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州上龙蔗园话的来历和语音

合集下载

平话的由来

平话的由来

平话的由来玉湖村历来使用的语言多为平话、白话、普通话,横县西津之后却以平话为主。

平话(在其他地区也称百姓话,蔗园话、土拐话)是种主要分布在广西境内的一种汉语方言,普遍认为,平话是古代因军事活动、移民等原因,南下汉族携带的中原汉语与广西本地语言融合而成的一种汉语方言。

据《宋史》及族谱载,说平话的居民祖先是宋代从山东(山东的名称,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当时,关中的秦人称崤山或华山以东的地区为山东,有时也泛指秦以外的六国领土。

这时,山东是一个地域性的泛称,还不是一个准确的地理概念。

至唐代和北宋时代,太行山以东的黄河流城广大地区被称作山东,到了唐代末年,有人用山东专指齐鲁之地。

到了金代,设置了山东东、西二路,山东才真正成为政区名称。

明代初期设置山东行省,后改称山东承宣布政司。

清朝初年,设置山东省,“山东”正式成为本省的专名。

古人以左为东,故又称山东为“山左”。

)随狄青南征广西屯驻下来的。

有一种传说认为平话是由北宋狄青征讨广南西路蛮首依智高时(1053年)所率领的军队带入的。

据史解记载。

依智高平定以后,这支军队的一部分就留驻当地,不再北归。

从所在地区看,侬智高的根据地是在左江流域境外越李朝的广源州(现越南高平省广渊县),而目前广西平话的分布以古官道、宾邕地区及左右江一带最为集中(云南富宁在右江上游,当时也属广南西路),似乎还反映出当时用兵和镇守的态势。

从方言渊源看,留戌军队中多山东青州、莱州、登州籍人,而平话区的居民也大多以山东为祖籍,表明早期的情况正和平话相同。

如荣城话:这一传说因为有历史记载和语言事实的支持,很多人认为可信。

平话属汉语何种方言尚无定论,因为平话跟粤语发音、词汇有些相近,一些专家,如著名语言学家王力曾把平话归为粤语,近年来又有学者提倡把平话当做是一种独立方言。

以柳州市为界,将平话分为桂北平话和桂南平话,南北两者差异大,北部平话内部差异亦大,而桂南平话一致程度比较高。

曾经平话是南宁本土方言,随着南宁城市的开放发展,外来人口进入南宁,在外来文化冲击下,加上对平话保护力度不够,平话地位以及岌岌可危,濒临灭亡。

学讲龙州土语.ppt1

学讲龙州土语.ppt1
短音:aen gaen(跟)、haen(见)、gaen(人) in hin(石头)、gin(吃)、dinq(起) oen oenq(煮)、goenq (水“开”了) un kun(毛)、gun(驯服) wn wnq(大概)、gwnz(夜里)
2021/4/9
8பைடு நூலகம்
ng收声的鼻音韵母
以ng收声的韵母有 10个:ang、aeng、eng、ieng、ing、 ong、oeng、ueng、ung、wng
2021/4/9
制作:蒙莲芳
1
2021/4/9
2
声母
• 龙州壮语有30个声母。声母读法是在它们 后面加a或e。具体情况如下: b(a) p(a) m(a) f(e) v(e) d(a) mb(e) nd(e) n(a) s(e) l(e) g(a) gv(e) ng(a) h(a) r (a) c(a) y(a) k(a) ny(a) ngv(e) by(a) py(a) gy(a) my(a) ky(a) hy(a) j(e) z(a) t(e)
夫)、loh(路)等。
u 例如:suh(漏)、mu(猪)、muq(大娘)、
nguz(蛇)等。
w 例如:mwz(手)、swx(买)、zwh(是)、
rwz(船)等。
2021/4/9
4
复合元音韵母
壮文有12个复合元音韵母,韵尾仅有i、u、w三类。
i韵尾:ai ae ei oi ui wi
u韵尾:au aeu eu ou iu
w韵尾:aw
(一)、在复合元音韵母中,读长音的韵母有7个:ai、au、
eu、oi、ui、iu、wi,读短音的韵母有5个:ae、aeu、ei、
ou、aw。
(二)、复合元音韵母的读法

广西崇左新和镇蔗园话中“住”的词性、意义和用法

广西崇左新和镇蔗园话中“住”的词性、意义和用法

广西崇左新和镇蔗园话中“住”的词性、意义和用法作者:梁伟华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9年第08期摘要:广西崇左市江州区新和镇蔗园话中的“住”兼有动词、助词、介词等词性,其意义和用法与普通话有很大差别。

本文将探讨广西崇左市江州区新和镇蔗园话里“住”的词性、意义和用法。

关键词:蔗园话住词性意义用法广西崇左市江州区新和镇蔗园话(以下称新和蔗园话)是广西桂南平话的一种。

在蔗园话中,“住(读音[ʧoi22])”是一个兼类词,其词性、意义和用法与普通话的“住”有很大差别。

本文将结合例句,对新和蔗园话“住”的词性、意义和用法进行探讨分析,以揭示蔗园话中“住”的使用情况。

一、蔗园话中“住”的词性“住”字在普通话里只有动词词性,其意义和用法分别有三个:①表示“居住;住宿”义,作谓语或谓语中心;②表示“停止、止住”义,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③作动词的补语,表示三个方面意义:A.牢固,稳固;B.停顿或静止;C.跟“得”或“不”连用,表示力量够得上(或够不上);胜任。

[1]蔗园话中的“住”是个兼类词,兼有动词、助词和介词等词性。

(一)作动词1,相当于普通话动词的“住”。

例如:(1)佢住嘅[kə35]地方千阔万阔。

(他住的地方很宽敞。

)(二)作动词2,相当于普通话动词的“在”。

例如:(2)佢一直都住屋。

(他一直都在家。

)(三)作助词,相当于普通话助词的“着”。

例如:(3)佢□[ȵəu55]拿住一把扇。

(他拿着一把扇子。

)(四)作介词,相当于普通话介词的“在、从”。

例如:(4)佢住县城读书。

(他在县城读书。

)(5)我住农村来。

(我从农村来。

)二、蔗园话中“住”的意义和用法(一)作动词1,表示“居住;住宿”蔗园话中的“住”作动词,表示“居住;住宿”的意义,在句子中充当谓语或谓语中心,与普通话的动词“住”基本一致。

例如:(6)嗰[kə55]间屋我住。

(这间屋子我住。

)(7)对面□[m i21/55]没有人住。

(对面没人住。

龙家话 白语

龙家话 白语

龙家话白语
龙家话(又称龙岩话、南平话)是中国福建省龙岩市以及周边地
区的一种方言,属于闽南语支中的福州片。

白话是指标准的现代汉语。

下面分别解释一下。

1. 龙家话
龙家话是一种方言,属于闽南语支中的福州片。

它主要使用于福
建省龙岩市和周边地区。

龙家话的语音系统与闽南语支中的其他方言
存在很大的不同,其韵腹比较封闭,常用的音节有“a”、“e”、“i”、“o”、“u”、“ê”、“ng”、“m”、“n”。

在词汇方面,龙家话与普通话、闽南语以及客家话等存在很大的不同。

一些生僻的
字词和俗语在龙家话里被广泛使用。

2. 白语
白语是指标准的现代汉语。

它是中国政府官方规定的语言,并被
广泛使用于全国各地。

白语的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都比较统一和
规范。

在现代汉语词汇方面,白语已经发展成了一门成熟的语言,拥
有包括新词、新义在内的大量词汇。

随着中国的发展,白语在国际上
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成为中国参与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之一。

总的来说,龙家话是一种区域性方言,而白语则是一种标准的现
代汉语。

两者在语音、词汇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

广西田东县蔗园话语音特点

广西田东县蔗园话语音特点

第32卷第2期Vol.32-No.2百色学院学报JOURNAL OF BAISE UNIVERSITY2019年3月Mar.2019广西田东县蔗园话语音特点覃远雄(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北京100732)摘要:广西百色市田东县平马镇四平村蔗园话属桂南平话。

随着时代的变迁,田东县蔗园话语音发生了变化。

文章从声母特点、韵母特点及声调特点三个方面出发,通过古今读音对比来观察田东蔗园话语音的变化,并与周边平话、粤语比较来讨论认识其性质。

关键词:平话;桂南平话;田东蔗园话;语音特点中图分类号:H1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33(2019)02-0075-06Phonetic Features of Cane Garden Language in Tiandong County of GuangxiQIN Yuanxiong(Institute of Linguistics,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100732,China)Abstract:The Zheyuan language of Siping Village,Pingma Town,Tiandong County,Baise City,Guangxi be⁃longs to Ping Dialect of northern Guangxi.Its pronunciation changes with the times.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itials,vowels and tonal characteristics,this article observes the changes of the pronunciation of the dialect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ancient and modern pronunciations,and discusses the nature of the speech in comparison with the surrounding Ping Dialect and Cantonese.Abstract:Ping Dialect;Ping Dialect of southern Guangxi;Zheyuan language of Tiandong;phonetic features广西百色市田东县平马镇四平村蔗园话属桂南平话,随着时代的变迁,田东县蔗园话语音发生了变化。

桂南平话入声的演变

桂南平话入声的演变
系统 》 ,广 两 师范 学院学报 ,2 0 .) 0 71 、隆安 丁当 ( 笔
者 调 查 ) 。
崇t和 上 入 5下 入3 上 入 中 入 下 入 阴 5 阴 : 阳 I阳 墅Im 丝 : 新 3
黎塘 镇 . 阴入 5 下 阴入 3 阳入 l j : 一 F阳入 2 3 田东蔗 园话 上 阴入 5 下 阴入 3 上 阳入 2 1


桂南平话入声的类型
在 汉 语 方 言里 , 古 平上 去入 以古声母 的清 浊 为
江 、右 江 沿岸 和 柳州 至南 宁铁道 线 两 侧 以及 北流 、
容县 、藤 县等 县 市 。 本文 讨 论 的是 桂 南平话 的入 声 演变 ,试 图对 中
条 件 各分 化 为 阴 阳二 调 ,桂 南平 话 的入 声也 遵循 这 个 变 化规 律 :入声 调 首 先分 为 阴入和 阳入 ,在此 基 础 上 ,又 以古 声母 的清 浊程度 或 者元 音 的长 短 为条
桂南平话入 声 的演变
张晓勤 ,罗
( 西 民族 大学 文 学院 ,广西 广

南 宁 50 0 ) 30 6
[ 摘
要】 以选点和计量统计 方式,对桂南平话古入声字的今 读情况进 行描述 ,分析探讨其演变类型、规律 ,试
图揭示桂南平话固有层次语音 的演变。
[ 关键词】桂 南平话 ;入声;演变
宾阳 芦墟 、横 县横 州 、 马 山乔 利 、 田东林 逢 、南 宁 亭 子 、龙 州 上 龙 、黎塘 镇 、崇左新 和 、 田东蔗 园话 分 作两类 ,今读 上 阴入和 下 阴入 ;融水 融水镇和 南 宁石 埠今 读 阴入 ,只作 一类 ,不再 分化 ;阳入 在融
水 融水 镇和 黎 塘 镇 中只 作一 类 ;崇左 新 和蔗 园话分

桂林龙舟纪录片配音解说词

桂林龙舟纪录片配音解说词

桂林龙舟纪录片配音解说词位于桂林的漓江东岸,上行约18公里,有一个400多年历史的古老村落。

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在《桂林》诗中写道“城窄山将压,江宽地共浮。

东南通绝域,西北有高楼。

神护青枫岸,龙移白石湫。

诗中提到的白石湫,就是这个具有400多年历史的古老村落-白石潭村。

村里有一位热情好客,心系村民的村长——刘润发,凡是来白石潭村参观或考察的人,他都会热情地向客人介绍古村落的历史。

白石潭村始祖于明朝洪武年间由灵川汤家洞迁来此地。

整个村庄都建在高约1.25米的防洪基石上。

到目前为止,较为完整的古民居共有18家36栋,建筑面积约8000平方米。

这些古民居都是用条石作基础,砖木结构,内部为穿斗台梁混合式木架、是中国古代民居中常见的建筑结构。

黎民百姓住宅的屋顶用的都是手工制作的泥瓦烧制后盖在屋顶上。

形成两面屋坡,左右侧面都用砖石垒砌山墙。

可以说,现存的白石潭古民居是迄今为止,是桂林漓江边上保存最为完好的古民居。

白石潭龙舟活动向来兴盛,唐代李商隐在《桂林即事》的诗中就有“神护青枫岸,龙移白石湫。

”的记载,据此可见白石潭应该是桂林龙舟活动的起始发源地。

桂林扒龙舟,唱龙船歌、走龙亲等习俗古已有之。

由此可见桂林龙舟习俗的与众不同,无一不体现出民众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祈求的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吉祥安康,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不屈不饶的精神。

作为桂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桂林白石潭村龙舟民俗文化,至今已传承700多年,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和村里青壮年外出打工人数的不断增加,传统的龙舟习俗和龙船调除了几位年长者外,已很少有人能完整传唱,文化的传承已到了濒临灭绝的边缘,如不进行抢救性保护,用不了几年将可能成为历史。

桂林人称划龙船为“扒龙船”,有“五年一中扒,十年一大扒”的讲究。

逢“戊”必扒。

2018年(戊戌)正是十年一大扒的日子。

村长刘润发,为把这次十年一大扒的民间民俗活动搞得热热闹闹,让龙舟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他不辞辛劳,走村串寨,翻山越岭,四处挖掘、收集资料,向村民们讲解龙舟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龙州地方民俗“侬峝节”的文化特征与价值

龙州地方民俗“侬峝节”的文化特征与价值

龙州地方民俗“侬峝节”的文化特征与价值侬峝节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县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

它是壮族传统节日中的一个重要节日,已有900多年的历史,每年正月十五日左右举行。

侬峝节是壮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展现了壮族人民勇敢、豁达、团结、友爱的民族精神,同时也代表了龙州的独特文化风格。

本文将介绍侬峝节的文化特征与价值。

侬峝节的文化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表演艺术侬峝节是一个开心的节日,人们在节日中会表演多种舞蹈、歌曲和戏剧。

这些艺术形式是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壮族人民的智慧和艺术表现力。

在侬峝节上,表演艺术不仅是娱乐,也是一种传承、弘扬文化的方式。

2. 环节独特侬峝节的环节非常独特,包括猪拱门、牛头祭奠、羊角祭奠、火车头五彩缨、拔河比赛、踩高跷等。

这些环节反映了当地人的民风民俗和精神文化生活。

这些活动都有着浓郁的地方色彩和文化特点,让人们能够深刻品味龙州的风土人情。

3. 宗教信仰侬峝节在壮族人民心目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它是一个净化心灵、祈求神明保佑的节日。

壮族人民在侬峝节期间会举行祭祀仪式,祈求丰收、平安和幸福。

这种宗教信仰也是壮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 传承和弘扬文化侬峝节是一个传统的壮族节日,它代表了壮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远影响,有助于传承和弘扬龙州的文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侬峝节已经成为龙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反映了当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保护和发扬龙州的文化遗产。

2. 增强民族认同感侬峝节是壮族人民的节日,它是壮族民族认同感的体现。

通过侬峝节,壮族人民增强了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凝聚了阵营力量,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3. 促进经济发展侬峝节是一个重要的文化节日,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商家前来参观和采购。

这个节日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机会。

随着侬峝节的发展,当地的旅游业和商业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增加了当地民众的收入和就业机会。

总之,侬峝节是龙州民俗文化的瑰宝,代表了壮族人民的智慧和勇气,有助于传承和弘扬龙州的文化遗产,增强当地人民的民族认同感,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0 9年 1 2月
D e .00 c2 9
桂林 师范高等 专科学 校学报
J u a o i nNo ma l g om l f Gu l r l i Co l e e
第2 3卷 第 4期 ( 总第 8 ) 0期
V 1 3 .(u No 0 o. 4S m . ) 2 No 8
2 5
20 年 1 0 9 2月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第 2 卷 第 4 总第 8 期 ) 3 期( 0
寅 时建 生享 养 阳七旬 有余 终 于光 绪十 六年 (8 1 19 )
三 月初 四 …… 原籍 南 宁府宣 化县 人 氏 ,迁 移太 平府 龙 州 东 门外 居 住 … … 光 绪 廿 九 年 岁 次三 月清 明 立
水 口河 、丽江 、左 江横 贯 东西 ,形成 河谷 平原 。县
蔗 园话 或佞 话 。平话人 一般都 会说壮 语和 白话 。与 壮族人 交往 使用 壮语 ,与 白话 人交际 则使用 白话 。 因此龙 州县 的平 话 中白话及壮语 成分 比江 州区 的要 多些 。因为 与壮族 联姻 ,人数 比较少 的平话 村 屯开
平话 的人 口人约有 3 0 人 ,以方言 岛形 式分布 在上 00 龙 乡、水 口镇 、下 冻镇 、响水镇 、上 金 乡、彬桥 乡
等6 个乡镇的2 多个 自然村屯中。 0 每个 自然村屯人口
多则二 、三 百,少 则几十人 。平 话人 一般 也都 自称
是蔗 园人 或亿 ( 他n 第 一人称 )人 ,把平 话也 叫 [ 。 ]
族里还要黄立圣本人回去认祖归宗。下王屯的村 民
黄 丽家先 祖合 葬墓碑 记载 : 先父 讳大邦 乃标 公之 长 “ 子 … …原命 生于嘉 庆 乙亥年 (8 5 )十 月十九 日 1 1年
[ 稿 门期 ]0 9 1- 7 收 2 0— O 2 [ 者简 介]粱 伟华 ( 9 3 ) 作 16一 ,男 .广 西岽 左市人 .广 西 民族师 范学 院中文 系讲师 ,:要从 事现 代汉 语 、普通话 教学 和汉语 方 言研 究 。 I 三
话 三种汉语 方言 的人 口约 占总人 口的 1 % 0。 平话 是龙州 县继 粤语 后 的第二 人汉语 方言 。说
龙 乡 岜那 行政 村 叫城 屯村 民黄立 圣称 :黄 家先 祖 是 南 宁市津 头村 人 ,从清 代开 始到龙 州谋 生 ,至今 已 有 十六代 人 。 世纪 9 上 0年代 , 头村黄家 重修族 谱 , 津
上龙 乡位 于崇左市龙 州县县城 西北部 , 东与
上 金 乡 、 卜乡 交 界 , 和 龙 州 县 城 龙 州镇 相连 , 逐 南 西 与 下 冻 镇 接 壤 ,北 和 武 德 乡相 邻 。乡 政 府 所 在 地 距 离 县 城 8公 里 。下王 屯位 于龙 州县城 东面 , 距
离 县城 约三 公里 。下王 屯有 黄 、胡 、李 、邓 四姓6 O 多户 ,共2 0 人 。下 王屯村 民都会说 壮语 、 白话 , 6多
龙州上龙蔗 园话 的来历和语音
梁伟华
( 西民族 师 范学院 广 中 文系 , 广 西 崇左 52 0 ) 3 20
【 摘
要】 龙州县位 于广西壮族 自治区西南边陲,与越南接壤 。龙州蔗园话在清朝中叶 由南宁传入 ,至今 2 0多 0
年 语 音 特 点 跟 桂 南 平 话 的 一 般 特 征 相合 。 同 音 字 汇收 3 0 40字 。
置更 名 ,或 分或并 ,或府或厅 ,至 13— 97 和 15-9 1 9 7 15 年 9 2 16 年两度 改名龙 津县 ) 第
四编 “ 社会 ・ 方言 ”记载:“ 龙津 语言约分 数种 ,日 土 语 日广 话 日官话 。其土 语原 系僮话 ,… …。广 话 则 自粤传 来 ,今 穷 乡僻壤 亦能操 之 。操 官话 者 ,则 桂柳 太平 等 府 以及外 省 寄居 之 人 。此 三种 话最 为 通 行 。平话 即 甾宁士话 ,操 此语者 唯 白彼 县移之 家族 , 他 籍 人鲜有 效之者 。 ”文献 中虽没 有提到迁 出 时间 ,
始 出现 中老 年人 说平话 ,青年 小孩说壮 语 的混合语 家 庭 。只有 人数 比较 多的村 屯尚能保 持说平 话 的习
俗 。壮族 媳 妇嫁入 头年 可 以说壮 语 ,但第二年 必 须
说 平话 。
城龙 州镇 坐落 于平 原 中部 ,是该 县 的政治 、经 济和
文化 中心 。 龙州历 史悠 久 。秦属 象郡 地 ,汉属 交趾 郡龙 编
龙 州平 话 当是来 自南 宁郊 区 ( 括现 在 的 邕宁 包 县) ,传 入 时 间 应 该在 清朝 中叶 。据 民 国三 十 五 年 (9 6 李文雄 修 ,陈必明纂 的 《 1 4 年) 龙津 县志 》 ( 州 龙
县地 ,唐武 德四年( 公元 6 1 置龙 州 。 后 多次改 2 年) 此
但 说到 了与 岜 宁土话 的关系 ,表 明其来 源 。另 据上
2 0 年全 县人 口2 万人 ,其 中壮族 居 民 占总人 04 7
口的9 .1 ,汉族 居 民 占总人 口的 5 1% 48 % .1。
龙 州县现 在通 行 的语言 有壮 语及 粤语 、平话 、 客 家话 。壮语通 行于包括 乡镇在 内的广‘ 大农 村地 区, 使用 人 口约 ^总人 口的 9% 0 。使用 粤语 、平话 、客家
【 关键词】 龙州;蔗 园话 ;平话 ;亿[B 3 话 w n: ]
【 中图分类号】HI23 7.
【 文献标识码】A
C 文章编 号】10 -0 02 0 )40 2 —9 0 1 7 (0 90 .0 50 7
人 文背 景
龙 州县位 于, 西壮 族 自治区 西南 边 陲 ,地 处北 回归线 以南 、左 江 上 游 。该县 东接 崇左市 ,南连凭 祥 市 、宁 明县 ,北倚 大新 县,西 与越 南接 壤 。全县 总面 积 2 3 7 8平方 公里 ,地 势南 北较高 ,中部有 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