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自考《环境心理学》习题及答案
环境心理学考试试题

环境心理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以下哪个因素不属于环境心理学研究的范畴?()A 噪音对人的情绪影响B 建筑风格与人的行为C 天文现象对人类心理的作用D 色彩搭配对空间感知的影响2、当人们身处一个宽敞明亮的房间时,通常会感到()A 压抑B 放松C 紧张D 焦虑3、以下哪种环境更容易引发人的攻击性?()A 安静的公园B 拥挤的地铁C 空旷的草原D 宁静的图书馆4、个人空间的大小会受到以下哪种因素的影响?()A 文化背景B 天气状况C 个人身高D 服装风格5、对于一个新的工作环境,人们适应的时间通常与以下哪个因素关系不大?()A 工作的复杂程度B 同事的友好程度C 办公室的装修风格D 自己的兴趣爱好6、在一个嘈杂的餐厅中,人们往往会()A 提高音量交流B 降低音量交流C 保持正常音量交流D 停止交流7、以下哪种环境布局会让人更有方向感?()A 环形布局B 直线布局C 迷宫布局D 随机布局8、绿色的环境通常会让人产生()A 兴奋感B 平静感C 兴奋感D 疲劳感9、一个封闭的空间如果没有窗户,会使人产生()A 安全感B 自由感C 束缚感D 舒适感10、以下哪项不是环境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A 问卷调查B 实验研究C 案例分析D 文学创作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环境心理学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 相互关系的学科。
2、人们对环境的认知包括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 的感知。
3、噪音的强度超过__________________ 分贝时,会对人的听力造成损伤。
4、个人空间的范围一般在__________________ 厘米之间。
5、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__ 会影响人的情绪和行为。
6、在公共场所,人们往往会通过__________________ 来保持与他人的适当距离。
环境心理学历年试题选择填空 02~10

一、单项选择题1.可以将其它理论并入自己体系中的是( A )P33A.应激理论 B.刺激负荷理论 C.行为局限理论 D.唤醒理论2.基本气味有( B )P90A.二种 B.四种 C.六种 D.八种3.研究美国中产阶级白人,得出交往有四种距离,其中公众距离指( D )P156A.0 ~ 45厘米 B.45~120厘米 C.1.20~3.60米 D.3.60~7.60米4.影响人们是否产生拥挤感的最主要因素是( B )P178A.情境 B.密度 C.情绪 D.人格特点5.个人即时需要与公众长远利益的冲突称为( D )P292A.利益竞争 B.延时冲突 C.风险评价 D.社会两难6.环境心理学这一名称出现在20世纪( B )P10A.50年代初 B.60年代初 C.70年代初D.80年代初7.环境心理学更多地强调( A )P5A.物理环境 B.心理环境C.人文环境 D.社会环境8.环境一行为理论中,可用来解释休闲、旅游环境中可能出现的定向注意疲劳症状的一种理论是( B ) P30A.唤醒理论 B.刺激负荷理论 C.行为局限理论 D.适应水平理论9.引起季节性情感障碍的原因是( D) P85A.光照过度 B.体重增加C.体重减轻 D.光照不足10.为了便于医护人员对病人的要求迅速地做出反应和随时掌握病人的情况,护士站最好设计成( C )P264A.单走廊形 B.双走廊形C.环形 D.工字形11.对聚会后的遗留物进行分析,以了解聚会的规模,持续时间,聚会形式,聚会的核心等行为内容,这种方法为( A )P24A.痕迹观察法 B.自我报告法 C.档案检索法 D.评定量表法12.香与臭是一种( D )P90A.客观评价 B.一般评价 C.生理评价 D.主观评价13.一种极度的灾难的持续效果,称为( B )P125A.季节性情感障碍 B.创伤后应激障碍 C.危机效应 D.堤岸效应14.研究美国中产阶级白人,得出社会交往有四种距离,其中社交距离指( C )A.0-45厘米 B.45-120厘米 C.1.20-3.60米 D.3.60-7.60米15.国内大多数野生动物园中乘车进入动物的放养场地进行参观的方式属于动物园的( C )P275A.第一代设计 B.第二代设计 C.第三代设计 D.第四代设计16.把“环境心理学”定义为“关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的学科”的学者是( C )P5A.贝尔 B.费希尔 C.普罗夏斯基 D.霍拉汉1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影响工作的主要因素的是( D )A.噪音 B.照明 C.房间 D.办公桌的大小1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暖色的是( C )P86A.红色 B.黄色 C.紫色 D.橙色1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作为学习环境的)开放型教室的缺点的是( B )P228A.噪音大 B.降低学习积极性 C.无关干扰多 D.私密性得不到保护20.框架优先选择模型的提出者是( A )P283A.斯蒂芬和卡普兰 B.斯蒂芬和伯林 C.卡普兰和伯林 D.卡普兰和利顿21.由自主试选择和控制,决定着行为或心理变化的变量是(A)P18A.自变量 B.因变量 C额外变量 D控制变量22.有研究发现,在某些情况中,热对人际吸引的影响具有( D )P71A.危机效应 B.堤岸效应 C.位置效应 D.分享效应23.一般来说性格内向的个体所需个人空间比外向的个体( B )P167A.小 B.大 C.相同 D.无法确定24.个体对所处空间密度的评价是( D )P178A.感觉密度 B.内部密度 C.有效密度 D.可知觉密度25.下列座位排列方式中适合于师生交往比较多的是( C )P227A.矩形 B.环形 C.马蹄形 D.秧田形26.环境心理学常使用“假装电击”的实验范式来研究( B )P21A.利他行为B. 攻击行为C.人际吸引D. 任务操作27.开放式办公室最大的缺点是( B )P228A.成本高B.私密性差C.不易沟通D.不利于互相监督28.参观时,人们看一个展厅后,通常出门后向右转,到另一个展厅继续参观,这种现象称为( C )P236A. 习惯化B. 博物馆疲劳C. 出口偏爱D.定势29.( A )气味不属于基本气味。
环境心理学试题

10、人工环境的创造是人类同自然界长期斗争的自然结果;同时又是人类社会行为功能的积极表现。
11、对光、色、形的知觉,是人类视觉器官最基本的功能。
13、送冷气比供暖气在机体调整与适应上更容易发生应变障碍。
15、为了维护体内环境稳定,夏天,皮肤血管会扩张、出汗;面对冬天,皮肤血管会收缩、颤抖。
16、自韵律神经系统又分为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两类。
17、改善人居环境会提高人们的素质,改善精神面貌,会提高精神文明水平,最终会提高民族素质。
18、一般室内外温差应该控制在5度以内,最多也不应该超过7度。
19、自然界中绝大多数发光体,归根结底都是一种燃烧现象。
20、照明质量由水平、照明均匀度、亮度分布、光的方向性、是否有眩光以及显色性等诸多因素决定。
21、装修材料中的壁纸、油漆、黏合剂,以及各种塑料制品和地毯等化学纤维制品都含有不同程度的 、 、 、三氯乙烯等有毒害物质。
22、个人空间被解释为人际关系中的距离部分,是一种 ,一种个人的 ,是一种交通渠道。
二、选择(每题1分,共10分)1、人耳可感知的声音的声频范围为 。
A50----10000HZ B 100----20000HZ C 20----20000HZ D50----20000HZ2、氧气为,或者氧的压力为120mmHG时是急剧暴露的容许界限值。
A 10%B 16%C 18%D 25%3、弦光提高了视野的适应亮度,使眼睛的敏感度。
A 增强B 下降C 丧失D 不稳定4、眼睛能看到的光波长约为。
A 380---780NMB 250----670NMC 4000----850NM D420----840NM5、与人关系最密切、最直接的应属。
A 自然环境B 人工环境C 社会环境D 个人空间6、穿着普通衣服,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别以左右感觉最舒适。
A 25度、20度B 27度、29度C 29度、31度D 25度、18度7、通过实验色彩的距离感的顺序为。
A G>Y>R>P>B B R>P>G>Y>BC Y>R>P>G>B D R>Y>P>G>B8、色彩的可读性,体现在色彩图形与背景之间的差别上。
环境心理测试题及答案

环境心理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环境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人类行为与环境的互动B. 环境对人类心理的影响C. 人类对环境的改造D. 以上都是答案:D2.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个体对环境的感知?A. 个体的生理状态B. 个体的心理状态C. 环境的物理特性D. 以上都是答案:D3. 环境心理测试通常采用哪些方法?A. 问卷调查B. 行为观察C. 生理测量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判断题1. 环境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
()答案:√2. 环境因素不会影响人的情绪和行为。
()答案:×3. 环境心理测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个体与环境的互动。
()答案:√三、简答题1. 请简述环境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答案:环境心理学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人类行为与环境的互动、环境对人类心理的影响、人类对环境的改造、环境设计对人类行为的影响等。
2. 环境心理测试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是什么?答案:环境心理测试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主要是评估城市空间设计对居民心理的影响,包括居民对城市环境的满意度、安全感、归属感等,以指导城市规划者进行更人性化、更舒适的城市空间设计。
四、案例分析题1. 某城市公园设计了一个开放式的儿童游乐场,但发现孩子们很少使用。
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答案:可能的原因包括游乐场的设计不符合儿童的使用习惯、游乐场的位置不便于儿童到达、游乐场的安全性不足等。
改进建议可以是:重新设计游乐场以满足儿童的使用需求、改善游乐场的可达性、加强游乐场的安全措施等。
2. 某公司办公区域的照明设计过于昏暗,员工反映工作时感到疲劳。
请分析照明对员工心理的影响,并提出改善建议。
答案:昏暗的照明可能导致员工感到压抑、疲劳,影响工作效率。
改善建议可以是:增加照明强度,确保办公区域光线充足;采用自然光照明,提高员工的舒适度和工作效率。
2021三级心理咨询师《环境心理学》分第八章

2021三级心理咨询师《环境心理学》分第八章自己整理的2021三级心理咨询师《环境心理学》分第八章相关文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第八章灾害、污染和行为1.1977年,lazarus和Cohen区分了三种导致压力的事件:一种叫做日常烦恼,指的是反复出现的小事——、日常工作、上课等等;另一种叫做个人压力源,指的是个人层面更严重的威胁和损失,包括失恋、失业等突发的、需要人付出巨大努力去适应的严重事件,很多人都会受到影响。
第三个压力源,——灾难,无疑是最重要的环境刺激因素。
2.“自然”很容易定义。
自然灾害是自然力量造成的,不受人类控制。
例如飓风、龙卷风、海啸和地震,但这并不令人满意,因为这些“风”或事件并不总是造成损失。
我们对自然灾害的定义包括极端天气,即冷、热、龙卷风、暴雪、冰暴、风暴、季风等。
地震和火山爆发、泥石流和雪崩也是自然灾害。
3.自然灾害特点:突发性;不可预测;不可控;激烈;极具破坏性。
影响灾害程度的另一个主要特征是人们是否得到足够的预警。
自然灾害有许多重要特征。
它们是突然的、强大的、不可控的,造成破坏和混乱。
它们通常是短暂的,有最低点,有时是可以预测的。
4.影响灾难感知的重要因素:危机效应、银行效应和适应。
危机效应是指当一个事件刚刚发生时,人们对它关注最深,但在下一次灾难发生前就消失了。
路堤效应是指一旦采取一些措施来避免灾害,人们总是倾向于采用以前的方案。
就像我们适应噪音和气味一样,我们也适应威胁和灾难。
5.性格差异也会影响我们对灾难的感知。
内部控制人认为自己可以掌控自己的命运,而外部控制人认为外部力量,如强者、政府和上帝控制着他们。
另一个人格特质与减少洪灾损失有关。
比如有的人更注重加高房子,装井泵,买保险等等。
这种性格被称为“抑郁型”。
他们拒绝承认危险的存在,尽管直觉上他们会更注意采取预防措施。
6.试着描述一下自然灾害的影响。
灾难影响行为和心理健康的方式有很多:(1)灾难会带来实质性的创伤和精神障碍;(2)大部分痛苦在灾后一两年内消失,人可以自我调整;灾难导致的慢性精神障碍非常罕见,只发生在对灾难记忆挥之不去、之前有心理问题的人身上;(4)一些灾害的总体影响可能是积极的,因为它可能增加社会凝聚力;(5)灾害扰乱组织、家庭和个人的生活。
环境心理学考试试题

环境心理学考试试题考题一:环境心理学的基础概念环境心理学是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旨在探索环境对个体心理和行为产生的影响。
它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如个体对环境的感知、情绪反应、行为表现以及环境在塑造人的认知和情感等方面的作用。
环境心理学不仅仅是研究室内外的物理环境,也包括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等。
考题二:环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环境对人的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环境的物理特征会直接影响人的感知和行为。
例如,研究发现,房间的颜色、亮度、温度等因素可以影响人的情绪和注意力。
此外,音乐、气味等感官刺激也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
其次,环境的布局和结构也会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一个开放的办公环境可能会促进团队协作和交流,而封闭的办公环境可能导致个人封闭和独立行为。
此外,环境中的设施和设备的安排也会影响人的行为习惯和效率。
例如,在家里安装一台跑步机,可以促使人们更容易进行锻炼。
还有,社会和文化环境也对人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社会规范会塑造人的行为方式和期望。
例如,在一些社会中,个人空间和隐私是受到尊重的,而在另一些社会中,人们更习惯于共享空间和资源。
考题三:环境心理学的应用领域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环境心理学在几个领域的具体应用:1. 教育环境:教室的布局、座位的安排以及教室内的色彩搭配等都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研究发现,明亮的教室、舒适的座位和有趣的学习环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果。
2. 工作环境:良好的工作环境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
适宜的照明、良好的空气质量、合理的布局等都可以促进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创造力。
3. 健康环境:环境心理学在医疗和健康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研究表明,绿色植物和自然光线可以加速康复过程,同时,舒适的医疗环境也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感。
4. 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规划的过程中考虑到人的心理需求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2021年自考环境心理学笔记之三(11)

2021年自考环境心理学笔记之三(11)第十七章环境问题及其解决简答-什么叫环境风险评价?它有什么规律?1、名词-环境风险评价:是环境知觉的一种,是人们对环境负性结果持续的、一般的评价。
斯洛维克规律:人们对环境恶化程度的认知和专家预测的结果不一样,可能更高或更低。
如果人们把环境的恶化看作是不成控制的,具有毁灭性的,难预知的,可怕的,并会殃及到下一代的,那么,人们的评价水平会偏高,如对原子能危险的评价。
如果恶化被认为是可控制的,不会导致全球性灾难的,易克服的,不会影响下一代的,那么评价水平就会偏低。
名词-社会两难,指的是个人及时的需要与公众长远利益的冲突。
★★★简答-什么叫做先行策略?包罗哪些具体方法?★★★名词-先行策略:指在行为改变之前采取的办法。
它的主要目的是态度的改变,即改变个体对环境庇护的评价和反应。
它包罗:⑴态度改变和教育环境教育包罗让人们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和产生的原因,以及了解改变本身的行为可以减轻环境恶化的严重性。
说服也是一种有效的环境教育方法。
还可通过媒体战役。
⑵承诺。
另一种挽救能源的方法是个人对能源庇护的承诺的程度。
⑶榜样。
榜样呈现是一种先行策略。
因为被试希望和榜样一样得到奖励。
⑷提示。
提示是指信息的暗示。
榜样可看作是提示的一种,其他种类的提示有做的提示,即对行为给予支持的提示。
例如公园中“谢谢保持公园清洁”的提示语。
此外,电视广告也是一种有效的提示,可以通过媒体提示人们有节制地使用能源。
★★★简答-什么叫做随后策略?包罗哪些具体方法?★★★随后或结果干预是在已发生的行为之后进行干预。
包罗强化和反馈,也包罗政策的改变和技术的革新。
⑴强化与惩罚强化有正强化和负强化。
正强化使用奖励——当个人采取环境庇护行为时,获得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负强化是为了消除不好的行为,如惩罚就是在不期望的行为后伴随一个不喜欢的结果。
如罚款。
⑵反馈环境反馈是提供行为的结果。
通常,能源使用的反馈方法是把当前与过去的相同时期作对比。
环境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1、试述听觉现象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人的行为方式同样可以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方法:麦当劳餐厅就长于把持声音和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当令地对环境进行调控。
人少时,音乐轻柔,光线敞亮,很多人喜欢在此读书看报或者聊天,从侧面塑造了这一场所的文化形象;而人多的时候,音乐节奏加快,音量加大,在促进食欲的同时,也加快了人们的进餐速度,从而提高了座位的周转。
2、知觉的种类有哪些?物体知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社会知觉;错觉。
3、空间知觉的种类有哪些?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4、轮廓的作用是什么?将图形从布景中别离出来5、试举例说明一下影响大小知觉的因素有哪些?物体的熟悉性、邻近物体的大小比照、体态变化与大小知觉6、单眼线索主要从哪些方面查找?相对高度、对象重叠、纹理梯度、空气透视、线条透视、运动视差与运动透视7、社会知觉的种类。
对他人的知觉、自我知觉、人际知觉8、错觉的种类有哪些?几何图形错觉:标的目的错觉、线条长短错觉、线条弯曲错觉、面积大小错觉;形重错觉;方位错觉9、知觉的特点包含哪几个方面?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10、简答感觉和知觉之间的关系。
感觉与知觉是两种既不异又相异的紧密联系的心理活动过程。
它们都是对客不雅观事物的直接反映。
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是知觉的根底;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是感觉的深入。
11、举例说明一下知觉的恒常性包含哪些方面?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颜色恒常性、标的目的恒常性12、理解性对知觉的重要性表达在哪些方面?理解帮助对象从布景中分出。
理解有助于知觉的整体性。
扩大了知觉的范围,使知觉更加迅速。
13、简答从布景中区分出对象的条件。
1.对象与布景的差别:客不雅观刺激物的强度大、比照明显,容易成为个体的知觉对象2.对象各局部的组合:在空间上接近、持续,形状上相似的客不雅观刺激物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3.对象的运动:在相对静止的布景上运动着的客不雅观事物,容易成为知觉对象14、认知地图的构成要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自考《环境心理学》习题及答案
名词解释
1.个人空间:是指围绕在我们周围的,不见边界的、不容别人侵犯,随我们移动而移动,并依据情境扩大和缩小的领域
2.需要:是有机体因缺乏某种重要刺激,因而引起有机体的紧张状态,即有机体与环境之间形成的不平衡状态。
3.知觉:当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时候,人不仅能反映该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且能通过各种感觉器官的协同活动,在大脑中根据事物的各个属性,按其相互间的联系或关系整合成事物的整体,从而形成该事物的完整映像,这种信息整合的过程就是知觉。
4.领域性:是个人或群体为满足某种需要,拥有或占用一个场所或一个区域,并对其加以人格化和防卫的行为模式。
5.认知地图: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产生于头脑中的,某些类似于一张现场地图的模型。
6.图形与背景:在一定的场内,我们总是有选择地感知一定的对象,而不是明显感知其中所有的对象——有些凸显出来成为图形,有些则退居衬托地位成为背景,俗称图地之分。
7.环境负荷:该理论主要关心环境刺激出现时注意的分配和信息加工过程
8.噪音:不同频率和不同强度的声音,无规律的组合在一起,则变成噪音,等强度的所有频率声音组合而成的声音叫做白噪音。
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给噪音下定义,可以说,人们评价为不想要听的声
音都是噪音。
9.认知距离:就是研究人们怎样在头脑中凭记忆判断距离的长短,也有人称为“主观距离”
10、自动现象:本身静止孤立的刺激,被观察者感知为“刺激正在移动”的心理现象,称为自动现象。
11、诱动现象:身静止的物体,因受周围较大刺激物移动的影响,所构成的移动物静止,静止物反而移动的现象,称为诱动现象。
五、简答题
1.环境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研究人的行为与人所处的物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应用这方面的知识改善物质环境,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是环境心理学的基本任务。
2.适应环境应激有什么意义。
答:首先,应激具有唤醒作用,恰当的唤醒水平可以维持较高的任务绩效;其次,应激是一种全心身的唤醒与激活—它不仅唤醒和吸引人的注意去应付所面临的挑战,同时也激发了机体组织的活力和免疫系统的战斗力。
3.环境体验与环境认知有什么区别。
答:区别在于:环境体验是刺激在场或紧接刺激之后发生的,而且会持续一段时间,甚至可能引发审美等情感反应。
认识对环境体验有影响,但体验程度主要取决于实际刺激的性质、反应者的特点和实际情境。
4.什么是个人空间
答:是指围绕在我们周围的,不见边界的、不容别人侵犯,随我们移动而移动,并依据情境扩大和缩小的领域
5.在建筑易识别性的研究中,对易识别性影响较大的建筑环境因素有哪几点。
答:建筑平面的形状;建筑内外熟悉的标志或提示的可见性;建筑不同区域间、有助于定向和回想的区别程度;提供识别或方向信息的符号和编号。
6.简述拥挤和密度的区别。
答:(1)拥挤是对导致负性情感的密度的一个主观心理反应。
当人口密度达到某种标准,个人空间的需要遭到相当长一段时间的阻碍时,就出现了拥挤感。
影响人们是否产生拥挤感的因素:
1)个体的人格因素;2)人际关系;3)各种情境因素;4)个人过去的经验和容忍性;5)最主要影响因素是密度。
(2)密度:是指每单位面积个体数目的客观测量,具体来说,它是指个体与面积的比值。
密度可以在任何单位面积里进行度量。
7.什么是知觉。
答:当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时候,人不仅能反映该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且能通过各种感觉器官的协同活动,在大脑中根据事物的各个属性,按其相互间的联系或关系整合成事物的整体,从而形成该事物的完整映像,这种信息整合的过程就是知觉。
8.概率知觉理论对环境开发者、设计者和管理者有什么指导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