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VCE4.0估计长白猪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

合集下载

长白猪繁殖性状的遗传参数估测

长白猪繁殖性状的遗传参数估测

长白猪繁殖性状的遗传参数估测朱家涛陶建良谢江明(杭州市种猪试验场311115)摘要:本研究资料取自杭州种猪试验场长白猪SⅣ系选育群母猪第一胎和三胎以上共3356胎的繁殖生产记录,采用动物模型非求导约束最大似然法(MTDFREML)进行遗传参数的估测。

结果表明: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个体重、初生窝重、断奶头数、断奶个体重、断奶窝重、60日龄头数、60日龄个体重、60日龄窝重的遗传力估计值分别为:0.14、0.12、0.20、0.16、0.17、0.10、0.16、0.13、0.11、0.13。

初生个体重与60日龄个体重、断奶个体重与60日龄个体重、总产仔数与产活仔数和初生窝重之间存在较强的遗传正相关。

关键词:长白猪繁殖性状遗传参数前言母猪繁殖性状是猪的重要经济性状之一,历来猪育种工作者都非常重视对繁殖性状的选育提高。

繁殖性状多为数量性状,不同的繁殖性状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互影响,对他们进行遗传分析,能了解它们间的遗传关系,对猪育种和提高养猪生产水平都有很大的意义和作用。

近年来,国外有很多学者[1]采用多性状动物模型MTDFREML对母猪繁殖性状遗传参数做过研究,而国内用这种方法的研究报告[2]还很少。

杭州种猪试验场所饲养的长白猪作为中国瘦肉型新品系SⅣ系,从“七五”开始,就列入国家攻关项目,经“八五”、“九五”持续选育与提高,已全面达到选育指标要求,长白猪SⅣ系具有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繁殖性能好的特点。

这里,我们将多年积累的长白猪SⅣ系选育群的繁殖性能生产记录,利用多性状动物模型MTDFREML法进行遗传分析,揭示繁殖性状间的真实关系,为今后进一步选育和配套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为从事长白猪育种工作者提供参考资料。

1材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本研究所用资料取自杭州种猪试验场SⅣ系选育群,自1992年至2000年春共九个世代选育群母猪第一胎和第三胎以上共3356胎繁殖性能的生产记录,分析性状有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个体重、初生窝重、35日龄断奶头数、断奶个体重、断奶窝重、60日龄头数、60日龄个体重、60日龄窝重。

长白猪和民猪生长发育的试验研究

长白猪和民猪生长发育的试验研究

4 .4 62 5
1试验 方 法
试验猪 ( 由兰西猪场提供 ) 喂玉米 一豆粕 型 日粮 , 饲 营养 水平消化能为 1 .3兆焦 / 21 千克 , 粗蛋 白 1.%。试验猪 全期 6 O 采 用粉状全价配合饲料 , 2月 前按体重 的 3 %~ . 在 . 4 %给料 , 5 O 每天 喂 4次 ; 2月后按体重 的 3 %给料 , 每天 喂 3次 , 自由饮水 。
随 日龄的增加而下降 , 长白猪 与民猪体重 的生长发育较快 。
表 3 以 1 龄为起 点内脏器 官各月 龄相对 生长 系数 。 为 月 从 中可 以看 出, 各器官 的生长 强度 变化没有 明显 的规 律 , 心脏 在 4月龄和 6月龄生 长强度 较高 ,大 于同月 龄体重 的生 长速
助理工程师.
旖性 还 需做 进一 步 的 比较测
也猪 种 , 且 更 加 合 理 有 效 地 并


养殖技术顾 问 2 1 . 006
小于体重的 生长 。对 2种猪 生长发 育的测定表 明 , 24,0月龄 阶段 , 在 .- . , 4 是体重和各组 织器官生长发 育较强烈的时期。
关 键 词 : 长发 育规 律 ; 宰 测 定 ; 生 屠 猪 猪 出 生 后 生 长 发 育 规 律 是种 质 属 性 , 国 内 学 者 曾对 我 国
呵体 质
表 1长 白猪 胴体 质 量及 相 对 生长 率
月龄 1 . 龄 25月 龄 o月 . t & g 绝 对 生 长 相 对 生
长 , %
4o月 龄 6o月 龄 . .
80月 龄 .
39 .2 ̄0.2 1 .7 ̄03 3 .5 ̄13 7 . 11 47 ̄3.2 1 40 .4 39 .4 13 ̄ .3 9 . : 2

美系长白和杜洛克种猪生长性状和繁殖性状遗传力估计

美系长白和杜洛克种猪生长性状和繁殖性状遗传力估计

106猪业科学 SWINE INDUSTRY SCIENCE 2023年40卷第7期遗传改良GENETIC IMPROVEMENT美系长白和杜洛克种猪生长性状和繁殖性状遗传力估计孟庆利,王朝军,石国魁(北京中育种猪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194)畜禽各表型性状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力高的性状,个体选择才能达到很好的选择效果。

动物繁殖性状的遗传力一般比较低,表明繁殖性状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依据个体表型值选择,遗传进展缓慢。

本文通过对北京中育种猪有限责任公司美系长白和杜洛克种猪繁殖和生产相关性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为制定精准的育种目标、种猪测定选育方案以及计算估计育种值提供依据并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北京中育种猪有限责任公司34 555头美系长白猪只、18 053头杜洛克猪只,初生重(BW )、校正100 kg 体重日龄(D100 kg )、校正100 kg 日增重(DG100 kg )、校正100 kg 背膘厚(BF100 kg )、校正100 kg 眼肌厚(LET100 kg )、校正115 kg 体重日龄(D115 kg )、校正115 kg 日增重(DG115 kg )、校正115 kg 背膘厚(BF115 kg )、总产仔数(T N B )、产活仔数(N B A )、健仔数(N B H )、出生窝重(B LW )、子宫容量基金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资助(cars-35),北京市家畜创新团队(BAIC05-2023),北京生物种业创新联合体2022年“揭榜挂帅”项目“高质量健康中育种猪培育”作者简介:孟庆利(1977—),男,北京昌平人,高级畜牧师,主要从事种猪生产管理工作(UC )、断奶头数(NBW )、断奶窝重(WLW )、校正21日龄窝重(D21LW )。

1.2 统计模型1.2.1 初生重(BW )统计模型:y= Xb + Z1a + Z2mg + Z3me + e 其中,y 是表型值向量、b 为固定效应向量,即年季效应和性别;a 为加性遗传效应向量;mg 为母体遗传效应向量;me 为母体环境效应;e 为随机环境效应向量;X 、Z1、Z2、Z3为关联矩阵。

猪主要性状遗传参数的研究进展

猪主要性状遗传参数的研究进展

助 r制定 川{、 仃效的 确定 选抒 #i ̄-H f ‘f . 选择取 的效 果 f 宋川混 合 1J]l J i-J以 迎 过 选 抒 ·Pli'l} ̄I lJ{l2选 {‘ ¨ J l:
奇科r 。 1 i】j 种 仔 筹 冲 ,遗 参 教 法 放 较 女f, 足 町以 随 什 llt:代 的 推 f 。2) JI J j 多 J尺选 忤 . 选 择 小 , 也桃址 晚遗 他 参数 仃} 。 l 移 ,j盥他 力j堑渐 增 加 , r 代 进 行 选 案涉 肢 彰个 L i晚‘ … f0十II父这
ij}之 I
址特 定 的 』 求 ,选 什 口杯 小 变 化。 发 十 特 定悱 变 的 大 小 。 耿 _ 艾遗 传 力 J … j 川j 乘 … 【Lfff, 耿 艾噬 f々4:Il
今 ,fI 5 J J fI{影选 育 办 ,HII 交f 指 』Jl】 n fLi犬 方 摹 t'r.J比 ff(, 也就 是 址 I 悱 l It 效 川I 10 遗 f0州
1.2 重 复 力
}b,Ii ̄ I ·个体 ¨: I足觚 次 f『I!l J
值 之 川I的 十¨关 系数 ,动 物 的 多 £
J 。rl=状 =If 可以 多次 度 :l :的 ,比 女¨『』J)牛
育种 日 ; 定 种 案 釉选 什舯 ;进 行 案 ;!) flffj定 育 种 选 择 法 , 【{lJ受Il I "1{;1 ̄ri'J f【,i_成 I l 】 } I fl0j f0 较
遗 fGi ̄Yf, f 。性 『 _r j{f群frq遗 f0参 数 柯 选 十 PI:I ̄址 f氐遗 f0 怊 I足, II J系 谱 法 进 . 1j.i乏 状 j I j I'l-:l ̄遗 f0{1I I'l- .

对剩余采食量和生长性状进行7个世代选择的遗传参数估计

对剩余采食量和生长性状进行7个世代选择的遗传参数估计

对剩余采食量和生长性状进行7个世代选择的遗传参数估计M.A.Hoque;楼平儿;杜秉华【摘要】剩余饲料量(Residual Feed Intake,RFI)是动物实际的饲料摄入量减去预期动物用于生长的饲料消耗量后得到的一个差值.利用1 642头(380头公猪、868头后备母猪和394头阉猪)并历经7代杜洛克猪测试所得到的数据,对剩余采食量(RFI)、采食量(Feed Intake,FI)、日增重(Average Daily Gain,ADG)、背膘(Back Fat,BF)和眼肌面积(Loin Eye Area,LEA)进行遗传参数的估计和相关计算.采用4种模型评估RFI.RFI1:包括了入试期、体重和ADG; RFI2:包括了入试期、体重、ADG 和BF; RFI3:包括了入试期、体重、ADG和LEA; RFI4:包括了入试期、体重、ADG、BF和LEA.然后再用最大似然法(REML法)对上述的动物模型进行遗传参数的估计.RFI的遗传力处于中等(范围在0.22 ~ 0.38).相应对于FI,ADG和LEA的遗传力也处于中等(范围在0.45 ~ 0.49),但BF的遗传力较高(0.72).FI与ADG的遗传相关较高,为0.84; FI与BF的遗传相关也较高,为0.67.LEA与FI的遗传相关-0.42,LEA与ADG的遗传相关为-0.11,LEA与BF的遗传相关为-0.44.当BF没有包含在RFI的模型中时,BF与RFI的遗传相关较高(BF与RFI1的遗传相关为0.77,与RFI3的遗传相关为0.76);而相比之下,BF与RFI2的遗传相关为0.11;与RFI4的遗传相关为0.07.LEA与RFI的遗传相关都为负(范围为-0.30到-0.60).对ADG、LEA 和肌内脂肪含量进行选择,当对RFI进行评估时,会得到比较小但与意愿相符合的遗传进展.4个RFI之间的表型相关为0,遗传相关较低(0.17~0.23).FI与所有的RFI都存在强相关,不管是遗传相关(0.56 ~ 0.77)还是表型相关(0.56~0.66).结果显示:对RFI进行选择也许会导致FI的降低,BF也会变薄,LEA会增加.至于BF或LEA的改变量将相对取决于RFI是否对BF进行校正.【期刊名称】《国外畜牧学-猪与禽》【年(卷),期】2014(034)009【总页数】5页(P24-28)【关键词】剩余饲料量;采食量;日增重;背膘;杜洛克【作者】M.A.Hoque;楼平儿;杜秉华【作者单位】;福建一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贵州三睿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3在所有的动物生产体系中,饲料成本是获得利润的一个主要决定因素,所以,任何改善饲料效率的努力都将有利于降低饲料成本。

大白猪达100kg体重日龄和背膘厚的遗传参数估计的开题报告

大白猪达100kg体重日龄和背膘厚的遗传参数估计的开题报告

大白猪达100kg体重日龄和背膘厚的遗传参数估计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人类生活水平和需求的提高,畜牧业越来越受到关注。

作为大众消费的主要来源之一,猪肉质量的优化已经成为畜牧业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身体重量和背膘厚是衡量猪肉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因此研究大白猪达到100kg体重时背膘厚的遗传参数对于改良大白猪的品种和提高猪肉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本文以大白猪为研究对象,统计猪在不同日龄下(90天、120天、150天和180天)达到100 kg体重时背膘厚的数据,并利用基因统计学和遗传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确定背膘厚的遗传参数。

三、研究方法1、实验设计:在大白猪的不同日龄下(90天、120天、150天、180天),记录达到100kg体重的猪的背膘厚数据。

2、数据统计:对实验中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根据不同日龄的数据得到不同的背膘厚平均值,然后根据遗传学知识确定遗传参数。

3、遗传参数分析:利用基因统计学和遗传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各个遗传参数,并计算其数值。

四、研究预期结果1、得到大白猪在不同日龄下达到100kg体重时的背膘厚数据。

2、分析大白猪背膘厚的遗传参数,包括基因型频率、遗传方差、基因间相互作用及遗传相关等。

3、通过研究得到大白猪达到100kg体重时的背膘厚遗传参数,为大白猪品种改良和猪肉质量提高提供理论基础。

五、研究进展1、已经完成了实验设计和大白猪的数据收集工作。

2、正在进行数据分析和实验结果的统计。

3、预计在未来几个月内完成数据分析和研究结果的总结和论文撰写。

六、研究意义本研究主要对大白猪达到100kg体重时的背膘厚的遗传参数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为大白猪品种改良和猪肉质量提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同时,相关的研究成果也可为猪肉行业以及相关科技部门提供参考和指导。

吉林省长白猪的生长发育测定

吉林省长白猪的生长发育测定

维普资讯
第 4期
具 龙哲 , : 等 吉林 省长 白猪 的生长 发育测定
29 6
k, g 超过了选育 指标 6 0g 日增重 ) 0 ( 以上的要求 . 2 长 白猪 的饲料报酬高 , ) 全期增重 1k 只需 3 1 g g .4k 混合料 . 3 出售种猪时 , ) 每增重 1 g 可提高收入 1 .0 , k 8 元 出售商品猪 时 , 7 每增 重 1 g 可提高 k
高 2 3 8 ~3 3 8 元 ( 3 .5 3 .5 增重 3 g 0k 只需 6 .5元的饲料 费)这不仅提高 了纯种长 白猪养殖 61 .
场 的经 济 收 入 , 且 推广 后 可避 免 饲 养 户 的损 失 . 而
3 结 论
1 长 白猪 的生长发育较快 , 中等 营养水平 条件下 , ) 在 出生后 1 1d 体 重就可 达到 9 7 , 0
13 称 重 与 耗 料 量计 算 .
每月称重均在早晨空腹 时进行 , 耗料按月统计 , 计算每头耗料量 .
1 4 料 肉 比 .
试验结束后 , 计算 全期平均 日增重 、 耗料量及料 肉比.
收稿 日期 : 0 6 9 5 2 0 —0 —2
作者简介 : 具龙哲 (90 )男( 16 一 , 朝鲜族 )吉林龙 井人 , , 延边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De .2 06 c 0
吉 林省 长 白猪 的生 长发 育测 定
具龙哲 , 崔成哲 , 孙成春 , 白红女 , 朴成 日
( 延边农科 院畜牧研究所 , 吉林 龙井 1 30 ) 3 4 0
摘 要 :为 阐明吉林 省长 白猪后 备 种猪 各 生 长 阶段 的增 重 情况 , 以顺 利 进行 适 合 于吉 林 省 气候

大白猪生长、繁殖和体尺性状遗传参数估计

大白猪生长、繁殖和体尺性状遗传参数估计

大白猪生长、繁殖和体尺性状遗传参数估计康佳威;黄宣凯;王志鹏;张爱珍;孟芳荣;盖鹏;包军付;孙可心;宋少康;孙攀;陈一川;张蕾;高圣玥;常铭航【期刊名称】《畜牧兽医学报》【年(卷),期】2024(55)5【摘要】旨在对法系大白猪生长、繁殖和体尺性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为育种实践中目标性状选择及指数模型权重系数设定提供数据支撑。

本研究收集了黑龙江某原种猪场2020—2023年法系大白猪生长性状信息8 751条,繁殖性状信息12 762条,体尺性状信息7 407条。

使用DMU软件,基于动物模型估计法系大白猪生长性状达100 kg体重日龄(D100)、100 kg日增重(DG100)、100 kg体重活体背膘厚(BF100)、100 kg体重眼肌面积(LMA100);繁殖性状总产仔数(TNB)、产活仔数(NBA)、健仔数(NHB)、初生窝重(LBW);体尺性状体长(BL)、体高(BH)、管围(CBC)的遗传参数。

结果表明:大白猪生长性状(D100、DG100、BF100、LMA100)遗传力分别为0.232、0.220、0.334、0.390,均属于中等遗传力性状;繁殖性状(TNB、NBA、NHB、LBW)遗传力分别为0.081、0.065、0.060、0.090,均属于低遗传力性状;体尺性状(BL、BH、CBC)遗传力分别为0.677、0.877、0.227,BL、BH属于高遗传力性状,CBC属于中等遗传力性状。

大白猪生长性状D100与DG100之间的遗传相关与表型相关分别为-0.999、-0.994,呈现出较强的负相关。

繁殖性状的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均呈正相关,NBA与NHB的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均最高,分别为0.995和0.977。

体尺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分别在-0.345~0.246和-0.057~0.125,BL与BH之间的遗传相关与表型相关均为负相关,且表型相关程度不高。

以上结果表明,在育种实践中需要针对上述生长性状、繁殖性状和体尺性状遗传参数的不同特点,制定合理的育种方案,本研究估计的大白猪群体遗传参数,可以作为制定育种方案的依据,提高育种工作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研究报告
应用 @ A / % B & 估计长白猪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
’ 王青来$! 王爱国!! 张 ! 豪’! 罗旭芳$! 吴珍芳$! ! 广东新兴 . 北京 $ $ B 广东华农温氏畜牧股份有限公司 $ ! ) % ’ (( ! B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 & & & ( %( 广州 . " ’ B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 $ & " % &
! 9 !1 ,,&,,& A " $ " $ ! @ 4 B C &,, D & ! 8 8 ,, ! 0% # D &,,&,, !* % #
< 的方差为 ! ! ! & [ 1 X 9 E F G F D !1 I G ! !* 8 I <’C E
$! 材料和方法
= * =! 材料 数据来源于广东华农温氏畜牧股份有限公司水 台原种猪场 $ ( ( #!! & & ! 年 长 白 猪 的 测 定 记 录" 测 定猪总数 为 " 其中公猪$ 母猪. ’ % % 头# ’ ! % 头# & ! & 头$ 测定期 ) 体重’ $ 公猪为单栏 . ? 左右 # &! $ & & H 5 测定 # 母猪为小群测定 " 在测定 $ & & H 5 体重日龄时 # 同时测 定 $ & & H 5 体 重 活 体 背 膘 厚" 公 猪 留 种 率 为 母猪留种率为 ’ 全国 ’^ # &^ " 种猪 遗 传 评 估 执 行 % 试行 ’ ( " 种猪遗传评估方案 & = * >! 数据处理和分析软件
!! 遗传 参 数 估 计 是 猪 育 种 中 的 一 项 重 要 基 础 工 作$ 也是遗传分析 的 主 要 内 容 & 估 计 育 种 值 ! / ] @"
是选种的主要依据 $ 而育种值估计的准确性直接影 响猪群的遗传 进 展 &育 种 值 估 计 ’ 育种方案的制定
收稿日期 ! 修回日期 ! ! & & ’ & ( & !" ! & & % & ) $ ! 作者简介 ! 王青来 ! $ 男$ 硕士 $ 研究方向 # 猪的遗传育种 &* # # _ $ ( ) %%" + , & ) " " ! . $ $ " " ($ / 0 1 2 , 6 1 4 7 8 09 : 8 0 2 4 , 1 2 " 5 3 5 通讯作者 ! 吴珍芳 ! $ 男$ 博士 ’ 副教授 $ 研究方向 # 动物遗传育种 &* # # $ ( ) &%" + , & ! & # . ! # & ! ) )( / 0 1 2 , 6 ; < : 1 > 9 + ? > 9 : 4 "=
! $ $ B/ 0 1 2 3 0 1 3 4 5 * -* 6’ + 7 1 8! 0 6 9 1 2 : = 2> / 0 1 2 3 + @ + . ! ) % ’ ($ A B + 1( . .! . ;< . .? .$ ! BA 3 8 8 * *3 C’ + 7 1 8( D + * D *1 2& * D B 3 8 3 A B + 1’ : + D 0 8 = 0 : 1 8E + F * : 6 + = ) * + + & & & ( %$ A B + 1( . . ;$ . ;$ , .$ ’ BA 3 8 8 * *3 C’ + 7 1 8( D + * D *$ ( 3 0 = BA B + 1’ : + D 0 8 = 0 : 1 8E + F * : 6 + = / 0 1 G B 3 0$ . $ & " % &$ A B + 1" . . ;$ .
表 =! 主要生长性状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H : B 0=!H 6 03 0 $ "$ 8" 1 $ 8 4 88 0 @ # 1 # 2 $I 2 4 4 2 5 1 61 4 # 1 " %
# 9 : " 1 4 . 1 W 7 2 =1 41 : : > X 1 7 +1 4 ?3 > 2 : H0 + 7 V 8 ? 7 81 , A / % B &7 8+ = 7 2 0 1 7 2 4 + 4 + 7 2 :Y 1 X 1 0 + 7 + X 9 W 70 1 H + = < > , , > = +8 < 1 , , Y Y Z@ 55 $ $1 2 4 < 8 X 0 1 7 2 8 4 1 4 1 , ; 2 4 + , + : 7 2 8 41 4 ?: > , , 2 4 < < + : 7 = 9* V +J + 4 + 7 2 :Y 1 X 1 0 + 7 + X =< 8 X7 V +1 +7 8’ & H I J / ’ &" +7 8 Z 5= 5+ 5 5! 5 ! " $ ! $ " $ & & H I J / $ & & 1 4 ?1 [ + X 1 +? 1 2 , 1 2 4 < X 8 0’ & H 7 8$ & & H I K J" 1 4 ?\ 1 : H < 1 7 7 V 2 : H 4 + = =1 7 $ & & H X 8 \ + ? L I * 1 X + 5 5 Z5 5 5! 5 Y + = 7 2 0 1 7 + ?> = 2 4 A / % B &1 , 2 + ?7 8E / F G6 2 7 V10 > , 7 2 [ 1 X 2 1 7 +2 4 ? 2 [ 2 ? > 1 ,1 4 2 0 1 ,0 8 ? + , 2 4G 1 4 ? X 1 : +Y 2 = 9 / = 7 2 0 1 7 + =8 < 5@ Y Y 5 V + X 2 7 1 \ 2 , 2 7 2 + = < 8 XI J / ’ &$ I J / $ & &$ I K J1 4 ?L I *1 X +& B ! & )$ & B ’ ( "$ & B ’ & %1 4 ?& B % ( ’$ X + = + : 7 2 [ + , 9J + 4 + 7 2 :: 8 X X + , 1 Y Z ) ) ) ) 7 2 8 4 = < 8 XL I * I K J$ L I * I J / $ & &$ I K J I J / $ & &$ I K J) I J / ’ &1 4 ?I J / ’ & I J / $ & &1 X + M& B ’ % ’$ & B $ # &$ M& B ( % $$ $ M& B % #$ 1 4 ?& B ) % .$ X + = + : 7 2 [ + , 2 7 =Y V + 4 8 7 2 :: 8 X X + , 1 7 2 8 4 =1 X + M& B $ ’ ($ & B $ ’ #$ M& B # !$ M& B & ! "$ 1 4 ?& B . " .$ X + Y Z Z Y = + : 7 2 [ + , 9 * V +: 8 0 0 8 4, 2 7 7 + X+ 4 [ 2 X 8 4 0 + 4 7+ < < + : 7 =< 8 XI J / ’ &’ I J / $ & &’ I K J1 4 ?L I *1 X +& B $ ( %’ & B $ . "’ & B $ . )1 4 ? Y Z $ & B & % ’X + = + : 7 2 [ + , 9 Y Z # ( ( ( ; 0 2 4 8 " G 1 4 ? X 1 : + X 8 6 7 V 7 X 1 2 7 = + 4 + 7 2 :Y 1 X 1 0 + 7 + X = E / F G 5 5 <5
! " # $ ’ ( ) * +, . / 01 20 " 1 # 3 1 0% 0 $ 0 1 # ., 4 3 0 1 0 4 "2 $ %& % 4 2 5 1 61 4 # 1 "# $7 $ 8 4 . 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