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 形体 空间——形与影》3
建筑形象表现

建筑形象表现课程目标:、1、建筑是为人服务的实用艺术,抽象、复杂的建筑内容也会转化为具体、综合的建筑形式;2、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综合反映和表现,它与建筑师对形式的把握以及人们对建筑形式的感知、理解、认同等因素有关;3、形体语言、装饰语言、象征语言是建筑石表现建筑形象的基本途径。
3.1建筑形体语言3.1.1建筑的形与线建筑形体是建筑形象中的重要视觉要素,也是建筑空间的逻辑反映。
建筑性格相对稳定,每一种建筑类型都会有其相应的性格被认同和接受。
例如纪念性建筑的性格庄严、雄伟、肃穆、崇高,其形体就应该简洁、肯定、厚重、敦实。
建筑形式及形体实际应当遵循形式美创作法则,在变化中求统一,统一中求变化,要处理主从、均衡与稳定、节奏与韵律、对比与协调、比例与尺度的关系;还需要注意形体透视及视觉错觉等视觉变化规律。
1、建筑轮廓——建筑形体的边界。
建筑轮廓具有较高的可识别性。
我们通常把视觉对象组织为近景、中景、远景三种空间层次。
20-25m近景视距可以看清空间景物的细部细节、70-100m 中距视距看清空间景物的全貌及辨认主景、150-200m远景视距经常作为空间景物的背景。
人对视觉对象的感受有一个舒适的视角范围,我们一般称为“视野”;分为水平视角和垂直视角。
水平视角:观赏空间景物的水平视角范围在60°以内,视距=景物宽度,54°为最佳视角;大于54°,可以审视景物细部。
垂直视角:45° 仰角时,景物视距和景物高度相当,是最佳观赏位置;最佳垂直视角为27°仰角时,视距大约为高度的两倍,既能观赏景物整体又能感受景物细节。
2、建筑造型几何空间及形体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合理性、精确性、可操作性,容易被大家接受和理解,因此被广泛运用。
几何空间是建筑界其他空间论的基础。
建筑形体有基本几何体、组合几何体、自由几何体三种类型。
建筑造型有几何法、构合法、变异法、仿生法等方法。
(1)几何法:基本几何体包括立方体、棱柱体、棱锥体等平面几何体,以及圆柱体、圆锥体、球体等曲面几何体。
空间与层次

比一比:同一建筑的透视特点有何不同?
1. 平行透视 庄重稳定
2. 成角透视:灵活多变
欣赏与探究一: P16属于哪种透视?有何特点和视觉美感?
观察的视点的不同带来不同的感受
•
我们生活中在观察很多物象时,观察的角度不同,给人带来的感受也是
• 空间中层次越丰富,空间感就越强。
• 这种层次不单单是形体上的简单重叠、遮 挡关系,有时颜色的纯度,明度的对比等 也会带来层次的效果。
二、色彩透视与空间层次
也称大气透视: 是风景画的一种技巧。 随着物体向后逐渐消 退,颜色对比和明度 对比逐渐减弱。明亮 部分渐渐变暗,深色 部分渐渐变浅,直到 整个色彩对比成为一 个中性色调。
毕沙罗 法国 1830-1903
• 临流赋琴 南宋 夏圭
2. 线描的虚实表现空间与层次
透视的畸变——广角
• 适度的广角处理可以增强画面的空间感,使空间变得广阔,但是处 理不当也会造成画面的变形
空间与层次
透视
形体透视 平行透视 成角透视
色彩透视 冷暖、浓淡、强弱、虚实
视点 普通视点 地视点 高视点
• 透视在我们的课本中分为几种,其中最主 要、我们接触最多感受最多的就是形体透 视,通俗的讲就是近大远小。
• 掌握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对塑造画面的空 间尤为重要,接下来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形 体透视。
形体透视——我们的校园
一、 形体透视(1点透视)与 空间层次 轮廓 光影 遮挡
灭点
视平线
消失线
• 以上是我们常见的一点透视
1. 投影的长短冷暖与空间形态
《干草垛》 油画 莫奈 法国 1840-1926
影视鉴赏与影评写作第五讲关于影像

影视鉴赏与影评写作第五讲关于影像第五讲:关于影像关于影像我分三部分进⾏讲解:第⼀部分影像,第⼆部分声⾳,第三部分蒙太奇。
影像是观众与影视艺术接触过程中的第⼀媒介,鉴赏影视作品将从鉴赏影像开始。
当然,对于影视艺术本⾝⽽⾔,影像是众所周知的最基本的艺术构成元素。
影像的基本特质是什么呢?我们认为是直观性与符号性。
那么影像的基本特质是什么呢?我们认为是直观性与符号性。
作为⼀种视觉形象,影像⾸先呈现出的是直观性,给观看者⼀⽬了然、真实⽣动感觉。
但实际上,影像作为⼀种艺术形作为⼀种视觉形象,影像⾸先呈现出的是直观性,给观看者⼀⽬了然、真实⽣动感觉。
象,是创作者按照⼀定的⽬的,遵循相关的艺术规律,对客观物象进⾏艺术加⼯的结果,因此,它不可避免地蕴藏了艺术创作影像并⾮是简单的现实复制,⽽是包含了创作者对现实的意图,在很⼤程度上体现的是现的种种表现内涵。
也就是说,影像并⾮是简单的现实复制,⽽是包含了创作者对现实的意图,在很⼤程度上体现的是现实物质世界的超越或重写。
这就使它具有了“符号性”。
读解影像必须意识到影像具备的这种“符号”属性,透过表⾯的直观性,深⼊影像背后,破解“符号”所蕴含的意义。
由此看来,影视影像与其他艺术媒介不同,具有融直观性和写意性、真实与虚幻、再现与表现为⼀体的特点,是⼀个内涵丰富、风格多样的审美对象。
⽽影像的这种特性,是与其独特的构成⽅式和构成元素息息相关的。
⽆论是镜头构成元素还是造型构成元素,本质上都包含了这种内在的双重性。
第⼀部分镜头元素影视影像是借助摄影机或摄像机的镜头拍摄⽽成的,镜头拍摄的具体⽅式、涉及的元素对于影像本⾝有着直接的影响。
⼀、景别从专业⾓度定义,景别通常指的是由于摄影机或摄像机的镜头与被拍摄物距离的远近⽽形成的某种视野,⽤以表现被摄主体与环境的各种关系。
⽽实际上,景别是我们⽇常⽣活中观察事物的经验的体现。
根据我们所在的空间以及观察距离的远近,我们看到的是远近不同的景象。
常见的景别就是按照这种现象进⾏划分的,⼤体有以下⼏种:、远景:指从远距离上拍摄、视野⽐较开阔的镜头。
机械制图中直线和平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分析

机械制图中直线和平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分析摘要:点、直线和平面是构成物体形状的基本几何元素,几何体上每一个点的投影都符合“三等”关系,投影特性简单清晰。
直线和平面的投影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相对于三投影面的位置不同,导致投影特性也不一样,这样就需要对其投影进行分析后判定和三投影面的位置关系。
关键词:直线、平面、投影1 直线和平面的投影特性直线的投影特性有:倾斜于投影面,投影后的长度比空间直线的长度要短,称为收缩性;平行于投影面,其投影等于空间直线的实长,称为真实性;垂直于投影面,其投影重合成一点,称为积聚性。
平面的投影一般仍为平面。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
作平面投影时,只要作出平面上各点的投影,然后连接这些点的三面投影,即可得到平面的投影。
平面的投影特性有:平面平行于投影面,其投影反应空间平面的实形,称为真实性;平面倾斜于投影面,其投影小于空间平面,但形状类似于空间平面图形,称为收缩性;平面垂直于投影面,其投影积聚成一直线,称为积聚性。
2 直线和平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2.1 直线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根据直线相对于三投影面的位置不同,可将直线分为三种类型:一般位置直线、投影面的平行线、投影面的垂直线。
一般位置直线对三个投影面都处于倾斜位置,其投影特性是:在三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均是倾斜直线,且投影长度均小于实长。
投影面的平行线只平行于一个投影面,而倾斜于另两个投影面,其投影特性是:在所平行的投影面上的投影为一段反应实长的线段,在其他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长度都缩短,并平行于投影轴。
投影面的平行线有三种位置:正平线是平行于V面并且与H、W面倾斜的直线;水平线是平行于H面并且与V、W面倾斜的直线;侧平线是平行于W面并且与V、H面倾斜的直线。
投影面的垂直线只垂直于一个投影面,而于另两个投影面平行,其投影特性是:在所垂直的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成一点,而在其他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反应实长,并且平行于投影轴。
三视图轴测图

自学课本p133案例分析,总结作图过程 自学课本p133案例分析,总结作图过程 练习课本p135“马上行动” 练习课本p135“马上行动”
逐个画出各形体的三视图 根据各形体的投影规律,逐个画出形体的三 视图。画形体的顺序:一般先实(实形体) 后空(挖去的形体);先大(大形体)后小 (小形体);先画轮廓,后画细节。画每个 形体时,要三个视图联系起来画,并从反映 形体特征的视图画起,再按投影规律画出其 他两个视图。
三投影面体系 我们设立三个互相垂直的平 面,叫做三投影面 面,叫做三投影面 。这三个平面 将空间分为八个部分,每一部分 叫做一个分角 叫做一个分角 ,分别称为 Ⅰ 分 角、 Ⅱ 分角…… Ⅷ 分角,如下 分角…… 图所示。我们把这个体系叫三投 图所示。我们把这个体系叫三投 影面体系 ,世界上有些国家规定 将形体放在第一分角内进行投影。 也有一些国家规定将形体放在第 三分角内进行投影 , 我国国家标 准《机械制图》 (GB4458.1–84) 机械制图》 (GB4458.1– 规定“采用第一角投影法”。 规定“采用第一角投影法”。
例题
棱柱的三面视图 画图步骤: 画图步骤: 1)选择主视图的投影方向,分析各表面的投影特征, 绘制底稿。 • 画对称中心线,轴线和基准线 • 画反映形体特征的俯视图 • 根据正六棱柱的高和“长对正”,画主视图 • 根据“高平齐、宽相等”画左视图 2)检查底稿、加深图线。画完底稿后,一般应检查各 视图是否符合直线、平面的投影特性,是否符合方位对应关 系和视图间的投影对应关系,尤其要注意俯、左视图的宽度 应相等。还要检查是否多线、漏线,以及可见性等,最后加 深图线
比较上表中四种投影图以及它们的特点,可 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用正投影法绘制的多面 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用正投影法绘制的多面 正投影图虽然立体感差, 正投影图虽然立体感差,没有通过一定训练 和学习的人不易看懂。但它能准确、 和学习的人不易看懂。但它能准确、完整地 表达出形体的形状和结构,且作图简便, 表达出形体的形状和结构,且作图简便,度 量性好。因而在工程上被广泛采用。 量性好。因而在工程上被广泛采用。
建筑装饰制图建筑形体基本元素的投影

相应投影面旳倾角。
(2) 投影面垂直线:垂直于某一投影面旳直线。
铅垂线(⊥H面) 、正垂线(⊥V面) 、侧垂线(⊥W面) 投影面垂直线旳投影特征:
1) 在所垂直旳投影面上旳投影有积聚性; 2) 其他投影反应实长,且垂直于相应旳投影轴。
水平线(∥H面) 、正平线(∥V面) 、侧平线(∥W面) 投影面平行线旳投影特征:
1) 在所平行旳投影面上旳投影反应实长; 2) 其他投影平行于相应旳投影轴; 3) 3)反应实长旳投影与投影轴所夹旳角度等于空间直线对
相应投影面旳倾角。
(2) 投影面垂直线:垂直于某一投影面旳直线。
铅垂线(⊥H面) 、正垂线(⊥V面) 、侧垂线(⊥W面) 投影面垂直线旳投影特征:
Z
V
d'
c'
α
γ γ
D
α
C
d"
c" W
正平线 c′d′=CD
Z
d'
γ
c' α
X
O
d"
c"
YW
X
c
O
d
c
d
Y cd ∥OX、
YH
a″b″∥OYW
都不反应实长
建筑装饰制图
e″f″与OYW和OZ旳夹 角α、β等于EF对H、
V面倾角 Z
V
e'
E
e' e"
f' β
β W f'
侧平线
e″f″=EF
Z
e"
β
图形创意 3表现手法

03 图形创意的表现手法 共生图形应用
印度动物保护组织公益广告 —— 总有空间领养动物
03 图形创意的表现手法 共生(正负)图形应用
蛇 老鼠 鸟
/
北极熊 海狮
/
鲸鱼 乌贼
/
鹰兔
国家地理频道广告 —— 捕食者与猎物
03 图形创意的表现手法
莫里茨·科内利斯·埃舍尔 Maurits Cornelis Escher(1898-1972) 荷兰板画家 因绘画中的数学性而闻名
Futinct
Part
03
图形创意表现手法
• 肖似形 • 置换图形 影子图形 • 同构图形 • 共生图形 正负图形
• 延异图形 • 矛盾图形 • 积聚图形 • 名著 卡通 文字
03 图形创意的表现手法
4 共生图形
共生图形也叫正负图形。图底共 生图形是指两个互无关系的生物通过 结合而产生新的形态。共生图形形与 形之间共用一些部分或轮廓线,相互 借用、相互依存,二者缺一不可,当 一方消失时另一方也就无法存在。
Part
03
图形创意表现手法
• 肖似形 • 置换图形 影子图形 • 同构图形 • 共生图形 正负图形
• 延异图形 • 矛盾图形 • 积聚图形 • 名著 卡通 文字
03 图形创意的表现手法
6 矛盾图形
超现实主义
将人们所熟悉的、合理的和固定 的程序,移植于逻辑混乱的荒诞反常的 图形中,即为矛盾图形。矛盾图形把现 实中的不可能变为可能,能够造成视觉 上的无尽趣味或深意。
图形创意的表现手法大师案例03电影盗梦空间图形创意的表现手法大师案例03莫比乌斯带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mobius17901868骑士horseman1946莫比乌斯iimobiusii1963图形创意的表现手法大师案例03罗杰彭罗斯rogerpenrose1931至今数学物理学家彭罗斯三角矛盾图形创始人埃舍尔图形创意的表现手法大师案例03图形创意现代设计矛盾图形应用03做别人不能做的工作图形创意的表现手法矛盾图形应用03rrubiksccube魔方广告图形创意的表现手法矛盾图形摄影03davolopart03图形创意表现手法?置换图形影子图形?解构重构?同构图形?共生图形正负图形?延异图形?矛盾图形?积聚图形?名著卡通文字77积聚图形联想象征积聚图形是指将形体的某一个部分增多或者主体图形是有许多种物形构成的一个整体
三、工程上常用的几种图示法

第二章投影的基本知识课外小知识:确定地面点位的方法:地面点的空间位置须由三个参数来确定,即该点在大地水准面上的投影位置(两个参数)和该点的高程。
1.地面点在大地水准面上的投影位置:地面点在大地水准面上的投影位置,可用地理坐标和平面直角坐标表示。
(1)地理坐标是用经度λ和纬度φ表示地面点在大地水准面上的投影位置,由于地理坐标是球面坐标,不便于直接进行各种计算;(2)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利用高斯投影法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称为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广大区域内确定点的平面位置,一般采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
高斯投影法是将地球划分成若干带,然后将每带投影到平面上。
本章主要介绍投影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正投影的特性以及形体三面正投影图的形成与规律;重点介绍了点、线、面的投影特征和作图方法。
知识目标:1、了解投影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理解正投影的特性及优缺点;3、掌握点、线、面的投影特征;4、掌握形体三面正投影图的形成;5、掌握三面投影图的规律和作图方法。
能力目标:1、能解释正投影的特性及优缺点;2、能用制图工具仪器绘制工程常见简单形体的三面正投影图;3、能使形体的三面正投影图的尺寸标注符合标准。
开章语:为了使工程构筑物表达得清晰、简洁、明了,工程图样通常应用正投影原理绘制,它是工程制图的基本方法和规律。
《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 50162—92)中也规定,结构物的视图宜采用正投影法绘制。
所以,我们必须了解正投影法的投影特性,掌握绘制形体三面正投影图的方法和原理,熟悉《国标》的相关规定。
本章主要介绍了:投影的概念和分类;正投影的特性;三面正投影图的形成及其绘制;形体表面上的点、线、面的投影。
第一节投影的概念和分类一、投影的概念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在地面或墙面上产生影子,如图2-1-1,桥梁在阳光照射下在水面成影。
图2-1-1 桥梁在阳光下成影图2-1-2(a)是桥台模型在灯光的照射下,在纸面上产生的影子。
这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人们把它称为投影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形体空间——形与影》3
上海市姚连生中学丁晓萍
第一部分学生认知分析
经过第二课时的比较——欣赏——分析——总结——创作,学生已经有看到一个东西就立刻想到与它相似、相近的东西,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的习惯了,并能从外形上,从意义上比较,从中找到一些内在的联系,学生的思维和视野有了深化。
学生的思维方式已有所拓展。
第二部分课时目标
知识与技能:复习“形与影”的创作方法:替换,图解法,共性归类法,说明法等。
过程与方法:从身边的事物出发,设计形,创意影。
追求影子创意点与物体的必然而巧妙的联系,让影子成为语言符号来运用,使影子与原形巧妙
寓意联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与实践,培养学生的想象与联想,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发散的、逆向的,增强创意的表现力,提高审美意识和素
养,使学生更具开拓和创新精神,适合时代的发展。
第三部分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从身边的事物出发,设计形,创意影。
使学生有意识地观察客观世界,从生活中积累知识,发现创意元素。
难点:从身边的事物出发,设计形,创意影。
从形的外形或内涵进行联想,注意形内涵的延伸和逆向关系,创意影子,使影子与原形巧妙寓意联系。
第四部分教学资源
教师:多媒体、网络设备。
学生:各种笔。
第五部分教学策略选择
以老师的作品为切入点,让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形)出发,以形的内涵的延伸或逆向关系为切入点进行创意。
第六部分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发现:
1.复习“形与影”的创作方法:
替换,图解法,共性归类法,说明法等。
2.老师展示自己做的形与影的作品,并作分析。
出示:牙刷,上海城市建筑的剪影“形与影”的作品
说明:老师通过自己设计的“形与影”的作品,通过分析,从一个牙刷联想到上海的城市,并通过巧妙的构图,让真实的图形与艺术的剪影之间
赋予深刻的含义:牙刷是我们每天清洁自己物品,从清洁自己的同时
想到清洁自己的城市。
激发学生关心身边的事,热爱上海这个美丽的
城市,我们要爱护环境,爱护她,有了美丽的城市,生活才更美好!
这也就是2010世博会的主题。
开拓学生思维想象力,使他们懂得用何种手段让形更具内涵,以创造性的思维模式寻求审美的现代性;通过想象的方法,启发学生的
思维,引导学生建立“创意”的观念;通过联想、想象和逆向思维的
方法,训练学生有意识地捕捉生活中的视觉形象,并创造新的视觉形
象;
(二)体验与创作
1.学生作业:设计一个形,创意影子。
使影子与所画的形巧妙寓意联系。
说明:通过让先学生设计形,然后从形的内涵的延伸或逆向关系为切入点进行影子创意,让影子与原形巧妙寓意联系。
利用影子来丰富视觉
语言,传达某种特定的信息。
使学生有意识地观察客观世界,从生
活中积累知识,发现创意元素,在学习和创造中构建广泛的知识结
构,加深对图形语言重要性的认识,以创造性的思维模式寻求审美
的现代性。
(三)总结与评议:
老师:充分肯定学生作业,给出三块标有“创意妙”,“造型好”,“情趣浓”
鼓励评语的展示板。
学生自评:根据老师给出的不同评语,结合自己的作业,把作业贴在适合
的版面上。
学生互评:学生以投票的方式,选出创意最妙,造型最好,情趣最浓的最作品。
老师总结:今天,同学们都表现的很棒,同学的思维都得到了拓展,创意也都得到了表现,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把握住自己的形,积极创造出灿烂美好的明天。
说明:锻炼学生的评价、总结能力,培养自信心,激发学生的自我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