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及癌旁组织中P16及CDK4的表达

合集下载

肝癌及癌旁组织中p16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肝癌及癌旁组织中p16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肝癌及癌旁组织中p16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李杰【期刊名称】《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年(卷),期】1998(000)001【摘要】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16在肝癌及癌旁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50例肝细胞癌(HCC)及癌旁肝硬化组织(44例)手术切除石蜡包埋标本进行p16基因蛋白表达的测定,结合临床病理指标(Child分级、肿瘤大小、Edmondson分级、转移及生存期)进行分析。

结果 p16基因在HCC中的阳性表达48%(24/50),癌旁91%(40/44)。

p16基因表达与HCC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14),在分化Ⅰ-Ⅱ级中P16阳性率59%(19/32)明显高于Ⅲ-Ⅳ级的27.8%(5/18)。

结论 p16基因在HCC的发生及分化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且P16的失活可能发生在HCC的早期。

【总页数】2页(P34-35)【作者】李杰【作者单位】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普外科,济南250014;山东医科大学病理解剖教研室,济南25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相关文献】1.原发性肝癌及癌旁组织中抑癌基因p16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J], 李杰;胡宗泽;李兆亭2.p16和Survivin在肝细胞癌及癌旁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黄晓峰;张翔;唐波;王宇笛;郭宇廷;芶欣3.壶腹癌及癌旁组织中p16 nm23基因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王旭;付敬伟4.宫颈癌及癌旁组织和上皮内瘤变及病变旁组织中P16INK4A蛋白的表达意义 [J], 姚立丽;沙阿代提;袁建林;周萍;沈谷群;程静新5.p16与c-myc基因表达产物在肝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史宪杰;李开宗;窦科峰;高志清;张传山;胡沛臻;马福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类肝癌发生过程中cyclinD1和CDK4及p16蛋白的表达

人类肝癌发生过程中cyclinD1和CDK4及p16蛋白的表达

人类肝癌发生过程中cyclinD1和CDK4及p16蛋白的表达邹琼;章宗籍;申丽娟;张华献;雷普平;熊昌庆【期刊名称】《世界肿瘤杂志》【年(卷),期】2005(004)004【摘要】目的研究肝细胞癌(HCC)发生过程中细胞周期调控因子cyclinD1、CDK4和p16蛋白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检测正常肝组织、慢性肝炎,肝硬化,癌周肝硬化和肝癌组织中cyclinD1,CDK4和p16蛋白表达。

对免疫组化结果进行计算机图象定量分析。

结果 cyclinD1,CDK4和p16蛋白的阳性单位(positive unit,PU)和面数密度(area number density,NA)从慢性肝炎(PU分别为39.4、41.0和33.3;NA分别为236.7、272.7和237.4),肝硬化(PU分别为40.8、45.2和43.6;NA分别为313.8,354.6和322.9)癌周肝硬化(PU分别为55.5、59.4和54.4;NA分别为481.9、488.9和432.6)到肝癌(PU分别为59.6、63.7和58.1;NA分别为549.2、587.7和451.3)表达逐渐增强。

癌周肝硬化和肝癌组织中cyclinD1、CDK4、p16的表达明显高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P值分别为0.034、0.020、0.030、0.007、0.003和0.005)但癌周肝硬化和肝癌组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433、0。

535和0.447。

慢性肝炎和肝硬化中cyclinD1、CDK4、p16阳性信号主要定位于胞核,而癌周肝硬化和HCC中主要定位于胞质。

P16与HCC的分化程度有关,但未发现cyclinD1、CDK4与肿瘤分化程度之间有相关性。

结论 cyclin-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s).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CKIs)调控网络中,相关调控因子的异常可能参与了HCC的发生、发展。

P16和CD44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P16和CD44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P16和CD44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史恩溢;王晓茹;李小宁;蔡旭;朱雄增【期刊名称】《实用医学杂志》【年(卷),期】2016(32)14【摘要】目的:探讨P16和CD44在胃肠间质瘤(GIST)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关系。

方法:收集70例手术切除的GIST标本,构建组织芯片。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P16和CD44的表达情况。

患者采用门诊和电话随访。

结果:所有患者随访2~21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68个月。

P16表达与GIST NIH危险度分级无关(P >0.05),而CD44表达与GIST NIH危险度分级有关(P <0.05)。

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核分裂像、原发部位、NIH危险度分级、P16和CD44表达与患者预后相关;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核分裂像、原发部位和CD44是影响患者独立预后的危险因素。

结论:CD44蛋白表达可以作为判断GIST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P16 and CD44 in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IST)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Methods The GIST specimensof seventy patients who received surgical excision were collected. Tissue microarray of the seventy GIST samples was constructed. The expression of P16 and CD44 were detected by the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via out-patient examination and telephone. Results All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2-212 months, and the median time for follow-up was 68 months. The differences of the expression of P16 in GISTs among NIH risk ranks were insignificant (P >0.05). The differences of the expression of CD44 in GISTs among NIH risk rank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tumor size, mitotic count, tumor location, NIH risk rank, the expression of P16 and CD44 were related to the prognosis of GIST patients. Multivariate showed that tumor size, mitotic count, tumor location, andthe expression of CD44 was independent prognosis factors of GIST patients. Conclusion CD44 could be used as a biomarker in predicting the prognosis of GIST patients.【总页数】5页(P2333-2337)【作者】史恩溢;王晓茹;李小宁;蔡旭;朱雄增【作者单位】215009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病理教研室;215009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病理教研室;215009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病理教研室;200032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200032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胃肠道间质瘤中Cx43、FLT3和RET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的关系 [J], 陈砚凝;梁冰锋;刘爽;杨慧钗;王小玲2.局限性胃肠道间质瘤中P16表达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J], 史恩溢;王晓茹;周祥林;蔡旭;朱雄增3.P16表达缺失与胃肠道间质瘤生物学行为及预后关系 [J], 赵占考;姜忠敏;何滔;贾文娟;孙保存4.胃肠道间质瘤中E2F1和p16INK4α蛋白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J], 王宏坤;梁建芳;郑绘霞;程彩霞;李宁5.胃肠道间质瘤中Ki-67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危险度分级和预后的关系 [J], 殷向阳;米吾楠;孙昭;李通;刘伟强;张朕;姜建武;刘琪;符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结肠癌组织中P16、CyclinD1和PKC-α的表达及意义

结肠癌组织中P16、CyclinD1和PKC-α的表达及意义

结肠癌组织中P16、CyclinD1和PKC-α的表达及意义姜晗;何巍;于安石;刘放【摘要】目的:研究P16、CyclinD1和PKC-α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结肠癌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方法检测P16、CyclinD1和PKC-α在70例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结肠癌组织中P16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CyclinD1和PKC-α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肠癌的发生与CyclinD1、PKC-α高表达和P16低表达均有关,P16蛋白可作为结肠癌早期诊断、临床生物学行为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期刊名称】《沈阳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17)004【总页数】4页(P215-217,221)【关键词】结肠癌;P16;CyclinD1;PKC-α【作者】姜晗;何巍;于安石;刘放【作者单位】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消化内科,辽宁沈阳110024;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消化内科,辽宁沈阳110024;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消化内科,辽宁沈阳110024;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消化内科,辽宁沈阳1100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35.35结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位居第3位[1],临床上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准确评估预后至关重要,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预后,发现高度敏感、高度特异的相应标志物,对于挽救结肠癌患者生命,降低其死亡率尤为重要。

P16是目前发现的第1个直接抑制恶性肿瘤发生的基因蛋白[2]。

其蛋白产物是细胞周期G1期到S期的调节蛋白,多数消化道恶性肿瘤组织中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频发过度表达[3]。

蛋白激酶C-α(PKC-α)是一类在细胞信号转导,增殖调控和肿瘤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的丝/苏氨酸蛋白激酶[4]。

充分临床研究数据证明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与P16、CyclinD1和PKC-α关系密切。

采用组织芯片技术检测大肠癌组织中p16、cyclinD1和CDK4的表达

采用组织芯片技术检测大肠癌组织中p16、cyclinD1和CDK4的表达

采用组织芯片技术检测大肠癌组织中p16、cyclinD1和CDK4的表达袁晟;刘勇;路名芝【期刊名称】《实验与检验医学》【年(卷),期】2003(021)004【摘要】目的研究大肠癌组织中多肿瘤抑制蛋白(p16)、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及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CDK4)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制作80例大肠癌组织芯片,同时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肠癌组织芯片中p16、cyclinD1和CDK4的表达.结果 80例大肠癌中p16、cyclinD1和CDK4的阳性率分别为40.0%、57.5%、47.5%.不同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状况的大肠癌中,p16、cyclinD1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组织学类型、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状况的大肠癌中CDK4的表达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p16表达、cyclinD1高表达与大肠癌的浸润程度密切相关,大肠癌中p16低表达与cyclinD1的高表达密切相关.p16低表达影响cyclinD1的高表达.应用组织芯片大规模高效检测临床组织样本是可行的,具有快速、方便经济、准确的特点.【总页数】4页(P245-248)【作者】袁晟;刘勇;路名芝【作者单位】330006,南昌,江西省人民医院病理科;330006,南昌,江西省人民医院病理科;330006,南昌,江西省人民医院病理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8;R73-3;O245【相关文献】1.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D1、CDK4、p16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J], 陈小贺;孟文格;袁权利;韩增山;武纪生;苑艳娟;付泽娴;蔡建辉2.采用组织芯片技术检测大肠癌组织中p16和cyclin D1的表达 [J], 李宏涛;李艳琴;甘红军;袁晟;刘勇3.采用组织芯片技术检测大肠癌组织中p27和cyclinE的表达 [J], 罗政;路名芝;刘勇;袁晟4.采用组织芯片技术研究肺癌组织中p16、cyclinD1和Ki-67的表达及意义 [J], 徐全;徐雯;陈艰;柳阳春;张平5.采用组织芯片技术检测大肠癌组织中Ubiquitin的表达 [J], 罗政;勾安伦;刘勇;路名芝;袁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P16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的实验研究

关于P16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的实验研究
著 , 7% 一8% 的 大肠癌 患者在 治疗 过 程 中需 接 受 放疗 。肿 瘤 对放 射 产 生抗 拒 性 和 不敏 感 , 约 0 0 已被公 认为恶 性肿瘤 难 以为放 射治疗 根治 的 主要 原 因之一 。大 肠癌 患者对放 射 产生抗 拒 和不敏感 的机 制 尚不 明确 , 否与 p6蛋 白的缺失 有关 有待进 一步 研究 。关 于 p6蛋 白在 肿瘤 发生 中 的作 用 , 有众 多学者 是 1 1 也 进行 了研究 H 引。本 实验 的 目的检测 p 6在大 肠癌 中 的缺 失情 况及 与病 理 分 型 临床 分期 的关 系 , 1 为下
Na H P 2 O4
(H .) p 7 4
11 6 .4g
( )0 O M 柠檬 酸 缓 冲液 2 .1 柠檬 酸
0. MPBS 0l
(H .) p 60
2. 014 g 1
Na P . H2 O4 2H2 O Na C1
2. 8 g 8 8 0 5. 0 g
收 稿 日期 : 00— 7—1 21 0 4
作者简介 : 商建华 (9 7一) 女 , 15 , 东北 电力大学校医院副主任 医师 , 主要研究方向 : 临床 医学
第 4期
商建华 : 关于 P 6在 大肠癌 组织中表 达的 实验研 究 1
试剂O 去 离子 水 ; 无 :% : 试剂 A 蓝 色液体 ) 封 闭用正 常 山羊 血清 工作 液 ; ( : 试剂 B 黄色液 体 )生 物素 化 二抗工 作 液 ; ( :
关 于 P 大 肠 癌 组 织 中表 达 的 实 验 研 究 1 6在
商建 华
( 东北 电力大学 校医院 , 吉林 吉林 12 1 ) 30 2

方法

结肠癌组织中抑癌基因 DPC4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结肠癌组织中抑癌基因 DPC4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3 6 . 2 3 , P < 0 . O 1 ) 。
检测 . 按试 剂盒所 附的实验步骤进 行操作 , 具体实 验步骤参 考文献 [ 3 ] 。采用二氨基联苯胺 ( D A B) 显色, 苏木 素复染 , 常 规脱水 、 透 明、 封片和镜检 。分别 以正常扁桃腺组织和磷 酸盐 缓 冲液 ( P B S ) 代替一抗作 阳性和 阴性对照。 E l i v i s o n二步法试 剂盒 以及兔抗人 D P C 4多克隆抗体 由北京 中杉金桥生物公 司
临床意义 , 现报告如下。
1 资 料 与 方 法
染色强度和染色 比例评分的总分进行结果判 定 , 其中0 分 为
阴性 ( 一 ) ; 1 ~2分为弱 阳性 ( + ) ; 3 - 4分为 阳性 ( + + ) ; ≥5分 为
强 阳性 ( + + + ) 。
1 . 1 一般资料 :选取 2 0 0 9 年 1 月2 0 1 3年 1 2月本院普外科
中 国药物与临床 2 0 1 4 年 l O月第 1 4 卷第 1 O 期C h i n e s e R e m e d i e s &C l i n i c s . O c t o b e r 2 0 1 4 , V o 1 . 1 4 , N o . 1 0

1 3 8 7

抑制墓 因[ 4 ] 。D P C基 因的缺失对 T G F . 8的抑制作用减 弱 , 使
表达率 为 1 0 0 %( 3 0 / 3 0 ) 。 其 中强阳性 2 2例 。D P C 4蛋 白在结
分布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O . 0 5 ) , 具有可 比性 。
1 . 2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 采用免疫组织 化学 E l i v i s o n二步法

p16基因在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p16基因在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p16基因在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摘要】p16基因对肺癌的发生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p16在肺癌组织中表达失活的主要原因是启动子区的高甲基化,本研究是p16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特性以及它和肺癌的关系的综述。

【关键词】p16基因肺癌;甲基化癌症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疾病,在我国肺癌是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且发病率和死亡率迅速增长。

p16基因又称为多种肿瘤抑制物I (muhiple tumor suppressor 1,MTS1)基因,参与细胞周期调控, 是重要的抑癌基因,该基因在多种癌细胞中有缺陷,与癌的发生关系密切。

p16基因失活在NSCLC和SCLC中都是常见的基因改变[1]。

1 p16基因基本结构和功能P16基因位于人类9号染色体短臂的9p21区,全长8.5kb,由2个内含子和3个外显子组成。

其启动子长约75bp,位于转录启始位点上游500处,启动子和外显子E1,E2区含有多个可甲基化的5’CpG岛[2]。

P16基因的产物称为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4抑制因子(CDK4 I),简称为p16。

p16作为一种细胞周期调控蛋白,通过与cyclinD竞争结合CDK4,特异性的抑制CDK4的活性,阻止Rb的磷酸化, 阻止G1一S期的转移过程,发挥其负调控细胞生长的作用,抑制细胞增殖。

p16的这种负调控细胞生长的作用已被许多研究所证实。

Jin等[3]将野生型p16基因导人无p16产物表达的肺癌细胞中,发现肿瘤细胞被阻滞在G1期,肿瘤细胞在体内、外的生长均受到抑制。

2 p16基因的甲基化与肺癌P16基因的甲基化与肺癌的发生关系密切。

正常情况下p16与cyclinD二者的作用保持平衡,当p16基因不能正常表达时,cyclinD与CDK4的结合占优势,过度刺激细胞分裂从而使细胞癌变。

p16基因的失活机制包括纯合缺失、基因突变和启动子区域5′CpG岛甲基化。

多数的研究证明,p16在肺癌组织中表达失活的主要原因是启动子区的高甲基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05)。
3、结肠癌组织中P16、CDK4表达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P16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组织中阳性率为26.9%,在无淋巴结转移的结肠 癌组织中阳性率为60.9%,两组问比较存在差异(P<0.05)。CDK4在有淋巴结转 移的结肠癌组织中阳性率为74.1%,在无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组织中阳性率为 52.2%,两组间比较存在差异(P<O.05)。 4、结肠癌组织中P16、CDK4的表达与结肠癌分化程度的关系 P16在高分化结肠癌组织中阳性率为41.7%,在中低分化结肠癌组织中阳性率 为26.9%,两组间比较存在差异(P<0.05)。CDK4在高分化结肠癌组织中阳性率 为54.2%,在中低分化结肠癌组织中阳性率为80.8%,两组间比较存在差异(P<
申请学位论文与资料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承担一切相关责
任。
论文作者签名:
立苎迹
日期:
型]:呈:2
中国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中国医科大学有关保护知识产权的规定,即:
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中国医科大 学.本人保证毕业离校后,发表论文或使用论文工作成果时署
名单位为中国医科大学,且导师为通讯作者,通讯作者单位亦


P16是第一个发现的具有多种肿瘤抑制作用的蛋白质分子,其既是细胞周期的 调控分子,又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关键因子,其能与cyclin D1竞争性结合CDK4 蛋白,特异性地抑制CDK4蛋白的活性,使Rb蛋白处于低磷酸化的状态,抑制细 胞的增殖,阻止细胞生长。CDK4是细胞周期GI期重要的调控分子。CDK4蛋白能 够特异性地与cyclinDl结合形成复合物,cyclinDl/CDK4复合物可以使Rb蛋白的 丝氨酸或苏氨酸残基发生磷酸化。在通常情况下Rb蛋白处于低磷酸化状态,并与 转录因子E2F结合。磷酸化后的Rb蛋白可导致E2F的释放,释放出的E2F可以诱导 eyclinE的表达,cyclinE与CDK2蛋白形成复合物后又可以使Rb蛋白发生磷酸化, 从而促使更多的E2F释放,形成一个正反馈。同时,释放出的E2F又可以刺激其自 身基因的转录,从而又形成一个正反馈。由于这两个正反馈,使E2F与cyelin E的 活性在G1.S交界点处迅速增高,引起一系列与G1.8转变和s期行进有关的靶分子的 表达,促使细胞完成DNA复制。 本研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50例结肠癌和癌旁组织中P16、CDK4的 表达。结果表明:P16在结肠癌组织中低表达,与癌旁粘膜的表达相差显著,在 癌组织中随着Duke’s分期越高、淋巴结转移、癌组织分化越低、组织浸润深度越 深,其阳性表达越低;CDK4在结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在 癌组织中随着Duke’s分期越高、淋巴结转移、癌组织分化越低、组织浸润深度越 深,其阳性表达越高。
实验材料
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病理室的术后结肠癌和相应的癌旁组织标本50例(癌旁 组织经病理证实不存在癌细胞)。HE染色后由病理学医师对组织学类型进行病理 诊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35岁~80岁,平均58岁。癌组织浸润深度: 粘膜层2例,浅肌层13例,深肌层lO例,浆膜层25例。分化程度:高分化24 例,中分化17例,低分化9例。有淋巴结转移标本27例,无淋巴结转移标本23 例。Duke’s分期:A期2例;B期:B。12例,B:9例;C期:c.期11例,C。期 15例;D期1例(肝脏转移)。 主要试剂鼠抗人P16单克隆抗体;鼠抗人CDK4单克隆抗体;SP试剂盒、 AEC试剂盒。 主要仪器光学显微镜(OLYMPUS
署名为中国医科大学。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
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
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内容除外),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其他手段保存论文。 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期:
逖趱
・中文论著摘要・
结肠癌及癌旁组织中P1 6和CDK4的表达


结肠癌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居前列, 因此实现结肠癌的诊断、正确评价预后,进而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意义重大,但 目前尚未发现高度特异和高度敏感的相应标志物。P16(Protein 16)是一种细胞周 期抑制蛋白,是目前发现的第一个直接抑制恶性肿瘤发生的基因蛋白。CDK4
(sHANDON
BX40)、冰箱(容声)、石蜡切片机
AS325)、染色缸、微波炉(格兰仕)。
实验方法
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结肠癌和癌旁组织中P16和CDK4的 表达。 统计分析实验数据应用SPSSll.0软件包,采用x 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
义。
实验结果
1、结肠癌和癌旁组织中P16、CDK4的表达 结肠癌和癌旁组织中P16阳性率分别为42*,6、74%,两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P<O.01)。结肠癌和癌旁组织中CDK4阳性率分别为68%、36%,两组问比较存 在显著差异(P<O.01)。 2、结肠癌组织中P16、CDK4表达和Duke’s分期的关系 P16在A+B期结肠癌组织中阳性率为56.5%,在C+<O.05)。CDK4在A+B期结肠癌组织中阳 性率为52.2%,在c+D期结肠癌组织中阳性率为81.5%,两组间比较存在差异(P
(Cyclin Dependent Kin丛e
4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4)是一种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
酶,其含量及活化程度在细胞增殖周期由G。期向s期过渡过程中起限速作用,从而 参与细胞周期的调节。大量研究显示P16和CDK4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本研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结肠癌组织中二者的表达,进一步了解其与结 肠癌的关系,揭示其对结肠癌发病原因的意义。
中国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申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
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 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
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我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
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 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0.05)。
5、结肠癌组织中P16、CDK4的表达与结肠癌组织浸润深度的关系 P16在结肠癌组织浸润达粘膜层、肌层中阳性率为6096,在结肠癌组织浸润达

浆膜层中阳性率为32%,两组间比较存在差异(P<0.05)。CDK4在结肠癌组织浸 润达粘膜层、肌层中阳性率为52%,在结肠癌组织浸润达浆膜层中阳性率为84%, 两组间比较存在差异(P<O.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