/LVS/LPE(Dracula/Diva/Asura、Calibre、Herculus、Tanner、Laker等;后仿真Tapeout。

共源共栅放大器的分析

共源共栅放大器的分析

共源共栅放大器的分析1.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当输入信号施加在共源共栅放大器的输入端(栅极)时,栅极结电容Cgs会对输入信号起到隔离作用。

通过共源共栅放大器的源极电压调整,可以改变输出电压的增益和相位。

工作原理:当输入信号施加在栅极上时,栅极电阻Rg将输入电流转换为输入电压,并施加到栅极上。

当栅极电压超过阈值电压,漏极电流开始流动。

漏极电流经过源极电阻Rs,形成输出电压。

由于栅极和源极之间存在电容Cgs,所以输出电压的幅频特性非常好,可以达到高频的放大。

2.放大性能分析(1)集大于放大倍数:共源共栅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由源极电阻Rs决定,与负载电阻RL共同决定。

较小的Rs和RL能够提高放大倍数。

(2) 输入阻抗:共源共栅放大器的输入阻抗由输入电阻Rg和栅极结电容Cgs共同决定。

较大的Rg和较小的Cgs能够提高输入阻抗。

(3)输出阻抗:共源共栅放大器的输出阻抗由源极电阻Rs和漏极电阻Rd共同决定。

较小的Rs和Rd能够提高输出阻抗。

(4)漏极电流偏置:通过控制栅极电压和源极电阻,可以调整共源共栅放大器的偏置电压和偏置电流。

适当选择偏置电流可以减小失调,提高放大器的线性度。

(5) 高频特性:由于栅极和源极之间存在电容Cgs,共源共栅放大器在高频范围有较好的性能,能够实现高频信号的放大。

3.稳定性分析4.应用领域总结:共源共栅放大器是一种常见的放大电路,其工作原理基于MOSFET。

通过调整偏置电流、增加负反馈等手段,可以改善共源共栅放大器的性能。

共源共栅放大器在应用中具有广泛的用途,是电子设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折叠式共源共栅运算放大器设计说明

折叠式共源共栅运算放大器设计说明

折叠式共源共栅运算放大器设计说明一、设计原理二、设计步骤1.确定规格要求:根据实际应用需求确定输入阻抗、输出阻抗、增益、带宽等参数。

2.选择管子: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场效应管。

通常选择具有良好参数的MOS管,如低频用的2N7000,高频用的BF861A等。

3.设计共源级:首先设计共源级,这是整个电路的放大核心。

根据增益要求和输入阻抗要求,确定共源电阻的值,再根据场效应管的参数计算源极电流和电压。

同时,要保证共源级的电流和电压工作在合适的范围内,不引起过大的功耗和失真。

4.设计共栅级:共栅级起到输出驱动的作用,可以提供较低的输出阻抗。

根据输出阻抗和带宽要求,选择合适的共栅电阻值和驱动电路的参数。

同时要注意共栅级的工作点和共源级的匹配,以保证电路的整体性能。

5.接入电源电压:根据电路需求,确定合适的电源电压。

注意电源电压的选择要与场效应管的参数相匹配,避免电压过高或过低导致管子失效或工作不稳定。

6.进行仿真和调试:在完成电路设计后,进行电路仿真和调试,检查电路的增益、带宽等参数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可以使用SPICE电路仿真软件进行仿真,根据仿真结果对电路进行调整和优化。

7.布局和绘制电路板:根据电路设计,进行布局和绘制电路板。

布局过程中要注意相邻元件的干扰和电路的稳定性。

绘制电路板时要保持线路的规整和排布的合理性。

8.组装和测试:完成电路板制作后,进行元件的组装和焊接。

然后进行电路的测试和调试,检查电路的工作状态和各项指标是否满足要求。

三、注意事项1.设计时要考虑到电压的限制,避免电路失效或工作不稳定。

2.选择合适的场效应管,根据具体需求选择低频或高频的管子。

3.设计时要注意电路整体性能,使其在增益、带宽等方面满足要求。

4.在进行仿真时,要根据仿真结果对电路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电路性能达到最佳状态。

5.布局和绘制电路板时要注意干扰和稳定性,保持线路的规整和排布的合理性。

6.组装和测试时要仔细检查,确保电路的工作状态和各项指标达到要求。

共源共栅运算放大器的设计

共源共栅运算放大器的设计

共源共栅运算放大器的设计共源共栅运算放大器,也称为共源共栅放大器或共栅源跟随器,是常用的运算放大器电路结构。

它由共源放大器和共栅放大器组成,可以提供高增益、宽带宽并具有高输入电阻和低输出阻抗的特点。

下面将详细讨论共源共栅运算放大器的设计。

设计目标:1.高增益:希望放大器具有高增益,以提供较大的放大倍数。

2.宽带宽:希望放大器具有较宽的频带,以传输更高频率的信号。

3.高输入电阻:希望放大器具有较高的输入电阻,以不对被测电路产生影响。

4.低输出阻抗:希望放大器具有较低的输出阻抗,以不对后级电路产生影响。

设计步骤:1.选择晶体管:选择性能良好、参数稳定的晶体管作为放大器的关键部件。

常用的晶体管有MOSFET和JFET,选用适合的型号,使其性能满足设计的要求。

2.偏置电路设计:根据晶体管的工作条件,设计偏置电路以保证放大器的工作稳定性。

通常采用电流源和电阻网络来实现晶体管的偏置。

3.增益极化设计:确定放大器的增益级数和增益大小,并选择适当的分压比例和电阻值,使得输出电压能够满足要求。

同时考虑增益的稳定性,防止输出波形失真。

4.频率补偿设计:由于共源共栅放大器的频率响应受到极点和零点的影响,需要设计频率补偿电路来提高带宽。

常用的频率补偿方法有米勒补偿电容和并联补偿电容等。

5.输入和输出阻抗设计:通过选择合适的电路参数和组件数值,使得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达到所需的要求。

一般采用反馈电阻网络来实现输入和输出阻抗的调节。

6.功耗和温度设计:考虑到功耗和温度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需要进行功耗和热量分析,并选择适当的散热器来保证放大器的长期稳定工作。

7.电源设计:根据放大器的电源需求,选择适当的电源电压和电源过滤电路,以保证放大器的工作正常和稳定性。

以上是共源共栅运算放大器的设计步骤。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要求进行优化。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调试,可以获得性能良好的共源共栅运算放大器。

共源共栅放大器电路 增益90db

共源共栅放大器电路 增益90db

共源共栅放大器电路增益90db的文章在现代电子技术领域中,放大器被广泛应用于信号处理、音频放大、通信等许多领域。

其中,共源共栅放大器在各种放大器电路中具有独特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在本文中,我将针对共源共栅放大器电路的概念、原理、特点,以及增益90db的情况下进行全面的评估,并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1. 共源共栅放大器电路的概念共源共栅放大器是一种常见的场效应管放大器电路,通常由一个MOS 场效应管组成。

在这种电路中,输入信号通过栅极加到场效应管的栅极,输出信号则从源极获取。

栅极也通过RC耦合电路与源极相连,形成共源共栅的电路结构。

这种电路的特点是具有高输入阻抗和低输出阻抗。

2. 共源共栅放大器电路的原理共源共栅放大器电路通过栅极的输入信号来控制场效应管的导通,进而在源极获得放大后的输出信号。

栅极与源极之间的耦合电路可以提供恰当的电压偏置,使得场效应管在工作点上能够正常放大输入信号。

由于栅极和源极之间是共源共栅的结构,这种放大器电路具有较高的增益和较低的失真。

3. 共源共栅放大器电路的特点共源共栅放大器电路具有许多特点,包括高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较高的增益、良好的线性度和较小的失真。

这些特点使得共源共栅放大器电路在各种领域,尤其是需要高质量音频放大和精密信号处理的应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4. 共源共栅放大器电路增益90db的评估在具体应用中,共源共栅放大器电路的增益可以根据具体的电路设计和参数选择进行调整。

如果需要实现高增益的放大器电路,可以通过精心设计和合理选择电路元件来实现。

一些需要大幅度放大的音频放大器或者精密仪器放大器,就需要较高的增益。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调整放大器电路的设计参数,以达到增益90db的要求。

5.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共源共栅放大器电路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放大器电路,它不仅具有较高的增益和良好的线性度,而且还具有稳定的工作特性和较小的失真。

这使得它在各种高要求的放大应用中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共源放大器和共栅放大器的异同

共源放大器和共栅放大器的异同

共源放大器和共栅放大器是电子电路中常见的放大器电路,它们在信号处理和放大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我们将从原理、特点、优缺点等方面对这两种放大器进行详细的比较,为大家介绍它们的异同之处。

一、原理1. 共源放大器:共源放大器是以场效应管作为放大器的主要元件,通过控制场效应管的栅极电压来调节电流,从而实现信号的放大。

在共源放大器中,输入信号加在场效应管的栅极上,输出信号则从场效应管的漏极处获取。

2. 共栅放大器:共栅放大器也是以场效应管作为放大器的主要元件,不同的是输入信号加在场效应管的源极上,输出信号则从场效应管的漏极处获取。

它的特点是输入阻抗较低,输出阻抗较高。

二、特点1. 共源放大器:- 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 增益高,稳定性好;- 输入和输出信号之间有180°相位差;- 适合于需要较高放大倍数的场合。

2. 共栅放大器:- 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高;- 增益低,但稳定性好;- 输入和输出信号之间无相位差;- 适合于需要高输入阻抗和低输出阻抗的场合。

三、优缺点1. 共源放大器的优点:- 增益高,适合需要较大放大倍数的场合;- 稳定性好,不易受外部环境影响。

缺点:- 输入阻抗较高,不适合需要高输入阻抗的场合;- 输出阻抗较低,对负载影响较大。

2. 共栅放大器的优点:- 输入阻抗低,适合需要高输入阻抗的场合;- 输出阻抗高,对负载影响小。

缺点:- 增益低,适合需要较小放大倍数的场合;- 稳定性好,但对外部环境影响较大。

结论从上面的比较可以看出,共源放大器和共栅放大器在原理、特点、优缺点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差异。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放大要求和环境条件来选择适合的放大器类型。

在一些需要较大放大倍数和稳定性较高的场合,可以选择共源放大器;而在一些需要高输入阻抗和低输出阻抗的场合,可以选择共栅放大器。

希望本文的介绍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扩展部分:共源放大器和共栅放大器的应用共源放大器和共栅放大器作为常见的放大器电路,在电子电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折叠式共源共栅放大器设计

折叠式共源共栅放大器设计

折叠式共源共栅放大器设计
下面是一个折叠式共源共栅放大器的设计示例:
1.选择合适的工作频率:首先确定设计的工作频率范围,根据应用需
求选择合适的频率。

2.确定器件参数:根据工作频率选择适合的MOSFET器件,并确定器
件的尺寸和工作点。

3.进行小信号分析:通过小信号等效电路分析,得到输入输出阻抗、
增益和带宽等参数。

4.设计输入匹配网络:设计输入匹配网络,使得输入阻抗与传输线匹配,以最大化输入信号的传输。

5.设计输出匹配网络:设计输出匹配网络,使得输出阻抗与负载匹配,以最大化输出信号的传输。

6.进行直流仿真:通过仿真软件,对折叠式共源共栅放大器的直流偏
置和工作点进行仿真和优化。

7.进行射频仿真:通过射频仿真软件,对折叠式共源共栅放大器的增益、带宽等性能进行仿真和优化。

8.PCB布局和封装:设计合适的PCB布局,使得折叠式共源共栅放大
器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

选择合适的封装,以满足散热和尺寸
要求。

9.进行实验验证:通过PCB制作和实验验证,对设计的折叠式共源共
栅放大器进行性能测试和调整。

10.进行优化调整:根据实验结果,对折叠式共源共栅放大器进行优化和调整,以达到设计要求。

总结:折叠式共源共栅放大器设计需要从选择工作频率、器件参数确定到小信号分析、匹配网络设计、仿真优化、PCB布局和实验验证等多个步骤。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和优化调整,可以实现折叠式共源共栅放大器的高效、低功耗和稳定工作。

折叠式共源共栅运算放大器设计

折叠式共源共栅运算放大器设计

折叠式共源共栅运算放大器目录一.摘要 (2)二.电路设计指标 (3)三.电路结构 (3)四.手工计算 (7)五.仿真验证 (10)六.结论 (12)七.收获与感悟 (12)八.参考文献 (13)摘要运算放大器在现代科技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针对不同的应用领域出现了不同类型的运放。

本文完成了一个由pmos作输入的放大器。

vdd为3.3v,负载电容为1pf,增益Av 大于80dB,带宽GBM大于100MHz的放大器。

输出级采用共源级结构以提高输出摆幅及驱动能力,为达到较宽的带宽,本文详细分析推导了电路所存在的极零点,共源共栅镜像电流源产生Ibias。

选择P沟道晶体管的宽度和长度,使得它们的m g 和ds r 与N沟道晶体管的情况相匹配。

关键字:运算放大器、共源共栅级、极点AbstractOperation amplifiers are widely used in many field s nowadays。

All kinds of differential operation amplifiers appear f6r special application.One basic cell of which is fully differential operation amplifiers is designed in the thesis.Power Supply 3.3v,load capacitor 1pf,Gain>80dB,GBM>100MHz。

The output stage is common source amplifier for getting proper DC operation point,for the purpose of wider bandwidth,we carefully analysis the pole and zero in the circuit ,use common source common gate as current Ibia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践教学要求与任务:设计一个共源共栅放大器,满足如下要求:(1)电路面积最优;(2)负载10PF电容;(3)增益A=60;(4)不限其余参数;(5)采用gpdk0.18通用工艺库;(6)完成全部流程:设计规范文档、原理图输入、功能仿真、基本单元版图、整体版图、物理验证等。

工作计划与进度安排:第1-2天:讲解题目,准备参考资料,检查、调试实验软硬件,进入设计环境,开始设计方案和验证方案的准备;第3-5天:完成设计,经指导老师验收后进入模块电路设计(验收设计文档);第6-9天:完成模块电路代码输入,并完成代码的仿真(验收代码与仿真结果);第 9-10天:约束设计,综合(验收约束与综合结果);第11-12天:布局布线,完成版图(验收版图结果);第13-14天:物理验证、后仿真,修改设计(验收物理验证结果和时序仿真结果);第15天:整理设计资料,验收合格后进行答辩。

摘要由于共源共栅放大器把电压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而共栅放大器的输入信号可以为电压信号也可以为电流信号,如果将共源放大器输出的电流信号作为共栅放大器的输入,则构成了共源放大电路与共栅放大器的级联,即成级联放大器或共源共栅放大器,此结构放大器件与级联器件属于同一性质,可称为伸缩式级联。

本次课程设计利用全定制设计流程完成了一个共源共栅放大器,所有设计是在cadence公司全定制平台IC5141工具下完的,IC5141工具主要包括集成平台design frame work II、原理图编辑工具virtuoso schematic editor、仿真工具spectre、版图编辑工具virtuoso layout editor、以及物理验证工具diva。

设计流程(全定制)步骤包括以下内容,设计输入(Composer、ICStudio/DesignArchitecture、Sedit、ViewDraw)等,产生SPICE网表,模拟设计环境;设计验证(Hspice、Spectre、Eido、SmartSpice)等;版图编辑(Virtuso、ICStation、Ledit、Laker、CosmosLE)等包括各个Foundry的PDK;关于版图验证则需要的是DRC/ERC/LVS/LPE(Dracula/Diva/Asura、Calibre、Herculus、Tanner、Laker等;后仿真Tapeout。

关键字:virtuoso schematic editor;design frame work II;全定制;目录摘要 (3)1 绪论 (5)1.1 设计背景 (5)1.2 设计目标 (5)2 共源共栅放大器设计 (5)2.1 创建设计库 (5)2.2 电容设计 (6)2.3 原理图设计 (6)2.4 仿真电路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 仿真波形. (9)3 版图编辑与物理验证 (11)3.1 电容版图设计 (11)3.2 版图编辑 (12)3.3 DRC检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LVS检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17)1 绪论1.1设计背景本次共源共栅放大器设计采用全定制设计平台cadence公司的IC5141。

IC5141工具主要包括集成平台design frame work II、原理图编辑工具virtuoso schematic editor、仿真工具、版图编辑工具virtuoso layout editor、以及物理验证工具diva等等。

接下来我们着重介绍原理图编辑工具tanner和集成于ADE(Analog Design Environment)的仿真工具spectre。

这里以cadence.3.2版的180nm pdk为例简单介绍工具的配置与使用,以便于我们可以了解并熟练的掌握相关知识,并合理的完成设计目标。

1. 2 设计目标设计一个共源共栅放大器,满足如下要求:(1)电路面积最优;(2)负载10PF电容;(3)增益A=60;(4)不限其余参数;(5)采用gpdk0.18通用工艺库;(6)完成全部流程:设计规范文档、原理图输入、功能仿真、基本单元版图、整体版图、物理验证等。

2 共源共栅放大器设计2.1 创建设计库在ic5141中,设计的管理以库的方式进行。

库管理器中包含有设计使用的工艺库和ic5141软件提供的一些元件库,如analogLib,basic等。

用户在工作过程中建立的库也放在库管理器中。

无论画电路图还是设计版图,都和建库有关,建电路图库的步骤如下。

(1)CIW界面点击File菜单,出现下拉菜单,选命令File New Library,出现“New Library”对话框。

(2)在对话框Library的Name项中输入新库名mylib。

在Technology File 项中提示:“如果要在这个库中建立掩模版图或其他物理数据,需要技术文件”若只要用电路图或HDL数据,则不需要技术文件。

(3)由于新建库后面还将用于版图绘制,选第二个选项,即“Attach to an e xisting techfile”,单击“OK“按钮,选择工艺库gpdk180,点击“OK“按钮完成新库的建立。

2.2 电容设计本次设计的电路仿真是在Linux环境下,使用cadence公司IC5141的原理图编辑工具virtuoso schematic editor进行仿真的,采用的是工艺库gpdk180工艺。

根据设计要求,为了满足负载10PF电容和AV=60,我们选择多晶硅电容作为负载电容。

经计算可得,NMOS管内电容Cp=300pF。

由公式,容抗R=1/2πFC,W=2πF,g m=wc=2w Cp,Av= g mR,经过计算得出,本次设计NMOS管内电容Cp=300PF。

求容抗时,可以考虑选定频率F=20MHZ。

2.3 原理图设计由于共栅共源放大器把电压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该电流信号在负载上产生输出电压),而共栅放大器的输入信号可以为电压信号也可以为电流信号(电压信号可以转换成相应的电流信号),如果将共栅共源放大器输出的电流信号作为共栅共源的输入,则构成了共源放大电路与共栅放大电路的级联,即称级联放大器或共源共栅放大器。

M1产生正比于Vi的小信号漏电流并经M2流过R,M1为放大器件(也称为输入器件),M2为级联器件,且M1与M2具有相同的电流。

此类结构放大器与级联器件属于同一性质(即同为NMOS或同为PMOS),可称为伸缩式级联。

设计库建好后,就可以开始画电路原理图,具体过程如下。

(1)建立设计原理图:在CIW中选菜单项File New Cellview ,出现“Create New File”对话框,填写、选择相应的选项,点击OK按钮,进入原理图编辑器virtuoso schematic editor界面。

(2)例化并添加器件:在原理图编辑器中选择菜单项Add Instance(或者按快捷键i,或者点击编辑器左侧的工具栏Instance按钮均可),正确填写相关参数后,点击Hide按钮,在原理图编辑器中出现随鼠标移动的管子的symbol,放置到相应的位置即可。

然后依次添加所有器件管子模型。

(3)器件互联:连线有粗、细之分,粗线一般用来表示总线,普通的连线一般都用细线。

选择菜单项Add Wire(narrow),(点击工具栏或者快捷键i均可),弹出窗口直接按Hide键隐藏,进行器件连接。

(4)完成连线后直接添加pin完成原理图输入。

选择菜单项Add pin(或者快捷键p或者工具栏pin均可),弹出pin选项表,先添加输入管脚,再添加输出。

最后得到原理图如下图2.1所示,选择菜单项Design Check and Save (shift-x)。

图2.1 共栅共源放大器原理图2.4 仿真电路设计(1)创建symbol完成原理图之后,为便于进行仿真,需要进行symbol的创建。

在原理图编辑窗口,点击菜单项Design Create Cellview From Cellview,出现symbol生成选项表,按要求填写完相关参数后,点击OK按钮,symbol创建完成。

(2)创建仿真电路图完成电路原理图的输入之后,为了对设计进行仿真和性能分析,需要建立一个仿真平台,将电源、各种激励信号输入待测的电路inv,然后采用仿真器进行分析。

1、建立设计原理图:在命令解释器窗口CIW中选菜单项File New Cellview ,出现“Create New File”对话框,填写、选择相应的选项,点击OK 按钮,进入原理图编辑器virtuoso schematic editor界面。

(同前述电路原理图输入时的操作一样)。

2、例化并添加器件:在原理图编辑器中选择菜单项Add Instance(或者按快捷键i,或者点击编辑器左侧的工具栏Instance按钮均可),正确填写相关参数,并依次添加各个器件。

3、器件互联:选择菜单项Add Wire(narrow),(点击工具栏或者快捷键i 均可),弹出窗口直接按Hide键隐藏,进行器件连接。

最后得到的仿真电路图如图2.2所示,择菜单项Design Check and Sav (shift-x)。

图2.2 共源共栅放大器仿真电路图2.5 仿真波形对于ic5141模拟设计环境ADE来说,默认的仿真器是spectre,这里直接采用spectre对设计进行仿真和分析。

(1)启动模拟设计环境ADE(Analog Design Environment):在窗口中选择菜单项Tools Analog Environment,随即启动ADE。

(2)添加模型与仿真文件:在窗口界面中,选择菜单项Setup Model Libraries,进入Model SetupLibrary,然后点击右下角的Browse按钮,选择模型文件后缀为.scs。

在Section(opt)下的框中填入stat类型中填写NN,点击Add按钮添加模型文件,最后点击OK选中模型文件并退出。

选定模型后,还需要设置仿真文件。

选择菜单项Setup Simulation Files,弹出的窗口中填入仿真文件的路径,点击OK完成设置。

(3)设置分析类型:根据不同的需要,可以对电路进行不同类型的分析。

在ADE界面中,选择菜单项Analyses Choose,选择仿真参数和类型,点击OK 按钮完成设置回到ADE界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