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井压裂效果分析
井下微地震裂缝监测设计及压裂效果评价_王治中

收稿日期:2005-08-17作者简介:王治中(1969-),男,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读博士,从事油气井岩石力学和出砂预测研究工作。
文章编号:1000-3754(2006)06-0076-03井下微地震裂缝监测设计及压裂效果评价王治中1,邓金根1,赵振峰2,慕立俊2,刘建安2,田 红1(1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102249;21长庆油田勘探开发公司,陕西咸阳 712000)摘要:井下微地震监测技术作为监测压裂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首次在长庆油田的庄19井区得到了应用。
本文在简要介绍井下微地震压裂监测技术的基础上,论述了选井选层设计、测震传感器的布置优化、井筒体液设计和压裂设计,并利用微地震压裂监测结果分析了压裂井的裂缝展布特征,验证了压裂施工效果。
该方法对于验证传统方法的准确性、提高裂缝测试水平及油田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微地震技术;水力压裂;施工设计;监测;裂缝展布;油田应用;效果分析中图分类号:TE35711 文献标识码:A水力压裂作为油气增产的主要措施已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石油工业。
经济有效的水力压裂应尽可能地让裂缝在储层延伸,防止裂缝穿透水层和低压渗透层[1,2]。
现场作业表明,水力压裂的效果往往不是十分明显,有时由于穿透隔层而导致失败,造成油层压力体系破坏,影响油田的开发效果[3]。
因此,研究裂缝扩展规律、优选压裂作业参数,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裂缝的扩展形态是提高压裂处理效果的基础。
但从油田实践看,由于受监测手段的限制,对裂缝扩展规律的认识还十分有限。
井下微地震监测技术作为监测水力压裂裂缝扩展的最佳方法之一,首次在长庆油田的庄19井区得到了应用。
本文在简要介绍井下微地震监测技术的基础上,论述了选井选层设计、测震传感器布置优化、井筒液体设计和压裂设计方法,并利用微地震监测结果分析了压裂井的裂缝展布特征,验证了压裂施工效果。
1 井下微地震裂缝监测技术微地震压裂监测技术的主要依据是,在水力压裂过程中,裂缝周围的薄弱层面(如天然裂缝、横推断层、层理面)的稳定性受到影响,发生剪切滑动,产生了类似于沿断层发生的/微地震0或/微天然地震0。
压裂技术

压裂技术压裂技术是一种用于增强油气井生产能力的关键技术。
它通过在油层中注入高压液体,将岩石层裂开并形成裂缝,从而增加了油气的渗透性和产能。
压裂技术的发展对提高油气产量以及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压裂技术最早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当时为了提高油井的产能,工程师们开始尝试在岩石层中注入高压水来裂开岩石。
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压裂技术迅速发展,并成为了当今油气开采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
压裂技术的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注入高压液体使岩石层发生裂缝,从而增强其渗透性;二是注入的高压液体中含有特殊的添加剂,可以防止裂缝闭合以及提高油气的流动性。
在进行压裂作业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压裂液。
压裂液的主要成分包括水、砂和添加剂。
其中,水是压裂液的基础,承担着传递压力、冲击岩石以及形成裂缝的重要任务。
砂是压裂液中的固体颗粒,它可以填充裂缝并保持其开放状态,从而增加油气的渗透性。
添加剂则包括各种助剂和化学物质,用于调整压裂液的性能,增强砂的支撑能力,防止裂缝闭合以及减少岩石的损伤。
压裂液准备完成后,需要进行注入作业。
这一过程包括将压裂液从地面通过输送管道输送到井下,并通过注射泵将液体注入到油井中。
注入压力通常非常高,一般可达到几千至几万磅每平方英寸,以保证岩石层能够发生裂缝。
一旦注入压裂液,压力就会迅速传递到岩石层中,使其发生裂缝。
岩石裂缝的形成可以使得原本渗透性较低的岩石层变得更加渗透,从而提高油气的开采率和产能。
此外,为了防止岩石裂缝在注入压裂液后立即闭合,可以在压裂液中添加一些特殊的添加剂。
这些添加剂可以形成胶体颗粒,填充裂缝并保持其开放状态,从而防止油气无法流出。
同时,这些添加剂还可以提高油气的流动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油井的产能。
总体而言,压裂技术已经成为了当代油气开采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裂缝岩石层,压裂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油气井的产能,为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做出贡献。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压裂技术在未来仍然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水力喷砂射孔压裂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减少环境污染
优化水力喷砂射孔压裂的 作业流程,降低废水和废 气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 污染。
节能减排
研发低能耗、低排放的设 备和工艺,降低水力喷砂 射孔压裂过程中的能源消 耗和碳排放。
资源回收利用
对水力喷砂射孔压裂过程 中产生的废料进行回收利 用,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市场应用前景与商业模式
煤层气开发
总结词
水力喷砂射孔压裂技术在煤层气开发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提高煤层气的产量和采收率。
详细描述
煤层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煤层气对于减少环境污染和能源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水力喷砂射孔压裂技术能够有效地对煤层进行射孔和压裂,提高煤层气的产量和采收率。 该技术对于低渗透煤层和致密煤层的开发尤其有效,能够显著提高煤层气的开采效率和
1 2
市场需求增长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不断发展,水力喷砂射 孔压裂技术的应用范围和市场前景将不断扩大。
商业模式创新
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如服务外包、技术转让等方 式,推动水力喷砂射孔压裂技术的商业化应用。
3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 经验,提高我国水力喷砂射孔压裂技术的国际竞 争力。
水力喷砂射孔压裂的定义
定义
水力喷砂射孔压裂是指利用高压水流携带砂 粒或磨料对油井进行射孔,并在射孔的同时 对储层进行压裂的技术。通过这种方式,可 以在储层中形成更多的裂缝,增加油气的渗 透面积,从而提高油气的产量。
技术原理
水力喷砂射孔压裂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高 压水流携带砂粒或磨料,通过喷嘴将水流和 砂粒或磨料高速喷射到油井的储层中。水流 和砂粒或磨料在撞击到储层岩石时产生冲击 力,这种冲击力能够使岩石破碎并形成孔洞 。同时,高压水流产生的压力能够使储层中 的裂缝扩大,进一步增加油气的渗透面积。
影响低压低渗油藏压裂效果因数的分析

亘 三
、 】车舅 — l 呈 一2 Q
影 响低 压 低 渗 油 藏 压 裂 效 果 因数 的分 析
汪 洋 涂 军 张 磊
( 江 大 学< 育 部> 气 资 源 与 勘 探 技 术 重 点 实验 室 ) 长 教 油 摘 要 本 文通过对低压低渗透 油藏压 裂井的分析 ,总结 了井区油井压 裂影响 因数 ,找 出了提 高其压 裂效果的方法 ,为下 步井区 措施增 油提供有 力的指 导: 关键词 压裂 影响 因数 提 高方法
井作业 。
通过对井 区所有油井压裂 资料 统计分析得出提高井区油井压裂时 必 须注意以下几个因数 :井 区在 油井压 裂时必 须精选层位 ,要求油井 压裂层 能量必 须充足 ,以有利于压裂 液的排出:压 裂中选择合适的压 裂液 ,尽 量减少对油层的伤害 ;油井作 业后 出砂 ,冲砂 时要加适 当的
层 粘土水 化膨胀 、细 微颗粒分 散 、运移 , 塞地 层 ,降低地 层渗透 堵
院 油 气 田开 发 工程 专业 。主 要从 事 油 气田 开发 与 油藏数 值 模 拟 方 面的研 究。 ( 牧稿 日期 :2 1— 4 1 ) 00 0— 9
( 17 ) 决定于对 感官的直接 刺激 ,而且决 定于 同时受到刺激 接 6页 仅 的其它系统的机能状态 。对 一种器 官的一定 刺激 ,能提 高其它感官的 感受性 。音乐通过听感受器 向大脑 皮质发放 冲动 ,能使 其它器官系统 在大脑皮质区的相互联 系下产生相 互作用 , 而增 加力量和协调性 , 从 使学习者完成动作时感到轻松并更快更好地消除运动性疲劳 。
5 学 习运动技 能学 习的 “ 闭环控 制系统”理论
业 音乐知 识不如 专业 音乐人士 ,音乐 欣赏能 力达 不到专 业人士 的最 高层次 。但 由于这 些 专业 的特殊 性 ,运 动员至少 应掌握 一定程度 的 音 乐常规常 识 ,具 备对 音高 、节奏 、音量 、音色 等音乐要 素有 良好 的辨别力 。对旋律 、和 声 、复 调及多 声部织体 、曲式结构 等有 良好 的感受力 。对 音乐有 良好的注意力 、记忆力等等 。
采油工艺--压裂工艺技术

采油工艺–压裂工艺技术1. 简介压裂工艺技术是一种常用的采油工艺,旨在通过增加油井的产能和压裂储量来提高油井的采油效果。
本文将介绍压裂工艺技术的原理、分类、应用以及发展趋势。
2. 压裂工艺技术原理压裂工艺技术通过注入高压液体(常用的是水和添加剂)到油井中,使岩石破裂并形成裂缝,从而增加油井的渗透性和储量。
其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液体注入:通过注入高压液体进入油井,增加油井的压力,从而使岩石发生破裂。
•裂缝形成:液体的高压作用下,使岩石产生裂缝,从而增加孔隙度和渗透性。
•井壁固化:使用添加剂将油井周围的裂缝固定,防止裂缝的闭合。
•液体回收:通过回收注入的液体,减少资源的浪费。
3. 压裂工艺技术分类压裂工艺技术可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分类方式:3.1 挤压压裂挤压压裂是一种常用的压裂技术,其特点是施加持续的高压来形成裂缝,适用于一些密度高、渗透性差的岩石。
3.2 爆炸压裂爆炸压裂是一种利用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来形成裂缝的技术,适用于一些硬度高的岩石。
3.3 液压压裂液压压裂是一种利用高压液体来形成裂缝的技术,适用于一些渗透性较好的岩石。
4. 压裂工艺技术应用压裂工艺技术在石油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其主要应用领域包括:•陆地油田:压裂工艺技术可以提高陆地油田的产能和采收率。
•海洋油田:压裂工艺技术可以应用于海洋油田,提高海洋油田的开发效率。
•页岩气开采:压裂工艺技术可以用于页岩气的开采,改善页岩气的渗透性。
5. 压裂工艺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石油行业的不断发展,压裂工艺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未来压裂工艺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绿色环保:未来的压裂工艺技术将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减少对地下水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高效节能:未来的压裂工艺技术将更加注重能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工艺的能源利用率。
•智能化:未来的压裂工艺技术将趋向智能化,通过自动化控制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工艺的自动化程度和智能化水平。
人工压裂裂缝的检测

人工压裂裂缝的检测人工压裂直接关系到压裂效果。
压后产量及其稳产效果等都决定于人工裂缝的几何尺寸和裂缝方位,而裂缝方位有直接关系到井区的井网布置和开发政策。
压裂后对所产生裂缝的几何形态的检测是压裂施工的一项重要工作。
对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几种不同的检测方法来综合分析。
裂缝高度的检测目前对水力压裂裂缝高度的检测技术中,效果比较好的有油井温度测量法和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
油井温度测量法是在压裂前先测出地层基准温度剖面,然后在压裂时将冷或热的压裂液压入裂缝中,在压裂结束后测的井温曲线在裂缝段会发生温度异常,根据井温曲线上的温度异常范围来确定裂缝的高度。
放射形同位素示踪法又分为两种方法,一是在支撑剂中加入示踪剂,压裂结束后用伽玛射线测井法测量裂缝中的放射形示踪剂确定裂缝的高度。
二是在施工的最后,在压裂液中加入示踪剂,再进行伽玛射线测井。
裂缝方位和几何尺寸的检测目前检测裂缝的方位和几何尺寸的主要方法是在裸眼井中用下井下电视测量、微地震测量、无线电脉冲测量等方法对裂缝进行探测,通过传送系统在地面进行实时显示,根据图象观察和分析裂缝的方位和几何形态。
地层人工裂缝监测方法有诸多,其中以微地震方法最为及时、直接、可靠。
当压裂井实施压裂形成人工裂缝时,沿裂缝面必然出现微震,微震震源的分布反映了人工裂缝的轮廓。
根据监测结果可以汇出裂缝的形态、方位、高度、产状,从而弄清油田地应力方向。
井温测井可用来评估水力裂缝高度,通常可根据压裂作业后很短时间进行的关井测井曲线上的高温异常或低温异常来确定。
挤入的压裂液一般比被压裂地层的的温度低,在压裂过程中,低温压裂液被挤入裂缝,而井周未被压裂的地层散热从而降温。
关井后,对应着未压开地层的井眼部位,通过非稳态的辐射热传导方式,温度逐渐转回至地热温度;在被压开地层段,主要以热传导方式升温。
由于辐射热交换比热传导交换的速度快,因此被压开地层的升温相对慢,所以在相应的井温曲线上呈现低温异常。
利用动态资料识别裂缝油藏注水后,注入水很容易沿裂缝窜进,使沿裂缝方向上的采油井见水快,油藏含水上升快,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进入高含水阶段,而位于裂缝两侧的油井见效慢,压力恢复慢。
油层水力压裂、酸化处理和设备讲解

(1)前置液,即不包含支撑剂的压裂液。用于形成和延伸地
层裂缝,为支撑剂进入地层建立必要的空间,同时可以降低
地层温度保持压裂液的粘度。
(2)携砂液,用于进一步延伸裂缝,将支撑剂带入压裂裂缝
预定的位置,充填裂缝,形成高渗透支撑裂缝带。
(3)顶替液,用于将井筒内携砂液全部顶入地层裂缝,避免
井底沉砂。
13
一、油层水力压裂
裂缝延伸
图5-1 油层压裂工作原理示意图
1-油管;2-套管;3-封隔器;4-地层
8
一、油层水力压裂
1.1 油层水力压裂的作用和基本原理 2、压裂的基本原理
当地面泵停止向井内打入高压液体后,由于岩石的弹性,以及油层上覆压力 的作用,会使人造裂缝大部分闭合。所以为了保持这些裂缝长期处于张开的状态, 一般压裂时均向油层裂缝内充填固体颗粒,称为支撑剂,裂缝内填入了支撑剂, 尽管地面泵停止注入高压液体,裂缝也不会闭合了,见图5-1(d)所示。通过这 种方式提高油层的渗透能力,改善油气层的物理结构和性质,进而增加油井的产 量或水井的注水量。
一、油层水力压裂
1.2 压裂液和支撑剂 1、压裂液 3)压裂液的种类
目前,约有70%的压裂采用以胍胶和羟丙基胍胶为主的水 基压裂液,5%的压裂液采用油基压裂液,25%的压裂液采用气 化压裂液。为满足压裂工艺的要求,还需要在压裂液中加入 多种添加剂。
为满足压裂工艺的要求,还需要在压裂液中加入添加剂。 例如:PH值调节剂、杀菌剂、粘土稳定剂、破乳剂、降滤剂、 温度稳定剂、起泡剂和减阻剂等。
1.3 压裂施工
经过充分准备后便可以进行压裂施工了,施工按以下工 序进行:循环—试压—试挤—压裂—加支撑剂—替挤—反洗 或活动管柱 1)循环,目的是鉴定各种设备性能,检查管线是否畅通。循 环路线是液罐车→混砂车→压裂车→高压管汇→液罐车。 2)试压,关死井口总闸,对地面高压管线、井口、连接丝扣 等憋压至30~40Mpa,保持2~3分钟不降压为合格。 3)试挤,试压合格后,打开总闸门,用1~2台压裂车将压裂 液注入油层,直到压力稳定为止。 4)压裂,逐个启动或同时启动压裂车,加大排量,以很高的 速度向井内泵注压裂液,在井底瞬时造成高压,当泵注量大 大超过地层吸收能力,压裂液产生的压力大于地层破裂压力 时,地层被压开裂缝,继续泵入压裂液使裂2缝1 延伸和扩展。
水平井连续油管分段压裂技术研究

水平井连续油管分段压裂技术研究连续油管压裂技术可以实现一次多压作业,更好地提高油井产量。
本文对连续油管分段压裂技术进行简单的叙述,并对连续油管分段压裂方案优化展开探讨和研究。
标签:水平井;连续油管技术;分段压裂低渗透油藏是很多油田提高产量的重要资源,采用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可以使低渗透油藏流通性变好、减小渗流阻力、提高油田采收率。
水平井开发技术的进步,可以有效地动用难以开采的油藏,分段压裂施工需要以压裂管柱的安全起下作为保证,连续油管在卷筒拉直以后下放到井筒中,当作业完成之后从井中提取出来重新卷到卷筒中,具有很高的作业效率。
1连续油管分段压裂技术概述该技术以水动力学作为研究的前提,把连续油管技术实现与压裂技术的结合,采用喷砂射孔及环空加砂进行压裂的办法,可以对水平井进行一次多压。
进行施工作业过程中,需要先设计好压裂施工所采用的工具串,是由导引头、机械丢手、喷枪、封隔器等构成,压裂施工时把工具串投入到井筒中,采用机械定位装置实现位置确定,并对深度进行校核,利用打压办法来完成封隔器的坐封,达到合格标准之后就可以应用连续油管水力喷砂射孔技术进行作业,再采用环空加砂压裂技术,当完成一段压裂作业之后再对管柱进行上提操作,在后续层段采用相同的施工作业方式,不需要太多的时间就可以实现对多层段的地层压裂改造作业。
2连续油管分段压裂方案优化某油田区块采用水平井连续油管技术进行分段压裂增产,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把裸眼封隔器分段壓裂作为主要的压裂工艺技术,可该压裂工艺需要较长的作业时间,压裂之后还需要较多的工艺来完善,很难对裂缝起始位置进行有效地控制,为了提高压裂增产效果,可以采用连续油管分段压裂技术,充分考虑到多种影响因素,对原有的压裂方案进行优化改进。
2.1裂缝特征优化地层裂缝长度情况直接影响着低渗透油藏的开采效果,如果地层裂缝长度变大,油气产量则会相应地提升。
对早期投入使用的油井地质情况进行分析来看,如果地层裂缝长度达到90-100米,可以达到较高的原油产量,从而实现较长的稳产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j技l论I坛 油井压裂效果分析 关洁马春芳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五采油厂第一油矿,黑龙江大庆163000)
科
摘要:压裂是时由于油层物性变差、注水受效状况不好或油层堵塞等原因导致产量递减加快的油井实施的,用以提高储层动用程度和油井产 量一种增产措施。 关键词:油井压裂;压层厚度;压层含水;地层系数;初期增油
1所选区块油井压裂的基本情况 3.1初期增油与压层厚度的关系。依据压裂油 表1压裂效果统计表 平均单井压拳嫩果 蚕 措自 厚度 地层系数胡期增油视斯增水压屡含水采油强度增 累计增油(t) 砂岩有效 ( m) (t/d) (%) 加值t/d. 9个月截至05 8 所选的29口压裂油井措施层段平均砂岩厚 度1 13m,有效厚度4.1m,地层系数1.7267 ̄m2.m, 措施层含水60.4%。压前与压后对比,平均初期日 增油7.8t,初期日增水l 1.8m 。采油强度增加1.9ff d・II1o 其中普通压裂3口井,措施层段平均砂岩厚 度9.6m,有效厚度4.4m,地层系数lD873 1 In,措 施层含水75.8%。压前与压后对比,平均初期日增 油2.7t,初期日增水8.3m3,采油强度增加0.6ffd・m。 多裂缝压裂26口井,措施层段平均砂岩厚度 1 1.5m,有效厚度4.0m,地层系数1.80051 ̄m2.nl,措 施层含水59.4%。压前与压后对比,平均初期13增 油8.4t,初期日增水12.2m3,采油强度增加2.1 ・ 截止到目前,29口压裂井平均单井累计增油 103ot,有16口油井仍处于有效期之内,其中2006 年底压裂的油井7口,2007年底压裂的油井9口 (表1 o 2影响油井压裂增油效果的探讨 油井压裂效果主要体现在初期日增油量和有 效期内累计增油量两方面。常用的油层压裂增油 数学表达式如下:aQo=[2'm'H(1— )几 。 2 (Pe广I )—KI1 ̄2(Pe广1)w1)】 (1) 当压裂后地层压力不低于饱和压力时。上式 可以描述为:AQ=[2"a'rH/L (1-fw)IK2(Pe广I ) : (Pe广I 。)】 (2) 式中:△Q 压裂增油量,m粥;r_井筒半径, m;}卜油层压开厚度’m;fw-压裂层段含水率;K , K广压裂前后压裂层段油层渗透率, m ;Pe。, Pe厂压裂前后距油井L处地层压力,MPa;Pw,, Pwf一压裂前后流动压力,MPa。 由此可以看出:(1)当Pe。比较高能使Pe2在 饱和压力以上时,则压裂效果较好;(2)K2越高则 压裂效果越好;(3)H越大则压裂效果越好;(4)fw 越f氐则压裂效果越好;(5)Pe ,Pw。保持较高则压裂 效果较好; 由(1)、(2)可以看出若生产压差、压层含水接 近,压裂增油量随压层厚度的增大而增加、随裂缝 导流能力增强而增加。 3影响该区块油井压裂效果主要因素 因为所选的29口井位于同一区块萨三组油 井,地层压力、井距以及流体黏度等因素相近,所 以压层厚度、压层含水、以及压层地层系数成为影 响该区块油井压裂效果的主要因素。 井压层含水,划分三组含水级别, 绘制油井初期增油量与压层厚度 关系图(图1)。 其中线形(1)压层含水为 50%以下,线形(2)压层含水介于 50%-70%,线形(3)压层含水大于 80% 分别回归三组初期增油量与压层厚度关系曲 线: y=5.6964x-11.673R=0.7500 (3) y=2.5598x-2.0924R=0.8579 (4) y=0.8762x-1.8025R=0.7607 (5)
大,压裂油井初期增油量呈上升趋势。在压裂油井 压层厚度相同的情况下,压层含水级别越低,增油 效果越好。要想得到较好的压裂增油效果,在压层 含水级别相近的情况下,选择层段厚度较大层进 行压裂。 压层含水在50%以下时,依据公式(3)计算, 要想压后增油5t以上,压开层段厚度应大于 2.9m;要想压后增油lOt以上,压开层段厚度应大 于3.8m;要想压后增油15t以上,压开层段厚度不 得低于4.7m。 压层含水介于50%--70%,依据公式(4)计算, 要想压后增油5t以上,压开层段厚度应大于 2.8m;要想压后增油lot以上,压开层段厚度应大 于4.7m;要想压后增油15t以上,压开层段厚度不 得低于6.7nl。 压层含水大于80%,依据公式(5)计算,要想 压后增油5t以上,压开层段厚度不得低于7.7m。 要想使增油量超过5t,需要选取的压层厚度较大, 而萨Ⅲ组压裂油井所选的压裂层位很难选到厚度 很大的层,因此对于压层含水较高的层进行压裂, 很难取得较好效果,所以选择压层含水较低层进 行压裂。 32初期增油与地层系数的关系。类似的,依 据含水级别的不同,绘制压裂初期增油量与地层 系数关系图(图2)。 其中线形(1)压层含水为50%以下,线形(2) 压层含水介于50%-70%,线形(3)压层含水大于 80%,回归三组初期增油量与地层系数关系曲线: y---6.9670x+1.2658R=0.7331 (6) y=3.385 Ix+1.5805R=0.756 (7) v=l5753x_o4744R=n8559 (8) 0 l 2 3 5 地屡景盏(u t 图2压裂初期增油量与地层系数关系 回归曲线趋势显示:隋地层系数的增大,油井 。在地层系数一定情 况下,含水级别越低,增油效果越好。要想得到较 好的压裂增油效果,在压层含水级别相近的情况 下,选择压裂层段地层系数较大层进行压裂。 压层含水在50%以下时,依据公式(6)计算,要 想压后增油5t以上,压开层段地层系数应大于 Q5359 m ・m;要想压后增油10t以上,压开层段地 层系数应大于1.25361*m ̄-m;要想压后增油l5t以 上,压开层段层殴地层系数不 低于1.97131 ̄m2・mo 压层含水介于500/ ̄70%,依据公式(7)计算, 、要想压后增油5t以上,压开层段地层系数应大于 IDlO2p,m:・m;要想压后增油IOt以上,压开层段地 层系数应大于2.48721a,m2・m;要想压后增油15t以 上,压开层段层段地层系数不 抵于3.96421 ̄m2・IIlo 压层含水大于80%,依据公式(8)计算,要想 压后增油5t以上,压开层段地层系数应大于 3.475 1 p,m ̄an。要想使增油量超过5t,需要选取的压 层地层系数还需增加,这在萨Ⅲ组压裂油井所选 的压裂层位也很难选到,所以若压层地层系数相 近,应该选择压层含水较低层进行压裂。 4油井压裂后日产油细寸间变化规律 根据该区块2007年以来压裂的油井统计压 后8个月内压裂油井的13产油数据,绘制日产油 随时间变化关系曲线(图3)。
时间(-) 图3压裂油井日产油随时间变化关系曲线 由曲线可以看出:油井压裂后,日产油量随时 间逐月递减。曲线趋势初期递减大,之后递减减 缓。由于采取压后保护措施,使得压裂后,产量在 第四个月有所回升,减缓了递减。依据压后13产油 l嘟寸间变化关系回归变化趋势线,得出回归公式: Y--.26.06hIT 19538R 879 (9) 5结论 (1)油井压层厚度与压层地层系数的大小直 接影响到压裂效果的好坏,进行压裂选层时,应该 优选厚度和地层系数大,含水级别相对较低,采油 强度低与周围水井连通好的油层。(2)油井压裂 后,要及时进行措施保护,延长压 (下转2O页)
一2l一 科 ——黑龙江—— 技信息 科l技{论l坛 电子压力计验封技术在油田分层注水中的应用 闫胜 潘春清 于微微 (1、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二采油厂第二作业区,黑龙江大庆163000 2、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采油六厂培训中心,黑龙江大庆163000) 摘要:结合实际,浅谈电子压力计验封技术在油田分层注水中的应用。 关键词:油田;电子压力计;分层注水 前言 我油田位于柴达木盆地西部拗陷区尕斯断陷 亚区小红山“阿哈堤”我背斜带上的—个三级构造 上。构造为南陡北缓的不对称短轴状背斜构造,走 向1 15~130 ̄。该构造较完整,断层少,仅有三条逆 断层。构造主体部位闭合面积5.37km ,闭合高度 近400m。我油田是以构造控制为主并有较大岩性 影响的背斜豳闭油藏,探明含油面积8.2kin2,II级 石油地质储量1333xlO4t。 我油田于1993年l1月投入评价试采,1995 年6月正式投入开发,1997年7月该油田在七6- 5井进行试注水。目前共有采油井69口,正常开井 62口,注水井l3口,分注8口,套损井4口,试注 井1口。至此,油田产能建设基本完成。2001年产 油62988万吨,注水17-3595万方,累计产油 30.1958万吨,累计注水50.499万方。目前该油田 综合含水34.52%,采油速度0.48%,累计注采比 1.15,采出程度227%。截止2002年lO月底年核实 产油5.6844xl05,年累核实产水3.7847xl05,采油 速度054%,油田累计产油35.02xl05,地质储量采 出程度2.69%,自然递减-349%,综合递减一13.67%, 综合含水428%。年注水1Z18xlO4m3,累计注水 6230xlO4m ,累计注采比为098。主体构造部位一 区块现有注水井12口,注采井网较完善。6-29井 为二层系注水井,该区块累积注采比已达1.16。 l我油田分层注水的特点 我们从我油田地质特点和分层注水管柱特点 两方面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出适合油田特点、实效 的分层注水管柱。我油田地质上考虑的因素有:储 层分布特点、流体性质、井段跨度分布三方面。油 田储层具有“薄、多、散、杂”的特点,油田原油含蜡 量高,析蜡温度低,储层埋深460—1926m,油层井 段长750m左右,综合三方面因素和考虑今后油田 全面注水开发,应选用分层注水管柱,另一方面, 油田分层注水管柱应具有以下特点:(1)分层注水 工具具有防腐、防砂卡性能。(2)选用注水管柱能 满足油田注水要求,即套管保护、生产测井。(3)利 于洗井、增注工艺实施。 综合以上各方面的因素,该油田的分注管柱 应具有组成简单,具有反洗功能,座封简单,测试 方便。 2存储式电子压力计结构及工作原理 存储式电子压力计的外观类似于偏心堵塞 器,主要由压力传感器、信号变送、数据记录、地面 回放解释等装置组成。 验封时,将存锗式电子压力计与投捞器连接 好,按要求下人并投进对应层段的配水器。这时压 力计阻断了井筒流体通过配水器进入地层的通 道,座入偏心孔内的压力计只能记录到管外流体 压力的变化(包括地层压力和目标层段相邻层段 的压力变化),一般来说,注水井的地层压力在一 定时问内是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尤其在隔绝了 井筒联系的情况下,对应层段的压力不会随井口 工作制度的改变而改变;另一方面,如果相邻层段 封隔器密封不好或组件损坏发生管外窜流,目标 层段的管外压力则会随井口工作制度的改变而发 生波动。 (1)技术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