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油田压裂井效果分析与研究

合集下载

油田井下压裂技术施工现状及优化探析

油田井下压裂技术施工现状及优化探析

油田井下压裂技术施工现状及优化探析发布时间:2021-09-06T15:57:46.127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9月下作者:周婧[导读] 油田井下压裂技术的应用可以在井下勘测中,促使储层形成新的裂缝,并在井下工作中使裂缝保持张开,进而促进储层渗透性的提升。

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背景下,石油产业也取得了非常长效的进步,很多新型技术方式在油田开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周婧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摘要:油田井下压裂技术的应用可以在井下勘测中,促使储层形成新的裂缝,并在井下工作中使裂缝保持张开,进而促进储层渗透性的提升。

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背景下,石油产业也取得了非常长效的进步,很多新型技术方式在油田开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井下压裂技术在油田开采中的应用,产能提升、效益优化等方面具有非常大的优势,所以对现有技术进行分析,做好细节及质量控制,对提升油田开采效果,优化开采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油田井下开采;压裂技术;应用 1 油田井下压裂技术概述在现代信息技术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中,油田开采与勘探技术也得到了新的发展,尤其伴随各种先进技术的发展、相关程序不断研发,近年来开发的自动化应用技术,如井温监测技术、单井优化设计及DST技术、压力降监测技术以及地震监测技术等,更进一步推动了油田井下压裂技术的完善与发展。

在技术的快速发展中,现阶段油田井下压裂范围已经从原来的单井压裂逐步发展为区块整体压裂,其压裂深度也从以往的浅层逐步渗入到地下4000米以上的深层。

可以说伴随井下压裂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该技术的应用为促进低渗透油田的开发以及单井油气产量的增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当然,在实际应用油田井下压裂技术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要结合实际区块地质条件以及油藏储层构造的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技术选择,从而采用合适的压裂技术开展井下作业。

2油田井下压裂技术应用现状首先,在油田井下施工中,一般会涉及到多个机械设备作业的情况,容易导致在油田井下压裂技术的实际应用受到一定影响。

油井压裂效果分析

油井压裂效果分析

30.1958 万吨,累计注水 50.499 万方。目前该油田 机械作用下,在油管内压缩扩张,将下部的注水通
4 结论及建议
综合含水 34.52%,采油速度 0.48%,累计注采比 道密闭。b.将注水闸门关闭,停止注水一段时间(一
应用封隔器及配水器进行分层注水是各油田
1.15,采出程度 2.27%。截止 2002 年 10 月底年核实 般为几分钟至十多分钟,视具体情况而定)。c.打开 最常用的工艺技术,封隔器工作状态的好坏,直接
科技论坛
油井压裂效果分析
关 洁 马春芳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五采油厂第一油矿,黑龙江 大庆 163000)
摘 要:压裂是对由于油层物性变差、注水受效状况不好或油层堵塞等原因导致产量递减加快的油井实施的,用以提高储层动用程度和油井产 量一种增产措施。
关 键 词 :油井压裂;压层厚度;压层含水;地层系数;初期增油
(Pe1-Pw)1 ]
(2) 2.8m;要想压后增油 10t 以上,压开层段厚度应大
式中:ΔQ0—压裂增油量,m3/d;r—井筒半径, 于 4.7m;要想压后增油 15t 以上,压开层段厚度不
m;H—油层压开厚度,m;fw—压裂层段含水率;K1, 得低于 6.7m。
K2—压裂前后压裂层段油层 渗 透 率 ,μm2;Pe1,
(3)验封资料的回放解释。将自下而上连续座 压力计验封,其原理科学、技术成熟、测试装置简
层分布特点、流体性质、井段跨度分布三方面。油 入各级配水器进行测试的存储式电子压力计取 单合理、结果直观可靠。(2)验封过程操作简单,能
田储层具有“薄、多、散、杂”的特点,油田原油含蜡 出,与地面便携式电脑连接好,利用软件回放并进 实现对井下各级封隔器工作状态的监测需要。(3)

压裂效果评价方法分析及目的性探讨

压裂效果评价方法分析及目的性探讨

206随着压裂施工技术的不断普及与完善,这项施工技术逐步被应用到各项项目开发与施工中,成为了一项成熟的技术。

尤其是应用在油田开发中,随着油田开发的时间延长,油田市场对于压裂施工的需求逐渐变多,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压裂技术由单一的技术手段逐步向综合技术手段转变,在油田开发与勘探中占有很大的地位。

其中,压裂效果评价是对于压裂技术的一项重要评价指标。

这项评价方法是按照科学的程序,从系统的角度对于压裂施工的全过程进行具体的评价与分析,为优化压裂技术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当前,尽管压裂技术已经取得了广泛的应用,但是技术的经济性与可靠性也是极为重要的,需要不断优化技术,提高压裂能力。

1 压裂效果评价的概述根据我国油、气、水井压力设计评估方法的规定,压裂实施效果的评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压后无助流量、压裂有效期、累计增产量,要求对于整体压裂施工的过程进行系统的评估。

由于压裂效果的影响因素较多,不但有地质条件的客观因素,还有施工过程中人为造成的影响因素,因此对于压裂效果的评价还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特征分析、施工技术分析、经济效果分析。

2 现有的压裂效果评价方法2.1 裂缝特征分析裂缝特征分析的方法主要用于检验压裂设计与施工目标的符合程度,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首先,可以采用压裂施工曲线法,利用帮助压力与泵注时间的关系进行裂缝的延伸状况分析,也可以通过对于停泵后压力与时间的关系分析来得到裂缝的长度。

其次,还可以使用测井方法,包括井湿测井与声波测井法,用于得到裂缝的高度。

2.2 施工前后的分析在压裂施工前后,需要进行多次测试,主要包括偶极声波测井、井温测井和同位素示踪技术,对于井下的裂缝高度进行评价。

在施工过程的动态检测方面,主要采用倾斜技术、模拟地震技术、大地电位技术等方法,用于评价压裂后形成裂缝的几何参数。

2.3 评价方法的特点以上各种压力效果评价方法,基本具有以下几种特点:这些评价技术大多都通过仪器设备的监控来获取资料,通过对于资料的解释来获取裂缝相关的各种物理参数,进而得出压裂效果的评价结论。

A1井加砂压裂效果评价分析

A1井加砂压裂效果评价分析

实 际排 量2 . 4 - 2 . 5 m / mi n , 施 工压力保持在 3 6 . 2 - 4 1 . 9 Mp a , 携 砂液 阶 根据 排液 效果 看, Al 井压后产 气量2 . 5 X 1 0 4 m / d 。 压 力恢 复显示 段实 际施 工排量2 . 5 - 2 . 8 m / mi n , 工作压力3 5 . 2 -4 0 . 9 Mp a , 实际注 入 关井后压 力恢复较快 , 压力恢 复速度 7 Mp a / h , 开井后初期 压力下降速 液 量1 8 9 . 0 m , 施工砂 1 : 1  ̄ 1 9 . 1 %。 顶替 结束停 泵后测 压降6 0 ai r n 。 整个 施 度较快 , 4 i J , 时后井 口 压 力稳 定在5  ̄ 6 Mp a 不降 。 工过程 按照施工设计 进行, 施 工压力平稳 , 加 砂顺利 。 从压 裂后的求产 情况看出, 压裂 后形成了有效 的水力支撑裂 缝, 增 压 裂施工中对压裂液 交联情况 进行了监 测 , 交联 剂排量较 平稳 , 压 大储层泄 流面积 , 提高 储层渗流 能力 , 达 到改 造储层、 发挥储 层生 产潜 裂液 交联情况 良好。 从 整个施 工过程 , 可以看 出采用 的压 裂液体 系配 方 能的 目 的。 合理 , 耐温性 和携砂 性均可以满 足现场施 工的需要 , 保证 了压 裂施工 的 结 论
顺利进行。
3 . 压 裂 后效 果 分析
( 1 ) 由于A1 井气层与气水层属于同一层砂体 , 中间不存在高泥 质含 量的隔层, 因此采用优化施 工规模 来控制 裂缝在纵 向上的延伸。 根据 目 前
3 . 1 排液分析 生产情况 , 裂缝高度得到了较好的控制 , 未压串水层, 造成大量出水, ( 1 ) 第一次排液 。 该 井排液 分为两个阶段 , 第一 阶段为压后直接利 ( 2 ) Al 井压裂 施工采用原生 产管柱 , 该管柱 由3 - 1 / 2 ” 和2 — 7 / 8 ” 用压裂 管柱 , 依 靠地 层弹性能 量返排 。 2 0 1 0 年1 0 月2 日 1 3 : o o  ̄ l l 完压降 , 组合, 有 效的减小了管路摩 阻 , 使设备能够正常有效 运行, 保证了施 工过

油井压裂低效井综合治理技术研究及应用的开题报告

油井压裂低效井综合治理技术研究及应用的开题报告

油井压裂低效井综合治理技术研究及应用的开题报告1.研究背景油井压裂技术是目前油气勘探开发领域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技术。

压裂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井口生产能力,但是长期使用压裂技术也会导致一些问题,如压裂低效井。

压裂低效井指的是压裂后产能没有达到预期水平的油井,这种油井会给油田的开发带来一定的困难。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油藏开采的深入,不少油藏开始进入中晚期阶段,油井压裂低效井成为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

因此,研究油井压裂低效井的综合治理技术对于改善油田生产状况、节约能源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油井压裂低效井的综合治理技术,开发适用于国内油田的低效井治理技术,并且进行实际应用。

具体而言,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目标:(1)分析压裂低效井的形成原因和特点,确定治理的重点和方向。

(2)总结国内外油井压裂低效井综合治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3)开发适用于国内油田的低效井治理技术,包括技术原理、治理流程和关键设备等。

(4)通过在实际油田中的应用,验证设计的治理技术的可行性和效果。

3.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油井压裂低效井的原因分析。

通过文献资料、数据统计和实地调查等方式,找出油井压裂低效井的主要原因,即针对油井本身、地质条件、压裂液、注入量等方面进行分析。

(2)国内外油井压裂低效井治理技术的分析。

调查国内外油井压裂低效井治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总结出常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3)油井压裂低效井综合治理的技术研究。

结合压裂低效井的特点,设计适用于国内油田的综合治理技术,包括技术原理、治理流程和关键设备等。

(4)治理技术的实际应用。

在实际油田中应用设计的治理技术,验证技术的可行性和效果,不断改进优化治理方案。

4.研究方法本研究采取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调研、实地调查、理论分析和案例比较等。

(1)文献调研。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油井压裂低效井治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油井压裂年度效果分析

油井压裂年度效果分析

油井压裂年度效果分析近年来,随着油气资源的日益紧缺,油田开发的重要性不断凸显。

油井压裂作为一种常见的油田增产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油田开发中。

本文将对油井压裂的年度效果进行分析,以探讨其在油田开发中的实际应用和效果。

一、压裂技术介绍1.1 压裂技术的定义和原理油井压裂,又称为水力压裂或压裂破碎技术,是一种通过注入高压液体破碎油层岩石并形成裂缝的方法。

通过裂缝的形成,增加了储层的裂缝面积和渗透性,从而提高了油井的产能。

该技术主要应用于页岩气开发、致密砂岩油层开发等领域。

1.2 压裂技术的分类根据不同的作业方式和工具装备,油井压裂技术可以被分为以下几类:(1)施工方式:包括水平井压裂、垂直井压裂和方向井压裂等。

(2)压裂液种类:包括水基压裂液、油基压裂液和泡沫压裂液等。

(3)压裂液添加剂:包括减粘剂、断水剂、添加剂稳定剂等。

二、年度效果分析2.1 压裂前效果评估在进行年度效果分析之前,首先需要对压裂前的井下情况进行评估。

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储层性质、油井产能及产液分析等。

这些数据将为后续的效果分析提供基础。

2.2 压裂后产能评估通过对压裂后的油井产能进行评估,可以客观地了解压裂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实际效果。

产能评估主要包括油井生产量、油井产液分析、油井动态曲线等指标的分析。

2.3 压裂效果验证除了产能评估,还需要对压裂效果进行验证。

验证的主要方法包括分析裂缝扩展情况、裂缝面积变化、裂缝连接度等。

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验证压裂技术的可行性和效果。

三、效果分析结果3.1 压裂效果与产能的关系通过对压裂效果和产能的关系进行分析,可以找出影响产能的关键因素,从而为油田开发提供指导。

例如,裂缝面积和连接度与产能之间的关系及对产能的影响程度等。

3.2 压裂液种类对效果的影响在压裂过程中,使用不同种类的压裂液会对压裂效果产生影响。

通过对不同压裂液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找到最适合的压裂液类型,提高油田开发的效率和产能。

3.3 压裂过程中的优化策略在压裂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操作策略也对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浅谈压裂技术对油井增产的效果

浅谈压裂技术对油井增产的效果

浅谈压裂技术对油井增产的效果冯依娜(大庆油田第三采油厂第五油矿地质工艺队,163000)摘要:如今油田已进入特高含水开采阶段,大部分油层已水淹,油、水运动规律复杂,剩余油分布零散。

从而导致油井生产能力低,生产效果不好。

随着剩余油的减少和措施改造程度的加大,措施井选井难度越来越大。

选择合理的措施挖潜方法,将对油井增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论述了压裂技术的基本原理,压裂选井选层的方法以及针对不同油井压裂工艺的选择,论述了压裂技术对油井增产的效果,及影响压裂增产效果的因素。

通过加大油井日常管理,控制作业过程中其它影响压裂效果的各项因素,进而使压裂措施更大程度的促进油井增产。

关键词:压裂;裂缝;压裂效果1 前言油井压裂技术对于改善油层渗流条件、提高油井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要研究压裂对于油井增产的效果,首先要对压裂的原理,压裂选井选层的方法进行探讨,对影响压裂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

2 压裂的基本原理压裂技术是指人为在地层中制造具有一定宽度及高度的填砂裂缝,然后向地层中注入具有支撑作用的液体,从而形成一个加大泄流面积的通道来提高油气采收率,使油层获得增产、增注的效果。

压裂技术的采用对油井开采效率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3 压裂技术选井选层方法及工艺的选择3.1 压裂选井选层原则压裂工艺中确定压裂层位是达到增油目的的关键。

压裂技术选井时优选单井压力相对较高,表皮系数大的井为压裂井。

选层方面优选产出剖面产液量低,含水低的中、薄油层。

特高含水层的压裂选井选层原则:一方面选择综合含水及产业强度均小于全油田水驱平均水平、且井组内油水井联通好、注采较完善,油层压力水平在原始地层压力附近的采油井;另一方面选择厚度较大、非均质性严重的厚油层内未水淹或低水淹部位。

3.2 压裂工艺的选择在压裂工艺上,针对不同类型的油层,应选择相应的压裂方式。

针对厚油层顶部型剩余油,采取选择性压裂或长胶筒层内定位压裂方式;而对油层多、厚度小、夹层薄的油层,采取多裂缝压裂;对非均质程度及层间含水率差异小的油层,采取普通压裂;对措施目的层上下夹层小、常规压裂技术满足不了的油层,采用保护薄隔层压裂工艺;对限流完井方式的油层采用重复限流压裂。

采油井压裂后产生低效的原因分析

采油井压裂后产生低效的原因分析

采油井压裂后产生低效的原因分析采油井压裂是提高油井产能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但有时候压裂后产量并不理想,甚至出现低效甚至不良的情况。

这一现象涉及多种因素,需要系统分析和解决。

本文将对采油井压裂后产生低效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地质条件地质条件是影响采油井压裂后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质构造、储层特征和流体性质等因素对采油井的生产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某些地质条件下,由于地层孔隙度小、渗透率低,或者岩石的裂缝不够发育,压裂后产能受到严重限制。

地质条件也会影响压裂液的分布和渗透性,影响压裂效果。

必须对地质条件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地质特征,选择合适的压裂技术和参数,提高压裂后产量。

解决方案: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可以采用不同的压裂技术,包括液态压裂、固态压裂、酸压裂等。

还可以通过先进的地质勘探技术,对地层进行更加精细的分析,为压裂作业提供更为准确的地质参数,提高压裂后的产量。

二、压裂工艺压裂工艺是影响采油井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压裂液的性质、压裂参数的选择、施工质量等都会直接影响采油井压裂后的产能。

压裂液的粘度、密度、流变性质等对液体在地层中的分布、渗流性能、裂缝的形成和扩展等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压裂参数的选择包括压裂压力、压裂液量、压裂速度等,也会影响压裂后的产量。

压裂作业的施工质量对压裂后产能也有很大影响,如压裂液的均匀注入、裂缝的尺寸和形态等。

解决方案:对于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可以采用不同的压裂工艺。

在压裂参数选择和施工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地质条件和井底特征的分析,选择合适的压裂液、适当的压裂参数和优质的施工工艺。

也可以借助先进的模拟软件和数值模型,优化压裂工艺,提高压裂效果。

三、井底条件井底条件是影响采油井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包括油井井底流体的性质、井底流体对裂缝的影响、井底渗透性等因素。

地层差异、油藏压力和渗透率的不均匀性,以及采油井的井底装备状况等都会影响采油井压裂后的产量。

解决方案:通过对井底条件的分析,选择适当的压裂技术,改善井底装备,优化井底流体性质,提高裂缝的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4
1 地质概况和开发简况1.1 地质概况
A油田位于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在构造上横跨长春岭背斜带、宾县王府凹陷两个二级构造单元。

松花江由西南向东北流过该区。

区内地表低洼,有水泡、沟渠、堤坝分布。

油层中深998.8m,有效厚度8.6m,空气渗透率8.1×10-3μm 2,孔隙度16.6%,原始含油饱和度52%,原始地层压力7.78MPa,饱和压力3.47MPa,地层原油粘度8.9MPa·s,原油流度0.93×10-3μm 2/MPa·s,裂缝发育程度较差,属于二类油藏。

在A油田主要开发的区块中,B区块和C区块的砂体发育厚度较好,为转向压裂井选择的主力区块。

1.2 开发简况
A油田于2003年投入开发,主要开发B区块、C区块、D 区块、E区块以及外扩区块,含油面积23.4km 2,地质储量948.04×104t。

目前共投产油水井444口,其中油井314口(提捞38口),开井250口,年产油8.03×104t,采油速度1.01%,累计产油130.926×104t,采出程度13.74%,注水井130口,开井99口,年注水51.0×104m 3,累计注水420.73×104m 3,月注采比2.88,年注采比2.68,累计注采比2.05,综合含水42.2%。

目前地层压力5.96MPa,总压差-1.82MPa,地饱压差2.49MPa。

2 压裂井效果分析
2.1 压裂规模对压裂效果的影响
A油田采用的是350m×150m菱形井网,通过计算可知,油井排油井到水井的距离为230m,水井排油井到水井距离为350m,将历年压裂井分为油井排和水井排分别进行统计分析。

可以发现,水井排油井的裂缝半长在110m-120m之间时,增油效果最好。

油井排油井裂缝半长在90m~110m之间压裂效果最好,有效期长,能起到措施增产的目的。

考虑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水淹半径不断扩大,为的保证压裂效果,水井排油井裂缝半长确定为110m;油井排油井裂缝半长确定为90m~100m。

以双50-定22为例,该井属于油井排油井,有效厚度16.2m,连通厚度16.2m,周围连通两口水井,2013年3月份进行补孔压裂,裂缝半长120m,而周围水井的水淹半径达到100m,该井压前日产油1.5t,含水17.2%,压后初期日增油3.2t,含水24.3%,开采7个月,也就是今年4月份,该井含
水突然大幅度上升,达到90.5%,通过调整目前含水下降到57.6%,累积增油528t。

虽然增油效果好,但有效期短,且含水上升后,平面矛盾突出,调整难度大,不利于油田的长期稳产。

2.2 储层物性对压裂效果的影响
由于A油田的整体含油饱和度与孔隙度是一定的,下面对压裂井的单井渗透率进行统计。

经过统计发现,随着渗透率的增大,增油量增加,B区块确定渗透率下限为6.2mD,C区块确定渗透率下限为10.0mD。

2.3 连通厚度对压裂效果的影响
对A油田历年51口井57井次油井压裂效果措施厚度进行统计。

可以发现,累积增油随着措施厚度的增大而增加,结合经济增油下限,确定措施厚度下限为6.2m。

2.4 含水对压裂效果的影响
将A油田历年压裂井的压前含水和累计增油进行统计。

可以发现,随着压前含水的增加,累积增油在减少,从图中看出,压裂井含水小于25%效果好,但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油田含水不断上升,同时结合经济评价,确定压裂井含水小于30%。

2.5 采出程度对压裂效果的影响
从单井采出程度与累计增油关系发现:措施前单井采出程度在5.0%~20.0%之间措施效果较好,单井累计增油最多,有效井的比例也最高,达到80.7%;采出程度大于20.0%时,有效井比例仅为1.8%,主要因为采出程度已经很高,剩余可采储量有限;采出程度小于5.0%时,全为无效井,这部分油井物性较差,常规压裂起到的作用有限,需要进行大规模全方位压裂。

3 结论
1)针对A油田350m×150m井网,结合实际压裂井效果确定了下步转向压裂井优选标准:油井排油井的裂缝半长为90m-100m、水井排油井的裂缝半长为110m;B区块单井渗透率≥6.2mD、C区块单井渗透率≥10.0mD;单井措施厚度≥6.2m,综合含水≤30.0%,采出程度在5.0%-20.0%之间。

2)应用标准对A油田油井进行优选,目前共有潜力井31口,如果应用招标压裂,预计可优选出潜力井64口,为A油田稳产提供保障。

A油田压裂井效果分析与研究
刘丹阳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十采油厂 黑龙江 大庆 163000
摘要:本文从压裂规模、储层物性、有效厚度、综合含水、采出程度等方面对A油田历年的转向压裂井效果进行分析,确定了下一步压裂选井原则,为A油田措施井增产稳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词:转向压裂 增油效果
Fraturing wells in A Oilfield
Liu Danyang
Oil Production Plant 10,Daqing Oil field Co.,Ltd.,Daqing 16300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deflection fracturing wells in A Oilfield with the respect of fracturing scale,reservoir properties,valid thickness,water content,and EOR to decide the principles of well selection for future fracturing,which offers technical guidance to improve output of wells in this oilfield.
Keywords:deflection fracturi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