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第六单元12-13
2022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教案(带目录)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教案(带目录)第六单元20 《曹刿论战》教学目标:1.借助课文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与特殊句式,理解词语古今意义的差别。
2.学习文章的精练笔法与详略安排的技巧。
3.感受先贤的政治智慧,体会他们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疏通文意,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初步感受曹刿的军事智慧与爱国之心。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知道,在战争中,人心所向、正确的战略是取胜的两个必要条件。
毛泽东“敌疲我打”的防御战略思想就受到过春秋时期“长勺之战”的启发。
今天就让我们回到公元前684年,去看看历史上这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长勺之战。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文本进行勾连,让学生快速并且饶有兴趣地进入文本学习。
二、了解作品和写作背景【设计意图】通过介绍作品和写作背景,学生了解了本文的来龙去脉,有利于学生从整体把握文章。
1.了解作品。
课件出示:《左传》:也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是我国较早的一部史学著作和重要的文学著作。
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
它记载了鲁隐公元年(前722)以后的二百多年间的许多史实。
与《公羊传》《穀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写作背景。
课件出示:写作背景:春秋时期,周室不振,内有诸侯争霸,外有蛮夷交侵,战乱迭起,生灵涂炭。
据统计,自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的两百多年间,爆发的大小战争居然达四百多次,也即平均每年发生两场战役,其次数之频、规模之大、延续之久在中外历史上都少见。
其中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齐鲁长勺之战,历来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长勺之战发生于鲁庄公十年春天。
当时,齐为大国,鲁为小国,鲁国一向受齐侵侮。
齐襄公时,政令无常,其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分别逃到莒(j ǔ)国和鲁国避难。
后来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所杀,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得王位,是为齐桓公。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六单元 关注国家科学发展 第13课 可持续发展重长远 第1框《绿水青山就是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地球是人类的()①栖息之所②衣食之源③共同家园④发展之基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2.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表现在()①人口膨胀②资源短缺③环境恶化④生态退化、灾害频发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3.环境保护部部长李干杰表示,必须强化科技支撑,找准大气重污染的成因和来源,研究更有效的措施,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大气重污染问题。
这样做()①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②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③有利于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④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举措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4.我国有120多个内地城市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参与城市数量创下新高。
对我国积极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认识正确的是()①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②体现了我国为解决环境问题而做出的努力③唤醒人们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意识④熄灯一小时,对于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意义不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5.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这要求我们必须()①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②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③坚决落实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④贯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6.中国已成为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人口问题不断凸显出来。
为适应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党的十八届五中会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关于该政策说法不正确的是()①可以减少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有利于促进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③与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相违背④能够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A.①③B.①②C.②④D.②③7.2018年6月底前,我国要在省、市、县、乡四级,全面建立河长制。
建立“河长制”,是为了早日实现“河某某”。
初中语文九下 第六单元 名著导读 简 爱

可是发现自己的手脚一点儿也动不了。看来临死以前,我还是把心事说出来的好。 身体好的时候我们很少去想的事,到了像我现在这样的时候,就会在心里压得慌。 护士在吗?屋里除了你没别人了吗?”
我说只有我们两人,让她放心。 “唉,我做了两件对不起你的事,现在我为这感到后悔。一件事是……” ……她喃喃地自言自语,“再说,我也许还会好起来,像这样在她面前低 声下气赔不是,实在太痛苦了。”
(1)语段出自 夏洛蒂·勃朗特 (人名)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简·爱》,语段 中的“她”指的是 里德太太 。 (2)结合原著内容,说说“做了两件对不起你的事”具体指的是哪两件事。 ①里德太太没有遵守对丈夫许下的诺言,把简·爱当成亲生孩子一样抚养大;② 简·爱的叔父有一笔遗产要她去继承,但里德太太回信说简·爱已经在洛伍德感染 伤寒病故了。(意思对即可)
第六单元
名著导读 简·爱
1.《简·爱》是 英国 (国别)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作品,采用 第一人称 (记叙人称),以“我”的回忆录形式,讲述了简·爱坎坷的人生经历。 2.成年后的简·爱到 桑菲尔德 庄园当家庭教师,虽身份低微、相貌平平,却 以高尚的品德和真挚的情感赢得了庄园主人 罗切斯特 先生的尊敬与爱恋,最 终获得了幸福。 3.简·爱在 洛伍德 学校生活时,受尽了折磨,这里条件恶劣,司库勃洛克赫 斯特先生是一位冷酷无情的伪君子。然而上天终究垂怜她,让她在这里遇见了生 命中的益友与良师—— 海伦 和 谭波儿 小姐。
4.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我挣脱了一直跟着我、一直想阻拦我的圣约翰。现在轮到我占上风了。我
的力量开始起作用,并且发挥威力了。我叫他什么也别再问,什么也别再说。我 要求他离开我。我要一个人待着,我只想独自一人待着。他立即听从了。只要有 魄力断然下命令,别人总是会服从的。
人教版九下《第六单元》单元说明

人教版九下《第六单元》单元说明
本单元所选古代诗文五篇,都是历代传诵的名篇。
《曹刿论战》记载中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一个著名战例,语言简练概括,重点突出,剪裁极为得体,体现了《左传》长于记事的特点。
《邹忌讽齐王纳谏》记邹忌婉词劝说齐威王广开言路,博采众议,修明政务的事迹;文章述事完整,曲折动人,说理充分而富有鼓动性。
《愚公移山》是《列子》中一则有名的寓言故事,寓意明显,反映人类征服自然的理想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篇幅短小,但结构完整,有波澜起伏的情节。
《关雎》《蒹葭》是《诗经》中的名篇,感情真挚,意境优美。
古诗文阅读教学,有两方面的问题要注意。
一是要努力克服语言上的障碍。
因此,掌握文言常用词语,理解词义和句式,始终是文言阅读的重点和难点。
但是,掌握文言的常用词语和句式,不是让学生背字典、背语法条条,而是要通过朗读一篇篇作品,用“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办法解决。
朗读要在整体把握作品内容、基本理解词义和句式的
基础上进行。
这样反复朗读、记诵,逐步积累语言材料,才能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二是要运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
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从中汲取民族智慧;评价作品的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是本学段最后一次综合性学习。
结合写作和口语交际,设计了“难忘的岁月”“集体的记忆”“如歌的行板”“永远的赠言”等四项主题活动,供教师参考。
河南省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知识点总结(超全)

河南省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知识点总结(超全)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辙.(zhé)登轼.(shì)肉食者鄙.(bǐ)B.弗.(fú)玉帛.(bó)小信未孚.(fú)C.竭.(jié)败绩.(jì)望其旗靡.(mǐ)D.驰.(chí)远谋.(móu)又何间.焉(jiān)答案:DD.“间”是多音字,在此处应读jiàn,是“参与”的意思。
故选D。
2、选出下面的名著内容表述有错误的一项()A.《水浒传》中玉麒麟卢俊义遭李固暗算,被发配沙门岛。
途中燕青将受李固指使欲加害卢俊义的解差射杀,救下了卢俊义。
B.《西游记》是吴承恩创作的一部神魔小说。
其中,“大闹天宫”最能体现孙悟空的叛逆性格。
C.《简·爱》塑造了一个坚强的女性形象——简·爱,她和罗切斯特之间的经历一波三折。
当她再次回到桑菲尔德庄园时,罗切斯特已双耳失聪,双腿残疾,但简·爱依然爱他。
D.《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散文集,是他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的著作。
其中《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作品记述了鲁迅远离故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经历。
答案:CC.有误。
《简·爱》第三十六章《回到桑菲尔德》中记述了简·爱决定回到桑菲尔德,看看罗切斯特先生最近的生活到底怎么样。
等简·爱到后,发现桑菲尔德庄园已经变成一片废墟。
原来是罗切斯特的疯妻子放了一把大火,然后自己跳楼身亡。
罗切斯特为了救她,被一根大梁砸中,致使双目失明,也被截去了一只胳膊。
此选项“罗切斯特已双耳失聪,双腿残疾”表述有误;故选C。
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中考历史考点集训九下第六单元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第六单元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命题点1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1(2022重庆A卷)阅读下表,与国际联盟相比,联合国()国际联盟联合国是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原则,使其在制裁侵略、保卫世界和平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其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全球社会经济发展。
它将制裁侵略的权力集中于安理会,实行“大国一致”原则,使许多国家和地区避免了一些可能发生的战争A.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继续B.发展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经济贸易组织C.形成决议遵循的原则完全一致D.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作出重大贡献2(2022沈阳)《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马拉喀什协定》规定:“……决心发展一种全面的、更加灵活的和持久的多边贸易体制……决定以上述基本原则和目标来支撑这一多边贸易体制……兹建立世界贸易组织。
”该协定体现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是()A.政治多极化B.社会信息化C.文化多样化D.经济全球化3(2022河南)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对各个国家和地区政策的影响很大,哪个成员不执行世贸组织争端解决小组的决定,就会受到相应制裁。
这一机制()A.协调了世界经济秩序B.解决了地区军事冲突C.消除了国际贸易壁垒D.缓和了两极对峙局势4(2022海南)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超过10%,出口增长了493%,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7 595亿美元,国际贸易总量增长140%。
这说明世界贸易组织()A.为成员方发展提供契机B.解决了国际贸易争端C.维护了世界的持久和平D.重建了国际金融秩序5(2022常德节选)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这一过程中,既有矛盾斗争,也有合作共赢。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深层次来看,美国实际上醉翁之意不在酒,是为了维护其利益,不容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快速发展,而采取各种遏制战略阻止包括中国在内的他国的崛起。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主任纳瓦罗曾直言不讳地指出,美国对中国征收关税就是针对《中国制造2025》,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说这才是美国加征关税的真正目的和美国的真正关切。
人教部编版九下语文第六单元名著导读《简爱》知识点

人教部编版九下语文第六单元名著导读《简爱》知识点一、人物关系简•爱——追赶求平等与自主的知识女性罗切斯特——贵族,被简爱不平凡的精神所吸引海伦——简爱在学校的朋友,得热病去世布洛克尔赫斯特——坏人,孤儿院主持圣约翰——简爱的表兄,简爱的追求者之一戴安娜和玛丽——简爱的表姐,圣约翰的胞妹爱丽思·费尔菲克斯——罗切斯特的女管家,简爱的朋友阿黛勒——罗切斯特的朋友的女儿,罗切斯特是她的监护人,简爱的学生英格拉姆小姐——长的十分漂亮,但只看重钱的贵族小姐,她根本不爱罗切斯特先生二、故事概要:(一)苦难的童年(1——4 章)地点:盖茨黑德府人物:里德太太(舅妈)伊丽莎乔治娜约翰.里德(表兄妹)贝希(佣人)阿波特梗概:简.爱在出生不久便父母双亡,舅舅收养了她,但不久舅舅也亡故了。
舅妈一直视简爱为一家人的沉重负担,并极其讨厌她的一举一动,左右开弓打她的耳光,说她是个撒谎的孩子,想方设法把她赶出家门。
她的表哥表姐对她也是非打即骂,特别是表哥约翰里德,对她抱有恶感,不但骂她“耗子”还用书砸她,用拳头打她,用恶毒的话骂她,舅妈每次都是给约翰争理,约翰把简爱打倒在地,舅妈还把她关进一间红屋子里,这是舅舅去世入殓的房子,寒冷、黑暗、阴森、恐怖,连一支蜡烛都没有,并似乎听到了一种可怕的声音,她不住的喊道“舅妈,可怜可怜我,饶了我吧!”可是没人理她,她被吓病了。
连舅妈家里的仆人,也是仗势欺人,一点也不爱怜简爱,嫌她长得丑,个子矮小,没有表姐长得漂亮可爱。
她经常被关在寒冷的儿童室里,不让她和任何人接近,十岁的简爱就这样在舅妈家受着委屈和折磨,寄人篱下,痛苦度日。
但是有时她也反抗,不放弃一次斗争的机会,她说她的表哥“你们才不配和我来往”她反击她的舅妈说“我不会骗人,我要是骗人的话,我会说我爱你,可是我要说我不爱你,我恨你。
”“其实你很坏,心肠又狠,你才骗人哩”气的里德太太说赶紧把她送到洛伍德学校去。
在她受到虐待时,她还告诫自己,“我要保持健康,不要死掉”,她的这种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和她能委曲求全保护自己的意识,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单元 第13课 动荡的中东地区教案4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教案4 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教案4 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教案4 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动荡的中东地区》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教学活动,要求学生掌握以下知识点:中东地区的地理范围,中东地区在战略、经济等方面的重要价值,中东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对解决该地区问题作出过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本课的引文、图片等资料的阅读,引导学生概括出战火频仍和动荡不安是二战后中东地区历史发展的最大特点,从而培养学生概括历史现象的能力。
通过对中东地区动荡局面形成原因和该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产生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认识历史现象并透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中东问题由来及其复杂化的学习,理解认识中东问题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但最根本的是殖民主义的罪恶,最终受害的是广大巴以人民。
通过对中东战争和当今中东动荡形势的了解,认识战争、武力不是解决矛盾的最好办法,树立和平观念.通过拉宾为中东和平而献身从而获得世界人民的尊敬的事例,引导同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重点:战火频仍的中东;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难点: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中东地区战火频仍的原因。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巴勒斯坦地区相关地形图;巴以冲突图片;相关人物图片;相关材料内容。
学生准备:阅读课本,了解相关历史知识.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中东概念
“中东”泛指地中 海东岸和南岸地区 2、中东地理位置
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阿拉伯争 第三次 中东战争 第四次 中东战争
时间
1948年 1956年 1967年 1973年
经过
阿拉伯国家出兵进攻以色列 (土地) 英、法、以进攻埃及 (运河主权) 以色列突然袭击阿拉伯国家 (土地和圣城耶路撒冷) 埃及、叙利亚进攻以色列 (收复土地)
尼 赫 鲁
印 度 独 立 和 印 巴 分 治
79. 6万平方公里
297.47万平方公里 东 巴 基 斯 坦 14.4平方公里
仓促分家后遗症:
克什米尔问题
今天我们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 代,印度再次发现了自己。
——1947.8.尼赫鲁
(指印度受到英国的殖民奴役) 1)“厄运”指什么?
(英国) 2)材料中所说的“厄运的时代”是哪个国家造成的?
然而:
运河开通后,英法两国就垄断了 苏伊士运河公司96%的股份,每 年获得巨额利润。
1956年纳赛尔总统宣布运河国有化
1960——非洲独立年
1990年3月21日纳米比亚宣告独立,标志着欧洲 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 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三、拉美篇
三、拉丁美洲
民族: 阿拉伯人和犹太人
以牙还牙,冲突加剧。
荆棘丛生的中东的和平之路
“用土地换和平。”
“我带着橄榄枝和自
由战士的枪,不要让 橄榄枝从我的手中失 落。”
“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 不要让橄榄枝从我的手中失落。”
1、阿拉法特是哪个国家的领导人? 2、材料中“枪”的主要战斗对象是 哪国? 3、20世纪90年代,对立国领导人 谁接受了“橄榄枝”?
2)“二战”后掀起民族独立运动高(尼赫鲁) 潮 3)1947年,印巴分治 4)1950年,印度共和国成立。 5)1956年,巴基斯坦共和国成立
6)印巴冲突的原因
A)印度教和穆斯林之间的宗教矛盾 B)克什米尔地区的归属问题 7)亚洲各国经济的发展: 印度、韩国、新加坡
• 甘地和他的独特抗争: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耶路撒冷本意是和平之意
5、种族矛盾:阿拉伯人和犹太人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
因宗教纷争,文化差异引发的民族矛盾
大国的介入
战争
第一次 中东战争 第二次 中东战争 第三次 中东战争 第四次 中东战争
双方
阿拉伯国家 以色列 埃及 英、法、以 阿拉伯国家 以色列 埃及、叙利亚以 色列
大国介入
苏联 美国 美国 苏联 英、法 苏联 美国 苏联 美国
1952年:领导该组织推翻了埃及法 鲁克封建王朝
1956年:领导埃及人民赢得苏伊士 运河战争的胜利。 获得阿拉伯世界人民的爱戴,人称 “雄狮”、“新萨拉丁”
苏伊士运河航道:
与绕道非洲好望角相比, 从欧洲大西洋沿岸各国 到印度洋缩短5,500~ 8,009公里;
从地中海各国到印度洋 缩短8,000~10,000 公里; 对黑海沿岸来说,缩短 了12,000公里
荆棘丛生的中东的和平之路
“我梦想以色列人 和巴勒斯坦人和平地 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 上。”
拉 宾(以色列前总理)
荆棘丛生的中东的和平之路
1993年,在当时美国总统克林顿的斡旋下,拉宾同阿 拉法特签署了“奥斯陆协定”,中东和平出现了曙光。
和 平 在 叹 息 !
1995年以色列总理拉宾遇刺身亡。
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二、非洲篇
二、非洲 1)1952年, 埃及独立 (纳赛尔) 2)1956年, 收回苏伊士运河 3)1960年,“非洲独立年”
纳米比亚独立,标志帝国主义 4)1990年,在非洲的殖民统治崩溃
埃及总统纳赛尔
纳赛尔履历:
中学时代:曾组织和领导学生反英 示威,数次入狱。
40年代:秘密筹建“自由军官组织”
中东地区动荡的原因
(1)中东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 (两洋五海三洲之地) (2)资源之争:对领土、丰富的石油、 匮乏的水资源的争夺 (3)大国的介入 (4)宗教冲突:对耶路撒冷的争夺 (5)种族矛盾:阿拉伯人和犹太人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
中东问题的关键——巴以冲突
巴以冲突的双方:
国家: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
1974年毛泽东曾说:第一世界指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第二世界指西方发 达国家;第三世界指亚、非、拉独立的 发展中国家。当今世界,由于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第一世界,第二世界一般不 再使用,第三世界的概念仍在使用。
第三世界国家:
从地理位置上看:它们处于亚洲、非
洲和拉丁美洲,属于“亚非拉国家”。 在历史上来看:曾经沦为西方列强的 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如何解决这一地区的纷争:
相互尊重领土主权、宗教信仰,和平共处,共同发展。
1、1959年,古巴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卡斯特罗) 2、1999年底,巴拿马人民收回 巴拿马运河主权
卡斯特罗
—— 巴 拿 马 运 河
国 际 黄 金 水 道
1999.12.14. 巴拿马运河主权交接仪 式
第13课
动荡的中东地区
第13课
动荡的中东地区
一、战火频仍的中东
频仍:意思是连续不 断,频繁发生。
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 的水平上看:它们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
距,正在奋起,正在发展,大多数属于“发 展中国家”。
第六单元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第12课
亚非拉的奋起
一、亚洲篇
1、“二战”后独立的系列国家
“英王王冠上一颗最 明亮的宝石”
一、亚洲
2、印度
1)20世纪20至30年代,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甘地)
1982年
第五次中东战争
两伊战争(1980.9.22-1988.8.20),是发生在
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一场长达8年的边境战争。
海湾战争:1990.8.2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1991.1.17~2.28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盟在联合国安理会
授权下,为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而对伊拉克进行的战争。
•战火频仍 中东地区特点 •局势动荡
(近200年,1947年) 3)这种“厄运”持续了多少年?何时结束? 独立)
(指英国被迫承认印度 4)“印度再次发现了自己”指什么事件? (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结束了英国对这一地区近200年 的统治)
5)这一事件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今日印度
• 国土面积排世界第七 • 稻米、小麦、牛奶的产量 居世界第二 • GDP已近4900亿美元 • 外汇储备约有620亿美元
中东地区动荡的原因
中东动荡
石油资源之争
宗教冲突:耶路撒冷的主权和归属问 题
耶路撒冷浓厚的宗教色彩在全球是独一无二的。 世界三大宗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曾先 后长期统治该城,其中犹太教500多年,基督教400多 年,伊斯兰教1200多年。 三大宗教都把耶路撒冷视为本教的圣地。几乎整个 20世纪,他们不断地相互争斗,以取得对城市的控制权。 宗教信仰的不同加深了双方的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