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商人》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威尼斯商人》语文教案优秀教案

人教版《威尼斯商人》语文教案优秀教案

人教版《威尼斯商人》语文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威尼斯商人》,了解莎士比亚的戏剧风格,掌握剧本的基本结构,提高阅读剧本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角色扮演、讨论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友谊、爱情、正义等主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了解剧本的基本结构,包括开场、发展、高潮、结局等部分。

2.理解剧本中的主要人物性格特点和关系。

3.分析剧本中的主题和寓意。

三、教学难点1.理解剧本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

2.分析剧本中的主题和寓意。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莎士比亚及其作品《威尼斯商人》。

2.学生分享自己对剧本的初步了解和疑问。

(二)剧本分析1.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分别扮演剧本中的角色,分析角色的性格特点和关系。

2.小组展示:每组选取一位代表,分享本组对角色的分析。

3.教师点评:对学生的分析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物性格和关系。

(三)主题探讨1.学生讨论剧本中的主题,如友谊、爱情、正义等。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主题的寓意,如友情的重要性、爱情的真谛、正义的必要性等。

(四)角色扮演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场景进行角色扮演。

2.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扮演角色,注意语言、动作、表情等方面。

3.小组展示:每组进行角色扮演,其他小组进行点评。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对剧本和人物进行评价。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学生的参与度、讨论积极性等。

2.作品评价:学生的角色扮演、分析报告等。

3.作业评价:学生对剧本的阅读和分析,以及对主题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了《威尼斯商人》这部剧本。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剧本中的主题和寓意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

同时,学生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对人物性格和关系的把握还需进一步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威尼斯商人》教案设计(精选14篇)

《威尼斯商人》教案设计(精选14篇)

《威尼斯商人》教案设计(精选14篇)《威尼斯商人》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的]认知要求:1)了解关于剧本的基本学问2)理解戏剧情节再戏剧构成中的地位和作用。

情感要求:1)了解夏洛克这个贪欲、阴险、冷酷、凶残的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和鲍西娅、安东尼奥等人物的情意深厚,见义勇为的人际关系,体现了的人文主义抱负。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把握戏剧的基础学问;理解戏剧情节再戏剧构成中的地位和作用。

难点:理解剧中人物的性格;了解通过剧本所表达的人文主义抱负。

[教学时数]四课时[教学方法]自学法、小组争论法、讲授法[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介绍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一生写了37个剧本,两首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

主要成就在戏剧方面6代表作有历史剧《亨利四利》、《亨利五世》,喜剧有《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悲剧有《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他的剧作反映了旧时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人文主义的社会政治思想。

二)介绍戏剧基础学问:1.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剧本不像小说、散文那样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要求时间、人物、情节、场景高度集中在舞台范围内。

小小的舞台上,几个人的表演就可以代表千军万马,走几圈就可以表现出跨过了万水千山,变换一个场景和人物,就可以说明到了一个全新的地方或相隔多少年之后……相隔千万里,跨越若干年,都可通过幕、场变换集中在舞台上呈现。

剧本中通常用“幕”和“场”来表示段落和情节。

“幕”指情节进展的一个大段落。

“一幕”可分为几场,“一场”指一幕中发生空间变换或时间隔开的情节。

剧本一般要求篇幅不能太长,人物不能太多,场景也不能过多地转换。

初学改编短小的课本剧,最好是写成精短的独幕剧。

2.反映现实生活的冲突要尖锐突出各种文学作品都要表现社会的冲突冲突,而戏剧则要求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里反映的冲突冲突更加尖锐突出。

由于戏剧这种文学形式是为了集中反映现实生活中的冲突冲突而产生的,所以说,没有冲突冲突就没有戏剧。

威尼斯商人课文课时教案最新7篇

威尼斯商人课文课时教案最新7篇

威尼斯商人课文课时教案最新7篇威尼斯商人课文课时教案篇一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恻隐、豁免、万恶不赦、遍稽群籍”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剧本知识,培养学生了解各种文艺表现形式的兴趣。

3、了解莎士比亚及其创作情况。

能力目标1、鉴赏波澜起伏的戏剧情节,把握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

2、认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把握夏洛克、鲍西娅的性格特征。

3、体会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个性化和丰富生动的特点,了解夸张、对比等戏剧技巧。

德育目标1、了解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学习安东尼奥友情至上、鲍西娅见义勇为的精神。

重点难点1、把握戏剧冲突,理解戏剧情节在戏剧构成中的地位和作用。

2、体会莎剧富于个性化、生动优美、文采斐然的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的浯言表达技巧。

教学方法一、导语设计世界著名的四大吝啬鬼形象是巴尔扎克《守财奴》中的葛朗台、莫里哀《悭吝人》中的阿巴贡、果戈理《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

夏洛克吝啬的表现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走进《威尼斯商人》去寻求答案。

聆听入境二、简介戏剧(一)戏剧基础知识:1、文献法2、复述法3、表演法4、讨论法Ppt课件音频文件1、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2、剧本的语言要表现人物性格3、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要尖锐突出(二)戏剧的分类:矛盾冲突的性质:悲、喜、正结构的繁简:独幕、多幕艺术手段:话、歌、舞题材反映的时代:现代、历史根据课下搜集的资料介绍、交流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圈点勾画生词和精妙好词。

学生交流词语积累情况:恻(ca)豁(hu?)癖(pī)凛(lǐn)腌赞(ā zā)稽(j)庖(páo)霖(lín)契(qì)铭(mìng)砥(dī)爵(ju?)怜悯(mǐn)磅(bàng)袒(tàn)诉讼(s?ng)刽子手(guì)钧裁:恭请作出决定。

万恶不赦:极端恶毒、罪恶多端而不容赦免。

九年级语文威尼斯商人优秀教案

九年级语文威尼斯商人优秀教案

九年级语文《威尼斯商人》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威尼斯商人》,使学生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作品,感受其独特的文学魅力。

2. 学生能够理解并分析剧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3. 学生能够理解剧中的主题思想,提高其审美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导学莎士比亚及其作品《威尼斯商人》。

2. 分析剧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夏洛克、安东尼奥、鲍西娅等。

3. 解析剧情发展,理解剧中主题思想的表达。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威尼斯商人》的剧情,掌握剧中主要人物形象。

2. 难点:深入分析剧中主题思想的内涵,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深入理解剧情和人物。

2. 使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人物形象为例,分析其性格特点。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互动交流,分享彼此的看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莎士比亚及其作品《威尼斯商人》。

2. 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剧情发展,引导学生关注主要人物。

3. 分组讨论,分析剧中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及其性格plexity。

4. 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5. 教师总结,深入解析《威尼斯商人》的主题思想。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课文,思考如何表现人物性格的plexity。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反馈,评价学生在理解剧情和人物方面的进步。

2. 通过小组讨论和代表分享,评估学生在互动交流和合作学习中的表现。

3. 通过课后作业和课程论文,考察学生对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及审美鉴赏能力的提升。

七、教学资源:1. 莎士比亚原著《威尼斯商人》文本。

2. 相关电影、电视剧版本的《威尼斯商人》片段。

3. 莎士比亚及其作品的研究论文和评论。

4. 人物性格分析的相关教学素材。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莎士比亚及其作品《威尼斯商人》,初识剧情和主要人物。

2. 第二课时:分组讨论,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特点及其性格复杂性。

初中语文教案《威尼斯商人》教案1初中三年级教案

初中语文教案《威尼斯商人》教案1初中三年级教案

教案一:《威尼斯商人》导入环节一、导入(5分钟)1.显示一张威尼斯城市的图片,让学生观察。

2.引导学生回忆《威尼斯商人》这个剧目的名称,问学生对该剧的了解程度。

3.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威尼斯城市的印象,并进行简单描述。

4.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你认为这个剧的故事会发生在哪个背景下?为什么?二、预测(1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一张海报纸,给出设定的时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对威尼斯的了解,预测该剧的故事情节,并用图画和文字表达出来。

三、引入(15分钟)1.展示学生预测的海报,并逐一询问每个小组的作品,并让其他小组进行点评,评选出最能代表剧情的作品。

2.通过学生的描述和小组点评,引导学生了解到《威尼斯商人》的故事情节。

3.给学生展示一幅威尼斯的河道的图片,并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这个城市有什么特点?有什么风景?2)威尼斯的河道对剧情有何作用?四、学习目标(5分钟)1.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威尼斯商人》的故事情节和背景。

五、小结(5分钟)1.提醒学生下节课需预习的内容:解读剧中人物角色及其性格特点。

六、作业(5分钟)1.布置作业: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教案二:《威尼斯商人》人物角色解读一、复习(10分钟)1.快速复习上节课内容,通过提问学生对《威尼斯商人》的故事情节和背景的理解程度。

二、导入(10分钟)1.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喜欢或嫌弃的人物,分析原因。

三、学习(30分钟)1.展示剧中的几个主要人物角色,简要介绍他们的姓名、职业和性格特点,并分析他们在剧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对故事情节的影响。

2.引导学生就每个人物的特点进行讨论和分析,并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同人物角色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四、归纳(10分钟)1.总结学生对每个人物角色的描述和分析,给出每个人物角色的特点和重要性。

2.让学生回答问题:你认为剧中哪个人物最有趣?为什么?五、小结(5分钟)1.提醒学生下节课需预习的内容:分析故事情节中的冲突和发展。

《威尼斯商人》教案

《威尼斯商人》教案

《威尼斯商人》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作品《威尼斯商人》的历史背景。

分析并理解剧中的主要人物、情节和主题。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戏剧表演技巧。

1.2 教学内容介绍莎士比亚和《威尼斯商人》的创作背景。

分析剧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夏洛克、安东尼奥、鲍西娅等。

探讨剧中的主题,如友谊、爱情、宗教、法律等。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策略2.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讨。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角色扮演和戏剧表演加深学生对剧情的理解。

利用对比分析法,引导学生思考剧中不同人物和主题的对比。

2.2 教学策略利用多媒体资源,如视频、音频和图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互动讨论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设计课后作业和实践活动,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第三章:教学安排与资源3.1 教学安排共计10个课时,每课时45分钟。

第一课时:介绍莎士比亚和《威尼斯商人》背景。

第二课时: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第三课时:探讨剧中主题。

后续课时:进行角色扮演和戏剧表演活动。

3.2 教学资源莎士比亚原著《威尼斯商人》。

相关多媒体资源,如电视剧、电影版本的《威尼斯商人》。

教学课件和教案。

第四章:教学评估与反馈4.1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讨论、角色扮演和戏剧表演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参与度。

利用课后作业和写作练习评估学生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定期进行小组讨论和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问题。

4.2 教学反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及时给予解答和指导。

定期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难。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第五章:教学拓展与延伸5.1 教学拓展组织学生进行戏剧表演,提高他们的表演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相关主题的研究,如莎士比亚的其他作品或者相关的历史背景。

5.2 教学延伸鼓励学生参与文学社团或者戏剧俱乐部,延伸学习兴趣。

推荐学生阅读其他相关的文学作品,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2023最新-《威尼斯商人》教案(4篇)

2023最新-《威尼斯商人》教案(4篇)

《威尼斯商人》教案(4篇)威尼斯的商人这一节课怎么教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4篇《威尼斯商人》教案,可以帮助到您,就是牛牛范文小编最大的乐趣哦。

《威尼斯商人》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了解本话剧戏剧矛盾及戏剧情节的构成。

2.培养学生改写剧本,理解剧本,表演剧本的能力。

3.掌握本文的主题思想。

4.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方式中央电视台“梦想剧场”节目形式三、教学方法:讨论法、课本剧四、教学内容与步骤1.教师导入。

你想做演员吗?你想做导演吗?“梦想剧场”让你梦想成真!2.投影“招聘启事”。

3.应聘导演陈词及答辩。

4.欣赏红、蓝双方演员的精彩课本剧表演。

5.请学生评委就双方的表现,从不同角度展开点评。

6.请评委公布比赛结果。

7.结束语。

感谢我们的演员,感谢我们的评委,真心祝愿大家在以后的人生路上,当好角色,演好自己的人生。

欢迎大家下次再到梦想剧场做客,再见!《威尼斯商人》教案篇二教学内容和步骤一、预习1.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威尼斯商人》。

注意与课文有关的情节内容。

2.自读课文,了解课文节选部分的内容。

二、导入新课1.导人新课。

2.介绍作者: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和欧洲最伟大的诗人、戏剧家。

他十三四岁时因家道中落,辍学谋生。

1586年前后,他离开家乡到伦敦谋生。

据说,他起初在剧院里打杂,为看戏的绅士们看管车马,后来进入剧团当雇佣演员。

1590年左右,他开始编写剧本,他的剧本很成功,地位也很快提高。

他一共写了两部叙事长诗,一部十四行诗集,37戏剧。

他的戏剧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成就,比较重要的有《亨利四世》《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莱特》《李尔王》《雅典的泰门》等。

三、介绍剧情梗概鲍西娅,一个富人的女儿,按照她父亲的遗嘱,她得到了三个盒子:一个金盒子,一个银盒子,还有一个铅盒子。

其中一个盒子里面装着她的画像,如果哪个男人选择了正确的盒子,那么她将嫁给那个男人。

《威尼斯商人》教案

《威尼斯商人》教案

《威尼斯商人》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作品《威尼斯商人》的历史背景。

分析并理解剧中的人物关系和冲突。

深入探讨剧本中探讨的道德、宗教、人性和社会问题。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莎士比亚和《威尼斯商人》的背景。

分析剧中的主要人物和他们的性格特点。

探讨剧本中的主题和象征意义。

引导学生思考剧本对现实社会的启示。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步骤2.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

利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互动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运用多媒体资源,如剧本朗读和演出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2 教学步骤引入课题,让学生阅读剧本,并自主分析人物关系和情节。

分组讨论,让学生深入探讨剧本中的道德和人性问题。

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剧中的情感和冲突。

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分析剧本对现实社会的启示。

第三章:教学评估与反馈3.1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讨论、小组报告和写作练习等方式评估学生的理解深度和思考能力。

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等互动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表达和合作能力。

3.2 教学反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出他们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提问和发表意见,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第四章:教学资源与材料4.1 教学资源剧本《威尼斯商人》文本。

与剧本相关的背景资料和学术文章。

剧本朗读和演出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4.2 教学材料学生分组讨论的指导材料。

角色扮演的活动方案和评分标准。

写作练习的题目和要求。

第五章:教学计划与时间安排5.1 教学计划安排适当的教学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阅读剧本和进行相关活动。

在每个教学阶段设置明确的目标和任务。

5.2 时间安排第一周:介绍莎士比亚和剧本背景,学生自主阅读剧本。

第二周:分组讨论剧本中的道德和人性问题。

第三周: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剧中的情感和冲突。

第四周: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分析剧本对现实社会的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关于剧本的基本知识。

2、理解戏剧情节再戏剧构成中的地位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赏析后再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莎剧中所体现的人文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掌握戏剧的基础知识,理解戏剧情节再戏剧构成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剧中人物的性格,了解作者通过剧本所表达的人文主义理想。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介绍作者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一生写了37个剧本,两首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

主要成就在戏剧方面,代表作有历史剧《亨利四利》、《亨利五世》,喜剧有《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悲剧有《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正剧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他的剧作反映了旧时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人文主义的社会政治思想。

二、介绍戏剧基础知识。

1、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剧本不像小说、散文那样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要求时间、人物、情节、场景高度集中在舞台范围内。

小小的舞台上,几个人的表演就可以代表千军万马,走几圈就可以表现出跨过了万水千山,变换一个场景和人物,就可以说明到了一个全新的地方或相隔多少年之后……相隔千万里,跨越若干年,都可通过幕、场变换集中在舞台上展现。

剧本中通常用“幕”和“场”来表示段落和情节。

“幕”指情节发展的一个大段落。

“一幕”可分为几场,“一场”指一幕中发生空间变换或时间隔开的情节。

剧本一般要求篇幅不能太长,人物不能太多,场景也不能过多地转换。

(初学改编短小的课本剧,最好是写成精短的独幕剧。

)2、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要尖锐突出各种文学作品都要表现社会的矛盾冲突,而戏剧则要求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里反映的矛盾冲突更加说,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

又因为剧本受篇幅和演出时间的限制,所以对剧情中反映的现实生活必须凝缩在适合舞台演出的矛盾冲突中。

剧本中的矛盾冲突大体分为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尾四部分。

演出时从矛盾发生时就应吸引观众,矛盾冲突发展到最激烈的时候称为高潮,这时的剧情也最吸引观众,最扣人心弦。

3、剧本的语言要表现人物性格剧本的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两个方面。

剧本的语言主要是台词。

台词,就是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包括对话、独白、旁白。

独白是剧中人物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时说的话;旁白是剧中某个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从旁侧对观众说的话。

剧本主要是通过台词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

因此,台词语言要求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简练明确,要口语化,要适合舞台表演。

舞台说明,又叫舞台提示,是剧本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剧本里的一些说明性文字。

舞台说明包括剧中人物表,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

这些说明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展开戏剧情节发展有一定的作用。

这部分语言要求写得简练、扼要、明确。

这部分内容一般出现在每一幕(场)的开端。

结尾和对话中间,一般用括号(方招号或圆括号)括起来。

三、故事梗概《威尼斯商人》以较强的对社会讽刺、批判的态度见称。

威尼斯富商安东尼奥为了成全好友巴萨尼奥的婚事,向犹太人高利贷者夏洛克借债。

由于安东尼奥货款给人从不要利息,并帮夏洛克的女儿私奔,怀恨在心的夏洛克乘机报复,佯装也不要利息,但若逾期不还要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一磅肉。

不巧传来安东尼奥的商船失事的消息,资金周转不灵,贷款无力偿还。

夏洛克去法庭控告,根据法律条文要安东尼奥履行诺言。

为救安东尼奥的性命,巴萨尼奥的未婚妻鲍细霞假扮律师出庭,她答允夏洛克的要求,但要求所割的一磅肉必须正好是一磅肉,不能多也不能少,更不准流血。

夏洛克因无法执行而败诉,害人不成反而失去了财产。

四、阅读课文,利用手中工具书及书上注释、注解,疏通课文内容。

五、布置作业: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一、概括剧情内容剧情冲突的焦点是围绕“一磅肉”进行的。

要不要“照约执行处罚”?夏洛克上场前,公爵与安东尼奥的一段对话,交代了夏洛克的凶恶,烘托了审判前的紧张气氛,预示着要有一场激烈的冲突。

这一段对话,也从侧面描写了夏洛克自私、阴险、残暴的性格特点。

来了夏洛克的讥讽、挖苦,而坚持要“照约处罚”,而且当场磨刀,准备动手,显示了夏洛克在法庭质对中的咄咄逼人之势和稳操胜券的得意之情,也表明了夏洛克不顾舆论和羞耻,孤注一掷,将冲突引向非丧人一命不可的高潮。

就在戏剧冲突发展到不可开交之时,鲍西娅上场,剧情有了转折。

她智慧超群,深谋远虑,发现了条约的漏洞,胸有成竹,用以逸待劳,欲擒放纵的办法,一步一步地将夏洛克引向陷井。

她先先劝夏洛克“慈悲一点",又拒绝了巴萨尼奥“把法律稍微变通一下”的要求,接着又让夏洛克明确表示了不答应三倍还钱的态度,再之后,则让夏洛克去请一位外科医生来替安东尼奥“堵住伤口”,“免得他流血而死”。

正当夏洛克神气活现,得意忘形,安东尼奥义无反顾地向巴萨尼奥告别,其他人也都陷于绝望时,鲍西娅抓住了“割肉不许流血”,割一磅肉不能相差“一丝一毫”这两个条件,使夏洛克陷于被动,把法律的惩罚统统加到了他身上。

虽然公爵饶恕了他的死罪,但他受到了失去财产的处罚。

在这一回合中,葛莱西安诺不断重复夏洛克赞扬鲍西娅是“但尼尔再世”;“是一个博学多才的法官”的话,这既是对鲍西娅聪明才智的由衷赞叹,也是对夏洛克的有力嘲讽,这正体现了喜剧所要表现的效果。

二、分角色扮演朗诵。

三、讨论结构课文是剧本《威尼斯商人》第四幕第一场(全剧共五幕),是全剧的高潮,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至“尚蒙延约,必然不辱使命。

敬祈钧裁。

”主要写夏洛克。

这部分以夏洛克出场为界又可分两层。

前一层通过公爵与安东尼奥的对话,侧面显示了夏洛克的冷酷、凶残的态度;后一层夏洛克登场,他坚持从还债失期人安东尼奥身上割肉,众人劝说、许愿、甚至谩骂,也不能使他改变,从而突出他的阴险、贪婪本质,这时冲突也愈趋激烈。

第二部分主要是写鲍西娅。

她假扮律师登场,使冲突解决有了转机。

她欲擒故纵,引发夏洛克坠人故意谋害公民的法网,夏洛克转为被动,受到惩罚。

四、快速阅读,讨论分析剧中各类人物性格1、在这场戏中,夏洛克给人的印象最深,和阿巴贡(法国剧作家莫里哀喜剧《悭吝人》,或译名为《吝啬鬼》)、葛朗台(法国作家巴尔扎克长篇小说《守财奴》,原译名为《欧也妮·葛朗台》) 泼留希金(俄国作家果戈里长篇小说《死魂灵》)一样成了世界文学作品最最有名的吝啬鬼形象。

夏洛克本是一位贪婪、吝啬、爱财如命的高利贷者,在一磅肉的诉讼中,他凶相毕露,杀气腾腾,连威尼斯最高长官也敢于句句顶辩,毫不退让,成了一个残忍、固执、冷酷无情的复仇者。

为了消灭对手,为了今后更大的利益,连视为生命的钱都可放弃,因此,他在法庭上的固执和残忍,实际上正是他唯利是图的本地走向失败,却自以为即将得逞,于是他对鲍西娅百般奉承,五次颂扬。

当他失败后,金钱又立即成了追求的主要目标,捞不到三倍赔款收回本钱也行,而一当他财产被宣布充公,他则哀叹道:“把我的生命连着财产一起拿去吧”,“你们夺去了我养家活命的根本,就是活活要了我的命。

”充分暴露了其嗜钱如命的本性。

2、鲍西娅、安东尼奥、巴萨尼奥等一组人物,是作者极力赞颂的。

安东尼奥这个从事海外贸易的年轻商人。

他借钱给人从不要利息,引起高利贷者夏洛克的仇恨。

安东尼奥甘愿冒割肉的危险向夏洛克借钱帮助自己的朋友巴萨尼奥。

他即将受到可怕的刑罚,却始终“默认”、“迎受”,继而要求“爽爽快快”地就刑,为了友谊“从容就死”,“死而无怨”。

巴萨尼奥为了救自己的朋友,甘愿丧失自己的一切。

鲍西娅更是祟尚正义,注重友情,她得知安东尼奥将遭厄运,立即全力以赴设法营救,尤其她的超群出众的才智在这场中更是得到了充分体现。

夏洛克:贪婪、吝啬、爱财如命、残忍、固执、冷酷无情鲍西娅:博学细心、果敢沉着、精明能干、足智多谋、落落大方、善良仁慈,崇尚正义、注重友情安东尼奥:慷慨助人、见义勇为、重情重义,但面对尖锐的斗争形式不能斗争、不会斗争,表现其软弱、妥协的一面。

巴萨尼奥:见义勇为、重情重义,但不懂得斗争策略,表现得较软弱。

五、布置作业第三课时一、归纳主题思想剧本第四幕第一场通过夏洛克与安东尼奥的矛盾冲突,揭露了封建资产阶级高利贷心狠手辣、贪婪冷酷的阶级本质;同时颂扬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人与人之间的深情厚意,轻利重义的道德思想。

二、分析戏剧艺术特色。

1、在矛盾冲突中展开情节,塑造形象冲突是戏剧的基础,无论是突出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的发展,生活本质的揭示,主题的表现,均需要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展开。

《威尼斯商人》是第四幕第一场,主要描写威尼斯法庭审判“一磅肉”案件的经过,是全剧的高潮。

故事的三条线索:一条是鲍西娅选亲,巴萨尼奥选中铅匣子与鲍西亚结成眷属;一条是夏洛克的女儿杰西卡与安东尼奥的友人罗伦佐的恋爱和私奔;还有一条是主线,即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为了帮助巴萨尼奥成婚,向高利贷者犹太人夏洛克借款三千元而引起的“割一磅肉”的契约纠纷。

三条线至此会合到一起,主要人物全部登场,戏剧冲突的双方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的交锋,最后形成紧张而尖锐的转机性冲突,越激烈。

剧本通过公爵、巴萨尼奥、葛莱西安诺三人从劝到骂,态度一个比一个严厉,夏洛克反驳也越来越厉害,而且显然占了上风,使剧情有层次地推进到高潮。

鲍西娅上场,在要不要照约执行处罚问题上,事情似乎会按夏洛克的意向发展,夏洛克兴高采烈。

安东尼奥向朋友告别。

就在这时,剧情急转直下,鲍西娅的“照约执行”竞使夏洛克陷入绝境。

恶人终于受到惩罚,在这场尖锐的戏剧冲突中,夏洛克这个贪婪、残忍、凶狠的剥削者的形象,也鲜明生动地刻画出来了。

鲍西娅的智慧、勇敢沉着的性格特征也得到了充分地体现。

这种大开大合,曲折有致的情节安排,显示了作品的极高艺术水平。

2、塑造了个性鲜明的典型人物作者塑造人物形象时决不是当作某种概念进行图解,而是在紧张激烈地戏剧冲突中,通过行动和语言来刻画。

围绕一磅肉的诉讼,每个人都投入这一纠葛,都用自己的语言、行动—参加斗争。

从而表现出各自的个性。

夏洛克贪婪残忍,鲍西娅的聪明机智,安东尼奥的侠义豪爽都写得栩栩如生。

即使次要人物,个性也很鲜明,如稳重慈祥的公爵、暴躁易怒的葛莱西安诺,也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3、丰富生动的语言这一场法庭审判,在激烈争辩中表现出作品语言的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符合每个人的身分和性格。

例如夏洛克的语言就很有特色,他一张嘴巴对付好几个人,语言很有争辩性,又讲究严密的推理,有时用反语加强语气,有时有冷嘲热讽迫使对方无言以对。

他词锋逼人,表现他的的者于世故,心肠歹毒,一旦得手,便置人于死地的那种洋洋自得心理。

鲍西娅上场,他立即献上甜蜜蜜的颂辞;判决之后,又句句不离钱。

其他人物语言也各有特色,如公爵的委婉耐心,葛莱西安诺的暴躁易怒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