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孩子走出退缩胆怯的禁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帮助孩子走出退缩胆怯的禁区

第一篇

您的孩子胆小吗?当他遇到陌生人或在人多的场所时,是不是会害羞、脸红,不爱说话,不敢表现自己?当面对有一定难度的任务时,他是不是会退缩、缺乏信心?您想知道孩子为什么会胆怯退缩吗?您想改变孩子这种性格吗?如果您的答案是肯定的,那就请您和我一起走进今天的父母学校......

一、退缩胆怯的表现和有关研究

在我们进行的一项国家自然基金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对四岁孩子的父母进行了访谈。其中的一个问题是问父母,“您认为自己的孩子在发展过程中有什么问题?父母对孩子有什么担心的?”有许多父母都提到的一个共同担心的方面:觉得孩子胆小害羞,不爱说话,担心孩子的这种性格适应不了将来激烈竞争的社会。这些胆小的孩子在幼儿园里,总是与少数固定的几个小朋友玩,从不主动去结交更多的同伴;当老师要求在小朋友面前发言或表演节目的时候,胆小退缩的孩子声音总是很小,扭扭捏捏,脸红害羞,不敢大大方方地表现自己;在遇到陌生情景或陌生人的时候,就会不知所措,躲在父母身边。这种孩子在父母和老师的眼中可能是安静、听话的“乖孩子”,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到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缺乏主动性,不会有太多的朋友;在面对竞争和挑战时,往往会因为害怕失败、被人评价而退缩不前,从而失去了许多发展的机遇。由此可见,这种胆怯退缩的性格对于在当今激烈竞争的商品经济社会中发展来说的确是一个障碍。

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杰罗姆.凯根曾经系统深入地研究了这种胆小退缩的行为。他提出,在面临陌生情景的最初的大约10-15分钟内,儿童所表现出的敏感、退缩、胆怯的行为即为抑制性行为,在大多数类似情况下表现出这种行为的儿童为抑制型儿童;反之,在这段时间内表现出不怕生、善于交往、主动接近陌生情景或陌生人的行为即为非抑制行为,稳定地表现出这种行为的儿童即为非抑制型儿童。

国外的许多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跨文化的研究,来考察了不同文化环境中这种胆小退缩的抑制性行为的表现程度如何。所谓跨文化研究,就在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考察文化环境(包括个体习得的文明习惯、社会的文化传统等)对个体行为风格的影响。凯根等人对美籍华人的婴儿和美国白人的婴儿的纵向研究发现,当遇到不熟悉的成人或儿童时,华裔儿童比白人儿童更沉默寡言,更害羞、恐惧;当他们的母亲短暂离开后,他们哭得更厉害。其它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印度尼西亚、泰国和韩国在面对陌生环境时比北美的儿童更焦虑、敏感、被动消极、沉默寡言、拘谨。

研究者还考察了抑制型-非抑制型儿童的生理指标。结果发现,行为抑制儿童和非抑制儿童相比,前者表现出更大强度的肌肉紧张和更高水平的唾液、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而且心跳更快等等。可见,行为抑制性也有一定的生理基础,抑制类型与非抑制类型的儿童的生理反应是不同的。

凯根曾经考察了抑制型儿童和非抑制型儿童的分布。结果发现,极端抑制和极端非抑制类型的儿童各占15%,而剩下的70%属于中

间类型。而我国的研究者则通过对122名年龄为21-27个月的北京市儿童在实验室观察,得出了我国儿童行为抑制性-非抑制性的分布。结果发现我国儿童的抑制型儿童的比例略高,大约占全部被试到20%;非抑制类型儿童的比例,约占总样本的10%。

为什么东方儿童与西方儿童相比,前者要比后者表现出更多的胆小、害羞、退缩等抑制性行为呢?这的确是令人感兴趣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探讨胆怯退缩等抑制性行为形成的原因。

二、胆小、退缩行为形成的原因

1、生物遗传因素的影响

那些胆小、退缩的儿童其父母往往也是胆小、退缩的人,对此,有的人可能会提出疑问:那不是一种宿命的观点吗?但是事实上,胆小、退缩的行为的确会受到生物、遗传因素的影响。从上面的研究结果,我们知道胆小、退缩的人在面对陌生情景或陌生人的时候其生理表现与那些胆大、善于主动交往的人是不同的,这说明胆小、退缩的行为存在一定的生物基础。

另外,我们在对父母进行访谈过程中,那些报告他们的孩子胆小的父母也会提到孩子的父亲或母亲也是胆小、退缩、不爱与人说话、交往的人。在家庭访谈中,其中有一个步骤是要求父母与孩子一起玩15分钟。有的孩子在家里来了两个陌生人的情况下,并且在录象机面前可以自由放松的与家长玩玩具,基本上与平时在家里时的表现一样。但是有的小孩却显得拘谨、害羞。其中有一个孩子在父母的一再要求和她一起的玩的情况下,就是不肯在陌生人面前与父母一起玩,

而她平时在家里完全可以和父母自由自在的玩。孩子的父亲介绍孩子见到陌生人的时候,就会躲在父母身后,不愿与人打招呼。我们问孩子害羞的原因,她的父亲说,他小时候就胆小。他现在由于做教师工作的原因,胆小害羞的性格有了不少改善,但当他上中学的时候,还是很胆小害羞的。那时候,每当义务劳动需要用铁锹,他从不自己向邻居家去借,而是让他的妹妹帮他去借。

类似的情况还有不少。有一位母亲说,她很担心孩子不爱说话的性格。她说孩子在幼儿园很少与别人说话,当在幼儿园吃饭时,如果饭不够,他宁可饿着,也不愿主动向老师要。一次,幼儿园邀请家长去幼儿园和孩子一起活动,她发现孩子在很多小朋友面前表演节目时,声音很小,也不敢看大家,只盯着母亲。母亲很担心孩子这种胆小退缩的性格难以适应当今的社会。她也提到孩子的父亲也是一个内向的人,很少与别人说话。

有的家长可能会认为这种观点不是一种悲观的宿命论吗?是不

是遗传影响的一切就不能改变了呢?当然不是!任何人的行为都是有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遗传只是提供了一种发展的可能性,而后天的环境包括大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以及家庭环境主要是父母的教育方式促使了或阻碍了儿童某种特性的发展。所以没必要对遗传报有一种悲观的态度,更没必要因为胆小、害羞受父母遗传的影响而产生自责心理,因为后天环境的影响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性格形成也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

2、环境因素的影响

社会文化因素

环境因素中的文化因素对人的行为的形成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以上的研究已经表明东方国家包括中国的儿童比西方国家的儿童更胆小、拘谨、退缩。在崇尚个体主义的西方文化中,如北美和西欧,人们鼓励儿童在具有挑战性的情景中要果断、独立,获得自信、自主、果断的社会技能是重要的社会化目标。相比之下,行为抑制性即表现出焦虑、不善于表现自我、缺乏自信一般被认为是不成熟的、没有能力和心理上不适应的。而在中国社会文化中,几千年的儒家思想要求人们克己谦恭,服从权威的专制和领导,所以谨小慎微、对人谦恭、事事谦让退缩往往被认为是好的品质。这种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对人们观念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难以改变的。而社会文化对个体行为的影响需要一定的媒介来传递,这个媒介可能是儿童早期社会化最重要的场所-家庭,通过父母的目标、观念、对儿童的期望和教养反映出来。孩子胆小害羞的行为除了与先天的遗传因素有关之外,后天环境因素中的父母教育方式对其起了重要作用。

父母教育方式

研究表明,和西方父母相比,中国父母对儿童更多采取的采取的是一种控制和保护的抚养方式,强调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和服从。那么,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探讨父母采取那种方式对孩子形成胆小退缩

的行为所产生的影响。

父母过于严格和要求过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