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D防护办法
ESD防护作业管理办法范本

ESD防护作业管理办法范本一、引言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防护作业管理是为了在工作场所对电子器件和设备进行保护,防止静电释放引发的火花放电和电子元器件故障。
本管理办法旨在规范ESD防护作业,提高防护效果,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和稳定性。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办法适用于所有可能产生静电的作业任务,包括生产线作业、仓储作业、设备维护等。
所有相关员工都应遵守ESD防护作业管理办法。
三、ESD防护作业管理要求1. 员工培训(1)新员工入职培训:所有新员工入职后,应接受由专业培训机构提供的ESD防护培训,包括静电的基本知识、防护原理和操作指南等。
(2)定期培训:定期组织ESD防护培训,提高员工对防静电知识的理解和操作技能,确保员工持续具备防护意识。
2. 静电防护区域划分(1)根据工作场所的特点和工艺流程,划分静电防护区域和非防护区域,明确工作区域的范围。
(2)在静电防护区域入口处设置明显的标识,警示员工进入防护区域的需要,并提醒员工注意防护措施,如穿戴静电防护服、接地等。
3. 防护设备和工具(1)提供适当的防护设备:根据工作场所的需要,提供防静电手套、鞋、服装、工作台垫等防护设备,并定期检查设备的状态。
(2)使用合格工具:员工在实施ESD防护作业时,应使用经过合格检验的工具和设备,确保其符合防护要求。
4. 防护操作规范(1)静电防护衣物穿戴规范:员工在进入防护区域前,应穿戴干燥、清洁、合适的防护衣物,保持衣物的完好性。
(2)静电防护地导规范:工作区域和静电防护区域应保持良好的接地系统,确保静电能够有效地释放。
(3)防护设备操作规范:员工在使用防护设备时,应按照相关操作指南进行操作,避免不当使用导致防护效果下降。
5. 定期检查和维护(1)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工作区域、防护设备和工具的状态,如发现损坏、失效等情况,立即更换或修复。
(2)计划维护:制定维护计划,对防护设备和工具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持续可靠的防护效果。
5种ESD防护方法

5种ESD防护方法静电放电(ESD)理论研究的已经相当成熟,为了模拟分析静电事件,前人设计了很多静电放电模型。
常见的静电模型有:人体模型(HBM),带电器件模型,场感应模型,场增强模型,机器模型和电容耦合模型等。
芯片级一般用HBM做测试,而电子产品则用IEC 6 100042的放电模型做测试。
为对 ESD 的测试进行统一规范,在工业标准方面,欧共体的 IEC 6100042 已建立起严格的瞬变冲击抑制标准;电子产品必须符合这一标准之后方能销往欧共体的各个成员国。
因此,大多数生产厂家都把 IEC 6100042看作是 ESD 测试的事实标准。
我国的国家标准(GB/T 17626.21998)等同于I EC 6 100042。
大多是实验室用的静电发生器就是按 IEC 6 100042的标准,分为接触放电和空气放电。
静电发生器的模型如图 1。
放电头按接触放电和空气放电分尖头和圆头两种。
IEC 6100042的 静电放电的波形如图2,可以看到静电放电主要电流是一个上升沿在1nS左右的一个上升沿,要消除这个上升沿要求ESD保护器件响应时间要小于这个时间。
静电放电的能量主要集中在几十MHz到500MHz,很多时候我们能从频谱上考虑,如滤波器滤除相应频带的能量来实现静电防护。
IEC 6100042规定了几个试验等级,目前手机CTA测试执行得是3级,即接触放电6KV,空气放电8KV。
很多手机厂家内部执行更高的静电防护等级。
当集成电路( IC )经受静电放电( ESD)时,放电回路的电阻通常都很小,无法限制放电电流。
例如将带静电的电缆插到电路接口上时,放电回路的电阻几乎为零,造成高达数十安培的瞬间放电尖峰电流,流入相应的 IC 管脚。
瞬间大电流会严重损伤 IC ,局部发热的热量甚至会融化硅片管芯。
ESD防护作业管理办法(2篇)

ESD防护作业管理办法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防护作业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公司生产过程中对静电的控制,防止静电引起的火花自熄爆炸,减少产品损坏和使用于该产品的材料损坏及人员的触电危险,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生产过程中的所有静电敏感区域和具有静电危险性的工作岗位人员。
第二章静电防护物品第三条为防止静电危害,敏感区域或工作岗位人员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防静电工具和装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物品:1. 防静电服装:包括防静电帽、防静电鞋、防静电手套等,可根据工作环境和作业要求进行配置。
2. ESD标签:用于标记防静电装备和敏感区域,提醒人员注意防静电措施。
3. 防静电工具:如防静电镊子、防静电扳手等,用于操作敏感电子元器件。
4. 防静电地板和防静电地垫:用于敏感区域的地面覆盖材料,将人体静电引流到地面。
5. 防静电包装材料:用于包装敏感电子产品,防止静电损害。
第四条防静电物品的选择和使用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
第三章作业控制措施第五条在敏感区域工作的人员应接受防静电知识培训,掌握防静电基本理论和作业技能,严格遵守以下控制措施:1. 静电控制区域划分:根据静电危险等级和作业要求,将敏感区域划分为不同的控制区域,并设置相应的防静电措施。
2. 人员防静电控制:在进入敏感区域前,人员必须穿戴防静电服装,并按照作业要求进行接地处理。
3. 作业设备防静电控制:作业设备应经过防静电处理,如安装防静电地线、使用防静电材料等。
4. 静电灭火措施:敏感区域应设置静电灭火设备,如静电灭火器等,以防止静电引起的火灾。
第六条公司应制定作业规程和安全操作规范,确保员工正确使用防静电物品和设备,遵守安全操作要求。
第四章检测和维护第七条公司应定期对敏感区域和防静电物品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和有效性。
1. 防静电地板和地垫定期检测:检测防静电地面的接地情况和电阻值,确保有效引流静电。
2024版如何防护ESD一些ESD的常识及防护方法介绍

人体静电放电现象
01
人体是最常见的静电放电源之一,人体在日常活动中会积累静电 电荷。
02
当人体与电子设备接触时,积累的静电电荷会通过设备放电, 对设备造成危害。
03
人体静电放电的电压可高达数千伏甚至上万伏,足以对电子 设备造成损坏。因此,在电子设备的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 中,需要采取一系列防护措施来避免ESD的危害。
控制环境湿度
保持工作区域适宜的湿度,以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使用防静电材料
选择使用防静电包装材料、工作台面、工具等,以降低静电的产生和 积累。
定期清洁和维护
定期清洁工作区域和设备,去除灰尘和杂质,以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 累。同时,对防静电设施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测,确保其有效性。
人员培训
加强员工防静电知识的培训,提高其对静电危害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03
工作区域ESD防护策略
操作台、工作台和地板材料选择
01
02
03
操作台和工作台
地板材料
注意事项
应选择防静电系统工作台,台面 采用防静电防火板或防静电台垫, 具有良好的接地线。
建议使用防静电地板或防静电地 垫,普通地面也可选用防静电漆 进行处理。
所有材料应具有防静电、防火、 耐磨等特性,并符合相关标准和 规范。
静电泄放通路
在电子设备和工具上设计合理的静电泄放通路,以便将静 电电荷安全地导入大地。
静电泄放器件
使用专门的静电泄放器件,如瞬态电压抑制器(TVS)、静 电放电管(ESD)等,以保护电路免受静电放电的损害。
静电屏蔽
对敏感电子元件和电路进行静电屏蔽,以减少静电放电对 其的影响。
抑制静电产生和积累方法
其他专用设备
esd防护措施

esd防护措施
ESD防护措施是指为防止静电电荷对电子元器件、设备造成损害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静电电荷是指物体表面带有的多余电荷,在接触或分离时会产生电荷转移,造成电荷累积的现象。
如果在生产过程中没有采取ESD防护措施,静电电荷可能会对电子元器件、设备造成损害,甚至引发火灾等危险。
ESD防护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环境控制:保持生产环境的恒温恒湿,控制空气中的静电电荷含量,减少静电电荷产生的可能性。
2. 人员防护:制定员工ESD防护培训计划,教育员工正确佩戴防静电服装,正确使用防静电工具,如防静电手套等,减少静电电荷产生的可能性。
3. 设备防护:采用防静电材料制造生产设备,使用专用ESD防护工具,如静电消除器等,减少静电电荷产生的可能性。
4. 物料防护:采用防静电包装材料,如防静电泡沫等,将物料包装好,防止静电电荷产生。
ESD防护措施的重要性在于保护电子元器件、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必须认真遵守ESD防护规定,确保生产设备、人员等符合ESD防护要求,减少ESD 损伤的发生。
- 1 -。
ESD防护对策方法介绍

ESD防护对策方法介绍一、ESD防护对策(如何将静电产生量降至最低)?静电防护的首要工作就是针对静电产生源作控制。
如果你能够预防由自身及工作场所产生的静电,那么就不会有ESD的问题。
1、首先,界定静电敏感区域范围;在此区域内必须遵循并执行公司的静电控制程序。
这包含不可携带非必要的静电产生物质至此区域如一般塑料制品、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将静电产生量降低的最佳方法就是尽可能减少在工作区域中非必要的绝缘材质对象。
(绝缘材料无法导电。
其本身为高静电产生源及带静电者并易产生静电场。
)2、为防止静电与静电场的产生,工作区域必须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导电地板、导电腊等;人员须穿上具静电消散材质鞋底的静电鞋,穿防静电服装。
特别是金属工具上的塑料材质部份在静电防护区内亦是不被允许。
烙铁、吸锡器、测试器具等须经由特殊安全的防静电设计;且不可携带未经核可之设备进入防护区内。
3、其次避免宽松、垂悬的衣物饰品碰触到敏感组件–保持静电敏感组件与衣物距离6 英吋(15公分)以上。
4、一般常见的误解认为高湿度能够解决静电问题,故不用考虑其它降低静电产生的方法,事实上是不正确的。
高湿度虽能够将产生之静电降低到人体无法接触感应到,但是仍足以将敏感组件毁损。
正确的观念是高湿度能抑制静电产生量,而低湿度则反之。
5、随时注意所处工作环境内的静电安全防护区域标示。
如果你进入这些区域,应遵循公司所制定的静电防护程序,包括将所有可能产生静电的人或物隔绝于防护区外。
并且检查、确认所有经过静电防护区域的敏感组件均附有适当且显而易见的静电防护标示;然而未贴有标示之组件请勿认定其便为静电安全对象。
6、虽能够判断哪些器件是否为静电敏感,但是将所有的电子组件及组装动作视为静电敏感是一个良好的工作习惯。
将你所经手的所有组件维持严谨的静电防护作业并视其为日常的习惯性工作,会较依个别组件性质的不同而作不同之处理来的容易些。
二、ESD防护对策(中和产生之静电荷)?静电防制的最佳方式就是针对静电产生源作控制。
esd防护措施

esd防护措施ESD防护措施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静电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人们对静电的认识不足,静电带来的危害也时有发生。
为了保护电子设备和人身安全,我们需要采取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防护措施。
1. 掌握静电的基本知识了解静电的产生原理、传播方式以及影响范围对于进行ESD防护至关重要。
静电是在两个物体之间产生的电荷不平衡现象,当电荷通过导体或半导体时,会造成瞬间的放电,对电子设备和敏感元件造成损害。
因此,了解静电的基本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解决相关问题。
2. 使用静电防护设备在处理和操作电子元件时,使用合适的静电防护设备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使用ESD手套、ESD地垫和ESD工作台等设备可以有效地释放积累的静电,防止静电放电对设备造成损害。
此外,还可以使用防静电包装材料和防静电袋来存放和运输敏感元件,以防止静电放电导致的损坏。
3. 维护工作环境保持工作环境清洁整洁也是ESD防护的重要措施之一。
工作区域应该定期清理,防止灰尘和污垢的积累,因为这些污垢可能会导致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此外,还应保持合适的湿度,因为湿度过低会增加静电的产生和放电风险。
4. 培训员工为了确保ESD防护措施的有效实施,对员工进行培训是非常重要的。
员工应该了解静电的危害以及如何正确地使用静电防护设备。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静电的产生和放电原理、防护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应急处理措施等。
5. 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静电防护装置也是保持ESD防护效果的关键。
静电防护设备应定期检查是否正常工作,例如ESD地垫是否磨损、ESD 手套是否破损等。
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更换或修复,以确保设备的有效性。
6. 建立防静电管理制度为了落实ESD防护措施,建立防静电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确保每个人都能遵守防静电工作要求。
此外,还可以进行定期的ESD防护培训和考核,以提高员工的防静电意识和操作水平。
ESD防护作业管理办法(四篇)

方案计划参考范本ESD防护作业管理办法(四篇)
目录
ESD防护作业管理办法一
保温作业管理办法二
安全防护管理办法三
爆破作业管理办法四
- 1 -
ESD防护作业管理办法一
1.目的
规范公司内的ESD防护标准,保证生产线和有关产品操作区的品质,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的生产区、物料检验区(IQC)、电子仓储区。
3.定义
ESD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Discharge
静电防护对静电所采取的一系列积极的防御和消灭措施.如泄露.中和.屏蔽.增湿等方法。
4.责任
4.1工程部
制定工厂的ESD防护规程和检测计划,负责工厂的所有ESD技术支持,对EPA内的静电阻抗进行定期检测和记录:组织ESD知识的相关培训,为公司提供安全的ESD生产保障。
4.2行政人事部
负责实施工程ME提出的ESD安装工程:对所要求的ESD物件实行实际购买。
4.3全体职员
严格遵守EPA区内的ESD防护规定,做好个人ESD防护工作。
4.4外来访客
遵守公司的各项ESD防护规定,在接待人员带领下进入EPA区
5、ESD防护要求
4 / 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1.1明确ESD敏感电子元件静电防护的重要性及各相关部门对产品静电防护的职责权限.1.2规范EOS/ESD相关设施之操作、维护、控制及测试方法与点检频率,以保护静电敏感元件,从而保证产品出货品质,满足客户需求.2.适用范围适用于ESD敏感电子元件相关制造,测试,存储及相关设施操作,控制与维护之领域。
3.定义3.1 静电释放(ELECTROSTATIC,DISCHARGE)即静电电荷在不同电势的物品或表面之间转移的过程3.1 静电损伤(ELECTROSTATIC,OVERSTRESS)即器件接受静电释放时,其特性产生变化,通常性能变差,但未完全失效。
4.职责权限4.1人力资源4.1.1电工①设备干/支接地装置架设与安装.②静电防护干/支接地装置架设与安装③接地装置干线检测与维护.4.2生产部①新人上岗ESD静电防护培训与考核.②静电手环日常点检/记录.③工作区域之EOS/ESD设施的日常维护.④车间静电区域的设施检测、标识与维护.4.3品保部4.3.1 IQC①进料检验区静电防护需求提出.②对ESD敏感电子元件进料检验.③新人上岗ESD静电防护培训与考核.④IQC静电进料检验区域的设施检测、标识与维护.4.3.2 IPQC①开线前相关设备,烙铁及特殊制程(静电防护)静电防护点检.②现场稽核,确保所有静电防护设施之EOS/ESD状态均在规范之中.③新人上岗ESD静电防护培训与考核.④车间静电区域所有设施检测与异常提报.4.3.3 FQC①出货检验区静电防护需求提出.②对ESD敏感电子产品出货检验.③FQC静电检验区域的设施检测、标识与维护.4.4 PMC4.4.1仓库①静电防护需求提出.②负责静电敏感零件的储存与防护.③新人上岗ESD静电防护培训与考核.④仓库静电区域的设施检测、标识与维护.4.5工程部4.5.1样品制作①静电防护需求提出.②负责样品制作时静电敏感零件的防护.③新人上岗ESD静电防护培训与考核.4.5.2生技课①仓库、进料检验区、车间所有静电设施的安装与维护.②车间所有设备接地支线安装与维护.③工作台及附属静电防护装置支线安装与维护.5.程序内容5.1 设备接地及静电防护需求评估与提出5.1.1设备包括各类生产及测试设备等必须要有专用导线与接地线相连;5.1.2烙铁或特殊制程(静电防护)工治具等必须要有专用导线与接地线相连;5.1.3接触静电敏感元器件的工作台,检验桌,修理桌等,表面必须覆盖导电性桌垫(静电胶皮),且必须有专用导线与接地线相连;5.1.4单独架设静电防护接地线,用来构成连接带有静电电荷的人或物体与大地之间通路.5.1.5凡对ESD防护敏感元件,样品/半成品/成品或设备进行操作的工作区域要建成ESD防护区域,储存及运输必须采用防静电作业(如:防静电袋/防静电手套/防静电服/防静电鞋),且静电防护工作区域需做标识。
标识如附件。
5.1.6各单位需根据客户或产品静电防护要求,参照制程需求,以联络单形式向人力资源部提出架设静电防护装置.5.2 设备接地及静电防护安装5.2.1 根据设备接地及静电防护需求,各类接地干/支线由人力资源部电工负责安装完成.5.2.2根据设备接地及静电防护需求,参照需求联络单,各单位制程中增加静电防护装置,人力资源部电工负责安装完成.5.2.3 ESD防护工作台(工作区)应具备的特点:①由静电耗散材料(防静电胶皮)制成的工作台面(表面阻抗:正面106Ω~109Ω,反面≦104Ω)且接地状况良好防静电胶皮需设有接地线, 装接地扣且每两者之间最大距离为2M-2.5M,同时接地扣背面需用绝缘胶布粘贴以作保护).②静电安全工作台上没有不必要的静电产生器(如:塑料,玻璃,橡皮等),电子组装设备要用合适的三相插头接地,且不小于2个ESD接插口,ESD地线要求≧1.25mm².③装ESD零件之容器要用ESD防护材料制作。
(如:防静电盒,静电棉等)④操作现场必须使用的不具静电功能的工具、夹具,应放在防静电桌垫上.5.3 设备接地及静电防护检测与确认5.3.1静电干线、静电支线、设备以及其它静电设施(如:防静电服/防静电鞋)等,检测频率、检测方法与检测单位如下表所示,各责任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并准确记录,记录表单由各单位保存。
5.3.2烙铁接地电阻及漏电电压每天均测试一次,如果当天有更换烙铁,在新烙铁上线前,由IPQC进行烙铁接地电阻及漏电电压测试,并记录。
附:防静电工作安全操作规格及要求:附测试方法:1. 设备接地电阻:两表笔一端接设备外壳另一端接三极插座中的地线连接PIN,读取万用表上的数值2. 静电干线接地: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将两探针插入接地体幅射方向20M和40M处,插入深度400mm,进行测试。
3. 静电支线接地:两表笔一端接静电支线另一端接地线接连点读取万用表上的数值4. 烙铁接地电阻:两表笔一端接烙铁头另一端接地线上,读取值5. 烙铁漏电电压测试:取测电器,拇指按住测电器上“直接测试”金属,将测电器上金属头置于烙铁头上,测电器上显示器无数值显示侧OK,若测电器显示器上显示数值大于1V停止使用.6. 静电胶皮接地:两电极平整放于静电皮表皮表面,再分别将测试仪两连接线连接于电极上,打开测试仪开关,读取测试仪上的数值,注意两电极间距为300±5mm.7. 静电扣接地:将万用表两端连接于静电扣两端,打开万用表开关,读取显示值,更换新静电扣须测试。
8. 静电环:将静电环戴在手上,另一端与测试仪对接,手指按下测试仪上的金属开关,测试仪亮绿灯OK,绿红灯NG,并停止使用9. 静电胶框阻抗:两电极平整放于静电皮表框表面,再分别将测试仪两连接线连接于电极上,打开测试仪开关,读取测试仪上的记录.10.静电服阻抗:点对点电阻测试方法:将待测样板平放在绝缘板上,然后将其中一个电极放在待测样板的一边,另一个电极放在另一边。
使用100V档进行测试。
待读数稳定或最长15秒后记录读数. 使用同样步骤在待测样板上取多个不同位置进行测试后记录读数。
11.静电鞋阻抗:两脚穿好静电鞋,将双脚分别踏在人体综合测试仪对应金属踏板上,手指轻轻按在金属测试按钮上,测试仪LO红灯亮时表示低于设定值NG,PASS灯亮时表示在设定测试范围内OK,HI灯亮时表示高于设定值NG。
测试完后记录测量结果。
5.4 人体ESD防护5.4.1接触到静电敏感元件的所有人员必须将防静电手环套在手腕上,用扣件将腕带扣紧,使其金属部件直接和皮肤接触并且必须将防静电手环之接地夹接至ESD地线来防护.5.4.2每天开线前需对静电环进行点检,并将结果记录于《静电环点检记录表》中,配带人员点检都记录于此表中,点检完后由IPQC进行确认并签名.5.4.3防静电手环需依据其点检作业指导书规定进行点检,若测试结果为不良,需要更换测试合格的静电环方可上线作业,不良静电环送生技人员处理,产线人员领用新的静电环须记录在《静电环不良更换记录表》内.5.4.4员工每次上班前、中休、或中途离岗、每次佩带手环之前,都需要到静电释放区释放人体静电后,方可进入静电工作区域作业。
5.4.5防静电工作区域,在工作中途,需要增加员工,在员工进入防静电区域前,需要先到静电释放区释放人体静电,同时由IPQC检测其静电手环阻值。
5.5 ESD防护装置维护及异常处理5.5.1 ESD防护装置维护:5.5.1.1相关部门负责对各工站的ESD防护装置进行确认,确保其功能之可靠性.①各单位参见5.3条规定对各ESD防护装置进行检测确认,并记录量测值或确认结果.②品保人员定期对各工站进行确认,以确保没有不必要的静电产生器(如塑料、玻璃、橡皮等).③各操作区域时刻确保清洁及无杂物,针对装ESD零件之容器,使用单位需随机确认其外观有无严重破损、脏污及灰尘等5.5.2.异常处理:5.5.2.1各单位在自检维护过程上发现ESD区域不符合ESD要求之缺失立即知会相关责任单位改善.5.5.2.2品保人员稽核发现任何ESD状况不良应立即知会相单位并发出品质异常联络单,跟催改善结果,针对不良多发生的工站重点管控.5.5.2.3在加工前及加工过程中所有发现ESD防护之缺失均需停线处理(加固/修缮或作更换),待问题解善后方可开线作业.5.6 ESD等级区域规划5.6.1 ESD防护等级按区域产品类型,分一级防护区域和二级防护区域。
一级防护区域指A栋4楼,无尘车间的ESD防护,进入此区域需更换防静电服和防静电鞋。
二级护护区域指车间、仓库、品保部等贴有ESD防静电胶带的区域,进入此区域不需更换防静电服和防静电鞋,其它防护等级相同。
5.6.2 所有一级、二级防静电区域的斑马线上,需张贴警示标签A,提醒你即将进入或已进入防静电工作区域,警示标签的间隔不能超过5米。
5.6.3所有一级、二级防静电区域的地面上,需张贴防静电工作区的警示检签B,间隔不能超过10米。
5.6.4所有一级、二级防静电区域,所需的货架、胶框、机器设备等,需要在显眼处张贴防静电警示标签C。
5.6.5防静电区域的标示等设施由各区域负责人维护。
6.支持文件无7.记录7.1《设备接地电阻检测记录表》 QR-630-277.2《静电防护接地电阻/阻抗检测记录表》 QR-630-267.3《静电环点检记录表》 QR-630-297.4《静电环不良更换记录表》 QR-630-287.5《烙铁漏电电压测试记录表》 QR-630-308.附件防静电标签A:防静电标签B防静电标签C防静电服点对点测试方法防静电鞋测试方法状态显示灯测试按钮测试左脚踏板双脚站在脚踏板上测试右脚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