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选择王洋洋共39页文档
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十课中华民族的选择知识要点归纳

第十课中华民族的选择1. 如何理解我国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我国的资源国情是什么?(1)资源大国: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从这方面看,中国无疑是“地大物博”,这是我国自然资源的优势。
(2)资源小国: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致使人均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是我国自然资源的劣势。
2.我国的人口国情是什么?我国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老龄人口速度加快。
3. 我国的环境国情是什么?答: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4.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答: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环境形式严峻。
人口大量增长、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等矛盾极为突出,严重的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从整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止,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式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5.面对如此的国情,我国的应对方案(我们应该怎么办)答:①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树立科学发展观。
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②坚持依靠人民群众的原则;③加强立法工作,依法保持、治理环境等类似建议;④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及以德治理环境;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利用先进技术治理环境;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6.为什么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答: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7.造成地球环境污染的原因有哪些?答:①人类不合理的活动;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协调;③工业发展造成的“三废”严重污染环境;④没有很好的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⑤人们的环境意识差,环保习惯没养成;⑥环境执法不严格;⑦地球人口激增,活动频繁,垃圾增加;⑧垃圾处理资金缺乏,技术水平不高。
《第十课 中华民族的选择》课件

乱砍滥伐毁村庄
灾害是提醒
水土流失
洪涝灾害
沙尘暴天气
我国还有哪些自然灾害? 原因是什么?想一想,填写教 材P112的表格。
明智的选择
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世界 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大量增加、资 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等矛盾 极为突出,严重地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面对如此国情, 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 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 环境的关系。阅读教材P113-P114,你有什 么启示?
名称
总量排名
人均占有量排名
土地面积
3
110
耕地面积
4
126
森林面积
8
107
草地面积
2
76
淡水面积
6
55
矿产(45种) 3
80
温家宝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时 曾经讲道:中国有13亿人口,我常常给 大家介绍一个13亿的简单却很复杂的乘 除法,这就是多么小的一个问题乘以13 亿,都可以变成很大的问题;多么大的 总量除以13亿,都可以变成一个很小的 数目,成为很低很低的人均水平。这是 思考中国问题的人必须牢牢记住的。
2、不能将废旧电池扔进水中。 3、选购无汞电池和充电电池。
阅读书上P121的记事本,六岁的德国 孩子奥茨这样自觉地严与律己,着实让我 们肃然起敬。因为他知道,改变日常习惯, 有益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你能像奥茨 那样做一些举手之劳的事吗?请你也将它 们记录在你的环保记事本上。
谢谢观看
小讨论
你是怎样理解“有了金山银山,不一定 有绿水青山。只有有了绿水青山,才有永 续利用的金山银山”这图护存 个 护 国 案它的 , 的 环 各。大 这 标 境 代想环 是 志 保 表想境 我 , 护 什看, 们 象 徽 么:人 全 征 是 ?保们 人 地 中
第十课中华民族的选择

如何理解 “有了金山银山,不一定有绿水青山, 只 有有了绿水青山,才有永续利用的金山、银山”
如何将我国构建成为 “两型社 会”
• • • • •
环境友好型社会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实行计划生育 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保的 关系 • 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协调发展
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面对我国的国情,应做出何种选择?
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 关系
树立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
本、根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基本方法是统筹兼 顾)
可持续发展指的是什么?
可持续发展指的是经济、社会、 资源、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 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 力的发展。 它要求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 并能够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 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劣势:
• 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相对短缺
• 随着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 —资源小国 • 开发利用不合理,浪费严重
我国的人口问题
计划生育
(国策) 人口数量过多 (人口 基数大)
人口的过多、过快增长造成了巨大的自然资 源和环境压力 (对大自然的盲目的、掠夺性 的开发,必然导致各种灾害和严重的环境问 题) 人口素质偏低
为什么要重视保护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又是 社会问题。 保护环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强 盛、民族的兴旺、社会的稳定。
我国的基本国情
• 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 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环境的 影 响
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要求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九课《中华民族的选择》配套教学设计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九课《中华民族的选择》配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中华民族的选择》是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九课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重大意义。
教材通过理论阐述和实例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正确道路,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政治常识和理论基础,对于我国的历史、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有一定的了解。
但与此同时,他们对于一些深层次的理论问题还缺乏系统的认识和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2.使学生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正确道路,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3.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2.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2.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3.小组讨论法: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2.课件: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制作课件,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3.案例材料:教师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回顾和思考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历程。
2.呈现(15分钟)教师运用课件呈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重大意义。
第九课中华民族的选择

12.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什么关系? (1)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 力 (2)保护好环境能增加投资吸引力和 经济竞争力。(3)加快经济发展,决不能 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决不能把环境保护同 经济建设对立起来,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 理的老路。 13.《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内容: 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 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2)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3)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社会。
(4)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8、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坚持那些基 本国策? 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9.我国的基本国策有哪些? 对外开放、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10.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11.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的意义?
3、人口老龄化会造成怎样严重的后果? 4、导致严重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5、我国面临怎样的环境形势? 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 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 国环境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பைடு நூலகம்
6、可持续发展的含义、要求、核心思想。 7、实施可持续发战略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之 间的关系。
复习第九课
«中华民族 的选择»
1、我国面临怎样的资源形势? (1)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 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2)资源分布不平衡 (3)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 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2、我国的人口现状? (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 情之一 (2)我国人口发展的内在动力 和外部 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人口总量增长 势头明显减弱,劳动年龄人口减少, 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等。
10中华民族的选择

洪灾
雪灾
旱灾
泥石流灾害
沙漠正以每年 3 、 5 千米的速 沙尘暴 度逼近北京
长江流域两岸严 重污染的土地面 积达70%
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 面积近40%
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1、不合理的生产活动,破坏了自然环境;
2、盲目开垦砍伐,植被面积丧失,造成水 水土流失,江河泥沙淤积,河床抬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5、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发展 核心内容是( 以人为本 )
)
中央电视台有一则公益广告“如果不节约 用水,那么最后一滴水将是你自己的眼 泪”。其主要表达的内容是,要节约用水, 珍惜水资源,那么请大家至少写出一条节 约用水的宣传标语。
• 青少年只懂得环保知识,却没有在现实中去认真 的去做。 • 这启示我们,环保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更应该 落实在行动上。
废旧电池有什么危害那?
废旧电池内含有的汞、镉、镍、铅等重金属会随 着废液一起流出,同时各种各样的有毒金属会通 过土壤进入水体,在由水体传给人类的食物链。 一粒纽扣电池可污染60万升水,等于一个人一生 的饮水量,一节电池烂在地里,能够使一平方米 的土地失去利用的价值。
我们在行动-学习目标
1、学会保护环境应从身边小事做起
2、要学会依法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
3、强化环保意识,锻炼环保的动手能力
请阅读教材P119环保调查柱状图和废 旧电池的材料想想这两个问题。
1、图中反映的是什么问题哪?给我们什么 启示? 2、废旧电池有那些危害?
1、图中反映的是什么问题哪?给我们什么启 示?
据历史记载,自公元前602年到新中国成立前2000多 年中黄河下游因洪水决口泛滥达1500多次,平均3年2次, 下游改道26次,每次决口泛滥,都造成“江河横溢,人 为鱼鳖”的凄惨景象。例如1933年黄河发大水,下游决 漫堤72处,使河北、山东、河南三省67个县受灾面积达 12000平方千米,364万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18000 多人被夺去了生命。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十课《中华民族的选择》(第1课时)地大物博的背后课件 人民版

三、灾害(zāihài) 是提醒
人口激增所带来的环境压力和对大 自然盲目(mángmù)的、掠夺性的 开发,必然导致各种灾害和严重的 环境问题。
灾难提醒我们,要有新的发展思 路(sīlù)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二十七页,共30页。
(máodùn)
(dì dà wù bó)
明确优势,知晓劣势
第九页,共30页。
一、矛盾 1的(名、m疆明á域确o、d优灿、h勤e)辽劳阔的
人民。从而树立民族自豪感。 2、知晓劣势:我国地大物博,但由于人口 多,导致人均占有量少,在世界位居后列。 因此,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 3、我国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 4、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P108页
洪涝灾害频繁(pínfán)发生的原 因有:
• 盲目砍伐树木造成植被减少、水土 流失、江河泥沙淤积、河床抬高
• 围湖造田,减少了调蓄容积 • 水利工程失修(shīxiū)、老化、水
利建设投入不足 • 承灾能力脆弱、人口急剧增长、协
调失误等深层次的问题
第二十五页,共30页。
沙尘暴发生(fāshēng)的原因是 有:
第十页,共30页。
默读短文《让我们的心不再(bù zài)蒙 尘》,想想看:这篇短文说明了什么?
说明:
能源问题关系到国家经济(jīngjì)的 安全。
第十一页,共30页。
第十二页,共30页。
上述(shàngshù)一 组图片说明了什么 问题?
第十三页,共30页。
二、不堪重负的国土 1、(g我u国ó人tǔ口)数量过多,导致人均资源量较少。人
排矛
名盾
“
我国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
地
大
” 的
中华民族的选择

③课本P112中间一段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 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恩格斯
要保护资源就必须停止对自然
资源的开发对吗?为什么?
× 因为:保护资源指的是:合理
开发利用资源,把节约放在首 位,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
环境问题的危害有哪些?
1、威胁生态平衡
☆我国的领土面积是 界第三 位。
960万平方公里,居世
☆我国的矿产资源有:煤、铁、石油、锰、 金、铜、铅、锌、锡、 钴、锗、石灰等。
居世界第一位的有:稀土、钨、铝、钼、锑、 菱镁矿等。 ☆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有:长城、故宫、 敦煌、布达拉 宫、黄山、九寨沟等。
☆我国珍贵的野生动植物有:长臂猿、金丝 猴、丹顶鹤、 犀牛、羚羊、银杏、银衫等。
我国的资源特点:自然资源总量大,种 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我国人口的特点:人口基数大,新 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人口过多,增长过快, 对资源环境有何影响?
洪灾
雪灾
旱灾
泥石流灾害
长江流域两岸严 重污染的土地面 积达70%
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 面积近40%
2、危害人类健康 3、制约经济和社会
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面临着严峻的
人口、资源、环境 形势。
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1、禁止对大自然进行盲
目开发 2、禁止对资源进行掠夺 性开发 3、禁止一切对资源的开 发
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1、乱砍滥伐 2、河岸上水土流失 3、围湖造田 4、水利工程失修,河道堵塞 等等。
沙尘暴
沙漠正以每年3、5千米的速 度逼近北京
沙尘暴发生的原因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中华民族的选择王洋洋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