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聚经济、环境规制与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的分析

合集下载

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模型与集聚

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模型与集聚

本。
物流成本
03
运输和物流成本对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外商直接投资有重要影响。利润最大化模型
市场机会
外商直接投资倾向于具有较大市场规模和增长潜力的国家或地区。
资源获取
外商希望获取东道国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技术知识等,以增强其全球竞争 力。
市场接近模型
接近消费者
外商直接投资往往选择接近主要消费市 场的国家或地区,以降低运输成本和不 确定性。
结果解释与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集聚现象的形成主要受到投资环境的影响,包括政策环境、市场环境 、基础设施、人才资源等。
集聚现象有利于提高当地经济的竞争力,吸引更多外资流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外商直接投资的集聚现象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如加剧市场竞争、增加土地成本等 ,需要当地政府进行合理引导和调控。
07
FDI是一种资本流动,其目的是为了获取利润或扩大市场份额 。
外商直接投资特点
外资流入国希望吸引更多的FDI 以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 会和提高国际竞争力。
FDI通常流向具有较高经济增长 潜力、低劳动力成本和良好商 业环境的国家。
FDI通常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或 地区,尤其是发达国家。
外商直接投资发展历程
本文将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通过文献回顾梳理相关理论和研 究成果,再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政策 建议。
02
外商直接投资概述
外商直接投资定义
外商直接投资(FDI)是指外国投资者或企业在东道国境内进 行投资、建立独资或合资企业,以及进行资产并购等行为的 总称。
02
03
集聚效应分析
政策建议
分析外商直接投资的集聚效应, 探讨集聚对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 。

产业集聚、前后关联与外资企业区位选择研究的开题报告

产业集聚、前后关联与外资企业区位选择研究的开题报告

产业集聚、前后关联与外资企业区位选择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外资企业在我国的发展日益重要。

为促进外资企业进一步扎根中国,提高其对我国经济的贡献,我国政府开始加强对外资企业的引进和管理。

其中,外资企业的区位选择成为重要的研究领域。

外资企业的区位选择不仅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效益,还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

因此,了解外资企业的区位选择行为,研究产业集聚和前后关联等因素对其区位选择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问题与目的针对外资企业区位选择的重要性,本研究将围绕以下问题进行探讨:1. 外资企业在区位选择时有哪些基本的考虑因素?2. 产业集聚对外资企业的区位选择有何影响?3. 外资企业与国内企业的前后关联对其区位选择有何影响?4. 外资企业的区位选择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什么?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讨,深入了解外资企业的区位选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我国政府加强对外资企业的引进和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帮助相关部门制定更加科学的政策和措施。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探究,具体步骤如下:1. 文献研究阶段:搜集相关的文献和数据,包括学术论文、专题报告、政策文件等,分析外资企业区位选择的基本考虑因素、影响因素、区位选择模式等。

2. 实证研究阶段:通过对外资企业的调查和实证分析,探究产业集聚、前后关联等因素对外资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并分析外资企业的区位选择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3. 结果分析阶段:对研究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提炼出外资企业区位选择的规律和影响因素,并对其对政策制定和实践操作的启示进行探讨。

四、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主要包括:1. 揭示外资企业的区位选择行为,明确其主要考虑因素和模式。

2. 分析产业集聚、前后关联等因素对外资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为理解外资企业区位选择提供新的视角。

3. 探究外资企业的区位选择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为指导我国外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的区位分布选择

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的区位分布选择

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的区位分布选择上海政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郝洁 章哲文摘 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外商直接投资(FDI)显然是全球经济进程的重要一环,直接推动经济增长,促进技术交流互通。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推动发展,如何吸引和利用好外商直接投资成为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本文就我国进入21世纪以后的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分布进行研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按照FDI在不同地区的不同性质进行分类,并建立数量模型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 区位 交易效率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08(a)-096-09合理利用外资,并对外资进行适当的区域导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来说尤为重要。

1 问题的提出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跨国间的资本流动规模持续大幅度增长,其中外商直接投资作为国际资本的主体部分,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委员会(UNCTAD)2014年世界投资报告中统计,2013年全球直接外资流入量增加9%,达到255000亿美元。

与此同时,贸发会议预计2014年全球直接外资流动量将达到1.6万亿美元,2015年将达到17500亿美元,2016年将达18500亿美元。

随着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和进一步扩散,发达国家直接外资预期将进一步增长,尽管如此,流入发展中经济体的直接投资在今后几年仍将保持高位。

发展中国家和转型期经济体在世界外资流入量最多的20个经济体排名中占了几乎一半。

中国的流入量达到历史新高,继续保持全世界第二大接受国的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3年的全球直接外资流入量的255000亿美元中,流向发展中经济体的直接外资达到了7780亿美元的新高,占全球总流入量的54%,而亚洲发展中国家仍然是直接外资流入量最多的地区,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大陆与特别行政区的总量竟已超过美国。

《2024年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集聚机制研究——兼论近十多年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成因》范文

《2024年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集聚机制研究——兼论近十多年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成因》范文

《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集聚机制研究——兼论近十多年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成因》篇一一、引言新经济地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跨学科领域,以空间视角研究经济活动,特别是产业集聚现象,已成为当前经济学研究的热点。

本文旨在从新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产业集聚的内在机制,并进一步分析近十多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成因。

二、产业集聚的概念及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产业集聚是指相关产业的企业及其支持性机构在某一地理区域上的集中现象。

新经济地理学从空间视角出发,通过分析区位因素、运输成本、信息传播等对产业集聚的影响,揭示了产业集聚的内在机制。

三、产业集聚的机制分析(一)区位因素与产业集聚区位因素是影响产业集聚的重要因素。

包括自然资源、劳动力成本、市场规模等在内的区位因素,对企业的选址和产业的集聚具有重要影响。

在新经济地理学的框架下,这些因素通过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市场需求,进而影响产业的集聚。

(二)运输成本与产业集聚运输成本是影响产业集聚的另一重要因素。

新经济地理学认为,运输成本的降低有助于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产业的集聚。

同时,运输网络的完善也有助于形成产业集群,提高产业的竞争力。

(三)信息传播与产业集聚信息传播在产业集聚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不断扩大,有助于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从而促进产业的集聚。

此外,信息传播还有助于形成产业集群的品牌形象,提高产业的竞争力。

四、近十多年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成因分析近十多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现象日益显著。

从新经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一现象的形成与产业集聚机制密切相关。

首先,政策因素是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重要成因。

不同地区的政策环境和支持力度存在差异,导致产业在某一地区集聚,形成区域性的经济优势。

例如,某些地区在税收、土地等方面给予企业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企业入驻,形成了产业集群,推动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其次,资源禀赋也是导致区域经济差异的重要因素。

东道国制度环境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基于经济、政治、法律的视角

东道国制度环境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基于经济、政治、法律的视角

国际商贸现代商贸工业2018年第14期50㊀㊀东道国制度环境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基于经济㊁政治㊁法律的视角曹㊀悦(广西大学商学院,广西南宁530000)摘㊀要:将东道国环境制度分为3个因素:经济制度环境㊁政治制度环境㊁法律制度环境,分别探究其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根据2007-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在全球54个国家的区位分布的面板数据,建立了修正的引力模型.结果表明:经济制度环境对全球样本和发达国家样本呈现负相关,对发展中国家样本呈现正相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生产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可能与金融危机背景有关.此外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在全球范围内偏好政治制度环境较差的国家,但在法制方面,中国的区位选择具有一定的法制和产权保护偏好.关键词:制度环境;O F D I ;区位选择;面板模型中图分类号:F 74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 o i :10.19311/j.c n k i .1672G3198.2018.14.0241㊀引言近年来,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O F D I)取得了快速发展.据2017年发布的«2016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中国对外投资流量达1961.5亿美元,蝉联全球第二;而存量达13573.9亿美元跃居第六.其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八成以上分布在发展中经济体,而对发达经济体的投资占14.1%.如今,中国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的对外投资国家,而在对外投资的过程中,面对海外不同的制度环境的国家,跨国经营更容易遭受风险,区位选择作为我国企业投资的一项重要决策,势必影响着企业的经营发展.因此企业在进行投资的区位选择时,不可避免的需考虑国外制度环境因素.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从东道国的制度质量视角看我国的投资区位选择已经成为学者讨论的热点.P e n g (2008)认为制度环境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一个主要差异,并且其对国家间的投资流向有一定的影响.宋泽楠(2013)认为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社会差异能够解释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选择.一部分学者认为东道国的制度环境是影响我国对外投资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但是影响具体表现为正向还是负向仍未有一致的意见.基于以上背景,本文认为将制度环境细分为经济㊁政治㊁法律三方面因素,详细考察其对中国区位选择的影响,并结合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比较分析,对指导中国企业区位选择投资有重要的参考意义.2㊀文献评述学术界关于制度环境与母国投资区位选择的文献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主要观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部分学者从对东道国制度环境的视角来看其对母国区位投资的影响,如D u n n i n g (2006)认为东道国的制度环境可以从政治㊁经济㊁法律等多方面界定,且制度环境对于企业进行区位选择有重要的影响.张昀㊁李胜兰(2011)通过实证研究指出,东道国法律制度对于母国区位选择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东道国地方性法律和政府规章越完善越有利于吸引外资;一部分学者从母国企业类型出发来分析与东道国制度环境之间的影响,刘凯㊁邓宜宝(2014)选取了10年间中国分行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构造引力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双方国家的经济规模都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有促进作用.B u c k l e y 等(2007)认为中国的风险规避型的企业对外投资与东道国的制度环境呈正相关关系;还有一部分学者从母国与东道国的制度差异分析,岳咬兴㊁范涛(2014)研究发现中国的对外投资选择更偏好于制度环境较差的国家,另一方面与中国制度环境相近的国家也更容易吸引中国投资.王恕立㊁向姣姣(2015)利用了扩展的投资引力模型,从东道国的制度环境和母国的投资动机出发,研究表明,母国在投资规模方面偏好制度环境较好的国家,而在投资选择方面则偏好制度环境较差的国家.陈培茹㊁冼国明等(2017)运用空间杜宾面板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外投资选择存在 制度激励 和 制度逃逸 的现象.关于中国更加偏好制度环境较好的国家还是制度环境较差的国家这一问题尚未在学术界形成统一的结论.这或许与研究的视角和对制度环境的界定不同.基于以上前人的研究,本文将以细分后的制度环境为切入点,分析发达国家㊁发展中国家及全球面板的数据,力求更加深入的从多方面探究制度环境对中国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3㊀模型㊁变量选择及数据来源3.1㊀计量模型的构建T i n b e r g e n (1962)提出引力模型可以作为考察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决定因素的基本工具,基本模型为:l n F D I i j =A 0+A 1G D P i +A 2G D P j +A 3D I S i j +μi j (1)在此基础上,本文将两国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制度环境等作为变量纳入模型,介于空间距离是一个常数,在构建模型时排除了这个指标.另外,本文将制度环境分解为三个因素,分别是经济制度环境㊁政治制度环境和法律制度环境,以求更加完善的分析影响区位选择的制度环境因素.以下是本文建立的修正的计现代商贸工业2018年第14期51㊀量模型:O F D I i t =α+β1G D P i t +β2F G D P i t +β3E i t +β4G i t +β5L i t +μi t (2)其中,变量下标i 表示不同国家,t 表示年份,μi t 表示随机误差项.3.2㊀变量与数据说明由于对外直接投资(O F D I )的存量数据比流量数据更能有效反映各变量对O F D I 的长期影响,因此将O F D I 存量作为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G D P ,表示中国国民生产总值;F G D P ,表示东道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经济制度环境(E ),用东道国的经济自由度(i n d e xo f e c o n o m i c f r e e Gd o m )表示,以此代表地区的经济制度.数据来源于美国传统基金会公布的经济自由度指数,得分越高则表示该地区的经济自由度越高;政治制度环境(G ),用东道国的政治制度指数表示,以此代表地区的政治制度质量.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的世界治理指标(T h e W o r l dG o v e r n a n c eP r o je c t ).得分越高则表示该地区的政治制度越完善;法律制度环境(L ),用东道国的法律制度指数表示,以此代表地区的法律制度质量.数据来源于每年世界银行公布的法律完善度(r u l eof l a w ).得分越高则表示该地区的法制越完善.此外,本文选择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东道国作为研究样本,数据来自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考虑到资本外逃因素,本文暂不将中国香港㊁开曼群岛等避税天堂或离岸金融中心包含在样本内.同时基于数据的真实可得性,本文删除了连续3年以上核心变量缺失值的国家.最后获得了54个国家的观测值,其中发展中国家36个,发达国家18个,时间跨度在2007-2015年,共计9年.4㊀实证检验本文采用S T A T A 13.0,估计的样本区间为2007-2015年54个国家和地区的面板数据,通过H a u s m a n检验结果证明应用固定效应模型.具体估计结果见表1.表1㊀模型估计结果变量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全球G D P 4.551∗∗∗(5.74)2.552∗∗∗(7.25)2.803∗∗∗(7.86)F G D P 0.464∗∗∗(8.67)0.158∗(2.42)0.429∗∗∗(11.41)E -20441.8(-1.81)97435.7(0.27)-637655.9(-1.49)G -667478.7∗∗∗(-3.59)-214687.1∗∗(-3.10)-322860.7∗∗∗(-4.02)L414456.9(0.95)185069.8∗∗(2.86)221919.6∗∗(2.62)R -s qu a r e d 0.8670.7520.923F 值36.39528.18665.890F 值(P r o b )(p =0.000)(p =0.000)(p=0.000)㊀㊀注:括号内为t 统计值,∗㊁∗∗㊁∗∗∗分别代表在10%㊁5%㊁1%水平下显著.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R 2值都在75%以上,说明回归结果较理想.从全球样本看,中国和东道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与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在1%的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这说明东道国的经济实力明显促进了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此外,中国的经济增长也有助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扩张.对于经济制度因素,从全球样本和发达国家样本来看,东道国经济自由度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均呈负相关,但并不显著.从发展中国家的样本来看,东道国经济自由度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呈不显著的正相关.本研究认为在经济制度环境较好的国家,工资体系较为完善,生产成本较高不利于中国对其直接投资,但经济制度并不是抑制中国对其进行投资的主要因素.对于政治制度因素,从全球样本和发达国家样本来看,东道国政治制度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制度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在5%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说明东道国的政治环境将对中国投资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中国相对偏好监管较弱的国家进行投资,且政治制度是影响中国对其进行投资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于法律制度因素,从全球样本与发展中国家样本来看,东道国法律制度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在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发达国家的法律制度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呈不显著的正相关.说明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存在一定的法制保护和产权偏好.在进行投资区位选择时,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法制情况更为关注.相较之下,发达国家的法制情况对中国选择投资的影响较低.5㊀结论与建议本文从制度环境出发,研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并通过收集中国对外投资数据以及东道国制度环境3个指标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首先,经济制度环境对全球样本和发达国家呈现负相关,对发展中国家呈现正相关,这或许与该国家或地区的生产成本较高(诸如劳动力价格)有关.除此之外,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各国和地区加强了对当地经济贸易的干预,使得经济自由度下降.其次,政治制度环境对样本均呈现负相关,这或许是由于大力实施 走出去 战略的背景下,国内企业竞相选择对外投资,更多地表现为对较差政治制度环境的偏好扭曲.最后,从法律制度环境分析来看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选择具有一定的法制和产权保护偏好.这里针对以上结论提出两点建议:(1)对企业而言,在制定跨国投资的决策时,应该根据自身性质选择相应的东道国,并将东道国的制度环境作为成本分析和效益分析的重要考量.利用好具有促进作用的制度因素,适当规避具有阻碍作用的制度因素,此外,企业对较差制度环境的偏好选择只是暂时的策略,需做好措施应对较差制度环境可能存在的运营风险.(2)对政府而言,在 走出去 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一方面需肯定该战略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品牌战略与电子商务现代商贸工业2018年第14期52㊀㊀基金项目:2016年河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省级重点项目河北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开平为例 (项目编号:201611832038)的成果.作者简介:安帅(1995-),男,汉族,河北唐山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制度经济与农村经济;赵冲(1995-),男,汉族,河北保定人,河北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研究方向:企业管理;周颖磊(1995-),男,汉族,河北秦皇岛人,河北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研究方向:企业管理.另一方面需引导企业避免盲目竞争,出现偏离企业自身能力的投资现象.最后,政府需致力于构建一个稳定的对外投资环境,通过积极的政治经济外交手段,降低我国对外投资的企业的运营风险.参考文献[1]裴长洪,郑文.国家特定优势:国际投资理论的补充解释[J ].经济研究,2011,(11):21G35.[2]陈岩,马利灵,钟昌标.中国对非洲投资决定因素:整合资源与制度视角的经验分析[J ].世界经济,2012,(10):91G112.[3]郑展鹏,刘海云.体制因素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 基于省际面板的分析[J ].经济学家,2012,(6):65G71.[4]邓明.制度距离 ㊁示范效应 与中国O F D I 的区位分布[J ].国际贸易问题,2012,(2):123G135.[5]陈培如,冼国明,马骆茹.制度环境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基于扩展边际的分析视角[J ].世界经济研究,2017,(2):50G61.[6]邓新明,许洋.双边投资协定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 基于制度环境门槛效应的分析[J ].世界经济研究,2015,(3).[7]刘凯,黄汉民.政府管理效率与跨国公司投资基础设施 来自中国2000~2010年的经验证据[J ].经济管理,2012,(4):11G18.[8]张昀,李胜兰.法律制度对外商直接投资影响的研究[J ].南方经济,2011,29(7):25G32.[9]姜建刚,王柳娟.经济制度与O F D I 的关系研究[J ].世界经济研究,2014,(1):59G65.[10]周建,肖淑玉,方刚.东道国制度环境对我国外向F D I 的影响分析[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7):86G93.[11]B u c k l e y PJ,C r o s sSLA R ,T a nR H ,e t a l .H i s t o r i c a n dE Gm e r ge n tT r e n d s i nC h i n e s eO u t w a r dD i r e c t I n v e s t m e n t [J ].M a n Ga ge m e n t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R e v i e w ,2008,48(6):715G748.[12]D u n n i n g JH ,L u n d a nS M.I n s t i t u t i o n s a n d t h eO L I p a r a d i gm o f t h em u l t i n a t i o n a l e n t e r pr i s e [J ].A s i aP a c i f i c J o u r n a l o fM a n Ga ge m e n t ,2008,25(4):573G593.[13]F i d r m u c J ,F i d r m u c J .D i s i n t e g r a t i o na n dT r a d e [J ].R e v i e wof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E c o n o m i c s ,2003,11(5):811G829.[14]M e ye rK E ,E s t r i nS ,B h a u m i kS K ,e ta l .I n s t i t u t i o n s ,R e Gs o u r c e s ,a n dE n t r y S t r a t e g i e s i nE m e r g i n g E c o n o m i e s [J ].L s e R e s e a r c hO n l i n eD o c u m e n t s o nE c o n o m i c s ,2009,30(1):61G80.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问题的研究以回族聚居村为例安㊀帅1㊀赵㊀冲2㊀周颖磊2(1.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192;2.河北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00)摘㊀要:农村电子商务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将有效支撑乡村振兴,但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需要政府㊁电商企业和农产品生产企业共同发力,以渐进的模式逐步完善内外部环境,引导农产品与电商平台的结合.通过对河北省唐山市最大的回族聚居区 夏庄村进行个案研究,分析其发展电子商务的可行性和优势条件以及发展现状和问题,提出完善其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的具体对策,并得出发展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启示.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电子商务;回族聚居村中图分类号:F 49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 o i :10.19311/j.c n k i .1672G3198.2018.14.0251㊀引言随着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对 三农 的不断重视,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成为了政府和电商企业关注的重点,农村电子商务不仅改变了农产品的传统交易模式,也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具有显著作用.虽然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势头强劲㊁前景乐观,但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创新生态系统尚未完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均未成熟,政府㊁电商企业和农产品生产企业亟需在转变传统观念㊁扩大农产品有效供给㊁完善基础设施和引进电商专业人才等方面多管齐下,促进我国农村电商的发展.2㊀夏庄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可行性分析及优势2.1㊀农牧业稳定发展唐山市夏庄村位于冀东平原和环渤海地区,其气候㊁降水㊁土壤和地势十分适合玉米和小麦等农作物的生长,农产品年产量高,形成了优质的粮油产业.夏庄村作为唐山市最大的回族聚居区畜牧业发达,鲜肉类产品产量高,是唐山市优质的规模养殖基地和禽畜产业带,夏庄村肉牛屠宰厂占地30亩,年屠宰能力8万头,是当地最大的牛羊肉集散地,全村有奶牛存栏3000头,现已实现奶㊁肉牛网上交易,年交易量10万头.。

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的区位选择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的区位选择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的区位选择分析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以空前的速度在我国发展起来。

迄今为止,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接受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所接受的外商直接投资存量仅次于美国,居发展中国家之首。

但是,由于我国改革开放的梯次进行及其它环境因素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表现出了明显的区域差异。

本文从定性以及定量两个方面分析并说明造成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分布不平衡的原因。

为了提高中西部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从本文的研究结果来看,最为主要的是改善中西部地区的各项投资环境。

本文的最后部分为中西部地区如何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提供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区域不平衡,区位因素Abstract:FDIhasbeendevelopinginahighs peedinChinasinceChina’sopeningtotheworld.Sofar,inFDIinwardstock,Chinaisth enumberoneindevelopingcountries,andon lynexttotheUSAintheworld.Butbecauseof China’sunevenopeningpolicyandotheren vironmentalfactors,FDIinChinaappearso bviouslyregionaldifferences.Thisartic lewillexplainthereasonwhyFDIinChinais regionallopsidedinqualitativeandquant itativeanalysis.Forthecentralandweste rnregion,inordertoincreaseitsratioofF DIinflow,themostimportantthingistoimp rovetheinvestmentenvironment.Somepoli cysuggestionswillbegivenforcentraland westregiononhowtoattractFDIinthelastp artofthisarticle.Keywords:FDI,RegionImbalance,Location factors一、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理论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决策是一个复杂的多阶段的过程。

环境规制对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

环境规制对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

Positive Analysis on 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in China to Attract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作者: 陈秋锋
作者机构: 惠州学院经管系,广东惠州516007
出版物刊名: 惠州学院学报
页码: 43-46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5期
主题词: 环境规制 外商直接投资 国内生产总值
摘要:虽然环境规制对外商直接投资存在影响,实证中这种影响不确定,原因之一就是没有考虑在研究期政策的阶段性差异。

文章从考虑阶段性差异入手,发现不同时期环境规制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是不同的,前期FDI是出于产业转移的内在经济驱动力,不是为了逃避环境规制,而后一时期可能是为了规避环境,但环境规制不是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因素。

从整体上看“污染避难所”不存在。

但存在这方面的倾向。

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选择.doc

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选择.doc

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选择合理利用外资,并对外资进行适当的区域导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来说尤为重要。

1问题的提出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跨国间的资本流动规模持续大幅度增长,其中外商直接投资作为国际资本的主体部分,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委员会(UNCTAD)2014年世界投资报告中统计,2013年全球直接外资流入量增加9%,达到255000亿美元。

与此同时,贸发会议预计2014年全球直接外资流动量将达到1.6万亿美元,2015年将达到17500亿美元,2016年将达18500亿美元。

随着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和进一步扩散,发达国家直接外资预期将进一步增长,尽管如此,流入发展中经济体的直接投资在今后几年仍将保持高位。

发展中国家和转型期经济体在世界外资流入量最多的20个经济体排名中占了几乎一半。

中国的流入量达到历史新高,继续保持全世界第二大接受国的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3年的全球直接外资流入量的255000亿美元中,流向发展中经济体的直接外资达到了7780亿美元的新高,占全球总流入量的54%,而亚洲发展中国家仍然是直接外资流入量最多的地区,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大陆与特别行政区的总量竟已超过美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增长得到了全球瞩目,年均9.7%的GDP增速让大量外资纷纷涌入国内,FDI作为主要的外资引进形式以1979年为起点,到1992年投资环境逐渐成熟,截至2013年底,数据显示中国实际引进的FDI存量已达到20967.67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巨额的FDI中,平均80%都落在了东部沿海地区,2000年前,占比差距尤为突出,东西部地区占比差额最高可达81%。

FDI 在中国的地区分布表现出两极分化现象,这种极不均衡的分布特征成为了国内外经济学者的研究对象。

可以初步推断东部地区的利于运输的地理位置,相对发达的地区经济,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等有利条件成为了吸引早期绝大多数境外投资资本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分析发现我国在一定程度成为了外资的污染天堂 , 但是考虑到聚集经济 , 环境政策与外资之间的 关系 变成正相 关关 系 , 这说 明 当前外商 投资 的 区位选择 不仅考 虑环 境标准 等传 统 因素 , 还重 视 聚集 经 济等新经济地理因素带来资本、 技术 、 知识等外溢效应 , 以降低生产成本。
中 图分 类 号 :9 2 9 F6 .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6 1 9 0 (0 9 0 0 2 0 17 — 3 1 20 )4— 0 9— 9
随着 经济全球 化 的迅 猛发展 , 外商 直接 投 资 已成 为 发展 中国家经 济发 展 的 重 要推动 力之一 。 中国 自改革开放 以来 ,D 的流人快 速增 长 ,03年 F I FI 20 D 流人
集 中趋势 , 主要集 中在 珠江 三角洲 、 长江 三角洲 和环 渤海 地 区。而在 这三大 区域 内, 广东 、 江苏 、 海 、 上
山东 、 福建 五个 省市 累积 引进 的 F I占全 国总 额 的 6 % 以 上 。外 资 的利用 对 促进 中 国经 济增 长 、 D 3 产 业结 构 升级等方 面起 着重要 作用 , 然而 随着更 多 的外资 企 业进 入 中 国 , 由于 当地 发 展 经济 的 迫切 性 、 法律法 规的不 完善及 生态环 境规 制 的低 标准 , 了带来 正 面效 应 外 , 除 还会 带来 严 重 的生 态 环 境 问题 , 这就使 环境 “ 染天 堂假说 ” 污 所描 述 的经 济发 展后进 国家成 为 污染避 难所 。
作者简介 : 郭建 万 ( 9 8 17 一 (90 18 一
) 男 , 西 吉 安人 , 南 大 学 产业 经济 研 究 院 博 士 研 究 生; , 江 暨 陶锋
)男 , , 湖南 常德人 , 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2 — 9
郭建 万 陶 锋
集聚 经济 、 环境规 制与外商直接投 资区位选择
果表 明 : 不考虑聚 集经济情 况下 , 污染避 难 所” 象在我 国一 定程度 上 成 立 , 在 “ 现
考虑 到集聚 经济 , 商投 资 与环境 管制关 系则呈正相 关关 系。 因此 , 外 降低 环境标 准 , 牲环境换 发展 不是 最佳 选择 , 需要 注重提 高劳动 者素 质 , 育人 力 资本 牺 而 培 和本 地 F I D 集聚效 应 以吸 引更 多外资进入 。 关键 词 :D F I区位 选择 ; 环境 规制 ; 集聚效应 ; 新经 济地理
比增 长 1 .9 。中国 累计使 用外 资 7 8 .2亿美 元 。 35 % 774
然而 , 统计数据表明, 中国 F I D 的区位分布极其不均衡 , 各地区间吸引 F I D 呈东 、 西部地区递减趋势。同时 , 中、 外资投资流向的地理区域也表现出较强的
收 稿 日期 :0 8 1 2 20 一l — 6


文献 回顾
( )环境 规制 与外 同的角 度对 F I 区位 分布作 了大量 的研 究 , D的 然而 至今 尚未 形 成 一个 关 于 F I D 区位
选择 的一般性 理论 。已有 的理 论与 实证表 明东道 国的地 理 位置 、 济 制度 、 场条 件 、 经 市 国际运 输 与通
Wo dB n (9 7 指 出 , 国地方 政府 面临 环境质 量 目标 和 经济发展 目标 的 冲突 , 一 问题 同样 l r ak 19 ) 中 这
反 映在 F I D 领域 , 友 富…研 究 表明 , 商 确 实通 过 直 接 投 资渠 道 将 国外 淘 汰 的、 重 污染 环 境 的 、 夏 外 严 禁 止使用 的产 品 、 技术 和设备 通过 投资 方式转 移到 中 国 , 一些外 商 以旧顶新 、 以次 冲好 , 结果 严重影 响 了 中国的环境 。杨海 生等 、 应瑞 瑶等 研 究表 明外 资通 过产 业转 移 和外 部成 本 内部 化不 断 增强 其 国际竞 争力 , 实现财 富最 大化 , 而将 污染 型产业 或企业 向环境 标 准较低 的欠发 达地 区转移 。 从 宽 松 的环 境管制 是否 是引起 F I D 流人 的主要 原 因?究竟 是什 么原 因导致外 商直 接投 资在 国内各 地 区分布不均 ?外商 直接 投资 区域聚 集在 一起 的影 响 因素有 哪 些 ?基 于这 些 问题 , 文首 先 构建 理 本 论数理模 型 , 然后运 用 面板 数据模 型 , 利用 19 20 98~ 05年 全 国 3 0个 省 市 的相关 数 据进 行 实 证研 究 ,
量 成为世界 第一大 国 际直接 投 流 入 国。商 务部 数 据显 示 ,0 7年 包括 银 行 、 20 证
券 业在 内 , 国共 吸收外商 直接投 资 865 全 2 .8亿美 元 , 比增 长 1 .% 。全 国新 同 38 设 立外商投 资企业 388家 , 比下 降 8 6 % 。其 中 , 国非 金 融领 域 新设 立 78 同 .9 全 外 商投资企 业 38 1 , 比下 降 86 % , 际使用 外资金额 776 77 家 同 .9 实 4 .8亿美 元 , 同
疙双 刊 (月 )
29 第 期总 4 ) 0 年 4 (第1 0 期
集聚经济 、 环境规制 与外商 直接投资 区位选择
— —
基 于新 经济 地理 学视 角的分析
口郭建 万 口陶 锋
( 暨南 大 学 产 业经 济研 究 院 , 东 广 州 广 50 3 ) 16 2
摘要 : 本文集 中分析 了聚集经 济 以及环 境 管制 下 的外 商投 资 区位 选择 。通 过在 新经济地 理模 型框架 下纳入 环境 管 制 因素考 察 F I区位 选择 因素 , 究 结 D 研
讯成 本 、 济发 展水平 、 经 资源 禀赋程 度 、 治稳定 性 和法律 完备程 度是 决定一 国 F I 平 的关 键 因素 , 政 D水 环境 规制政 策对 F I D 的区位水平 几 乎没 有 任何 影 响 ,污 染避 难 所 ” “ 假说 不 成立 , 而最 近对 环境 政 策 差异 与投 资关 系的研究 表 明 , 环境政 策 的差异确 实影 响企业 的选址 决 策 。 关 于外商 直接投 资 区位选 择 与环境 规制之 间 的研究 结 论 主要有 两 个 : 一是 外 商 直接 投 资 区位选 择与环境污染两者之间没有相关关系; 二是“ 污染避难所” 假说, 即认为外商直接投资与环境污染之 间具有关 联关 系 。以追 求 利润最 大化 为 目标 的跨 国企业 , 别 是环 境 敏感 型企 业 更 倾 向在 低 环境 标 特 准和环 境政策 执行 强度 弱的 国家 和地 区进行 投资 。而环 境 污染标准 的加 强对 外商直 接投 资流 人具有 负面影 响 , 严格 的环 境规 制将会 减少 F I D 的流人 。发 展 中 国家 的环境 管 制程 度 和环 境 标准 相 对来 说 要低于 经济发 达 国家 , 避开 国内严格 的环 境管制 , 商投 资也倾 向于在 发展 中 国家 投 资。我 国作为 为 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