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平面广告分析教学教材
可口可乐广告策划书张莹5讲解

可口可乐广告策划书班级:10服装(2)班姓名:张莹学号:20101114205指导老师:姚君州刖m市场分析阻碍分析产品分析销售分析企业经营目标企业市场战略公关战略广告战略媒介战略广告预算及分配广告统一设计广告效果预测一、前言可口可乐是中国著名的国际品牌之一,是中国软饮料市场的领导企业,在中国积极推进本土化进程。
我们的愿景是令全球人们的身体思想及精神更怡神畅快,让我们的品牌及形象不断激励人们保持乐观向上,让我们所触及的一切更有价值。
作为世界最大的软饮料公司,此次在中国地区展开的广告活动主要是为了提高其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和知名度,使可口可乐成为消费者的第一选择!二、市场分析一、企业概况可口可乐公司是世界最大的软饮料公司。
公司总部设在美国亚特兰大。
1989年资产额82.825亿美元,雇佣职工2万多人。
可口可乐公司1919年9月5日在美国特拉华州成立。
1960年进入美国最大的100家工业公司的行列;1983年居第48位。
1960〜1983年,该公司的销售额、资产额和净收入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2.2%、11.5%和12.3%。
可口可乐公司制造和分配浓缩软饮料和果汁,它的产品可口可乐是从可口和可乐两种植物的叶子和果实中取出液汁制成的一种饮料。
作为该公司主要部门的软饮料每年的销售额约占公司总销售额的80 %。
软饮料产品占公司总利润的88%。
可口可乐美国公司(CoCa-Cola USA)是可口可乐公司最大的销售商;该公司食品部制造和销售冷冻、浓缩柑橘和各种果汁、柠檬晶、咖啡和茶。
酒类部门生产和销售各种牌号的酒,主要销于国内市场,是美国第四家最大的酒类生产和销售者;该公司还生产塑料薄膜以及其他消费产品如防臭剂、湿手巾纸等。
可口可乐公司是举世闻名的汽水大王,它在全球各地有500余种产品销售,其中可口可乐、健怡可口可乐、雪碧、芬达四大品牌在全球最畅销汽水前5位中独占4位。
Coca-Cola广告遍天下。
该公司重视国际市场,在外国就地制造,就地销售,获取厚利。
可口可乐广告模板课件资料讲解

Group D
Members:Wendy Rita Qi Felicia
2
Part A : Describe 1.introduction 2.Mission, Vision & Values anizational chart
3
Company introduction
Coca-Cola is committed to local markets, paying attention to what people from different cultures and backgrounds like to drink, and where and how they want to drink it. With its bottling partners, the Company reaches out to the local communities it serves, believing that Coca-Cola exists to benefit and refresh everyone it touches.
➢ Wendy Clark Senior Vice President,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and Capabilities
➢ Sandy Douglas President, Coca-Cola North America
➢ Irial Finan President, Bottling Investments Executive Vice President
In 1888 Asa Griggs Candler bought the company and sales increased over 4000%.
可口可乐广告案例分析41页PPT

可口可乐广告案例分析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整理版]可口可乐平面广告分析
![[整理版]可口可乐平面广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740a1a2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1f.png)
可口可乐0——The coke side of life00内容:002006年3月底,可口可乐揭开新的广告口号:“生活中的可乐一面(The Coke Side of Life)”,并把主题定为“一只瓶子里的快乐(Happiness in a Bottle)”00“我们生活在一个每天面临多种选择机会的世界,这种选择造就了我们自己的生活,‘生活中的可乐一面’就是鼓励人们选择正确、开心的生活。
”可口可乐公司高级副总裁马克·玛蒂厄(Marc Mathieu)说,“我们新的口号就是号召人们认识自己的真实生活,倾听自己的自然心声,感到生活充满色彩。
” 新广告系列的核心形象是可口可乐的曲线玻璃瓶,部分广告突出刚刚倒出来的可乐滋滋冒泡的声音。
00评论界的一些观点认为,可口可乐品牌整体战略似乎又回归传统风格。
在传统的可口可乐广告中,“那鲜红的颜色、飘扬的丝带、曲线的玻璃瓶,这些都有着无可估量的魔力。
”广告时代(Advertising Age)传媒的鲍勃·加菲尔德(Garfield)说:“一瓶软饮料倒出来的时候那滋滋冒泡的声音是这个世界上最迷人、最引人遐思、最让人垂涎欲滴的声音。
”而现在的广告也正在强调过去曾经重视的东西。
00背景:0在可口可乐的历史上,创造了许多可以永载史册的好广告。
001969年的那句著名的“这可是真家伙”(Its the Real Thing)被普遍认为是有史以来最具广告效应的广告语;00而1971年的那部《山顶》(Hilltop)广告片更是因为赋予了其中的主题歌《我想教世界齐声歌唱》以世界和平的主题而成了不朽之作;01993——1999年间的“永远的可口可乐”(Always Coca-Cola)口号更是家喻户晓。
00但可口可乐也曾用败笔之作毁了自己的广告。
00它曾经将《山顶》主题歌《我想教世界齐声歌唱》改编后用在号称零卡路里的Coke Zero,广告语改成了“我想教世界感受凉爽”,这遭到了外界的猛烈抨击。
可口可乐广告分析

可口可乐电视广告
这是可口可乐针对春节投放的一则电视广告,“带
我回家,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广告中,体现的就是 无论男女老少,无论国籍国界,可口可乐都是你忠 实,真诚的朋友, 广告故事很好地抓住了中国人的情感特色:回家过 团圆年,故事虽然有些荒诞但是却是表达了人们心 中真实的愿望。整则广告不管是从内容还是形式都 非常本土化,运用了以下几种中国元素:代表过年 的饺子、中国传统的吉祥物——阿娇阿福、代表喜 庆的红色,整个背景音乐都很轻快,预示着故事的 大团圆结局,也迎合了人们盼望春节团圆的心态, 因此赢得了一致好评,一个外国的品牌能在每一个 细节上都做到如此本土化是很难能可贵的。
创爽奥运篇
鸟巢篇 说明:2008奥运年,热情洋溢 的中国红将欢乐传播至世界各地, 可口可乐的经典色彩在这一刻有 了全新的内涵与外延。凝聚创意 结晶的奥运会主赛场“鸟巢”、 刘翔、郭晶晶等奥运明星的酷爽 剪影、一张张欢笑的嘴和在彩虹 上冲浪的梦幻畅爽画面,在打开 瓶盖的那一瞬间,沸腾了整个世 界。
可口可乐体育广告分析
——张巧丽
作为饮料行业最有价值的品牌——可口可乐,
长期以来通过运用广告的视觉定位建立起了 系统、一致、有效、个性鲜明的品牌推广攻 势。经典可口可乐广告的视觉形象将包装的 视觉要素与广告策略进行了有机的结合,使 得可口可乐保有持久的朝气经典。 吸引着我 们每一个人。
可口可乐,不仅带给你激情四溢的口感体验,
畅爽人生:选择篇
说明:人生拥有太多选择——你可 以为名车、豪宅、令人羡慕的学历 和收入而奔波忙碌;也可以拥抱你 爱的人,去尽情欢笑,分享你的快 乐情怀。当然,更多的时刻,我们 会开启一瓶冰凉畅爽的可口可乐, 去选择“加油、活力、激情、乐趣、 爱、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将 所有的烦恼暂时抛到脑后吧!--- 从 现在起,畅爽开始。
广告学第一章案例:可口可乐的广告分析

• 1941 工作的活力 可口可乐属于—• 1942 只有可口可乐,才是可口可乐 永远只买最好的 • 1943 美国生活方式的世界性标志—-可口可乐 • 1945 充满友谊的生活 幸福的象征 • 1946 世界友谊俱乐部—只需5美分(价格) • 1946 yes • 1947 可口可乐的品质,是你永远信赖的朋友(情感) • 1948 哪里好客,哪里就有可乐 • 1949 可口可乐—-沿着公路走四方(情感) • 1950 口渴,同样追求品质
产品生命周期为循环再循环型态,历久弥坚.
18
• 劣势(Weakness)
• 组织庞大,控制不易。
•
消费者刻板印象-不健康饮料,因可乐内含有咖
啡因等成份,且易造成肥胖等健康问题。
•
主要消费族群(年轻族群)之产品认同感,略
逊於百事可乐。
•
桶装饮料通路遍布广泛,消费者最後所享用之
产品品质较难掌控(超过保存期限或变质等情形)。
3
可口可乐的广告发展历程
“要想提精神请留步”,“喝新鲜饮料,干新鲜事儿”, “喝可口可乐只需花五美分”,“Coca-Cola,一个全球性 的符号”,“真正清凉的饮料”,“可口可乐使你一帆风 顺”,“挡不住的诱惑”等等不同时期的广告主题,都针对 了当时青年消费者爱美、爱虚荣、好奇心强、追求欢乐等心 理趋势,通过文字、构图、曲调和媒介运用上的不断创新和 着力渲染,赢得消费者的信赖与肯定。
28
• 1970 这才是真正的,这才是地道货 可口可乐真正令你心旷神怡 • 1971 我原拥有可乐的世界 • 1972 可口可乐—伴随美好时光 • 1975 俯瞰美国,看我们得到什么 • 1976 可乐加生活 • 1980 一杯可乐,一个微笑 • 1982 这就是可口可乐 • 1985 一踢;一击;可口可乐 • 1989 挡不住的感觉 • 1993 永远是可口可乐 • 1994 永远是可口可乐 • 1995 这是可口可乐 • 1996 这是可口可乐 • 现在coca-cola使用 要爽由自己~
平面广告案例赏析

平面广告案例赏析一、饮料平面广告这就是一则可口可乐的平面广告,作品整体设计画风简单,就只就是两个人的胳膊与手,底色就是可口可乐的标志性颜色红色,但就是作品所传达的寓意却非常明了到位,通过上下两只传递动作的手,中间构成可口可乐的瓶子形状,表达了可口可乐分享传递的理念,分享快乐,传递快乐,表达方式很有创意,简洁却不简单。
这就是百事可乐迷您罐的一则系列广告,画面中通过人手指与物品大小的强烈对比,表达了百事迷您罐的产品特点,人手指捏住的东西都就是与百事可乐相关的物品:冰块,一杯冰可乐与用来喝可乐的吸管,这些日常很常见的东西,通过画面的特殊表达,显得尤其的可爱,不禁让人想赶紧去试一试这种可爱的迷您罐百事可乐,画面的表达方式也很简洁,底色就就是百事可乐的象征色蓝色。
二、食品平面广告这就是麦当劳的一则广告,画面中可以瞧到一个女人背对着的头,还有头两边冒出来的女人正用双手捧着吃的汉堡包。
广告的意思很明显,就就是麦当劳的这个汉堡包非常的大,分量很足,连一个成年人的头都遮不住它,整则广告通过适当的夸张手法传达了广告诉求点。
这则仍然就是麦当劳的广告,画面中就是一个瞧上去与月亮很像的汉堡包,汉堡包的左边就是被照亮的,右面则就是黑色的,另外还配有一句话:24小时营业。
广告巧妙地运用了借物象征的方法,通过模仿月亮的圆缺传达了麦当劳24小时全天营业的经营方式,既巧妙又贴切。
这则麦当劳的广告画面一瞧上去有点让人奇怪,一只巨大的黑猩猩砸破店的玻璃,用手在接受麦当劳店员给她的食物。
其实这则广告想传达的意思就是麦当劳顾客至上的服务理念,画面中的顾客以黑猩猩的形象出现就是因为黑猩猩的形象一般很难让人接受,但就是不管您就是黑猩猩这样的顾客,麦当劳还就是会对您微笑服务。
麦当劳万圣节系列广告(一)麦当劳万圣节系列广告(二) 以上两则麦当劳万圣节期间所做的广告与黑猩猩的那则广告手法类似,但就是这两个广告传达的意思不同于黑猩猩的那个广告,这两个广告中一个就是幽灵坐在麦当劳的店里享用美食,一个就是没有穿水晶鞋的灰姑娘在买麦当劳,广告语就是“come as you are”,意思就就是不管您就是哪一类,在麦当劳您都可以尽情的做您自己,好好享受您的美食,表明了麦当劳自由愉快的用餐环境,与万圣节的主题迎合的也很好。
可口可乐的广告分析-PPT课件

1941 工作的活力 可口可乐属于—1942 只有可口可乐,才是可口可乐 永远只买最好的 1943 美国生活方式的世界性标志—-可口可乐 1945 充满友谊的生活 幸福的象征 1946 世界友谊俱乐部—只需5美分 1946 yes 1947 可口可乐的品质,是你永远信赖的朋友 1948 哪里好客,哪里就有可乐 1949 可口可乐—-沿着公路走四方 1950 口渴,同样追求品质
5、流畅放松的版式定位,统一品牌的视觉风 格
可口可乐宣传画面中不同比例的安排已构成独特、个性化
的形象。主色调为红色,商标一般出现在画面的左上角,标
题出现在上方,主画面在中心位置,接下来是文案。符合人 们从上到下的阅读习惯。英文标题采用小写字体,这样可以 提高人们的阅读率,正文文字一般很少,字体多采用无饰线 字体与商标字体形成区别:
广告费为10万美元,如今可口可乐每年的广告费竟超过6亿
美பைடு நூலகம்。
如果算一笔帐,1886年可口可乐投入的广告费为
92%,1901年为83.3%,可正是这个92%和83.3%
的惊人之举使可口可乐这样一种99.61%都是碳酸、
糖浆和水的饮料,卖了个世界第一。
一、可口可乐通过视觉统一企业形象,进行品牌推广 的策略。
1951 好客与家的选择 1952 你想要的就是可乐 1953 充满精力—安全驾驶 仲夏梦幻 1955 就像阳光一样带来振奋 1956 可口可乐—使美好的事情更加美好 轻轻一举,带来光明 1957 好品味的象征 1958 清凉,轻松和可乐 1959 可口可乐的欢欣人生 真正的活力 1961 可口可乐,给你带来最佳状态 1963 有可乐相伴,你会事实如意 1964 可口可乐给你虎虎生气,特别的活力 1965 充分享受可口可乐 1966 喝了可口可乐,你再也不会感到疲倦 1968 一波又一波,一杯又一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口可乐
——The coke side of life
内容:
2006年3月底,可口可乐揭开新的广告口号:“生活中的可乐一面(The Coke Side of Life)”,并把主题定为“一只瓶子里的快乐(Happiness in a Bottle)”
“我们生活在一个每天面临多种选择机会的世界,这种选择造就了我们自己的生活,‘生活中的可乐一面’就是鼓励人们选择正确、开心的生活。
”可口可乐公司高级副总裁马克·玛蒂厄(Marc Mathieu)说,“我们新的口号就是号召人们认识自己的真实生活,倾听自己的自然心声,感到生活充满色彩。
” 新广告系列的核心形象是可口可乐的曲线玻璃瓶,部分广告突出刚刚倒出来的可乐滋滋冒泡的声音。
评论界的一些观点认为,可口可乐品牌整体战略似乎又回归传统风格。
在传统的可口可乐广告中,“那鲜红的颜色、飘扬的丝带、曲线的玻璃瓶,这些都有着无可估量的魔力。
”广告时代(Advertising Age)传媒的鲍勃·加菲尔德(Garfield)说:“一瓶软饮料倒出来的时候那滋滋冒泡的声音是这个世界上最迷人、最引人遐思、最让人垂涎欲滴的声音。
”而现在的广告也正在强调过去曾经重视的东西。
背景:
在可口可乐的历史上,创造了许多可以永载史册的好广告。
1969年的那句著名的“这可是真家伙”(Its the Real Thing)被普遍认为
是有史以来最具广告效应的广告语;
而1971年的那部《山顶》(Hilltop)广告片更是因为赋予了其中的主题歌《我想教世界齐声歌唱》以世界和平的主题而成了不朽之作;
1993——1999年间的“永远的可口可乐”(Always Coca-Cola)口号更是家喻户晓。
但可口可乐也曾用败笔之作毁了自己的广告。
它曾经将《山顶》主题歌《我想教世界齐声歌唱》改编后用在号称零卡路里的Coke Zero,广告语改成了“我想教世界感受凉爽”,这遭到了外界的猛烈抨击。
芝加哥《太阳时报》的一位广告批评家评论道:“这简直糟糕到让人无话可说,让一首不朽的音乐带上了嘻哈风格,毁了这首歌。
”
好莱坞影星潘妮洛普·克鲁兹(Penelope Cruz)狂饮一罐可口可乐后肆无忌惮地打嗝镜头;
2004年广告,汗流浃背的篮球运动员先把一听冰凉的可口可乐夹在腋下给自己降温后才把它递给队友的一幕。
“这看着真让人难受,”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营销学教授、曾给可口可乐当过顾问的凯文·凯勒(Kevin Keller)如此评论道。
正是这则篮球运动员将冰凉的可口可乐夹在腋下的广告使得可口可乐内部也由暗斗转为明争。
这些年,可口可乐内部新老两派阵营一直就是否保留这个120多年老品牌的核心主题问题争论不休。
老派营销管理人士坚称应保留这个美国文化的核心主题,只在形式上有所变动。
而包括可口可乐前总裁史蒂文·海尔(Steven J. Heyer)在内的新派人士则表示,应推出更能吸引年轻人眼球的、更加前卫的形象。
正是海尔招来了包括Berlin Cameron在内的前卫广告商,上则臭名昭著的广告正是出自Berlin之手。
这则广告在短暂播出后被传统一派以“有损可口可乐健康形象”为由撤下。
同年,内维尔·艾斯迪尔(Neville Isdell)就任CEO兼董事长后不久,海尔潜身而退。
艾斯迪尔也抨击了前任管理层为实现短期利润目标而削减广告支出的做法,发誓要重现可口可乐广告的辉煌,重新打起“形象”广告战。
2003年,艾斯迪尔任命玛丽·明尼克(Mary Minnick)为可口可乐第四任全球营销负责人,并一直延续至今,具体职位为全球营销、战略及创新总裁。
“生活中的可乐一面(The Coke Side of Life)”正是明尼克的推崇。
在新口号的背后是一个全新的全球行销计划,将于新口号推出的几个星期内在美国实施,并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于其他全球市场实施。
课堂讨论
同学们在广告创意课上对这系列广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基本理论)
同学A:这一系列广告很好地综合运用了广告创意的基本理论。
鲜红的颜色、飘扬的丝带、曲线的玻璃瓶,一贯是可口可乐广告鲜明的标志。
The Coke Side of Life,沿袭了可口可乐长久以来的广告语风格。
倡导快乐,倡导积极向上的精神。
这一系列元素都维护了可口可乐在人们心目中的品牌形象。
(品牌形象理论)
同学B:没有提出自己的USP。
可口可乐的主要竞争对手是百事可乐公司,他们的品牌定位是针对青年人,倡导革新、新一代。
所以他们的广告也主要迎合青少年。
代言人偶像化,广告语符合年轻人。
但是可口可乐这一次的广告却定位不清,与竞争对手的界限划分不清。
无法打动消费者。
(USP理论、定位理论)
同学C:如前面同学所说,这一系列广告延续了可口可乐长期以来的风格。
但是我并不认为这会对它的销售有帮助。
它让人感觉可口可乐不重视变革,没有进取心,总是老样子。
当然,他宣扬的积极地生活,寻找生活中的快乐,的确可以继续吸引他的忠实消费者。
因为它的这些理念已经与他们产生了共鸣。
(共鸣理论)
(基本策略):
同学D:可口可乐公司已经是一个有百年历史的公司了。
其知名度已经不是问题,而且消费群体也有了一定的稳定性。
所以他得广告目标肯定是巩固老客户或提醒消费者购买。
从这方面来说,我认为这一系列得广告已经达到了之前的目标。
但是如果他还有品牌形象树立,与竞争对手抢夺市场的目标,就有些困难了。
因为我认为这一系列广告存在目标对象过宽的问题。
且不能达到改变消费者行为的目的。
(目标性策略)
同学E:是的,我也认为这一系列平面广告在针对性策略的方面有不足。
从中看不出针对消费者的划分,也看不出针对不同的产品特征或是不同的竞争者。
但是,我认为它在兼容性策略方面做得很好。
平面广告的主体是可口可乐标志性的瓶子,而且加上它鲜红的“cokecola”,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The Coke Side of Life,会让人想:什么是Coke Side?那应该是怎样的生活?人们自然而然就会想到是可口可乐提倡的那种快乐的,积极的,轻松的生活。
其品牌形象也随之深入人心。
(针对性策略、兼容性策略)
同学F:而且这次可口可乐公司出了一系列各式各样的以“一只瓶子里的快乐(Happiness in a Bottle)”为主题的平面广告,给人有巨大的视觉冲击力。
联系可口可乐几十年的广告,将这一核心品牌价值始终如一地推广,不得不说是一项成功的品牌形象整合营销。
(整合性策略)
(思维方式、表现手法):
同学G:从广告构思方面来讲,这系列的广告主要运用了替换的方法,以联想的方式表达出主题。
可乐瓶中冒出的不再是可乐,而是色彩缤纷的线条、令人感到放松的图案。
我们的可乐不仅仅是一种解渴的饮料,它包含了一切快乐,正面,积极的事物,它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活选择。
整个画面干净,活泼,醒目。
优点:
1、这一系列广告继承了可口可乐一贯的品牌形象,更加加深了它在人们心中的活力的,快乐的,畅快的形象。
所以,这些策略有助于可口可乐巩固客户群。
维持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共鸣。
可口可乐的新口号得到了部分传统派专家的认可。
这些专家认为,可口可乐应该停止在广告和品牌形象上的改造,只需找回过去就好。
康涅狄格州的市场策略师杰克·特鲁(Jack Trout)说,他们可以借用“时间机器”或者一些富有想象力的东西,让年轻人回到1886年那位亚特兰大药剂师配出神奇的可口可乐配方的年代。
“这个品牌有着不可思议的故事,这也正是可口可乐的特别之处。
”特鲁说,他们应该找回“真家伙”(暗合可口可乐过去的经典口号:“这可是真家伙”(Its the Real Thing))。
2、广告主围绕可口可乐标志性的瓶子做文章,再加上鲜红的颜色以及飘带般的“cokecola”有很高的识别度。
3、文案The Coke Side of Life简洁又耐人寻味。
引发人们思考怎样才是The Coke Side
of Life?
4、广告的设计简洁鲜明,吸引消费者眼球。
明快的色彩运用,切合了广告的主题:“鼓励人们选择正确、开心的生活。
”“号召人们认识自己的真实生活,倾听自己的自然心声,感到生活充满色彩。
”很容易让人眼前一亮,产生亲近感。
缺点:
1、这次的广告没能给人带来新意,给人无功无过之感。
有更多可口可乐的消费者在自己的博客上抨击这一新口号。
一些意见认为,可口可乐的新口号平淡无聊,一点都不吸引人们的眼球。
相比起百事可乐不断推陈出新,产品多元化。
可口可乐公司似乎稍显保守了一些。
传统型可口可乐(Coca-Cola Classic)的销量下降2%,该品牌过去5年的销量共下降了10%。
2005年12月12日,可口可乐股票市值首次被宿敌百事可乐超过,从而痛失保持了一个多世纪之久的“可乐之王”的桂冠。
2、可口可乐06年的广告定位也有些模糊不清,且没有提出自己的USP。
很难打动消费者。
3、还有一些人认为可口可乐纯粹是对iPod广告的模仿,它不能照搬iPod的成功经验
广告一班组合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