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寒假作业3
高二化学寒假作业试题3-4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寒假作业试题3-4第三天化学作业1. 已知25℃、101 kPa时:4Al(s)+3O2(g)===2Al2O3(s),ΔH=-2 834.9 kJ·mol-1;4Al(s)+2O3(g)===2Al2O3(s),ΔH=-3 119.1 kJ·mol-1。
已知该题中Al与O2的反应中ΔH=-2 834.9 kJ·mol -1表示的意义为4 mol Al(s)与3 mol O2(g)反应,生成2 mol Al2O3(s)放出的能量为2 834.9 kJ。
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B.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高,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C.O3比O2稳定,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D.O2比O3稳定,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2. 下列事实能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来解释的是 ( )A.镁和锌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镁产生H2的速率快B.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NO2,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C.用加热的方法可以将水中溶解的O2和N2赶出D.面粉加工厂内充满粉尘,遇火易发生爆炸3. 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锌、铜、CuSO4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质量减轻,正极质量增加B.在铁、铝、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电子由铁片通过导线流向铝片C.在锌、铜、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当电池工作时,硫酸根离子向正极移动D.在镁、铝、稀NaOH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镁是负极,铝是正极4. 下列装置能形成原电池且灵敏电流计发生偏转的是 ( )5. (多选)反应C(s)+H2O(g)===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 )A. 增加C的量B. 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C. 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D. 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增大6. 有a、b、c、d四个金属电极,有关的反应装置及部分反应现象如下:家长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 签字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装置部分实验现象 a 极质量减小b 极质量增加 b 极有气体产生c 极无变化 d 极溶解c 极有气体产生 电流从a 极流向d 极 A. a>b>c>d B. b>c>d>a C. d>a>b>c D. a>b>d>c7. 氢镍电池是近年开发出来的可充电电池,它可以取代会产生污染的铜镍电池。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化学寒假作业3《化学》.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人教版2016年高二化学寒假作业3《化学》选修4一、选择题(本题共7道小题)1.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催化剂能改变该反应的焓变C.催化剂能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D.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一定能发生化学反应②普通分子间的碰撞有时也能发生化学反应③活化分子比普通分子具有较高的能量④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⑤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过程⑥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活化分子有合适取向时的有效碰撞.A.①③④⑤ B.②③⑥ C.③④⑤⑥ D.②④⑤3.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A.加热B.不用稀硫酸,改用98%的浓硫酸C.滴加少量CuSO4溶液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4.改变下列条件,一定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A.增加反应物的量 B.增大压强C.加热 D.加酶5.盐酸和KHCO3反应时,能使反应的最初速率明显加快的是()A.将盐酸用量增加一倍B.盐酸的浓度增加一倍,用量减半C.温度降低到25度D.增加KHCO3粉末的量6.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甲醇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发生如下反应:2CH3OH(g) CH3OCH3(g)+H2O(g) △H=-25kJ·mol-1A. 2mol甲醇参加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5kJB. 浓硫酸在反应中只作催化剂C. 2υ(CH3OH)=υ(CH3OCH3)D. 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均可加快反应速率7.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C02和H2,发生反应:CO2(g)+H2(g)HCOOH(g),测得平衡体系中C02的百分含量(CO2%)与反应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物理量中,a点大于b点的是①正反应速率②逆反应速率③HCOOH(g)的浓度④对应温度时的平衡常数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填空题(本题共3道小题)8.反应A(g)+B(g)C(g)+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是反应(填“吸热”、“放热”).(2)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填“增大”、“减小”、“不变”),原因是(3)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对反应热是否有影响?(填“有”、“无”),原因是.(4)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和E2的变化是:E1,E2(填“增大”、“减小”、“不变”).9.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反应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2)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氢气生成速率的原因是;(3)要加快上述实验中气体产生的速率,还可采取的措施有、(答两种);实验混合溶液A B C D E F4mol•L﹣1 H2SO4/mL 30 V1 V2 V330 V5饱和CuSO4溶液/mL 0 0.5 2.55 V620H2O/mL V7V8 V9 V1010 0(4)为了进一步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Zn粒的反应瓶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①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V1= ,V6= ,V9= ;②该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当加入少量CuSO4溶液时,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但当加入的CuSO4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请分析氢气生成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10.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3 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CO(g)+ 2H2(g) CH3OH(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高二】高二化学上册寒假作业答案

【高二】高二化学上册寒假作业答案高二化学上册寒假作业答案高二寒假作业第1次1.⑴3no2(g)+2h2o(l)=2hno3(aq)+no(g),δh=-1385kj/mol⑵fe2o3(s)+3co(g)==2fe(s)+3co2(g)δh=-24.8kj/mol⑶hgo(s)=hg(l)+1/2o2(g)δh=+90.7kj/mol⑷b2h6(g)+o2(g)==b2o3(s)+h2o(l)δh1=-649.55kj/mol2.⑴226.7kj/mol⑵-628.8kj/mol3.略。
4.⑴ 该装置略为阳极ag-e-→ Ag+阴极Ag++e-→ 银⑵阳极cu-2e-→cu2+阴极cu2++2e-→cu0.64g5.省略6.a高二第二次寒假作业答案:78.负极fe-2e-→fe2+正极o2+2h2o+4e-→4oh-2fe+o2+2h2o→2fe(oh)24fe(oh)2+o2+2h2o→4fe(oh)29⑵>⑴>⑶>⑷10.2o2-4e-o2↑al3++3e-→al2al2o3==4al+3o2↑11.(1)h2+2oh-→2h2o+2e-(2)o2+4h++4e-→2h2o12、(1)正、负(2)紫色移到d(3)4oh-→o2+2h2o+4e2h2o+2e-→h2+2oh(4)是的,氢氧燃料电池形成了。
高二寒假作业第3次1.当焓变和熵变的影响相同时,如果反应是放热反应和熵增反应,则反应必须是自发的;当焓变和熵变的影响相反时,如果它们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则可能是焓变对反应方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的反应为熵变反应,碳酸氢钠分解为熵增反应。
3.反应可以自发进行。
△h-t△s=-17.53kj/mol<04.变深逆向5.(1)可采取的措施包括:降低反应温度、降低压力、及时从反应系统中除去C或D、向反应系统中加入B等。
6.k=1.0co的转化率是60%,h2o的转化率是40%7.(1)初始状态不是化学平衡状态。
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寒假作业3(含答案)

高中化学作业3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18小题)1. 下列酸溶液的pH相同时,其物质的量浓度最小的是( )A. H2SO4B. H2SO3C. CH3COOHD. HNO32. 25 ℃时,在0.01 mol·L-1的硫酸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浓度是( )A. 5×10-13 mol·L-1B. 0.02 mol·L-1C. 1×10-7 mol·L-1D. 1×10-12 mol·L-13. 下列事实:①明矾可作净水剂;②NaHSO4水溶液呈酸性;③Na2SiO3、Na2CO3,NaAlO2等溶液不能贮存在带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中;④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混合施用;⑤加热能使纯碱溶液去污能力增强;⑥配制FeCl3溶液,需用浓盐酸溶解FeCl3固体;⑦NH4F 溶液不能用玻璃瓶盛放;⑧泡沫灭火器反应原理。
其中与盐类水解有关的是( ) A. 全部 B. 除⑦以外C. 除②以外D. 除④⑥以外4. 相同温度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3和Na2CO3的两种溶液中,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 <<1B. <<1C. ≥>1D. >>15. 常温下,有关物质的溶度积如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温度下,除去NaCl溶液中的MgCl2杂质,选用NaOH溶液比Na2CO3溶液效果好B. 该温度下,除去NaCl溶液中的CaCl2杂质,选用NaOH溶液比Na2CO3溶液效果好C. 该温度下,向含有Mg2+、Fe3+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当两种沉淀共存且溶液的pH=8时,c(Mg2+)∶c(Fe3+)=2.125×1021D. 该温度下,将适量的Ca(OH)2固体溶于100 mL水中,刚好达到饱和[c(Ca2+)=1.054×10-2mol·L-1],若保持温度不变,向其中加入100 mL 0.012 mol·L-1的NaOH 溶液,则该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6. 在溶液中有浓度均为0.01 mol·L-1的Fe3+、Cr3+、Zn2+、Mg2+等离子,已知:25 ℃时,K sp[Fe(OH)3]=4.0×10-38,K sp[Cr(OH)3]=7.0×10-31,K sp[Zn(OH)2]=1.0×10-17,K sp[Mg(OH)2]=1.8×10-11。
高二寒假作业 化学(三) Word版含答案

【原创】高二化学寒假作业(三)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2.已知25℃、101kpa条件下:(1)4Al(s)+3O2(g)═2Al2O3(s);△H=﹣2834.9kJ•mol﹣1(2)4Al(s)+2O3(g)═2Al2O3(s);△H=﹣3119.1KJ•mol﹣13.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A)=0.45mol/(L•s)②v(B)=0.6mol/(L•s)③v(C)=0.4mol/(L•s)④v(D)=0.45mol/(L•s)4.一定温度下,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2SO3(g),达到平衡时,n(SO2):n(O2):n(SO3)=2:3:4.保持温度不变,缩小容器体积,反应再次达到平衡时,O2和SO3的物质的量分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6.氢氟酸为弱酸.250C时将0.1mol•L﹣1的HF加水不断稀释,下列表示的量保持不变的是()①n(H+);②c(H+)•c(OH﹣);③c(OH﹣)+c(F﹣);④⑤.7.T℃时,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反应过程中A、B、C浓度变化如图(Ⅰ)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B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Ⅱ)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二.填空题(共3小题)8.一定量饱和FeCl3溶液进行如下实验:(1)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FeCl3的水解程度_________(填“增强”、“减弱”或“不变”);(2)将溶液加热蒸干,并灼烧,最后得到的固体是_________(写化学式);(3)FeCl3溶液中通入HCl气体,溶液的pH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FeCl3的水解程度_________(填“增强”、“减弱”或“不变”);(4)向FeCl3溶液中加入适量Na2C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9.某小组按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铁的吸氧腐蚀.完成下列填空:(1)图2 是图1所示装置的示意图,在图2的小括号内填写正极材料的化学,在方括号内用箭头表示出电子流动的方向.(2)写出正、负极反应的方程式.正极:_________,负极:_________.(3)按图1装置实验,约8分钟才看到的导管中液柱上升,下列措施可以更快更清晰地观察到液柱上升的是_________.a.用纯氧气代替具支试管内的空气b.用食盐水浸泡过的铁钉再蘸取铁粉和炭粉的混合物c.用毛细尖嘴管代替玻璃导管,并向试管的水中滴加少量红墨水(4)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建议用酒精灯加热具支试管.这一措施_________(填“可行”或“不行”).(5)有同学观察到图1装置在组装时就会使导管中液面低于试管中液面,导致实验时导管中液柱上升需要更多的时间.图1装置组装时,使导管中液面低于试管中液面的原因是_________.消除这一现象的简单操作是_________.10.以下是关于“外界因素对化学平衡移动影响的实验研究”的课题,回答问题:(1)影响化学平衡因素的界定: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本质原因是_________,所以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可以从分析影响的因素入手.a.V(正)≠V(逆)b.V(正)和V(逆)都增大c.V(正)和V(逆)都减小(2)研究的思路与方法①研究对象的选择,现有以下可逆反应:A.2NO2(g)⇌N2O4(g)△H<0 B.FeCl3+3KSCN⇌Fe(SCN)3+3KCl其中,A适合于研究_________对平衡的影响,B适合于研究_________对平衡的影响.a.浓度b.温度c.压强d.催化剂②研究方法:采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改变其中一个因素的方法,并进行对比实验.(3)单一因素对化学平衡移动影响的实验研究:a.浓度:将FeCl3与KSCN反应后所得的混合液分为3等份,分别加入浓FeCl3溶液、浓KSCN溶液和NaOH固体,观察现象.现象:加入浓FeCl3溶液后的混合溶液红色_________,加入NaOH 固体后,混合溶液红棕色_________.b.温度:将密封并相互连通的盛有NO2的两个玻璃球,一个放人热水中,另一个放入冷水中.现象:放入热水中的球内红棕色_________;放入冷水中的球内红棕色_________.(4)综合(3)能得出的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原因是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高二化学寒假作业三试题

高二化学假期作业(3)腊月二十九(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实验不能用水浴加热的是A.苯的硝化制硝基苯B.乙酸乙酯的水解C.用乙醇制乙醚D.制酚醛树脂2.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 ]①丙烯酸②葡萄糖③甲苯④植物油⑤聚乙烯⑥乙酸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②③④⑤D.①②⑤⑥3.下列物质中,在适当的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消去反应、氧化反应、酯化反应的是A.氯乙烷B.乙醇C.乙醛D.乙酸4.乙醇分子中各种化学键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反应的断键位置的说明错误的是A.乙醇和乙酸、浓H2SO4共热时断键②B.乙醇和金属钠的反应断键①C.乙醇和浓H2SO4共热到170℃时断键②⑤D.乙醇在Ag催化下与O2反应时断键①③5.一定量的有机物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生成x L气体,在相同条件下同量的该有机物与足量的Na2CO3反应生成yL气体,已知x>y,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 ]6.已知酯在金属钠存在下与乙醇混合加热蒸馏,可使酯还原成醇,C5H11COOC6H13,用上述方法还原,所得到的产物是 [ ]A.C6H13OH和C5H11OH B.C6H13OHC.C5H11OH D.C11H23OH7.醇C5H11OH被氧化后可生成酮,该醇脱水时仅能得到一种烯烃,则这种醇是 [ ]A.C(CH3)3CH2OH B.CH(CH3)2CHOHCH3C.CH3CH2CHOHCH3D.CH3CH2CHOHCH2CH38.现有甲基、羟基、羧基、苯基四种原子团,两两组合形成化合物,其水溶液呈酸性的有A.3种B.4种C.5种D.6种9.乙可氧化成丙,还可还原成甲,甲与丙分子间脱水生成丁,丁可发生银镜反应,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乙具有还原性B.甲、乙、丙、丁中均含有-CH3C.甲中含氧50%D.乙、丙、丁中的C∶H均为1∶2(个数)10.下列实验均可用到单质溴,其中必须用纯溴的是 [ ]A.鉴别甲烷和乙烯B.由苯制取溴苯C.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苯酚D.将Fe2+氧化成Fe3+(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至两个正确选项)11.下列各组混合物中,只要总质量一定,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完全燃烧产生的CO2和H2O均为一恒量的是A.乙炔和苯B.甲醛和丙酸C.甲烷和乙烷D.甲醛和甲酸甲酯12.下列各组物质中具有相同通式的是A.丙酸和油酸B.乙醇和2,2-二甲基丙醇C.乙醛和苯甲醛D.苯酚和苯甲醇13.链状有机物X、Y、Z的通式分别为C n H2n+2,C n H2n,C n H2n-2,在一定条件下,V L X、Y、Z的混合气体可与V L氢气恰好发生加成反应,则混合气体中X、Y、Z的体积比为 [ ] A.1∶1∶1B.1∶2∶3C.1∶3∶2D.1∶2∶114.DAP是电器和仪表部件中常用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它的结构简式为则合成它的单体可能有:(CH2=CH-CH2OH);③丙烯;④乙烯;⑤邻苯二甲酸酯。
2021年高二化学寒假作业三 缺答案

2021年高二化学寒假作业三缺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e 56 Cu 64 Zn 65 Ag108一、选做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下一定能发生反应C、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放热还是吸热D、吸热反应只能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进行2.1mol白磷转化为红磷时放出18.39kJ热量,已知:P4(白磷,s)+5O2(g)=2P2O5(s) ΔH=-a kJ/mol(a>0);4P(红磷,s)+5O2(g)=2P2O5(s) ΔH=-b kJ/mol(b>0),则a和b的关系是()A.a > b B.a = b C.a < b D.无法确定3.关于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电池中失去电子的电极为阴极B.原电池的负极、电解池的阳极都发生氧化反应C.原电池的两极一定是由活动性不同的两种金属组成D.电解时电解池的阴极一定是阴离子放电4.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C.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D.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慢5.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A.纯银器表面在空气中因电化学腐蚀渐渐变暗B.当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镀层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C.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可将地下输油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以保护它不受腐蚀6.右图为直流电源电解稀Na2SO4水溶液的装置,通电后在石墨电极a和b附近分别滴加石蕊溶液,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A.逸出气体的体积:a电极的小于b电极的B.a电极附近呈蓝色,b电极附近呈红色C.a电极附近呈红色,b电极附近呈蓝色D.电极逸出无味气体,另一电极逸出刺激性气味气体7.把铁钉和碳棒用导线连接起来后浸入食盐溶液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铁钉上放出氢气B.铁钉锈蚀C.碳棒上放出氯气D.碳棒上放出氧气8.下图所示装置中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M棒变粗,N棒变细,指针指向M,由此判断下表中所列M、N、P物质,其中可以成立的组合是()9.纽扣电池的两极材料分别为锌和氧化银,电解质溶液为 KOH溶液。
高二化学寒假作业答案

高二化学寒假作业(一)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本部分23题,每题3分,共69分)。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3题,共31分) 24.(15分)A .《化学与生活》(1)(3分)①维生素C ②铁元素 ③油脂(2)①阿司匹林 ②消炎 ③MgCO 3+2H +==Mg 2++H 2O+CO 2↑ ④葡萄糖(3)(7分)①灼烧,若有烧焦羽毛气味,则为真羊毛衫 ②混凝 杀菌消毒 ③Na 2SiO 3、CaSiO 3、SiO 2 ;电化学④表面被氧化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 ; 硫化25.(6分)(1)Na 2O 2 (2)(3)2Na +2H 2O =2Na ++2OH —+H 2↑;2NaHCO 3Na 2CO 3+CO 2↑+H 2O26.(10分)(1)①钝化;SO 2 ②溶液中的SCN —被氧化;向褪色后的溶液中加入FeCl 3溶液,若不恢复红色,则我的假设成立(或:向褪色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 溶液,若恢复红色,则我的假设成立) (2)41<b a <83; 32924.(15分)A.《化学与生活》(1)(3分) ①b ②a ③b (每空1分,共3分)(2)(5分) ①甲醛(或HCHO) (1分)②CaCO3+SiO2高温CaSiO3+CO2↑ (2分)③在铁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Fe3O4)、刷油漆(或涂油脂、包上塑料层、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法、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法、电镀等) (每空1分,共2分)(3)(7分) ①5.6 石灰石(或CaCO3) (每空1分,共2分)②2NO+2CO 催化剂N2+2CO2(2分)③杀菌消毒(1分)A13++3H2O Al(OH)3(胶体)+3H+(2分) 25.(6分)(1)(1分)(2)FeCl3(1分)(3)Fe2O3+2Al高温A12O3+2Fe (2分)(4)CO2+CO32—+H2O=2HCO3—(2分) 26.(10分)(1)①除去氯气中混有的氯化氢(1分)②7.15 (2分)(2)①ClO—(1分)②0.25 (2分)③7:6 (3分)(3)将丙装置浸在盛有冷水的水槽中 (1分)参考答案1、C2、B3、C4、A5、C6、B7、C8、B9、B 10、D 11、D 12、A 13、D 14、D 15、A 16、D 17、C 18、 B 19、A 20、A 21、D 22、B 23、C24、⑴①c ②a ③a ⑵ ①Al ②Fe 2O 3·xH 2O 吸氧 ③Na 2CO 3 SiO 2 ⑶ ① 脂肪 蛋白②向淀粉溶液中滴加碘水显蓝色,再加维生素C 蓝色消失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化学
一、Cu-Zn-稀硫酸原电池
1.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完成下表
2. 下图是铜锌原电池示意图。
当该原电池工作时
3. Mg-H
2
O2电池是一种化学电源,以Mg和石墨为电极,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示意图如下。
(1)该装置中的两极名称为极(材料为)和极(材料为)
(2)
M g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3)电池工作时,电子从电极经导线流向电极
二、钢铁的腐蚀
4.在一块表面无锈的铁片上滴食盐水,放置一段时间后看到铁片上有铁锈出现。
铁片腐蚀过程中发生的总化学方程式:2Fe+2H2O+O2 =2Fe(OH)2,Fe(OH)2进一步被氧气氧化为Fe(OH)3,再在一定条件下脱水生成铁锈,其原理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铁片里的铁和碳与食盐水形成无数微小原电池,发生了腐蚀,
(2)其中Fe作_______极,因发生反应而被腐蚀,电极反应式为。
(2)写出正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
(3)工业上,常在钢铁设备的表面涂一层油,其作用是_____。
A.阻止在钢铁表面形成微小电解池B.阻止在钢铁表面形成微小原电池
5.如图,向还原铁粉中加入少量的炭粉,混合均匀后,撒入内壁用NaCl溶液润湿过的具支试管中,塞紧橡皮塞。
几分钟后,打开止水夹,观察现象。
(1)铁粉在电化学腐蚀过程中作极
(2)炭粉上发生反应
(3)描述实验现象,原因是
三、电解池
6. 如图是以石墨为电极电解CuCl2溶液的装置示意图。
(1)电解过程中,a电极为极,该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2)电解一段时间后,b电极上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3)电解过程中能量转化的主要形式是。
(4)电子的流向。
7.(2013•浙江)电解装置如图所示,电解槽内装有KI及淀粉溶液,中间用阴离子交换膜隔开.在一定的电压下通电,发现左侧溶液变蓝色,一段时间后,蓝色逐渐变浅.
已知:3I2+6OH﹣=IO3﹣+5I﹣+3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3
.电解槽内发生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KI+3H2O KIO3+3H2↑
8. (2014•浙江)镍氢电池(NiMH)目前已经成为混合动力汽车的一种主要电池类型,NiMH中的M表示金属或合金,该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总反应方程式是:Ni(OH)2+M═NiOOH+MH
已知:6NiOOH+NH3+H2O+OH﹣═6Ni(OH)2+N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9.(2015•浙江)在固态金属氧化物电解池中,高温共电解H2O﹣CO2混合气体制备H2和CO是一种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基本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22
.总反应可表示为:H2O+CO2H2+CO+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