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高产栽培技术
平菇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平菇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平菇栽培管理技术的要点如下:
1. 环境控制:平菇生长温度适宜范围为15-25摄氏度,相对湿度为80-90%。
栽培
环境应保持稳定的温湿度条件,可通过通风、加热、遮阳等手段进行调控。
2. 培养基选择:平菇适宜生长于有机质较高的培养基上,如麸皮、稻草、秸秆等。
应选择质量好、无病虫害、干净的培养基。
3. 种菇基质处理:培养基在使用前,应进行消毒处理,以杀死其中的有害微生物
和杂草种子,常用方法包括蒸汽消毒、热水浸泡、化学消毒等。
4. 菌种接种:菌种接种是平菇栽培的关键环节,应选择高质量的种菌进行接种,
接种量一般为每平方米10-15克。
接种时要注意均匀撒置、避免堆积。
5. 养护管理:平菇的生长期一般为15-20天,期间需注意通风、遮阳、补水等养
护管理措施。
保持适宜的温湿度,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以及湿度过大或过小对菌
丝生长的不利影响。
6. 病虫害防治:平菇常见的病虫害包括褐腐病、蓟马、蝇类等。
应定期巡视,发
现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如使用生物农药、粘虫板等。
7. 采收管理:平菇的采收时间一般在子实体出现纹路并尚未完全展开时进行。
采
收时要轻拿轻放,避免对菌丝生长的损伤。
8. 清洁消毒:每轮栽培结束后,应对栽培设施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以防止病菌
和病虫害的滋生传播。
以上是平菇栽培管理技术的要点,综合运用这些技术,可以提高平菇栽培的产量
和质量。
平菇夏季高产栽培技术

平菇夏季高产栽培技术平菇是一种广泛栽培的食用菌,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因此备受人们喜爱。
夏季是平菇高产的季节,下面将介绍平菇夏季高产栽培技术。
一、基本要求1.选择适宜的种植地点:平菇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因此选择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进行种植。
2.合理的培养基:平菇培养基的配方应合理,以保证平菇的健康生长。
3.科学的管理措施: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定期进行病虫害防治。
二、种菇方法1.菇种选择:选择优质的平菇菌种进行种植,确保其繁殖力和产量的高低。
2.菇棒制备:将菇种培养于菇棒上,待菌丝长满菇棒后,即可移植到栽培盒中。
3.栽培盒准备:栽培盒的材质应具有透气性和保湿性,可选择木质或塑料材料制作。
4.菇棒移植:将长满菌丝的菇棒均匀地插入栽培盒中,注意保持菇棒之间的距离,以利于菇丝生长和通风。
三、温度和湿度控制1.温度控制:平菇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25摄氏度,夏季温度较高,应加强通风降温,尽量保持在适宜范围内。
2.湿度控制:平菇生长需要一定的湿度,夏季湿度较低,应定期进行喷水增湿,保持适宜的湿度。
四、光照控制1.阳光照射:平菇需要一定的光照来促进菇丝的生长,但直接暴晒会导致菇体变黄,因此应选择适当的光照时间和强度。
2.遮光措施:夏季阳光强烈,可在菇棚上覆盖遮光网,避免阳光直射,保持适宜的光照强度。
五、病虫害防治1.病害防治:夏季病菌易滋生,因此要加强病害防治,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2.虫害防治:常见的虫害有蚜虫、蚜虱等,可采用生物防治或化学防治的方法进行控制。
六、采收和保养1.采收时机:平菇的最佳采收时机是菌盖完全展开但尚未散孢时,此时菇体鲜嫩、口感好。
2.采收方法:用刀将菇柄切断,注意不要损伤周围的菇丝。
3.保养方法:采收后要及时清理废菇体,保持栽培环境的清洁,避免病菌滋生。
以上即是关于平菇夏季高产栽培技术的介绍。
通过合理的种植方法和科学的管理措施,可以提高平菇的产量和质量,满足人们对食用菌的需求。
平菇高产新路子――半地下室立体栽培效益高

平菇高产新路子――半地下室立体栽培效益高半地下室立体床架栽培平菇,是近年来探索的一条夺取高产,提高经济效益的新路子。
据试验,在20平方米面积上,投料2000千克,年产平菇2500千克左右,其生物效率达120%以上。
技术要点如下:1.建造温室大棚先挖一个深1.8米~2米、宽4米~5米的土坑,其长度根据需要而定,放进立体床架。
上面用竹竿和薄膜扎成拱形棚,四周用土压实,盖上草苫。
东西南北各方均留有30平方厘米左右的通风口,西边建一小门,便于工作人员出入。
2.配料接种培养料配方:棉子壳100千克,水120千克,石膏1千克,可湿性多菌灵粉剂0.1千克。
混匀后堆积发酵。
然后,在消过毒的屋内装料接种。
采用四层接种法,接种量为15%。
3.排袋发菌将接好种的菌袋放置在保温性好的房间里。
室温稍低时;堆放5层~6层,室温稍高时,堆放3层~4层。
每隔5天~6天倒袋一次,经常检查堆内温度,防止高温烧伤。
室温控制在20℃左右,20天左右即可发满菌丝。
4.强化管理将发好菌丝的菌袋及时搬入大棚内,排放在立体床架上。
4米宽的大棚可放3排床架,每排摆放9层~10层菌袋。
摆好后加强通风;调节昼夜温差,4天~6天即可形成籽实体原基。
到桑椹期打开袋口,喷水于地下或墙壁上,保持空气相对湿度90%左右,至珊瑚期挽起袋口,以便顺利出菇,至八成熟时及时采收。
采完第2茬时,把菌袋浸入水中5小时~6小时,然后扎上口,置于床架上,还可采收1潮~2潮。
平菇半地下室立体床架栽培能较好的利用自然光温,保温保湿效果较好,不占用耕地,一般庭院均可栽培,一年四季均可循环栽培。
产量高,经济效益好。
野外怎样种植平菇高产

野外怎样种植平菇高产野外种植平菇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农业活动,但通过准确的操作和注意事项,可以实现高产。
以下是一些建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1. 场地选择:选择一个适宜种植平菇的场地非常重要。
最好选择在平坦且有适当的日照和通风条件的地方。
避免选择潮湿的地区,因为这可能导致菌丝腐烂。
2. 土壤准备:土壤应该是肥沃的,富含有机质。
可以将堆肥或废弃的植物材料混入土壤中,以增加有机质的含量。
优质的土壤可以提供平菇生长所需的营养和湿度。
3. 菌种选择:选择优质的菌种非常重要。
可以选择耐寒、耐热和高产的品种。
在选择菌种时,应该注意生产商的信誉度和质量保证。
4. 菌丝接种:将菌丝接种到培养土中。
培养土应预先消毒,以防止其他细菌或真菌的污染。
接种后,密封层的培养土应保持湿润。
5. 环境控制:维持适宜的环境条件对平菇的高产非常重要。
保持室温在20-25摄氏度之间,相对湿度在70-80%之间,并确保通风良好。
可以使用增湿器、加热器、风扇等设备来调节温度和湿度。
6. 灌溉管理:保持适度的湿润度是平菇生长的关键。
灌溉时应避免直接将水喷洒到菌丝上,以免破坏菌丝结构。
最好使用喷雾灌溉的方法,将水均匀地喷洒在培养土的表面上。
7. 遮光管理:平菇对光线的需求不高,甚至会抑制其生长。
因此,野外种植平菇时,应使用遮光网或其他遮光材料来阻挡阳光。
避免阳光直射可以防止产生苦味和增加产量。
8. 疫病防治:定期检查平菇的生长情况,并注意疾病和虫害的迹象。
如发现病害,应及时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如使用化学药剂或生物农药进行喷洒。
9. 收获与储存:平菇在子实体成熟后即可进行采摘,以免逾期过熟。
将采摘的平菇储存在干燥、清洁的容器中,冷藏保存可延长保鲜期。
10. 质量监控:种植平菇的过程中,应随时注意生长状况和产量情况。
记录关键的生长参数,如温度、湿度和光照等。
这些数据有助于监控和优化平菇的生长环境,提高产量和质量。
以上是野外种植平菇高产的一些建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早秋高产优质平菇科学栽培8大要点

早秋高产优质平菇科学栽培8大要点
1. 选择适宜的菇种:早秋适宜种植的平菇种类多样,如口蘑、灵芝菇、姬菇等,选择适合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菇种。
2. 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早秋的天气温度适中,平菇生长需要在18-25摄氏度的温度范围内,同时保持适宜的湿度和通风条件。
3. 选择优质的菇种菌种:菌种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平菇的生长和产量,选择具有较高菌丝发育速度和耐逆性的优质菌种进行种植。
4. 土壤准备:早秋平菇需要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因此在栽培前需要进行土壤改良和施肥,保证土壤肥力和透水性。
5. 控制病虫害:平菇容易受到一些常见的病虫害侵袭,如菌核病、蚜虫等,可以采用生物防治、调整栽培环境等方法进行病虫害的防控。
6. 种植密度和排列方式:根据菇种的生长特点和农艺要求,合理确定平菇的种植密度和排列方式,以达到最佳的产量和品质。
7. 种植技术掌握:栽培平菇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种植技术,如发酵料的制备、菌袋的包菇和接种、日常的管理和维护等。
8. 及时收获和处理:早秋平菇生长周期较短,一般为20-30天
左右,因此要及时观察生长情况,合理安排收获和处理工作,确保平菇的品质和保鲜度。
平菇的高产栽培技术

培 料来 源 厂 。 且 生长 / 、 期短 、 本 而 央 l 周 成 低 , 应 城 乡大 面 积 栽 培 。要 使 平 菇栽 适
二、 栽培 场地
栽 培平 菇 的 菇 房要 有 一 定 的 散 光 。
培 获 得高 产 , 把 好 以 下几 关 : 需
一
能 保 温 、 湿 , 通风 换 气 , 面 平 整 光 保 可 地
方式 利于 通风 发 菌 , 适于 床 架栽 培 。
四、 发菌 管理
播种 后 料 温 不 得 超 过 3 c O c。超 过
心作 培 养 料 生产 平 菇 , 把 各 配 方 的原 先 料 拌 匀 , 把 多 菌 灵 溶 于 水 中 , 料 时 再 拌
B 应 加 强 通风 降 温 , 寸, 同时 , 抖 动 盖在 要
睫
I G ZIO G u KI - I NG , 。 一 一
平 菇 的 高 产 裁 培 技 术
轹安县正村 刍农盥照
平菇 适 应 性强 ,栽 培 技术 粗 放 , 栽 进 行床 栽 或 制 作 菌砖 。
心 毒 台
|
离培 养 , 至 废 弃深 埋 。 菌 后期 , 果 甚 发 如 温 度 过 低 , 应 保 温 、 温 。 证菌 丝正 还 升 保
理 。 论 菌 床 、 砖 、 袋污 染或 害 虫严 无 菌 菌 重 日 都应 移 出培 养场 所 , 寸, 喷洒 药 剂 , 隔
侵入和抑制子实体发 生过多。 用消过毒 的刀纵切开 ,切面向上排列在阳畦上 ,
缝隙用细沙填满 。 然后覆盖2 3 m  ̄ c 厚的
细 土 , 后 灌 加 有 过 磷 酸钙 、 酸 二 氢 最 磷 钾及白糖的水溶液 , 比例为2: . : : 0 2 1 1 O、麸 皮 5 、 豆 饼 粉 3 、 多 菌 灵 % %
平菇栽培技术

播种后盖膜,菌床上再搭小拱棚,棚上盖草帘,以利保温保湿。播后 20-30天,菌丝就可长满整个菌块。这时畦内温度应控制在25-30℃, 料温达30℃以上时,应及时通风降温。菌丝长满料层后,揭开料面薄 膜,加盖1-2厘米湿土。出菇前应保持土面湿润,调节温差,以利出 菇。出菇后,洒水保湿,以利菇的生长。
4月中旬出菇,采收3-4茬,5月底至6月上旬结束;秋季栽培,9月下旬 到10月上旬出菇,采收4-6茬,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结束。
5、出菇前管理
种后温度控制在20℃以上,最适温度24-27℃,一般24小时后开 始萌发,长出白色菌丝,从这时开始,要求遮光培养。3 天后料温 如超过20℃,应尽快降温,揭开薄膜多通风。如有杂菌,在床面 撒石灰,改变PH值,消除杂菌。
种后5-10天,床面可能出现点状木霉,可在污染部位撒石灰粉加 以防治。15-20天左右,开始注意床面通风换气,每天1-2次, 每次5-10分钟。但不可在料面洒水。
制方法很多,100千克加糖1千克,味精0.1千克,维生素B1100片, 制成混合液;在每次采菇后3-4天喷施,喷量为每次每平方米0.2千克。 由于换茬,基质的PH值自然下降,影响菌丝的恢复能力,可喷洒2% 石灰水,使培养料成中性。
(二)稻田 套种平菇栽 培
棉籽壳按常规配料拌好后,装于聚乙稀塑 料袋中,进行来菌接种(菌种采用佛罗里 达或高温型侧5、HP-1号)。菌丝发满袋 的时间应控制在水稻分蘖末期。在套种以 前首先进行晒田,保持稻田的菌袋划口套 入大田中。套放的方式有立式、横式,即 将菌袋站立或横放在株间,每放两行,留 一行不放,以便管理。一般每1000平方米 可套栽12000袋左右。
菌袋套种后,水稻处于分蘖末期,田间光照呈七分 阴三分阳的状况,湿度又高,很适宜子实体的生长。 套袋后田泥保持干干湿湿,湿而不烂,通风透光, 一般划袋套种10多天即可采收。
平菇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平 菇 品种 不 同 。 其子 实 体 正 常发 育所 需 的温 度 范 围也 不同 . 生产 上 常按 温 型 分 类 , 高 温 型 、 温 型 、 温 型 等 ; 如 广 低
除夏季 首选高温 型外 , 一般 生产季节 栽培 均选 用广温型 品种 。
2 菌种 制作 菌 种 制 作 分 母 种 、 种 和 栽 培 种 。 种 和 原 种 一 般 从 有 原 母
制 作菌 种 , 掌握 以 上配 方外 , 除 还要 使拌 料 水 分 恰 到好 处 , 水量 偏 低 , 含 菌丝 生 长 缓 慢 、 弱 ; 分 偏 高 , 温 随 之 纤 水 料 上升 , 易酸 败 , 菌丝 生 长 受 阻 。 用 感 观 测定 , 手 握 培 养 常 即 料 , 缝 间 有水溢 出但 不 下滴 , 开手 指 , 指 伸 料在 掌 中能 成 团 , 掷 地 四分 五 裂 , 地 即 散 , 落 其含 水量 较 为适 中 。 好 的 培 养 配
资质、 信誉 度 高 的生产 单位 购 买 。 培 种制 作容 器 最好 用 低 栽
压聚 乙烯 塑料 袋 。 生产 上选 用 1 rx 3c 4 m的袋 子 。 7c 3 m ̄ 0m u
2 1 培 养 基 及 配 方 .
培养基 有 木屑培 养 基 、 籽壳 培 养基 和玉 米芯 ( 棉 谷
芯 10k 、 皮 l 、 米面 8k 、 肥 1 g 白糖 05k 、 0 g麸 0 玉 g磷 . 、 0k . g 5 %多 菌 灵 02k 。 米 芯 要 粉 碎 成 大 豆 大小 的颗 粒 , 用 0 . g玉 再 l %的石灰 水 浸 泡 堆 闷 2 4h后 , 入辅 料 。 食 类一 般 不 用 拌 粮
3 栽 培 场 地 准 备
菌 种接 人 料 袋 后 , 菌 丝萌 发 至现 蕾 , 在 室 内 , 可 从 可 也 在室 外 菇 棚 进 行 : 在 采 用 菌 棒从 灭 菌锅 出来 后 直接 进 入 现 出菇棚 , 行接 种 、 菌 、 进 发 出菇 的方 法 。 根据 不 同季 节 的 生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平菇 生长需 要 的温度 与温室温 度相 吻合。根据平 菇 的 4 采用 袋 式 套 环 出菇 和 畦 式 结 合 的 栽培 技 术 生 理 特 性 和 对 温 度 的 不 同要 求 ,一 般 将 平 菇 分 为 低 温 型 当前 ,离石地 区重点推广袋式套环出菇 和后期畦式栽
( 5~7 c c) , 中、 高型 ( 1 2~2 8 ℃ )和广 温 型 ( 2~3 4 ℃) 。
广 温 型 菌 种 并 不 是在 该 温 度 内都 生 长 良好 ,它 不是 偏 向中 高 温 ,就是 偏 向 中低 温 。根 据 离 石 的气 候 特 点 ,文章
种 ,其 他 季节 选 用 广 温 偏 低 控 ,并 与其他 因素结合 起 来 。具体措施 : ( 1 ) 将 发好 的菌袋移入菇棚 中,提高空气
2 就 地 取 材 选 主 料 适 当添 加 辅 料
不 加 或 少 加 辅 料 。其 他 如 阔叶 木 屑 、各 类 秸 秆 可 加 辅 料 , 如米糠 、 豆饼 、 麸皮 、 玉米面等 , 一般 为 5 % ~3 0 % 不等 , 另加 0 . 5 %~ 2 % 的氮 、磷 、钾肥 料 作 为 补 充 。离 石 区 玉米 利用农业废弃资源。
参考文献
玉米芯 质地坚硬 ,使用前 要用石 灰水浸 泡 2 4 h ,掰 开玉
米 芯 无 白芯 为 宜 。( 3 )主 料 和 辅 料 按 比例 拌 好 后 , 堆 闷 2 ~3 d后 ,即 可装 袋 。( 4) 选用 2 2~2 4 c m 聚 乙烯 筒 料 , 数 不 宜 过 多 ,5 0 0 0袋 为 宜 , 灭 菌 时 料 温 达 1 0 0 ℃ , 维 持 1 5 h即可 。( 6) 适 当加大接种 量。接种量 由 1 0 % 增 加 到
菇体喷水 , 每天 1 ~2 次, 并加大通风量。当子实体为 7~ 8
分 成 熟 时 ,采 收 。( 3)采 收 后 2 ~3 d ,应 向 菌 袋 内 补 充
营养液( 配方为 1 %三元复合肥与 1 % 白糖混合液 , 或0 . 1 %
栽 培 面 积 大 ,玉米 芯成 本 低 廉 ,可 就地 取 材 ,且 能 够 充 分 磷 酸 二 氢 钾 与 1 % 白糖 混 合 液 ) 。 按 头潮 菇 管 理 , 可采 3 潮。 转 化 率 可达 2 0 0 %~ 2 5 0 %。( 4)3 潮 菇 采 完 后 ,将 袋 膜 脱 % 石 灰 水 清液 加 营养 液 浸 泡 2 ~4 h 。 由此 可 见 ,利 用 玉 米 芯 栽 培平 菇 ,可 在 离 石 区大 力 推 去 ,用 1 广。 选平坦 、背阴 、沙质土壤 的地块做 畦 ,畦宽 1 m,深
于技术水平低下 ,菇产量低 而不稳 ,效益 不高。文章根据多年试验 和推 广实践 ,总结 出一套平菇高产优质栽
培 新技 术 。
关 键 词 :平 菇
高产
栽 培 技 术 2 O ~2 5 c C 较 好 。每 天检 查 , 发现温度高时 , 及 时通 风 散 热 。
1 根据栽培季节 , 选 用 优 良的 平 菇 菌 株
蕉: 生 I 农 情 农 事
平菇 高产栽培技术
陈 瑞 生 ,任 尚
(吕梁市 离石 区农 业委 员会 ,山西 吕梁 0 3 3 0 0 0)
摘
要 :近 年 来 ,离 石 区平 菇 栽 培 发 展 迅 速 ,年 投 料 近 5 0 0 0 t ,纯 收 入 1 0 0 0万 元 。但 是 ,栽 培 农 户 由
湿度 9 0 % 左 右 ,拉 大 温 差 l 0 ~2 0 ℃ ,并 给 予 散 射 光 和 适 次 1 ~ 2 h ,大 风天 不 通 风 。这期 间水 分 管 理 要 注 意少 喷 、
结合多年的试验和推广实践 ,则夏季选择广温偏高温型品 宜 温 度 。现 原 基 时 ,去 掉 牛 皮 纸 ,每 天 通 风 1 ~ 2次 ,每
3 采 取 措 施 防 杂 菌 污 染确 保 发 菌成 功
离 石 区不 少 农 户 的栽 培 失 败 ,多数 是 在 发 菌 过 程 中出 现 杂 菌 侵 染 。杂 菌 最 多 的是 毛霉 、绿霉 、黄 曲霉 和 链 孢 霉 等 。应 采 取 的预 防 措 施 : ( 1 ) 玉米芯要暴晒 2 ~3 d 。( 2 )
5 0 e m,长 视 需 要 而定 。 畦底 撒 1 层 石 灰 粉 的细 土 ,再 喷 杀 虫 剂 ,将 出 菇袋 掰成 两 半 ,新 料 面朝 上 ,放 入 畦 内 ,袋 间填 充 营 养 土 ,袋 顶 盖上 麦 稻 草 ,覆 膜 发 菌 。菌 丝恢 复 出
菇后 ,揭掉覆盖物 ,弓起薄膜 ,进行 2次出菇管理 ,还可 采收 2 ~3 潮 ,生物转化率可增加 1 0 0 % 以上 。 总之 , 在食用菌生产过程 中, 不仅要 掌握好生产技术 , 还要重视对食用菌病虫害的防控 。忽视防治 ,轻者影响菇 才能取得食用菌的高产与稳产 ,并获得好 的经济效益 。一
离石区平菇栽 培主要是依靠温室种植 ,在棉被覆盖条 若 有杂菌感染 的菌袋 ,应及时剔 出单 放。菌袋在 5~ 9月 件 下 ,夏天棚 内最高 温度为可 达 3 2 ℃,而冬天最低 温度 发 菌 时 , 应井字形摆放 , 一 般 不超 过 4 层。 ( 9) 夏 季 出菇 时 ,
为5 ℃ 。所 以 ,在 选 择 优 良品 种 时 ,必 须 考 虑 栽 培 季 节 , 防 止 菌袋 烧 菌 ,菌 袋摆 放 3 ~ 4层 ,不 能 过 高 。
勤喷 , 小 菇 体 上不 喷 , 阴雨 天 不 喷 。( 2 ) 随 着 子 实体 长大 , 棉壳 、阔叶木屑及各类农作物秸秆都可以用来栽 培平 可 向地面喷水 ,通风后 ,向空中喷水补湿。菇体成熟期 , 应适 当增加喷 水量 ,空气湿度 提高 9 5 % 左 右 ,可 直接 向 菇 ,要 求 新鲜 、干 燥 、无 霉 变 。棉 壳 营 养 丰 富 ,栽 培 时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