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高中历史第5章中国著名的历史遗迹第5课时瑰丽的夏宫__颐和园学案选修6

合集下载

课件1:第5课 瑰丽的夏宫—颐和园

课件1:第5课  瑰丽的夏宫—颐和园

2.政治活动区
宜 云 馆
颐和园的政治活动区的中心建筑是仁寿 殿。 仁寿殿是慈禧和光绪皇帝临朝听政的大 殿,该殿最早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 ),原名“勤政殿”。当时乾隆规定: 所有御园中,凡是当朝听政的大殿都叫 “勤政殿”,意思是游园时不要忘了亲 理政务。咸丰十年,仁寿殿被英法联军 焚毁,光绪年间重建,改名为“仁寿殿 ”。这个名字来源于孔子《论语》中“ 仁者寿”的语句,意思是施仁政的人可 以长寿。1903年再次修复后,慈禧和光 绪经常在这里接见外国使节。
仁寿殿的门、窗、柱一律用红色,烘托起皇家威严的气氛。殿 中摆放宝座,为皇权象征,殿内运用古代常用的造园手法,在院内 栽植常青树木,点缀以山石,同园林的整体环境相协调。
3.生活居住区
颐和园的生活区的主要景物有乐寿堂、玉澜堂、宜芸馆和德和园。
宜 芸 馆
乐寿堂是颐和园居住生活区中的主要建 筑,原建于乾隆十五年,1860年被毁,光 绪十三年(1887年)建。在其建成后,慈 禧大部分时间住在这里,乐寿堂是她的安 歇之地。乐寿堂以它特有的位置和景致, 成为园内最好的居住和游乐的地方。
德和园是光绪和慈禧太后看戏的场所。原 本是在清漪园怡春堂基址上修建的,工程 自1891年至1895年,历时四年,耗用了 71万两白银才建成。 该院有三进院落。占地3 000平方米,主 要有由扮戏楼、大戏台和慈禧看戏的颐乐 殿三部分组成。大戏楼共三层,高21米, 宽17米,是国内目前保存最完整,建筑规 模最大的古戏楼。
谐趣园
颐和园汇聚了哪些建筑风格?各自的代表?
1、北方四合院风格:政治活动区和居住区的主要建筑。 2、杭州西湖风格:昆明湖景区。 3、西洋风格:清晏舫。 4、藏式寺庙建筑风格:四大部洲。 5、江南水乡风格:苏州街。 6、江南园林风格:谐趣园。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博物馆

《瑰丽的夏宫——颐和园》 教学设计

《瑰丽的夏宫——颐和园》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师
臧虎
学校
华东师大二附中乐东黄流中学
课题
《瑰丽的夏宫——颐和园》
时间
2019.5.29
教学设计依据
选修模块学习过《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和《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明清故宫》,知道了如何去分析、欣赏、看待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因此本课所学难度不大,更多的是一种鉴赏,感悟中国优秀的古代文化,使学生有文化认同和民族自豪感。
在老师的引导下欣赏颐和园美图,感慨皇家园林的美。
以颐和园精美图片导入,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有想进一步了解颐和园而学习本课的欲望
二、预习效果检测
PPT提出梳理本节课知识框架问题,明确学生操作的具体要求
根据预习,再次快速阅读教材,自主归纳和创建本节课知识框架,同时让三个学生黑板展示。
通过抓住关键词,梳理本节课主要知识结构,让学生总体感知本节课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每个人的感悟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没有对与错,只要自圆其说,观点合理即可
六、课后探究(作业)
PPT展示
学生记录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查阅资料的能力
板书设计
瑰丽的夏宫——颐和园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古代建筑艺术的欣赏和认同以及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颐和园的修建历史;颐和园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园林风格;认识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和创造。
教学难点
颐和园在造园艺术上的突出成就。
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启发诱导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新课导入
以欣赏颐和园精美图片的方式导入
学情分析
经过选修模块之前章节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如何去学习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了解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所在。但对于本节课颐和园的接触并不多,对颐和园为代表的皇家园林的功能分区需要有一个深入解读。

第5课:瑰丽的夏宫——颐和园

第5课:瑰丽的夏宫——颐和园

“宛自天成”的皇家园林
1.湖光山水 春湖落日水拖蓝,天影楼台上下涵。 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鸟似江南。 思归忽动扁舟兴,顾影深怀短绶惭。 不尽平生淹恋意,绿荫深处更停骖。
──〔明〕文征明《西湖》
“宛自天成”的皇家园林
2.兴建清漪园
清漪园建于万寿山之麓,在圆明园西二里许,前为昆 明湖。孙承泽《春明梦余录》载,瓮山在玉泉山之旁,西 湖当其前,金山拱其后,明时旧有圆静寺,后废。今上乾 隆十五年,于其地建大报恩延寿寺,命名万寿山。并疏导 玉泉诸派,汇于西湖,易名曰昆明湖。设战船,仿福建、 广东巡洋之制,命闽省千把教演。自后每逢伏日,香山健 锐营弁兵于湖内按期水操。若其经流,则自绣漪桥南入长 河,引流入京城,绕紫禁城而出,归通惠河、通济漕渠, 灌溉田亩,实万世永赖之利也。皇上御题额曰清漪园,有 《御制昆明湖记》、《清漪园记》,恭载卷内。
乐寿堂是颐和园居住生 活区中的主要建筑,原建 于乾隆十五年,1860年被 毁,光绪十三年(1887年) 建。在其建成后,慈禧大 部分时间住在这里,乐寿 堂是她的安歇之地。乐寿 堂以它特有的位置和景致, 成为园内最好的居住和游 乐的地方。
政治活动区和居住区的主要景物
3.生活居住区
玉澜堂为光绪皇帝的寝宫,其实也是光绪皇帝的囚 禁之所。玉澜堂原建于乾隆十五年,1860年被英法 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堂内陈设 具有宫廷特点,堂内中央地平床上是一套宝座御案, 用紫檀木和沉香木镶嵌、拼贴、雕造而成,高雅端庄, 制作精美,在颐和园家具中首屈一指。
4 .了解颐和园的修建历史。 出示颐和园大事年表——认识颐和园是近代历史的见证
颐和园的特点和历史地位
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也是中国现存最 完整、规模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整座园林集中建筑 精华,并将各种不同风格的园林和谐的组合在一起, 成为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博物馆。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瑰丽的夏宫——颐和园_课件1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瑰丽的夏宫——颐和园_课件1

苏州街
游览区的迷人景色
,看中了江苏无 锡惠山脚下的寄畅园,遂在这座皇家园林中仿其意而 建造的。原名惠山园,乾隆分外喜爱此园,曾为其做 诗15次,达151首。1811年嘉庆皇帝取“以物外之静 趣,谐寸田之中和”之意改名为谐趣园。现在的谐趣 园是光绪时重建的。园内的建筑和百间游廊全部环池 临水展开,保留了江南园林的灵秀之气。从清漪园的 总体规划来看,这个小园林既是前山前湖景区的向东 北方向延伸,又是后山后湖景区的结束。这种园中之 园的设计布局增加了园林的变化,丰富了园林的内容。
政治活动区和居住区的主要景物
2.政治活动区
颐和园的政治活动区的中心建筑是仁寿殿。
仁寿殿是慈禧和光绪皇帝临朝听政的大殿,该殿最早 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原名“勤政殿”。当时乾 隆规定:所有御园中,凡是当朝听政的大殿都叫“勤政 殿”,意思是游园时不要忘了亲理政务。咸丰十年,仁寿 殿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年间重建,改名为“仁寿殿”。 这个名字来源于孔子《论语》中“仁者寿”的语句,意思 是施仁政的人可以长寿。1903年再次修复后,慈禧和光 绪经常在这里接见外国使节。
游览区的迷人景色
1.万寿山前山景色
万寿山前山是建筑密度最大的区域,其建筑,是整个 万寿山建筑的精华。万寿山前山景色的特征可概括为:建 筑群华丽宏伟,体现了皇家威严和“君权神授”的统治思 想。整个景区由两条垂直的轴线统领,主体建筑布局严格 对称,庞大的建筑气势集合了园林功能、宗教功能和宫廷 功能。除主体建筑外,还在前山东西部点缀其它亭、堂、 轩、阁等建筑小品,扩大了园林空间,增添了古朴、典雅 的色彩。
“宛自天成”的皇家园林
5.颐和园主体
颐和园的主要构成为万寿山和昆明湖,面 积比较大,约二百九十多公顷,特别是水的面 积约占四分之三,故有“水上园林”之称,具 有江南园林的风格。其中建筑物较多,气势雄 伟,体现了皇家园林的风范。

人教版历史选修6《瑰丽的夏宫——颐和园》教案

人教版历史选修6《瑰丽的夏宫——颐和园》教案

人教版历史选修6《瑰丽的夏宫——颐和园》教案课瑰丽的夏宫——颐和园教学目标识记颐和园的建筑过程,主要景区构成,功能分类理解颐和园的兴废是近代历史的缩影。

理解“前朝后寝”的景区布局体现了“国重于家”的理念德和园是“京剧的摇篮教学重点1、理解颐和园的修建历史2、理解颐和园的布局结构和主要特点;认识颐和园所体现出来的古代高超的园林建筑技术和特色的古典园林建筑风格。

3、感受古典园林建筑的精美和颐和园的恢宏气势,树立对传统优秀文化和古代建筑的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颐和园在造园艺术上的突出成就教学设计导入:展示颐和园游览路线图,可以导游的身份来开始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身临其境一、“宛自天成“的皇家园林1、颐和园的特点、历史地位、修建历史(1)提问1请同学们阅读第一、第二自然段,然后给颐和园设计一份简历。

教师展示:出示一份有关某人的简历,学生作为参照来做,完成后展示姓名:颐和园曾用名:清漪园别名:夏宫年龄:约250岁住址:西郊身体大小:约290多公顷特征: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也是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整座园林集中建筑精华,并将各种不同风格的园林和谐的组合在一起,成为古典园林建筑的博物馆简历:(1)清乾隆工程开始。

(2)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60)(3)慈禧重建(1888)(4)甲午战争再遭洗劫。

(5)新迎来新生。

1948年荣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1)世界文化遗产(1998)(2)提问2乾隆为什么修建清漪园?慈禧太后为什么能两次重修?教师引导学生分析1、乾隆和慈禧时期整个的状况2、引导回顾学习过的近代史有关历史: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来分析,3、使牢记历史教训,落后带来挨打。

二、政治活动区和居住区的主要景物教学建议: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增加直观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展示有关图片,并补充一些有趣味性的知识。

讲解要有取舍,不能面面俱到建议选择以下作为重点景区介绍:政治活动区:仁寿殿;居住区:玉澜堂和德和园。

新2020-2021版高中历史第5章中国著名的历史遗迹第5课时瑰丽的夏宫——颐和园学案新人教版选修6【下载

新2020-2021版高中历史第5章中国著名的历史遗迹第5课时瑰丽的夏宫——颐和园学案新人教版选修6【下载

“六和钟声”免费敲钟。这是六和塔文化公园“助力
G20·文明我先行”推出的特别活动。如
图为北京颐和园建筑布局的中心,它是仿照杭州“六和塔”建造的,为古代建筑的精品。它是
()
A.仁寿殿
B.智慧海
C.佛香阁
D.玉澜堂
解析 从“右图为北京颐和园建筑布局的中心,它是仿照杭州‘六和塔’建造的”,可知反映
的是颐和园中的一座宏伟的塔式宗教建筑——佛香阁,故
部编本试题,欢迎下载!
最新人教版小学试题
明清宫殿、皇家园林体现了 ( )
①皇权至尊 ②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礼制
③都侧重于东西方建筑风格的融合
④我国劳动
人民的辛勤和智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皇家园林颐和园虽有西洋风格,但明清宫殿、皇家园林都是以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为主,
③的表述不准确,正确答案选 C项。
部编本试题,欢迎下载!
最新人教版小学试题 林的特色,堪称园林建筑的博物馆。
——张娜《颐和园》 材料二 长廊 ( 千步廊 ) 的苏式彩绘天下闻名,一幅幅精美鲜活的故事彩画引人入胜。但长年风 吹日晒,彩绘出现了剥落现象,色彩也不再鲜艳。……颐和园决定对长廊彩绘进行整体修复。
——《世遗保护:留住历史完整印迹》 (1)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颐和园是如何容纳北方建筑风格及南方园林特色的。 (2)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在对长廊彩绘进行修复时,我们应注意哪些原则? 解析 第 (1) 问正确回忆课文内容即可。第 (2) 问从注重完整性和真实性方面回答。 答案 (1) 政治活动区和居住区的主要建筑,都建成封闭的院落,再用游廊把它们连缀在一起, 呈现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风格;游览区中的昆明湖、西堤、苏州街和谐趣园等具有浓郁的江南园 林风格。 (2) 原则:完整性和真实性。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瑰丽的夏宫──颐和园-省赛一等奖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瑰丽的夏宫──颐和园-省赛一等奖

《瑰丽的夏宫----颐和园》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选修六第五单元第5课, 分为四个子目,分别介绍颐和园修建历史和园林艺术、政治活动区和居住区、游览区三大块内容,体量庞大,内容较多。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当地整合。

学情分析学生多为南方人,对颐和园历史比较陌生,给本课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但是学生对清末历史有一定的基础,可以引导其与颐和园历史进行结合。

且经过一段时间对高中历史的学习,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分析能力等都有所提高,这为本节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通过时空定位了解颐和园的建筑历史,布局结构和主要特点;认识颐和园所体现出来的中国古代高超的园林建筑技术和中国特色的古典园林建筑风格;深刻认知颐和园兴衰背后的时代背景,培养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重点:颐和园的布局结构和建筑风格难点:颐和园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教学过程导入师:1898年9月,进行了三个多月的戊戌变法遭到保守派的强力抵制,行将夭折。

值此变法生死存亡之际,康有为等人向光绪皇帝提出了一个建议,历史上称之为“围园杀后”。

这个“围园杀后”是什么意思呢生:“后”指的是保守派的首脑人物慈禧太后,“园”指的是颐和园。

师:讲到这里,不知大家是否觉得有点奇怪,在我们印象中太后应该住哪里呢应该住紫禁城里。

可慈禧太后晚年却长期住在北京郊区的颐和园,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颐和园又有什么来历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新课,瑰丽的夏宫----颐和园。

环节一师:我们先来看颐和园的前世今生。

颐和园的前身是清漪园,在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时多处被焚毁。

1884年,由于光绪皇帝几年后即将亲政,为了供太后归政后有一个颐养天年的地方,以及为其六十大寿兴建一座举行庆典的场所,决定重修清漪园,并将其改名为颐和园。

为何选中清漪园旧址生:它是当年乾隆皇帝为他母亲祝寿所建,本身充满祝寿主题,师:不错,除此之外颐和园还是在真山真水基础上建造,自然风光在北京皇家园林中独一无二。

人教版选修6 第5课 瑰丽的夏宫--颐和园课件(18张PPT)

人教版选修6  第5课 瑰丽的夏宫--颐和园课件(18张PPT)

四、颐和园的游览区
1.万寿山前山景区 主要建筑:长廊(千步廊)、佛香阁、智慧海。
长廊:是世界上最长的彩绘长廊 (把分布在前山的建筑连接在一起,形成东西轴线)
特点:
四佛、香颐阁是和全园园的的中游心览,区
仿照杭州六和塔建造 1.万寿山前山景区 主要建筑:长廊(千步廊)、佛香阁、智慧海。
四、颐和园的游览区
昆明湖景区
四、颐和园的游览区
主要建筑景观:四大部洲、苏州街、谐趣园等
3. 后山后湖景区:
四大部洲
后山后湖景区
四大部洲:典型的藏式寺庙风格
四、颐和园的游览区
苏州街
主要建筑景观:四大部洲、苏州街、谐趣园等
3. 后山后湖景区:
四大部洲
苏州街:呈现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格
四、颐和园的游览区
苏州街
主要建筑景观:四大部洲、苏州街、谐趣园等
处理政务
其他建筑:
东宫门 南北两侧的配殿和南北房群
三、颐和园的生活居住区
中心建筑: 乐寿堂
其他建筑: 玉澜堂、宜芸馆、德和园
玉澜堂:光绪帝的寝宫
德和园:专供慈禧太后看戏建造
宜芸馆:光绪皇后的寝宫 乐寿堂:慈禧太后的寝宫
总结:颐和园的政治活动区和生活区的建筑特点
政治活动区和居住区的主要建筑都建成封闭的院落 并用游廊连通,呈现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风格。
布局结构:
后山后湖景区
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
主要功能区: 1.政治活动区(以仁寿殿为中心) 2.居住区(以乐寿堂为中心)
昆明湖景区
万寿山前山景区 居住区 政治活动区
3.游览区 万寿山前山景区
昆明湖景区
后山后湖景区
二、颐和园的政治活动区
中心建筑: 仁寿殿 原称:勤政殿 遭英法联军焚毁重修, 后改名仁寿殿。 作用: 慈禧太后在此会见大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时瑰丽的夏宫——颐和园【学考报告】考点一颐和园的修建历史、布局结构和主要特点(c)1.修建历史(1)原是清朝皇帝避暑消夏的行宫,初建于清朝乾隆年间。

(2)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焚毁。

(3)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慈禧为给自己祝寿,挪用海军军费重修,改名颐和园。

(4)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再遭洗劫。

慈禧再次修复。

(5)新中国迎来新生。

2.布局结构(1)政治活动区①以仁寿殿为中心,坐西朝东,慈禧太后在此会见大臣、处理政务。

②东宫门是颐和园的正门,还包括仁寿殿南北两侧的配殿和仁寿门处的南北房群。

(2)生活居住区①玉澜堂在仁寿殿西侧,为光绪皇帝的寝宫。

②堂北宜芸馆,光绪皇后居住的地方。

③乐寿堂(中心):是园内最好的居住和休闲场所。

④德和园是光绪和慈禧看戏的场所,设计巧妙,结构宏伟。

(3)游览区①万寿山前山:以华丽宏伟为特色,整个景区由两条垂直的轴线统领。

a.东西轴线是千步廊,是世界上最长的彩绘长廊。

b.佛香阁是全园的中心,仿照杭州六和塔建造。

智慧海位居全园最高处,有“无梁殿”之称,两者主要是佛教场所。

②昆明湖:典型的杭州西湖风格。

a.西堤上架有六桥,最有特色的是玉带桥。

b.东堤一座十七孔桥连接东堤和南湖岛。

c.在昆明湖的西北部,有一白色石舫,是园中唯一有西洋风格的建筑。

③后山后湖景区a.四大部洲:象征佛教世界的四大部洲,是典型的藏式寺庙建筑风格。

b.苏州街:是一条买卖街。

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格。

c.谐趣园:呈现江南园林的风格。

3.主要特点(1)建筑风格:博采众长、规模宏大、技术精湛。

(2)建筑思想:体现皇权至高无上。

(3)建筑功能:分为政治活动区、居住区和游览区,功能齐全。

拓展延伸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万寿山、昆明湖构成其基本框架,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

要点颐和园的布局结构和主要特点史料思考试从史料所示遗产图片中选择一项景观描述其主要特点或价值。

图片信息反映出中国传统造园风格具有怎样的艺术手法?提示昆明湖——湖水、岛屿、堤岸交相辉映,呈典型的杭州西湖风格。

千步廊——世界上最长的彩绘长廊。

排云殿——是颐和园中最为壮观的建筑群。

佛香阁——为全园中心,仿杭州六和塔建造。

智慧海——为全园最高处,有“无梁殿”之称。

艺术手法:①达到山外有山、景中有景、意境深远的效果。

②从全局着眼,很好地处理了主体和陪衬的关系。

1.(2017·浙江湖州高二期末)颐和园集中了中国古典建筑的精华,汇聚了各种不同的园林风格,是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博物馆。

其中能体现北方四合院风格和藏式寺庙建筑风格的分别是( )A.宜芸馆和四大部洲B.宜芸馆和佛香阁C.谐趣园和四大部洲D.谐趣园和佛香阁解析据所学可知宜芸馆属于四合院风格、四大部洲是典型的藏式寺庙风格,故A项正确;佛香阁是古典建筑的精品,故B项错误;谐趣园属于江南园林风格,故C项错误;谐趣园和佛香阁均不符合材料,故D项错误。

答案 A2.(2017·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联考)G20杭州峰会期间,只要写下对G20峰会的祝福,就能在“六和钟声”免费敲钟。

这是六和塔文化公园“助力G20·文明我先行”推出的特别活动。

如图为北京颐和园建筑布局的中心,它是仿照杭州“六和塔”建造的,为古代建筑的精品。

它是( )A.仁寿殿B.智慧海C.佛香阁D.玉澜堂解析从“右图为北京颐和园建筑布局的中心,它是仿照杭州‘六和塔’建造的”,可知反映的是颐和园中的一座宏伟的塔式宗教建筑——佛香阁,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

答案 C考点二颐和园的园林建筑技艺和古典园林建筑风格(c)1.建筑技术(1)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园林建筑艺术,而且创造性地吸收和借鉴了南北名园的胜景。

①东部的宫殿区和内廷区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风格,一个一个的封闭院落由游廊联通。

②南部的湖泊区是典型的杭州西湖风格,一道“苏堤”把湖泊一分为二,十足的江南格调。

③万寿山的北面是典型的西藏喇嘛庙宇风格,有白塔、碉堡式建筑。

④北部的苏州街店铺林立、水道纵通,又是典型的水乡风格。

(2)吸取了西洋建筑的特色,将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和谐地组合在一起,成为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博物馆。

2.建筑风格(1)博采众长:几乎集中了中国古代所有的建筑形制,同时白色石舫还具有西洋风格。

(2)规模宏大: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是仅次于紫禁城的古建筑群。

(3)技术精湛:成功运用了中国传统的造园手法。

(4)意境深远:以西山群峰为背景,把玉泉山宝塔纳入全园画面,又以西堤柳色将西部围墙遮挡,巧妙地消除园子的西部界限,使有限的颐和园显得无限深远,构成山外有山、景中有景的优美意境。

特别提醒颐和园在营建赏心悦目的园林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很重视利用景观来激发人们情绪上的共鸣,引起人们对某种理念、意趣、品格的联想,使园林从总体到局部都包含着浓郁的诗画情趣。

要点颐和园的建筑风格和技艺史料思考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颐和园在建筑上是如何融入江南私家园林的风格的?提示昆明湖中,有一道长堤把水面一分为二,湖水、岛屿和堤岸景物交相辉映,呈现典型的杭州西湖风格;苏州街,依照江南水镇遍设店铺,建成一条买卖街,呈现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格;谐趣园,仿无锡惠山寄畅园而建,楼台水榭,呈现江南园林的风格。

明清宫殿、皇家园林体现了( )①皇权至尊②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礼制③都侧重于东西方建筑风格的融合④我国劳动人民的辛勤和智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解析皇家园林颐和园虽有西洋风格,但明清宫殿、皇家园林都是以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为主,③的表述不准确,正确答案选C项。

答案 C教材问题解答【学思之窗】(教材第67页)请回顾初中学过的中国历史,说一说京剧形成于何时,它是如何崛起的?提示18世纪末,为给乾隆帝祝寿,安徽的徽班进京。

道光年间,湖北的汉调流传入京,同徽班合作,徽汉两调逐步融合,到19世纪中期,形成一个新剧种——京剧。

同治、光绪年间,京剧日臻完善,发展成为唱腔优美、行当齐全的剧种,成为在全国影响最大的一个剧种。

其原因有:一方面京剧在唱腔、表演、念白、武打等方面逐渐超过了以往的各个剧种,广泛的吸引了观众。

京剧自身也适应了城市市民的文化需要;另一方面清朝统治者和达官贵人们也喜爱京剧,慈禧太后经常令戏班进宫或到颐和园演唱,贵族、官僚也不断把戏班招到家中演唱,这都促进了京剧的发展。

【探究学习总结】(教材第69页)一、本课测评1.为什么说颐和园是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博物馆,它的造园艺术具有哪些突出的成就?提示颐和园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园林建筑艺术,而且创造性的吸收和借鉴了南北名园的胜景。

东部的宫殿区和内廷区,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风格,一个一个的封闭院落由游廊联通;南部的湖泊区是典型杭州西湖风格,一道“苏堤”把湖泊一分为二,十足的江南格调;万寿山的北面,是典型的西藏喇嘛庙宇风格,有白塔,有碉堡式建筑;北部的苏州街,店铺林立,水道纵通,又是典型的水乡风格。

此外,颐和园还汲取了西洋建筑的特色,将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和谐的组合在一起,成为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博物馆。

2.颐和园汇聚了各种不同的园林风格,试举具体实例加以说明。

提示颐和园主要典型的汇聚了皇家园林、江南园林(私家园林)风格。

具有皇家园林气派,如规模宏大,占地约二百九十多公顷;建筑物达三千多座,宫殿式建筑多,气魄很大。

颐和园在保持北方建筑传统风格的基础上,大量使用游廊、爬山廊、拱桥、亭桥、平桥、舫、榭、漏窗、洞门、花街、铺地等江南常见的园林建筑形式,以及某些小品、细部、装修,大量运用江南多种流派的堆叠假山的技法,对临水的码头、石矶、驳岸的处理,水体的开合变化,以平桥划分水面空间等也都借鉴于江南园林。

昆明湖风光、苏州街、谐趣园等具有江南园林风格。

二、学习延伸读图与思考请仔细观赏上面两幅图片,说说颐和园十七孔桥在哪些方面模仿北京卢沟桥和苏州宝丰桥的造型,从而兼有了两桥的特点。

提示外形和柱头神态各异的石狮模仿卢沟桥,雕刻得千姿百态,活灵活现;17个券孔形式模仿了苏州宝丰桥,中间一孔最大,其他券孔据此两边对称排列。

课时演练一、选择题1.颐和园游览区包括的三个景区是( )A.万寿山后山、昆明湖、前山前湖B.万寿山前山、昆明湖、后山后湖C.万寿山后山、昆明湖前湖、前山前湖D.万寿山后山、昆明湖、前山前湖答案 B2.在颐和园的众多建筑中,被称为颐和园标志性建筑的是( )A.乐寿堂B.佛香阁C.智慧海D.仁寿殿解析佛香阁是观赏颐和园壮美景色的最佳位置,也是整个颐和园的点睛之笔。

故选B。

答案 B3.专为慈禧看戏建造的建筑是( )A.仁寿殿B.德和园C.玉澜堂D.宜芸馆解析仁寿殿北面的德和园,是专为慈禧太后听戏建造的。

答案 B4.它是颐和园全园中的最高处,它虽极像木结构,但实际上没有一根木料,全部用石砖拱券砌成的,没有枋梁承重,又称“无梁殿”。

这座建筑是( )A.佛香阁B.智慧海C.排云殿D.德辉殿解析颐和园的智慧海是一座石砖建筑,整座建筑无一根横梁,俗称“无梁殿”。

答案 B5.如图是颐和园昆明湖上横跨在南湖岛和东堤之间的桥,桥长150米,像一条长虹架在粼粼碧波之上,桥上每个石栏柱顶部都雕有形态各异的石狮,显得精致、雄伟和美观。

它系仿著名的( )A.赵州桥B.卢沟桥C.玉带桥D.金水桥解析从“桥上每个石栏柱顶部都雕有形态各异的石狮”可以看出十七孔桥主要模仿了北京郊外的卢沟桥。

答案 B6.颐和园后山后湖景区具有典型藏式寺庙建筑风格的建筑是( )A.四大部洲B.苏州街C.谐趣园D.松堂解析后山后湖景区的四大部洲全部按照佛教宇宙观设计,完整体现了藏式佛国的形象,正确答案选A项。

答案 A二、非选择题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颐和园集中了中国古典建筑的精华,容纳了中国不同地区的建筑风格,荟萃了南北园林的特色,堪称园林建筑的博物馆。

——张娜《颐和园》材料二长廊(千步廊)的苏式彩绘天下闻名,一幅幅精美鲜活的故事彩画引人入胜。

但长年风吹日晒,彩绘出现了剥落现象,色彩也不再鲜艳。

……颐和园决定对长廊彩绘进行整体修复。

——《世遗保护:留住历史完整印迹》(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颐和园是如何容纳北方建筑风格及南方园林特色的。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在对长廊彩绘进行修复时,我们应注意哪些原则?解析第(1)问正确回忆课文内容即可。

第(2)问从注重完整性和真实性方面回答。

答案(1)政治活动区和居住区的主要建筑,都建成封闭的院落,再用游廊把它们连缀在一起,呈现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风格;游览区中的昆明湖、西堤、苏州街和谐趣园等具有浓郁的江南园林风格。

(2)原则:完整性和真实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