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我们喜爱的歌曲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1课童谣新唱花城版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1课童谣新唱花城版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1课童谣新唱花城版第一课童谣新唱教学内容:1、学唱与欣赏歌曲《落雨大》2、学唱《海娃变油娃》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学唱《落雨天》《海娃变油娃》,让学生熟悉广东客家山歌的风格特色,感悟乡音之美,并了解人民的生活带有浓郁的地方风情并启发学生爱南海、爱祖国的情怀。

2、观看《十六届亚运会开幕式音像视频》,感受时代赋予《落雨大》的独特魅力。

教学重点:歌曲情绪的掌握,二拍子和三拍子节拍感的复习,后十六音符节奏型的演唱。

教学难点:广东童谣与客家山歌韵味的演唱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总结上学期学习的情况。

二、提出新学期新要求:课前准备,课堂上的要求三、欣赏《落雨大》1、欣赏《落雨大》,谈谈听的感受?在哪听过?说了什么?2、老师简介在旧社会,广东的一些习俗并学说广东话比如:穿花鞋,水浸街,上街卖……四、有时间学读《落雨大》歌词,各种形式的朗读。

五、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一、练声。

二、玩一下手号,唱一唱短旋律:121 、131、532、161三、学唱歌曲《落雨大》1、听范唱,拍节拍,感受情绪。

2、lu哼唱3、读词。

4、唱词。

5、加律动,边做边唱。

6、分组演唱,各种形式的表演唱。

四、总结、下课。

第三课时一、练声。

二、复习歌曲《落雨大》三、学唱歌曲《海娃变油娃》1、听范唱:说说感受。

2、复习2拍子的节拍感,再听范唱,这首是2拍子吗?有何不同?3、学习三拍子的节拍感,再听范唱,边听边拍。

4、用lu哼唱5、读词,唱词注意后十六分音符的演唱。

6、模仿石油工人的劳动动作来边唱边表演。

四、总结、下课。

第二课感知音的高低(三)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小铃铛》复习音乐手势do re mi la2.学唱歌曲《瑶家儿童爱唱歌》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不同活动、游戏中感受和体验“do、mi、sol、la”音高。

通过学唱歌曲复习巩固音高,并参与歌舞表演。

2、能用“do、mi、sol、la” 三个音随意的组合成自己的歌。

探索小学音乐课程中思政教育融合———以花城版小学音乐课为例

探索小学音乐课程中思政教育融合———以花城版小学音乐课为例

探索小学音乐课程中思政教育融合———以花城版小学音乐课为例发布时间:2022-03-17T01:14:31.000Z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0月28期作者:何郴慧[导读] 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

何郴慧广州市番禺区红郡小学,广东广州,511400 摘要: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

借助美育中的音乐教育的版块,让小学音乐课程中的美与学生思政教育相融合,让其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学生在音乐的学唱、赏析和创作中加强思政教育的培养,从而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我们在强调“立德树人”的根本下,不断地感染、熏陶,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灵魂,诱导学生的情感,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健全的人格,把一颗颗美好的种子播撒在所有少年学生的心中,使学生担起国家兴亡民族发展的时代使命!关键词:美育教育思政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

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学校美育课程是以艺术课程为主体,音乐课程占主要位置。

音乐中蕴含的美育和素质教育功能其实质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元素,由于音乐教育在课堂表现形式上具有更为鲜明的灵活性和参与性,能够大大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并且,在《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中,音乐的课程目标的三维目标第一位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中就有明确的要求: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增强集体主义精神。

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增强集体主义精神。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1课《歌唱祖国》教案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1课《歌唱祖国》教案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1课《歌唱祖国》教案一. 教材分析《歌唱祖国》是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的第一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学唱歌曲,感受祖国的美丽河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朴实,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学习简单的乐理知识,如音符、节拍等,同时,通过合唱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乐理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如音符、节拍等。

他们喜欢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对合唱形式的活动充满兴趣。

但在音准、节奏等方面的把握上,还需要老师的引导和训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歌唱祖国》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激发爱国情怀。

3.提高学生的合唱水平,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4.引导学生了解简单的乐理知识,如音符、节拍等。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音准、节奏把握。

2.合唱部分的协调性。

3.乐理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老师亲自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学习。

2.互动法:学生与老师互动,纠正发音、音准等问题。

3.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游戏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歌唱祖国》的旋律、歌词、乐理知识等内容。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进行合唱练习。

3.乐谱: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材料。

4.三角板、拍手板等教具:用于引导学生掌握节拍。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祖国的美丽河山,引导学生感受祖国的伟大,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同时,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音乐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5分钟)老师演唱歌曲《歌唱祖国》,让学生跟随学习。

在演唱过程中,注意纠正学生的音准、节奏等问题。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老师巡回指导。

在此过程中,重点关注学生的音准、节奏和合唱协调性。

4.巩固(10分钟)通过游戏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

第一课我们喜爱的歌曲

第一课我们喜爱的歌曲

个人收集整理-ZQ第一首《没有祖国哪里会有我》一.教学目标:能随录音或老师地范唱一起演唱《没有祖国哪里会有我》.通过歌曲地学习,激发学生爱国情怀,树立民族自豪感.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学习切分节奏这个新地节奏型.唱准歌中有这个节奏地地方.二.教学重点:在音乐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地教育.三.教学难点:切分节奏地掌握和歌曲演唱地准确.四.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听唱法.在切分节奏地教学环节将句子提出来练习.五.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学唱歌曲《没有祖国哪里会有我》(一)新课导入:同学们,在一年级地时候,我们学唱过《国旗国旗真美丽》,《娃哈哈》,等歌曲,今天我们来学唱一首歌曲,名字叫《没有祖国哪里会有我》.听到这个歌曲名,你们会想到什么?老师先提几个问题:这里地我指地是谁?祖国和我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说“没有祖国哪里会有我”呢?师:这些问题地答案都在歌曲里藏者呢!我们一块去寻找吧!播放歌曲《没有国哪里会有我》听一听:()听听歌曲地情绪,并做出正确地选择:难过地激动地深情地()听听歌曲地节拍,并做出正确地选择:()听歌曲中有没有前奏、间奏或尾声,如有就做出小记号,以便在唱歌地时候做提醒.()听你最喜欢地一句歌词,并在歌谱上找出来.()听歌曲有没有反复地地方,从哪里开始反复?()听歌曲地速度,并作出正确地选择:快速中速慢速.看一看同学们看一看,歌曲中有没有不认识地字?曲谱里有没有不懂地音乐符号?有地话,请把它们找出来吧!.唱一唱用“啦”哼唱.轻声跟唱歌词.分男生和女生接龙唱.找一找休止符,二分符,歌曲最高音最低音连音线反复记号.说一说同学们,学了这个歌曲之后,它在表达一种怎样地情感?你想对祖国妈妈说些什么?演唱:全班齐唱,然后请个别同学进行演唱.个人收集整理-ZQ二第二首《猜花》教学目标:.通过认、读、拍、唱这一节奏(后十六分节奏),使学生认识并能掌握这一节奏.. 通过学唱《猜花》,感受地方民歌地风格特点.(海南歌曲). 通过综合练习,巩固所学地音乐知识,用各种花来作问答歌唱.教学重点:节奏地读,拍、唱.教学难点:后十六分节奏教学方法:听唱法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猜一猜.在唱歌之前我们先来做猜谜游戏,老师来问,你们来猜.什么花儿空中开,花儿红地像火焰?生:(——同学先举手,答木棉花,说明学生对花还是认识得多)什么花儿腊月开,朵朵夹在雪花中?生:(——同学很聪明,说我拿着梅花.)什么花早上,很象一个小喇叭?生:(基本上全班同学都知道喇叭花,这说明学生对花还是认识比较多喔)教师:这么多漂亮地花已经被作曲家做成了一首好听地歌曲了,好地,拿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听一听:说说歌曲是怎样一种情绪,有什么特点?都有哪些演唱形式?(解释什么是演唱形式)演唱形式是指齐唱、独唱、重唱、合唱等演唱地组合形式,是演唱地表现形式.用什么样地演唱形式要根据歌曲题材、体裁和要表现地情绪而定.齐唱,独唱、重唱和对唱、合唱、表演唱、领唱、轮唱、小组唱、大联唱.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师:问答式地演唱..找一找,学我做:(后十六节奏)师:在歌曲里有一个节奏很特别,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并且学我做.听辩并模仿老师拍出来地节奏.××× × ×××× 举双手.再播放一次歌,找一找,这样地节奏在哪里出现了,出现地地方我们用一个小动作来表示.让我知道你们找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学一学:现在就让我们来一起学习这首好听地歌曲,模唱法..读读歌词,着重读(嘁不隆咚镪隆咚镪).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歌曲,配合形式..学唱歌词:可教师先问,学生来答地形式学习.唱一唱:现在轮到你们来表现了,大家想想我们用什么形式来演唱歌曲呢?领唱,合唱.(师领唱)、分两组对答演唱、分男女生等多种形式,并互相进行评价..看一看你们有没有觉得这首歌曲有什么不同之处?(师介绍海南)总结:本课我们学习了歌曲《没有祖国哪里会有我》《猜花》,学会了切分和巩固了前八后十六.一首是抒情地爱国儿歌.一首是海南风格地儿歌.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下课后同学们想一想还有哪些花可以来歌颂,自己试着编一编,下节和大家一起个人收集整理-ZQ来分享好吗?第二课时:复习两首歌.做各种形式地演唱.抽查.登记成绩和修正唱得不够地地方.打击乐为《猜花》伴奏,见分小组合作演奏小组表演,评价总结.。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1课《我们大家跳起来》教案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1课《我们大家跳起来》教案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1课《我们大家跳起来》教案一. 教材分析《我们大家跳起来》是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的第一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一首富有节奏感的歌曲。

歌曲旋律欢快,节奏明显,易于学生掌握。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培养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他们喜欢音乐,乐于学习音乐。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节奏感把握还不够准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专项训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的旋律和节奏。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集体荣誉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熟练地演唱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

2.教学难点:让学生准确地把握歌曲的节奏和音高。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以生动的表演,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互动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完成歌曲的学习。

3.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提高演唱技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的课件,以便于学生学习。

2.乐器:准备一些打击乐器,如拍手鼓、铃鼓等,用于辅助教学。

3.录音机:用于播放歌曲,让学生跟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以生动的语言和动作,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即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节奏错误。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分别进行歌曲的演唱和节奏练习。

首先,教师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节奏拍手。

然后,学生独立演唱,教师及时纠正错误。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歌曲接龙比赛,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内容。

同时,教师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伴奏。

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1课《阿西里西》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1课《阿西里西》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1课《阿西里西》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阿西里西》是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的第一课,本节课以富有地方特色的民歌为主题,旨在让学生感受和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音乐风格。

歌曲《阿西里西》来自我国西部地区,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情,歌曲旋律欢快,节奏鲜明,歌词简单易懂,易于学生传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我国的民族文化,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在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好奇心强,学习能力逐渐提高,但注意力容易分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教学,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西部地区的民歌风格,学会演唱歌曲《阿西里西》。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模仿、合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阿西里西》,了解西部地区的民歌风格。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特殊节奏和音准的把握,以及西部地区民歌的特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如故事导入、图片展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聆听、模仿、合作等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歌曲。

3.利用多媒体设备,如音响、投影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个有关西部地区的故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初步聆听:让学生聆听歌曲《阿西里西》,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3.学唱歌曲: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歌曲中的特殊节奏和音准。

4.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练习,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5.展示环节:让学生在班级展示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互相评价、学习。

6.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了解西部地区的民族文化,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幼儿园开学第一课音乐欣赏教案

幼儿园开学第一课音乐欣赏教案

幼儿园开学第一课音乐欣赏教案
一年一度的新学期,小学生们喜气洋洋地回到了学校,幼儿园的同学们也不例外。

对于幼儿园的同学们来说,除了认识新老师、结识新同学,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开学第一课的音乐欣赏课。

第一课的音乐欣赏,对于幼儿园的同学们来说是一次非常好的启蒙教育,也是一次很好的增长知识的机会。

在幼儿园开学第一课的音乐欣赏教案中,我们要让孩子们能够体会音乐的美妙,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我们可以选择一些轻松而优美的音乐作为开学第一课的音乐欣赏内容,比如《小星星》、《世上只有妈妈好》等。

这些旋律简单,节奏明快,会很容易地引起幼儿园同学们的共鸣,也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体会音乐的美妙。

我们可以在欣赏音乐的时候,向孩子们展示一些与音乐相关的图画,比如绘本等。

这些图画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音乐,同时也能够增加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我们还可以通过故事、舞蹈的方式,让孩子们更好地感受音乐。

比如,在欣赏《小星星》的时候,可以讲述一个有关星星的故事,或者让孩子们跳一支有关星星的舞蹈。

这样能够让孩子们更好地体会音乐的情感,并对音乐产生更深刻的体会。

我们还需要注意对于幼儿园同学们的情感需求。

在开学第一课音乐欣赏中,我们要让孩子们能够感受到音乐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我们可以在教学中鼓励幼儿园同学们自发地参与其中,让他们能够感受到音乐的力量,从而更加热爱和欣赏音乐。

开学第一课的音乐欣赏教案对于幼儿园同学们来说非常重要,我们需要策划得当、注重细节。

通过教学中的方式,我们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理解音乐,并让他们感受到音乐带给他们的幸福和快乐。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花草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1课《歌唱祖国》教案

花草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1课《歌唱祖国》教案

花草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1课《歌唱祖国》
教案
教学目标
1. 能够认识《歌唱祖国》这首歌曲的基本信息,唱出一首优美
的歌曲。

2.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3. 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

教学重点
1. 学生理解歌曲歌词,领会歌曲主题。

2. 学生掌握歌曲的基本唱法。

教学难点
1. 学生能否理解和表达出歌曲的含义。

2. 学生能否正确掌握歌曲的唱法。

教学准备
1. 电子琴或其他乐器。

2. 教学投影仪和音响设备。

3. 《歌唱祖国》的音频资料和歌词、照片。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播放《歌唱祖国》的音频资料,引导学生静听。

2. 研究歌曲
1. 介绍歌曲:将歌曲的歌词、照片和音乐放到投影屏幕上,让学生认识歌曲的基本情况。

2. 教唱歌曲:使用音乐教学方法,从歌曲的整体和重点入手,一遍遍教唱歌曲。

3. 分唱、整唱:让学生分小组、对唱、整唱,体验不同的演唱形式。

3. 研究歌曲的表情
根据不同段落,引导学生感悟歌曲情感,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

4. 拓展和巩固
1. 欣赏其它爱国歌曲,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2. 分组合唱,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表演,培养合作精神。

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习唱,学生们对《歌唱祖国》这首歌曲有
了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

在学习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
感和审美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我们喜爱的歌曲
第一首《没有祖国哪里会有我》
一.教学目标:
1.能随录音或老师的范唱一起演唱《没有祖国哪里会有我》。

通过歌曲的学习,激发学生爱
国情怀,树立民族自豪感。

2.学习切分节奏这个新的节奏型。

唱准歌中有这个节奏的地方。

二.教学重点:
在音乐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

三.教学难点:
切分节奏的掌握和歌曲演唱的准确。

四.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听唱法。

在切分节奏的教学环节将句子提出来练习。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PPT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学唱歌曲《没有祖国哪里会有我》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唱过《国旗国旗真美丽》,《娃哈哈》,等歌
曲,今天我们来学唱一首歌曲,名字叫《没有祖国哪里会有我》。

听到这个歌曲
名,你们会想到什么?
老师先提几个问题:
(1)这里的我指的是谁?
(2)祖国和我是什么关系?
(3)为什么说“没有祖国哪里会有我”呢?
师: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歌曲里藏者呢!我们一块去寻找吧!
播放歌曲《没有国哪里会有我》
听一听:
(1)听听歌曲的情绪,并做出正确的选择:
A难过的B激动的C深情的
(2)听听歌曲的节拍,并做出正确的选择:
A 2/4
B 3/4
(3)听歌曲中有没有前奏、间奏或尾声,如有就做出小记号,以便在唱歌的时候做提醒。

(4)听你最喜欢的一句歌词,并在歌谱上找出来。

(5)听歌曲有没有反复的地方,从哪里开始反复?
(6)听歌曲的速度,并作出正确的选择:
A快速B中速C慢速
2.看一看
同学们看一看,歌曲中有没有不认识的字?曲谱里有没有不懂的音乐符号?有的话,请把它们找出来吧!
3.唱一唱
A 用“啦”哼唱。

B轻声跟唱歌词。

C分男生和女生接龙唱
4.找一找
休止符,二分符,歌曲最高音最低音连音线反复记号
5.说一说
同学们,学了这个歌曲之后,它在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你想对祖国妈妈说些
什么?
6演唱:全班齐唱,然后请个别同学进行演唱。

第二首《猜花》
教学目标:
1.通过认、读、拍、唱这一节奏(后十六分节奏),使学生认识并能掌握这一节奏。

2. 通过学唱《猜花》,感受地方民歌的风格特点。

(海南歌曲)
3. 通过综合练习,巩固所学的音乐知识,用各种花来作问答歌唱。

教学重点:
节奏的读,拍、唱。

教学难点:后十六分节奏
教学方法:听唱法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
1.在唱歌之前我们先来做猜谜游戏,老师来问,你们来猜。

什么花儿空中开,花儿红的像火焰?
生:(——同学先举手,答木棉花,说明学生对花还是认识得多)
什么花儿腊月开,朵朵夹在雪花中?
生:(——同学很聪明,说我拿着梅花。


什么花早上,很象一个小喇叭?
生:(基本上全班同学都知道喇叭花,这说明学生对花还是认识比较多喔)
教师:这么多漂亮的花已经被作曲家做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了,好的,拿让我们
一起来听一听吧。

2.听一听:
说说歌曲是怎样一种情绪,有什么特点?都有哪些演唱形式?(解释什么是演唱形式)
演唱形式是指齐唱、独唱、重唱、合唱等演唱的组合形式,是演唱的表现形式。

用什么样的演唱形式要根据歌曲题材、体裁和要表现的情绪而定。

齐唱,独唱、重唱和对唱、合唱、表演唱、领唱、轮唱、小组唱、大联唱。

师:问答式的演唱。

3.找一找,学我做:(后十六节奏)
师:在歌曲里有一个节奏很特别,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并且学我做。

听辩并模仿老师拍出来的节奏。

2/4
××××| ××××| 举双手
4.再播放一次歌,找一找,这样的节奏在哪里出现了,出现的地方我们用一个小动作来表示.让我知道你们找到.
5.学一学:现在就让我们来一起学习这首好听的歌曲,模唱法。

A.读读歌词,着重读(嘁不隆咚镪隆咚镪)
B.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歌曲,配合形式。

C.学唱歌词:可教师先问,学生来答的形式学习
6.唱一唱:现在轮到你们来表现了,大家想想我们用什么形式来演唱歌曲呢?
领唱,合唱。

(师领唱)、分两组对答演唱、分男女生等多种形式,并互相进行
评价。

7.看一看你们有没有觉得这首歌曲有什么不同之处?(师介绍海南)
总结:
本课我们学习了歌曲《没有祖国哪里会有我》《猜花》,学会了切分和巩固了前八后十六。

一首是抒情的爱国儿歌。

一首是海南风格的儿歌。

下课后同学们想一想还有哪些花可以来歌颂,自己试着编一编,下节和大家一起
来分享好吗?
第二课时:
1.复习两首歌。

做各种形式的演唱。

抽查。

登记成绩和修正唱得不够的地方。

2.打击乐为《猜花》伴奏,见ppt
3.分小组合作演奏
4.小组表演,评价
5.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