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知识-茶文化培训教材-20151201分析
茶文化培训课件

中国用茶的源流
? 茶的利用历史 四、深加工综合利用
1、食品类
2、饮料类
3、医药用品
4、日用化工
10
中国用茶的源流
? 饮茶方法的演变
1、唐代之前嚼食鲜叶
2、唐代提倡煮茶法
3、宋代点茶法
4、明代煎茶,冲泡茶开始流行
11
中国用茶的源流
? 饮茶方法的演变
一、唐代以前生煮羹饮: 据三国时期《广雅》记载: “欲煮茗饮,先炙令色赤, 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 覆之,用葱、姜、桔子芼之 。其饮醒酒,令人不眠”。
叶长大于7厘米, 叶宽大于3厘米
36
茶叶基础知识
? 中国茶区的划分
一、华南茶区
二、西南茶区
三、江南茶区
四、江北茶区
37
茶叶基础知识
? 中国茶区划分
一、华南茶区
我国福建中南、 广东中南、海 南省、广西南 部、云南南部
? 什么是茶艺
“茶艺”这个名词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包括从种茶、采茶、制茶、 卖茶到泡茶、品茶的所有茶事活 动。 狭义:是指在茶道精神指导下的 茶事实践,是一门生活艺术。
17
茶艺概论
? 茶艺是在茶道精神指导下的茶事实践
1、饮茶的两大类型
2、品茶的三种境界
18
茶艺概论
? 茶艺是在茶道精神指导下的茶事实践
26
茶叶的基础知识
? 茶树品种的分类 一、按照茶树的树形分类
二、按叶片大小分类
27
茶叶基础知识
? 茶树品种的分类
一、按照茶树的树形分类 (1)乔木型
(2)小乔木型
(3)灌木型
28
茶叶基础知识
? 茶树品种的分类
一、按茶树树形分类 (1)乔木型: 有明显而高大的主干
茶叶知识培训资料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茶叶品质和口感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品牌、品质有保障的茶叶。
多元化、个性化需求
消费者对茶叶的需求不再仅仅是解渴,而是追求多元化、个性化的体 验。从茶叶的品种、口感、包装等方面都有了更多的选择。
茶叶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探讨
面临的挑战
茶叶产业面临着种植、加工、销售等方面的挑战。例如,种植方面需要解决劳动力成本高、种植技术落后等问题 ;加工方面需要提高加工技术、保证产品质量等问题;销售方面需要拓展销售渠道、提高品牌知名度等问题。
面临的机遇
随着健康消费意识的提高和消费升级的趋势,茶叶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例如,可以开发更多高品质、个 性化的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可以通过互联网等渠道拓展销售渠道,提高品牌知名度;可以通过技术创新等 手段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矿物质
茶叶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如钾 、钙、镁、磷等,有助于维持
人体正常生理功能。
茶叶对身体健康的益处及作用机制阐述
预防心血管疾病
茶叶中的茶多酚能够降低血脂、血压 ,抑制血栓形成,预防心血管疾病的 发生。
抗氧化、抗衰老
茶叶中的多种营养成分都具有抗氧化 作用,能够清除自由基,减缓衰老过 程。
增强免疫力
茶叶中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 质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抵抗力 。
乌龙茶
选用紫砂壶或瓷壶冲泡,将茶叶放入壶中,注入热水至壶 口处,盖上盖子焖泡10-20分钟,即可饮用。同时可以根 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蜂蜜或柠檬汁调味。
03
茶叶品鉴与鉴赏
茶叶色泽、香气、滋味、汤色等品质特征描述
茶叶色泽
茶叶香气
不同种类的茶叶具有不同的色泽,如绿茶 的鲜绿、红茶的乌亮、黑茶的暗绿等。色 泽可以反映茶叶的嫩度和加工工艺。
中国茶艺培训讲义

神农尝百草
第二节、中国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 一、茶的起源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 另说神农肚皮透明,吃下东西外面能看 清楚。有一天尝到一种树叶,发现叶子在肚 子里往复流动像在检查什么。一次神农中毒, 他就采那种叶子来吃,结果得救。因而称为 “查”,后人们叫成“茶”了。
《神农本草》记载: “茶味苦,饮之使人 益思,少卧,轻身, 明目。”
用粗老原料加工成的砖茶,敲碎后即使用l00℃的沸水冲泡,
茶汁也很难浸出,所以喝砖茶时,要放在锅中熬煮,方可饮用。
各种乌龙茶,因采用茶树新梢快要成熟时的茶叶加工而成,
必须用100℃的沸水冲泡,有时为了保持和提高温度,还要在冲
泡前用沸水烫热茶具,冲泡后,用沸水淋壶身。
大宗花茶、红茶及低档绿茶也要用100℃的沸水冲泡。 中档绿茶,采制原料适中,宜选用90℃左右的水温冲泡; 采摘比较细嫩的名优绿茶,最好将水烧至100℃ ,降至75℃
茶中国艺茶文化
教学目的
1、了解茶文化的概念及内容 2、了解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3、熟悉茶的种类及作用 4、掌握饮茶的各种技艺
第一节、中国茶文化概述
•
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它发乎神
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如
今已成了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
咖啡和可可)之一。中国是茶的发祥地,被
誉为“茶的祖国”。
青花瓷
黑瓷
青瓷
白瓷
茶道-六用 茶具-品饮
1、因地制宜
华北:用大瓷壶泡茶 江浙:有盖瓷杯、玻璃 杯 四川:盖碗 潮汕:紫砂壶、盖碗
2、因茶制宜
细嫩的名绿茶:玻璃杯 普通红绿茶:有盖瓷杯、瓷壶 花茶:盖碗、有盖瓷杯 乌龙茶:紫砂壶、倒钟型盖碗
茶文化知识培训(精选)ppt

茶叶的保健功能
茶叶具有多种保健功能,如抗 氧化、抗炎、抗菌、抗病毒等 。这些功能主要得益于茶叶中
的营养成分和化合物。
茶叶中的茶多酚能够清除自由 基,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有助 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疾
详细描述
白茶是六大茶类中发酵程度最浅的茶类,其制作工艺主要包 括萎凋和干燥。白茶色泽银白或灰绿,香气清新高扬,口感 清甜鲜爽,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矿物质,具有清热解毒、提 神醒脑、抗氧化等多种保健功能。
PART 03
茶艺与茶道
茶艺简介
茶艺概述
茶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是一种艺术和文化的结合 ,通过泡茶、品茶来达到修身养
避免在空腹或饭后立即饮茶,最 好在餐后半小时至一小时饮茶。
饮茶时应选择优质的茶叶,避免 饮用劣质或污染的茶叶。
Hale Waihona Puke 注意水温的控制,不同种类的茶 叶需要不同的水温来冲泡,过高 的水温会破坏茶叶中的营养成分 和化合物。
PART 05
茶具与茶室
茶具的种类与特点
茶具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
茶
紫砂壶、瓷器、玻璃器、陶
病的发生。
茶叶中的儿茶素等化合物具有 抗炎作用,可以缓解关节疼痛 、降低血压等。
茶叶中的抗菌和抗病毒成分可 以抑制病原体的生长和繁殖, 增强人体的免疫力,预防感冒 等疾病的发生。
如何科学饮茶
根据个人体质和需求选择适合的 茶叶种类,如绿茶、红茶、乌龙 茶等。
控制饮茶量,适量饮用有益健康 ,过量饮用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 。
茶最初起源于中国,据传最早在 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神农时代就 已经开始利用茶叶,但确切时间 仍需进一步研究。
茶文化知识培训(精选)

红茶
总结词
全发酵的茶,色泽红润,口感浓郁香甜。
详细描述
红茶是全发酵的茶,其色泽红润,香甜浓郁,口感醇厚。制作工艺包括采摘、萎 凋、揉捻、发酵和干燥。红茶富含茶多酚、黄酮类化合物等成分,具有抗氧化、 降低血脂等功效。
乌龙茶
总结词
半发酵的茶,色泽金黄,口感醇和回甘。
详细描述
乌龙茶是半发酵的茶,其色泽金黄,香高味长,口感醇和回甘。制作工艺包括采摘、晒青、摇青、杀青和干燥。 乌龙茶富含氨基酸、茶多酚等成分,具有调节身体机能、降低血糖等功效。
泡茶的技巧与艺术
泡茶的技巧
泡茶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如水温、泡茶时间、茶叶用量等。不同的茶叶需要不同的水 温,泡茶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茶叶的口感和香气。茶叶用量也需根据个人口味适量
调整。
泡茶的艺术
泡茶不仅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泡茶时,需要用心去感受茶叶的品质和特点,通 过调整泡茶技巧来展现茶叶的最佳口感和香气。同时,还需要注重泡茶的环境和氛围,
THANKS
感谢观看
在组织茶会时,要选择合适的场所和时间,同时也要注意参与者的身份和喜好,以 保证茶会的顺利进行。
在茶会中,除了品茶之外,还可以进行文化交流、文艺表演等活动,以丰富茶会的 内涵和形式。
06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英国茶文化
下午茶
英国茶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习俗 ,通常在下午3点至5点之间享用
,搭配传统的三层架点心。
茶与文学艺术
茶文化与文学艺术紧密相 连,许多诗人、文人墨客 都留下了赞美茶的诗篇和 画作。
茶道精神
中国茶道精神强调“清、 静、和、美”,通过品茗 来修身养性,提升个人品 格和修养。
02
茶的种类与制作工艺
茶文化基础知识培训课程

茶文化基础知识培训课程茶文化基础知识培训课程一、何谓茶文化:茶文化有广义和下一之分,广义的茶文化是指整个茶叶发展历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的茶文化则是指其“精神财富”部分。
(《中国茶文化》作者王玲教授曾在此书中就强调指出:“研究茶文化,不是研究茶的生长、培植、制作、化学成分、药学原理、卫生保健作用等自然现象,这是自然科学家的工作。
也不是简单的把茶叶学加上茶叶考古和茶的发展史。
我们的任务是,研究茶在被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和社会现象。
)“茶经”的作者及其内容是什么,唐代集茶文化之大成者是陆羽和他的名著《茶经》。
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又字季疵,自称桑苎翁。
又号竟陵子。
复州竟陵人(今湖北天门市),唐至德元年(756年)时年24岁的陆羽,为避安史之乱背井离乡,流落江南,最后定居浙江湖州,研究茶事,积十年心得,撰写《茶经》一书,十年后又补充修订,于唐建中元年(780年)刻印问世。
《茶经》共7000多字,分为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等共十章。
对唐代茶叶历史、产地、茶的功效、栽培、采制、煎煮、饮用的知识、技术都作了阐述,是世界上第一步最完备的综合性茶学著作,对中国茶叶生产和饮茶风气都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唐代是中国饮茶史上和茶文化史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阶段,是中国文化的成熟时期,是茶文化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二、中国是茶的故乡,关于茶文化的起源必须从茶叶谈起,而茶叶是茶树的幼芽嫩叶,故谈茶又得从茶树谈起。
1、茶树的起源:茶树是多年生、木本、常绿植物,在植物分类系统中属于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山茶科,山茶属。
全世界山茶科植物共有23属380多种,我国就有15属260多种。
大多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一带,可见茶树的原产地是我国西南地区。
所以《茶经》中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野生的茶树是高大的乔木,有十尺之高,如今在云南省勐海县的大黑山原始森林中,有一株1700年前的野生大茶树,树高32.12米,胸径1.03米,树围2.9米,至今仍然枝叶繁茂,被人们称为茶树王。
中国茶文化培训教材

• 绿茶 • 红茶 • 黄茶 • 黑茶 • 白茶 • 乌龙茶 • 再加工茶
茶的种类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绿茶
绿茶是不经过发酵的茶,即将鲜叶经过摊晾 后直接下到一二的热锅里炒制,以保持 其绿色的特点。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西湖龙井
•产于浙江省杭州市 郊西湖乡龙井村一 带 •龙井茶——“茶中 之美数龙井”
茶政、茶学、茶文化逐渐产生
如陆羽的《茶经》、皎然的《茶诀》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宋代中国茶叶出现了较大的变革和发展
随着气候的由暖变寒,中国茶区北限南移 茶叶由饼向散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明清时代
各地名茶品种繁多 制茶技术革新 蒸青改为炒青 明代郑和下西洋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武夷岩茶
•是乌龙茶中之极品,产于闽北“秀 甲东南”的武夷山岩缝之中。
•传统名枞有五大名枞:大红袍, 铁罗汉,半天腰,水金龟,白鸡 冠。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铁观音
• 乌龙茶之上品,产于福建安溪县内。 • 肥壮圆结,沉重匀整,色泽砂绿,整体形
状似晴蜓头,螺旋体、青蛙腿。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陆羽在《茶经》中指出 :“茶之为饮,发乎神 农氏,闻于鲁周公”
神农尝百草与茶
• 成书于西汉年间的《神农本草经》:“神农 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茶文化的缘起
《日知录》考证后指出:“自秦人取蜀之后,始有茗饮之事。” 人类将茶叶作为饮料作用,则应该是在 春秋战国时期的巴蜀地区。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洞庭碧螺春
茶文化基本知识

茶文化基本知识茶,既是一种饮料,更是一种文化。
在中国,茶已经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人们对茶的热爱,关注着茶的生长、制作和饮用方式,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
了解茶文化的基本知识,有助于更好地体会茶的魅力。
茶的分类茶叶根据加工工艺和茶叶的成分可以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黑茶和黄茶六大类。
•绿茶:经过高温杀青、风干而成,保留了茶叶的嫩绿色和鲜嫩的口感。
•红茶:烘青后经发酵而成,茶叶呈现红褐色,口感醇厚。
•乌龙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既有绿茶的清香,又有红茶的韵味。
•白茶:以嫩叶为原料,烘干而成,保留了茶叶的白毫,味道清淡。
•黑茶:经过发酵,茶叶内外呈现暗红色,口感浓重。
•黄茶:独特的制作工艺使其具有独特的黄色和口感。
茶的功效茶叶中含有茶多酚、咖啡碱、维生素等有益成分,因此有许多功效。
比如: -茶叶中的咖啡碱具有提神醒脑、增强注意力的作用。
- 茶多酚具有抗氧化、防止血脂等作用,有助于预防心脏病和某些癌症。
- 饮茶还可以提高免疫力,有利于健康。
茶具的种类茶具也是茶文化中的重要一环,主要包括茶壶、茶杯、茶托、茶叶罐等。
•茶壶:有紫砂壶、玻璃壶、陶瓷壶等,以紫砂壶最为常见,其吸附性好,对茶水的香气有保持作用。
•茶杯:通常为陶瓷制成,口径宽杯底浅,便于品味茶汤的香气。
•茶托:置于茶杯下方,保护茶桌,同时也可以用来盛放已泡好的茶叶。
•茶叶罐:用来存放干茶叶,以保持茶叶的香味。
茶道文化茶道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来源于日本。
茶道不仅仅是泡茶喝的方法,更是一种修行,要求茶艺师经过长期的修习和感悟,将茶的礼仪、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
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不断传承发展,成为世界公认的文化符号。
随着全球茶文化的交流,茶也成为国际交往中的纽带之一,传播中国的茶文化,推动茶文化的发展。
茶文化基础知识的了解,是接触茶文化的第一步,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体验茶的魅力,感受茶文化的深远意义。
愿茶文化在世界上蓬勃发展,给人们带来健康和愉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资料注意保密综合知识培训教材系列之——中国茶文化培训集团人事管理部2015年11月24日目录一、分布 (1)二、茶树的生长环境要求 (1)三、分类 (2)四、中国名茶 (3)五、鉴别 (11)六、中国十大名茶冲泡方法 (12)七、储藏 (29)八、茶与健康 (30)学习重点提示:主要学习中国茶的分布、茶树的生长环境、茶的分类、著名的几种茶的识别及冲泡方法、储存、对人体的好处。
中国茶文化知识一、分布茶树是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它由茎、叶、花、果实、种子和根等几个部分组成。
分乔木型、半乔木型、灌木型。
世界茶叶生产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南美洲、大洋州和欧洲茶叶产量所占比例较少。
亚洲茶叶产地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斯里兰卡和印度尼西亚等国。
中国茶区水平分布广阔,根据各地的生态环境、产茶历史、品种分布、茶类结构等划分四大茶区:西南、江北、江南、华南二、茶树的生长环境要求茶树的生长环境对茶叶的品质有很大的影响,茶叶的味道会随着生长地的土质、水、气候、光线等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凡是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湿度较大,光照适中,土壤肥沃的地方采制的茶叶,品质都比较好。
1、土壤。
土壤是茶树生长的自然基地,茶树所需要的养分和水分,都是从土壤中取得的,因此,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与茶树生长紧密相关。
茶树一般生长于酸性土壤的中低山区;土壤多为花岗岩石分化的砂质壤土,页岩分化的紫色土等。
2、气候。
茶树生长要求是湿润气候;雨量充沛、多云雾、少日照。
茶树在水分充足的情况下,光合作用形成的糖类化合物缩合会发生困难,纤维素不易形成,这样,可使茶叶原料鲜叶在较长时期内保持鲜嫩而不粗老。
同时,充沛的雨水还能促进茶树的氮代谢,使鲜叶中的全氮量和氨基酸提高。
所有这些,对保持茶叶嫩度和提高茶叶滋味都是有利的。
3、光线。
茶树虽然需要一定光照,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但以弱光照为宜,尤其需要有较多的漫射光。
茶树在漫射光多的条件下生育,从而给有机体的生化变化带来影响,特别是使含氮化合物增加,这对改善茶叶的品质十分有利。
山地阳坡有树木荫蔽的茶园,其茶叶品质最佳。
陆羽茶经认为,茶生长于“阳崖阴林”,“阴山坡谷者,不堪采掇,性凝滞,结瘕疾。
”4、高山产好茶。
古往今来,我国的历代贡茶,传统名茶,直至当代新创制的名茶、优质茶等等,大多出自高山。
当然,平地茶园,如果能造就适宜茶树生长的生态环境,照样也能生产出优质茶。
三、分类1、茶叶以色泽(或制作工艺)的分类:(1)基本茶类茶类名制作特色代表产品绿茶不发酵的茶(发酵度为零) 碧螺春黄茶微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20m)安徽的霍山黄芽白茶轻度发酵的茶(发酵度为20-30m)白毫银针青茶半发酵的茶(发酵度为30-60m)冻顶乌龙茶红茶全发酵的茶(发酵度为80-90m)祁门红茶黑茶后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0m)普洱茶(2)在加工茶类再加工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再加工而成的称为再加茶:a、花茶(茉莉花茶、珠兰花茶、玫瑰花茶、桂花茶等):这是一种比较稀有的茶叶花色品种。
它是用花香增加茶香的一种产品,在中国很受喜欢。
一般是用绿茶做茶坯,少数也有用红茶或乌龙茶做茶坯的。
它根据茶叶容易吸收异味的特点,以香花以窨料加工而成的。
所用的花品种有茉莉花、桂花等好几种,以茉莉花最多。
b、紧压茶(黑砖、茯砖、方茶、饼茶等)c、萃取茶(速溶茶、浓缩茶等,这两年流行的茶膏就是这种)d、果味茶(荔枝红茶、柠檬红茶、猕猴桃茶等)e、药用保健茶(减肥茶、杜仲茶、老鹰茶等,此类多是类茶植物,不是真正的茶):将药物与茶叶配伍,制成药茶,以发挥和加强药物的功效,利于药物的溶解,增加香气,调和药味。
这种茶的种类很多,如“午时茶”、“姜茶散”、“益寿茶”、“减肥茶”等。
f、茶饮料(冰红茶、冰绿茶、奶茶等)2、茶叶按生长环境的划分:(1)平地茶----茶芽叶较小,叶底坚薄,叶张平展,叶色黄绿欠光润。
加工后的茶叶条索较细瘦,骨身轻,香气低,滋味淡。
(2)高山茶----高山茶芽叶肥硕,颜色绿,茸毛多。
加工后之茶叶,条索紧结,肥硕。
白毫显露,香气浓郁且耐冲泡。
四、中国名茶1、西湖龙井西湖龙井主要是指产于中国杭州西湖风景区龙井一带的一种炒青绿茶,以“色、香、味、形”而闻名,是中国最著名的绿茶之一,流传着“不是画而胜于赏画,不是诗而胜于吟诗”的美誉。
2、洞庭碧螺春洞庭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原吴县)太湖的洞庭东、西山,属于绿茶。
碧螺春茶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披茸毛,色泽碧绿。
冲泡后,味鲜生津,清香芬芳,汤绿水澈,叶底细匀嫩。
尤其是高级碧螺春,可以先冲水后放茶,茶叶依然徐徐下沉,展叶放香,这是茶叶芽头壮实的表现,也是其他茶所不能比拟的。
碧螺春茶从春分开采,至谷雨结束,采摘的茶叶为一芽一叶,对采摘下来的芽叶还要进行拣剔,去除鱼叶、老叶和过长的茎梗。
一般是清晨采摘,中午前后拣剔质量不好的茶片,下午至晚上炒茶。
目前大多仍采用手工方法炒制,其工艺过程是:杀青——炒揉——搓团焙干。
三个工序在同一锅内一气呵成。
炒制特点是炒揉并举,关键在提毫,即搓团焙干工序。
3、黄山毛峰黄山毛峰,绿茶,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名茶,由于其色、香、味、形俱佳,品质风味独特,1955年被中国茶叶公司评为全国“十大名茶”,1982年又获中国商业部“名茶”称号,1983年获中国外经贸部“荣誉证书”,1986年被中国外交部定为“礼品茶”。
黄山毛峰产于中国安徽秀丽的黄山之中,成茶外形细嫩扁曲,多毫有锋,色泽油润光滑,冲泡杯中雾气绕顶,滋味醇甜,鲜香持久。
黄山毛峰是1875年由徽州商人谢正安在歙县富溪村研制成功。
谢正安原本家境富裕,后因战乱躲进富溪村的充山源,为重振家业,自己带领家人照料茶园,采摘鲜叶,精心制作了一批形状如雀舌的茶叶,并运往上海销售。
他以茶形命名,“白毫披身,芽尖似峰”,就名作黄山毛峰。
4、庐山云雾庐山云雾产于江西省九江市境内的庐山,古称“闻林茶”,宋朝时奉为“贡茶”,因庐山的茶树主要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含鄱口、五老峰、汗阳峰、小天池、仙人洞等地,常年云雾缭绕,一年中有雾的日子可达195天之多。
从明代起始称“庐山云雾茶”,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5、六安瓜片六安瓜片产于安徽省六安地区的齐山等地,其中以六安及下属金寨县和霍山县两县所产的最佳。
这种著名的绿茶片茶品种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它最先源于金寨县的齐山村,现在也以齐山村蝙蝠洞区域所产的品质最佳,故又名“齐山瓜片”。
尽管六安茶叶种植时间久远,但是六安瓜片的产生是近百年的事情。
民间的流传虚实难辨,但是有三点可以确定:一,六安瓜片问世于1905年左右;二,瓜片产地为金寨县齐头山附近;三,采制技术是在大茶的基础上,汲取兰花茶、毛尖制作技术,逐渐创制的。
六安瓜片外形似瓜子,色泽翠绿,香气清高,味鲜甘美,耐冲泡。
片茶指全由叶片制成的不带嫩芽和嫩茎的茶叶品种。
沏茶时雾气蒸腾,清香四溢,亦有“齐山云雾瓜片”之称。
6、君山银针君山银针是出产于中国湖南洞庭湖中君山岛的一种名茶,只采集刚抽出尚未张开的茶树嫩芽制作,由于嫩芽细卷如针,故名君山银针。
是一种黄茶。
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因为产地范围很小,细芽分量很轻,因此产量很少,所以非常名贵。
清代,君山茶分为“尖茶”、“茸茶”两种。
“尖茶”如茶剑,白毛茸然,纳为贡茶,素称“贡尖”。
沏泡后黄汤黄茶,芽尖很轻,经沏泡张开后,在杯中根根直立不倒,如同“刀山剑硭”,并上下运动。
芽片很嫩,喝完茶后残茶可以吃。
7、信阳毛尖信阳毛尖,产于河南省信阳市的西南山区,比如说车云山、连云山、集云山、天云山、云雾山、白龙潭、黑龙潭、何家寨等。
信阳毛尖茶属于绿茶。
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因其条索细秀、圆直有峰尖、白满披而得名“毛尖”,又因产地在信阳故名“信阳毛尖”。
以“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色绿”的风格著称。
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1959年被誉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1982年、1986年与1990年被商业部评为全国名茶,1985年荣获国家质量奖银质奖,1990年荣获国家质量奖金质奖,1999年在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8、武夷岩茶武夷岩茶产于福建省北部的武夷山地区,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
武夷山多悬崖绝壁,茶农利用岩凹、石隙、石缝,沿边砌筑石岸种茶,有“盆栽式”茶园之称。
因为有“岩岩有茶,非岩不茶”之说,岩茶因而得名。
武夷岩茶主要分为两个产区:名岩产区和丹岩产区。
岩茶中以大红袍、白鸡冠、铁罗汉、水金龟等著名,其它品种还有瓜子金、金钥匙、半天腰等品种。
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
武夷岩茶产于福建的武夷山。
武夷山位于福建崇安东南部,方圆60公里,有36峰、99名岩,岩岩有茶,茶以岩名,岩以茶显,故名岩茶。
武夷产茶历史悠久,唐代已栽制茶叶,宋代列为皇家贡品,元代在武夷山九曲溪之四曲畔设立御茶园专门采制贡茶,明末清初创制了乌龙茶武夷山栽种的茶树,品种繁多,有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四大名枞”,此外还有以茶树生长环境命名的,如不见天、金锁匙等;以茶树形状命名的,如醉海棠、醉洞宾、钓金龟、凤尾草、玉麒麟、一枝香等;以茶树叶形命名的,如瓜子金、金钱、竹丝、金柳条、倒叶柳等;以茶树发芽早迟命名的,如迎春柳、不知春等;以成茶香型命名的,如肉桂、石乳由于武夷岩茶的名气,元朝在武夷山设有御茶园,负责监制进贡的武夷岩茶。
御茶园在明朝晚年荒废,现时遗址上建有御茶园茶楼。
9、铁观音铁观音是乌龙茶的一种,原产于福建安溪县。
铁观音属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的半发酵茶,且被认为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铁观音原是茶树品种名,由于它适制乌龙茶,其乌龙茶成品遂亦名为铁观音。
所谓铁观音茶即以铁观音品种茶树制成的乌龙茶,亦有一种说法称“铁观音”名称乃乾隆皇帝所赐。
在台湾,铁观音茶则是指一种以铁观音茶特定制法制成的乌龙茶,所以台湾铁观音茶的原料,可以是铁观音品种茶树的芽叶,也可以不是铁观音品种茶树的芽叶。
10、祁门红茶祁门红茶,又称祁门工夫红茶,是一种具有酒香和果味的红茶,出产于中国中部的安徽祁门县,简称祁红。
祁门红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中唯一的红茶,与印度的大吉岭红茶、斯里兰卡的乌伐红茶一同被誉为世界三大高香名茶。
祁门红茶首次出现是在清朝光绪年间。
在这之前,在安徽省只制作绿茶,有“安绿”之称。
光绪元年(1875年),黟县人余干臣从福建罢官回籍开设茶庄,学会了制作红茶的秘诀,即在制作初期加入一道特殊的发酵工序,使茶叶的叶底和茶汤呈现红色,因此得名“红茶”。
结果制作出来的红茶大受欢迎,超出了他的预期,并很快就在英国流行起来,成为混合茶英式早餐茶最主要的成分,也成为伯爵茶的基茶,并认为是高贵身份的象征。
1915年在巴拿马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祁门红茶获得了金质奖章。
祁门红茶有水果的香味,有松木的味道(像正山小种)和花香,但又不像大吉岭红茶的香味那么绚丽,因此也被称为“祁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