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健康与疾病

合集下载

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

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

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也存在着某些联系。

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心理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探索心理健康的问题。

第一章心理健康的定义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内心状态与外在环境协调一致,能够适应环境,保持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功能,具有良好的情绪状态和社会人际交往能力。

心理健康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它是人的一种重要的文化品质和一种健康状态。

第二章心理疾病的种类和表现心理疾病是指由各种因素引起的对个体情感、行为、思维、认知等心理活动出现较为明显的异常、失调或病态反应。

常见的心理疾病包括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等。

抑郁症的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食欲减退、失眠或嗜睡、意志减退等,若情况严重可以导致自杀。

焦虑症的表现为有持续的心理不安感,无法控制,或经常担心一些平常看来不太值得担心的事情,严重时可以表现为恐惧症。

强迫症的表现为经常进行某些重复的行为,或产生强烈的重复思想,如反复洗手、对事物过度纠结等。

精神分裂症的表现为情感、思维、行为的严重异常,患病者常常出现幻觉、妄想、行为失常等。

第三章心理疾病的危害心理疾病会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严重的心理疾病甚至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

精神病患者的健康情况通常比一般人要脆弱得多。

患有心理疾病的人会表现出许多问题,比如工作效率下降、学习能力下降、人际关系困难、行为异常等,这些都会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第四章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的关系一般来说,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之间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它们之间是有一定的关系的。

心理健康可以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帮助患者调整情感、行为和认知等心理活动,减轻或解除心理疾病的症状,降低心理疾病的复发率。

心理疾病则反过来可以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促使患者从病态中产生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其自我控制、自我解决问题和自我发展等。

第二章健康与疾病

第二章健康与疾病

图2-12 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对疾病的影响
三、因果转化规律
因果转化是指在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原因与 结果的相互转化、互为因果(见图2-13、2-14)。
图2-13 因果转化—恶性循环
三、因果转化规律
如此交替,可推动疾病过程的不断发
展,使病情进一步恶化,称为恶性循环。
相反,如果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止血、 输血等措施,即可阻断恶性循环,防止病 情恶化,同时建立良性循环,使病情向有 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
第二章 健康与疾病
第一节 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第二节 疾病发生的原因
第三节 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共同规律
第四节 疾病的经过与转归
1. 掌握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2. 认识疾病发生的原因;
3. 理解疾病发展中的共同规律;
4. 掌握疾病的经过及转归。
第一节 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一、健康的概念 二、疾病的概念
一、健康的概念
二、损伤与抗损伤反应 三、因果转化规律
一、自稳态调节功能紊乱
正常机体在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中,通过神经、 体液的调节,使各系统器官的功能和代谢均维持在 正常范围,保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称为自稳调节 下的自稳态。 自稳态调节功能紊乱(见图2-10)。
图2-10 自稳态调节功能紊乱
二、损伤与抗损伤反应
患者,女 29岁,十年前因失恋造成精神 创伤,曾住院治疗半年后痊愈出院。一年前 无明显诱因出现不愿和人说话和体罚学生现 象,班内30名男生全都遭受过她的打骂。 讨论题: 1. 本例患者是否健康?为什么? 2. 何种原因引起?
第二节 疾病发生的原因
一、生物性因素 二、物理性因素 三、化学性因素 四、营养性因素 五、遗传性因素
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可引起机体的

护理学导论 第二章 健康与疾病

护理学导论 第二章 健康与疾病
第二章 健康与疾病
她健康吗?
她们健康吗?
无臂女孩---雷庆瑶 隐形翅膀-华表奖优秀女演员奖
千手观音
法国物理学家居里夫人
幸福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
健康的乞丐比有病的国王更幸福
英国哲学家培根
健康犹如真正的朋友,不到失去的时候 不知道它的珍贵
德国诗人哈格多恩
唯有健康才是人生
美国的管理学家彼德鲁克
第一节 健康-近代健康观
生物个体健康观
健康是人体各组织器官和系统发育良 好、体质健壮、功能正常、精力充沛, 并有良好的劳动效能的状态 侧重于生理病理机制,忽视了人的心 理和社会特征
生态平衡健康观 健康是机体的各种平衡处于协调状态,
平衡失调或被破坏则引发疾病
第一节 健康-现代健康观
健康————不健仅康是不没但有是疾没病有,疾而病且和包身括体躯缺体陷健,康还、要心有完理
第一节 健康-现代健康观
社会适应良好
能有效适应不同环境,愉快、有效地扮演自己承担的各 种社会角色
道德健康
通过提升社会公共道德来维护人类的健康,要求每个社 会成员不仅要为自己的健康承担责任,更要对社会群体 的健康承担社会责任
第一节 健康-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状态
又称为次健康或第三状态 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是有一些功能改变的状态,
个体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临床检查无 明显疾病,但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活 力降低
第一节 健康-影响健康的因素
生物因素
环境因素
心理因素
行为和生活方式
社会因素
维多利亚女王
第二节 疾病
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的内外因素作用下而引起一定部
位的功能、代谢、形态结构的变化,表现为损伤与抗损伤 的病理过程,是内稳态调节紊乱而发生的生命活动障碍

第二章 健康与疾病

第二章 健康与疾病

系融洽,经济状况和家庭支持系统良好。
测一测
9. 影响孙先生健康的最主要因素是 A. 生物遗传因素 B. 心理因素 C. 社会因素 D. 自然环境因素 E. 行为与生活方式
测一测
10. 针对孙先生的健康状况,社区护士从疾病预防的 角度应做好 A. 一级预防 B. 二级预防
C. 三级预防
D. 临床前期预防 E. 临床后期预防
亚健康状态指个体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
态,临床检查无明显疾病,但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
和代谢过程活力降低。
三、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人群
三、亚健康状态
(二)亚健康影响因素
1. 脑力和体力超负荷。
2. 心理失衡。
3. 人体生物周期中的低潮时期。
4. 人的自然衰老。
5. 疾病前期。
三、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
即“三早”预防。
三、疾病的预防
(三)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又称临床期预防或病残预防,即积极
治疗、预防并发症并采取各种促进身心健康的措施,
以防止疾病进一步恶化和各种伤残,以达到最大可 能地恢复健康,即把健康问题的严重程度压缩到最
低限度。包括推迟残障和促进康复两个层面。
四、健康与疾病关系
健康与疾病是连续统一体。
2. 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不挑剔。
3.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 身体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5. 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 体重适当,身材均匀,身体各部位比例协调。 7. 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8. 牙齿清洁,无龋齿,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 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 骨骼健康,皮肤、肌肉富有弹性,走路轻松有力。

第二章----健康和疾病

第二章----健康和疾病

第三节 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
一、健康促进
㈠健康促进的定义 健康促进(WHO,1986年),是促使人们维护和
改善其自身健康的过程。 以健康为导向,帮助人们增强健康水平,发挥健
康潜能,尽可能达到最佳健康状态。
㈡健康促进的原则
关注全社会的人 针对影响健康的决定性因素 采取多种方法和途径及有利健康的各种民间活动 强调公众有效的参与,培养公众自身健康责任 卫生保健的专业人员在健康促进中扮演重要角色
疾病过程(Suchman EA,1972年)
症状体验阶段 承担患者角色阶段 寻求医疗照护阶段 患者角色依赖阶段 痊愈或康复阶段
六、疾病对患者和家庭的影响
㈠对患者的影响 行为和情绪的改变 体象改变 自我概念的改变 自治能力的丧失 生活方式的改变 ㈡对家庭的影响 家庭角色改变 家庭运作过程改变
把健康看作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过程。 把健康放到人类社会的广阔背景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现代健康观的内涵
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 社会健康 道德健康(1989年 WHO)
㈡健康的整体表现
整体人生理、情感、智能、精神、 社会健康等的和谐统一。
每个人都应达到个体最佳的健康状 态。
二、健康的模式
第二章 健康和疾病
学习目标
掌握 1.健康的概念、影响健康的因素。 2.现代健康观、疾病观的基本特征。 3.疾病的三级预防。
熟悉 1.疾病的概念及健康与疾病的关系。 2.护理与健康保健的关系。
了解 1.疾病谱的变化。 2.健康教育。
本章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健康 疾病 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 健康教育
体对健康的重要性、健康控制、自我效能、健 康状态、健康促进行为的效果和障碍的感知)

《预防医学》课程教案

《预防医学》课程教案

《预防医学》课程教案第一章:预防医学概述1.1 预防医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2 预防医学的基本原则和任务1.3 预防医学的研究方法1.4 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与联系第二章:健康与疾病2.1 健康的概念与评价2.2 疾病的自然史2.3 疾病的危险因素与病因2.4 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第三章:流行病学基础3.1 流行病学的定义和意义3.2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3.3 流行病学数据的收集与分析3.4 流行病学在预防医学中的应用第四章:环境与健康4.1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4.2 环境污染与健康影响4.3 环境健康风险评估4.4 环境保护与健康促进第五章:人群健康统计与评价5.1 人群健康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5.2 常用健康统计指标及其应用5.3 人群健康状况的评价方法5.4 健康信息管理与利用第六章:传染病防控6.1 传染病的特征与分类6.2 传染病的传播机制6.3 传染病防控的基本策略6.4 疫苗与免疫预防第七章:慢性病防控7.1 慢性病的特征与危害7.2 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与预防7.3 慢性病的管理策略7.4 慢性病的生活方式干预第八章:营养与健康8.1 营养学基本概念8.2 膳食指南与营养干预8.3 营养缺乏与过剩疾病8.4 特殊人群的营养保健第九章:食品卫生9.1 食品卫生概述9.2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9.3 食品加工与包装卫生9.4 食品中毒的预防与管理第十章:职业卫生与环境卫生10.1 职业卫生的概念与任务10.2 职业病的发生与预防10.3 环境卫生与健康10.4 职业与环境卫生的法规与管理重点和难点解析一、预防医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难点解析:预防医学的核心理念是病因预防,通过研究健康影响因素和制定相应的公共卫生策略来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

理解预防医学的演变历程对于把握其发展脉络至关重要。

二、健康与疾病难点解析:健康的定义不仅限于没有疾病,而是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如何全面评价健康状态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多种指标和评估方法。

第二章 健康与疾病

第二章 健康与疾病

第二章健康与疾病一、选择题㈠ A1型题1、健康是具有正常的社会角色功能,具有执行其社会角色和义务的最佳活动状态,这是( )A、古代的健康观B、生物个体健康观C、生态平衡健康观D、社会学健康观E、WHO对健康的定义2、现代健康观的崭新特点下列那项错误( )A、改变了健康的导向B、从生物、心理、社会诸多方面来解释健康C、健康是动态的过程,但衡量的标准只有一个D、从关注个体健康扩大到重视群体健康E、把健康放入人类社会生存的广阔背景中3、有关影响健康的因素哪项错误( )A、生物遗传是极为重要的影响健康的生物因素B、心理因素与疾病的转归无关C、不良的生活方式可导致机体内部失调而致病D、医疗保健对人类的健康产生重大的影响E、人类健康问题与环境有关4、医疗保健服务对健康的影响,哪项不对( )A、与医疗资源的分配有关B、与医疗制度的完善有关C、与人们获得医疗保健服务的便利与否无关D、与医疗保健人员的质和量有关E、与医疗服务的优劣有关5、疾病是劳动能力的改变,这是( )A、辞海上的定义B、社会学的定义B、生物学上的定义D、哲学上的定义E、现代疾病观的看法6、下列不属于现代疾病观的特点是( )A、疾病是发生在人体一定部位的局部反应过程B、疾病是发生在人体一定部位,一定层次的整体反应过程C、疾病是机体动态平衡的协调发生障碍D、疾病是机体对内外环境适应的失败E、疾病是身心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7、有关健康概念描述,下列正确的是( )A、健康就是没有疾病或不适B、健康与疾病具有清晰的界限C、健康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D、人的健康观念受单独某一因素影响E、健康指机体内部各系统的协调和稳定8、世界卫生组织的战略目标是 2000年( )A、人人享有健康B、人人享有公费医疗C、人人享有卫生保健D、人人享有更好的营养E、人人享有医疗服务㈡ A2型题9、护士小赵在某一生活小区从事护理工作。

下列关于生活习惯向居民提供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不吸烟B、不酗酒C、节制饮食,不需控制糖的摄入D、遵守交通规则,使用安全带E、定期体检㈢ X型题10、在新的医学模式下,对健康的认识包括( )A、健康与疾病有明显的分界B、健康是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力都处于良好的状态,这个状态在一个阶段里是静止不动的C、健康是指机体各系统内、各系统间机体与外环境的平衡D、没有疾病就是健康E、健康和疾病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二、填空题1、影响健康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获得医疗保健设施的可能性。

第二章健康与疾病讲稿

第二章健康与疾病讲稿

第二章健康与疾病第一节健康一、健康的概述(一)健康观的演变1.古代健康观(1)西方:毕达哥拉斯及恩培多克勒----水、火、气、土四元素平衡即为健康。

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提出“体液(humours)学说”,认为人体由血液(blood)、粘液(phlegm)、黄胆(yellow bile)和黑胆(black bile)四种体液组成,这四种体液的不同配合使人们有不同的体质。

(2)中国:阴阳学说。

任何事物均可以用阴阳来划分,凡是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

就人体部位而言: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背腹而言:背部为阳,腹部为阴;四肢而言:四肢外侧为阳,内侧为阴;筋骨皮肤而言:筋骨在内故为阴,皮肤在外故为阳;内脏而言:六腑传化物而不藏为阳,五脏藏精气而不泻为阴;五脏本身而言:心、肺居于上焦故为阳,肝、脾、肾居于中焦故为阴。

2.近代健康观(1)生物个体健康观:生物医学模式,侧重于生理病理机制,忽视了人的心理和社会特征,尤其局限性和片面性。

(2)生态平衡健康观:注重生物病原体、宿主、环境三者之间的平衡,忽视了平衡的相对性。

3.现代健康观WHO,1989年提出健康的新概念: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1)现代健康观的特点1)将个体视为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完整人的思想,重视了人的精神心理活动过程对生理功能和社会环境适应状态的影响,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健康概念中的体现,拓宽了护理实践的理论。

2)将健康置于人类自然与社会的大环境中,充分认识到个体的健康状态受环境中一切与其相互作用的事物的影响。

3)把健康看成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因此健康可以有不同水平。

4)将健康与人类生产性和创造性联系起来,揭示健康不仅是医务工作者的目标,而且是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滋病、结核、肝炎等传染性疾病依然是危害我 25 国人民健康的主要因素。
(一)生物因素(biological factors)
2.遗传因素 • 如:糖尿病、血友病、地中海贫血
、色盲等 • 肿瘤、心血管疾病
26
3.其他:年龄、性别、种族等因素
年龄--动脉硬化多发生于成年人,百日咳多见
于儿童。
性别--女性胆囊炎、胆石症、地方性甲状腺肿
有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
(1)每日保持7~8小时睡眠。
(2)有规律的早餐。 (3)少吃多餐(每日可吃4~6餐)。 (4)不吸烟。
(5)不饮或饮少量低度酒。
(6)控制体重(不低于标准体重10%,不高于20%)。
(7)规律的锻炼(运动量适合本人的身体情况)。
二、影响健康的因素
案例:
生物因素
健康
环境因素
一名出生在日本的女婴期望寿命为
53
癌症患者
54
(二)生存质量的判断标准及模式
测量内容
1.躯体状态 2.心理状态
3.社会关系
4.环境状况 5.独立程度 6.精神/宗教/个人信仰
55
(二)生存质量的判断标准及模式
测量途径:
1.一般量表 用于测量人群共同方面的一般
量表,如疾病影响量表、健康量表等
2.特殊量表 用于测量某种特定疾病的人群
某些疾病的病前生理病理学改变
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上的欠完美状态
与年龄不相称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衰退状态
A.亚健康状态的临床表现分类
①以疲劳/ 睡眠紊乱/ 疼痛等躯体症状表现为主;
②以抑郁寡欢/ 焦躁不安、急躁易怒/ 恐惧胆怯/ 短
期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等精神心理症状表现 为主; ③以人际交往频率减低/ 人际关系紧张等社会适应能 力下降表现为主 上述任何一条持续发作3个月以上,并且经检查排除
85岁,而出生在非洲塞拉利昂的女
婴期望寿命仅有36岁,为什么?
心理因素
24
二、影响健康的因素
二、影响健康的因素
(一)生物因素 —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
因素;包括生物性致病因素和遗传因素
(1)生物学致病因素
即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寄生虫病和 感染性疾病;
控制生物性疾病的方法:预防接种、合理 使用抗生素。
的发病率高。 男性疝气的发病率高。
种族--前列腺癌、乳腺癌、心脏病黑人发病率
高于白人,而皮肤癌、老年痴呆则多见于白人。 27
(二)环境因素
物理环境
*空气污染 *气候
*水污染
*辐射
*土壤污染
*噪声
28
(三)心理因素
喜伤心 怒伤肝 思伤脾 忧伤肺 恐伤肾
(三)心理因素(psychology factors)
* 社会政治体制
* 社会经济因素
* 社会文化因素
*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职业环境、意外伤害 三寸金莲 节日聚餐
34
(四)社会因素
* 社会政治体制
指社会卫生医疗设施 和制度的完善状态 卫生服务——预防、医 疗、护理、康复
* 社会经济因素
* 社会文化因素
*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职业环境、意外伤害
医疗水平低下 医疗机构管理不善 过多地误诊漏诊 卫生技术人员不足 初级保健不健全 卫生经费过少 卫生资源分配不合理 重治轻防
所用的特异性量表,如糖尿病病人生存质 量测量量表、癌症病人生存质量测量量表 QLQ-C30、QLQ-OES18
56
(三)提高生存质量的护理策略
1.营造良好的休养环境:安静、舒适
2.促进生理舒适:
(1)减轻或消除病人的疼痛与不适。
(2)保证环境的安静,使病人睡眠良好。
(3)满足饮食、饮水、排泄等方面需要。 3.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心理疏导 4.发挥社会支持系统作用:探望、陪伴 5.拓展丰富多彩的生活空间:兴趣爱好
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状态指个体处
于健康与疾病的边缘状态,
临床检查无明显疾病,但
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
代谢过程活力降低。表现
为身心疲劳,创造力下降, 特点:
并伴有自感不适症状。
“自感不适,检查无病”
42
A.亚健康的主要特征
身心上不适应的感觉所反映出来的种种症状, 如疲劳、虚弱、情绪改变等,其状况在相当时 期内难以明确
包括立法和社会支持系统 ,全社会资源分配制度, 就业和劳动制度、劳动强 度等
31
经济发展对健康的影响——有利亦有弊
经济 贫穷 对健 康的 影响
* 社会政治体制
*
社会经济因素
* 社会文化因素
经济 *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发展 对健 *职业环境、意外伤害 康的 危害
32
经济发展对健康的影响——有利亦有弊
12
健康的定义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
现 代 健 康 观
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
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13
健康观的转变

身 体 良 好

身 经济和科技迅速发展 体 良 好

心 理 健 康 社 会 适 应

道 德… 品 质
传统健康 观
现代四维 健康观
躯体健康----她健康吗?
• 生理健康:又称为躯体健康,指机体结 构完整和躯体功能良好的状态,没有疾 病和残疾,具有良好的健康行为和习惯。
通过情绪和情感发挥作用。
1.身心交互作用 2.自我概念
个体对自己的看法和认 识,包括个体对自己躯体、 需要、角色和能力的感知。
30
社会制度决定 一个国家的卫 包括经济、文化、教育、风俗习惯、职业、 生保障措施。
(四)社会因素
社交、婚姻、家庭及福利。
* 社会政治体制
* 社会经济因素 * 社会文化因素 *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职业环境、意外伤害
昆山砍人事件
社会适应良好 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能适应当时复杂的环境变化, 为他人所理解,为大家所接受。
WHO明确健康的10项标准
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的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变化; 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 体重适当,体态均匀,身体各部位比例协调; 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牙齿洁白,无缺损,无疼痛感,牙龈正常,无蛀牙; 头发光洁,无头屑; 肌肤有光泽,有弹性,走路轻松,有活力。
疾病者,可分别被判断为处于躯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
社会交往亚健康状态。
B.亚健康与相关医学问题的区别
1.亚健康不同于亚临床:
健康状态 亚健康 疾病状态 (前后有重叠)
亚临床状态 2.有主观检查证据而没有明显症状
无症状性缺血性心脏病-有病理改变无症状
即将举行婚礼的24岁杭州 美女店主在梦中猝然离世。 死者死前忙于淘宝生意、 装修婚房并同时在节食减
57
第二节


一、疾病的概述 二、疾病的影响 三、疾病的预防
一、疾病的概述
(一)古代的疾病观
疾病是鬼神附体
疾病是机体阴阳的失衡
59
一、疾病的概述(Disease) 疾 病
《黄帝内经》上写道:“思则气结,怒则 气上,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喜则气缓,悲则 气消。” 气本来是人体内的一种正常能量,它 但现在被扭曲、被压抑了,宣泄不了,结果越 积越多。忧虑、恐惧或愤怒了,就会上火,病 也就因火而生。
怎样才算健康?
----她健康吗?
她健康吗?
无臂女孩---雷庆瑶
隐形翅膀-华表奖优秀女演员 奖
春晚(千手观音)
学习内容:
第一节 健康
第二节
第三节
疾病
健康促进
学习目标:
掌握 :健康及健康促进的概念 疾病的
三级预防、健康促进的策略
熟悉 :提高生存质量的护理策略
了解: 影响健康的概念,疾病的概念等
第一节 健 康
48
人体生物周期中的低潮
( 卫生部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提供)
结果分析


12-23分: 你的健康状况良好,继续保持 24-41分: 你的健康状况开始令人担忧,
以后要注意了

42-60分: 你的健康状态比较糟糕,建议
马上去医院查查
三、提高生存质量的 护理策略
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
古 代 健 康 观
阴阳协调则健康,疾病是机 体阴阳的失衡,失调则患病。
生物个体健康观:
人体处于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体
质健壮,功能正常,精力充沛,并且有 良好的劳动效能的状态 ——忽视了人的心理和社会特征,具有 局限性和片面性
近 代 健 康 观
生态平衡健康观:
人体的体液、代谢等处于协调状态 就是健康。
不利于健康
(四)社会因素
* 社会政治体制
* 社会经济因素
* 社会文化因素
尘肺病
*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职业环境、意外伤害
车祸
(四)行为与生活方式
• 生活方式:指的是人们长期受一定文化、民 族、经济、社会、风俗、规范,特别是家庭 影响而形成的一系列生活习惯、生活制度和 生活意识。
• WHO指出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 行为与生活方式占60%,遗传因素占15%, 社会因素占10%,医学因素占8%, 气候因素7%。
40
《中国人的一天》
早上喝一杯三聚氰胺毒牛奶,吃两个硫磺熏 的毒馒头,夹着一根河南产的瘦肉精猪肉火腿, 切一个苏丹红咸鸭蛋,来两口膨化粉做的面包, 中午买条避孕药鱼,尿素豆芽,膨大西红柿,石 膏豆腐,毒生姜,麻辣烫加止泻药,再买点牛肉 膏牛肉炖点膨大西红柿,回到豆腐渣工程房,开 瓶甲醇勾兑酒,吃个增白剂加硫磺馒头。饭后抽 根高汞烟,去地摊买本盗版小说,回去上一会盗 版操作系统的自由言论网,晚上钻进黑心棉被窝。 核辐射算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