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商人(节选)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威尼斯商人》(节选)教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威尼斯商人》(节选)教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威尼斯商人》(节选)教案一. 教材分析《威尼斯商人》(节选)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通过讲述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和犹太商人夏洛克之间的借贷纠纷,以及聪明机智的律师鲍西娅的介入,展现了友谊、爱情和正义的力量。

本文具有深刻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二. 学情分析初三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和阅读理解能力,但对于文言文的理解还需加强。

学生在学习本文时,可能对一些古代文化背景、专有名词和成语的理解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体会文章的内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了解古代文化背景、专有名词和成语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学会根据语境推断词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友谊、爱情和正义的力量,培养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多元文化,拓宽视野。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难点:理解古代文化背景、专有名词和成语的含义;学会根据语境推断词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阅读体验。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探究欲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比较阅读法:将课文与其他相关作品进行比较,提高阅读鉴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古代文化背景,提炼教学要点。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课文大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背景和故事情节,激发学生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关注朗读技巧和情感表达。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威尼斯商人(节选)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威尼斯商人(节选)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威尼斯商人(节选)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文学鉴赏素养。

3. 学习课文中的词汇和语法,扩展词汇量。

4. 培养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1.2 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阅读并理解威尼斯商人(节选)的内容。

2. 人物分析:分析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包括商人、安东尼奥、夏洛克等。

3. 情节理解:理解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包括商人借款、合约签订、夏洛克的要求等。

4. 词汇学习:学习课文中的新词汇,如“威尼斯”、“商人”、“合约”等。

第二章:教学步骤与方法2.1 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的课文学习,复习相关知识。

2. 提问学生对威尼斯商人的了解,激发学习兴趣。

2.2 课文阅读1. 分组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魅力。

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思考问题。

2.3 人物分析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2. 分享讨论结果,进行全班交流。

2.4 情节理解1. 学生分组讨论,理解课文中的故事情节。

2. 分享讨论结果,进行全班交流。

2.5 词汇学习1. 教师讲解新词汇,解释词义和用法。

2. 学生练习使用新词汇,进行口语表达。

第三章:教学评价与反馈3.1 课堂提问1. 教师提问学生关于课文内容、人物分析和情节理解的问题。

2. 学生回答问题,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3.2 小组讨论1. 教师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口语表达能力。

2. 学生分享讨论结果,教师给予评价和反馈。

3.3 课后作业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课文内容和词汇。

2. 学生完成作业,教师进行批改和评价。

第四章:教学拓展与延伸4.1 角色扮演1.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分配,准备进行角色扮演。

2. 学生表演课文中的场景,展示自己对人物和情节的理解。

4.2 文学鉴赏1. 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文学鉴赏,分析文学特色和表达手法。

《威尼斯商人(节选)》莎士比亚 初中语文课教案

《威尼斯商人(节选)》莎士比亚 初中语文课教案

课程名称: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节选解读年级:初中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了解莎士比亚及其文学作品背景。

理解《威尼斯商人》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分析文本中的重要场景和主题。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威尼斯商人》的节选文本。

主要情节和人物。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莎士比亚戏剧的语言和结构。

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中的主题和人物性格。

教材准备:《威尼斯商人》的节选文本。

板书或电子白板。

PPT或投影仪。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步:导入(10分钟)通过提问或展示莎士比亚的照片,引入话题,让学生了解莎士比亚及其文学作品。

第二步:了解《威尼斯商人》(15分钟)介绍《威尼斯商人》的背景和情节。

简要介绍本节课要解读的节选文本。

第三步:阅读和分析文本(20分钟)分段阅读并解释文本,帮助学生理解戏剧的语言和对话。

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包括什么冲突和问题在故事中出现。

第二课时第四步:角色扮演与讨论(20分钟)分配角色,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重新演绎文本中的场景和对话。

在角色扮演后,展开讨论,学生分享他们的观点和对人物性格的理解。

第五步:主题和意义(20分钟)讨论文本中的主题和情感,引导学生思考莎士比亚想要传达的信息。

引导学生思考文本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讨论相关的价值观念。

第六步:总结与展示(10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文本中的主题和情节,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对文本的理解和思考。

拓展活动:鼓励学生阅读更多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或者观看相关的戏剧表演。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戏剧表演或文学作品鉴赏比赛,以展示他们的戏剧才华和文学鉴赏能力。

这个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节选文本,深入分析戏剧的情节和主题,并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需要进行调整,以确保教学效果。

《威尼斯商人(节选)》教案

《威尼斯商人(节选)》教案
写作练习
布置与课文相关的写作任务,如读后感、人物分析等,培养学生的写 作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课后拓展阅读
推荐阅读莎士比亚其他经 典作品
如《哈姆雷特》、《奥赛罗》 等,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莎士 比亚的文学风格和思想内涵。
相关主题阅读
推荐学生阅读与课文主题相关 的文学作品或非虚构作品,如 关于人性的探索、道德与法律 的冲突等,帮助学生拓展视野 和思考角度。
05
作业与拓展
课堂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
根据课程内容,布置相关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点,提高理解 和应用能力。
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针对课文中的主题、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 进行深入探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角色扮演
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通过表演深入理解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 提高学生的表演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剧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引 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 生观。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 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
02
教学内容与步骤
背景介绍
时代背景
介绍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包括社会政治环境、经济发展状况和 文化氛围等,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思想。
作者介绍
简要介绍作者莎士比亚的生平、创作特点和文学地位,让学生了 解作品背后的创作力量。
文学评论与赏析
提供一些文学评论和赏析资料 ,指导学生如何深入分析和评 价文学作品,培养他们的文学 批评能力。
跨学科阅读
推荐学生阅读与文学相关的其 他学科书籍,如心理学、历史 学、哲学等,帮助学生从多角 度理解文学作品和现实世界。
06
教学资源与工具
教学资料
教材
《威尼斯商人(节选)》原文及注释

2023最新-《威尼斯商人》教案(4篇)

2023最新-《威尼斯商人》教案(4篇)

《威尼斯商人》教案(4篇)威尼斯的商人这一节课怎么教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4篇《威尼斯商人》教案,可以帮助到您,就是牛牛范文小编最大的乐趣哦。

《威尼斯商人》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了解本话剧戏剧矛盾及戏剧情节的构成。

2.培养学生改写剧本,理解剧本,表演剧本的能力。

3.掌握本文的主题思想。

4.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方式中央电视台“梦想剧场”节目形式三、教学方法:讨论法、课本剧四、教学内容与步骤1.教师导入。

你想做演员吗?你想做导演吗?“梦想剧场”让你梦想成真!2.投影“招聘启事”。

3.应聘导演陈词及答辩。

4.欣赏红、蓝双方演员的精彩课本剧表演。

5.请学生评委就双方的表现,从不同角度展开点评。

6.请评委公布比赛结果。

7.结束语。

感谢我们的演员,感谢我们的评委,真心祝愿大家在以后的人生路上,当好角色,演好自己的人生。

欢迎大家下次再到梦想剧场做客,再见!《威尼斯商人》教案篇二教学内容和步骤一、预习1.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威尼斯商人》。

注意与课文有关的情节内容。

2.自读课文,了解课文节选部分的内容。

二、导入新课1.导人新课。

2.介绍作者: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和欧洲最伟大的诗人、戏剧家。

他十三四岁时因家道中落,辍学谋生。

1586年前后,他离开家乡到伦敦谋生。

据说,他起初在剧院里打杂,为看戏的绅士们看管车马,后来进入剧团当雇佣演员。

1590年左右,他开始编写剧本,他的剧本很成功,地位也很快提高。

他一共写了两部叙事长诗,一部十四行诗集,37戏剧。

他的戏剧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成就,比较重要的有《亨利四世》《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莱特》《李尔王》《雅典的泰门》等。

三、介绍剧情梗概鲍西娅,一个富人的女儿,按照她父亲的遗嘱,她得到了三个盒子:一个金盒子,一个银盒子,还有一个铅盒子。

其中一个盒子里面装着她的画像,如果哪个男人选择了正确的盒子,那么她将嫁给那个男人。

《威尼斯商人(节选)》教学设计1+优质公开课统编

《威尼斯商人(节选)》教学设计1+优质公开课统编

《威尼斯商人(节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莎士比亚的生平及作品;了解剧本、剧情;2、在戏剧冲突中认识夏洛克和与之对立的鲍西娅、安东尼奥等人物的性格特点。

3、感知戏剧冲突逐层展开的过程,培养对戏剧文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感知夏洛克、安东尼奥、鲍西娅等人物的性格特点,了解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

教学准备提前预习课文。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教时一、简介戏剧文学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戏剧文学,即剧本,是舞台演出的基础,是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戏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戏剧文学必须具备的特点:1、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的原则。

戏剧演出有舞台条件和演出时间的限制,因此,剧本篇幅不能过长,人物不能过多,场景变换不能过于频繁,戏剧情节必须在高度集中的场面和场景中展开。

戏剧文学不像小说那样,可以不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必须突出主要事件,而把次要的推到幕后。

2、剧本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戏剧是通过表现矛盾冲突来展开情节和塑造人物的,并且要以矛盾冲突作为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

因此,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

各种文学作品都要表现社会的矛盾冲突,戏剧则要求表现得更集中,更突出。

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戏剧文学,总是集中地反映了社会生活中的某种矛盾。

戏剧冲突是社会矛盾的反映,有它一定的发展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构成了剧本的情节结构。

一般地说,剧本的情节结构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

3、剧本主要靠人物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性格。

在戏剧文学中,故事的发展、人物性格的揭示,以及剧作家对人物事件的评价和态度,一般都依靠人物的对话来完成。

因此戏剧文学语言的特点,一是要求高度的个性化和充分的表现力;二是要求精练、含蓄,便于激发人们的想像;三是要求明朗动听,琅琅上口,清亮入耳。

二、简介作者莎士比亚(1564~1616) 英国著名戏剧家和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最光辉的代表之一。

语文教案威尼斯商人(节选)教学教案

语文教案威尼斯商人(节选)教学教案

《威尼斯商人》(节选)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的背景及文学价值;(2)能够分析人物性格,理解剧中的主题思想;(3)能够把握剧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剧本;(2)通过表演、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3)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培养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人类美好情感的追求和尊重;(2)培养学生对友情、爱情、正义等价值观的认同;(3)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剧本情节的理解和分析;(2)人物性格的把握;(3)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的鉴赏。

2. 教学难点:(1)莎士比亚时代英语与现代英语的差异;(2)剧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情感纠葛;(3)对剧中深层次主题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剧本背景、人物关系、情节发展等;2.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剧本,理解情节和人物;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分析人物性格和主题思想;4. 表演法:学生表演剧本片段,提高表达能力和创造力;5. 赏析法:分析剧本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读剧本,了解剧本背景,准备相关讲解材料;2. 学生准备:预习剧本,了解人物关系,初步理解情节;3. 教学设施:多媒体设备、投影仪、剧本副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莎士比亚及其作品《威尼斯商人》,激发学生兴趣;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剧本,理解情节和人物;3. 讲解剧本:讲解剧本背景、人物关系、情节发展等;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人物性格和主题思想;5. 表演展示:学生表演剧本片段,展示学习成果;6. 赏析分析:分析剧本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7.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拓展学习。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中的参与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威武的威尼斯商人(节选)教案

威武的威尼斯商人(节选)教案

威武的威尼斯商人(节选)精选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威武的威尼斯商人》的兴趣。

2. 帮助学生了解威尼斯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威尼斯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引导学生阅读《威武的威尼斯商人》的节选。

教学步骤:1. 向学生介绍威尼斯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包括威尼斯的地理位置、建筑风格、贸易和海洋霸权等。

2. 分发《威武的威尼斯商人》的节选文本,让学生阅读。

3. 讨论威尼斯商人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阅读文本时的反应和参与度。

2. 收集学生的讨论意见和观点。

第二章:威尼斯商人的角色和形象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威尼斯商人在故事中的角色和形象。

2. 培养学生的文学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威尼斯商人在故事中的角色和形象。

2. 引导学生对商人的行为和决策进行思考和讨论。

教学步骤:1. 与学生一起分析威尼斯商人在故事中的角色和形象,包括他们的商业智慧、社会地位和道德观念等。

2. 引导学生对商人的行为和决策进行思考和讨论,例如商人之间的竞争和合作,以及他们对金钱和权力的追求。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分析和讨论能力。

2. 收集学生的观点和见解。

第三章:威尼斯商人的商业智慧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威尼斯商人的商业智慧。

2. 培养学生的经济学和商业知识。

教学内容:1. 探讨威尼斯商人的商业智慧和策略。

2. 引导学生了解商业决策和经济效益。

教学步骤:1. 与学生一起探讨威尼斯商人的商业智慧和策略,例如他们的市场调研、风险管理和创新思维等。

2. 引导学生了解商业决策和经济效益,例如商人如何权衡风险和回报,以及他们如何适应市场变化。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收集学生的观点和见解。

第四章:威尼斯商人的社会地位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威尼斯商人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

2. 培养学生的社会历史知识。

教学内容:1. 分析威尼斯商人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威尼斯商人( 节选) 教学设计
《威尼斯商人》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是一部具有讽刺性的喜剧。

大约作于1596~1597年。

以下是带来威尼斯商人( 节选)教学设计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学设想课文是节选部分,故事情节并不很复杂,很容易弄懂,《威尼斯商人》教学设计4。

同时,人物个性相当鲜明,语言个性化,很有感染力。

因此,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迅速把握故事的情节,同时多朗读,加以适当的表演,在表演中品味人物的性格特征,体会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并初步学习写作戏剧评论。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请参照“教学设计(A) ”。

二、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基本内容
1 .学生默读全文。

2 .指名学生简要复述课文的基本内容,如果能作初步评价更好。

只是对于评价正确与否,应当存疑。

3 .解决字词。

(1) 为疑难字词正音。

恻隐豁免癖性告禀簌簌中流砥柱
(2) 学生自行摘抄文中用得精妙或需要掌握的词语、句子。

主要有如下词
语:
不近人情墓志铭折衷是非调剂
凛然生畏签署饶恕施与
三、学生表演
1 ,要求学生在课前就作好准备。

按照课文人物的安排,七个人分别扮演夏洛克、公爵、安东尼奥、巴萨尼奥、葛莱西安诺、尼莉莎、鲍西娅,一人读剧本说明语言,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威尼斯商人》教学设计4》。

要求学生课前分好组,揣摩体会,准备表演。

2 .学生表演。

要求学生每表演一组后,进行恰当的评论,再进行下一组的表演。

3 .学生讨论:谈谈自己对夏洛克、鲍西娅、安东尼奥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的理解。

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文中相应的片段加以印证。

有关人物的分析请参照“教学设计(A) ”。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品味人物语言
1 .要求学生从安东尼奥、鲍西娅、夏洛克等人物中选取一个人物的语言加以体会,说一说:莎士比亚的戏剧其语言有什么特色
2 .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因为是一部喜剧,戏剧语言相当的诙谐,如夏洛克和巴萨尼奥所说的话语。

这也是一部诗剧,语言又非常优美,富有情感,如鲍西娅劝说夏洛克要慈悲一点的那段话。

同时,注意了多
种修辞方法的运用,比喻、对偶、排比等随处可见,更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二、学习评论戏剧
1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阅读知识短文《戏剧的阅读》,强调其中的知识重点,并补充一些重点的戏剧知识。

2 .指导学生写作戏剧评论。

要求学生自选角度,自选内容,写一篇有关本文的戏剧评论,能写多少写多少,不求篇幅长,只求内容精当。

可以是评论戏剧个性化的语言,也可以是评论其中的一个人物,还可以评论戏剧的情节结构等。

鼓励学生合理地求异创新,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

3 .指名学生朗读自己所写的评论。

学生朗读后,教师引导学生相互评论,逐步把握这种评论的写作要领和思维角度。

4 .如果条件允许,教师介绍一些权威的评论,供学生参考,为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写作蓝本。

三、布置作业
课外自行阅读《威尼斯商人》全剧。

一、品味人物语言
1 .要求学生从安东尼奥、鲍西娅、夏洛克等人物中选取一个人物的语言加以体会,说一说:莎士比亚的戏剧其语言有什么特色?
2 .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因为是一部喜剧,戏剧语言相当的诙谐,如夏洛克和巴萨尼奥所说的话语。

这也是一部诗剧,语言又非常优美,富有情感,如鲍西娅劝说夏洛克要慈悲一点的那段话。

同时,注意了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比喻、对偶、排比等随处可见,更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二、学习评论戏剧
1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阅读知识短文《戏剧的阅读》,强调其中的知识重点,并补充一些重点的戏剧知识。

2 .指导学生写作戏剧评论。

要求学生自选角度,自选内容,写一篇有关本文的戏剧评论,能写多少写多少,不求篇幅长,只求内容精当。

可以是评论戏剧个性化的语言,也可以是评论其中的一个人物,还可以评论戏剧的情节结构等。

鼓励学生合理地求异创新,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

3 .指名学生朗读自己所写的评论。

学生朗读后,教师引导学生相互评论,逐步把握这种评论的写作要领和思维角度。

4 .如果条件允许,教师介绍一些权威的评论,供学生参考,为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写作蓝本。

三、布置作业课外自行阅读《威尼斯商人》全剧。

【教学设想】课文是节选部分,故事情节并不很复杂,很容易弄懂。

同时,人物个性相当鲜明,语言个性化,很有感染力。

因此,在教学时,可
以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迅速把握故事的情节,同时多朗读,加以适当的表演,在表演中品味人物的性格特征,体会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并初步学习写作戏剧评论。

【教学时数】
总计2 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课文内容理解)
一、导入新课
二、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基本内容
1 、学生默读全文。

2 、指名学生简要复述课文的基本内容,如果能作初步评价更好。

3 、解决字词。

三、学生表演
1 、要求学生在课前就作好准备。

按照课文人物的安排,七个人分别扮演夏洛克、公爵、安东尼奥、巴萨尼奥、葛莱西安诺、尼莉莎、鲍西娅,一人读剧本说明语言。

要求学生课前分好组,揣摩体会,准备表演。

2 、学生表演:
要求学生每表演一组后,进行恰当的评论,再进行下一组的表演。

3 、学生讨论:谈谈自己对夏洛克、鲍西娅、安东尼奥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的理解。

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文中相应的片段加以印证。

四、再读课文,复习巩固
第二课时(课文内容理解,作业练习)
一、导入新课
二、品味人物语言
1 、要求学生从安东尼奥、鲍西娅、夏洛克等人物中选取一个人物的语言加以体会,说一说:莎士比亚的戏剧其语言有什么特色
2 、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因为是一部喜剧,戏剧语言相当的诙谐,如夏洛克和巴萨尼奥所说的话语。

这也是一部诗剧,语言又非常优美,富有情感,如鲍西娅劝说夏洛克要慈悲一点的那段话。

同时,注意了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比喻、对偶、排比等随处可见,更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三、学习评论戏剧
1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阅读知识短文《戏剧的阅读》,强调其中的知识重点,并补充一些重点的戏剧知识。

2 、指导学生写作戏剧评论
要求学生自选角度,自选内容,写一篇有关本文的戏剧评论,能写多少写多少,不求篇幅长,只求内容精当。

可以是评论戏剧个性化的语言,也可以是评论其中的一个人物,还可以评论戏剧的情节结构等。

鼓励学生合理地求异创新,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

3 、指名学生朗读自己所写的评论。

学生朗读后,教师引导学生相互评论,逐步把握这种评论的写作要领和思维角度。

4 、如果条件允许,教师介绍一些权威的评论,供学生参考,为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写作蓝本。

四、复述课文内容,复习巩固
五、布置课外作业课外自行阅读《威尼斯商人》全剧。

六、作业练习
1 、本文生字词听写积累。

2 、本课是一部诗剧,文中语言既个性化又优美生动,富有情感。

试摘抄一例,并简要品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