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5189实验室认可质量手册之人员
ISO15189《质量手册》

医学检验实验室质量手册依据CNAS-CL02:2012《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文件编号:BJLT-QM-A1版本号:A1发布日期:实施日期:文件密级:□普通■秘密□机密□绝密目录01.修订页 (1)02.授权书 (3)03.批准令 (4)04.公正性声明 (6)05.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 (9)第一章实验室概况 (9)第二章质量手册说明 (9)第三章质量手册管理 (10)第四章管理要求 (13)1.组织和管理责任 (13)2.质量管理体系 (26)3.文件控制 (30)4.服务协议 (32)5.受委托实验室的检验 (34)6.外部服务和供应 (37)7.咨询服务 (39)8.投诉的解决 (41)9.不符合的识别和控制 (43)10.纠正措施 (45)11.预防措施 (47)12.持续改进 (49)13.记录控制 (51)14.评估和审核 (54)15.管理评审 (57)第五章技术要求 (59)1.人员 (59)2.设施和环境条件 (66)3.实验室设备、试剂和耗材 (70)4.检验前过程 (76)5.检验过程 (81)6.检验结果质量的保证 (87)7.检验后过程 (90)8.结果报告 (92)9.结果发布 (94)10.实验室信息系统管理 (97)附件1内部组织结构图 (100)附件2外部组织结构图 (100)附件3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图 (101)附件4程序文件目录 (102)附件5管理体系职责分配表 (104)附件6量值溯源图 (108)01.修订页序号修订内容摘要修订人修订日期审批人审批日期1 2. 3. 4 5 6 7 8 9 1002.授权书授权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实验室主任按照依据CNAS-CL02:2012《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管理临床实验室与检验有关的工作,全面负责临床实验室的行政,业务,人事,运营,物资,医疗,科研,教学,技术,质量,安全工作,并承担其个人应承担的管理责任。
2018年最新ISO15189:2012质量手册(CNAS-CL02:2012)

ISO15189-2012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质量手册)质量手册文件编号:TJDX-1-2018第C版依据ISO15189:2012《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要求》编制编制:审核:批准:生效日期:2018年01月01日授权书检验科为TJDX附属协和医院下属机构,具有独立、明确的法律地位。
检验科为患者和临床医疗部门提供医学检验结果,同时提供医学实验室解释和咨询服务。
为确保检验科的运作符合ISO15189:2012《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要求》,现授权给本院检验科负责本院的医学检验工作,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由法人单位承担。
授权检验科主任负责检验科的日常运作和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为保证维护检验科各项检验的公正性、独立性、可信性,不受任何外来因素干扰,维护检验科管理层和员工在做出公正判断时免受内外部的影响和压力,同时要求相关各科室对检验科的工作予以支持和配合。
TJDX附属协和医院院长:2018年01月01日批准令本手册依据ISO 15189:2012《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要求》的规定而制定,它阐述了TJDX附属协和医院检验科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对TJDX附属协和医院检验科的质量管理体系提出了具体要求,适用于TJDX附属协和医院检验科全面质量管理工作。
本手册第C版已经审定,现予批准,并于批准之日起生效。
批准人签字:批准人职务:TJDX附属协和医院检验科主任批准日期:2018 年01月01日01 目录章节号章节名称页号授权书 (2)批准令 (3)01 目录 (4)02 修订页 (6)03 检验科概况 (7)04 公正性/保密性声明 (8)1 质量手册说明 (9)2 质量手册管理 (10)3 质量方针、目标 (12)4 管理要求13 4.1 组织和管理责任 (13)4.2 质量管理体系 (23)4.3 文件控制 (26)4.4 服务协议 (29)4.5 受委托实验室的检验 (31)4.6 外部服务和供应 (33)4.7 咨询服务 (35)4.8 投诉的解决 (36)4.9 不符合的识别和控制 (37)4.10 纠正措施 (39)4.11 预防措施 (40)4.12 持续改进 (41)4.13 记录控制 (42)4.14 评估和审核 (44)4.15 管理评审 (45)5 技术要求47 5.1 人员 (47)5.2 设施和环境条件 (50)5.3 实验室设备、试剂和耗材 (52)5.4 检验前过程 (55)5.5 检验过程 (58)5.6 检验结果质量保证 (61)5.7 检验后过程 (62)5.8 结果报告 (63)5.9 结果发布 (66)5.10 实验室信息管理................................................................... (69)附件1 内部组织结构图 (72)附件2 外部组织结构图 (73)附件3 授权签字人情况表 (74)附件4 质量管理体系图 (75)附件5 程序文件目录 (76)附件6 关键岗位人员任命书 (77)附件7 检测能力表 (78)附件8 全检验科工作人员一览表 (85)附件9 质量管理体系职责分配表 (86)附件10 实验室平面图 (87)附件11 量值溯源图 (88)附件12 仪器设备一览表 (89)02 修订页序号文件编号页码需更改的内容更改内容批准人批准日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03检验科概况检验科现有面积XXX平方米,其中工作用房XXX平方米,就医者候诊面积XXX平方米,候诊厅内配有候诊椅、饮水机、空调机、电视机和广播系统,实验室按国家生物安全Ⅱ级标准建设。
ISO15189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技术要求管理程序

ISO15189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技术要求管理程序ISO15189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技术要求管理程序修订页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技术要求管理程序1 目的本科根据检验工作的需要配备了各类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并对他们进行继续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其质量意识、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保证检验工作的质量。
人员培训和资格考核按《人员培训及考核管理程序》执行。
2 职责2.1 本科主任负责人力资源的配置,人员培训计划的批准。
2.2 各部门按实际情况提出培训需求。
2.3 质控组负责人员上岗前的实际操作培训和考核。
2.4 综合管理组负责编制全本科人员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2.5综合管理组负责建立和保存人员技术档案。
3 要求3.1人员的配备a.本科主任根据工作职责和工作量配备足够的具备相应资质的人员。
b. 本科领导由上级主管部门任命。
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内审员和质量监督员由本科主任任命。
各科室负责人由本科主任任命;本科其他人员由本科主任按上级和本科有关规定进行录用,实行聘用制,详见附件6《关键岗位人员任命书》。
a.全科共有职工8人,中级4人,初级3人;本科1人,大专7人,人员配备见本手册附件8《全检验科人员一览表》。
b.3.2 人员能力的保证:a. 本科主任应确保所有操作专门设备、从事检验以及评价结果和批准、签发检验报告的人员具备相应的能力。
b. 所有检验人员必须持有个人资格证书后才能独立上岗,对从事特定岗位的工作人员,应按要求根据相应的教育、培训、经验和技能进行资格确认。
c. 本科对影响检验结果质量的管理人员、检验人员规定任职资格条件。
3.3 特定岗位任职资格条件a. 本科主任必须具备大学以上文化水平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从事检验工作5年以上,具有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价的能力,熟知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通业务,会管理,有较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
b. 技术负责人应具备大学以上文化水平或工程师以上职称,从事检验工作5年以上、具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科学态度,熟悉检验工作管理程序,以及与检验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精通检验业务,有处理和裁决重大技术、质量问题的能力,有领导、组织、协调各部门、人员密切配合,保证检验工作正常进行的能力。
ISO15189实验室认可质量手册之术语和定义

术语和定义1 实验室认可是权威机构对校准/检测实验室是否有能力进行指定类型的校准/检测作出一种正式承认的程序。
2 医学实验室又称临床实验室,以诊断、预防、治疗人体疾病或评估人体健康并提供信息为目的,对来自人体的材料进行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化学、血液免疫学、血液学、生物物理学、细胞学、病理学或其他检验的实验室。
实验室可以提供其检查范围内的咨询服务,包括解释结果和为进一步的适当检查提供建议。
注:检验亦包括用于确定、测量或描述各种物质或微生物存在与否的操作。
仅采集或准备样品的机构,或仅作为邮寄或分发中心的机构,即使是大型实验室网络或系统的一部分,也不能视为医学或临床实验室。
3 ISO 15189即《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CNAS-CL02:2008),是ISO/IEC 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在医学实验室领域的具体化,是对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要求。
4 质量方针由某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
5 组织结构组织为行使其职能并按某种方式建立的职责、权限及其相互关系。
6 质量管理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方式使其实施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7 质量计划针对特定的产品、项目或合同,规定专门的质量措施、资源和活动顺序的文件。
8 质量控制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
9 质量保证为了提供足够的信任表明实体能够满足质量要求,而在质量体系中实施并根据需要进行证实的有计划和有系统的活动。
10 质量体系实验室为实现检验质量需要的所有规章制度、过程、方法和资源等。
11 质量手册阐明一个组织的质量方针并描述其质量体系的文件。
12 质量审核确定质量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计划的安排,以及这些安排是否有效地实施并适合于达到预定目标的、有系统的、独立的检查。
13 合同评审合同签订前,为了确保质量要求规定得合理、明确,且供方能实现,由供方所进行的系统的文件性规定和评审活动。
ISO15189实验室认可质量手册之术语和定义

术语和定义1 实验室认可是权威机构对校准/检测实验室是否有能力进行指定类型的校准/检测作出一种正式承认的程序。
2 医学实验室又称临床实验室,以诊断、预防、治疗人体疾病或评估人体健康并提供信息为目的,对来自人体的材料进行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化学、血液免疫学、血液学、生物物理学、细胞学、病理学或其他检验的实验室。
实验室可以提供其检查范围内的咨询服务,包括解释结果和为进一步的适当检查提供建议。
注:检验亦包括用于确定、测量或描述各种物质或微生物存在与否的操作。
仅采集或准备样品的机构,或仅作为邮寄或分发中心的机构,即使是大型实验室网络或系统的一部分,也不能视为医学或临床实验室。
3 ISO 15189即《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CNAS-CL02:2008),是ISO/IEC 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在医学实验室领域的具体化,是对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要求。
4 质量方针由某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
5 组织结构组织为行使其职能并按某种方式建立的职责、权限及其相互关系。
6 质量管理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方式使其实施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7 质量计划针对特定的产品、项目或合同,规定专门的质量措施、资源和活动顺序的文件。
8 质量控制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
9 质量保证为了提供足够的信任表明实体能够满足质量要求,而在质量体系中实施并根据需要进行证实的有计划和有系统的活动。
10 质量体系实验室为实现检验质量需要的所有规章制度、过程、方法和资源等。
11 质量手册阐明一个组织的质量方针并描述其质量体系的文件。
12 质量审核确定质量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计划的安排,以及这些安排是否有效地实施并适合于达到预定目标的、有系统的、独立的检查。
13 合同评审合同签订前,为了确保质量要求规定得合理、明确,且供方能实现,由供方所进行的系统的文件性规定和评审活动。
iso15189实验室认可准则

测定浓度 基本样本 分析样本1 分析样本2
加入浓度
回收浓度
回收率
基础样
基础样本
基础样本+高值
本
+C.fas
质控
项目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均值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均值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均值
TP
68 70 68 68.67 73 73 73 73.00 73 72 75 73.33
ALB
iso15189实验室认可 准则
5. 技术要求
5.1 人员 5.2 设施和环境条件 5.3 实验室的设备 5.4 检验前程序 5.5 检验程序 5.6 检验程序的质量保证 5.7 检验后程序 5.8 结果报告
2
5.5检验程序-- 5.5.1
实验室应当制定符合实验室工作要求和检验要求的 检验程序,包括选择和分取样品程序。
在应用于医学检验之前,选择的检验方法和程序应 当经过验证并得到满意的验证结果。实验室主任或 其指定人员应当对检验程序进行最初的和定期的审 核。审核通常每年进行一次。审核应当记录。
4
理解要点:检验程序的确认, 临床验证, 定期评审
5.5检验程序-- 5.5.3
所有程序应当采用实验室人员能够普遍理解的语种文件 化且置放在工作区域以方便相关人员使用。
16
清mL
实例分析-1
方法:参考EP6-A文件要求,选取高浓度和低浓度人血清标本,通过倍比稀释的方式得 到6份梯度浓度待测样本,每样本重复测定4次,进行该项目的线性范围评估
项目 总胆固醇 TC
日期 2010/8/7
仪器 Roche 7600
试剂批号
标准液批号
操作者 付红伟
审核者 王倩
ISO15189实验室认可质量手册之质量管理体系

ISO15189实验室认可质量手册之质量管理体系ISO15189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的实验室认可质量手册的指南,它规定了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和建立方式。
在现代医学实验室中,质量管理体系是确保准确、可靠的结果的关键。
一个全面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能够确保实验室具备良好的技术能力,提高诊断准确性,保障患者安全。
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涉及实验室内外方方面面的体系,需要包括实验室组织架构、人员培训、设备维护、质量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首先,实验室需要明确组织架构,确定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需要确保各级人员对实验室业务流程的理解和控制能力,并有能力根据需要进行反馈和改进。
此外,还需要针对不同岗位的实验室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理解并能够正确执行相关的操作规程。
对于实验室设备的选择和维护也是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一环。
实验室应当根据自身的业务需求选择适当的设备,并确保其运行正常并且准确。
此外,要建立设备维护计划和记录,及时进行预防性维护和及时修复故障,以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设备使用过程中,还应当关注设备的校准和标准化,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质量评估也是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验室应当建立内部质量控制体系,包括质量控制样品的选择、使用和分析,以及质量控制结果的评估和调整。
此外,实验室还应当参与外部质量评估计划,比如参与相关的审核和认可程序,以确保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规范要求。
对于ISO15189实验室认可质量手册的编写,首先需要确保对该标准的理解。
质量手册应当按照ISO15189的要求结构化编写,包括对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描述,以及对相关文档的引用和解释。
此外,还需要包括对实验室质量目标的制定和实施情况的描述,以及对监督和管理的独立实体的参与情况的描述。
质量手册还应当对实验室的组织、设备、人员、操作规程和结果评估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描述,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ISO 15189∶2012与临床实验室人员管理

现 代 检 验 医学 杂 志
第3 1卷
第 6期
2 0 1 6年 ¨ 月 J Mo d I a b Me d V0 1 . 31 , N0 . 6, N0 v e _ 2 0 1 6
,
I S O 1 5 1 8 9: 2 0 1 2 与临床实验 室人 员管理
Ab s t r a c t : Cl i ni c a l l a b or a t o r y pe r s o nn el ma n a ge me n t we r e i nv ol v e d i n p r e e x a mi n a t i o n, e xa mi na t i on, a nd po s t e xa mi na t i on l a b o—
1 5 1 89 de f i ne s t h e r e q ui r e me nt f or l ab or a t o r y p e r s on ne l ma na ge me n t .Co m bi ne d wi t h t e c hni c a l r e q ui r e me n t s f or pe r s on ne l i n
I S O 1 5 1 8 9 :2 0 1 2 a n d Cl i n i c a l La b o r a t o r y Pe r s o n ne l Ma n a g e me nt
I I Ti n g ~ t i n g, W ANG We i , Z HAO Ha i — j i a n, W ANG Z h i — g u o
文 主要 对 实验 室 人 员管 理 的 四 个 连 续 过 程 进 行 阐述 , 包括 雇 用前 管 理 、 人 员任 用 和 员 工 表 现 评 估 、 员 工 发 展 管 理 和 雇 用 终 止管理 , 以期 为 实验 室 管理 人 员 的 整 个 雇 用 过 程 提 供 相 关 建 议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员
1 总则
实验室管理层应建立合适的组织结构以及合理的人员层次,分配好各专业组人员实力以及进行科学的人员分工,是实验室各项工作有效运行的重要保证。
依据有关法规、制度确定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资历和责任,保证各工作岗位的人员素质、技术等级满足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其他文件所规定的要求,做到人员配置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真正做到高效率、科学化的人员管理,保证高质量的实验室服务质量。
2 实验室管理层组成
负责检验科事务决策和管理的行政管理层,主要由检验科主任、副主任组成。
其主要职能是制定实验室发展目标,制定各种科室制度,负责管理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以及日常事务,拥有实验室的行政决策权,对科室各方面事情进行决策、把关,带领实验室全体工作人员将实验室不断发展壮大,持续提高实验室的检测质量和服务质量。
依据需求提供、配置和开发资源,确保实验室有足够数量和素质的员工满足质量管理体系工作的需要。
a)实验室应有明确的负责人;
b)实验室可由一人或多人领导;
c)实验室负责人负管理责任;
d)实验室负责人应有能力(具备适当的培训和教育背景)对实验室提供的服务负责。
e)实验室负责人应该具有一定的学历和职称,具有足够的业务能力。
3 实验室负责人职责
实验室负责人应是医院的文职干部,无需亲自履行全部职能,但对下列事务负责:
a)在院党委、院长领导下,负责院检验科业务、教学、科研、战备及行政管理工作。
b)与相应的法定管理部门、相关的管理人员、卫生保健团体、服务用户积极联系,保证实验室工作的有效开展;建立为实验室服务对象提供医学咨询和解释服务的团队;
c)负责组织本科业务技术建设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诊断质量监测控制方案的制
定、实施、检查和总结。
d)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开展质量控制工作。
制定科室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承诺,批准质量手册。
负责对检验科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监督、核查和评审,使之有效运行。
积极配合医院的各种质量改进活动,促进质量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
e)为实验室工作提供足够的人力以及物力资源,确保实验室有足够数量和质量的工作人员来满足工作的需求,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f)负责制定仪器设备、试剂以及各种资源的采购计划,并综合各种因素对供应商进行选择;
g)督促检查本科人员履行各自的职责,认真执行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常规;经常进行安全教育,考查各专业的检验质量,严防事故、差错。
H)遵循医院财务管理制度,负责对工作人员奖金系数的分配;
i)负责科室的业务训练、人才培养和技术考核工作。
安排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并担任临床教学工作;
j)结合临床医疗,制定科研规划,组织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和科研工作。
总结经验,撰写学术论文;
k)选择委托实验室并制定措施对其服务质量进行监控;
l)依照国家实验室建设标准,规范实验室内部建设,保证实验室生物安全达到国家标准,建立符合良好行为规范和相关法规的安全实验室环境。
m)负责接受和处理实验室服务质量的投诉、建议和意见,对出现的医疗差错和医疗纠纷进行负责并制定相应处理措施;
n)制定实验室管理制度,规定工作人员的权利和职责,明确奖惩标准,保证实验室全部员工始终保持良好的医德医风及团队精神,为服务对象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o)经常深入到临床各科室,征询对检验质量的意见和要求,处理员工自身工作问题或客户反映和投诉,督促各专业组做出改进措施,满足临床的需求。
4 实验室管理层应有合理的组织规划,建立科学的结构层次,明确各部门及岗位的权利和职责,对实验室进行规范化管理。
制定科室的人事政策,根据国家相应法律规定所有人员资格,并确定其责任,确保医学实验室工作顺利开展,为服务对象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5 实验室管理层应建立好全部人员的个人档案,提供个人相关的背景资料、专业资
格、培训、经验及能力记录等相关信息,不定期收集个人健康有关的记录,方便相关人员随时查询、利用有关信息。
6 实验室应根据医院规模、日检测标本量以及检测任务之外的工作需求,配备足够数量和质量的人力资源以满足所开展工作的需求及履行质量管理体系相关职责。
7 实验室管理层应确保全部工作人员都接受过质量保证和质量管理等方面的专门培训,保证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维持实验室高效的服务质量。
8 实验室管理层应授权专人从事特定工作,如采样、检验、操作特定类型的仪器设备和使用实验室信息系统的计算机,确保实验室工作的每个环节能够有效运行。
9 实验室应加强人员素质的培养,应为全体工作人员提供业务培训机会,并能针对不同级别工作人员需要制定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10 为了保证实验室服务的客观公正性,维护服务对象的正当合法权益,实验室应制定相应管理政策,对使用计算机系统、访问患者资料、经授权输入或更改患者的结果、更改或修改计算机程序者的权限做出规定,防止不正当行为发生。
11 实验室应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并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应考核,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处置事故的能力,以防止事故发生及控制事故后果恶化。
12 实验室应制定政策、标准和程序,规定每个实验室工作人员在上岗前必须接受相应的培训,并对其执行指定工作的能力进行评定。
如未能通过评定,或该岗位对能力有新要求,或在服务用户过程中出现严重不良事件时,应再次培训并重新评审。
13 实验室管理层应指定工作人员执行专业判断工作,按照国家、区域和地方法规的要求,对实验室检测结果及其他有关实验室内容提供解释和咨询服务,并负责处理服务对象所提供的意见和建议,专业判断者应由具备适当的理论及实践背景,并有近期工作经验的人员担任。
实验室管理层应确保这些人员定期参加专业发展或其他学术交流活动,以适应突飞猛进的学科发展,不断提高实验室的服务质量。
14 实验室应采取有效手段,确保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实验室制定的保密性声明,对与实验室服务对象相关的各类资料进行保密。
15 支持性文件
175-PF-015《人力资源管理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